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振湘;马振林;
本文报告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并发肾积肾盂水及肾结石,并就其诊断与治疗作重点讨论。认为只要X线检查证明输尿管向内侧移位,同时腹部患侧又无任何包块,即应考虑这一可能。手术时应特别注意无任何包块,即应考虑这一可能。手术时应特别注意输尿管腔有无狭窄。有狭窄时,必须将狭窄切除,然后吻合。
1962年0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是千百万群众参加的文化革命运动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移风易俗、改造世界的伟大斗争。要完成这个革命任务,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夠实现。要做到这样,认真的做好卫生宣传,普及卫生知识,发动群众的自觉行动,推动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几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使群众懂得为什么要搞卫生,懂得除害灭病讲卫生的重要意义,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激发群众的自
1962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德生;
<正> 我們采用皮肤斜形切口表皮不缝合,临床应用71例,结果颇佳。操作方法皮肤按常规准备,麻醉后,手术刀与皮肤呈60度至70度角、稍偏向一侧、切开皮肤及皮内,然后再垂直切开皮下组织,其深部组织按常规操作。手术完毕缝合皮下组织时,用小圆针或小三角针及00号细医用丝线,将皮下组织和筋膜作折叠间断缝合(必须对齐)。因皮下组织和筋膜折叠使两侧皮瓣向中牵拉,而达到皮肤切口对位;因斜形切口互相重叠,则不留间隙。然后,与皮下组织稍带皮内组织间断加强数针,使皮瓣固定。若因皮肤斜形切口角度不夠或因缝合皮下组织和筋膜时折叠牵拉不夠而留有间隙时,可在切口皮内再间断或康乃氏法间断缝合数针,加强切口对合,
1962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严;
<正> 瘢痕性幽门梗阻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手术治疗的绝对指征。我院外科自1957年1月至1961年3月,共治疗本症48例,兹就其处理中的体会赂作讨论。临床分析一、发病率:此期间我院外科经手术治疗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及其并发症共198例,其中瘢痕性幽门梗阻48例,占24.4%;男性38例,女性10例,农民43例。年龄在23—60岁之间。二、临床表现:48例中,其病程从溃疡病开始计,最短者一年,最长者20年。一般多为7—10年。从出现幽门梗阻计,最短者两个月,最长者三年。一般多在3—5个月。
1962年0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兰影;李东芳;
<正> 我们用奴夫卡因肺俞封闭方法治疗80例百日咳患者,效果很好,注射后无不良反应,早晨阵咳及呕吐显著减轻,经一疗程而愈者达90%。有并发症者,可同时采用综合疗法。方法:(1)先用奴夫卡因作皮下过敏试验,如无反应可采用之。(2)每日用0.25%奴夫卡因封闭一次,连续注射八次为一疗程。(3)用量,1—2岁者每次4毫升,2—4岁者4—8毫升,4—6岁
1962年02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光志;
<正> 手术后导致的肠粘连是腹膜受刺激而产的保护性生理反应,但每因腹膜粘连政使肠袢曲折压迫,要、牵拉扭结,给病人带来莫大痛苦,重则引起绞窄性肠梗阻,甚或造成死亡。谨将我院术后引起的肠粘连103例进行简要分析: 发病率 4年又8年月我院共收治肠梗阻432例,其中术后导致的肠粘连103例(24%),发病率较国内文献报告为高,可能我院位于农村,所收病人多在县社医院行过手术;另一方面,似与多数急腹症长途转送,就医较晚,多在出现腹膜炎或腹腔脓肿后始行手术有关。症状、体征与诊断主要症状与慢性肠梗阻相似,有腹痛、腹胀、呕吐、便秘、不排气,重者可能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及腹膜炎、休克、酸中毒。轻者直腰牵扯痛,消化不良,便稀或便少量脓样物,腹部检查与单纯性肠梗阻相
1962年02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善鸿;
<正> 我院自制的镇静合剂,治疗神经衰弱症,取得了显著疗效。制法: 1.取北五味子200克,以90%醇作溶媒,依渗漉法作成1000毫升。 2.取酸枣仁(生的)300克,粉碎,以50%醇作溶媒,依渗漉法作成1000毫升。 3.镇静合剂处方:五味子酊200毫升、酸枣仁酊300毫升、单糖浆200毫升、蒸溜水加至1000毫升。配制:取五味子酊于量杯内加适量水稀释,加入酸枣仁
1962年02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廷印;
<正> 严重烧伤的病人常因创面感染,致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招致植皮失败。近年来严重烧伤的治疗中暴露疗法又较常采用,烧伤局部的细菌来源大都认为与病室的空气、被服、器皿及医务人员的接触有密切关系。因此严格执行病室消毒特别是病室空气消毒是非常重要的。空气消毒的方法较多以紫外线空气灭菌方法较常采用;所以找出一种照射时间短、距离适当的方法,是必要的。方法选择了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和临沂专区人民医院烧伤病室为实验地点,采用了上海出品的220V、30W,36时波长为2537A°灭菌灯为实验光源。分别采取不同的照射时间、不同的照射距离和不同的角度三组进行实验。空气灭菌消毒后,立即用无菌琼脂血平板培养基在空气中暴露5分钟后,送37℃温箱中,在有氧的环境下孵育,24小时后观察细菌菌落数目,表示空气灭菌效果。
1962年02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乃健;赵絢德;
<正> 直肠脱垂多发生于儿童、老人以及身体较为虚弱的青壮年。北京中医院创用明矾注射收效良好,我们发现多量一次注射较少量分次注射疗效更佳。现将治疗心得简单介绍于下,供同志们参考。方法 (一)病人的准备: 1.病人入院后作全面检查。 2.脱垂部分检查如下:(1)脱出物为粘膜或为直肠全层,有无小肠等内容物随之脱出。(2)注意粘膜表面色泽,是淡红光亮或暗紫无光,有无肥厚或增殖结节及溃疡等。(3)指诊检查脱出物与肛管间之环状
1962年02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宪邨;寿楠海;
<正> 张振湘医师:今天讨论的内容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合并急性大量出血的处理。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外的作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我院的医师们亦不例外。有人主张一律采用非手术疗法;有人主张尽早手术,也有人主张采用选择性手术。希望通过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使患者得到更及时和适当的处理。刘修炳医师: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合并出血,十分常见。急性大量出血者,据Shackelford氏统计为5%,Powsner氏34.6%,戴氏16%,傅氏9.1%。Bockus氏统计溃疡病合并出血占上消化道急性大量出血的60—75%,故应予重视。关于急性大量出血的定义,意见不一。我认为:①凡出血量肉眼估计为1000毫升,血常规红细胞300万以下,血色素8克以下,血球容积30%以下,需要在24小时内输血1500毫升始能维持生理平衡者,属急
1962年02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阮景纯;
<正> 痛风病人引起非心脏性的胸疼并不是很少见,因而常被错误地诊断为心绞疼或心肌梗死。此种疼痛发生于胸壁,可能由于尿酸沉着于肋骨或肋胸骨接合处的软骨与骨的部分所引起,引种疼痛有某些特征可与心脏性疼痛相区别,它不被硝酸盐所缓解,但秋水仙
1962年02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春明;
<正> 胆管胆囊造影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924年Graham及Cole两氏用四碘酜作静脉注射,使胆囊显影;后改用口服制剂,亦有同样效能。1951年发现碘丙酸[Iopanie acid, Telepaoue, B—(3—amin—2 4.6—Triiophenyl)—ethypropionic acid]日服胆囊造影剂。1953年发现碘已酰胺静脉胆管胆囊造影剂,显影迅速可靠,毒性较小,已为各国所公认。本文分析44例静脉胆管胆囊造影及其临床应用,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以供同道参考。静脉胆囊胆管造影剂含高浓度的碘化合物,碘已酰胺(Iodipamide),此药的化学名为3.3—-(己二酰胺)=(2.4.6—三碘—苯甲酸)[3—3—[adiopoyldihaino)bia(2.4.6.—Trii—odo—benzic acid)]。商品Biligrafln为其甲基葡萄糖胺盐,Cholografin为双纳盐。 Biligrafin内含碘盐66.9%,含碘50%。成人剂
1962年02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凤阁;
<正> 氏对47例3岁以下中毒性肺炎除掉综合疗法外给强的松治疗结果的分析。对照组20名急性中毒性肺炎未给强的松治疗。强的松一昼夜的剂量为0.004—0.005克,分二次服,共用4—10天,而应用时前7天剂量较大,后3天剂量减半。所有病例应用此剂初期证明效果良好。强的松有效作用表
1962年0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庆甫;
<正> 我市各医疗单位用推拿治疗该类疾患,不下数万以上,现仅将各院有病历可查的2410例小作胃肠疾患,作初步简要介绍,以供同道参考与指正。一、2410例病案分析 1.性别:此2410例患儿中,男性占1425人,女性占985人,男女比例为1.4:1。我们认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的原因,系男性的性情较为急躁,饥饱无度,且管理不易;女性则性较温顺,饮食细缓,并易管理所致。 2.年龄:由初生至6个月的发病人数为512人,7个月至1岁以内者544人,即1岁以内者共为1056人。1—2岁者839人。3—4岁者312人,4—10岁者203人。
1962年02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 鼻衄是黑热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在我们统计的4269例黑热病病人中占43.4%。出于患者反复发生鼻衄,有时出血不止,造成了大量血液的丧失和病人的精神恐惧。以往一般都用纱布填塞鼻腔,患者很不舒服,而且也不一定能夠达到立即控制之目的。我们用针刺治疗,大都立即见效。取穴:少商、赤泽。
1962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茂治;
<正> 兹将本院近三年来所见到的支气管喘息,共250例,加以分析,并着重对其发病因素及治疗等问题略加讨论。一、材料来源:1958年秋——61年秋三年中,在本院住院治疗之23例及门诊治疗之一部分病历记载较详细的227例,共250例。二、性别与年龄:本组男性189例,女性61例,男女之比为4:1。从性别上可看出男性显著多于女性,这可能与致病因素有关系。年龄分布:15—20岁19例,21—30岁33例,31—40岁164例,41—50岁32例,50岁以上12例。从年龄分布上可看出其主要为青
1962年02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仲和;
<正> 兹将我站试用结晶敌百虫治疗100例肠蛔虫病之情况简介如下: 一、方法肠蛔虫患者,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而确诊。并分成纯用敌百虫及晶体敌百虫加缓泻剂(酚酜)三组;此外,以山道年甘汞作对照。三组的治疗方法如下: 1.晶体敌百虫加缓泻剂(酚酜)组:敌百虫口服剂量,一般身体情况按每公斤体重用0.01克,体格极健康者可增至每公厅体重用0.015克。再根据身体情况敌百虫治疗肠蛔虫病疗效对照表
1962年02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凡价;
<正> 伤寒六经是什么?和热论六经、脏腑经络、五运六气的关系如何?迄今尚无一致看法。现提出个人的初步认识,求正于先进同道。一、伤寒六经渊源于热论六经外感病六经分证首先于素问热论篇,伤寒论“乃勤求古训……撰用素问九卷……”(见伤寒论原序)写成,因此伤寒六经渊源于热论六经,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再从具体内容上分析,也可证明这一点,如: 1.经名完全相同:均称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2.均从足六经立论,都没有或偶而论及手六经。 3.传经顺序及日期基本相同:
1962年02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福民;
<正> 方法笔者在学用针炙初期,对于患者适于针炙治疗而怕针者,采用指针疗法。指针只用拇指加食指或中指用合力掐揑局部穴位即可,或单用拇指压掐其它四指附着被掐局部的周围。但时间一长,拇指尖部就酸疲劳,于是用食指第二指节屈成垂杵形,来代替拇指;继之,用蘸水钢笔杆、自来水笔的尖部。最后,研究成一种木质“木杵针”。木杵针的制法:用两根各20公分长的质量较好的木质棍截成4段;两段各长7公分和两段各长11公分的木棍(制两个木杵针)。11公分长的制成针手把,7公分长的制成针体及针尖。针体的横径粗细不一,靠近针手把部分(针根)为2公分,针体中间为1.9公分,逐下而细、至1.5公分。针尖杵部分呈龟头形
1962年02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文杰;
<正> 我科应用山道年、枸椽酸哌(?)嗪两种药物,分为两组治疗蛔虫病,并作疗效对比。现将初步治疗效果,报告于下。山道年组 1.治疗对象:以某幼儿园小儿为治疗对象。全部小儿身体健康,最近无疾病发生。年龄自3—4岁。男性41人,女性19人。治疗前验大便常规一次,对于查蛔虫卵阳性者,进行治疗。共治疗60例。治疗后,以排出蛔虫为有效。 2.剂量及用法:本组患儿以年龄、体重相近,均给予同剂量之山道年(未加甘汞)。每人以0.02克晨间空腹服用,连服两晨。服手亦未用硫酸镁泻剂。 3.疗效观察:60例中,服药后见有蛔虫排出者48
1962年02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义杰;
<正> 方法年龄在17—24岁之某校学生,粪便涂片检查阳性者162人,分别采用五种不同剂量(海群生每片50毫克)及用法,进行治疗。投药后一个月,进行了大便复查。见下表。各组服药方法及疗效统计表
1962年02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蔭森;
<正> 定义凡由一种、二种或三种胚叶组织和器官组成的肿瘤,Ewing氏命名为畸胎瘤。卵巢畸胎瘤分为良性(或囊性)与恶性(或实体性)二种。囊性的,统称囊性畸胎瘤;其中有恶性变的,称为囊性畸胎瘤癌变或肉瘤样变。实体性的,细胞分化不好,称实体性或恶性畸胎留。但卵巢畸胎瘤有时虽为突体性,并非恶性,故近来Green氏主张将卵巢畸胎瘤分为四型:(1)良性囊性畸胎瘤或皮样囊肿;(2)良性囊性畸胎瘤恶性变(兰层胚叶中之一层,最常见是外胚叶恶性变);(3)良性实体性畸胎瘤;(4)恶性实体性畸胎
1962年02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应坤;朱梨馨;
<正> 流产是妇产科最常见的疾病,因此在广大妇女中因为流产而影响生产和工作的不在少数,有时因为流产的预后难以确定时,按照一般的治疗原则让患者卧床休息、采用保守疗法,这对于可以治愈的流产来说是必要的;可是,对于不可避免性流产来说,却是人力、物力方面的浪费。为此,我们初步将1,004例自然流产的临床现象与流产预后之关系作一简单的分析,以供临床工作者确定流产预后之参考。年龄与流产预后之关系表1。年龄与流产预后之关系
1962年02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春林;
<正> 急性全身性红斑性狼疮是一种胶元组织疾患,发病甚急,有显著的全身症状,如发热、皮肤出疹、多发性浆膜炎、累及内脏各器官、以及骨髓和周围血液中各种血球的减少等,预后极为不良。但其全身症状常在皮肤发疹以前或至死亡时尚我破肤损害出现,隹往易被误诊为肾炎、关节炎、伤寒或风湿性心脏病等疾患。捥近由于诊断技术上的进步,尤以红斑狼疮细胞的发现,对于诊断起了极大的作用,故本病在我国并不若以往的罕见。今笔者将近年来国内文献报告的病例,综合分析并加以讨论,以供参考。
1962年02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苗德云;
<正> 痳风反应是麻风病人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对反应的认识并不一致,多数认为可增加病情的恶化,预后不良;但也有人认为是一种好现象。对其原因、机制及预防办法也未得到彻底解决。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生原因,我所于一九六○年第四季度在五处麻风院、六处麻风村,进行了麻风反应原因的调查登记,今将登记的244例,初步统计分析如下,供参考,并希指正。一、反应率与型别五处麻风院、六处麻风村共有病人4356名,发生反应者244名(有些未登记),反应率为5.6%。其中
1962年02期 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明海;单国凤;
<正> 本院自1954年7月至1959年7月底,五年中内科住院传染性肝炎患者共151人,共中4例急性黄色肝萎缩,皆为女性,两例与妊娠有关。急性黄色肝萎缩占我院传染性肝炎2.6%;在同时期产科分娩总数共5529,产科急性黄色肝萎缩发病率为3.6%。在妊娠期,传染性肝炎较非妊娠者易转变成急性黄色肝萎缩,这又与妊娠中毒症有关。本报告第二例有子癎前期的征象,患者在妊娠中毒症或肝脏有损害的基础上,再合并传染性肝炎,则易于转变为急
1962年02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渭成;江孔守;
<正> 患者杨某,住院号9257,男性,35岁,已婚,某厂工人,山东籍。因多尿、多欲、右上腹部不适三年余、头昏、头痛、眼花二个月而于1957年6月6日第一次住院。患者三年来渐感多尿、多饮,但无尿痛及血尿,另有上腹部不适及烧灼感,其他情况尚好。近二月来除上述症状以外,并感全身乏力、头昏、头痛、眼花、牙龈出血、下肢浮肿及抽筋等现象。近二十天来,上腹部更为不适,有时疼痛,但无吮气及吐酸水。同时有遗精、呼吸费力、睡眠不好。自诉一年前即发现胸部及三角肌处皮肤有蜘蛛状痣,既往无特殊病史,否认性病史。生长于山东五莲,未曾他往,
1962年02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传宝;
<正> 一、新订“柴胡汤”方和拟方原理 1.新订柴胡汤方:柴胡三钱、葛根三钱、黄芩三钱、半夏二钱、连壳三钱、霜桑叶二钱、川贝母三钱、炒杏仁三钱、荆芥三钱、防风三钱、薄荷叶二钱、鲜芦根二两、生甘草一钱半、生姜三片、大枣四枚。以上诸药,加水800毫升、煎至300毫升,过滤去渣。成人一次服。 2.拟方原理:本方之拟成,是根据刘一亭先生二十余年治疗“伤风感冒”病的药物(柴胡、葛根、半夏、连壳、霜桑叶、苏叶、薄荷等)加减配伍而组成的。经过临床试用,疗效颇感满意。本方中着重用柴胡、黄芩、半夏、甘草,以和解退热、疏肝开郁;荆芥、防风、葛根、薄荷,以散风疏气、解肌发表;川贝母、霜桑叶、炒杏仁,以宣肺止嗽、利膈通肠;连壳、芦根,以清窃解毒、除心肺之容热;生姜、大枣以补中益气、调和营卫。从而达到热退、毒清、风散、病消的目的。
1962年0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阮景純;
<正> 本文介绍某些苏联学者所推荐的一种鉴别阻塞性黄疸与传染性肝炎的方法:先测定血清中胆红质含量,然后给患者静脉注射40%葡萄糖溶液。如果是实质性肝炎则注射葡萄糖后血清胆红质含量降低;倘为阻塞性黄疸则血清胆红质量不变。作者应用此法于20例阻塞性黄疸(包括由肝癌、胃癌与胰腺癌有肝脏转移所致者)与40例传染性肝炎。年龄自33—70岁。
1962年0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凤閣;
<正> 等报导,应用肾上腺皮质酮治疗101名17—70岁支气管喘息病人的效果。治疗前,患者发病时间为3—30年,有63.5%的病人吸入过敏原皮肤过敏试验为阳性。本组中,23例应用考的松治疗,23例用ACTH,16例用ACTH与考的松,29例用强的松。考的松肌肉注射开始剂量为每昼夜80—200毫克,逐渐减少到50毫克,共治疗23天。ACTH开始剂量为50—200毫克,经过3天后减少到25毫克。强的松开始剂量为30毫克,从第2天逐渐减少到每天15毫克,连续治疗15天。应用强的松治疗后,有70.6%
1962年0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