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 我省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已有数年的历史,曾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并获得了很大的成绩。过去几年来,脑炎的病死率都在25%以上,在1957年青岛则创造了降低到11%的纪录,农村的临沂县人民医院也降低到12.12%,这就充分说明只要发挥了中医的力量,病死率是可以大大降低的。今年全省脑炎会议又提出了新的跃进的指标,要求全省脑炎病死率不超过15%,这就给我们全省中医带来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流行性乙型脑炎是法定传染病之一,经科学家证明,由蚊子传染是无疑的,各级卫生防疫部门都在结合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灭蚊和
1958年03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历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省的流行情况比较严重,1957年由于水灭的关系,临沂、济宁、菏泽三个专区每县都有发生,且死亡率很高。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重视积极采取了防治,特别是1957年防治工作,部分地区紧紧依靠党的领导,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发挥了中医中药和西医密切相配合,开展了防治工作,因而发病率比过去有了显著的降低(如济南市、青岛市、日照县);在治疗上青岛市采取了早期发现,早期入院治疗的原则,认真贯彻以中医治疗为主,中西医密切合作,使病死率降低到11%;临沂县成立了防治小组,认真作到中西医密切配合诊断治疗,发挥了中医中
1958年03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 中医中药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治疗,根据几年来的治疗结果,疗效是很高的,足以证明祖国医学遗产的丰富。我省在1957年根据北京市中西医配合治疗脑炎的经验制定了流行性乙型脑炎中西医配合诊疗应注意事项。经过一年来的试行,结果良好,不仅发挥了中医中药的疗效作用,对危急病人得到急救处理,同时又加强中西医之间的亲密团结,贯彻了西医学习中医的精神。因此必须认真贯彻。现根据1958年省召开的防治脑炎座谈会研究讨论的结果,加以修正补充,作为中西医配合治疗护理常规印发,希各地认真研究执行。
1958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第一方:方剂:鲜荷叶一两冬瓜皮一两甘菊花一钱五分六一散六钱用法:把荷叶冬瓜皮甘菊花加一锅水煎汁,滤去药渣,然后再冲入“六一散”搅匀后代茶经常饮服。年龄大的可多喝一些,年龄小的可酌情少喝。附注:此方有清暑、解热利尿止渴的效用,常服可预防乙型脑炎,也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二方:方剂:橄榄五个白萝卜四两用法:把橄榄、白萝卜放在锅中,加水煮成一碗汁分三次给小孩喝,连服三至五天。
1958年03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韦继贤;李乐园;
<正> 我们参加治疗脑炎工作,是从1953年开始的。在党政的领导和中西医的配合下,首先在省立一院治疗六例脑炎,均获痊愈。1954和1956年,参加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治疗脑炎,都取得了良好效果。1957年,烟台市附近及脑炎流行,死亡率很大,我们奉省卫生厅指示,赴烟台市指导抢救脑炎,和烟台市中西医同志共同努力下,迅速地降低了死亡率,坚定了该市中西医同志治疗脑炎的信心。一、中医治疗脑炎的理论根据中医认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脑炎)是属于“温病”、“瘟疫”、“暑病”范畴的,而三
1958年03期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鸣九;
<正> 一、乙型脑炎是肯定有季节性的。它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兹将其发病时间大致分述如下:1.第一种——暴发型:此型多流行于旧历七月初期,三、四日即能致人死亡。多发生于小儿,大人较少。2.第二种——缓发型:此型多流行于八月,初起症状较缓慢。大人小儿皆有,死亡较少。3.第三种——晚发型:此型多流行于九月,大人多于小儿。脑症状较少,痉挛较轻,其他症状皆同于脑炎。二、症状:1.暴发型的脑炎:多发生在七月间,发病甚骤,高烧,在一、二日脑炎症状即出现。初发时微恶寒,高热,体温在39°—40℃以上。
1958年03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绍南;
<正>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流行于夏、秋二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古代的中医书中虽没有“乙型脑炎”这一病名的记载,但对于相似乙型脑炎的症状及治法,却散载在很多论治温病、疫病的书中,无疑问,西医所称之乙型脑炎应属于中医所说的温热病范畴的。温病的名称和理论很早见于内经和难经,在这两部书中还找不出相似乙型脑炎症状的记载,但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却有酷似乙型脑炎症状的记述,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中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按:所谓太阳病应有头项强痛的症状),又云:“若
1958年03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单耀箕;柳岐隐;
<正> 王××,女,16岁,于1956年9月17日入院。9月13日发病,当时体温40.5℃,昏迷,抽风,颈项强直,瞳孔缩小,光反射消失,不能下咽,腹壁及膝反射俱消失,脑脊液清,蛋白(+),白细胞160/每立方毫米,糖及氯化物俱正常,右肺底有管呼吸音及湿性罗音。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合并肺炎。经中西医配合治疗,一星期后转清醒,但仍不能下咽,并有失语,左上下肢痉挛症状,直至57年6月经常须用鼻饲(其间有时只能下咽一、二口,再多不能)。57年6月14日开始中医针灸
1958年03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子扬;
<正> 近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脑炎)在临沂地区流行的较为普遍,1956和1957年两年,患者达五百余人。在省防疫站和中医院大夫的技术指导下,我院治疗的脑炎,其病死率,56年占90.6%,57年占2.12%。今把我们治疗中的点滴经验和体会介绍出来,以供参考。在治疗方面,我体会到不仅是在于运用某些验方,而主要的是在于抓住以下的四个重点:1.治疗及时;2.依据经典著作掌握治疗原则;3.适当用药;4.中西医配合。这四个方面缺一条,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疗效。兹将这四个方面的体会分述如下:
1958年03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月潭;
<正>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于去年在省中医进修学校得到学习,于暑假时,省卫生厅通知我到菏泽、济宁专区等县抢救乙型脑炎,但到达时,疫情大部下降,仅观察了恢复期的病人及后遗症病人。在十余天当中,各医院中西医配合治疗均有显著的效果,今将我个人几点体会略述如下:(一)对乙型脑炎的认识:袓国医学文献上没有脑炎这个名称,但所形容病情很能相似,如内经说:“诸风掉胘皆属于肝。”巢氏病源风角弓反张候论说:“风之伤人令人腰折风为阳邪入于诸阳(头为诸阳之会)。”外台秘要亦指出此类病型有传染性,圣济总录说:“发病急
1958年03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成堂;
<正> 在脑炎治疗工作中,制定保护性医疗制度应是很重要的。消除病区噪音,避免—切外来和内在对病人精神上的不良刺戟,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关键。我们知道,人是高级动物,具有第二信号系统的演变,对客观事物均有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脑炎病后,由于高热抽搐,对大脑皮质是有一定影响的,故有些严重病人出现痴呆、失语和肢体瘫痪等后遗症。一般病人在恢复期,脑力活动是极端脆弱,容易冲动。正由于这方面注意不够,使许多已经挽救过来的病人重有陷于恶化,昏迷,甚至死亡的可能。例如:
1958年03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侯汉忱;
<正> 祖国医学书籍中没有乙型脑炎这个病,但从发病的季节、气候、年龄、症状来看,却于中医学记载的温病门中的湿温、暑温、暑风、暑癎、暑厥、暑痉等病的病状极为相符,认为六淫“风、塞、暑、湿、燥、火”中的“暑”是感染本病的主要条件,中医是运用治温热病的方法来治疗此病的。暑病偏热身烧作渴为暑病;偏湿者发烧不渴为暑湿;风重者为暑风;有抽搐似癎者为暑癎;四肢痉孪、抽风吊眼、背项强直、咬牙者为暑痉;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者为暑厥。中医治疗是根据病情的发展辨证施治,没有固定的处方,根据中医病理是属于
1958年03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佩绍;
<正> 我们临沂地区去年遭到亘古未有的龙卷风,近百年来未有的大水灾,继而大旱,秋后酷热,所以比较别处的脑炎流行是严重的,治疗上也是感觉有困难的。我们在临床上见到的病人,发烧到40℃以上的居半数以上,运用辨症施治,掌握症状,脉象,舌苔以及病的转变,即一个方,一位药,到了什么时候当用,或不当用。从治疗经验中来看,证实了高祟基同志的那五忌三怕是有他一定的道理的;但此中也须要灵活运用,不要膠柱而鼓瑟,特就我所见到的,介绍列下,以供同志们参考,不适当处,深望提出指正和批评。第一忌汗:脑炎是温病,而不是伤寒。温
1958年03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 一、一般情况本市地属半岛,环境多山,起伏不平丘陵地又属海洋气候,夏季多雾多雨,山涧及沿海石穴,雨后容易积水,成为孳生蚊虫的主要场所。郊区山溪杂草丛生,加上农业社为灌溉而挖掘之水库、坑湾、沟等均成为蚊虫孳生繁殖和栖息的有利条件;但市中心区,由于坑湾较少,雨后处理积水比较及时,夏秋季较易控制,尚可做到基本无蚊。本市为陆海交通要港,又为轻工业城市,总人口为106万余人,市区大部为工商业及职工家属,郊区约20余万人,多为农民及渔民,居民生活一般良好,市区人口过于密集,而郊区群众夏季习惯于穿短裤(露宿乘涼者很少),因此被蚊虫叮咬的机会仍不少。
1958年03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季节快到了,本刊为了配合这种流行病的防治工作,这一期加大页码,以流行性乙型脑炎为重点。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省的流行情况是较为严重的。历年来,由于中西医的配合,积极进行防治,收到了很大的成绩,降低了病死率,并获得了很多的治疗经验。这一期所选编的稿件,都是我省各地区医疗部门多年来防治乙型脑炎的经验总结,并在省卫生厅召集的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会议上座谈过,大家一致认为这些经验是我省几年来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比较完整的系统材料,其中尽管还有一些不够完善
1958年03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柳岐隐;单耀箕;
<正> 青岛市自51年以来每年夏秋季有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1957年自6月29日至10月10日之间,我院共接收乙型脑炎病人36名,其中男20,女16。此36例中,痊愈者29例,内有二例有后遗症(肢体痉挛精神异常)。死亡者6人,其中二例入院不及24小时。另一例自动出院(据了解此例亦痊愈)。病死率17.1%,修正病死率12.1%,自动出院的一例未加入统计内。发病的情形:突然发烧并迅即出现抽风、昏迷、或谵语者8例(22.2%)。发病情形较缓,开始发烧、头痛、不适、食欲不振、或有呕吐头晕,1至4日内逐渐转剧者19例(52.7%)。发病较缓,开始发烧头痛肚痛或发烧寒战头痛者9例(24.9%)。
1958年03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汉民;陈效贤;
<正> 淄博市对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脑炎)的防治,以往没有专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1957年根据省脑炎防治会议的精神,成立了防治小组,扩大了防治研究项目,如脑炎的流行病学调查,蚊类的季节消长,蚊群组成,中西医配合治疗脑炎等项,都对其分别作了研究。本市发病率从1953—1957年相差不太悬殊,但1957年较以往略见增加,而死亡率较历年为低,比1956年降低了一倍,这是与中医治疗有密切关系的(见表一)。
1958年03期 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 我院于1957年收治流行性乙型脑炎三十余例,有的病历材料不全和个别病历无法调出统计外,只将材料较全的30例作一总结:一、一般情况:此30例患者有27例为菏泽县城关及各区散在分布,定陶二例及鄄城县一例,其区乡皆为菏泽县之近鄰,想必是离本院较近,来诊容易,除此无更远病例。菏泽专区各县尤以收治脑炎病例之居住地区皆为平原地区,群众在夏天多赤臂或赤体(小孩)乘涼,农村多在屋外或场地露宿。本地区自1957年7月10日大雨连绵,到处积水一月余。二、流行病学概况:本院收治第一例住城关区,于7月25日入院,发病已5日,另有一例8月30日入院,追寻
1958年03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今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昌潍地区流行非常广泛,且其重篇病例也多于以往任何一年。今年我院共收容乙型脑炎患者47名(内科17名,小儿科30名)。在达47名中有36名系完全昏迷入院。其发病地区,计有:潍坊市及潍县、寿光、盆都、昌邑、安丘等县。入院后主要靠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西医作辅助治疗。在治疗期间,中、西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因此在治愈率上较往年稍有提高。这是与党的正确领导分不开的。为便于给以后治疗脑炎创造经验,
1958年03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自8月迄今,我院共收容流行性乙型脑炎26名,除一名尚住院治疗外,其余25例已出院,兹将25例临床所见总结如下:一、年龄、性别:受感染者多属儿童,25例中仅两例为青年;此与别地流行情况相符合。性别:男性17名,女性8名,男与女之比为2~+:1。二、地理分布:德县12名,德州市7名,平原县3名,吴桥县1名,景县(河北)1名。三、发病季节:发病率最高为8月份,8月份18名,9月份6名,10月份1名。四、临床所见:25例患者皆发病急骤,开始
1958年03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洁民;
<正> 根据现有材料,可以肯定的说中医中药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确有良好效果,足以说明祖国医学遗产之丰富多彩,也足以纠正某些人错误的认为中医只能治慢性病,不能治急性病的看法。今将56—57年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四川等九个省、十五个县市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问题的二十篇报导简单综述如下,以供诸同道参考。在这些报告中,经过中医治疗者共367例,其中39例死亡(10.63%),32例发生后遗症(8.7%);而未经中医治疗之101例中死亡达29例(28.7%)。由此即足以说明中医治疗流
1958年03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乔柏生;
<正> 病历摘要患者(住院号26402)女性,9岁。于1955年8月7日上午10时因发烧两天,昏迷8小时而入院。发病前一周开始有食欲不振。8月5日中午开始发烧,并有剧烈的头痛,是晚并有喷射性呕吐。8月6日曾在某诊所就诊,服过药粉但无效,当晚12时发生昏迷,不能言语,并有尿失禁。翌日急症入院。患儿为第二胎,足月顺产。曾接受过伤寒、霍乱及牛痘预防疫苗接种。3岁时曾患麻疹。近两三年来时有咳嗽、吐痰,尤以冬天较重。
1958年03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斯泰;
<正> 为防止夏季高温作业工人发生中暑事故,从卫生保健方面进行一些工作,在任何类型的高温存在的工厂企业都是必要的。事实证明象装卸搬运建筑修路防汛勘查等工作,以及一些中小型的工厂企业,由于具体工作环境或经济力量所限,不能依靠增添设备隆温,如果能作到调整工作时间,办好公共食堂,活跃文娱活动,给工人准备妥善的作息场所等组织措施和一些卫生保健措施,工人也会減少高温影响的痛苦,中暑事故也会防止。所谓卫生保健措施,就是工厂企业的卫生保健部门应主要负责作的工作。一,暑季到来之前对高温作业工人进行一
1958年03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顾兵击;庄宪曾;
<正> 赖氏综合病征是杆菌痢疾的并发症,以非淋菌性尿道炎、结合膜炎、多发性关节炎,为其临床三大特点,此外,还可以有口腔炎、心肌炎、脓性卡他性角皮病(Ke—ratodermia blennorrhagicum)、发热、疲倦及食欲不振等症状。此病极为少见,国外已有报告120篇,国内仅有刘信基氏报告一例。作者遇到一例,并用综合疗法迅速治愈。兹报告于下,以供参考。病历摘要:患者:李×,男性,26岁,职员,已婚,住院号8237,门诊号36668。患者于1957年9月28日开始腹泻,先为稀粪,后则便脓血,量少,有里急后重现象,小腹部疼痛,大便前后加重。食欲不振,周身疲劳。
1958年03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德安;
<正> 病例报告患者董××,44岁,农业社员,住院号7266,于1957年7月23日入院。主诉:心慌气喘三个月,于阴历3月15日足月顺产第九胎,历半个月后开始觉心跳气喘,两下肢逐渐浮肿,浮肿逐渐向上蔓延,夜间不能平卧入睡。曾在他处服白色药面(药名不详)治疗,未效后遂来我院。既往均健,从无关节痛、心跳气喘及下肢浮肿史。查体:体温37.3℃,脉搏118/分,呼吸26次/分,血压140/100mmHg,发育一般。营养甚差,神智清楚,端坐呼吸,唇紫绀,颈静脉明显怒张,心界普遍扩大,心尖搏动在左第六肋间距胸骨正中线10厘米处,心尖区可听到
1958年03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春霖;
<正> (一)什么是灰菜中毒?在临床上有何表现?所谓灰菜中毒即指滨藜中毒,多半因食入灰菜后即在直接被阳光照射的皮肤露出部位——面及手部发生浮肿而有皮下出血的急性皮肤疾病。此病原由法人 Matignon 氏于1898年所发现。该氏在北京曾经观察到23例患者,均系吃灰菜后而发生皮肤急性炎症。当时 Matig-non 氏仅以上述表浅的观察,即认为此病系因吃灰菜而得,定名为灰菜中毒,并在 ChineseCustoms Reports 发表。此后其他各处医院遇有此类患者即称为灰菜中毒,沿用很久。至1925年 Martin 氏报告5例,亦系吃灰菜后而
1958年03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现龙;
<正>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在发高热时,往往出现湿滞下焦,热邪闭塞净府,膀胱之气不化,失其决(冫卖)之职,造成小便癃闭的现象。西医称它为尿潴留。其症状除高热、头疼等脑炎症状之外,表现小便不通,小腹胀满,按之痛,或少有尿,亦涩滞不利,其色赤黄。小儿患此症者较多。我们用针刺疗法此症比较有效。在1957年秋季,我院治疗七例,只有一例无效(后用导尿法),其余六例都在针后立即尿出,治愈率达85.7%。该法简便易行,特此做一介绍。针灸穴位和手法针刺的主要穴位是气海、关元、中极。以上三穴皆用一寸长的不锈钢针,经过严密消毒
1958年03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振湘;
<正>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肺结核发病率的降低,肾结核的发病率也必将逐渐降低;但目前肾结核仍为一极为常见之疾病,约占泌尿外科住院患者总数之14.5%至16.3%。因肾结核并无特殊症状,且起病缓慢,一般不易引起患者的及时注意;有时即便就诊较早,但常因误为非特异性膀胱炎,故亦不能及时采取正确措施。这就增加了以后在诊断和处理上的困难,影响了治疗的效果。有时虽曾作出正确诊断,但由于处理方法不当,如单纯依靠手术或盲目采用药物等,也可以造成不良的后果。作一个临床医师对于这一疾病的基本知识应当非常熟悉,同时也应当掌握它的诊断步骤与处理原则。本文仅就肾结核的诊断方面作重
1958年03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元津;张茂宏;
<正> 在读完上期刊登的病例讨论第一次病例之后,会觉得诊断起来比较困难,因为病人的病程长,所表现的病状及体征主要的只有腹胀、腹泻、腹痛及发热,在化验方面阳性发现也不多。先由病史上分析,主要的病状有:先为腹胀腹泻,直到三个月之前,才有严重的腹痛,因之我们首先应想到是个慢性的胃肠系疾病,可以不考虑急性腹痛病,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肠套叠、胆道蛔虫等。另一重要的病状,就是长期发热。病人最初的病状是腹胀,这个病状是无特殊性的,很难分析出是什么病,不过他的腹胀是比较严重,呕吐后才比较舒适,在诊断方面不应认为是官能性的,而应考虑到为胃
1958年03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例一:孔××:住院号26402,女性,9岁,济南市人,1955年8月7日上午10时急症入院。主诉:发烧两天,昏迷8小时。现在症:患者近一周来有食欲不振现象,入院前三天,午饭后精神违和,乃入睡,醒后发烧及剧烈头痛,神志尚清;当晚9时许有一次喷射性呕吐,吐出物为中午吃的食物。次晨曾去某诊所诊治,服白色药粉不见效,至晚又呕吐一次,至此神志不清,旋即进入昏迷,小便失禁。于8月7日晨来本院急症室。即往症:三岁时患过麻疹,近两年有咳嗽吐痰史,冬季加重。个人史:系第二胎,足月产,新法接生,曾接种牛痘与注伤塞预防针。家庭史:父母均健在,并否认结核及性病
1958年03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什么是脑炎?答:“脑炎”就是脑组织的发炎,使人脑组织发炎的原因非常多,比如说(1)一般化脓性细菌,结核菌,以及梅毒螺旋体的感染使人发生脑膜炎时,也常常有脑组织的发炎现象;(2)有时脑组织发炎虽然与细菌感染有关系而并不是直接因细菌所引起来的,而是因为细菌的毒素所致的,比如在伤寒的患者可以发生脑炎,而脑内并没有细菌;(3)最常引起脑炎的要算是滤过性病毒了,滤过性病毒(简称病毒)的种类非常复杂,并不是任何一种病毒都能让人生病,即或能令人致病的病毒也并不是都能令人发生脑炎,不过在某些病毒传染性病中比较容易令人同时发生脑炎,如流行
1958年03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