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 麻风是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慢性传染病之一。麻风病人在旧社会反动政府统治时期,不但无人过间,而且受到歧视和迫害,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解放后党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极为关怀,自从党中央公布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提出了积极防治的指示,我省麻风病的防治工作,认真遵循着中央的指示精神;在省委、省人委正确领导下,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采取了“边宣传,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积极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介绍如下,以供参考,并请指正。流行情况:我省麻风的流行,远在2500多年前,论语书中,曾经记载:伯牛有疾一段,先儒以为癞。日本到现在称麻风为瘌病。伯牛所患的癞病可能
1961年04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正> 春返大地,万物复苏,繁忙的春耕生产开始了。根据自然规律,目前又是各种病虫害挚生的季节。为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物别是保证农业战线上,有足够的健康的劳动力投入春耕生产,争取今年农业丰收,促进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战线,就必须在去年防治疾病工作已取得成就的胜利基础上,抓早、抓好春季疾病的防治工作,为春耕生产积极的输送劳力。“千里之行,起于足下。”做好春季主要疾病的防治工作,不仅是做好全年卫生工作的关键;同时,对确保今年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争取全年农业丰收,更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我全体医药卫生工作者,必须认清春季疾病防治工作的严重意义,立即动员起来,投入战斗,坚决打好这一仗。关心人民生活疾苦,全心全意为生产服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的一贯方针,长期以来,特别是自去年夏秋以来,我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及全体中西医药卫生人员、医药院校在校学生,遵循这一方针,在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妥善安排下,热烈响应党中央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各行各业都来支援农业的伟大号召,走出机关,走出医院,走出学校,上山下乡,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食堂,深入田间,开
1961年04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西丁;
<正> 本文谨就我院1958年12月——1959年9月治愈出院的42例麻风患者报告如后。病例资料本文42例中:男35、女7;瘤型24例(内有未定种细菌阳性者2例)、结核样型18例;年龄为17—65岁,平均32.7岁;初诊时病期2个月一20年,其中瘤型平均3.8年,结核样型一4.4年;治疗期1—8年,平均结核样型3 2/3年,瘤型—4 1/2年(±1年)。治疗组及临床症状的变化:见表1、2。
1961年04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丙南;苏应权;
<正> 近年来,针灸治疗麻风性神经痛、神经麻痹以及颜面神经麻痹等症,有很多报导,取得良好疗效。我院自55年2月起至59年9月止,用针灸治疗麻风性的颜面神经麻痺、上下肢神经痛、上下肢神经麻痺、以及肌肉消瘦、肌肉萎缩、垂腕、垂足等,共计治疗41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见表1。
1961年04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佩森;
<正> 各型麻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发生麻风反应,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长期的麻风反应可造成肢体的残废和畸形。笔者采用神经鞘膜纵行切开剥离或神经鞘膜切除术治疗九例麻风反应性只神经痛患者,并经半年观察追踪,其疗效堪称满意。手术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局麻后沿尺神经路切开皮肤暴露神经,再用钝性剥离周围粘连之组
1961年04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春林;
<正> 黑热病俗称大肚子痞,祖国医学称为“疫痞”,即内脏黑热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此病分布很广,主要流行于印度、地中海和中国。在我国许多省份证实有黑热病的存在。而皮肤黑热病,近年来国内虽然不断有病例报告,但为数极少。今将近年来国内文献病例记录较完整和笔者所见之病例,列表综合分析并加以讨论,以供参考。病例综合分析
1961年04期 7-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林;任淑贞;陈久敬;白平;
<正> 硫酸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如防护措施不当,有害气体必将影响工人和居民的健康,因而除去和防止这种影响乃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卫生调查该车间系采用接触法生产硫酸,其反应式为: 800—1200℃焙烧二氧化硫400—500℃五磺铁矿——————→(SO_2)——————氧化二矾接触三氧化硫冷却氧酸吸收——————→(SO_3)——————→浓硫酸(H_2SO_4)
1961年04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奇文;
<正> 本文扼要的介绍潍坊市中医院蒯仰山院长30年儿科临床治疗小儿口腔炎的经验,并附65例疗效报告、供同道参考。治疗方法 1。蒯氏祖传青梅散:生石羔八分、硼沙八分、黄连五分、人中白三分、乳香三分、没药三分、青黛三分、冰片一分,共为细末,每用少许吹口内。适用于鹅口疮、卡他性口腔炎以及溃疡性口腔炎。 2.赛金化毒丹:牛黄三分、冰片二分、珍珠四分、川连钱半、川贝二钱、枝子钱、黄柏钱半、赤芍钱、大黄二钱、粉草钱、花粉三钱、明雄黄钱,共为细末,少许吹口内,亦可内服。6个月以内的小儿每服五厘。适用于阿弗他氏口炎及溃疡性口炎的严重型。 3.加味导赤散:银花钱、连翘钱、生地钱半、木通钱、赤芍钱、花粉钱半、苦梗钱、浙贝钱、淡竹叶钱、枝子钱、生草五分,水煎服(为6个月小儿量)。用于各类重型口腔炎,拌有高烧、咽疼尿赤等全身症状者,除局部用药外,可配合内服此方。
1961年04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文卿;
<正> 唾液的情况是促成牙病的重要的内外在环境因素之一。而这种因素与牙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口腔内的细菌滋长、食物发酵、酸液产生以及牙质脱钙、牙垢沉淀等,都与唾液有密切的关系。在磨牙的咬合面及怜接面最易使唾液及食渣停滞,而这些部位又是酸类产生和长期停留的最好环境。 PH 5·0—5·5的酸在牙釉质上停留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可使釉质脱钙形成了初期的龋齿(龋齿的发生当然还有其他因素的参与)。这也可以说明了牙齿受酸度破坏的可能性之大。由于唾液腺工作时融胞活动的结果,可促进腺内二氧化碳产量增高,如果二氧化碳减少,则唾液的溶解能力降低而使口腔内的牙垢沉淀和积石形成,这就增
1961年04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名五;王际寿;
<正> 小儿虫蚀牙很多,仲景金匿专为小儿疳虫蚀齿而立雄黄、亭力二味,末之,取腊月猪脂,鎔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牙烙之,收效甚速。我院治疗小儿虫蛀牙28例,其效果已达95%以上,兹将典型病例二例介绍如下: 例一、王××,男,年5岁,农民,门诊号00250。患儿经常牙疼,已一年多,时愈时发,疼时不能吃饭,喝冷、热水时也疼,发作时啼哭异常,全身无其他异常变化。检查:右下第二臼齿有一腐蚀小孔,上面呈黑色,齿外硬组织枯燥。诊断为龋齿。
1961年04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东山;邢修武;刘庆武;徐毅;张文才;
<正> 根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我们采用针灸治疗根周炎获得显著效果:仅就78例效果观查作一介绍: 针刺方法 1.采用穴位:①主穴:下关、颊斗、合谷、太阳、风池。②配穴:丝竹空、医风、大迎、耳门。以上穴位,根据病情径2—4个。 2.方法:捻转进针留针20—30分钟。病例分析 1.年龄:78例根周炎中,30—40岁者28例,40岁以上者23例.20—30岁者22例,20岁以下者7例。 2.主要症状的疗效观查:从78例中,根周炎的主要症状如局部炎症、牙痛、发热、齿根流脓、头痛等。其治疗情况见表1。
1961年0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 牙周病的发病率仅次于龋齿,在拔牙原因中也占了第二位。苏联学(Евдокпмов等)者认为在40岁的人中,50%患者有牙周病。在祖国医学著作中,很早已有牙周病的记载,如唐千金方称“齿断宣露”,其它如:“齿挺”、“齿间出血”、“风冲齿摇动”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牙周病的症状。根据文献的记载,在古生代“……象龋齿,齿槽脓溢,骨髓炎……”的遗骨就被发现了。由于牙周病在牙支持组织内进行,使支持组织炎性变,牙周膜与牙槽骨遭到破坏形成盲袋。病理切片检查,见局部炎细胞浸润,盲袋下方骨质因破骨细胞的作用而吸收。使牙齿失去了正常的支持组织,因而发生流血,溢脓,牙齿松动,使牙齿失去正常之咬功能,甚至脱落,更可因牙周病变而继发炎性感染。由
1961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儒生;
<正> 我们采用鸡蛋内膜遮盖疗法治愈各种角膜溃疡。其优点是能有效的帛止眼痛,并能迅速使溃疡愈合。在我们所治疗的16例中,仅两例是第3天愈合,其余绝大部分在2—3天就完全愈合。根据观察在遮盖后的第二天,溃疡底面特别清洁,边缘整齐,;溃疡周的角膜上皮迅速向中央生长。治疗方法:取新鲜鸡蛋,用70%i酒精或冷开水冲洗清洁,打破后,拉出一片完整的内膜,置入生理盐水中,用剪刀剪成一椭圆形,其大小适于患眼之结
1961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俞昌正;何守俭;王有祥;
<正> 美尼尔氏症是以眩晕为主的内耳综合症状,典型临床表现为剧烈的阵发性眩晕,平衡丧失,恶心呕吐,听力障碍,耳鸣和眼球震颤。病变好发于一侧内耳,但变有两侧或交替,常可反复发作。祖国医学文献中,对此病虽无明确记载,而在“眩晕”范畴中,有着类似的描述:如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之胜,耳鸣头眩”。五脏生成篇:“徇蒙招尤,目冥耳聋。”灵枢经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口问篇:“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宋杨土瀛直指方云:“肾通乎耳,所主者精,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闻目聪,……脏气逆而为厥,厥气搏入耳中,是为厥聋,必时久眩运之证。”金李东垣十书去:“眩者,言其黑运转旋,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船之上,起则欲倒。”王肯堂证治准绳云:“耳或鸣,甚如蝉,或左或右,或时闭塞,郁甚则壅闭矣。”张景岳全书云:“忽有耳鸣如磐,或头
1961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学纲;谢趦云;
<正> 淄博市是个工业城市,生产过程中的粉尘、烟灰、高温及其它化学气体等有害因素与广大市民有密切关系。近三年来产业工人的巨大增长,学生、职员及其他工作者都有定期参加生产劳动的机会;甚至某些学校自创立勤工俭学以来,自己建立了化肥广、硫酸厂。因此,有必要对本市耳鼻咽喉器官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找出多发病与职业病之规律,施以必要的预防与治疗。本文系就近二年淄博市某耐火材料厂、制酸厂、直属机关、学校等健康检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共10,319人。希诸同道多加指正。
1961年04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臧郁文;
<正> 我科治疗聋哑病30余例,效果颇佳,仅将治疗过程中的菲薄经验与点滴体会介绍于同志者,以作临床参考。聋哑症可分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类。先天性者,由先天肾气不足,或先天性梅毒而致,同时也有原因不明而聋哑者;后天性聋哑,多因急生传染病而致,如流感、猩红热、仿寒、麻疹、天花、脑炎等后遗症居多,也有因外界声音过大或打击头部脑被震荡而发生者。总之,其原因是由耳的缺陷,致使听力发生障碍进而不会讲话造成聋哑。
1961年04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兆玺;单衍文;柴富贵;郑靖;
<正> 我们在这次砂眼防治中,应用上海市破眼中心防治所制造之“灭砂灵”,给烟台市第二中学12个毕业班189个学生作试验治疗,经过45日的治疗观察,感到比金霉素、磺胺醋醯钠、土霉素、四环素等优越。我们治疗了189例,特提出报告如下。一、诊断标准: 普查时的诊断分期是用1958年中华眼科杂志第九号周诚浒氏之分期法,将砂眼分为二期四类,但为了使其更正确,又强调了砂眼角膜血管翳,如在诊断砂I_+时,无典型的砂眼滤泡则需在角膜上看到砂眼血管翳方可作出诊断,否则虽有结膜充血肥厚,乳头肥大,组织模糊,我们都将它列为砂疑。所以这次普查
1961年04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金印;
<正> 我院于60年8月份组成砂眼病调查小组,曾在历下公社某分社对十四周岁以下儿童进行调查,兹将此次所调查的四个居民委员会(包括十二个托幼机构)调查材料结果统计报告如下: 砂眼的分类本文把砂眼分为两期,即进行期和退行期的分类方法,进行调查及发期(表一)。
1961年04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栗树荣;
<正> 作者采用此方治疗角膜疾患(包括砂限性角膜血管翳,角膜炎、角膜溃疡),所有病例均有显著疗效;应用于角膜实质炎患者,疗效亦相当显著,兹将85例病例作一总结报告。注射方法与步骤 1.同一般球结膜下注射操作常规。 2.以无菌空针吸0.5%普鲁卡因0.2—0.3毫升再取患者静脉血0.7—0.8毫升,摇匀。 3.注射时靠近角膜患部,根据情况亦可上下结膜囊交互注射。
1961年04期 25-2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子健;
<正> 慢性泪囊炎疗法很多,但效果不—。就手术治疗来看,鼻腔泪囊吻合术较为理想。因其能保存导泪器的部分生理功能,但手术操作烦杂。手术时间过程长,一般受设备条件的限制一时难于广泛开展。我们在党的大跃讲的鼓舞下,于58年开始用尼龙管解决泪道的阻塞,以治疗慢性泪囊炎至今于临床巳使用27例效果尚为满意,现将操作方法和点滴体会报告如下: 手术前的准备1.清洁泪囊——①术前3—4日每日用1:2000青霉素溶液,四小时一次点眼,(卢药前先挤出泪囊的分泌物)点眼药后患者自己按摩泪囊部皮肤5—10分钟,以使药液能进入泪囊。③每日用1%的食盐水冲洗泪囊1—2次,冲洗干净后,用3%的红汞液注入泪囊内,以无粘稠分泌物为准则。2.尼龙管一条——口径为1—1.5毫米,长25—30毫米,半透明无色壁薄的较佳,于中段用小刀开3—5个小洞,以备植入泪囊中引流泪囊的分泌物和上泪点吸入的泪滚,导流入鼻腔内。
1961年04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国栋;谢宗援;
<正> 急性结合膜炎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我院于60年1—7月份曾采用0.25%奴夫卡因穴位封闭治疗急性结合膜炎近80例患者,均获满意效果,今将观察有记载的60例(78只眼睛)之疗效情况,分析报告如后,以供参考。病例分析 1.60例病案均为典型的急性结合膜炎,具有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如眼睛杠、怕光、流泪、眼痛、有异物感,少数病例有头痛、分泌物等,有1例患者有患侧眶上缘剧痛难忍感觉但无眼肿现象。 2.发病情况:60例中男性44例(73.3%),女性16例(26.6%),年龄最小者仅2岁,最大者48岁,20—30岁者31例占半数。 3.发病时间:患病最短者为24小时,共6例占10%,2天者16例占26.6%,3—7天者31例占
1961年04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云鹏;
<正> 本文将我院自1955年9月至1959年5月共3年9个月的眼科门诊病人中2389名眼外访加以统计分析,以供参考。 1.性病率:自1955年9月至1959年5月眼科初诊病人16,642名,其中眼外狎2,389名,占14.36%。在近36年的文献报导中,门诊眼外伤发病率最低的为0.97%(北京),最高的为6.09%(抚顺)。本市是重工业城市,近几年来新工人急剧增多,他们操作不够熟练,加之安全生产教育不够和基层医疗水平赶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这些都是本文眼外伤发病率高达14.36%的主要原因。 2.性别:2,389名眼外伤,男性2,153名,占90.12%,女性236名,占9.88%,男女之比为9.12:1。在工作和生活中,男性活动强烈而厂泛,在重工业工人中又以男性为多,这是男女相差悬殊的主要原因。这与蔡怀诚氏(1956)在抚顺的调查结果相近(男96.55%,女3.42%)。 3.单眼与双眼:2,389名眼外伤,单眼2名,占94.77%,双眼125名,占5.23%,单眼与之比为18.11:1。
1961年04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济昌;张思新;
<正> 兹将我站门诊针刺治疗的11例硫化氢眼炎的病例分析报告如下:典型病例:张:志,男性·3乃岁,亿工工人,摘孵·"始。主斋:眼疼一天一吕前被硫化氢气体熏及两眼,有,ia光、流泪及典物傅,因两眼疼痛一夜未膏安眠。检查:两眼藉合膜鲤度充血、羞明
1961年04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本刊先后收到表层剥脱性食管炎的稿件四篇,共报告7例,这些资料都是十分宝贵的,今特综合刊出,以供参考。病例报告山东省立医院曹锦康医师报告3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第1例为男性,33岁,吃菜窝窝头后,即觉咽下部疼痛,继之呕吐带血并吐出一块膜状物,经咬断后取出,组予次碳酸铋干服、青毒素片口含而愈。第2例为男性,29岁,食于饼及米汤(吃得不快,米汤不热),干饼系浸泡米增内吃,故不硬。但吃时于吞咽一大口后,即觉咽下阻挡感,仍继续进食,随吐出食物及血,并伴有一灰白色条状膜性组织,拖出口外长约10余厘米,拉拉觉咽下部及胸骨后痛,未拉断而复咽下。半天后,又吐出此白色条状膜状物,较前为长、宽些,仍未拉出或断下,又复咽下,吐出少量鲜血,吞咽时疼痛加重,咽下困难,体
1961年04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岩昌;王兆佳;
<正> 我院于1955—1958年间共收治5例鼻咽部纤维瘤,今报导如下: 讨论病因问题,各家意见不一,据В·И·沃雅契克氏意见系鼻咽部残留之胚胎性组织软骨潜在性生长所致,当性成熟期到来时,便开始转变为病理性组织。部位及病理方面,由于鼻咽部系由于枕骨底、蝶骨底及其前譬、翼腭窝、咽鼓管、破裂孔等周围骨质及第一、二颈椎的骨膜所构成,所以在上述诸部位均可成为源发地。本文五例虽未能肯定其源发点,但其蒂根部多位于鼻咽部后上方,并且由于基底面较广,确切部位,未能加以武断。
1961年04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臧洪涛;
<正> 茎突细小位于颈内向不被人们所重视,可是引发咽部症状者并不少见。本院所遇之15例有12例已经手术治愈,兹综合报导如下: 分析 1.茎突解剖:茎突长短无定,肖氏统计:平均长度左侧3厘米,右侧1.8厘米。梁氏统计:平均长度左侧2.19厘米、右侧2.13厘米。在长于右侧,从国内31例报告中(见附表)统计:左侧占38.71%、右侧占19.35%,双侧同时过长的占41.94%。临床上所见最长者7厘米。位起于颞骨下面伸向下前似一锥状突起,左右各一,其近段含于鞘状突内,远段有茎突舌骨韧带、茎突下颌韧带、茎突舌肌、茎舌骨肌附着。惟茎突舌骨韧带使茎突尖与舌骨小角相连,有时此韧带一份或完全变成骨。骨化:茎突从第二鳃弓之软骨近段而生,有二骨种,一生茎根胎时即有之,一生其余份落蓐后始显,茎突之近段生后一岁开始与颞骨连绩,远段成人后始与颞龄连合。
1961年04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志超;
<正> 皮样囊肿属于良性畸胎瘤类型,Black Well氏将100例皮样囊肿作多次(10—15次)切片检查,发现其中100%有外胚叶组织,93%有中胚叶组织,71%有内胚叶组织;唐敏一等氏据56个皮样囊肿的详细切片检查,100%有外胚叶成分,80.4%有中胚叶成分.44.6%有内胚叶成分,所以我们似乎可以说,皮样囊肿是一种外胚叶组织占主要成分的先天性、良性、囊性肿瘤。一般认为皮样囊肿,为在胚胎形成的早期,某部细胞受内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引起一部细胞与该组织脱离,脱离的某部细胞如仍在适宜生长及繁殖的条件下,即可逐渐发育成人体某部组织或器官。
1961年04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再仁;
<正> 血管瘤是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它好发于颜面部皮肤及口腔粘膜舌头等部位,亦可发生于肌间隙、骨骼系统。颌骨血管瘤一般分为周围型及中央型。周围型之血管瘤其血管来自骨膜,向骨表面侵蚀,促使骨皮质及骨松质吸收;中央型之颌骨血管瘤其血管从骨松质而来,向周围扩大,促便周围骨组织吸收。病理学上又把中央型之颔骨血管瘤分为毛细管型及海棉窦型。颌骨血管瘤以海绵型为主,镜下见有窦腔及完整之血管壁,扁平内皮细胞组成其内壁,与毛细管型之内壁由方形内皮细胞组成不同。临床诊断颌骨中央性血管瘤并非容易,因其早期可不显症状。肿瘤长大后,引起颌骨变形,例患者面部出现畸形,或压迫神经可引起疼痛,有时邻近之牙齿可出现松动,跳痛发麻等不适。同时,颌骨血管瘤偶尔因拔牙等手术流血不止而被怀疑作出诊断。皮肤粘膜之血管瘤多半在婴儿出生起就发生,初
1961年04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景;李玉琨;
<正> 硫酸二甲脂是一种剧毒物质,工业上广泛采用,如药物、颜料及香料等制造。由于其常无嗅、无味,在生产中有时发生意外不易及早发现,所以应予以重视。目前国内尚未见到报告,1959年和196O年本院前后曾遇二例严重中毒患者,并对该厂有关车间的接触者,进行了初步调查,兹将有关资料一并整理报告。供同道参考。临床资料 (一)病例报告: 例一,路××、女性,17岁,住院号22957,制药厂学员,于1959年12月28日下午4点半,因接触硫酸二甲脂后,发生成部红肿及呼吸困难已6小时而急诊入院。病人在当天上午9点半左右,因工作不慎,将大量硫酸二甲脂溅于头面颈部,当即离开现场而去附近车间(约1—2分钟)用2%苏打水冲洗了2—3遍,当时感到两眼剧痛,怕光流泪,约一小时后,面部颈部皮肤灼热发红,2小时后局部皮肤浮肿,两眼疼痛加重,视力模糊,咽部发干异物感,咳嗽,周
1961年04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桂馥;
<正> 脱屑性红皮症又名赖纳氏病(Leiner’s disease)多见于生后十天到三个月以内的母乳喂养婴儿,女孩多见,其特征为全身皮肤弥漫发红、脱悄,颅皮、眉毛部被以脂溢性厚痂,常伴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此症临床上较少见。查国内文献,仅罗、梅二氏于1958年报告一例,最近我科亦兑到一例,今报导如下,以供参考。病例报告陈霞,女孩,58天,于61年1月26日因全身皮肤发红、脱屑40余日而入院(病史由母亲代诉)。患儿于生后十二天在两侧腹股沟、小腹、臀部皮肤出现红斑,4—5天后即发生脱屑,同时两股内侧小腿亦出现大片干皮悄脱落,脱后基部呈潮红,曾用艾草水洗浴无效,在腹部、前胸、后背、上肢、头、面部相继发生多数高粱米大、红色小丘疹,散在分布,不久即消失。但全身皮肤逐渐呈一致性潮红,并有层层剥脱之大
1961年04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森;
<正> 童雅培民主编内科护理学(1959年11月第一版)为目前所办之保健人员训练班、初级护校或培养助理护士广泛采用之教本,也是唯一的铅印教材,给学生们及教师们带来一定的方便,经我们采用感到美中不足,尚有某些缺点和错误,仅就个人所见,提出供作者再版时或供现正在讲授之教师参考。 (一)在内容编排上及介绍重点方面:(1)应在书之前面有绪篇或护理总论,可分绍内科与其他医学科学之关系和护理学的重要性,以培养热爱专业思想。若不讲护理总论亦应当在每个系统疾病之前有一护理全面知识介绍,以培养对每个系统疾病有一全面的护理概念。(2)在介绍重点方面应当根据实用价值及轻重缓念适当删增,如霍乱(125页)、鼠疫(128页)等疾病,在我国近年来已消灭,在这木篇幅较少内容较广的“内科护理学”中是可以删除之。而对梅毒性心脏病(34页)的预防只字未提,应当强调
1961年04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童雅培;
<正> 编辑同志: 读李森同志的评内科护理学的书评后,感到很好。为了展开学术讨论,书评是一项有效的武器。所提的意见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应在再版修改时作为参考。但也有些意见,尚待商榷。由于看法不一致,难以进行修改。谨就个人意见提出下列几点: 1.关于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血清冷疑集试验,滴定度1:128为阳性反应。这不是没有根据的,见黄大有编译的“检验诊断学的临床意义”(1958年第一版第242页)“利用冷疑集试验,一般具有诊断意义的疑集度需在1:128以上”。当然其他书上也有认为1:32为可疑,1:64为阳性。至于对本病的诊断尚须依靠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检验以及肺部检查等等,冷疑集试验不过是辅助诊断之一。 2.李森周志认为教材21页中“第一次使用青霉素或者过去曾用过但在近一个月内没有用过青霉素的人,均须施行过敏试验”说法太冒险,甚至认为不够
1961年04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