山东医药

 


论著

  • 雷替曲塞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贺许良;黄英;曾良玉;易小龙;李文俊;张树友;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SW480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与对照组,A组加入雷替曲塞0. 1μg/mL,B组加入雷替曲塞0. 5μg/mL,C组加入雷替曲塞2. 5μg/mL,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液。培养24、48、72 h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SW480增殖活性;培养10 d后,计算各组SW480克隆形成率;培养72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ax、Bcl-2及Caspase-3 m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ax、Bcl-2及Caspase-3蛋白。结果随着雷替曲塞浓度的增加以及干预时间的延长,SW480的增殖速度减慢(P均<0. 05),且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该现象不再明显;孵育10 d后,各组SW480克隆形成率组间两两比较,P均<0. 05;随着雷替曲塞浓度的增加,SW480 Bax及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Bcl-2蛋白及RNA表达降低(P均<0. 05)。结论雷替曲塞可通过调节SW480 Bax、Caspase-3和Bcl-2蛋白及其RNA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2020年10期 v.60;No.116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3 ]
  • 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榄香烯的安全性分析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桂林;卞红磊;于溯洋;程敏静;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榄香烯的安全性及其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接受根治性手术,在关腹前对照组腹腔灌注温生理盐水,试验组腹腔灌注榄香烯,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血常规指标、肝肾功能指标、CD3~+T细胞、CD4~+/CD8~+T细胞、NK细胞、IL-2、IL-10、TNF-α水平。结果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试验组CD4~+/CD8~+T细胞、NK细胞、IL-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L-10、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榄香烯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还能从细胞和体液免疫两个方面改善机体术后的免疫功能。

    2020年10期 v.60;No.1168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7 ]
  • DPYD、GSTP1、MTHFR基因多态性对5-FU类基础化疗结直肠癌患者疗效的影响

    张杰;李昌海;李林子;王琴;方功;谢雄伟;韦智丹;张勇;廖秋霞;

    目的探讨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DPYD)、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与接受以5-FU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的结直肠癌(CRC)患者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晚期CRC患者90例,其中接受FOLFOX方案34例、接受Cape OX方案56例,化疗至少3周期后评价疗效,应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测序法检测患者外周血DPYD(rs3918290、rs55886062)、GSTP1(rs1695)、MTHFR(rs1801133、rs1801131)基因型,分析各基因型与CRC患者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 90例CRC患者中,DPYD 2个位点(rs3918290、rs55886062)均为野生型,该样本不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携带GSTP1(rs1695) AA、AG+GG基因型的患者化疗后有效率分别为18. 9%(17/90)和21. 1%(19/90),AG+GG基因型患者化疗失败的可能性是AA型的3. 193倍(OR=3. 193,95%CI:1. 307~7. 804,P <0. 05);携带MTHFR(rs1801133) CC、TC+TT基因型的患者化疗后有效率分别为6. 7%(6/90)和26. 7%(24/90),TC+TT基因型患者化疗失败的可能性是CC型的4. 000倍(OR=4. 000,95%CI:1. 431~11. 180,P <0. 05);携带MTHFR(rs1801131) AA、AC+CC基因型的患者化疗后有效率分别为30. 0%(27/90)和10. 0%(9/9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GSTP1(rs1695)及MTHFR(rs1801133)基因多态性与5-FU类药物的疗效有关,而MTHFR(rs1801131)基因多态性与5-FU类药物的疗效无关,检测GSTP1(rs1695)、MTHFR(rs1801133)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成为预测晚期CRC患者接受以5-FU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疗效的指标。

    2020年10期 v.60;No.1168 9-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6 ]
  • 心率变异性分析在瑞芬太尼对无肌松气管插管中自主神经活动性的影响中的应用

    苏丽明;申岱;刘建;

    目的采用心率变异性法,探究瑞芬太尼对无肌松气管插管中自主神经活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患者46例,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n=23):瑞芬太尼组(R组)和顺式阿曲库铵组(C组)。麻醉方法:R组使用瑞芬太尼2μg/kg缓慢静脉注射,而C组使用顺式阿曲库铵0. 1 mg/kg、芬太尼4μg/kg静脉注射。选择四个采样点,即基础状态(T_0)、诱导(T_1)、插管(T_2)、插管后5 min(T_3)。对所选的四个信号进行时域性分析[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频域分析[总功率(TP)、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非线性分析[Poincare散点图的短轴(SD1)、散点图的长轴(SD2)],同步记录上述各时段对应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再对所有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与T_0、T_1、T_2时比较,T_3时两组HR明显降低; T_2、T_3时R组HR明显低于C组(P均<0. 05)。与T_0时比较,T_1、T_2、T_3时两组MAP和BIS值明显降低(P <0. 05),R组T_1、T_2时的MAP和T_1、T_2、T_3时的BIS值明显低于C组(P <0. 05)。②两组各时段SDNN、lgTP、LF/HF、SD2的变化基本一致:与T_0时比较,T_1、T_2时两组升高(P均<0. 05);与T_1时比较,T_2时两组和T_3时R组降低(P均<0. 05);与T_2时比较,T_3时两组降低(P均<0. 05)。与T_0时相比,R组T_1时和两组T_3时RMSSD明显降低(P均<0. 05)。结论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提示,在无肌松气管插管时使用瑞芬太尼,可以完全满足气管插管的临床条件,但在麻醉诱导时交感神经活动明显受抑制。

    2020年10期 v.60;No.1168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7 ]
  • 血清sTREM-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周欣峰;戚韶红;周俊文;黄渌;庄舜玖;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支架植入术的LASO患者206例,术后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血管再狭窄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79例、未狭窄组127例。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及血压)、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空腹血糖(FPG)、TC、TG、HDL-C、LDL-C、sTREM-1]及下肢病变资料(包括下肢血管病变长度和双侧下肢血管病变、下肢血管完全闭塞例数)。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TREM-1预测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效能。结果人口学资料共纳入10个因素,两组BMI及有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例数比较P均<0. 05,性别、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比较P均>0. 05。两组实验室检查资料共纳入6个因素,两组LDL-C、sTREM-1比较P均<0. 05,FPG、TC、TG、HDL-C比较P均>0. 05。下肢病变资料共纳入3个因素,两组下肢血管病变长度及双侧下肢血管病变、下肢血管完全闭塞例数比较P均<0. 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血清sTREM-1及下肢血管病变长度、下肢血管完全闭塞是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TREM-1预测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为0. 939(95%CI:0. 901~0. 978),其cut off值为289. 51 ng/L,此时其预测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93%、准确性为89%。结论血清sTREM-1是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成为预测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血清生化指标。

    2020年10期 v.60;No.1168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96 ]
  • ZSCAN18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头颈肿瘤的关系

    杨爱芳;庞振文;黄愉峰;韦正波;曾先捷;

    目的探讨ZSCAN18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头颈肿瘤发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头颈肿瘤数据,使用GEPIA在线工具比较头颈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ZSCAN18及其甲基化水平,并分析两者相关性;分析ZSCAN18 mRNA和启动子区各个CpG岛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ZSCAN18 mRNA和启动子区各个CpG岛甲基化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关系;分析ZSCAN18 mRNA和启动子区各个CpG岛甲基化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头颈肿瘤组织中ZSCAN18表达下降,而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升高(P均<0. 05)。cg02348449甲基化水平与ZSCAN18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 173,P <0. 001),而cg17408527甲基化水平与ZSCAN18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 091,P <0. 004)。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ZSCAN18 mRNA的患者其生存时间较长(P=0. 044); Cox回归分析显示,cg02348449(HR=0. 65,95%CI:0. 50~0. 85,P <0. 05)、cg03145999(HR=0. 66,95%CI:0. 47~0. 91,P <0. 05)为患者独立预后指标。cg02348449甲基化水平在患者的不同性别、T分期和M分期存在差异(P均<0. 05); cg03145999甲基化水平在患者的不同性别、N分期和M分期存在差异(P均<0. 05)。结论 ZSCAN18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头颈肿瘤发病密切相关,其位点甲基化水平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2020年10期 v.60;No.1168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2 ]
  • 血浆CPP、PTX3水平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林朴卿;齐悦;张良珍;杨秦南;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CPP)、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31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50. 00%≤冠状动脉狭窄率<70. 00%) 69例,B组(冠状动脉狭窄率≥70. 00%) 62例。比较两组血浆CPP、PTX3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CPP、PTX3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CPP、PTX3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血浆CPP、PTX3水平低于B组(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CPP、PTX3是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率≥70. 00%的危险因素(P均<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CPP、PTX3、CPP+PTX3诊断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率≥70. 00%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641、0. 758、0. 872,敏感性分别为62. 90%、69. 57%、80. 65%,特异性分别为72. 58%、75. 36%、88. 41%。结论血浆CPP、PTX3水平升高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血浆CPP、PTX3联合检测有助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

    2020年10期 v.60;No.1168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6 ]
  • 鼻咽癌组织JAK2、STAT3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庄妍;谢小缺;章超;

    目的观察鼻咽癌组织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变化,并分析二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鼻咽癌患者85例,取鼻咽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qPCR法检测JAK2、STAT3 mRNA表达。比较鼻咽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JAK2、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二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JAK2、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 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鼻咽癌组织JAK2 mRNA相对表达量与STAT3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关系(r=0. 622,P <0. 01)。鼻咽癌组织JAK2、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与TNM分期有关(P均<0. 05),而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 0. 05)。分别以JAK2、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的均数为临界值,将鼻咽癌患者分为JAK2 mRNA高表达者43例与低表达者42例,STAT3 mRNA高表达者41例与低表达者44例。JAK2 mRNA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1. 2%(21/43)、83. 3%(35/42),STAT3 mRNA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8. 7%(20/41)、79. 5%(35/44)。JAK2、STAT3 mRNA高表达者3年总体生存率均明显低于其低表达者(χ~2分别为3. 874、4. 916,P均<0. 05)。结论鼻咽癌组织JAK2、STAT3高表达,其表达变化与肿瘤TNM分期和患者预后有关。JAK2、STAT3有可能成为诊断鼻咽癌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标。

    2020年10期 v.60;No.1168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9 ]
  • 益气活血方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邢俊娥;吴鹏;李海沅;张兴博;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随机将1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造模组100只与假手术组20只,造模组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在左冠状动脉下穿线但不结扎。造模4周后选择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心衰造模成功者并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益气活血方低剂量组、益气活血方高剂量组、氯沙坦阳性对照组,另选假手术组大鼠10只。益气活血方低、高剂量组及氯沙坦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3. 04、6. 08 g/(kg·d)益气活血方及10 g/(kg·d)氯沙坦,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予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4周后采用超声检测各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Dvl1、磷酸化GSK-3β(p-GSK-3β)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VEDD和LVESD增加,LVEF、LVFS减少(P <0. 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高剂量组与氯沙坦阳性对照组LVESD缩小(P均<0. 01),益气活血方高剂量组LVEDD缩小(P <0. 05),益气活血方低、高剂量组和氯沙坦阳性对照组LVEF和LVFS均升高(P <0. 05或<0. 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Dvl1、p-GSK-3β和β-catenin的表达升高(P均<0. 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低、高剂量组和氯沙坦阳性对照组大鼠心肌Dvl1、p-GSK-3β表达下降(P <0. 05或<0. 01),益气活血方高剂量组和氯沙坦阳性对照组心肌β-catenin表达均下降(P均<0. 05)。结论益气活血方能够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该作用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2020年10期 v.60;No.1168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8 ]

基础研究

  • miR-61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曾保征;王赣;陈超;黄远丽;董超;

    目的观察miR-61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miR-613对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HCC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iR-613,并分析miR-613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人HCC细胞系MHCC97H、SMMC-7721和人正常肝细胞系L02中的miR-613。将miR-613模拟物和模拟物阴性对照转染入SMMC-7721细胞,设为miR-613 mimics组和mimics-NC组,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算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miR-613在HCC组织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 <0. 05)。TNM分期越晚,miR-613表达越低(P <0. 05); Edmondson分级越高,miR-613表达越低(P<0. 05)。miR-613在人HCC细胞系中的表达低于人正常肝细胞系(P <0. 05)。与mimics-NC组相比,miR-613mimics组miR-613表达增高(P <0. 05),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 <0. 05),凋亡率上升(P <0. 05),迁移和侵袭穿膜细胞数均减少(P均<0. 05)。结论 miR-613在HCC中呈低表达,过表达miR-613能够抑制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促进细胞凋亡。

    2020年10期 v.60;No.1168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3 ]
  • 沙蟾毒精对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及机制

    方硕;余铃;郭卫春;

    目的观察沙蟾毒精对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25、50、75、100、125、150、175、200 nmol/L)沙蟾毒精对U2OS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筛选出合适给药浓度进行后续实验;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U2OS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沙蟾毒精对U2OS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沙蟾毒精对U2OS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ase-3)、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侵袭相关基因(MMP-2、MMP-9)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CCK-8细胞毒性实验表明,随着沙蟾毒精浓度升高,其对U2OS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增加(P均<0. 05)。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50、100、150 nmol/L沙蟾毒精处理细胞数量减少且出现核固缩、碎裂和凋亡小体形成。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随沙蟾毒精(0、50、100、150 nmol/L)浓度升高,U2OS细胞透膜数逐渐减少(P均<0. 05)。与0 nmol/L相比,50、100、150 nmol/L沙蟾毒精处理细胞后Bax、caspase-3 mRNA表达增加,Bcl-2、MMP-2、MMP-9 mRNA表达减少(P均<0. 05)。结论沙蟾毒精能抑制U2OS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促进Bax、caspase-3表达和抑制Bcl-2表达有关;能抑制细胞侵袭,其机制与抑制MMP-2和MMP-9表达有关。

    2020年10期 v.60;No.1168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6 ]

临床研究

  • 胃癌组织中lncRNA-PVT1、Atg5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韦斌;黄俏莹;黄顺荣;钟晓刚;麦威;牙韩清;朱州;张贵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LncRNA PVT1)和自噬相关基因5(Atg5)在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103例胃癌患者,术中取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组织中的LncRNA PVT1和Atg5,同时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的LncRNA PVT1和Atg5相对表达量均较癌旁正常组织高(P均<0. 05)。胃癌组织中LncRNA PVT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均<0. 05),Atg5表达与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P均<0. 05)。胃癌组织中LncRNA PVT1与Atg5的表达呈正相关(r=0. 553,P=0. 000)。结论 LncRNA PVT1和Atg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标志物。

    2020年10期 v.60;No.1168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7 ]
  • MR高分辨T2WI联合IVIM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傅爱燕;段书峰;冯峰;尹海兵;

    目的探讨MR高分辨T2WI(HR-T2WI)联合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73例直肠癌患者,患者术前均行HR-T2WI、IVIM检查。两位阅片者分别对有、无IVIM图像进行独立分析。采用Kappa分析比较两位阅片者采用两种成像方法诊断直肠癌EMVI的一致性,并分别绘制对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De Long检验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两位阅片者增加IVIM前后诊断直肠癌EMVI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两位阅片者采用MRI HR-T2WI联合IVIM检查较单独HR-T2WI,诊断EMVI一致性提高,诊断EMVI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增加(P均<0. 05),诊断EMVI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R-T2WI联合IVIM可增强阅片者对直肠癌EMVI的诊断信心,提高阅片者的一致性,同时提升诊断效能。

    2020年10期 v.60;No.1168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3 ]
  • 胃癌组织中SPAG5的表达及意义

    葛柯乐;方成;燕海娇;袁青玲;陈文玉;王琦;吴骏;

    目的观察SPAG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行胃癌根治术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择180例商品化胃癌组织芯片(90例癌组织和与之匹配的90例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癌组织中SPAG5 mR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胃癌组织芯片中SPAG5蛋白;比较SPAG5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结果在41例胃癌组织研究中,SPAG5 mRNA表达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淋巴结状况、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均>0. 05); SPAG5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有关(P=0. 039),但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P均>0. 05); SPAG5 mRNA和蛋白表达高低与患者无病进展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无显著相关性(P均>0. 05)。在胃癌组织芯片研究中,SPAG5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 <0. 01),但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OS无相关性(P均>0. 05)。结论 SPAG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其表达可能与患者性别有关,但在胃癌患者中无预后判断价值。

    2020年10期 v.60;No.1168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2 ]
  •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张娟娟;朱美兰;胡东霞;江迎;刘邦亮;王永静;龙菲;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75例脑梗死后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15例),将观察组再分为低频1组(0. 5 Hz)、低频2组(1 Hz)、高频1组(5 Hz)、高频2组(10 Hz) 4小组,每小组各15例。各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认知训练,观察组加以高、低频的r TMS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P300波幅和潜伏期检查、静息运动阈值(RMT)测定。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认知功能评估(MoCA评分、MMSE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及RMT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较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认知功能评估改善(MoCA评分提高、MMSE评分提高、P300潜伏期缩短及波幅升高)、RMT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变化显著(P均<0. 05),但低频1组、低频2组、高频1组、高频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5、10 Hz)、低频(0. 5、1 Hz) r TMS治疗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均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降低RMT值。

    2020年10期 v.60;No.1168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06 ]
  •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口服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对比

    米怀雪;张培喜;张申;

    目的对比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PCAB))患者口服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56例严重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128例)和对照组(128例)。所有患者术前至少5 d予以低分子肝素4 100 U,每12 h皮下注射,择期行OPCAB。术后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75 mg,1次/d)+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口服;替格瑞洛组予以替格瑞洛(90 mg,2次/d)+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参数,术前1 d及术后1、14、28 d血小板聚集率、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术后12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缺血性心绞痛、心力衰竭、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清Lp-PLA2水平术后1 d均较同组术前1 d增高(P <0. 05或<0. 01),术后14、28 d均较同组术前1 d下降(P <0. 05或<0. 01),且替格瑞洛组术后1、14、28 d均低于对照组(P均<0. 01)。术后12个月内,替格瑞洛组缺血性心绞痛、心力衰竭、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口服可显著降低OPCAB术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Lp-PLA2水平,通过优化抗血小板治疗,可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并能权衡出血风险。

    2020年10期 v.60;No.1168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50 ]
  • 子宫内膜癌组织E-cadherin、TMPRSS4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张宇靖;腾红;周炫妤;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E-钙黏蛋白(E-cadherin)、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MPRSS4)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子宫内膜癌患者93例(观察组)、行诊断性刮宫并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正常子宫内膜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子宫内膜组织E-cadherin、TMPRSS4表达。比较两组E-cadherin、TMPRSS4阳性表达差异。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E-cadherin表达与TMPRSS4表达的关系及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TMPRSS4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均<0. 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E-cadherin表达与TMPRSS4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s=-0. 672,P <0. 05)。子宫内膜癌组织E-cadherin、TMPRSS4表达均与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 05),而与年龄、绝经状态、组织学类型无关(P均> 0. 05)。子宫内膜癌组织E-cadherin阳性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3年生存率均高于E-cadherin阴性表达者(χ2分别为9. 053、7. 231,P均<0. 05)。子宫内膜癌组织TMPRSS4阳性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3年生存率均低于TMPRSS4阴性表达者(χ~2分别为12. 521、16. 085,P均<0. 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E-cadherin表达下调、TMPRSS4表达上调,二者表达变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E-cadherin、TMPRSS4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

    2020年10期 v.60;No.1168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6 ]
  • 血清CA125、HE4联合PLR、NLR、MLR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价值

    李飞霞;田刚;余婷;牛星燕;张冬萍;彭芸花;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诊断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EOC患者147例(观察组),临床分期早期53例、晚期94例,同期选择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50例(对照组),采集两组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清CA125、HE4及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计算PLR、NLR、ML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A125、HE4联合PLR、NLR、MLR诊断EOC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CA125、HE4水平及PLR、NLR、MLR均高于对照组(P均<0. 05);早期EOC患者血清CA125、HE4水平及PLR、NLR、MLR均高于晚期EOC患者(P均<0. 05)。血清CA125、HE4联合PLR、NLR、MLR诊断EO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941(95%CI:0. 913~0. 970),其诊断EOC的敏感性为91. 07%、特异性为96. 00%、准确性为94. 1%。血清CA125、HE4联合PLR、NLR、MLR诊断早期EOC的AUC为0. 908(95%CI:0. 825~0. 932),其诊断早期EOC的敏感性为90. 36%、特异性为80. 85%、准确性为90. 8%。结论血清CA125、HE4联合PLR、NLR、MLR对EOC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20年10期 v.60;No.1168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06 ]
  •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变临床观察

    李娜;辜和平;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用于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变患者159例,其中行DCB介入治疗56例(DCB组)、行药物洗脱支架(DES)介入治疗103例(DES组)。两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导管直径为参考,采用定量CAG分析软件测量冠状动脉靶血管病变处最小管腔直径(MLD),计算管腔狭窄程度和术后6个月晚期管腔丢失(LLL)。统计两组术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靶血管病变处再狭窄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MLD较术前升高,管腔狭窄程度较术前降低(P均<0. 05);两组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MLD、管腔狭窄程度比较P均> 0. 05; DCB组术后即刻MLD低于DES组,管腔狭窄程度高于DES组(P均<0. 05)。DCB组术后6个月LLL低于DES组(P <0. 05)。两组术后6个月内MACE和靶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比较P均> 0. 05。结论 DCB用于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变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并能明显降低靶病变LLL。

    2020年10期 v.60;No.1168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5 ]
  • 前列腺癌组织miR-802、RAB23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胡争;李先林;瞿曦;马进华;张志蓓;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组织微小RNA-802(miR-802)、RAB23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表达变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患者80例,取手术切除的前列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qPCR法检测miR-802、RAB23表达。比较前列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miR-802、RAB23表达差异,分析前列腺癌组织miR-802表达与RAB23表达的关系及二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miR-802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RAB23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分别为13. 716、21. 313,P均<0. 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前列腺癌组织miR-802相对表达量与RAB23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r=-0. 626,P <0. 05)。前列腺癌组织miR-802、RAB23相对表达量均与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有关(P均<0. 05),而与年龄、初始PSA水平、组织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无关(P均> 0. 05)。以前列腺癌组织miR-802、RAB23相对表达量的均数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miR-802高表达者38例与低表达者42例、RAB23高表达者44例与低表达者36例。miR-802高表达者3年总体生存率与miR-802低表达者比较P> 0. 05,RAB23高表达者3年总体生存率低于RAB23低表达者(P <0. 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miR-802低表达、RAB23高表达,二者表达变化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患者预后有关。

    2020年10期 v.60;No.1168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3 ]
  • 丁苯酞配伍尤瑞克林与配伍普罗布考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比较

    刘啸;张磊;陶伟;

    目的比较丁苯酞配伍尤瑞克林与配伍普罗布考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尤瑞克林组、普罗布考组,每组68例。两组均给予吸氧、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尤瑞克林组给予丁苯酞配伍尤瑞克林治疗,普罗布考组给予丁苯酞配伍普罗布考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评估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采用STAGO STA-R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采用LBY-N7500B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LWBV)、全血高切黏度(HWBV)。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P>0. 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 05),且尤瑞克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普罗布考组治疗后(P <0. 05)。尤瑞克林组总有效率高于普罗布考组(P <0. 05)。两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血液流变学指标(PV、LWBV、HWB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 05);尤瑞克林组治疗后血浆PT、APTT水平高于普罗布考组治疗后,而血浆FIB、PV、LWBV、HWBV水平低于普罗布考组治疗后(P均<0. 05)。结论丁苯酞配伍尤瑞克林较配伍普罗布考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2020年10期 v.60;No.1168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79 ]

综述

  •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熊磊;李显永;张楠;李同海;朗磊;

    目前已经发现上百种转录后RNA的修饰方式,其中N6-甲基腺嘌呤(m6A)是真核mRNA最为常见的一种修饰方式。研究表明,m6A一种动态可逆的RNA甲基化修饰方式,由甲基转移酶复合体(METTL3、METTL14、WTAP)、去甲基转移酶(FTO、ALKBH5)、结合蛋白(YTHDF1、YTHDF2、YTHDF3、YTHDC1、YTHDC2)等协同调控。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具备独立或与其他甲基转移酶共同催化RNA的m6A修饰形成的能力,是影响m6A修饰水平至关重要的酶。近年研究表明,METTL3依靠催化m6A修饰途径或者直接与翻译起始因子作用影响肿瘤基因的翻译水平,进而调控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分化等生物学行为,在不同肿瘤中发挥促癌或抑癌的双重作用。此外,METTL3也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有效分子靶点。

    2020年10期 v.60;No.1168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胃癌早期诊断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雷彩琴;原丽莉;

    早期诊断是降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关键,使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胃癌更加方便、安全。胃癌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胃蛋白酶原、胃泌素、骨桥蛋白、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胃癌相关抗原、糖类抗原72-4等。分析表明,DNA甲基化、非编码RNA在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仍较低,但在胃癌肿瘤细胞分化、侵袭、转移等具有一定的价值,且可改善胃癌预后及提供新的治疗靶点。胃蛋白酶原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灵敏度较低、特异度较高,而胃蛋白酶原联合胃泌素17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联合检测对筛查早期胃癌意义重大。骨桥蛋白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低、特异度高,用于诊断胃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胃癌相关抗原诊断胃癌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在判断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其灵敏度及特异度仍待进一步的研究。CEA、CA199、CA242及CA724诊断胃癌的灵敏度均偏低,但特异度均极高,四者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胃癌早期诊治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

    2020年10期 v.60;No.1168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8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82 ]
  • 消化道微生物菌群与食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位俊敏;李子俊;

    随着分子生物学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应用,微生物菌群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消化道内含有大量细菌,有关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癌、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与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的关系均已见报道。近年来有关消化道微生物菌群与常见食管疾病的关系也越来越被研究者关注,如:消化道微生物菌群与食管癌、胃食管反流病、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等之间的关系。明确食管疾病中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及功能,对于食管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2020年10期 v.60;No.1168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5 ]
  • 雄激素受体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虹;刘维新;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极高,虽然HCC的治疗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在进步,但预后不良。研究表明,与女性相比,男性患HCC的风险更高。长期以来,确定导致HCC发病率性别差异的因素一直被认为是揭示HCC发生的分子机制的重要手段。遗传学研究已经证实,雄激素受体(AR)可能是造成HCC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AR是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在人HCC和非HCC组织中均有表达,雄激素/AR信号通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HCC的发生、发展,可作为HCC潜在的治疗靶点。

    2020年10期 v.60;No.1168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8 ]
  • 中高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治疗进展

    夏兴容;刘远梅;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占消化道畸形第一位,发病率为1/5 000~1/1 500,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惟一方法。绝大部分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者需进行一期结肠造瘘、二期肛门成形手术治疗,其中肛门成形手术方式经过学者们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目前主要包括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及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虽然通过手术治疗可纠治患者形态上的畸形,但肛门直肠畸形由于本身胚胎期肠神经系统及肛门周围肌肉发育的障碍,术后仍有约1/3的患儿出现污粪、便秘、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尤以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为重。但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更会造成严重后果及并发症。

    2020年10期 v.60;No.1168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0 ]
  • PD-1/PD-L1在肝细胞癌预后判断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李小松;姜涛;

    肝细胞癌(HCC)是肝脏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目前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免疫治疗等。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是一种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分子,PD-1及其配体(PD-L1)在HCC肿瘤免疫过程中诱导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研究发现在肝癌患者接受手术切除、免疫治疗或其他常规治疗后,PD-1/PD-L1高表达均与患者生存率有关,但PD-1/PD-L1作为临床预后标志物有其局限性。

    2020年10期 v.60;No.1168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2 ]
  • 喉癌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孟朝暾;李钦;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机制复杂,病因仍不明确。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近年来国内外肿瘤诊断、预后和易感性研究的热点领域。研究表明,SNP可通过影响DNA损伤修复、影响体内酶的代谢等机制参与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等过程;多种基因的SNP与喉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有关。开展喉癌相关SNP研究在喉癌易感人群的筛查和预测患者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10期 v.60;No.1168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策略

    李玉红;陈前;张沛佩;万振霞;王庆玲;芦庆花;毛青青;唐敬海;黄磊;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从我国湖北武汉开始,逐渐蔓延至全国并波及世界多个国家,作为特殊人群的新生儿也陆续有确诊病例的报道。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新生儿SARS-CoV-2感染,本文在总结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诊断标准和防护措施,重点介绍了新生儿SARS-CoV-2感染的感染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并提出相关的防控策略和管理方案建议,以便更好指导积极应对新生儿SARS-CoV-2感染,降低发病率,减少重症病例发生,有效预防SARS-CoV-2在新生儿中的传播和流行。

    2020年10期 v.60;No.1168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