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低浓度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株Huh-7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殷威达;吴秋秋;刘一帆;刘季芳;陈纪涛;

    目的观察低浓度二甲双胍对肝癌(HCC)细胞株Huh-7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uh-7细胞,分别加入1、0 mmol/L二甲双胍干预(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划痕实验评估二甲双胍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细胞侵袭实验评估二甲双胍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葡萄糖代谢芯片评估二甲双胍对细胞PDK4 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分析二甲双胍对细胞PDK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干预24、48 h细胞迁移率分别为40.14%±2.40%、84.02%±3.85%,对照组分别为100.00%±0.00%、170.10±7.48%,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干预24 h细胞侵袭数为(183.20±17.13)个,对照组为(403.60±17.31)个,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PDK4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1、1.84±0.01,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PDK4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3±0.01、0.44±0.01,两组比较,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抑制HCC Huh-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机制可能与其可调控PDK4蛋白表达有关。

    2021年12期 v.61;No.120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进展期肺腺癌的临床特点及经TKIs单药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影响因素

    杨淑慧;周琳;李银珍;杜日昌;

    目的总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进展期肺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经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单药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28例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肺腺癌患者驱动基因检测信息、临床资料,比较EGFR突变及野生型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Cox回归分析经TKIs单药治疗后PFS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EGFR突变型患者162例,野生型患者166例,突变型患者在女性(53.1%vs. 24.1%,P<0.001)、不吸烟患者(72.1%vs. 52.4%,P<0.001)多见。尽管野生型与突变型肺癌均以周围型肺癌多见(92.0%vs. 83.7%),但中央型肺癌在野生型占比较高(8.0%vs. 16.3%,P=0.023)。EGFR突变型患者肺(58.6%vs. 39.8%,P=0.001)、脑(35.8%vs. 21.7%,P=0.005)、骨(53.7%vs. 29.5%,P<0.001)、胸膜转移(48.8%vs. 27.7%,P<0.001)多见,就诊时常存在两个或以上器官转移(71.0%vs. 48.8%,P<0.001)。经TKI单药治疗的143例EGFR突变型患者中位PFS11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骨转移(HR 1.77,95%CI:1.17~2.68,P<0.05)、多器官转移(HR 1.39,95%CI:1.22~1.59,P<0.05)与PFS独立相关。结论 EGFR突变型进展期肺腺癌易出现肺、脑、骨、胸膜转移,就诊时常有多器官转移;骨转移及转移器官数目是影响患者接受TKIs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

    2021年12期 v.61;No.120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3 ]
  • 腺性膀胱炎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关键基因筛选

    胡超;段灵星;梁挺;陈光;鲁雄兵;

    目的对腺性膀胱炎(CG)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筛选关键基因。方法自公共平台数据库内完成基因芯片数据集GSE11783的下载,借助在线分析软件GEO2R,完成CG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借助生物信息学资源数据库DAVID6.8,开展基因本体(GO)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数据库STRING以及软件Cytoscape 3.6.1,分析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结果筛选出CG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共154个,其中上调74个、下调80个。GO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经由T细胞活化及免疫应答(IR)、细胞杀伤调控、淋巴细胞活化及IR、γ-干扰素生成的正调节、细胞杀伤正调节、辅助性T细胞分化正调控、促进辅助性T17(Th17)细胞分化、促进T细胞IR调控等生物学途径,实现对CG的成功诱发。经KEGG通路富集分析可知,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NOD样受体信号途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变、细胞因子及其受体间互作、Th17细胞分化、Rap1信号途径、JAK-STAT信号途径、自然杀伤细胞主要参与的细胞毒性等。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的PPI网络含节点蛋白共146个、边70条;其中的关键基因为CLEC7A和CD80,可能是CG发生发展的潜在靶点。结论 CG样本中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有154个,主要参与T细胞活化及免疫应答、淋巴细胞活化及免疫应答、NOD样受体、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CLEC7A与CD80为蛋白网络作用的关键基因,可能是CG发生发展的潜在靶点。

    2021年12期 v.61;No.1206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5 ]
  • 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何晓娟;冯凯;陈菊屏;

    目的总结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UTI)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收集91例细菌性肺炎合并UTI患者的痰培养、尿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痰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70株,革兰阴性菌60株(85.7%),分离率最高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3株(32.9%);革兰阳性菌10株(14.3%),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尿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100株,革兰阴性菌45株(45.0%),分离率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32株(32.0%);革兰阳性菌23株(23.0%),分离率最高的是屎肠球菌14株(14.0%);真菌32株(32.0%)。痰培养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0.9%、52.2%、52.2%、47.8%,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舒普深、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为0;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对青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90%、70%、60%、60%,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尿培养革兰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头孢吡肟、头孢呋辛、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1.3%、71.9%、68.8%、68.8%、62.5%、59.4%、56.3%、53.%,对阿米卡星、氨苄西林/舒巴坦、厄他培南、美罗培南、舒普深、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4%、25.0%、3.1%、0、6.3%、12.5%;革兰阳性菌中的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耐药率为100%,对红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0.9%、81.8%、63.6%,对氯霉素、达托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细菌性肺炎合并UTI患者痰培养、尿培养的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革兰阴性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比例较高,其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在临床经验性用药时应注意覆盖革兰阴性菌,其中碳青霉烯类是可供临床选择的方案之一。

    2021年12期 v.61;No.1206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9 ]
  • 入住重症监护室的儿童与成年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临床特点比较

    张燕;周晋;曹彤;李喆倩;

    目的比较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儿童与成人患者血流感染(BSI)病原菌分布、耐药性、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ICU收治的BSI患儿96例(儿童组)和成人患者331例(成人组),比较两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临床症状和主要实验室指标。结果儿童组血培养标本共分离阳性菌株96株(5.1%),其中革兰阳性菌65株、革兰阴性菌30株、真菌1株;成人组血培养标本共分离阳性菌株331株(9.3%),其中革兰阳性菌106株、革兰阴性菌202株、真菌23株。成人组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分别为30.3%、29.0%显著高于儿童组(8.6%、0);两组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显著高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形势严峻。儿童组基础疾病以重症肺炎、血液肿瘤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为主,成人组以重症肺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严重外伤为主;儿童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1.96±23.01)ng/mL、(22.77±13.56)×109/L,成人组分别为(17.34±32.38)ng/mL、(16.06±7.79)×109/L,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两组高敏感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BSI早期均迅速上升。结论 ICU BSI儿童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对绝大多数抗生素敏感;成人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高于儿童。儿童和成人BSI者都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临床上应对血培养阳性患者持续监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2021年12期 v.61;No.1206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8 ]
  • 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高危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预测效能

    李虹敏;张跃;袁梦;李广平;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对高危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预测效能。方法 127例NSTEMI患者按照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分为低危组24例、中危组33例、高危组7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NSTEM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总胆红素(TBIL)对高危NSTEMI患者的预测效能。结果低危组和中危组年龄比较,低危组和高危组年龄、男性、心肌肌钙蛋白(cTnI)、TBIL、间接胆红素(IBIL)比较,中危组和高危组年龄、男性、cTnI、TBIL、直接胆红素(DBIL)、IBIL比较,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GRACE评分与TBIL、IBIL呈负相关(r分别为-0.338、-0.346,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B=-0.038,95%CI=-0.062~0.015,P=0.002)和cTNI(B=0.025,95%CI=0.003~0.046,P=0.025)水平是NSTEM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当TBIL预测临界值为12.05μmol/L时,其诊断NSTEMI高危患者的灵敏度为74%,特异度为73%,ROC下面积为0.715,95%CI为0.625~0.806,P<0.05。结论 TBIL<12.05μmol/L是NSTEMI患者高危患者的有效预测指标。

    2021年12期 v.61;No.1206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2 ]
  •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趋化因子27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梁子毅;黄丹;吴东;冼舒平;陈敏;

    目的观察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血浆趋化因子27(CCL27)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50例COPD患者根据GOLD指南分为急性加重组(25例)以及稳定组(25例),另选择2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对照组),比较急性加重组及稳定组和对照组CCL27水平、WBC、肺功能,另比较急性加重组和稳定组病情严重程度,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COPD患者CCL27、WBC、肺功能、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浆CCL27水平诊断AECOPD的效能。结果 COPD急性加重组血浆CCL27水平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稳定组血浆CCL27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COPD患者血浆CCL27水平与WBC、FEV1%pred、FEV1/FVC、一年内急性加重次数、CAT评分、m MRC分级均无相关性(P均>0.05)。当截断值为2 302.09 pg/m L时,血浆CCL27水平诊断AECOPD的灵敏度为0.720,特异度为0.640,ROC曲线下面积为0.720(95%CI:0.580~0.860,P=0.008)。结论 AECOPD患者血浆CCL27水平升高,可能是AECOPD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对于协助提高在COPD患者中鉴别诊断AECOPD具有一定的价值。

    2021年12期 v.61;No.1206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9 ]
  • 供者特异性抗体对儿童肝移植预后的影响

    肖艳丽;李西川;刘伟;刘纯;康中玉;孙超;马楠;李代红;

    目的观察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对儿童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 50例肝移植患儿按照DSA有无分为阳性组(24例)、阴性组(26例),比较两组移植肝纤维化、肝功能指标、产生DSA时的随访时间、患儿存活率、并发症。结果阳性组移植肝纤维化12例(50.0%),阴性组移植肝纤维化4例(15.4%),两组比较,P>0.05。阳性组、阴性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24.40(18.45~73.73)、19.00(17.90~65.00)U/L,血清AST水平分别为46.50(31.00~54.00)、33.80(27.33~51.78)U/L,血清ALP水平分别为201.50(178.25~338.50)、232.10(136.67~338.42)U/L,血清GGT水平分别为14.50(11.25~26.25)、11.20(7.23~23.11)U/L,血清TBA水平分别为8.00(7.08~10.50)、9.11(5.00~25.03)μmol/L,两组血清AST水平比较,P<0.05。阳性组、阴性组产生抗体时的随访时间分别为43、17个月,两组比较,P<0.05。阳性组、阴性组术后1年的存活率分比为91.7%(22/24)和96.2%(25/26),两组比较,P>0.05。阳性组并发症为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1例,胆管并发症2例,慢性排斥反应2例,TCMR 3例,药物性肝损伤4例;阴性组并发症为慢性排斥反应1例,TCMR 2例,药物性肝损伤4例,血管并发症5例,胆道并发症5例,感染5例。结论肝移植后DSA对于受者的临床影响和预后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术后定期监测HLA抗体,同时加强术后长期随访管理。进行DSA与病理学结果的分析,思考如何共同利用DSA和其他指标,早期预防排斥反应,或监测DSA阳性肝移植受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增加肝移植受者生存时间。

    2021年12期 v.61;No.1206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基础研究

  • 超声微泡爆破辅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慢性肾病

    夏春娟;王家平;杨杨;李天祎;邵丽诗;马逸群;张娅;

    目的观察超声微泡爆破辅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大鼠慢性肾病(CKD)。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10只。BMSC+微泡组、BMSC组、CKD组均制备CKD模型,制模后BMSC+微泡组大鼠经肾动脉注射0.5 mL的BMSC(2×106/mL),随之注入0.5 mL声诺维造影剂微泡(2×108个/毫升),注射完毕后立即启动西门子S3000超声诊断仪对两侧肾脏每隔10 s分别爆破1次,共3次;BMSC组大鼠经肾动脉注射0.5 mL的BMSC(2×106/mL)悬液;对照组及CKD组大鼠经肾动脉输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清BUN、血清Cr、24 h尿蛋白,HE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评估治疗2周后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BMSC+微泡组大鼠血清Cr、血清BUN、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BMSC组大鼠血清Cr、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CKD组大鼠治疗后血清Cr、24 h尿蛋白水平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BMSC组大鼠治疗后血清BUN及CKD组治疗后血清Cr、血清BUN、24 h尿蛋白水平升高(P均<0.05)。与CKD组比较,BMSC+微泡组和BMSC组大鼠血清Cr、血清BUN、24 h尿蛋白水平均降低(P均<0.05)。与BMSC组比较,BMSC+微泡组大鼠血清Cr、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P均<0.05)。与CKD组比较,BMSC组HE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显示CKD样病理有所改善,BMSC+微泡组CKD样病理改善更为明显。结论超声微泡爆破联合BMSC移植治疗大鼠CKD效果较好,其可减轻大鼠CKD肾脏损伤程度,改善肾脏功能。

    2021年12期 v.61;No.1206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最低抑菌浓度法在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

    吴敏;周洪经;李志媛;张秀雯;孙海柏;张丽霞;陈怀永;

    目的分析最低抑菌浓度法(MIC法)在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9例临床培养阳性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以改良罗氏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微量MIC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结果以改良罗氏比例法药敏试验为金标准,MIC法药敏试验对于链霉素(SM)药敏检测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7.1%,阳性预测值为89.6%,阴性预测值为100.0%,诊断符合率为97.7%;对异烟肼(INH)药敏检测的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98.0%,阳性预测值为92.8%,阴性预测值为99.0%,诊断符合率为97.7%;对利福平(RFP)药敏检测的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99.1%,阳性预测值为95.0%,阴性预测值为99.1%,诊断符合率为98.4%;对乙胺丁醇(EMB)药敏检测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99.1%,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98.3%,诊断符合率为97.7%;对卡那霉素(KAN)药敏检测的灵敏度为38.5%,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3.5%,诊断符合率为93.8%;对氨基水杨酸(PAS)药敏检测的灵敏度为50.0%,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6.8%,诊断符合率为96.9%;对卷曲霉素(CPM)药敏检测的灵敏度为66.6%,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8.4%,诊断符合率为98.4%。结论与改良罗氏比例法药敏试验比较,MIC法药敏试验对于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3种二线抗结核药物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卷曲霉素的药物敏感性检测符合率较高,同时也是一种快速、操作方便、定量和准确的方法,结合药物的MIC值可以为临床个体化用药精准治疗提供依据,同时也有利于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更好的满足临床需求。

    2021年12期 v.61;No.1206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6 ]

临床研究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β-catenin、LEF1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米优嘉;原翔;贾瑞诺;闫锦阳;郭艺博;高社干;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β-连环蛋白(β-catenin)、淋巴细胞结合增强因子1(LEF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ESCC组织97例份、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19例份、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21例份、食管癌旁正常黏膜组织20例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β-catenin、LEF1阳性率,分析两者间及其与ESC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ESCC组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食管癌旁正常黏膜组织β-catenin阳性率分别为71.1%、21.1%、66.7%、10.0%,ESCC组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分别与食管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比较,ESCC组织分别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比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比较,P均<0.05;LEF1阳性率分别为56.7%、31.6%、28.5%、5.0%,ESCC组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分别与食管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比较,ESCC组织分别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比较,P均<0.05。β-catenin阳性表达与ESCC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LEF-1阳性表达与ESCC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P均<0.05)。ESCC组织中β-catenin、LEF1表达呈正相关(rs=0.591,P<0.05)。结论 ESCC组织中β-catenin、LEF1的表达升高,两指标可作为ESCC病变进展的有效预测指标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2021年12期 v.61;No.1206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2 ]
  • 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sFlt-1、vWF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代彦林;张霞;高敏;韩姗姗;丁樱;

    目的观察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HSPN患儿45例(HSPN组),过敏性紫癜(HSP)患儿15例(HSP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5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sFlt-1、vWF,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HSPN组患儿血清sFlt-1与vW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N组及HSP组血清sFlt-1、vWF水平升高(P均<0.05);与HSP组比较,HSPN组血清sFlt-1、vWF水平升高(P均<0.05)。HSPN组血清sFlt-1与vWF水平无相关性(r=-0.24,P=0.180)。结论 HSPN患儿血清sFlt-1、vWF水平升高,两者可能参与HSP早期肾脏损伤。

    2021年12期 v.61;No.1206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0 ]
  • 手辅助腹腔镜技术在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观察

    韩华;李天梁;卢通;马勇;曾珂芮;李蜀华;冷蔚;

    目的观察手辅助腹腔镜技术(HALS)在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的患者48例,其中23例术中采用HALS(观察组),25例术中采用常规开腹(OS,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AV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03.52±18.28)min、住院时间(9.04±2.44)d、术中出血量(60.91±13.4)mL、术后AVS评分(4.00±1.00)分,对照组分别为(102.24±20.38)min、(11.64±4.57)d、(97.16±23.47)mL、(5.00±1.15)分,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AVS评分比较,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切口感染0例、腹腔感染0例、吻合口瘘0例、吻合口出血1例),对照组为32%(切口感染3例、腹腔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2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 HALS应用于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是可行、有效的,且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AVS评分低、并发症发生率低。

    2021年12期 v.61;No.1206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8 ]
  • 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手术治疗前后血常规检查指标对比观察

    刘珊彤;曹志伟;赵鹤;时栋;米晓琳;陈宜静;赵迪;

    目的通过简单易行的血常规检测,观察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手术切除前后变化。方法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100例,均采用腺样体或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血常规变化;100例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根据术前过敏原检测结果分为过敏原阳性组(55例)及过敏原阴性组(38例),过敏原阳性组又按照过敏原类别再分为呼吸类过敏原24例(A组)、食物类过敏原15例(B组)、两者都有16例(C组),比较各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结果 100例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手术前后EO%、EO、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比较,P均<0.05。过敏原阳性组术后EO%、EO与同组术前比较,过敏原阳性组与阴性组术前和术后EO%、EO比较,P均<0.05。3组不同过敏原类别术前EO%、EO比较,P>0.05,术后EO%、EO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术后血常规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均较术前有显著变化;过敏原阳性患儿术前或术后EO%、EO均高于过敏原阴性者;不同过敏原患儿术后EO%、EO出现了显著差异;手术治疗对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有积极意义,在术后1个月就已显现。

    2021年12期 v.61;No.1206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6 ]
  • 伽玛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观察

    张铭;孙振伟;王亮亮;樊跃飞;王成伟;

    目的观察伽玛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SHs)的疗效。方法 CSHs患者19例,采用伽玛刀治疗,观察血管瘤收缩情况、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3个月。血管瘤收缩率20.31%~93.20%,平均收缩率64.06%。2例头痛患者症状缓解,8例头晕患者症状缓解,1例视物模糊患者症状缓解,2例视力下降症状无缓解,1例复视患者症状缓解,2例眼睑下垂患者症状缓解,2例面部麻木患者症状缓解,1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症状缓解。无新发并发症患者。结论伽玛刀治疗CSHs有效,且较为安全。

    2021年12期 v.61;No.120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影响因素及其预后预测效能

    张宇;刘静;钟声;鲍鑫;姜一;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影响因素及其预后预测效能。方法 195例TIA患者(TIA组),102例健康体检且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IA的影响因素;195例TIA患者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将仍有TIA以及进展为脑梗死者纳入预后不良组(62例),将TIA缓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133例),比较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持续时间评分系统评分(ABCD2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值、ABCD2评分对TIA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年龄≥57岁、高血压史、ABCD2评分≥2.52分是TIA风险增高的因素,而ADC值≥638.49×10-6mm~2/s对预防TIA有保护作用(P<0.05)。ADC值评估TIA患者预后的ROC AUC为0.721,最佳界值为539.340×10-6mm~2/s,灵敏度为72.60%,特异度为65.90%;ABCD2评分评估TIA患者预后的ROC AUC为0.782,最佳界值为4.105分,灵敏度为73.40%,特异度为72.40%;ADC值联合ABCD2评分评估TIA患者预后的ROC AUC为0.857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79.30。结论 TIA的影响因素包括ABCD2评分、ADC值年龄、高血压史,TIA预后不良者的ADC值下降,ABCD2评分增高,ADC值和ABCD2评分可以用于预测TIA预后。

    2021年12期 v.61;No.1206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8 ]
  • 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

    李春苗;刘会领;罗雁;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过程中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入院,治疗过程中出现腹痛,化验血清淀粉酶值大于正常值3倍以上,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显著升高,结合肝胆胰脾超声及胰腺CT提示急性胰腺炎,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胰腺炎,禁食水,阿比多尔抗病毒、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抑制胰酶分泌、艾司奥美拉唑抑酸、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抗感染,口服硫酸镁导泻,肠外营养支持及对症等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应结合患者症状、化验指标及胰腺CT明确诊断,治疗上既要注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同时需重视禁食、抑酸、抑制胰酶分泌、补液及抗感染等。

    2021年12期 v.61;No.1206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0 ]
  • 髂动脉—股深动脉腔内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伴严重缺血11例

    刘凡运;杜钧;付健;聂梦林;孙建明;

    目的观察髂动脉—股深动脉腔内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伴严重缺血的疗效。方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严重缺血患者11例,均行髂动脉—股深动脉腔内重建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临床治疗有效率、ABI值、截肢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与临床治疗有效率均为100%。所有患者坏死组织均转为"干性"。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ABI值增加(P均<0.05)。2例大截肢,其中1例因社会原因要求行大腿下段截肢,1例行小腿下段截肢;9例小截肢,术后切口愈合可。1例患者术后长期卧床,足跟处出现压疮,给予清创及长期换药后愈合;1例术后6个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去世;1例因肺部感染去世。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静息痛及下肢缺血坏疽,且下肢动脉彩超或下肢CTA均提示支架内通畅,未见明显狭窄。结论髂动脉-股深动脉腔内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伴严重缺血患者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下肢血供,对于截肢或截趾切口的愈合起到重要作用。

    2021年12期 v.61;No.1206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9 ]
  • 显微镜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观察

    李新;盛斌;关蕊;王亦威;周金华;彭响元;吴城;

    目的观察显微镜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5例,采用显微镜辅助通道下MIS-TLIF治疗34例(微创组),采用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31例(开放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住院时间、VAS评分、ODI评分、椎间融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P>0.05;与开放组比较,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少、伤口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3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和ODI评分降低(P均<0.05);与开放组比较,微创组术后第3天VAS评分和ODI评分升高(P均<0.05)。术后末次随访时,微创组椎间融合率为32例(94.1%),椎间植骨未融合2例;开放组椎间融合30例(96.8%),椎间植骨未融合为1例;两组融合率比较,P>0.05。微创组与开放组均未出现神经根损伤及切口感染;微创组未出现硬膜撕裂,开放组有2例由于硬膜粘连术中显露不清而出现硬膜撕裂。结论显微镜辅助下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较好,且较OPEN-TLIF具有创伤小、术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且能有效改善术后早期的腰背部疼痛和腰椎功能。

    2021年12期 v.61;No.1206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1 ]
  • 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李舒婷;杜淑旭;张金;刘妍;王圆;龚小军;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需行腰椎穿刺术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27例,14例接受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腰椎穿刺(观察组),13例接受局部皮肤涂抹利多卡因乳膏麻醉下腰椎穿刺(对照组),比较两组操作时间及穿刺时、穿刺后1 h疼痛评分和无痛率、穿刺成功率、心率、呼吸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及穿刺时、穿刺后1 h疼痛评分分别为(4.93±0.27)min、0分、(3.07±1.21)分,对照组分别为(10.15±2.91)min、(6.46±1.39)分、(3.16±1.35)分,两组穿刺操作时间穿刺时疼痛评分及比较,P均<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无痛率为100%、0,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100%、100%,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儿部分心率、呼吸有不同程度下降,与全麻有关;对照组患儿则有不同程度升高,与患儿紧张、哭闹有关,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且操作结束后均恢复正常;两组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有2例在穿刺后出现因饥饿引起的不同程度哭闹,恢复饮食后可缓解;对照组有1例在穿刺时出现因剧烈哭闹导致的面部出血点,4例出现因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导致局部皮肤轻微红斑,未予特殊处理自行消失。两组患儿均无腰部疼痛、头痛等不适。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较为安全。

    2021年12期 v.61;No.1206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6 ]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晚期失功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效能

    马鹏跃;吴永东;黄凤璋;刘日光;秦曙光;梁鸣;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晚期失功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效能。方法 317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AVF功能状态分为失功组(179例)、通畅组(13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血液透析患者AVF晚期失功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吸烟史、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对血液透析患者AVF通畅率的预测效能。结果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糖化血红蛋白>7%是血液透析患者AVF晚期失功的影响因素,吸烟史和纤维蛋白原>4 g/L是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AVF晚期失功的影响因素(P均<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有吸烟史的血液透析AVF患者长期通畅率明显低于无吸烟史的患者(χ2=7.639,P=0.005),糖化血红蛋白>7%的血液透析患者AVF通畅率明显低于正常糖化血红蛋白的患者(χ2=5.343,P=0.027),纤维蛋白原>4 g/L的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AVF通畅率低于正常纤维蛋白原的患者(χ2=4.618,P=0.03)。结论血液透析患者AVF晚期失功的影响因素是吸烟史、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AVF晚期失功的影响因素是吸烟史和纤维蛋白原;吸烟史、糖化血红蛋白>7%对血液透析患者AVF通畅率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纤维蛋白原>4 g/L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AVF通畅率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2021年12期 v.61;No.1206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7 ]

综述

  •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肝胆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杨凡;魏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医学在肝胆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检测、监测、评估中更加精准化。近年新兴的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被更多学者证实为肝胆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可为临床提供靶器官或目标病灶中详细的微血流信息,提高了传统多普勒技术的诊断效能。SMI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中显示出较大优势;其在肝硬化治疗监测、移植术后肝动脉闭塞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SMI对于急性胆囊炎症、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肾脏、卵巢、前列腺等病变的精准评估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报道与好评。

    2021年12期 v.61;No.1206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 ]
  •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及预测因子研究进展

    李思睿;王军;张宏玲;郑亚;王玉平;周永宁;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门静脉和(或)其分支血栓的形成。PVT是肝硬化(LC)失代偿期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可增加门脉高压症(CPH)的发生率。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LC患者,若并发PVT则更易出血,且PVT会增加肝移植的技术难度。PVT在LC患者中较为常见,且会影响其预后。影响LC患者发生PVT的因素较多,随着LC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进行性肝功能障碍,其PVT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合并肝细胞性肝癌、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炎症性肠病的LC患者,其长期的慢性炎症以及免疫紊乱可能会影响止血平衡,从而使PVT的风险增加;肠道通透性损害、细菌易位、肠道微生物群失衡会破坏肠—肝轴的协作关系,成为LC患者并发PVT的重要致病机制;内脏脂肪会分泌某些跟促凝活性或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反应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使血栓更易形成;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降低门静脉流速及压力导致LC患者并发PVT的风险增加;一些静脉曲张结扎/硬化等介入治疗以及肝脾切除手术会影响血流动力学,成为PVT的重要危险因素;遗传性血栓病及基因突变也是发生PVT前血栓易感因素。目前对LC并发PVT预测因子的研究也较多,如DIC评分相关指标包括较低的血小板计数、较大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血清中高表达的甲胎蛋白、P-选择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以及脂蛋白(a)水平升高可预测PVT;LC患者中低蛋白S、ADAMT-13水平或高循环内皮祖细胞和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也可提示PVT;另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LC患者中的患病率较高。

    2021年12期 v.61;No.1206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4 ]
  • 横纹肌肉瘤治疗方法应用进展

    许可;徐桂军;张瑾;张超;

    横纹肌肉瘤(RMS)是儿童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尽管过去三十年患儿的生存情况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及复发性RMS的治疗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除外手术禁忌后,RMS患儿初次手术应尽可能达到R0切缘;对于难以完整切除的肿瘤、初次术后残留者,应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新辅助化疗、术前放疗方案,在肿瘤控制满意后力争二次手术,以最终达到广泛切除。VAC方案是治疗非多形型RMS的最佳化疗方案;低危型RMS有可能进一步减少单次化学治疗剂量和缩短化学治疗疗程,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化学治疗药物的累计剂量,减轻远期毒性;新型化疗药物和联合化疗方案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中危型和高危型RMS患者总体生存率。近距离放射治疗、精准增强放疗技术及质子重离子放疗等局部治疗技术的应用有望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并尽可能保存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立体定位放疗也将成为RMS个性化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由于放疗会出现延迟儿童发育等严重远期并发症,除手术无法切除或化疗效果不佳外,应尽量避免放疗。随着高通量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对影响RMS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潜在的靶向分子治疗提供了线索,但是RMS的具体发病机制仍尚不完全清楚;虽然靶向药物治疗是目前RMS治疗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进入临床试验的抗肿瘤靶向药物很少。目前有一些针对RMS的基因组研究显示,免疫检查点阻断及表观遗传修饰等可为复发性RMS患者提供更多的探索途径。

    2021年12期 v.61;No.1206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2 ]
  • 激光及光动力疗法在甲真菌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赵家晴;郭姝婧;李业贤;胡彩霞;张国强;

    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为系统口服及外用抗真菌药物,但口服抗真菌药存在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而外用抗真菌药效果较差。近年来,激光及光动力疗法作为新兴治疗手段逐渐应用于甲真菌病的治疗,主要包括CO_2激光、Nd:YAG激光、Er:YAG激光、半导体激光、强脉冲光及各种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疗法等,激光及光动力疗法治疗甲真菌病操作简单、创伤小,有望成为传统治疗手段的替代疗法,两种疗法还可与传统治疗手段联合应用,可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

    2021年12期 v.61;No.1206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8 ]
  • 难复性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应用进展

    张睿;雷毅豪;贾进;郑常友;侯开宇;

    难复性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是常见的肘部损伤,由于桡骨头骨折无法重建,是肘外科领域的一大难题,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桡骨头切除术和桡骨头置换术,两种传统手术方式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桡骨头切除术术后容易产生较多并发症,而桡骨头置换术亦存在手术费用高昂等实际问题难以普及基层医院。近年来新兴治疗方法应用于难复性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改善了传统手术存在的不足;桌面重建技术能够保留桡骨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取异位骨修复重建桡骨头术具有取材容易,成本低廉的优势;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和3D打印技术能在术中精确定位,提高手术成功率。传统和新兴治疗方法都将成为治疗难复性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重要方法,临床医师应针对患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2021年12期 v.61;No.1206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8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4 ]
  •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异常表达在常见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姜忠敏;刘晓智;赵坡;

    小泛素样蛋白(SUMO)修饰是一种可逆的翻译后修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分子调控机制,参与基因表达、基因组维持、DNA损伤修复、转录调控和细胞周期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如SUMO通路的稳态被破坏,异常SUMO会导致DNA损伤、转录调控失调,以及促进癌症干细胞的干性维持,从而使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出现异常,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在白血病中,异常SUMO化修饰导致转录调控因子表达失调,致使髓系分化、细胞周期和凋亡受阻;在乳腺癌中,异常SUMO化修饰使损伤的DNA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并激活了一些癌基因;在前列腺癌中,异常SUMO化修饰促使转移相关因子表达及抑癌基因p53的活化;在肝癌中,异常SUMO化修饰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控部分转录因子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在结直肠癌中,异常SUMO化修饰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及相关癌基因的转录因子来调控细胞的增殖。

    2021年12期 v.61;No.1206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菌检测方法及其在儿童肺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李香凝;王金堂;

    肺炎是儿童常见病,是引起我国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由于抗生素滥用和肺炎相关疫苗使用,儿童肺炎病原菌谱发生变迁,病原菌耐药性增高,临床早期经验性治疗的无效率上升,所以早期快速确诊病原菌、针对性用药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取自病灶处,其为标本时病原菌检出率高于痰液和血液。目前临床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培养法、聚合酶链式反应、环介导恒温扩增和宏基因二代测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法具有经济、检出病原菌谱广、可进行药敏试验的优势,但耗时较长,阳性率较低,很难达到早期快速诊断的目的,在肺炎早期治疗中无法体现足够的优势;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可早期快速诊断多种病原菌,阳性率高于培养法,但一次检测种类有限,无法检测其药敏性,在肺炎早期治疗中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环介导恒温扩增能够在2 h内完成病原菌检测全过程,具有快速、简便的优势,且检出率高于培养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虽存在种类有限和无法检测耐药性的局限,但对肺炎早期用药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宏基因二代测序可检测出目前存在的所有病原菌,具有快速、病原菌覆盖范围广、高检出率的优势,且可有效检测部分耐药基因,虽其费用昂贵,但在早期病原菌诊断不明的肺炎诊治中具有很高指导意义。

    2021年12期 v.61;No.1206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