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沛然,汪翼,王玉林
<正> 小儿心脏重量、心室壁厚度及瓣环的大小对判断心脏是否异常有很大价值。1963年Rowlatt曾尸解83例非心脏病患儿,并对其心脏进行了详细测量与分析,但国内尚缺少这方面的资料。我院与山东医学院病理科于1950~1983年对611例无心血管疾病小儿
1985年07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牟德芳
<正> 新生儿红臀多发生于生后第3天,其发病原因主要为:①新生儿皮肤细嫩易感染;②喂养不当致消化功能紊乱,异常大便刺激;③小便多,更换尿布不及时。臀部皮肤病变轻者表现为肛门附近包括臀部、外阴、阴囊等皮肤是淡红色,有皮疹;渐渐可发生臀部皮肤发红,有水泡和渗出液,表皮脱落后形成微小的浅层糜烂,并有散在红斑;重者臀部皮朕病损较深,形成溃疡,有感染者可形成脓疱(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
1985年07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玉玮,杨兴季
<正> 心导管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某些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提供可靠的血液动力学资料,是诊断心血管疾病和研究心血管生理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现将我科1979~1985年4月收治的资料较完整的164例小儿心导管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1985年07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杰,张鹏,毕克
<正> 我们采用中西药物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6例,取得满意疗效。治疗方法:当归9克,赤芍9克,白芍9克,川芎9克,熟地15克,白藓皮15克,地肤子15克,丹参31克,黄柏9克,蚕砂9
1985年07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亚超,许启芹,陈力军,王宪英
<正> 我们于1984年3月对城市营养中水平幼儿园健康儿童120名进行了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网织红细胞计数(RC)以及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的侧定,以了解FEP测定儿童缺铁营养实验室指标的正常参考值。一、对象及分组:本文男性69名,女性
1985年07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桂兰,沈跃
<正> 我们将棉签放入青霉素药瓶,经高压消毒后,让病人留取大便标本,以避免杂菌污染。将标本接种于血平板,置37℃孵箱培养12~24小时,观察细茵生长情况。若有菌群失调,应进一步鉴定其起因菌的种类,并进
1985年07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韵明,马沛然,谈钰贞,孔祥和
<正> 智力障碍也称智能发育不全,是指因遗传性疾病、出生前后或分娩过程中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低下,智商多在70以下。因其病因复杂,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故临床较难诊治。现将我科遗传咨询门诊和神经专业门诊
1985年07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尹振尧,胡耀中,张训祥,马宝成,王瑜,官茹明
<正> 我院于1984年9月至1985年4月用胎肝造血细胞治疗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和3例白血病病人,其中5例取得一定疗效。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再障病人年龄7~32岁,病程2个月至7年,根据1981年廊坊会议
1985年07期 11-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振瑞,马玲
<正> 近年来,外科疾病合并冠心病而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日见增多,现将我院1978~1984年对80例冠心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48例,年龄39~82岁。其中心电图大致正常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1例,心电图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改变69
1985年07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顾瑞鹏
<正> 喷射通气系将高压气流经特制的喷射针头喷入气管内而进行的一种通气方法,它是临床麻醉的一项新技术。我院自1982年6月至1984年3月对60例手术病人在麻醉中施行喷射通气,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文男44例,女16例;年龄4个月至73
1985年07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志梅,秦绪春,张宝林,高英
<正> 在肺外科手术中,如何妥善处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是麻醉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我院自1979~1984年对肺外科手术病人行支气管内麻醉85例,效果满意。资料分析本文男59例,女26例;年龄16~67岁。
1985年07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素梅
<正> 世界腹泻疾病研究中心于1975~1980年收治3,573例经大便培养证实为志贺氏杆菌疾病的病人,其中136例(3.8%)发生了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在50,000~195,000/mm~3,多有中性粒细胞升高,且伴有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美白血病反应多见于
1985年07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绪孟
<正> 病人女,40岁。因心慌、胸闷两个月,加重一个月入院。既在无心脏病史。两个月前在田间劳动时突然感到心慌、胸闷伴胸痛,在外院诊为风湿性心脏病,经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效果不著,且症状逐渐加重而来本院。查体:一般情况差,面色憔悴、消瘦,
1985年07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友和,朱士俊,吕春华
<正> 1981~1983年我们在电视下行肾切开取石术治疗肾内多发性结石4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举一例报告如下。病人男,21岁。因双侧腰痛及血尿9个月入院。患者10岁时曾因患“尿道结石”行尿道切开取石术,术后排尿困难,多次进行尿道扩张。6个月前,患者又因“双肾结石”在外院行“右肾盂切开取石术”,术后3个
1985年07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铭灏,杨丹梅
<正> 自1982年以来,我院采用地高辛维持量疗法治疗心力衰竭32例,经放射免疫血清浓度测定,证明此疗法较好。一、临床资料:病人年龄18~72岁。风湿性瓣膜病22例,高血压及冠心病5例,扩张性心肌病及慢性肺心病各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其中伴有心房颤动者21例。二、治疗方法:根据病人年龄、病因、
1985年07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树荣
<正> 笔者在工作中,通过分析t测验过程中的公式,简化计算合并方差的过程,利用电子计算器找到一种简便、迅速的t测验方法。计算步骤如下: 1.先用电子计算器直接求出两组计量
1985年07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菊人,陆伟君
<正> 我院于1965年11月至1984年7月收治肝静脉闭塞综合征(Budd—Chiari Syndo-me)30例,现将其有关问题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2例,女8例,年龄17~52岁,21~40岁者22例(73.3%),与国外文献报
1985年07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陶凯
<正> 药物组成:透骨草15克,丹参15克,川芎8克,白芷5克,花椒3克,海桐皮7克,海风藤7克,土茯苓8克,五加皮7克。水煎300~400毫升,先熏患处5~10分钟,待温度适中后,用纱布轻轻擦洗患处约20分钟(中间可加温一次),每日2~3
1985年07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顾崇毅
<正> 近年来,我们经纤维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402例,其中男381例,女21例,年龄18~74岁,18~25岁者占77.2%。根据1977
1985年07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宪邨
<正> 主治医师:我们讨论6床患者的诊断问题,现请主管医师报告病历。实习医师甲:患者女,40岁,售货员。因发冷发热5个月,右上腹不适伴黄疸3个月入院。患者间歇性发冷发热近5个月,体温38~39℃,持续2~3天,间隔10~20天发作1次,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
1985年07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瑞森,傅春宴,窦志慧
<正> 我院自1975~1984年应用纤维食管镜(下称纤食镜)诊断食管癌412例,结果如下。一、食管癌的分段、长度及病灶浸润情况:本组合管癌位于上段52例,中段203例,下段157例。病灶长度小于3厘米68例,3~5厘米148例,大于5厘米196例。病变累
1985年07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秀真,王敏成
<正> 现报告流行性出血热误诊病例30例(胶县中心医院24例,微山县微山岛医院6例),并将误诊原因作初步分析。一、以发烧为主要表现而误诊为流感2例、上感6例、败血症1例、感染性休克3例。例1:男,48岁。因发冷、发烧、出汗
1985年07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素梅
<正> 作者诊治了158例细菌培养证实为志贺氏杆菌痢疾的病人,其中37例(23.4%)发生惊厥,均经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排除脑膜炎。临床观察证明发生惊厥者与无惊厥者有下列不同:①惊厥者较无惊厥者年龄为小(3.79±2.35岁及5.77±3.27岁),发生惊厥
1985年07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洪俊,张叔辰,韩丽华,司永兵
<正> 一、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误诊为颅内蛛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4例。例1:男,22岁。因双颞部胀痛伴恶心、呕吐两个月,复视10天入院。查体:颈有明显抵抗,双眼外展稍受限,眼底水肿。脑室造影示脑室对称性略小。初诊为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经脱水、激素、氯霉素等治疗后症状减轻。但停脱水药则症状复发且加重。查
1985年07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延保,陈康乐
<正> 现将我们近年来诊冶不当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例列举如下,以共同吸取教训。例1:男性,55岁。14年前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诊断为广泛性前壁心肌梗塞。此后每年偶发心绞痛。近1个月来发作频繁,两天来因劳累后症状加重,并伴有心慌气短,服硝酸甘油不缓解而入院。查体:血压140/100,心音低钝。心电图示陈旧性广泛前壁
1985年07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秀勤
<正> 问:优降宁、痢特灵为何不宜与麻黄素、阿拉明、利血平及胍乙啶合用? 答:因优降宁及麻黄素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内的单胺氧化酶,从而影响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而麻黄素及阿拉明可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利血平及胍乙啶可使去甲肾上腺素从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囊泡中弥散出来,若优降宁或
1985年07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书珍
<正> 中药王不留和油菜籽外观性状相似,肉眼不易鉴别。我们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两种种籽的蛋白,结果这两种种籽蛋白所显示的蛋白色带有明显不同。中药王不留
1985年07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明伦,吕晓兰,刘长文,张志远
<正> 病历摘要患者女,14岁。因头痛、头晕40天,加重伴饮食呛咳10天于1983年5月9日入院。患者40天前夜间小便时,突因头晕跌倒,并呕吐数次,吐出胃内容物,神志清,无二便失禁。卧床休息2小时后症状消失,次日出现咳嗽,吐少量粘痰,仍能照常上学。半个月后出现头痛,时轻时重,有时伴头晕、
1985年07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绪焜
<正> 烧伤近半数为小儿,国内外的资料都表明这一点。一、小儿烧伤的临床特点我们知道,局部组织的烧伤程度取决于热源温度的高低和接触热源时间的长短,另外,人体体表不同的部位,在热源及作用时间的相同条件下所造成的损伤程度也不同,这是由于体表不同部位的不
1985年07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学彬
<正> 呼吸道烧伤一般是指呼吸道受到热力、酸、碱等所引起的损伤、例如吸入热空气、热蒸气、热液或固体颗粒等。但吸入燃烧发出的烟雾可以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烧伤,故又有吸入性损伤之称。这种损伤不能和上述烧伤截然分开,因此近年来国内外逐渐重视呼吸道烧伤。目前对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生理了解不够,故缺乏有效治疗措施。一、一般资料呼吸道烧伤的发生率在国内较低,据1984年全
1985年07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傅洪滨
<正> 一、估计伤情:对烧伤伤情的判断,应注意三个问题: 1.烧伤面积的估计:最常用的是我国的九分法,即把体表各部所占整个体表面积的百分比用数字表示出来,如头颈部占整个体表面积的百分之九,用9%来表示。如果头颈部完全烧伤,其烧伤
1985年07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殿昌
<正> 烧伤的早期急救是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一环,若处理及时、恰当,可降低休克的发生率,防止早期感染及内脏并发症的发生,否则会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威胁生命。烧伤的早期急救包括早期救护与伤员转送。一、早期救护1.尽快脱离致伤因素:对火焰及热蒸气烧伤,病人离开热源后可跳入水池中或用冷水喷洒,
1985年07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维国
<正> 中、小面积烧伤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损伤。多数因伤情较轻在门诊治疗;有的则用民间验方治疗。但由于无菌条件差,常常致伤情由轻变重,久治不愈。为了减轻烧伤病人的痛苦,缩短疗程和防止畸形,在处理中、小面积烧伤时,应注意以下间题。
1985年07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德昌
<正> 烧伤感染一般是指烧伤后败血症或创面脓毒症。在整个烧伤治疗过程中,感染是大面积深度烧伤致死的主要原因。据我院十年67例烧伤死亡病人统计,死于败血症或创面脓毒症者29例,占43.2%。北京积水潭医院报告172例烧伤死亡病人中,74例死于烧伤感染,占42%。国外有的高达72%。内脏
1985年07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鸿昌
<正> 特殊部位烧伤通常是指头面部、呼吸道、手及会阴部烧伤,临床以头面部及手部烧伤多见,前者占52%,后者占44 %。由于上述部位具有其解剖生理特点,故同样的烧伤面积和深度其病情往往较其他部位烧伤为重,且治疗亦有其特殊要求。呼吸道烧伤已有专题论述,这里仅简述头面部、手部及会阴部烧伤的处理。一、头面部烧伤因头面部皮下组织疏松,血管神经分布丰富,皮肤附件亦多,故小儿烧伤后组织水肿非常明显,甚者于伤后48小时内连面容都难以辨认,且休克、
1985年07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福民
<正> 一、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理烧伤后应激性溃疡是指大面积严重烧伤后上胃肠道出现的一种特殊应激反应,其可使胃、十二指肠出现不同程度的粘膜异常(粘膜下出血、糜烂溃疡),表现在胃、十二指肠的急性溃疡叫应激性溃疡。由于该溃疡可能出血,甚或穿孔,故临床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关于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应激学说认为,其可发生于各种类型的危重
1985年07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荣升
<正> 一般而言,烧伤越重,内脏并发症的机会越多,烧伤合并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就是内脏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按国内资料统计,其发生率为5%,有人统计1,524例肾衰病人,由烧伤所致肾衰的病死率达95.2%。本院406烧伤病人,发生肾衰4例。所以,在抢救大面积烧伤或化学烧伤病人时,要注意保护肾功能,预防肾衰,这是提高烧伤治愈率的重
1985年07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向清
<正> 随着补液公式的不断完善,多数严重烧伤病人都能安全渡过休克期。然而,某些晚期入院病人,则常因未能及时补液治疗而使休克渡过不平稳,且在伤后一周内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者死亡。因此,晚期烧伤病人的休克期补液洽疗非常重要。
1985年07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文军
<正> 煤尘是指悬浮在井下巷道中的煤粉末,其在适宜的浓度、温度和火源下可引起强烈的爆炸。目前,有关煤尘爆炸烧伤的临床报道甚少。近年来,我们在省立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1医院烧伤科的指导下对三批(23例)煤尘爆炸烧伤病人进行了细致的临床观察,总结出煤生爆炸烧伤有以下特点: 1.烧伤部位均为暴露部位,衣下皮肤无烧伤
1985年07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博
<正> 脑栓塞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变,约50%以上的栓子来自心脏,即所谓心源性脑栓塞。脑栓塞迄今尚缺乏有效疗法,故重点在于预防。内科医生应熟悉易引起脑栓塞的各种心血管疾患及其预防措施。
1985年07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继媛,李治安,杨心田
<正> 心肌梗塞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坏死,90%以上的心肌梗塞系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而少数则与冠状动脉痉挛、川崎氏病、冠伏动脉炎(脉管炎、红斑性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冠状动脉栓塞(血栓、气栓、瘤栓、细菌栓子)、梅毒性主动脉炎,主动脉或冠状动脉
1985年07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沛然
<正> 最近在青岛市召开的全国小儿心力衰竭座谈会上,代表们就小儿心力衰竭(简称心衰)问题进行了讨论,现概述如下。一、病因:南京儿童医院报告,在1961~1984年尸解的1,519例中,先天性心脏病101例,其中40例为新生儿。此40例中有心衰者24例,无心衰者16例。有心衰者表现为呼
1985年07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青云
<正> 粪便异常主要表现在排便的次数、性质、形状及颜色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消化不良性粪便:由于全身衰弱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缺乏维生素,使肠道内菌群失调,引起肠内食物分解紊乱所致。可分为: (一)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即肠内碳
1985年07期 5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博
<正>A型题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及降血压(30/60),并有单源性室性早溥(>5次/分),首选药物是:A、利多卡因:B、去甲肾上腺素;C、阿托品:D、低分子右旋酸酐:E、普鲁卡因酰胺。二、急性心肌梗塞后3周出现持续性呃逆与低热,可能是:A、心肌梗塞范转扩大;B、心肌梗塞
1985年07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