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 坚定不移地学习苏联先进医学

    傅连暲;

    <正> 偉大的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經四十周年了。四十年来,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的正确領导下,在馬列主义的光輝照耀下,各項建設都获得了极其偉大的輝煌的成就。最近苏联发射了第一个人造卫星,再一次向全世界証明了苏联科学技朮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全世界的工人阶級和被压迫人民,都为苏联的成就而欢呼,都把十月革命节当作自己的节日。苏联革命的胜利,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苏联給予我們的各項慷慨援助,大大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設的进度。中苏兩国人民的友誼是永恒的、牢不可破的。我們医务工作者对苏联給予的各种无私的援助是永志不忘的。早在抗日战爭时期,苏联就曾派遣优秀的医学專家来帮助我們进行医疗工作和訓練干部,对提高我們的医疗效果和干部技朮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解放以后,苏联又給予了我們更多更大的援助。每当我們提出請求帮助的时候,苏联政府和人民都能

    1957年05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祖国医学文献中“厥”的认识

    萧珙;

    <正> 一、“厥”的含义“說文”:“厥、发石也。”馬敍惀氏認为发石之厥为动詞,应是撅字义,馬氏引“荀子大略”:“和氏之璧,井里之厥。’(注:厥、石也),因此認为厥当作石字解。“王篇”:“厥、其也。短也。发石也。或作身欺。”元李杲:“故厥逆二字,每每互言。……故字書曰厥者、逆也。”字書中厥的含义很多,而作逆字解者,东垣所引頗为明确。“方盛衰論”:“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

    1957年05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于中风证治的讨论

    孙宏谋;

    <正> 中风症,多屬用腦过度、飲甘食肥、缺乏劳动或嗜慾不节所致。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慾;古人曰: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物必先腐而后生虫。一般劳动人民得之者少,尤为明証。七情扰于內,起居飲食动靜失宜,誠如河澗所云:“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阴虛阳实。”东垣謂“年踰四旬,气衰之际,憂思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証;若肥人患之,无異載量加重而馬力不足,乃为形盛气衰。亦有內外合因,感触六淫之邪,暴发本病”。扼要言之,是正气不足,外因通过內因,发生病变。故內經謂“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盖有至理,真所謂天經地义者也。仲景論中风,按病变之輕重,

    1957年05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感温热病”的分析研究

    王万杰;

    <正> “外感溫热論”是清代名医叶天士著。相傳是他口授,由其弟子顧景文所記录的一部專門研究溫热病的論著。由于溫热病在中医学朮中有新感和伏气兩种,而此書是專論新感的,故名“外感溫热論”。本書很簡短,据溫热經緯本仅有36条。占了大部分的篇幅,系統的分析了診断学上辨舌辨齿辨斑疹的方法(在36条中,論舌苔的16条,論齿4条,論斑疹4条,共24条,占全書三分之二的部分,都是研究診断的)。它在診断方面有精确細致的发揮。本書理論,是在吳又可溫疫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它的內容包括了多种急性热性傳

    1957年05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学习内经后的初步认识

    徐国仟;

    <正> 前言 內經——这一部最古老的中医理論性經典著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大自然、疾病長期作斗爭的經驗总汇,因而它的內容就广泛的包括了有关預防、生理、病理、診断、治疗等多方面的記录,但是正由于它本身是經驗的总汇,而不是出于某一个人的手笔,因而对某些問題的說明,多是交叉出現和为綜合性的,在学习的时候,就必須把它前后联系一致,作总的精神領会,决不可断章取义,形成局限性和

    1957年05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灸对中风症的治疗

    张子■;

    <正> “中风”是指着卒中昏倒,既便当时无生命危險,以后一定遺留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症候說的。按中风症狀及发病过程与現代医学所記載的腦溢血、脑血栓等疾病相同,故而有人悟及內經上“血气并走于上則为大厥,厥則暴死”即是現在說的腦充血症。再如治疗中风前驅症侯时为降低血压調整血行。在中风总治上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又可見在治疗上新旧学說亦是結合的。为了研究和認識本病,今將古今医学文献有关中风症的发病原因和症狀的記載及針灸治疗的方法,簡單介紹如下,謹供医界同道

    1957年05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火针治疗淋巴结核

    井安泰;

    <正> 頸淋巴結核在我院过去的治疗,不过是服一些抗痨药物、外科手朮摘除及結核膏药等疗法,但治疗效果不大。有一患者曾住院四年多未治愈。有的服抗痨药后,結节有縮小,药停服后又复发,故在此病之治疗上費了不少精力。 1954年冬季在召开全荣校的医务人員会议时,棗庄荣軍疗养所介紹了火針治疗頸淋巴結核的办法。該法是由棗庄一老百姓所傳出,系祖傳,附近几十里地都知道。經过当面傳授,

    1957年05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求中医验方、秘方、谚语启事

    <正> 本刊最近在济南召开了一次中医方面的讀者、作者座談会,在大家的意見中,認为中医的驗方、秘方、諺語都是祖国医学宝貴遺产,通过它可学习和研究中医治病的經驗,因此,我們希望大家多多惠赐,以饗讀者。

    1957年05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使君子、苦楝皮及榧子驱治肠蛔虫的报告

    王永祥;孙怀宝;路步炎;

    1.本文报告以中药使君子、苦楝皮及榧子驅治腸蛔虫的結果,并以山道年做对照。 2.接受治疗者計149人,均为10—14岁小学生,分为5組进行試驗,各組驅虫率分别为:使君子44.1%、苦楝丸17.6%、苦楝皮煎剂51.6%、榧子27.7%、山道年62.5%。 3.蛔虫排出时間大多数在服药后1—3天, 其中以服苦楝皮煎剂及山道年(加服瀉剂)者排虫較早,可能是由于輕瀉作用。 4.使君子及苦楝皮国內可大量种植供应,价格低廉,毒性小,服药后一般无何反应或有輕微反应,对腸蛔虫有一定的驅除效果,故值得研究推广和应用。

    1957年05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青霉素过敏反应及其防治(国内文献综述)

    董殿阶;

    <正> 一、引言青霉素自1940年問世以来,因其疗效大、毒性小、用途广,使用方法較为簡便,因此被临床上广泛应用。青霉素一向認为其毒性小,反应少,如应用在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病例,虽每日用量达二千万單位,治疗总剂量超过10亿單位亦无不良反应。故一般認为应用通常剂量青霉素,几乎毫无毒性可言。但近年来由青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甚至严重致死病例屡見不鮮,推翻了过去認为毒性小的看法。关于青霉素反应的报告,最早为Keefer(1943),

    1957年05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合霉素毒性反应临床观察

    林朝明;张钦;阮景纯;

    <正> 引言:合霉素是氯霉素的一种消旋化合物,它是由等量的氯霉素左旋部分(左旋霉素)及右旋部分(右旋霉素)組成。在临床上应用于治疗伤寒、斑疹伤寒、痢疾、百日咳、淋病、布氏杆菌病、丹毒、化膿創伤、癰、癤及其他化膿性傳染等。其疗效一般認为并不低于氯霉素,但其成本却仅为后者的1/4,而且从等量原料制造合霉素要比氯霉素多产2—3倍,故近年来此药在临床上应用甚为广泛,然其毒性反应尚少报道。我院自1955年起开始使用合霉素治疗某些疾病,由于門診材料記录不全,故本文仅收集100例使用合霉素的住院病例(疾病名称見表1),对其毒性反应

    1957年05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巨大型肾盂积水

    葛士功;安省亮;

    <正> 腎盂积水乃是由于膀胱以上的尿路发生阻塞,使尿液長期的不能从腎盂排出,而致腎盂及腎盞的扩張,腎受压及萎縮。多为單侧发生,兩側皆有者間或有之,为此則有严重的腎功能損坏。 腎盂积水据国內文献記載并不多見,巨大型腎盂积水尤为罕見。关于亘大型腎盂积水,作者复习部分文献,仅見中国协和医院报告一例病理討論,囊液共19600毫升,吳、黄二氏报告二例,囊液各为18350毫升及2000毫升,再未見其他报告。关于巨大型腎盂积水容量問題,吳、黄二氏曾复习了1950年Earlam氏的文献記載,該氏称文献中以Glass氏所报告的

    1957年05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苦杏仁中毒

    唐典俊;

    <正> 苦杏仁可作药用,据中国药学大辞典載其効能为瀉肺、解肌、下气、潤燥,用作鎮咳祛痰药,可治細枝气管炎,慢性枝气管炎。杏仁以其微帶苦澀之味,又有人喜欢以其作茶。但苦杏仁亦有毒性,多食可以致死。据本草綱目載“杏仁甘苦、温冷利、有小毒,两仁者杀人,可以毒狗”。李时珍注云“凡杏仁諸花皆五出,若六出者必双仁,为其反常,故有毒也。”但一般人不知其有毒,而致誤服中毒,本院近数年来均有病例发現,本省产杏阴多,故常有誤服中毒者,其治疗多賴急救措施,为提起对本病之警惕性,今將一例报告,并就本症之中毒及治疗加以适当討論。

    1957年05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发作性夜间血色蛋白尿一例报告

    周茂治;

    <正> 发作性夜間血色蛋白尿在国內是一种极罕見的疾病,截至1956年止,我国文献有張氏等报告3例,郁氏报告1例,及夏氏等报告1例,共計5例。作者最近証实1例,报告如下,以供参考。病例报告患者姜××,住院号11172,男性,23岁,未婚,山东海阳县人,职員。患者因发作性黑紅色尿,皮膚逐渐发黄,全身酸痛半年余而入

    1957年05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肠系膜裂孔疝引起急性肠梗阻一例

    乙恩波;

    <正> 病例报告:楊××,男性,48岁,泰安人,已婚,农民。于1957年2月1日上午1时入院。主訴为陣发性腹疼3天。患者于入院前3天开始上腹部疼痛,漸延及圣腹,呈陣发性加剧,发作时有可見之包块。入院前1日腹疼轉剧,翻轉叫喊不能忍受,并嘔吐一次,吐出物为少量液狀物。3天未經肛門排气、2天无大便。曾在診所打針,但无效。过去患者健康情况一般,有吐酸史,有时因飲食不調发生腹疼,短时可愈。20余年前曾有同样腹疼发作史,为陣发性疼痛,肛門不排

    1957年05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介绍一种迴盲部肠结核二期手术治疗的改良方法

    李兆亭;萧子范;

    <正> 腸結核是一种相当常見的肺外結核病,其中迴盲部結核尤其多見。迴盲部結核可分为潰瘍型及增殖型二类,由于病理改变不同,处理亦有不同,潰瘍型一般发展較快,面积較广,患者情况迅速惡化,因此多半不适于手朮治疗,而用內科保守疗法。增殖型发展較慢,病变局限,且多并有部分腸梗阻,因此常需手朮治疗。迴盲部腸結核外科治疗原则与其他部位結核相似,即在适当的适应証下尽可能切除已經破坏的腸道,以达到彻底消除病灶。常应用迴盲部腸結核的外科治疗方法有二,即彻底的切除朮(即右側結腸切除朮)和治标性的捷徑

    1957年05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产后脑垂体机能减退症一例报告(席汉氏综合病征)

    刘济芳;

    <正> 产后腦垂体机能减退或Sheehan氏綜合病征,虽如姚、王二氏引証文献謂:“至1953年为止,文献上报告的产后腦垂体机能减退症(席汉氏綜合病征)共有323例”,但亦正如二氏所謂:“国內过去对此症缺乏注意。”因此,国內关于此症的报告至今仅得25例,(鍾氏10例,陈氏等6例,李氏等2例,姚、王二氏7例)。今就我院門診所見一例介紹于下,并略加討論,着重在条件設备不全的情况下如何診断、处理此类病例。

    1957年05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咽后脓肿手术时体位选择的商讨

    田珍;邓绥居;

    <正> 咽后膿腫在幼儿不是少見的病,三岁以下的儿童最为多見。根据Babbitt氏及Thomson氏的統計有66—75%的病人发生在周岁以內。致病原因,多系急性呼吸道上部感染,致咽后間隙的淋巴結发炎而产生。咽后間隙內的淋巴結一般三至五岁就开始萎縮,至七岁以后就几乎完全消失,所以咽后膿腫发生于七岁以后者不甚多見。咽后膿腫是咽后間隙积膿。咽后間隙介于椎前筋膜与咽筋膜之間,上接顱底,下通縱隔。因此当膿腫发生时,由于解剖部位的关系脓腫向前突起,堵塞咽腔致吞咽呼吸均感困难。在临床方面患者呼吸时常有喘鳴、咳嗽、口水外溢等症狀。患者常显头部后伸,頸部强

    1957年05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00株痢疾杆菌对几种西药的敏感试验

    王家英;司徒旺;张方义;

    <正> 当磺胺药及抗生素相繼問世之初,应用于治疗杆菌性痢疾,疗效良好,国內苏祖斐、許汗光、諸福棠、顧启华、張湘云、苏祖斐等氏均曾有报告,但这些約物,应用一、二年后,疗效即漸次减退。現在以磺胺疗效最差。近年来,陈鴻珊、吳明漪、王凤連等氏应用試管法測定痢疾杆菌之敏感性时,抗药性菌株中,以抗磺胺为尤多,抗鏈霉素及抗氯霉素者較少。国外波蘭材料,1953—1955年間抗磺胺之菌株近乎为百分之百。抗药性菌株之出現,是医疗上之一重大障碍,为了查明济南市流行之痢疾菌株对几种常

    1957年05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迴肠系膜缺损引起肠扭转一例报告

    孙奉魁;

    <正> 病例报告患者郭××,男,39岁,农民。1957年3月22日入院。主訴:陣发性腹疼,噁心、嘔吐已四天。四日前吃熟地瓜約一市斤,下午发生腹疼、腹脹,但尚能排屁。經某联合診所治疗无效,腹疹更形加剧,并伴有噁心、嘔吐,吐出物为微黄色液体,并帶有食物殘渣,味酸。此后即不再排屁,亦无大便。过去一向健康,仅在1954年秋,曾有右下腹部剧疼,无腹脹,大便正常,

    1957年05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八个乡村小学学童蛲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谷宗藩;叶衍知;曹承麒;马贤成;

    <正> 蟯虫是一种流行最广的人体蠕虫病,也是儿童們真正的災难。解放后嬈虫病在我国各地流行情况,已有过許多專題报告。然而所調查的对象,大都偏重于市区內儿童。自从張奎等氏(1956)在泰安一乡村小学,发現小学生的蟯虫感染率为80%,高于我国目前所有蟯虫調查报告以来,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且鉴于近来农村文化生活日益提高,各种类型的托儿站,小学校等相繼成立。乡村儿童由于散居生活逐漸走向集体生活,儿童保健工作的要求,愈来愈迫切。为了解决在儿童中普遍存在的这种寄生虫病,首先掌握这种病在农村的流行情况

    1957年05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产业工人健康检查的研讨

    李斯泰;

    <正> 生产工人体格檢查的意义生产工人进行体格檢查,在早期发現和早期防治职业病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病与一般疾病不同,其发病机轉、診断方法及事后的处理,都有許多特殊的地方。确定急性的和典型的职业病,有时并不太难。而对于某些慢性的、初期的和輕型的职业病,因工人往往不在意,門診上与一般疾病也不易区別,常被忽视。經过有目的有系統的查体时,由于有意識的注意了該种职业性毒害对工人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加上劳动条件,个人卫生防护諸方面所提供的材料,經过綜合分析后,那些不明显的初期患者便容易被檢查

    1957年05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附组织疗法治疗34例的报告)

    张光溥;张洪海;

    <正> 三叉神經痛,是一种較常見的疾病,往往给病人造成莫大的痛苦,而积极的要求治疗。目前由于病因尚未明确,在治疗上虽有很多的方法,但还沒有一种方法能够使人滿意的。今就几种比較常見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簡單介紹如下: 一、手朮疗法:1953年,苏联达金可氏发表的关于蒲儿金可氏对三叉神經痛治疗总結中談到: (1)对54例患者采用顱內三叉神經感觉枝切断朮,其中20例复发,占37%;2例因手朮

    1957年05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干眼病及角膜软化病(附50例病案分析报告)

    盧信义;

    <正> 缺少維生素甲最易发生夜盲、干眼病,进而引起角膜軟化,为我国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本病多发生于小孩,直接影响我国的新生力量,故眼科或他科医生均应对本病有系統的認識,才能做好防治工作。为此笔者綜述有关文献并报告分析本科自1955年3月至1957年3月兩年內所見50例,以供参考。一、历史据埃及古書記載:公元前1600年已有人用肝治疗夜盲。公元前1500年中国已用猪肝、蜜糖、龟壳等治疗夜盲。1863年Bitot氏首先描写因营养不良而引起球結膜上白色斑点。1913年Osborne和Mendel兩氏用去奶油的牛乳飼动物,可发生干眼病并命名为干燥病“Xerosis”。Mc Collum以后提出干眼病“Xerophthalmia”

    1957年05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底细胞癌(附镭锭治癒一例)

    刘春林;

    <正> 基底細胞癌又名侵蝕性潰瘍,是上皮癌的一种,起于鱗狀上皮的基底层細胞,向真皮内生長,生長緩慢,很少迁徙至淋巴結等处,然其局部破坏性很大。病初起时为結节性損害,数月或数年后,漸次向四周扩大,中心坏死而形成溃瘍,边緣常隆起,好发于面部,偶見身体其他部位,数目常为單一,偶或多发,至晚期眼、鼻、耳部等处每被完全消毁,甚或累及軟骨及骨組織。此病患者自觉症狀輕微,其惡性瘤的特征也較少,然对于放射綫的敏感性則較大。此种癌腫的病发数在国外甚高,1931年Erickson及Steastrom二氏报告152个上反癌患者,其中患基底細胞癌占83%,1953年Roseberg氏报告133个上皮癌(眼皮)患者,經病理檢查証实者有87名,其中基底細胞癌占72.4%,关于皮膚癌腫在国內报告甚少,文献

    1957年05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晚期子宫外孕(52例)

    G.P.Charlewood;A.Culiner;江森;

    晚期子宫外孕虽較少見,但其危險性至大。一般临床家对比症之診断、处理均乏足够之經驗。本文所論周詳,頗可供临診之参考,爰加迻譯。

    1957年05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苏联动脉内药物注射的调查资料

    А.И.Сьистуиеико;刘复康;

    <正> 从1949年5月我們即开始对四肢炎症患者进行青霉素奴弗卡因动脉內注射。总共給160名患者作了1300次注射。經驗証明,炎症性疾患采用此疗法后,可免于大的手朮,將大手朮而局限为小的手朮,而甚至于作穿刺排膿即能治癒;有时膿腫,特别是位于淺表之膿腫,經注射后,常能很快局限化而自行破潰。我們并未发現因注射而产生血肿、动脉瘤和四肢坏疽等合并症。上述疗法,对四肢急性发炎过程的水腫和浸潤期,具有特別良好的效果,表現在动脉內注射青霉素奴弗卡因1—3次后,炎症过程可完全停止(剂量为青霉素25万—50万單位溶于1%奴弗卡因20—40毫升內)。四肢骨干开放感染性骨折,經扩創与动脉

    1957年05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抗生素敏感试验

    С.Е.ТКачев;陶仲为;

    <正> 近年来文献上对使用青霉素发生副作用有相繼的报导;有时造成很严重的反应,甚至致死。常見的青霉素反应可以出現体温升高、痙攣、肌痛、面部浮腫、紫癍、作庠及蕁麻疹。按氏(1954)10年来的观察,当使用青霉素治疗时有半数病人发生副作用。氏指出有0.56-5.7%的病人发生青霉素治疗时的副作用及合并症。(1953);(1954)、(1954),及(1954)等氏报告了用青霉素致死的病例。国外文献近5年来报导78例由使用抗生素致死,其中最多的是由青

    1957年05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uff氏非管形单蒂皮瓣移植术

    Otto Russe;王志先;

    <正> 图1及图2:在腹壁上做成一个單蒂皮瓣,把它縫合在中間携帶者(前臂)的皮瓣上。同时在腹部供皮区施行游离植皮朮。图3:3—4周后开始施行腹壁皮瓣的訓練操作,先在皮瓣的兩侧切开,并使其与下面組織游离,然后將其重新縫合。再过7—10天后在腹部皮瓣的底部再施行同样的操作。这样即可以使皮瓣逐漸脫离依附于腹部的血液供給。图4:在第一次手朮5—6周后自腹部將皮瓣完全分离,同时在腹部缺皮区施行游离植皮及加压包

    1957年05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