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襄五
<正> 为了解细菌性肺炎在国内的发病情况,以总结诊疗经验,兹将国内14个省市级医院内儿科(自1982年5月至1983年4月)依据临床表现、X线及化验检查或经抗菌药物治
1985年0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瑾梅
<正>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现,在随呼吸进入人体内的煤尘中,小于2微米的煤尘100%沉积于肺,2~3.5微米的煤尘则有50%沉积于肺,而10微米以上的煤尘一点也没有沉
1985年03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汤华战,施武敬
<正> 右肺中叶不张是常见的X线征象之一,既往都认为其病因以非特异性炎症和结核为多,肿瘤较少见。但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上升,在肺中叶不张中肺癌的比数已有所增加,加上良、恶性病变的治疗原则截然不同,
1985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树芬
<正> 近几年来,我院应用BF—B_2型纤维支气管镜吸引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肺不张11例,疗效显著。一、一般资料11例中,男8例,女3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5岁。其中肺癌术后2例,胃底贲门癌术后2例,支气管扩张症术后1例,支气管扩张症咯血致血块阻塞支气管1例,胸部挫伤1例,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及粘液填塞3例,二尖瓣狭窄交界分离术术后1例。肺不张部位:左全肺4例,左下肺2例,右下肺2例,右肺中叶3例。治疗效果:7例施行纤支镜吸引1次后肺复张,余4例吸引2次后肺复张。二、讨论和体会引起肺不张的原因甚多,多数患者经内
1985年03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秉公
<正> 大面积疤痕挛缩畸形的整复,常因皮源不足而无法进行。近年来,利用疤痕皮作为修复材料,正在引起整形外科界的重视。我科自1977~1984年为39例疤痕挛缩畸形患者,
1985年03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福民
<正> 对于线状或蹼状瘢痕挛缩,临床上多采用“Z”字成形术予以矫正,但术中常因多“Z”而延长长度不够。为此,我们从1983年10月开始(参照89医院的经验)采用五瓣成形术治疗颈、腋、肘、腕、腘窝等多处线
1985年03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慎勤,葛宏发,程继义,李香铁,陈鲁宁,刘少鸽
<正> 自1982年12月至1984年7月,我们采用精索静脉与腹壁下静脉(或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22例,效果满意。一、临床资料本组22例的年龄为19~38岁,病史平均为22.5个月。均发生在左侧,15例有患侧阴
1985年03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立群,韩书莲,陈薇,张素英,张德荣
<正> 自1979年11月至1982年3月。我院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抗生素玻璃体腔灌注治疗6例感染性眼内炎,现报告并讨论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6例感染性眼内炎中,男5例,女
1985年03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战竹伶,赵淑贤,刘洪博,赵斌,孙守宝,齐秀芬,李桂芳
<正> 胃液免疫球蛋白测定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由朱福祥等报道以来,一直有争议。为进一步探讨这问题,我院近年来对95例胃肠疾病患者进行胃液免疫球蛋白测定,并作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本文共测定观察120例,其中对照组25
1985年03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吉昌,王德杰,于国放,丛新丽,马玉香
<正> 1981年6月以来,我们采用实时超声显像诊断192例肝、胆、胰疾病,并与手术和病理作对照。由此认为,实时超声显像是诊断肝、胆、胰疾病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一,仪器和条件应用日产ALOKA SSD—202、SSD—
1985年03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增杰,裘国松
<正> 1977年9月至1983年9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资料较完整的有318例,现将其心电图改变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1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男205例,女113例。年龄最小为34岁,最大为93岁,51~70岁年龄组占228例。其中有高血压
1985年03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齐鑫玉,曹修生
<正> 患者男,43岁,住院号27441,因畏寒、发热六天于1984年3月26日入院。体温高时达40℃,伴有头痛及全身痛。恶心,有时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食欲减退,腹痛。小便每日<1,000毫升,在当地医院按感冒治疗(用药不详),热渐退,但全身症状反而加重。患者居于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平
1985年03期 1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裕葵
<正> 我院自1971年以来共收治垂体腺瘤44例,其中行单纯放疗24例(为临床诊断),综合治疗(手术加放疗)20例(有病理证实)。现分析讨论如下。一、临床分析(一) 一般资料:44例中,男26例,女
1985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樊忠
<正> 耳源性颅内高压综合征是比较少见的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我院自1958年~1982年共收治14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及治疗作一讨论。一、临床资料本组14例患者的年龄为6~60岁;病程
1985年03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守杰,杨守海,王志福,吴玉坤
<正> 天气和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为人们普遍重视。我们将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的疗养情况与青岛气候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其结果如下。一、资料来源1.本文收集的3,103例次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为本疗养院1977年1月至1981年12
1985年03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博
<正> 胸痛是促使患者就医的重要症状之一。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大体上可分为心源性与心外性两大类。前者包括冠心病与一些非冠心病性心脏疾患;后者以胸壁疾患与呼吸系统疾患最为多见,但消化系统疾患、颈椎病等有时也可引起胸痛。目前临床上胸痛的诊断错误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把一些非
1985年03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惠明
<正> 胸壁疾患是引起胸痛最常见的原因,一般不难识别。唯中年以上的患者出现左胸痛时,有时易与心绞痛相混淆。胸壁疾患引起的胸痛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胸痛的部位比较局限,很少位于胸骨后;②
1985年03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陶仲为,唐秀民
<正> 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胸痛,是由于肋间神经、膈神经、脊髓神经后根及迷走神经分布到脏器的神
1985年03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孟彪
<正> 由消化病所致的胸痛,其发生机理有三:①食道、膈肌的感觉纤维受理化因素刺激。②某一内脏与体表某一部位同受某些脊神经后根的传入神经支配,来自内脏的感觉冲动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痛觉。③食管或腹腔内脏器疾病累及或并发心、肺、胸膜疾病。今简要介绍容易发生胸痛症状的消化系疾病及其鉴别诊断要点: 1.食道裂孔疝:好发于年长女性,多在过饱或饮酒后诱发。胸痛部位常局限于胸骨后及下胸部,伴有紧迫感,有的可放射至左肩臂,酷似心绞痛。鉴别点:本症常同时有其他消化道症状,疼痛在卧位时加重,立位时缓解,可放射至左臂外侧和大鱼际处,与心绞痛的表现适相反。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但常需时5分钟以上。注射阿托品有效。个别患者可因裂孔疝发作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引起胸痛。食管贲门失弛缓症与本症相类似。2.食管炎、溃疡、癌肿:食管炎,尤其是腐蚀性食管炎可出现严重的胸骨后痛。食管溃疡多发生于返流性食管炎或食管裂孔疝患者,早期即有吞咽困难。食管癌因向外浸润或压迫胸内邻近脏器而出现顽固的胸痛。但根据食管滴酸试验、内窥镜及X线检查,不难与冠心病心绞痛鉴别。
1985年03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大年
<正> 心绞痛常须与颈椎病所致的假性心绞痛以及其他一些神经疾患所致的胸、肩及臂部疼痛相鉴别。
1985年03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博
<正> 以上介绍了易于心绞痛相混淆的一些心外病变,下面介绍非冠心病性心源性胸痛。一、二尖瓣脱垂综合征胸痛为本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是冗长的二尖瓣脱垂到心房牵扯了腱索、乳头肌等所致。本病的特点为:①女性多见,多无冠心病易患因素;②胸痛发作多与劳力无关,部位常不固定,持续时间不等(最长可达数小时),平卧位可减轻,硝酸甘
1985年03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邵建华
<正> 目前,尽管临床上采用一些新技术来诊断冠心病,但病史和心电图改变依然是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体征有时也可提供诊断的线索。有人将冠脉造影结果与临床症状作了对比分析,发现在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中,有90%其冠脉有一支以上呈现明显的阻塞性病变。这说明根据典型症状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的可靠性可达90%。然而,由于心绞痛的表现形式不一,加上某些患者对症状发作的特点注意不够而不能正确、全面地叙述病史,混淆了典型心绞痛与非心肌缺血性胸痛,从而降低了病史所应有的诊断价值。因此,医生必须耐心、细致地询问病史,并对病史进行全面的分析。典型心绞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疼痛部位:位于胸骨后中部或上部,范围常较广泛,患者往往用手掌而不是用手指指示疼痛部位,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直至小指、无名
1985年03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都本洁
<正>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简易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的高低,除和冠心病的病变轻重有关外,和心电图的检查方法、图形的识别及其与临
1985年03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德恩
<正> 国外通过大量的心电图多级次极量运动试验(Multistage Submaximal Stress Testing以下简称MSS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 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以下简称SCA)
1985年03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学伟
<正> Holter心电图是由磁带记录装置、快速回放装置、电脑分析处理与存储装置等构成的一组心电图监测系统。磁带记录装置体积较小,重量轻,患者可随身携带该机连续记录24小时内的心电变化,然后将录有心电图形的磁带放入回放装置中,在示
1985年03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浩丹
<正> 近年来,放射性核素在对冠心病、心肌梗塞的诊断和心肌功能测定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其方法之一是把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进行心肌显像或动态摄影,从而研究心肌的形态和功能;
1985年03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尤乃祯
<正> 国外自1958年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下称SCA),现已施行数十万例次。根据大量资料分析,它是目前诊断冠状血管病变最可靠的方法。国内自1973年起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济南(笔者,1979年)、苏州和西安等地开展SCA,迄今约300例。检查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取决于检查工具和插管技术的熟练程度。一、SCA操作方法目前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宋氏(Sone,1959年)法,从上肢肱动脉插入一条特制导管,分别插入左、右冠状动脉;二是杰金氏(Judkin 1967年)法,经皮穿刺从下肢股动脉插入不同类型
1985年03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文卿
<正> 下颌关节脱位在农村很多见,尤其多见于老年及体弱病人。多在打哈欠或大笑时因张口过大而脱落,体弱者常形成习惯性脱位。近几年来,笔者用一种简单有效的复位法治疗20多例下颌关节脱位,
1985年03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Venkata
,S.Ram
,张文博
<正> 高血压危象的发生取决于血压升高的程度和速度。其多发生于慢性高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者,但也可见于既往血压正常者。高血压危象引起的并发症,经迅速降压后,绝
1985年03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文宣,曹永荣
<正> 二尖瓣返流性杂音是二尖瓣关闭不全(以下简称二闭)所致。目前认为二尖瓣结构由六个部分组成,即前后瓣叶、二尖瓣环、腱索、前后侧乳突肌、乳突肌起始部位
1985年03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昌善
<正>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要获得较好的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治疗该病最好时机是一周岁以内。因为患儿的年龄越大,髋关节脱位的解剖畸形及病理变化越发严重,此时就不能采用简单的非手术疗法
1985年03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宪邨
<正>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于1983年和1984年分别在武汉和衡山召开了超声诊断学术讨论会。现将有关肝、胆、胰疾病的超声显象诊断的资料综述如下,供同道参考。1.肝癌:东京女子医大等证实,超声
1985年03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贤成
<正> 山东省神经内科学会1984年年会的中心议题是脑血管病与遗传病。有关论文的水平较前有明显的提高。现概述如下。一、脑血管病方面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对196例脑血管病进行了糖耐量研究。实验证明,不论缺血性
1985年03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芳之
<正> 主治医师:今天查房重点讨论小儿惊厥的诊断问题。先请实习医师报告病历。实习医师:女性患儿,两岁半,因突然惊厥,昏迷1天急症入院。患儿平素健康,智力佳。发病前一天不慎走路跌倒,自己立
1985年03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解相澧
<正> 临床上,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误为牙痛而行拔牙治疗者屡见不鲜。为加强对本症的认识,现就近期收治的1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误诊误治情况作一分析讨论。
1985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子骥,韩贵邦
<正> 自1982年3月至1984年7月,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200例,其中有134例(占本文的67.5%)曾在外院被误诊为其他多种疾病。被误诊为流行性感冒者
1985年03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邱光亭
<正> 抗“O”试验是诊断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重要依据。但此试验每次需抽取新鲜兔血或“O”型人血,这为检验工作者带来很大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血沉剩余血,经合理处理后制成抗“O”试验的血球
1985年03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玫玲
<正> 1.坐骨神经痛分几类? 答:坐骨神经痛按病因来分,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亦称症状性)两类。凡感染、中毒等直接损害坐骨神经引起的疼痛称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凡坐骨神经周围组织病变
1985年03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璧成,吴效平,邓耀荣
<正> 患者男,35岁,因腰痛劳动后血尿,于1981年8月12日入院。体检:体温37℃,血压120/80。心界向左扩大至锁骨中线,心率80次/分,律齐,心尖及主动脉区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左腹轻度压痛,无肾区叩击
1985年03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秀珍
<正> 男性患者,23岁,于1982年10月7日突然出现双下肢肌无力,散发性肌痛,无发烧。次日全身肌肉酸痛,抗“O”、血沉正常。按“急性风湿”给予氢化考地松200毫克静滴,日1次,连用1周,上述症状明显好转。
1985年03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芍亭
<正> 笔者曾对二例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采用放射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举一例介绍如下。患者男,24岁,农民。两年前开始咳嗽、吐痰,冬季加重。1年前突然出现哮喘、呼吸困难、高烧,痰中带血一次,在当地医院诊为气管炎、肺炎,予以抗生素、激素等治疗好转。1984年3月27日,因气喘、呼吸困难加重,全身皮肤粘膜青紫,吐脓性痰,高烧,呼吸时有明显喘鸣音,住山东省人民医院治疗。体层片提示气管内肿瘤,给
1985年03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沛恩,许百全
<正> 患者女,13岁,于1981年3月13日诊为麻疹肺炎并发皮下气肿收入院。患者于出疹后二天在剧烈单声咳嗽后发生颈部高度肿,
1985年03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国瑞
<正> 一、E 题解:病史和体征固然是诊断骨折的主要依据,但X线检查对确诊和了解骨折具体情况、及时治疗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特别是不全骨折,体内深部的骨折、脱位,细小骨折片的撕脱,骨折合并
1985年03期 5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英年
<正> 《临床实验诊断》一书由李元诚同志编著,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荣获一九八四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经过品读,我认为此书堪称当前临床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1985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