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IVF-ET周期中2、4细胞卵裂球多核细胞发育情况及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观察

    陈磊;蒋如煜;王珊珊;

    目的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2、4细胞卵裂球多核细胞的发育情况,并观察其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行IVF-ET的患者96例,人工受精后时差成像技术观察胚胎卵裂球发育情况,将其分为均无多核胚胎(A组)、2细胞卵裂球多核者(2细胞一个卵裂球多核及4细胞无多核、2细胞均有多核及4细胞无多核胚胎,B组)、4细胞卵裂球多核者(2细胞一个卵裂球多核及4细胞至少一个卵裂球多核、2细胞均有多核及4细胞至少一个卵裂球多核胚胎,C组)、2细胞无多核且4细胞至少一个卵裂球多核胚胎者(D组)。结果 A组培养第3天优质胚胎率和培养第5、6天可利用囊胚率均显著高于B、C、D组(P均<0.05),B组培养第3天优质胚胎率与培养第5、6天可利用囊胚率均优于C组(P均<0.05)。在妊娠结局方面,A组行72个周期胚胎移植,种植率58.33%(42/72),流产率7.14%(3/42),活产率54.17%(39/72); B组共行8个周期胚胎移植,其中2细胞一个卵裂球多核及4细胞无多核胚胎4个,3例患者种植成功,0例流产,3例均为活产; 2细胞均有多核及4细胞无多核胚胎4个,4例患者种植成功,1例流产,3例活产。结论 2、4细胞卵裂球多核均可影响胚胎发育及移植后妊娠结局,其中4细胞卵裂球多核对胚胎发育影响更明显。

    2020年18期 v.60;No.117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7 ]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及其与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王晓宁;耿俐;崔琨;李阿利;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并探讨其与新生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87例HDCP患者,其中6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HDP组)、21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另选择5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观察三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追踪其妊娠结局,记录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头围和身长。Pearson相关性分析HDCP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参数与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头围和身长的相关性。结果与HDP组、对照组比较,子痫前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高,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最大充盈速度和舒张晚期充盈峰最大峰值速度(E/A)比值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HDP组E/A低(P均<0.05)。与HDP组、对照组比较,子痫前期组新生儿出生5min 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头围、身长低(P均<0.05)。子痫前期患者LVEDD与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P均<0.05),E/A比值与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HDCP患者尤其是子痫前期患者存在明显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受损,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受损与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和Apgar评分有关。积极治疗HDCP保护患者心功能有助于改善新生儿结局。

    2020年18期 v.60;No.117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3 ]
  • 病理性引产因素对中期妊娠引产并发症的影响

    骆桃;李权;

    目的探讨病理性引产因素对中期妊娠引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1 367例因病理性因素实施中期妊娠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导致其中期引产的病理因素,进一步分析病理因素对中期妊娠引产并发症(并发胎盘残留、感染及PPH)的影响。结果 1 367例患者中行中期妊娠引产的病理因素主要为胎盘前置(26.85%,367/1 367)、死胎(22.75%,311/1 367)、高风险瘢痕子宫(17.92%,245/1 367);患者出现的主要引产并发症为(37.16%,508/1 367)、感染(17.34%,237/1 367)、产后出血(PPH)(5.41%,74/1 367)。胎盘前置状态(OR=5.371)、胎盘植入(OR=4.019)、瘢痕子宫(OR=3.255)及死胎(OR=3.222)为胎盘残留的危险因素;宫颈机能不全(OR=5.043)、胎盘前置(OR=2.422)、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OR=2.702)及死胎(OR=2.544)为感染的危险因素;胎盘早剥(OR=12.386)、胎盘植入(OR=8.585)、瘢痕子宫(OR=4.008)及胎盘前置状态(OR=3.353)为PPH的危险因素。结论因胎盘前置状态、胎盘植入、高风险瘢痕子宫及死胎行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应注意胎盘残留的可能性,因宫颈机能不全、胎盘前置、PPROM及死胎行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应注意感染可能,因胎盘早剥、胎盘植入、高风险瘢痕子宫及胎盘前置状态引产孕产妇应注意PPH可能。

    2020年18期 v.60;No.1176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0 ]
  • 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上呼吸道分泌物RV、MP、SP检测及治疗效果观察

    童琳琳;王立华;方芳;许彬;郑素华;

    目的比较存在呼吸道病毒(RV)、肺炎支原体(MP)、链球菌(SP)感染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268例合并呼吸道感染的ITP患儿,采集鼻咽分泌物标本,检测RV、MP;收集痰液标本,检测SP。对患儿进抗感染、静滴甲泼尼龙和(或)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3个月检查并测算存在感染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全血PLT。根据患者治愈时长和全血PLT计数判定其治疗效果,计算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268例患儿中存在RV、MP、SP感染的分别为112、56、43例,RV、MP、SP感染在患儿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1.2%、20.9%、16.0%、21.27%,与MP、SP感染患儿所占比例比较,RV感染患儿所占比例高(χ2=43.21,27.19; 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感染组血清PLT计数升高,且随治疗后时间延长血清PLT计数升高(P均<0.05);与MP、SP感染患儿比较,治疗后各时段RV感染患儿血清PLT计数升高(P均<0.05);与SP感染患儿比较,治疗后各时段MP感染患儿PLT计数升高(P <0.05)。RV、MP、SP感染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21%(110/112)、75.00%(42/56)、86.05%(37/43);与MP、SP感染患儿比较,RV感染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P均<0.05);与SP感染患儿比较,治疗后MP感染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低(P <0.05)。结论 ITP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RV感染占比最高,且治疗效果最好。ITP合并MP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最差。

    2020年18期 v.60;No.1176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4 ]
  • Alagille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观察(附2例报告)

    闵晓阳;张亚男;马毓梅;田晖;杨亭亭;白欣立;

    目的观察2例Alagille综合征(ALGS)患儿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基因突变情况,并追踪其预后。方法收集2例ALG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将患儿及父母的血液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其基因突变情况,随诊观察预后。结果 2例ALGS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早发严重胆汁淤积性肝病,伴先天性心脏病及特征性面容,此外,第1例患儿有蝴蝶样椎骨、先天性虹膜缺损,肝脏病理示纤维化分级为Ⅱ级。患儿分别为JAG1基因外显子c.3197delC(p.T1066kfs*8)、c.118delC(p.L40fs)突变,其父母均未检测到相应突变。结论 ALGS患儿出现胆汁淤积性肝病早且症状严重,伴血清胆固醇、谷氨酰转肽酶、总胆汁酸、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及先天性心脏病。ALGS患儿存在JAG1基因c.3197delC(p.T1066kfs)及c.118delC(p.L40fs)突变,均为自发突变。

    2020年18期 v.60;No.1176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饥饿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自噬应答观察

    刘宇坤;胡杨;卯升义;许安永;邹迪;熊喆;成文敏;赵红业;

    目的观察饥饿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自噬应答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加入DMEM培养液正常培养; Baf-A1组在DMEM培养液中加入100 n M的Baf-A1; EBSS(饥饿)组加入EBSS培养液; EBSS+Baf-A1(自噬阻断)组在EBSS培养液中加入100 n M的Baf-A1,四组均处理8 h后,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自噬相关蛋白7(ATG7)和自噬相关蛋白4A(ATG4A)的mRNA及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BSS组LC3B、ATG7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ATG4A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与EBSS组比较,EBSS+Baf-A1组LC3B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ATG7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与Baf-A1组对比,EBSS+Baf-A1组中LC3B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ATG7和ATG4A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EBSS组LC3BⅡ/LC3BⅠ升高,ATG4A蛋白表达降低;与EBSS组比较,EBSS+Baf-A1组LC3BⅡ/LC3BⅠ增加,ATG7蛋白表达降低;与Baf-A1组相比,EBSS+Baf-A1组LC3BⅡ/LC3BⅠ增加,ATG7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EBSS处理的MDA-MB-231细胞自噬水平升高,细胞自噬体形成增多,在此过程中EBSS可能通过增加ATG7 mRNA的表达量增加细胞自噬水平。

    2020年18期 v.60;No.117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检测新型隐球菌DNA

    刘晔华;穆红;张坚磊;江雁;刘萍;王猛;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酶聚合酶(RPA)技术对新型隐球菌快速核酸检测,建立新型隐球菌的即时检测(POCT)方法。方法磁珠法提取新型隐球菌标准菌株ATCC32609、150株阴性质控菌株(本实验室质控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 DNA。在新型隐球菌DNA的5.8SrRNA编码基因区域设计6对候选引物,以ATCC32609作为建立RPA反应体系的参考菌株,凝胶法RPA基础试剂盒筛选可稳定扩增出新型隐球菌DNA片段的引物。依次稀释ATCC32609的Mc F2.0菌悬液,半定量法观察扩增反应阳性引物+ATCC32609的扩增反应,扩增反应阳性引物+150株阴性对照菌株验证该反应特异性。对扩增反应阳性引物设计探针,实时荧光RPA法观察ATCC32609的扩增反应,150株阴性对照菌株验证该反应特异性。取实验室保存10株新型隐球菌临床分离株和100份临床样本(包括脑脊液50份、痰15份、胸腹水15份、静脉血20份),分别用荧光法RPA和oasig实时荧光PCR法进行DNA扩增,观察是否存在扩增反应。结果引物2、5、6的目的条带清晰,无弥散拖尾现象,引物扩增反应阳性;对ATCC32609菌悬液1∶105稀释加入引物后扩增反应阳性;引物2、5、6均属于新型隐球菌编码核糖体RNA的DNA片段,比对结果符合率为100%;引物6扩增阴性对照菌株后,凝胶电泳未见扩增条带。引物6设计探针实时荧光反应结束时可见S形阳性扩增曲线;所有阴性对照菌株扩增结果阴性;对ATCC32609菌悬液1∶105稀释后加入引物6和探针仍可见阳性扩增曲线;以引物6和相应探针对10株新型隐球菌菌株扩增后均可见S形阳性扩增曲线。荧光法RPA试剂、oasig实时荧光PCR法检测100份临床样本中扩增反应阳性的分别为40、40份。结论 RPA技术检测新型隐球菌DNA,实时荧光法RPA技术检测新型隐球菌DNA方便快捷、准确性高。

    2020年18期 v.60;No.1176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0 ]
  • 抗真菌肽MAF-1A体外对近平滑念珠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与生物膜结合及抑菌情况观察

    成荣;李红凌;胡方芳;许强;罗振华;李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抗真菌肽MAF-1A处理的近平滑念珠菌F1356生物膜形成能力及生物膜细胞活性。方法取F1356菌体适量分5份,其中4份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3、0.6、0.9、1.2 mg/m L的MAF-1A,等量无菌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另取适量F1356分5份,其中4份分别加入0.3、0.6、0.9、1.2 mg/m L的氟康唑(FLC),设置无菌水处理为空白对照,经培养24 h时观察F1356生物膜形成能力(OD490nm值),倒置显微镜下观察F1356生物膜中的菌体密度及膜致密结构。体外培养F1356使其形成生物膜结构,加入0.6 mg/m L的FITC-MAF-1A培养,分别于培养1、3、6、12、24 h采用荧光标记技术观察MAF-1A与F1356生物膜结合情况。将F1356菌体分为5份,其中4份分别加入终浓度分别为0.3、0.6、0.9、1.2 mg/m L的MAF-1A,加入无菌水者为空白对照,培养24 h后通过XTT细胞活性检测技术检测F1356生物膜细胞活性(OD450nm值)。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0.6、0.9、1.2 mg/m L的MAF-1A处理的F1356生物膜形成能力降低(P≤0.05),镜下可见F1356生物膜中菌体密度减少,膜致密结构被破坏;与空白对照比较,0.6、0.9、1.2 mg/m L的FLC处理后F1356生物膜形成能力降低(P≤0.05),镜下可见0.6、0.9、1.2 mg/m L的FLC处理的F1356生物膜中菌体密度减少,膜致密结构被破坏。随培养时间延长,镜下可见黄绿色荧光信号逐渐增多,培养24 h时可观察到生物膜内细胞存在大量黄绿色荧光信号。随MAF-1A浓度增加,F1356生物膜细胞活性逐渐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0.3、0.6、0.9、1.2 mg/m L FLC处理的F1356生物膜活性降低(P均≤0.05),与0.3 mg/m L FLC比较,0.9、1.2 mg/m L FLC处理的F1356生物膜活性升高(P均≤0.05)。结论 MAF-1A可抑制F1356的生物膜形成,且MAF-1A可与F1356生物膜结合进入生物膜细胞内聚集,2MIC浓度(0.6 mg/m L)即可抑制F1356生物膜的细胞活性。

    2020年18期 v.60;No.1176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7 ]
  • 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8表达对小鼠胰岛β细胞增殖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观察

    张艳;王晨菲;王思瑶;罗荔;

    目的观察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8(CDK8)表达对MIN6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及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好的MIN6细胞分为3组,观察组转染siRNA-CDK8慢病毒液(可抑制细胞CDK8表达),空白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对照组转染siRNA-NC慢病毒液(阴性对照),培养48 h。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OD值),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周期分布,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胰岛素,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CDK8、胰岛素合成相关转录因子(PDX1、INS2和MAFA)、胰岛素转运相关因子GLUT2mRNA,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CDK8、细胞周期蛋白(Cycli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与对照组及空白组比较,观察组细胞OD值降低,G_0/G_1、S期细胞比例增加,细胞上清液胰岛素水平降低,CDK8、PDX1、INS、MAFA、GLUT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及空白组比较,观察组CDK8、Cyclin D1、PCNA、PPARγ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1)。结论抑制CDK8表达的MIN6细胞,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yclin D_1、PCNA及PPARγ蛋白表达相关。

    2020年18期 v.60;No.1176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6 ]

作者·编者·读者

  • 《山东医药》对医学名词及术语的一般要求

    <正>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经穴部位、耳穴名称与部位等应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对于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在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文,但人名后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

    2020年18期 v.60;No.1176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山东医药》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正>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

    2020年18期 v.60;No.1176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医药学名词常见错误及正确写法

    <正>药品名称:错误(正确)二磷酸腺苷(腺苷二磷酸),消炎痛(吲哚美辛),阿斯匹林(阿司匹林),维甲酸(维A酸),双磷酸盐(双膦酸盐),甲氨喋呤(甲氨蝶呤),博莱霉素(博来霉素),开浦兰(左乙拉西坦),雷公多苷(雷公藤多苷),非那根(异丙嗪),四乙铵(四乙胺),洗必泰(氯已定),美息律(美西律),大环内脂类(大环内酯类),川穹(川芎),酒精(乙醇),头胞哌酮(头孢哌酮)。疾病及其相关名称:错误(正确)

    2020年18期 v.60;No.1176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基础研究

  • 加入芍药苷的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纤维化及TGF-β_1 mRNA和Smad3 mRNA表达观察

    帅壮;唐锴;刘茂;艾娇;冯杰;陈剑;

    目的观察芍药苷(PF)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Wistar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b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CFbs,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CON)仅加入普通培养液培养,AngⅡ组(ANG)组在培养液中加入10-7mol/L的AngⅡ,低剂量PF组(PF-L)在培养液中加入10-7mol/L的AngⅡ和10μmol/L的PF,高剂量PF组(PF-H)在培养液中加入10-7mol/L的AngⅡ和100μmol/L的PF。培养48 h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光密度OD值代表),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羟脯氨酸(HYP),流式细胞仪测算各组细胞凋亡率,q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 mRNA。结果与CON组比较,ANG组细胞OD值升高;与ANG组比较,PF-L组及PF-H组OD值降低(P均<0.05)。与CON组比较,ANG组细胞HYP含量升高(P <0.05),与ANG组比较,PF-H组细胞HYP含量降低(P <0.05)。与ANG组比较,PF-L组、PF-H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均<0.05)。与CON组比较,ANG组TGF-β1、Smad3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与ANG组比较,PF-H组TGF-β1、Smad3 mRNA相对表量降低(P <0.05)。结论 PF可抑制CFbs增殖,促进CFbs凋亡,并抑制其胶原分泌,其可能机制为PF抑制细胞TGF-β1及Smad3 mRNA表达。

    2020年18期 v.60;No.1176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8 ]
  • 腹腔注射并饮服海藻糖的糖尿病小鼠肾功能、肾组织结构及凋亡自噬相关蛋白表达观察

    游秀芳;刘宇宁;周治文;查文良;郑萍;

    目的观察海藻糖(TLS)腹腔注射联合口服对糖尿病小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TLS正常对照组(TLS组)、TLS糖尿病模型治疗组(DM+TLS组)各15只,DM组、DM+TLS组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50 mg/(kg·d),制作DM模型。造模成功后,DM+TLS组、TLS组腹腔注射TLS,1 mg/(kg·d),连续注射2 d,随后2%浓度的TLS饮水给药,连续干预24周。DM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均腹腔注射等量超纯水,连续2 d,后饲养期间正常饮水。干预24周时,取各组小鼠,摘除眼球取血检测各组血清尿素(BUN)、肌酐(CRE)及尿酸(UA)。处死小鼠取肾组织,测算肾脏脏器系数,HE染色后观察肾脏显微结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肾脏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1、Caspase-3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LC3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干预24周时DM组小鼠血清BUN、CRE、UA含量升高(P均<0.05),镜下可见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肾小管细胞呈气球样变。与DM组比较,干预24周时DM+TLS组血清CRE、UA含量降低(P均<0.05),肾脏病变改善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组肾脏组织Bax、Caspase-1、Caspase-3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与DM组比较,DM+TLS组肾脏组织Bax、Caspase-1、Caspase-3相对表达量降低,Bcl-2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组肾脏组织P62相对表达量升高,Beclin-1、LC3B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与DM组比较,DM+TLS组肾脏组织P62相对表达量降低,Beclin-1、LC3B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结论 TLS腹腔注射并饮服对DM小鼠肾脏产生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TLS降低Bax、Caspase-1、Caspase-3及P62表达,促进Bcl-2、Beclin-1及LC3B表达。

    2020年18期 v.60;No.1176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9 ]
  • 牛蒡子苷元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黄蕾;袁玉印;李作孝;

    目的观察牛蒡子苷元(ATG)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10只,实验组和模型组均采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混合而成的抗原乳剂诱导制备EAE模型,正常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与完全弗氏佐剂制备而成的空白乳剂。皮下注射后当日起,实验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3 mg/kg的ATG溶液,共14 d;正常组与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后当日至第14 d,每日采用神经功能学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皮下注射第14 d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脑和脊髓组织组织病理学,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组织抗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相对荧光强度,RT-PCR法检测脊髓组织IL-1β、IL-6、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脊髓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点样蛋白(A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血红素氧合酶-1(HO-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分光光度法检测脊髓组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脑、脊髓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量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脊髓组织中IL-1β、IL-6、TNF-α、MCP-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NLRP3、ASC、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升高,Nrf2、HO-1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结论 ATG对大鼠EAE有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NLRP3/ASC/Caspase-1炎症体通路介导的神经炎症,活化Nrf2/HO-1信号通路介导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2020年18期 v.60;No.1176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7 ]

临床研究

  • 宫颈癌组织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3 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孟侠;王静依;向睿;刘海凤;

    目的观察观察宫颈癌(CC)组织死亡相关蛋白激酶3(DAPK3) mRNA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93例CC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术中保留宫颈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qRT-PCR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DAPK3 mRNA,分析DAPK3 mRNA表达与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C组织中DAPK3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 <0.05)。DAPK3 mRNA表达与CC患者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低DAPK3 mRNA表达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OS)明显低于高DAPK3 mRNA表达患者(P <0.05)。结论 CC组织DAPK3 mRNA表达降低,DAPK3 mRNA表达与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患者生存预后有关。DAPK3 mRNA可能参与了CC的发生、发展。

    2020年18期 v.60;No.1176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4 ]
  • 宫颈癌组织中微小RNA-585、性别决定区Y-box 9 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朱军;姚超;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微小RNA-585 (microRNA-585,miR-585)、性别决定区Y-box 9(SOX9) mR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80例(观察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40例(对照组),保留宫颈癌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qRT-PCR法检测宫颈癌和宫颈良性病变组织miR-585、SOX9 mRNA,分析miR-585、SOX9mRNA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Target Scan7.2预测分析miR-585与SOX9 mRNA的靶向关系; 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分析miR-585与SOX9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iR-585相对表达量低,SOX9 mRNA宫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宫颈癌组织miR-585、SOX9 mRNA表达与肿瘤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均<0.05)。miR-585低表达宫颈癌患者和SOX9 mRNA高表达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χ2分别为7.11、6.57; P均<0.05)。SOX9的3'UTR区存在miR-585的结合位点;宫颈癌组织中miR-585与SOX9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315,P=0.006﹚。结论宫颈癌组织中miR-585表达降低,SOX9 mRNA表达升高,两者表达呈负相关,并与宫颈癌患者的不良不良参数和预后相关,可能协同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2020年18期 v.60;No.1176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XCL13、CXCR5表达观察

    刘莹;张蓓;杭佳;

    目的观察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CXCL13)及其受体CXCR5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卵巢上皮性癌组织标本80例份为观察组,正常卵巢组织标本40例份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CXCL13、CXCR5,分析卵巢上皮性癌组织CXCL13、CXCR5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对照组CXCL1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25%(45/80)、15.0%(6/40),二者阳性表达率比较,P<0.05;观察组、对照组CXCR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75%(39/80)、7.5%(3/40),二者阳性表达率比较,P <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CXCL13表达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CXCR5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病理分化程度、FIGO分期、原发肿瘤最大直径、术后残留灶直径是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CXCL13、CXCR5高表达。CXCL13、CXCR5高表达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2020年18期 v.60;No.1176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5 ]
  •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首次洛铂与紫杉醇的联合化疗效果观察

    颜淑敏;杨炳;

    目的观察洛铂(LBP)联合紫杉醇(PTX)用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首次治疗的效果。方法 80例病理分期为Ⅱ~Ⅳ期的上皮性卵巢细胞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均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观察组采用LBP+PTX治疗,对照组采用DDP+PTX治疗,3个周期的治疗后判定两组疗效,测算治疗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于手术前、每次化疗结束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CA125(CA125 <35 U/ml正常)。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消化道反应、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R、PR、SD、PD分别为15、16、3、6例,对照组分别为12、17、3、8例观察组RR、DCR分别为77.5%、85.0%,对照组分别为72.5%、8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RR、DCR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术后各阶段两组血清CA125水平均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化疗3个周期时观察组血清CA125水平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P <0.05)。结论 LBP联合PTX用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初次治疗的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轻。

    2020年18期 v.60;No.1176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8 ]
  • 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分娩过程中保留子宫张力的膀胱游离术应用观察

    杨烽;吴庆蓉;熊盟;秦丰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采用保留子宫张力的膀胱游离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PPP)的效果。方法PPP患者76例,均行剖宫产术,其中32例术中采用保留子宫张力的膀胱游离术(观察组),另44例术中使用常规手术方案(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降低(P均<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采用保留子宫张力的膀胱游离术可有效减少PPP患者的术中出血,有助于保留子宫。

    2020年18期 v.60;No.1176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208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中百日咳鲍特菌核酸检测分析

    陈楠;潘蕊;方玉莲;王维;侯梦珠;林书祥;

    目的对2 08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中百日咳鲍特菌的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2 08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集鼻咽抽吸物标本,采用基因序列设计的百日咳鲍特菌IS481靶位特异性引物,对鼻咽抽吸物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随机取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将所测序列在Gen Bank中进行比对。对不同性别、年龄段、发病季节百日咳鲍特菌的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咽抽吸物标本中百日咳鲍特菌阳性率为2.21%(46/2 084),不同性别、年龄段、发病季节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百日咳鲍特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186,58.163,13.428; P均<0.05)。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百日咳鲍特菌感染阳性率较高。

    2020年18期 v.60;No.1176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5 ]
  • 经阴分娩产妇硬膜外镇痛中高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常量舒芬太尼联合应用效果观察

    陶磊;王肖肖;周玲;杨歆璐;疏树华;柴小青;

    目的观察高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常量舒芬太尼联合应用在体质量正常及超重肥胖的经阴分娩产妇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4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4组,每组41例。NL组为体质量正常(BMI 18.5~24.9 kg/m2)低浓度罗哌卡因组,分娩过程中采用0.075%罗哌卡因+0.4μg/m L舒芬太尼镇痛; NH组为体质量正常(BMI 18.5~24.9 kg/m2)高浓度罗哌卡因组,分娩过程中采用0.1%罗哌卡因+0.4μg/m L舒芬太尼镇痛; HL组为体质量超重肥胖(BMI 25~34.9 kg/m2)低浓度罗哌卡因组,分娩过程中采用0.075%罗哌卡因+0.4μg/m L舒芬太尼镇痛; HH组为体质量超重肥胖(BMI 25~34.9 kg/m2)高浓度罗哌卡因组,分娩过程中采用0.1%罗哌卡因+0.4μg/m L舒芬太尼镇痛。记录4组产妇硬膜外局麻药使用量、镇痛情况、产程和分娩镇痛时长、新生儿情况、麻醉不良反应、产程及分娩方式。结果与NL组、HL组比较,NH组和HH组硬膜外局麻药总消耗剂量及单位时间硬膜外局麻药消耗剂量高(P均<0.05)。HH组和NL组瘙痒发生率高于HL组(P <0.05)。与NH组比较,HH组分娩总时长长、第二产程缩短(P均<0.05)。与NL组、HL组比较,HH组、HL组新生儿体重高(P <0.05)。结论超重肥胖与正常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中使用0.075%、0.1%罗哌卡因+0.4μg/m L舒芬太尼不影响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0.1%罗哌卡因+0.4μg/m L舒芬太尼可能导致超重肥胖与正常产妇产程延长并伴更高的瘙痒发生率,超重肥胖产妇更为明显。

    2020年18期 v.60;No.1176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11 ]
  • 早发型、迟发型单胎胎儿生长受限的病因及妊娠结局比较

    肖苑玲;潘石蕾;蔡蔚;李欣然;

    目的比较早发型与迟发型单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病因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112例FGR的临床资料,其中早发型40例(早发组)、迟发型72例(晚发组),比较FGR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发生情况、胎儿染色体检查结果、发病高危因素(不良孕产史等)、妊娠结局(分娩孕周、分娩方式、胎盘病理检查、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后2h出血量等)。结果两组妊娠并发症、合并症、脐血流和(或)大脑中动脉血流异常、胎盘病理异常发生情况、剖宫产率及产后2 h出血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与早发组比较,晚发组平均分娩孕周晚(P <0.05)。早发型组年龄≥35岁者7例、存在自然流产及早产史者16例、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20例、抗核抗体等阳性者9例、超声存在血流异常5例、羊水过少4例、胎盘异常10例、足月妊娠31例、胎儿丢失4例、剖宫产15例、存在产后出血1例、新生儿窒息2例、足月新生儿体重≥2.5 kg者17例,晚发组分别为13、17、37、9、11、1、26、66、0、28、0、2、34例。结论早发组与晚发组病因基本相同,早发型FGR更容易出现严重的脐血流异常,胎儿丢失率较晚发型FGR高;晚发型FGR平均分娩孕周较晚。

    2020年18期 v.60;No.1176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3 ]
  • 黑暗恐惧症患儿睡眠习惯分析

    梁志聪;何淑华;陈昂;

    目的分析黑暗恐惧症患儿的睡眠习惯。方法黑暗恐惧症患儿27例为研究组,同期正常体检儿童32例为对照组,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调查两组儿童睡眠情况。结果孩子晚上就寝时间黑暗恐惧症儿童晚于正常体检儿童;,黑暗恐惧症儿童通常一天睡觉时间(平时)少于正常体检儿童(P <0.05)。研究组在就寝习惯、睡眠焦虑、白天嗜睡三个维度与对照组有差异。儿童晚上是否在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儿童入睡时是否需要陪伴、儿童是否害怕一个人睡觉、儿童是否害怕在黑暗中睡觉、儿童不在家睡觉是否会有问题、儿童是否醒来后情绪不佳、儿童是否看起来疲乏,这7个条目得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黑暗恐惧症患儿常存在睡眠焦虑,就寝时间晚,睡觉时间少,且白天嗜睡。

    2020年18期 v.60;No.1176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6 ]
  • 舌下含服单一尘螨制剂对多重过敏原诱发的儿童变应性鼻炎治疗效果评价

    秦贺;刘婷;何牧;

    目的对舌下含服单一过敏原制剂(单一尘螨制剂)对多重过敏原诱发的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检索2000年后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关于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儿童多重过敏原的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文章,对纳入的文章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Rev Man 5.3软件分析单一过敏原制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儿童多重过敏原的变应性鼻炎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单一过敏原制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单一和多重过敏原的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后的总鼻部症状评分[SMD=-0.03,95%CI(-0.25,0.19),P=0.76]和药物评分[SMD=-0.02,95%CI(-0.17,0.14),P=0.84]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多重过敏原组接受单一过敏原制剂舌下免疫治疗前后的总鼻部症状评分[SMD=-3.41,95%CI(-4.57,-2.26),P <0.01]和药物评分[SMD=-3.47,95%CI(-4.63,-2.31),P <0.01]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OR=0.81,95%CI (0.40,1.64),P=0.56],单一过敏原制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儿童多重过敏原的变应性鼻炎常见不良反应是口腔瘙痒、胃肠道反应。结论舌下含服单一尘螨制剂治疗多重过敏原诱发的儿童变应性鼻炎效果与治疗单一过敏原的儿童变应性鼻炎效果相同,不良反应较轻。

    2020年18期 v.60;No.1176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5 ]
  • 阶梯式停用丙泊酚对全麻腹腔镜手术患儿苏醒质量的改善作用观察

    王瑞玉;吴小乐;陈超;王浩;张奉超;

    目的观察全麻下腹腔镜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后阶梯式停用丙泊酚对患儿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麻下腹腔镜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阶梯式停药,即手术停气腹时丙泊酚泵注速度减半,开始缝肚脐时停用丙泊酚,手术结束时停用瑞芬太尼; B组手术停气腹时停用丙泊酚,结束时停用瑞芬太尼; C组手术结束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比较三组间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评分)、苏醒期躁动率、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分别于术后3、6、12和24 h对三组患儿行术后行为学疼痛评分(FLACC)。结果与B组比较,A、C组患儿最高PAED评分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P均<0.05)。与C组比较,A、B组丙泊酚用量低(P均<0.05)。与C组比较,A、B组拔管时间短(P均<0.05);与A组比较,B组拔管时间短(P <0.05)。与B组比较,A、C组术后3 h的FLACC评分低(P均<0.05)。结论全麻下腹腔镜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后阶梯式停用丙泊酚可缩短患儿拔管时间,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提高苏醒质量。

    2020年18期 v.60;No.1176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7 ]
  •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补体H因子、补体H因子相关蛋白1和补体片段C5a表达观察

    田哲;刘建华;秦晓松;刘勇;

    目的观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补体H因子(FH)、补体H因子相关蛋白1(FHR1)及补体片段C5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8例IMN的患者为IMN组,2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FH、FHR1及C5a,分析血清FH、FHR1及C5a表达变化与IMN患者肾脏损伤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MN组血清FHR1、C5a水平升高(P均<0.05)。与少量蛋白尿IMN患者比较,大量蛋白尿IMN患者血清FHR1水平升高(P <0.05)。IMN患者血清FHR1水平与24 h尿蛋白、Cr和Cys-C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2、0.215、0.371; P均<0.05),与e GFR存在负相关(r=-0.298; P <0.05)。IMN患者血清C5a水平与24 h尿蛋白、Cr和Cys-C肾功能生化指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6、0.231、0.253; P均<0.05),与e GFR存在负相关(r=-0.376; P <0.05)。IMN患者血清FHR1水平与C5a水平呈正相关(r=0.342; P <0.05)。结论 IMN患者血清FHR1、C5a水平升高,且血清FHR1、C5a水平可能与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有关。

    2020年18期 v.60;No.1176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 超声检查在经CT检查未确诊疑似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焦健;都基权;孟玫;邹淑丽;张鹏;

    目的探讨超声(US)检查在CT检查未确诊的疑似急性阑尾炎(AA)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46例疑似AA患者,CT检查未确诊,行US检查。以手术后的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测算US检查诊断AA的敏感度(SE)、特异度(SP)、准确率(AC)、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量(NPV)。结果 46例疑似AA患者最终手术后、病理证实为AA 19例(41%)、非AA 27(59%)例。46例疑似AA患者US再评估后确诊为AA 18例、非AA 28例。与金标准比较,1例假阴性患者的病理诊断为阑尾局灶性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溃疡金局限于黏膜层。对于CT检查未确诊的疑似AA患者,US检查诊断的效能为AC 97.8%、SE94.7%、SP 100%、PPV 100%、NPV 96.4%。不可压缩的阑尾、阑尾壁血流增强征象是US检查在CT检查未确诊疑似AA确诊的特征性表现(OR分别为22.91、15.81; 95%CI分别为2.63~199.24,2.87~87.25; P <0.05)。结论US再评估CT检查未确诊疑似AA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均较高。"不可压缩阑尾"和"阑尾壁血流信号增强"是US检查在CT检查未确诊疑似AA的特征性表现。

    2020年18期 v.60;No.1176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02 ]
  • 超声引导ESP阻滞、TAP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蔡少彦;陈超;张蕾;魏旸;郑良杰;郭春明;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ESP)阻滞、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拟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SP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和静脉镇痛组(P组),每组30例。ESP组于术前30 min超声引导下T7平面竖脊肌筋膜深面用0.33%罗哌卡因行双侧ESP注射,TAP组于术前30 min超声引导下双侧肋缘下入路0.33%罗哌卡因TAP注射,P组不进行神经阻滞。三组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术后用PCIA镇痛。观察三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观察三组术后24 h内患者自控舒芬太尼用量及补救用氟比洛芬酯用量,观察三组患者术后1、2、6、12、24 h时静态及动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Ram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及皮肤瘙痒)及术后镇痛满意度。结果与TAP组及PCIA组比较,术后1、2 h时ESP组动态VAS评分低(P均<0.05)。与P组比较,术后6、12 h时ESP组、TAP组动态VAS评分低(P均<0.05)。与TAP组及P组比较,ESP组患者自控舒芬太尼用量少(P均<0.05);与P组比较,ESP组及TAP组补救用氟比洛芬酯用量低,镇痛满意度高(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ESP阻滞、TAP阻滞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且与TAP相比,ESP阻滞静脉镇痛药物的用量少。

    2020年18期 v.60;No.1176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07 ]

综述

  • 白细胞介素13在婴儿湿疹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林裕庆;王文革;

    婴儿湿疹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Th1/Th2免疫功能失衡是导致湿疹发生的关键因素。白细胞介素13(IL-13)是Th2细胞释放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IL-13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Ig E合成,激活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信号传导通路,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婴儿湿疹的发生发展; IL-13通过激活STAT 6信号传导通路,下调人角质形成细胞的丝聚合蛋白、淋巴上皮Kazal相关抑制剂等表达,引起表皮屏障功能受损,参与婴儿湿疹的发生发展;脐带血中IL-13含量升高可导致婴儿被母体抗原致敏化,出现免疫不耐受,出生后更易发生婴儿湿疹。

    2020年18期 v.60;No.1176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7 ]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心血管系统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王倩文;王晞;王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ARSCo V-2)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及疲乏感。合并症(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高龄(年龄> 65岁)是COVID-19患病及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SARS-CoV-2感染可导致急性心肌损伤、慢性心肌损伤; SARS-CoV-2也可导致患者出现凝血异常,增加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脂质代谢异常,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慢性损伤。SARS-CoV-2可直接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受体损伤心肌细胞,也可通过作用于肾脏及脑组织增加循环血量,加大心脏负荷,间接加重心肌损伤程度; SARS-CoV-2可通过诱导异常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反应,导致免疫失调以及炎症反应,改变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导致细胞因子风暴,损伤心血管系统。

    2020年18期 v.60;No.1176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0 ]
  • 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在白内障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霍伊明;孙朝晖;李亚楠;冯艳霞;

    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的视觉质量参数主要有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MTF)、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斯特列尔比(SR),可综合分析人眼光学通路上所有的屈光介质信息。OSI评估眼内散射和晶状体浑浊程度分级的灵敏度非常高; OQAS用于评价白内障的客观分级,选择最佳手术时机,MTF、OSI、SR、predicted VA 100%、predicted VA 20%、predicted VA10%等指标均为白内障手术时机选择的参考指标,其中OSI是决定白内障手术适宜性的最有效参数; OQAS可结合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和predicted VA来预测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 OQAS可用于白内障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比较,有助于选择植入人工晶状体类型; OQAS可动态检测泪膜功能; OSI可用于评价后囊膜混浊程度,指导选择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时机。

    2020年18期 v.60;No.1176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8 ]
  • IL-23p19抗体古塞奇尤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薛潇春;原源;沈闻文;倪燕;孟慧;

    古塞奇尤是首个上市的IL-23p19抗体制剂。古塞奇尤可诱导Th17细胞分化产生IL-17A、TNF-α、IL-22等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炎症级联反应。古塞奇尤治疗成人斑块状银屑病的效果优于TNF-α抑制剂及其他生物制剂,治疗后患者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调查员全球评估(IGA) 0/1、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均升高。古塞奇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效果均较好。古塞奇尤可能用于治疗儿童银屑病。古塞奇尤治疗成人斑块状银屑病时发生的主要不良事件包括为上呼吸道感染、头痛、及注射部位反应,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时包括鼻咽炎、胃肠炎、恶心等。

    2020年18期 v.60;No.1176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1 ]
  • 结核性脑膜炎相关脑血管病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曹萱;李晋芳;

    结核性脑膜炎相关的脑血管病非常常见,特别是在疾病进展期及重症患者中,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脑梗死是结核性脑膜炎相关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形式,而脑出血、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相对较少。结核性脑膜炎经典的脑血管病理改变包括炎性浸润、增生和坏死,肿瘤坏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介素等细胞因子及凝血系统也参与了脑血管损伤的过程。尽管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新的影像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结核性脑膜炎脑血管病变的检出率。基于磁共振的研究发现结核性脑膜炎并发的脑梗死主要分布在穿支和末端皮质分支动脉供应区,更新了我们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梗死分布模式的认识。宿主导向的辅助皮质类固醇治疗能够降低结核性脑膜炎的死亡率,但似乎不能预防脑血管并发症。阿司匹林在预防结核性脑膜炎相关的缺血性卒中有潜在的益处,但仍需大型临床试验进一步明确。

    2020年18期 v.60;No.1176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