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 祖国医学对瘧疾的认识与治疗

    葛宝田

    <正> 中医对瘧疾的認識(一) 流行病学方面: 1.季节:內經上說:“夏伤于暑,秋必痃瘧”,丹溪曰:“风暑之瘧多因夏季在风凉处歇”,証之現代流行季节瘧疾也多在夏秋季发生而以八九月間出現高峯。2.地区:巢氏病源,“山瘴瘧者此瘧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景岳全書:“瘴瘧一証唯岭南烟瘴之地

    1963年06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总结交流经验 检阅科研成果——山东医药卫生学会皮膚科学会举行首次年会

    党葆元

    <正> 山东医药卫生学会皮肤科学会,自1959年成立以来,在省科协与省卫生厅的直接领导下,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該会为了总結和交流防治經驗,检閱科学研究成果,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設服务,于5月4日至10日在济南市召开了首次年会。參加会議

    1963年06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目前我省圜氯胍治疗间日瘧的疗效观察

    张詒鲁,刘广汉

    1.用山东新华葯厂加工的米黄色圜氯胍0.1克片剂,治疗間日瘧复发的现症病人,1.2克一次顿服治疗41例症状平均消失时間为49.7小时,原虫平均消失时間为144.6小时;1.2克二日分服治疗60例症状平均消失时間为50小时,原虫平均消失时間为122.8小时,且有8例(13.3%)在240小时原虫仍不消失;1.2克三日分服治疗45例症状平均消失时間为53.9小时原虫平均消失时間为150小时,在240小时原虫仍不消失者2例(4.4%),以一、二日疗法較优,可以考虑在防治中选择应用。2.三种疗法全无反应,但在发作之前或发作时不必服药,以避免发生反应。3.二日疗法追踪观察52例,一月内复发27人,复发率51.9%,两个月共复发37人,总复发率71.2%。

    1963年06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痢疾病人肠道菌群的变动

    汪仲元

    <正> В.Ф.Максимов氏观察了61名成人痢疾腸道菌群的变动。63名健康成人对照中检出大腸菌者76%,蔗糖阳性,溶血性和檸檬酸盐阳性的大腸菌分别有33%,29%和17%。副大腸19%,莫权和普通变形菌2%,产硷菌2%,痢疾变株8%。

    1963年06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伯氨喹啉与息瘧定合并使用对瘧疾抗复发治疗的效果观察

    靳鴻阳,周兰英

    <正> 根治間日瘧,是瘧疾研究和防治工作的重要課題。目前,抗瘧药的发現和合成,已为数不少。1946年伯氨喹啉合成后,世界各地陆續实驗和应用,一致認为伯氨喹啉为8—氨喹啉类药物中,疗效最高,毒性最低的一种,系当前根治間日瘧的良好药物。乙氨嘧啶(国內通称息瘧定,下同)合成后,咸認为該药为預防瘧疾的較好药物。上述两药虽各有所长,但仍有各自的不足。为提高疗效,改进疗程,互取其长,以期取得增效的目的,我們于1962年,在金乡县将二药合并用于瘧疾抗复发治疗。現簡介于下,以供同道参考。

    1963年06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山东省存在长潜伏期间日瘧的商榷(摘要)

    张文瑞,苏景亮,胡月亭,张体运

    <正> 根据我省在六月前尚不能形成瘧疾新感染的条件,是否有长潛伏期瘧疾的存在。作者曾于1962年在枣庄市、滕县最南端,及微山县东南部境內铁路沿线的車站、养路工区、机关、学校和鉄路家属宿舍,对135例六月前新发病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的調查。在調查中确定为瘧疾新发病例的条件为:①两年內确未出現瘧疾症状;亦未有类似症状之发生;未服用过任何抗瘧药物;并未曾到外診所就医者。②两年內未曾到过其他瘧疾流行区者。③本次发病在診断上无誤診:即具有瘧疾典型症状,并經血涂片检查(美兰快速染色)瘧原虫阳性者。調查結果:在1962年6月前发生的135例瘧疾患者中,发現既往无瘧疾病史的新发病例有40例,占29.62%。既往无瘧疾病史,62年曾到瘧疾流行区(湖北洪湖县)新感染发病1例,占0.74%;60年瘧疾旧患,62年发病者11名,占8.14%;61年旧患,62年复发者83名,占61.48%。

    1963年06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伯氨喹啉的毒性反应及其处理的观察

    <正> 我们在以伯氨喹啉(国产商品名扑瘧奎)根治瘧疾工作中,观察了部分病例药后的副作用,并对出現发绀反应的病例作了处理。茲将观察結果报告如下。

    1963年06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济宁地区乙氨嘧啶中毒病例的分析

    史先春

    1.在推荐剂量内服用乙氨嘧啶,出现反应率为4.5%,2.5%和9.45%,均很轻微,短时间内可恢复。2.本文对乙氨嘧啶中毒之症状,原因作了分析,并简要介绍了中毒后解救方法。3.为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总结了几条经验。

    1963年06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伤寒合并阿米巴病17例临床观察

    孟继全

    <正> 伤寒合并症比較复杂。有的对伤寒病本身无多大影响,如腸蛔虫病。但有的能影响其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如血吸虫病。我院于1959年秋季收治伤寒病人45例,其中經大便检查找到有痢疾阿米巴包囊及滋养体而临床上診断有阿米巴病者17例。且其在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效果上与单純伤寒有所不同。特作以报导如下:

    1963年06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先天性瘧疾(附一例报告)

    魏美文

    <正> 病例报告米姓患儿,男性,46天,家住济南市,住院号86820。主訴为全身发黄30多天,于1962年9月24日入院。患儿为第三胎第三产足月順产,于62年8月9日出生于本市妇幼保健院。出生情况良好,体重7斤2两,皮肤无損伤,胎盘完整,肉眼观察无異常。住院期間无任何症状与体征,生后第五天出院时患儿面色紅潤呈健土貌。但于生后第8—9天其母給喂奶时則

    1963年06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我省瘧疾抗复发治疗对象的商榷

    靳鸿阳,周兰英

    1.本文通过调查、观察、对比,对抗复发治疗的对象,作了商榷。进一步证实我省采用的对61和62年有瘧史者为抗复发治疗对象的正确性。2.本文指出,由于我省抗瘧工作的目趋细致、复杂,而对瘧史间隔一年的病例,尤其有反复发作史和12岁以下之儿童应予以足够的注意和适当处理。

    1963年06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氯霉素治疗伤寒

    朱菊人

    <正> 作者应用12种不同剂量的氯霉素治疗525例伤寒病人,三組病人每天氯霉素之剂量各为每公斤31.6毫克,47.4毫克和62.8毫克,分成4或6次应用,疗程为5天,另三組每天之剂量減少一半各为每公斤15.6毫克,23.7毫克和31.6毫克,分成3或4次应用,疗程10天。另六組之剂量同前二組,但加用Prednisolone剂量为每公斤0.8毫克,一天三次,应用3天。治疗結果,10天疗程組中其并发症发生率最高者較5天疗程組中最低者还要低,加用Prednisolone組和未应用

    1963年06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伤寒242例临床分析

    徐功立

    <正> 近几年来通过本院收治伤寒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发病率及并发症与过去有所不同,为了进一步掌握这一規律,茲将山东省立医院內科自1951年1月至1961年12月31日止,十一年間住院治疗242例伤寒病例加以分析。(一) 取材标准:(1)临床症状及血或骨髓、大便、小便等培养中任何一項阳性者,共192例,占79.3%。(2)临床症状及有肯定診断价值之肥达氏反应者,共32例,占13.2%。(3)經手术或病理检查証实者,共8例,占3.3%,临床表現似伤寒而无实验室証据者,未列入內。(二) 逐年发病率:

    1963年06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伤寒67例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的分析

    赵宪邨,姚延礪,黄干群,张宝珠,华旭輪

    <正> 1961年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內科曾收治伤寒67例,将其临床特点与重要并发症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診断标准是:①临床表現与阳性培养者(骨髓、血、大便及小便中任何一項阳性者)。②临床表現与阳性肥达氏反应者。③經手术检查証实者。

    1963年06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量两次氯霉索间断疗法治疗伤寒病50例之疗效观察

    刀爰章,张立中

    <正> 到目前为止,氯霉素治疗伤寒及副伤寒仍然被公認为最有效药物。自应用氯霉素治疗伤寒病后,复发率反較前增高。因此引起了临床医家对氯霉素治疗伤寒病之探討,并对有效剂量,疗程,应用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作者以“小量两次氯霉素間断疗法”用之于临床,自1959年8月—10月,共治疗50例伤寒病人,取得满意疗效。茲报导于下,以供同道参考:

    1963年06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治疗传染性嗜伊红细胞增多症11例疗效总结

    方吉庆

    <正> 传染性嗜伊紅細胞增多症,系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点咳嗽、胸悶、气喘,午后午前夜間較重。目前在治疗上尚无特效疗法,尤其針灸治疗文献罕少报告,因此本組以針灸治疗,本着中医辨証論治的原則,按証取穴在临床上摸索經驗,由于时間較短,仅初步总結以供参考,不当之处敬希指正。

    1963年06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流行性出血热——1例报告

    王子骥

    <正>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临床上有发热、休克、出血、腎功能改变等特征。其致死原因常为休克及尿毒症。此病在我国东北、內蒙等处均曾有流行,但目前我省尚未見有报导。为了使我們提高警惕,以免貽誤診断及治疗,故特将我院在1962年11月份收容从外地前来济南发病的1例病案作一分析,以供同道在今后防治工作中之参考:

    1963年06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瘧疾一例报告

    任斯德,崔筠

    <正> 新生儿瘧疾包括生后一月內自然感染、輸血感染及通过胎盘感染的先天性瘧疾。临床上往往因为新生儿对許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而忽略瘧原虫的感染。先天性瘧疾及新生儿自然感染的瘧疾,在国內外已有不少报告,高瘧区較为多見,但我地区尚未見报导。我院于1961年10月份遇一8个月早产儿出生后第20天开始瘧疾发作,并找到瘧原虫。診断为間日瘧。主要表現間日发热、寒战、嗜睡。患儿母亲在产前三天患间

    1963年06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型间日瘧一例报告

    刘意凌,郭同经

    <正> 临床所見的瘧疾中,恶性发作之脑型,死亡率很高,多为恶性瘧所致,因间日瘧发病者較为罕見;据我们翻閱之文献在华北地区,尚未見有报导。我院近十几年来仅見一例,經治愈出院。今将此例报告如下,以供同道們参考。

    1963年0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伤寒并发血红蛋白尿一例报告

    孟继全

    <正> 伤寒并发症一般以腸出血、腸穿孔、胆囊炎、枝气管炎及肺炎等多見;并发血紅蛋白尿者尚属罕見。据作者手边有限文献查考,自1895年首由Oslen氏报告一例以后,国外共报导12例;国內1957年张(?)灏氏报告成人患者一例,1959年徐震霄氏等报告儿童患者一例。現将我院儿科1962年遇到一例作以报导,以期引起临床工作者对該病的注意。

    1963年06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剂量金霉素治疗急性痢疾

    朱菊人

    <正> 100例急性痢疾病人中,50例給予金霉素0.5克一天三次,另50例給予0.2克一天三次。二組治疗的方法如下:第一疗程为6天,間隔4天后,給第二疗程5天,小剂量組病人的恢复过程較之大剂量组未見延长。从主要症状的恢复来看(包括一般感染症状的消失,粪便恢复正常,疼痛和痙攣症状的消失,腸道粘膜

    1963年06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副伤寒乙合并急性甲状腺肿炎一例

    李丕信

    <正> 病例摘要患者田××,男性,19岁,河南省魯山县人,务农,住院号59—5060号。以发冷发烧五天,頸部肿痛一日而入院。患者于入院前五天即有輕度冷烧,食欲不振,全身不适,急躁,但未就診。于入院之前一日突然发冷,寒战,繼而高烧、头痛。第二日晨即觉頸部右側凸出一核桃大之包块,有胀痛,压之疼痛加重,包块逐漸增大,疼痛难忍,咽下及呼吸均有障

    1963年06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E605急性中毒141例临床分析(摘要)

    王维郡,林奭

    <正> 作者报告了1958—1961年E605急性中毒141例,发病率以农作物最繁茂的7月为最多(占73%);中毒途径:①誤貪噴洒过E605三十天內的蔬菜或瓜果?谡`食拌有E605的粮种。③誤食經E605药死的魚、虾、螃蟹。④服毒。⑤不按操作規程噴洒E605而經皮肤或呼吸道吸入。⑥个别患者用E605灭头虱而致中毒。按临床症状可分三类:①輕度中毒:起病緩慢,中毒后数日感头昏、头痛、目眩、煩躁不安、睏倦、

    1963年06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护士学会举行第一届学术年会

    张心德

    <正> 山东省护士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于5月4日至8日,在济南市举行。这次年会,是我省广大护理人員一次規模较大的学术会議。出席会議的正式代表达120人,列席代表200人,她(他)們分别来自全省各专区、市医院,铁路医院,駐军医院,卫生学校等单位。有的从事医院护理工作,有的从事护理教学工作。在五天的会议

    1963年0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