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 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造型初步实验观察

    张永华,姚念宏,王春银,刘培允,李炳绪

    <正> 本实验利用中药大黄的苦寒泻下作用造成小白鼠脾肾阳虚证型,然后应用温补脾肾中药(四君芪附汤)使其复健,初步结果如下。

    1982年02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直视下气管导管导行胃管插入法应用

    单有谦,郑光风

    <正> 最近,我院收治5例口服大量有机磷而致严重中毒的昏迷患者,在直接插胃管失败后,改用直视下气管导管导行胃管插入法,取得成功。一、插管方法: 1.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选择相应型号的气管导管和胃管,以保证胃管能顺利通

    1982年02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癌药加热局部体外循环灌注治疗肢体恶性肿瘤(附2例报告)

    张世连

    <正> 应用选择性抗癌药治疗恶性肿瘤有严重副作用,我们试用加热超剂量抗癌药局部体外循环灌注法治疗肢体恶性肿瘤2例,收效满意。例1:女,55岁,1980年7月8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左手掌侧小鱼际肌处发现有一高粱粒大的黑色不突起皮肤的色素改变,无痛痒;1年前突感局部发痒,且色素改变处

    1982年0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脓疱疮治验

    张连凯

    <正> 笔者用自制大黄散治疗脓疱疮数例,疗效显著,用药1~3次,平均3~5天治愈。

    1982年02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耳源性脑脓肿496例临床分析

    樊忠

    <正> 耳源性脑脓肿是化脓性中耳炎最严重的颅内并发症。现对我省10个医院496例耳源性脑脓肿病例作一分析。一、性别与年龄:男性358例,女性138例。年龄1~61岁,其中11~40岁294例,占59.2%。

    1982年02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喉、气管、支气管异物3,630例临床分析

    李悦珍,赖先群

    <正> 本文汇集了我省26个医院自1956~1980年有病历记载的3,630例喉、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并对其诊断、麻醉选择及治疗等问题进行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2,320例,女1,310例;年龄3个月至82岁,其中3岁以下幼儿2,299例;吸入异物至就诊的时间为1小时至30天;吸入异物以植物类最多,占3,116例,动物类异物95例,金属类异物110例,塑料类异物及其它309例。

    1982年02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03例耳源性脑脓肿死亡病例分析

    樊忠,刘清明,孙化鲲

    <正> 近年来,由于新型抗菌素的临床应用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耳源性脑脓肿的病死率显著下降,但仍然是耳鼻喉科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一种。国內报道,病死率为16~25%。综合我省797例,病死率为18.7%。为了探索本病死因以提高其医疗水平,就103例耳源性脑脓肿死亡病人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1982年02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旧性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单纯手法复位

    王健民

    <正> 近年来我们单用手法复位治疗陈旧性颞下颌关节前脱位,效果满意。操作方法:两拇指同时下压下颌骨。然后左手拇指下压下颌骨右侧,并向后旋转。另一手将左侧下颌骨稍向上抬并向右侧推转,两侧交替进行。待术者感到下颌关节处出现松动或伴有弹响时,即可先使一侧下颌

    1982年0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型超声、胆道及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诊断胰腺疾病

    李占元,华伯勋,王占民

    <正> 自1979年我院相继联合应用B型超声、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及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法诊断胰腺疾病33例,经手术证实,其确诊率为75.2%,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30~63岁,其中40岁以上者29例。主要症状为黄疸、上腹痛、包块及低血糖发作。就诊时行B型超声检查者19例,PTC检查20例,选择性

    1982年02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消化性溃疡综合治疗32例

    刘世翔

    <正> 我院自1978~1980年用胃复安、胃舒平、痢特灵,654—2及复方炔诺酮综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收效良好。临床资料:男25例,女7例;年龄17~60岁;病史4个月至12年;其中胃溃疡9例,十二指肠溃疡23例(根据溃疡病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钡餐证实)。均经多种药物治疗未愈。

    1982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120例分析

    赵志毅,马沛然,魏根福,徐泮

    <正>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简称新生儿化脑)常因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而误诊和误治。下面就省人民医院,昌潍地区人民医院和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自1965~1979年收治的120例分析讨论如下。

    1982年02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占位性类脑瘤型散发性脑炎临床病理2例报告

    罗仰明,孟凡志,谭世敏,杨明立,张伟栋

    <正> 我院于1980~1981年收治非占位性类脑瘤型散发性脑炎22例,死亡5例,择2例尸解报告如下。例1:男性,24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语言不清、伴头痛1天入院。查体:患者意识矇眬,两瞳孔不等大,颈有抵抗感。左上、下肢肌力均为0度,肌张力低;右上下肢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双侧锥体束征阳性。其余术发现异常。化验:血白细

    1982年02期 17-1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原因分析

    钱焕德,向瑞玺

    <正>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多病因的综合症,一般根据临床症状、脑膜刺激征象和血性脑脊液,诊断多不困难,但对上述表现不典型者则易误诊、漏诊。我院收治1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误漏诊31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1982年02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苯妥英钠致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的临床观察

    张朝正,孟继德,何伋,成义仁

    <正> 苯妥英钠是防治癲痫的抗痉剂,一般有效剂量平均每日300~400毫克,即血液浓度平均10~15微克/毫升。目前由于多数医院未开展血液浓度测定,仅能根据病人年龄、病型和病程等掌握治疗量,故临床上可能出现药量不足或过量、甚至中毒。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对苯妥英钠致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的有关问题提出讨论,以引起临床重视。

    1982年02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结肠灌洗后药物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菌痢

    王希明

    <正> 笔者用结肠灌洗后药物保留灌肠治疗经用常规抗菌疗法、对症及支持疗法等治疗三天无效的重型菌痢50例,获效显著。治疗方法:先连续用外用生理盐水200

    1982年02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36例报告

    郭兰敏,徐教瑜

    <正> 肺动脉瓣狭窄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可单独发病或与其他心脏畸形并存。我院收治36例,现结合文献对其术前诊断、狭窄程度的估计及治疗等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20例;年龄10~30岁;其中单纯瓣膜狭窄29例,漏斗部狭窄3例(有2例为纤维环状狭窄),瓣膜部狭窄合并卵圆孔未闭或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4例。手术

    1982年02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可逆性心肌梗塞图形与急性心肌梗塞的鉴别(附4例报告)

    张洪昌

    <正> 可逆性心肌梗塞图形(下称心梗图形),系指由某些原因造成的心电图上出现异常Q波、ST—T改变,酷似心梗图形。而又难以用心肌梗塞解释者。现结合所遇4例,将两者的鉴别加以讨论。例1:男,52岁。因被牛撞伤胸部半天入院。查体无明显外伤。心电图示Ⅰ、avL呈R型,Ⅱ、Ⅲ、avF呈rS型,V_1~V_5呈QS型,Ⅰ、avLT波深倒置2毫米,V_2~V_5倒置分别为1~5毫米,PⅡ、Ⅲ、avF>

    1982年02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7例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动态观察

    刘俊元

    <正> 我院1967~1981年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296例,经连续心电图动态观察证明心电图改变系由脑血管病所致者17例,其中男8例,女9例;年龄52~76岁。脑血栓形成8例,脑溢血4例,短暂脑缺血发作5例。患者均伴有高血压,7例血钾偏低。一、心电图改变及动态变化: 本组心电图主要为缺血性改变,心律失常,传导障碍及Q—T间期延长。缺血性改

    1982年02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奎尼丁中毒五次室颤经电转复救治成功1例

    朱兴雷

    <正> 患者,女,48岁,因与人吵架,服奎尼丁6克,半小时后急症入院。既往患风心病二十余年,1973年曾在本院做二尖瓣分离术,平时有心慌、气短及下肢轻度浮肿。查体:血压90/60、神志清,右胸前有一长20厘米的手术疤痕,双肺呼吸音稍粗,肺底偶闻及水泡音。心尖搏动不明显,心界

    1982年02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凡氏综合征(附一家族8例报告)

    张善同

    <正> 本文报道一家族8例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并就遗传学及诊治等问题进行讨论。典型病例患者(Ⅱ_1)女,38岁,为其家族马凡氏综合征先证者,因胸痛1天入院。患者于20多年前赛跑时曾有晕厥史,7年前在妊娠期间出现心慌气短至今,劳累时尤甚。入院前日因过劳突感胸骨后疼痛,伴胸闷心悸,含化硝酸甘油无效故来院。患者自幼高度近视,且身体发育快,但体质较弱。家族中其父

    1982年02期 29-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辅酶A等封闭治疗斑秃

    李世林

    <正> 药物:取维生素B_(12)100微克溶解辅酶A50单位,再加2%普鲁卡因2毫升。封闭方法:常规消毒患处,将上述药物用4~5号针头皮下注射,每周一次。

    1982年02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烟台地区恙虫病的流行病学初步调查

    赵芝龙,车培昶,刘长宣,徐永忠,安运国,邹立秋,赵先礼,魏炳利,唐启泮,姚全仁

    <正> 1977年福山县发生一组恙虫病病人,均为农民。主要临床表现为发冷、发热(39~40℃,持续15~18天,高热时伴寒战和大汗淋漓),焦痂(分布在锁骨上,腋窝、肘关、节、下腹部和腹股沟处)、淋巴结肿大(主要为焦痂周围的淋巴结肿大)及皮疹(多发生于病后5~6天,无痒感及脱屑现象)。未发现呼吸、消化、循环及神经等系统的其它特殊症状体征。

    1982年02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因子Ⅷ相关抗原测定的意义

    翁维权,于竹英,陈兵,田树堂

    <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理迄今未明,多数学者认为与自体免疫有关。我们测定25例ITP患者的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简称ⅧR:Ag),多数浓度较高,这对探讨ITP的病理生理有一定意义。

    1982年02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钩形钢板的临床应用

    赵景浩,林圣洲,冯宝令

    <正> 我院自1977年用钩形钢板治疗移位鹰嘴骨折和骨盆骨折12例,疗效满意。钩形钢板制作:将“v”形髓内针制成宽0.8厘米、长7~9厘米的钢板,并钻孔2~3个。其中一端制成双叉,叉端弯成180°(见封三图1)。

    1982年02期 3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珠黄散塞入囊腔治疗口腔粘液囊肿

    <正>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5医院李文治报道:用中药珠黄散塞入囊腔治疗口腔粘液囊肿50例,其中47例治疗一次即愈,3例治疗两次痊愈。珠黄散配方:珠砂、黄丹、枯矾各1两,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即成。用法:先将珠黄散在囊肿表面粘膜上反复涂擦

    1982年02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硅橡胶薄膜作股四头肌成形术一例报告

    王永惕,汤继文

    <正> 我们应用硅橡胶薄膜为一例股骨下段骨折后股四头肌粘连的病人行股四头肌成形术,收到满意效果。患者女,20岁。因右膝关节僵直,不能屈曲8年,于1979年4月18日入院。患者8年前因外伤致右股骨下段骨折,在某医院行牵引并用夹板固定3个月,去除外固定后,

    1982年0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82例报告

    孙志廉,王桂东,吕秀芝

    <正>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占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首位。我院自1971~1981年共收治82例,现将其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男性54例,女性28例;年龄1天至16岁;高位闭锁37例,低位闭锁45例,伴有瘘者35例;其中一型7例(肛门直肠低位闭锁),二型1例(肛门膜状闭锁),三型23例(肛门或肛管交界处狭窄),四型13例(肛门闭锁合并低位直肠阴道瘘或直肠舟状窝

    1982年02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警惕心得宁引起眼角膜损害

    李锡岩

    <正> 心得宁是对心脏β_1受体有选择性作用的药物,对治疗心绞痛及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亦可用于高血压及甲状腺机能亢进者。本药对心功能不全和哮喘者较萘心安(Propranolol)安全。但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本药长期使用可引起与自身抗体有关的眼—粘膜—皮肤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反应。早在1974年国外就有报道,长期大量应用心得宁可对眼引起不良反应,其中2/3

    1982年02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反复咳喘、下肢浮肿、左3—4肋间舒张期杂音

    范明光,林庆民

    <正> 病历摘要张××,女,63岁。反复咳喘30年,心慌、气短、下肢浮肿2年,加重半年,于1980年6月30日入院。患者于30年前,始咳嗽、憋气、吐白色粘痰,每逢冬季发作,持续约两个月。近二年每活动后觉心慌、气短,并出现下肢浮肿。近半年来全身浮肿、气短、常不能平卧,曾先后两次在某县医院住院治疗好转。6天前,因咳痰喘憋及浮肿加重,经用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治疗两天无效而入院。

    1982年02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未婚青年月经过多,阴道排液2月余

    刘新民

    <正> 患者主诉有水样白带,有时白带血性腥臭,结合“月经过多”,应考虑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粘膜下肌瘤感染,以及子宫颈癌、子宫颈内膜息肉或粘膜下肌瘤、重度子宫颈糜烂等子宫疾患。根据白带的特征,还应考虑输卵管癌、卵巢癌累及输卵管、输卵管积水以及阴道的炎症或肿瘤等。因为患者未婚,虽可行肛腹诊检查,但不够满意,欲确诊还应用棉棒伸入阴道后穹窿作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如果有子宫内膜癌或宫颈癌,则阴道细胞

    1982年02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巨大肾积水23例报告

    乙恩波

    <正> 我院自1964年以来收治巨大肾积水病人23例,其中男20例,女3例。年龄1.5~72岁。发病于左侧13例,右侧10例。肾积水量多达10,550毫升。病程自10小时至10余年不等。巨大肾积水多由泌尿系梗阻所致。梗阻原因有机械性和动力性两类。机械性梗阻又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本组机械性梗阻19例,其中先天性1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0例,异位血管压迫1例),后天性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5例,输尿管结石2例,肾肿瘤压迫1例),未载明原因4例。

    1982年02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冠状动脉痉挛——老概念的新挑战

    郭继鸿,杜秋帆

    <正> 早在1768年,Heberden就怀疑冠状动脉痉挛(简称CAS)与心绞痛有一定关系,1870年由Latham首次明确提出CAS是心绞痛发作的原因,此观点一直盛行到二十世纪初。以后CAS的理论逐渐被人们忽视并摒弃。因为在冠状动脉造影时,患者需常规含服硝酸甘油,故造影中很少发现CAS;另外,病理学医师在心肌梗塞患者尸解中发现了严重的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因而认为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是冠心病唯一的病理学基础,并错误地认为冠状动脉明显增厚,管壁硬化后不可能再发

    1982年02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癌症100例与吸烟的关系

    王金芳

    <正> 统计100例癌症患者,其中吸烟者71例(男70例,女1例),平均每日吸21支,吸烟时间10~40年,不吸烟者29例(男23例,

    1982年02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进一步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死率

    李秀峰

    <正> 心脏是全身耗氧量最多的器官,每100克左心室心肌的耗氧量为8~10毫升/分(甚至高达40毫升/分),一旦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或痉挛而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则部分心肌的氧供应便受到限制或中断,特别是在劳累、运动、情绪激动、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或心肌收缩增强等耗氧增多的情况下,心肌氧的供求矛盾更为突出,轻则发生心绞痛,重则发生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早期病死率高,且多死于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因此,做到“三早”是降低心肌梗塞病死率的关键。

    1982年02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荧光染色法与抗酸染色法检查结核杆菌的对比观察

    石振昌,陈增辉,蔡永慧,孙玉兰

    <正> 我们对628例肺结核病人,用荧光染色与抗酸染色对比检查痰标本897份,结果证实荧光染色法较抗酸染色法阳性率高,现总结如下: 方法收集病人晨痰于瓶内,先选取脓性,干酪样或带血丝痰液涂片,用两种方法染色,然后将剩余的痰液加入等量1.5%碳酸钠溶液,煮沸20~30分钟,待凉,倾入15×100毫升试管内经3,000转/分离心20~30分钟后,弃上清液,取沉渣涂片再用两种方法染色。

    1982年02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的临床意义

    姜全斌

    <正> 正常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一方面通过前、中、后结间束传人房室结;另一方面通过前结间束的分支(即Bachmann纤维)传入左房。因此,左房除极所产生的P波终末向量较右房除极产生的初始向量约晚40毫秒。多数学者认为,正常窦性心律时,横面上P波初始向量投影于V_1导联轴的正侧;而P

    1982年02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流产术后急性宫腔积血5例报告

    单清学

    <正> 我们遇到人工流产术后急性宫腔积血5例,均为妊娠3~3.5个月行宫颈插管钳刮术的经孕妇(先子宫颈管内插一6厘米长橡皮导尿管,12~24小时再行钳刮取胎)。临床表现:患者于流产术后一般情况尚好,阴道流血不多,仅感小腹部轻度坠痛。但术后4~12小时,腹痛逐渐变为剧烈持续性坠胀痛,并阵发性

    1982年0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刘翠英

    <正>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也称复发性脑局部缺血发作,是脑血管疾病(指颈內动脉系统或椎基动脉系统血循环短暂障碍,伴随突然发作,并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的一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言语、运动或感觉障碍为特点,症状可在短时间內达高峰,一般持续几分钟、几小时,多在24小时內自行缓解。

    1982年02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外儿科医学的进展及瞻望

    马沛然

    <正> 目前国内外儿科学进展较快,现参阅国内外文献,将儿科医学方面的主要进展作一概述。一、儿童保健过去习惯以体重衡量小儿健康和营养状况,现有人研究认为,儿童发育标准应以体重、身长、智力、运动等多方面衡量。大连、上海等地对小儿进行40项智力测定,包括运动、自我认识(如地址、姓名、身体部位等)、辨认及记忆力等,认为除智力

    1982年02期 50-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阿司匹林所致暴发性出血2例报告

    韦平

    <正> 例一:女,41岁。因周身关节疼痛肿胀年余,加重3个月入院。查体:营养欠佳,血压124/80,右肘、指关节及左趾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其余无异常。化验:血红蛋白8.5克,红细胞367万,白细胞6,200,中性78%,淋巴21%,单核1%,血沉85毫米/小时。初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阿司匹林(1.5克日4次),强地松(10毫克,日3次),肌注“703”及维生素B_(12)等抗风湿治疗。治疗18天后病人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唯

    1982年02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咯血急救手术问题

    王常坤

    <正> 作者报道因肺部慢性疾病引起的大咯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及时急症手术抢救者61例,手术抢救成功率为95.1%。作者认为,大咯血手术的适应症是:①咯血量500毫升以上/18~24小时,经內科盝亓品?包括人工气胸、人工气腹及反复输血治疗等措

    1982年02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心病合并功能性肾功衰竭的诱因与预后

    徐秀清

    <正> 作者报道157例肺心病合并功能性肾功衰竭患者,功能性肾功衰竭的诊断标准是尿少或无尿,尿素>40毫克%。分析其诱因主要有两方面:①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与酸中毒。组织缺氧,蛋白分解增加,血中含氮物质增高,同时发生乳酸性代谢性酸中毒;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呼吸性酸中毒。严重酸中毒,使血管张力降低,心收缩力不足,心排血量减少,

    1982年02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副作用综合报告

    许仁和

    <正> 本文综合报告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致并发病72例,其中流感样综合征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溶血性贫血及心律失常各1例、明显消化道障碍2例(均由利福平所致);过敏性休克4例(利福平引起2例,利福霉素及链霉素各1例);血小板减

    1982年02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答读者问

    <正> 问: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肾代偿限度是多少? 答:对慢性呼吸性酸中毒肾代偿限度,意见不一,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摸索出如下标准(见表)。

    1982年0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