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 成人麻疹41例的临床分析

    王子骥;

    <正> 我院八年半(1954—1962年6月)来曾收治16岁以上成人麻疹41例,兹作一简单的临床分析,以供今后在麻疹防治工作中之参考。一般情况一、季节:见表1,以春季为最多,共25例占60.9%,冬季次之,共9例占22%,夏季7例,占17.1%,此与一般文献报导麻疹流行季节的情况相同。二、地区:41例中除8例(19.6%)来自郊区及外县,其他均在本市发现,但经进一步追问情况,大

    1962年1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有机缓冲剂(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治疗严重二氧化碳中毒

    彭万程;

    <正> 近年来,对于肺泡换气障碍及二氧化碳潴留患者所呈现的严重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紊乱受到重视。慢性肺脏疾病患者,当其换气功能由于支气管感染、支气管痉挛、肺萎陷或胸部外科手术而进一步减少时,特别容易发生这种并发症。充血性心力衰竭、镇静剂所致的呼吸受到抑制以及应用氧气吸入疗法来除去缺氧刺激而使用不当时,也是二氧化碳中毒的促成因素。如果这种情况未能及时察觉而给以积极治疗,则患者可由精神错乱进而发展至昏迷、呼吸抑制、循环衰竭而死亡。

    1962年1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交流经验 提高医疗质量 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省卫生厅组织省、专、市医院和驻军医院参观省立医院

    鲁侠;

    <正> 省卫生厅为了改进全省医院工作,积极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保护劳动人民健康,保证工农业生产,于十一月九日组织全省省、专、市医院,厂矿医院和驻军医院的院长、总护士长八十余人,赴山东省立医院参观学习了七天。省立医院在这段改进医院工作,提高医疗质量方面,成绩是比较突出的。领导深入科室,大

    1962年1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对麻疹的护理与治疗

    李蔚智;

    <正> (一)麻疹的护理:预防护理,重于治疗,对小儿麻疹来说,更是如此。根据临床观察,除极少数的逆症,重症必须及时治疗外,一般小儿麻疹,只要护理得当,很少发生变化。而发生变化者,大都由于护理不慎,或杂药乱投、以致轻症变重,顺症化逆。兹将护理方面的重要环节,分述于后。 (1)慎风寒:麻疹只怕疹不能出,出透则毒便解。疹非温暖不易出之,因此本病最怕风寒侵袭。故

    1962年1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氧气驱蛔虫108例疗效观察

    石雪筠;祁俊英;姜崇贞;衣凤兰;

    <正> 本文用鼻管间歇缓慢给氧治疗儿童肠道蛔虫症81例、蛔虫性不全肠梗阻5例、胆道蛔虫14例、成人肠道蛔虫症8例;100例儿童中总成功率为96%,成人8例中,有5例排虫。患儿空腹,于一侧鼻孔滴入0.5%地卡因2—3滴,经5分钟,令小儿排尿后,仰卧,颈后垫小枕,使喉部与气管成一较直水平,与小儿谈话,分散其注意力,迅速插入鼻管,连续氧气瓶。给氧速度每给200毫升间歇10分钟,或按30—50毫升/每分钟之速度持

    1962年12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霉素眼膏涂眼预防麻疹效果观察

    陈世夫;潘淑敏;

    <正> 我们对已有报告的金霉素点眼预防麻疹的新方法进行了一次实地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于下;并对投药预防麻疹的试验设计问题,略加讨论。一、观察区的情况:在××市桥头公社方吉村,该村总人口520人,6月至7周岁儿童126人,麻疹易感儿113人,易感率为89.7%,有保健室一处专职保健员一人,卫生状况一般,首例麻疹病人于3月1日发病,于4月下旬流行基本停息,投药预防日期3月9日至3月22日,共二周。

    1962年12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麻疹肺炎死亡原因的探讨——(附七十二例死亡病例)

    王子骥;

    <正>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于1960—1961两年中,共收容麻疹并发肺炎患者1,376人,其中72例死亡,病死率为5.23%,但其中37例于入院后24小时内死亡。为了探讨麻疹病人的死因,从而减少其病死率,现将本院二年来的72例死亡病案作一分析,以供参考。

    1962年12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价血清治疗百日咳

    梁凤阁;

    <正> 作者Debusmann氏应用百日咳高价血清,剂量1—2毫升肌肉注射治疗52名乳儿百日咳。18名小儿经过1—3周重复注射。此外,小儿还采取对症治疗,其中部分小儿采用减量疫苗注射(含第一相细菌体五亿,注射2—4次)。客观检查发现小儿白血球降低,发作次数减少和体温降低。为了预防给7名乳儿

    1962年12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儿节段性肺炎

    马沛然;齐玉镛;胡长彦;吴沪生;

    <正> 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病理上有大叶性分布的肺实变。临床上有局热,咳嗽、胸痛、咯铁锈色痰及肺实变体征,这诊断名称已用很多年,但近年来所见大叶肺炎很少侵犯整个肺叶,而大部分只侵犯肺叶的一段,ВлабыкинА氏亦认为小儿肺炎之浸润不是按肺叶分布,而是按肺段分布,本院自1958

    1962年12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简易胃管

    张孝中;

    <正> 新生儿或早产儿需要鼻饲时,即或用最细的导尿管,有时也会引起呼吸困难,当患肺炎时,更易增加呼吸困难,作者试用头皮针所用的细塑料管(即结扎头辫子所用的空心尼龙管)作鼻饲,效果良好。优点:1.管细,不影响呼吸。2.注入液体时,因管细,故量少,速度慢,不易引起呕吐。3.鼻粘膜不易损伤。4.经济。使用方法:取细塑料管约1、2尺长,一端接以

    1962年12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用胰蛋白酶辅佐治疗喉气管白喉之下呼吸道梗阻

    王耀宗;吕枫;王洁民;

    <正> 喉气管白喉引起的下呼吸道梗阻乃白喉病人一重要致死原因。李巨泉氏等报告气管切开术后死亡的79例中,18例系死于下位阻塞;王义忱氏报告的44例中26例(59.1%)死于气道下位阻塞;本院统计的17例中,11例(64%)亦因假膜性下呼吸道梗阻而死亡;因此对下呼吸道梗阻的病人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乃亟待解决之问题。作者等自1961年7月至1962年6月对此种病人共17例加用了胰蛋白酶,认为有一定辅佐治疗价值。今将使用情况及疗效略加分析,以供参考。

    1962年12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45例百日咳脑症状的临床观察

    左继统;黄进文;

    <正> 虽然百日咳本身症状一般并不危及患儿生命,但却能续发很多的严重并发病,脑症状即为其中之一。且其死亡率甚高,值得我们重视。兹将我院自1953年春至59年夏所见45例百日咳脑症状并结合1950年至53年之33例略作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1962年12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儿惊厥(痉挛)910例临床分析

    左继统;戴学定;张秀琴;

    <正> 惊厥(痉挛)是儿童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常表示严重感染或中枢机能的紊乱。但其发病原因却甚复杂,几乎可以牵涉到全身的任何一个系统。高永恩氏曾先后分析了沈阳、南京、贵阳等地759例小儿惊厥的病例,马沛然氏曾报告本院所见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800例,最近我们翻取了山东省立医院小儿科近五年中20750份门诊病历(非人次)中,发现患有惊厥或痉挛症状及获得最后结果者共910例,仅就其原发病,年龄,季节,惊厥或痉挛情况作一分析,(凡在入院后始有惊厥症状者未包括在内,至于其预后因各病相差悬殊,未作统计。)以供参考:原发病:(见表1)

    1962年12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六种驱虫剂疗效的观察

    石雪筠;姜崇贞;祁俊英;衣凤兰;徐启方;张献珍;

    <正> 1961年9月以来,我院儿科曾对民间所传说的蛔虫诊断法与大便漂浮法做对照,并对六种驱虫剂之疗效做一比较观察,今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工作进行方法先对民间蛔虫症诊断法进行学习,如舌诊——将舌伸出,用压舌板加压刮之,如味蕾凸出更高,则曰亭力子舌表示有寄生虫感染。唇诊——将下唇翻起,健康儿颗粒在唇之当中,颜色与唇相同,大小似小米

    1962年12期 16-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淄博市1962年锡克氏试验11,061例调查报告

    陈效贤;张汉民;吴桂华;

    <正> 为了观察白喉类毒素预防接种的效果和我市居民对白喉的免疫状况,于4月和6月在我市重点地区进行了锡克氏试验调查工作,兹就11,061例的试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方法一、本次试验的对象为托儿机构,山区,城镇,1961年白喉散发和流行等地区的人群。二、锡克氏试验液系上海生物制品所制造的,批号为80—2,80—4,80—5。

    1962年12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人群天花免疫力消失情况测定和当地种痘工作的评价

    唐启泮;

    <正> 天花在我国将被消灭,这取决于传染源(病人)的绝迹与人群天花免疫力的提高。目前认为传染源的绝迹对消灭天花起了根本作用,至于人群天花免疫力能否普遍抵防万一传染源的输入;而不致大面积蔓延这一问题,过去心中无数,评价欠据。另者,关于一次成功的接种牛痘之后,而所得到的抗力,能以维持有效年限的久暂问题,文献报导不多,因此也缺乏足够的认识,为了对上述问题达到更进一步探讨目的,兹将我们所做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962年12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利血平对儿童风湿病的疗效

    Л.ф.Бережков;唐典俊;

    <正> 利血平用来综合治疗80例风湿病儿,剂量为0.05—0.1毫克一日2—3次,治疗2周至2个月;利血平治疗的主要指征为:1.神经内分泌紊乱;2.舞蹈病;3.循环机能不全;4.肝脏症状、蛋白尿和血尿以及心动过速和高血压等六个顽固的内分泌作用的症状。利

    1962年12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科临床学习讨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孟宪意;陈克忠;

    本文为济南市医学会与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临床学习讨论会之资料,经孟宪意、陈克忠二位医师分别整理后,今由本编辑室综合,刊登如下:

    1962年12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种痘后脑炎(综合国内文献4例、附1例报告)

    沈柏均;

    <正> 种痘后脑炎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种痘并发症。发病率初次种痘者约为5万至10万分之一,再种者百万人无一人发生,发病率最高的荷兰也只有3千分之一。1907年COmby氏首先报告此病,以后世界各地陆续有个案报告,以英国、荷兰为多见。我国于1956年王良甫等氏报告一例,以后石英氏(1957),田宝麟氏(1960),常太吉氏(1960)分别报告1例,共计4例。著者于1962年5月遇见1例,兹报告如下:

    1962年12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儿嗜伊红球肺炎二例报告

    唐典俊;

    <正> 嗜伊红球肺炎的主要特点为肺部的暂时性浸润和血循环内嗜伊红球的增多,其发病率虽较一般枝气管肺炎为低,但临床上亦非少见,常被当作一般肺炎处理,且因其预后良好,很少有病理报告,本病有其特殊病原,与蛔虫病关系密切,积极防治蛔虫病可以降低本病发病率及促进治愈,为提起对本病之警惕,今报告二例。

    1962年12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患水痘小儿应用肾上腺皮质酮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之死亡率

    C.k.Finkel;梁凤阁;

    <正> 44名患各种疾病小儿(白血病、肾病、皮炎,结肠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低血糖,哮喘,肾上腺生殖器综合症,结核性脑膜炎,再生不良性贫血)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皮质酮(强地松,考地松,氢化考地松)。所有小孩在治疗期间发生水痘。

    1962年12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发性化脓性腮腺炎一例报告

    傅曾矩;张孝中;

    <正> 化脓性腮腺炎常被误诊为流行性腮腺炎,当再复发时才想到此病,Bigler氏曾观察60名复发性化脓性腮腺炎,年龄为8个月—12岁,培养均有草绿色链球菌。Bagne氏曾描述化脓性腮腺炎,分三型:第一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第二型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复发性化脓性腮腺炎,第三型为复发性化脓性腮腺炎中最严重者,因肺炎双球菌所致者,常易形成脓肿。本院门诊曾遇到一例草绿色链球菌所致的复发性化脓性腮腺炎,今介绍如下:

    1962年12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百日咳肺部X线的改变(附319例百日咳小儿检查结果)

    F.Klimt;梁凤阁;

    <正> X线检查319名百日咳小儿,年龄2岁以上有107人。死亡8名(2.5%)。有16.9%小儿X线没有改变,15.7%诊断为肺炎,16.9%小儿有不明显和34.2%有明显支气管周围炎改变,1%小儿有支气管结石和15.3%小儿为肺不张。肺不张多半发生右肺中叶(47.3%),右肺下叶(14.6%),上叶少见(右上叶7.3%,左上

    1962年12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二例报告

    梁凤阁;

    <正> 病例摘要例一,华××,男孩,7岁。住院号92247,于1961年5月6日入院。主诉:全身发黄,腹部肿块约一年。患儿于一年前家中发现身上与眼球发黄、时轻时重,并伴有间歇性发烧、同时发现腹部有肿块,逐渐增大。发病后食欲减退,消瘦。无出血与吐血情况。在外治疗无效,疑为黑热病介绍来我院治疗。既往未患过肝炎,未接种卡介苗,父母否认结核与性病史,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不详。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108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20/70毫米汞柱。营养情况较差,面色苍黄,慢性病容。皮肤轻度黄染,全身浅在淋巴结

    1962年12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麻疹证治经验录

    曹伦;甫献出;张奇文;

    曹伦甫同志献出一本家传治疹抄本,据云:“在我省昌乐阿陀一带,宗此本治疹多人。颇有声望”。但究系何人著述,献者不明。特请有关中医大夫给予审阅,认为确系经验所积,现由张奇文同志将原抄本择其要点,按麻疹的发展,分为发热、出疹、收没三个阶段,逐条加以整理,并取“麻疹证治经验录”为题,今在我刊发表。

    1962年12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蒯仰山中医师儿科临床经验介绍

    张奇文;谭剑业;

    <正> (十一)对小儿喘咳的认识与治疗喘咳之症,在儿科临床极为多见,究其病源不外内外二因。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外感风寒,化热最速,加之父母宠爱,衣被过暖,郁热内蕴易煎熬生痰;或乳食哺喂无节,损伤脾胃,湿滞停饮,留结化痰,痰阻肺络,影响气机,失其清降之职。肺为娇脏,小儿尤为脆弱,不住风寒的侵袭,不堪痰火的交炽,如遇冬春季节或气候骤变之时,寒温失宜,风寒闭肺,壅塞腠理,内外相应,火动于中,痰逆于肺,痰愈盛则气愈逆,气愈逆则痰愈多,喘咳之症斯作。

    1962年12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性白血病患儿的治疗

    沈柏均;

    <正> 作者Л.А.МаХОНОВа在1954—1960年间用不同的方法治疗36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初期(1954—1956)仅输红血球(每周1—2次)和抗生素疗法,疗程1(1/2)—2月,效果不佳。平均生存2—3月(共9人)。 1956—1957年作者用类固醇激素(ACTH和考的松)治疗了13例急性白血病人,疗程3—8周。在激素作用下,患儿病情改善,个别患儿肝脾缩小,出血综合症消失,周围血象改变:红血球和血小板增加,白血球减少,血沉持续降低。但对不成熟细胞毫无影响。13人中,临床恢复、血象不完全正常的5人,临

    1962年12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子树油治疗小儿麻疹腹痛:

    于道川;

    <正> 方药:李子树油(系李子树溢出的胶汁)。用法:3—5岁患儿一般用量,每次0.2—0.5克,用开水冲化服之。若服一次无效,可隔2小时后再服等量一次。治验:我院应用此方治疗麻疹腹痛共计三十余例,均收到良好疗效。例1.孙××,男性,6岁,病后发热、流泪,时

    1962年1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樱桃酒治疗冻疮:

    王宜民;丛培月;

    <正> 方药:樱桃(八成熟)若干,75%酒精适量。制法:樱桃装入瓷罈内,倒入酒精浸没樱桃为度,后加盖密封,在背阴处挖坑将瓷罈埋入,待冬季取出即可应用。用法:①轻度冻疮(皮肤红肿、痛痒,未破溃者):可用罈内酒精浸液局部涂擦,每日数次,或取被酒精浸泡之樱桃剖开去核,用其果肉贴患处,而涂擦之。

    1962年1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卫生学会举行克山病学术报告会

    张心德;

    <正> 山东医药卫生学会,于10月24日和25日,在山东省科学技术宣传馆,举行了有六百余人参加的学术报告会,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郭可大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于维汉教授,在会上分别作了关于克山病专题的学术报告。

    1962年1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儿童和婴儿消化道的X线诊断”

    柳祥庭;

    <正> 小儿消化道的X线检查,随着X线技术的进步与外科手术的发展,而受检人数正在日渐增多。过去认为少见的病,目前已在陆续发现。众所周知,小儿的脏器无论在正常与异常的X线表现,以及检查技术和适应征,均与成人有所不同;尤其婴儿某些急腹症,更需及时发现与处理。因而,

    1962年1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