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 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岛医学院顾问、医学博士、教授沈福彭同志,因患心脏病救治无效,于1982年2月9日不幸逝世,终年74岁。青岛医学院党委以十分崇敬的心情,遵照沈福彭同志的遗愿,将其遗体解剖制成骨架标本,让他“在自己所倾心的岗位上继续站岗”。沈福彭同志热爱祖国,热爱党,对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精神,受到人们由衷的敬仰和深切的怀念!
1982年04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正生,马焕烈,荣佑宝
<正> 我院自1980~1981年共做心脏瓣膜置换术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8~44岁,体重50~67公斤。瓣膜病理改变均属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7例,二尖
1982年04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自友,宋子信,刘鲁生,李江,魏广山
<正> 自1978年10月至1981年1月,我们采用脾切除脾腔静脉吻合、胃冠状静脉结扎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10例。10例中,男、女各5例。年龄21~53岁,平均34岁。8例有肝炎史,1例曾多次发作
1982年04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学贵
<正> 笔者曾遇2例阴茎皮角癌变患者,现举1例。张××,46岁。1952年曾在某院因包茎龟头阵发性奇痒,行包皮环切,术后发现阴茎背侧偏右有一绿豆大小之结节,术后奇庠减轻,但结节逐渐增
1982年04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占元,孙靖中,张继广,郭广林,孙保德,张尚忠
<正> 自1959~1980年,我院共收治胰腺囊肿34例,其中胰腺假性囊肿32例,胰腺真性囊肿2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2~58岁,其中12岁以下6例,18~50岁24例。病史14天~3年,6周以上者27例。本组34例中,1例行非手术治疗,另33
1982年04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玉泉
<正> 我院采用甘草物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获效满意。下举1例: 男,20岁。15年前因感冒发烧两天,出现鼻衄,齿龈出血,全身皮肤有大小不等之
1982年04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苑正太,沈志鹏,王标,徐良
<正> 近年来,我们在用大张中厚皮肤移植治疗面部早期烧伤的基础上,应用全张全厚皮肤移植治疗1例早期面部烧伤、2例晚期疤痕畸形,又试用全张带真皮下血管网皮肤移植治疗1例面部疤痕患者,均获效满意。
1982年04期 10-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向清,孙奇,韩玉清,刘善才,梁雨和,李健,齐会南,丛秀云,冯国强,常进军
<正> 为了探讨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发生机制和寻找抑制烧伤渗出的药物,我们用氢溴酸东茛菪碱对鼠烫伤后的抗渗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每公斤体重0.4毫克东茛菪碱对大白鼠烧伤部位的水肿形成
1982年04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世连,刘其春,宋恒平,刘永庆,孙成祥,陈锦元,余聚生,王孝云
<正> 我院自1980年以来采用大网膜移植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7例,均为男性,年龄19~45岁,病程8个月~20年。病变部位在右下肢4例,左下肢3例,均合并足背、足趾溃疡和足趾坏死,以及骨髓炎。经股动脉造
1982年04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薛其莹
<正> 电击复律是治疗心房纤颤等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我们体会,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心房纤颤,只要有较明显的临床自觉症状,发生时间在5年以内(最好在2年以内),促发心房纤颤因素(如风心症二尖瓣狭窄、甲亢,心肌炎等)去除后房颤仍存在,近
1982年04期 15-1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茅培新
<正> 我院自1970~1980年共收治尿道外伤81例,其中21~50岁者70例。损伤部位:前尿道(主要是球部尿道)损伤42例,后尿道损伤31例,记载不详8例。损伤原因:会阴部骑跨伤和交通事故伤
1982年04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之清
<正> 一、颈椎病临床分型的病理学基础: 本病的分型,国内外至今尚无一致意见据文献及笔者长期观察,颈椎病产生各种症状体征的病理学基础是七种组织受累。(一)颈脊椎各椎间关节及周围肌肉、
1982年04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孔祥和,马沛然,张傅英
<正> 我院自1969~1980年以脑电图检查小儿癫痫830例,其中门诊743例(89.5%),住院87例(10.5%)。
1982年04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闫乐京,姜元松,李萍
<正> 心包癌,多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转移,临床较少见。我院收治的6例(男4例,女2例),以往均健康,病程为1~2个月,主要症状为胸闷、憋气、咳嗽、乏力、食欲不振。其中咳痰带血丝2例、胸痛3例、低烧
1982年04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世翔
<正> 特发性浮肿是水盐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多见于20~50岁女性,又称周期性浮肿,主要是因内分泌功能失调及对直立位反应异常等所致。自1978年以来,我们诊治8例特发性浮肿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5~42岁,发病
1982年04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猛加,程长征
<正> 我院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29例32耳(均经其他治疗无效)。病史8天13~个月。伴有前庭症状者21例。治疗方法:应用2.5ATA,升压时间为
1982年04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旭日,武秋华,于国勤
<正> 病例选择:①主要病史为周期性发作性头痛,多偏于一侧,偶见于两侧,间歇期无症状。②搏动性头痛,常伴有视觉改变和其它植物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颜面苍
1982年04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善政
<正> 我院胸外科收治自发性食道破裂9例,均为男性,年龄22~36岁,其中5例发生于大量饮酒后,先出现恶心呕吐,随之胸部或上腹部剧痛,并有呼吸急促及胸部紧迫感。另外4例发生于饱饭后,其中1例为重体力劳动所致,症状与上相同。患者均呈急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变
1982年04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忠民,黄小民
<正> 本文对所见2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结合文献作一分析讨论。一、临床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32~83岁;病程10天~19年。冠心病8例(其中2例伴有高血压)、病毒性心肌炎后
1982年04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荣坤,张美英
<正> 周边部色素膜炎系指从前房角到脉络膜周边部的炎性病变,亦称为后部睫状体炎、慢性睫状体炎、睫状体扁平部炎、周边部网
1982年04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志勤,郑维胜
<正> 我院应用高压氧治疗脑挫裂伤13例。1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部分有躁动不安、言语不清、失认及颈部抵抗感、肢体活动不灵等表现。男10例,女3例。年龄15~52岁,病程9天~2年。一、治疗方法:一般病人采用面罩吸氧法,昏
1982年04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健
<正> 病历摘要汤××,男,59岁。小便色黄20余天,加重5天,于1981年6月3日入院。患者于5月中旬发现小便由淡黄色渐成深黄色,大便灰白,四肢乏力(食欲正常,无发烧,肝区不痛)。近因受凉、咳嗽、疲乏无力来诊。
1982年04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连凯
<正> 自1976年以来,笔者用“枯矾散”治疗足癣30例,均在3~5天治愈。处方:枯矾20克,硫磺20克,冰片5克,乌洛托品粉10克,外用消炎粉5克(或磺胺噻唑5克)。上药研细过六号筛,装瓶备用。用法:①水疱型足癣:以温开水将脚泡洗揩干,用甘油将“枯矾散”调成糊状外搽,日二次。②湿
1982年04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训颎
胃大部切除的手术效果一般较好,但术后综合征及并发症较常见。王训颎教授将其分为胃肠吻合输入袢综合征、胃肠吻合输出袢及吻合口梗阻、十二指肠残端瘘、近期倾倒综合征、吻合口边缘溃疡、手术后出血、胃残端瘘及吻合口瘘、内疝、扭转吻合及错误吻合;胃大部切除术中常见其他脏器的损伤、返流性胃炎、小胃症状等十二类,组织有关同志撰写成文,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防治办法。本刊从这期开始连载,以期对大家有所助益。
1982年04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振湘
<正> 由于食管、肺部和纵隔疾病而施行手术的病人往往年龄较大,心功能较差,因而术后出现心脏并发症者较多。据统计,我院因食管癌行剖胸手术的1,057例中,有9例因
1982年04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殿昌
<正> 既往认为,脾破裂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全脾切除术对人体无影响,因而对脾脏外伤或其他脾脏疾患主张切除。随着免疫
1982年04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学进
<正> 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而三者的发生、发展又与心肌梗塞范围大小密切相关。心肌梗塞范围愈大,心功能障碍和心脏电活动的紊乱程度愈严重,预后也就愈差。当左
1982年04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季长虹
<正> 由于老磺胺药(如ST和SMP)的毒性较强、副作用多且严重,故有淘汰或使用减少的趋势。新磺胺药,特别是TMP,不仅使抗菌作用增强,而且治疗范围较广。经药理与临床对
1982年04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荣
<正> 预激症候群的心电图表现可与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与心肌梗塞等类似,还可能掩盖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改变。我院曾遇1例酷似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的不典型Mahaim氏纤维型预激症侯群者,在他院曾被误诊误治,介绍如下: 患者男,31岁,工人,以往体健,于1976年12
1982年04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庆山,陈德清,宫启悟,刘毅
<正> 一、病历摘要:女,37岁,农民。因腹部进行性膨大20余年、消瘦而入院。从10岁起一直诊为“顽固性肝硬化腹水”,长期治疗无效。既往无黄疸、发烧、出血等,亦无外出史及外伤史。月经初潮21
1982年0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太璜,宫东尧,马汝镇,穆庆岭
<正> 笔者于1980年收治1例胰管结石,男,47岁。入院前50余天小便发黄,大便变白,食欲下降,厌油,乏力。某院曾按“黄疸型肝炎”治疗半月余,未见好转,皮肤黄染加重,小便色如浓茶样,大便白色加重。有时
1982年04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继统
<正> 笔者就所接触到的一些儿科误诊病例,试用唯物辩证法观点作一浅析。一、主诉以内与主诉以外:一般认为,主诉可提示主要的诊断方向,许多疾病的正确诊断应落在主诉以内。但儿科病史多由他
1982年04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恒源
<正> 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夏志鸿主编的内科讲座《心血管系统疾病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在医务人员中有一定影响。但我对其中的THAM计算公式有不同看法,现与作者商榷。书中第221页介绍的THAM的剂量计算为:
1982年04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福奎
<正> 一、操作步骤: 1.拍X片,了解受伤牙根部情况,选好适应症。2.局部常规消毒和麻醉。3.根面预备:①用砂轮将牙根磨成唇、舌向两个斜面。②用拔髓针及根管扩大针拔掉牙髓。③参照X片、根据根管长短、大小及形态,用不同型号已消毒好的圆形钻顺牙根轴向,扩大根管至牙根长度的2/3或3/4,其粗细视牙根粗细而定。④用无菌生理盐水或3%的双氧水冲洗根管。⑤取适当粗细的不锈钢丝在酒精灯上烤热后迅速准确插入根管或用卷棉针蘸CP液(含酚12克,樟脑24克,95%酒
1982年04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泽村,丁昌洪
<正> 一、材料和方法: 1.抗血清的制备:将肺癌组织及肺癌胸水研碎成浆状,离心沉淀,取上清液,加福氏佐剂,免疫家兔,每周一次,共六次,杀兔取血清,加等
1982年04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克荣
<正> 一、去疣膏制法:纯碱、生石灰各半,掺入少量糯米,加水适量,放置12小时后调成糊状,装入广口瓶备用。
1982年04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杰
<正> 输液反应是发生在输液过程中的一种速型的以寒战,高热为特点的变态反应,重者可危及生命。一、临床表现:输液反应多发生于输液后几分钟至1小时,其主要症状为突然发冷、
1982年04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明永,张志英
<正> 在无电除颤器设备条件下,可以用药物使心房纤颤复律。但单用奎尼丁治疗心房纤颤疗效尚不够满意,且易发生毒性反应。我院自1979年6月以来对20例有转律指征的心
1982年04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传珠
<正> 我院收治吩噻嗪类药物引起小儿扭转痉挛15例,13例为奋乃静引起,2例为氯丙嗪引起。奋乃静用量一般为1~2毫克/次,一日三次,平均1~2天发病。氯丙嗪25毫克/次,一日三次,服5~6天后发病。1.主要临床表现:均有阵发性不自主的头部扭转,左、右后仰或扭正后仍恢复原状。多数有不自主双眼上翻或/和斜视。部分伴上肢强直內旋扭转、视物不清或复视、开口困难、舌头乱伸、口角歪斜、下颌抖动、言语不清等窬⒆淳蠓⑿?多持续数分钟,短暂停歇后可重复发作。患者神志清,多有情绪焦虑。
1982年04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树鲁
<正> 我院曾收治26例因氟奋乃静所致的“肌痉挛综合征”患者。服药量:最少2毫克,最多30毫克,多数为10~15毫克。服药后最短半小时,最长3天,多数1天发病。主要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斜颈),头向后仰,眼球上翻或直视,舌肌痉挛致言语不清,肢体肌肉单侧或局部抽搐,肢体肌肉全身扭转痉挛如舞蹈、面部
1982年04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益发
<正> 制作方法:仿照旧式上颌窦穿刺针的形状,采用不锈钢管和钢棍,做成外径为6毫米粗的多棱而锐利的上颌窦穿刺锥。套管外面最好加上一个限制螺丝(见图1)。
1982年04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秉钵
<正> 近年来,笔者采用息肉套扎术治疗高位结肠息肉患者3例,收效较满意。一、适应症:适用于高位带蒂直肠息肉及距肛门30厘米以下的带蒂乙状结肠息肉。
1982年04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有奎,王根全
<正> 我院在原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的基础上改进了吻合口位置。建立一个顺蠕动的通道,这对提高疗效、减少胆道逆行性感染、防止胆石残留和复发均起到一定作用。
1982年04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寇风生,梁美庚
<正> 我院自1954~1977年共收治鼻窦成骨性肿瘤28例。发病特点:男12例,女16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16岁,其中11~30岁19例。病程3个月~13年,其中一年以上18例。本组于上
1982年04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子行
<正> 作者对65只白兔和73只青紫蓝兔用高胆固醇、高脂肪饲料造成实验性高血酯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然后给予绿豆饲养,结果表明绿豆有较明显的
1982年04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