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化生,赵崇伟,王善政,王德江
<正> 曲菌病(Aspergillosis)系由曲菌属(Aspergillus)中的致病菌引起的一种炎性肉芽肿损害。近年来该病发病增加,且术前大多被长期误诊。本院最近收治一例,现结合文献加以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1985年08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培兰,丁承恩,牛静,商梅
<正> 我科曾于1980年用正常人转移因子(TF)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了满意效果。自1983~1985年2月我们又用猪转移因子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42例,报告如下:
1985年08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阎昱
<正> 肺癌病人初诊时大多数已进入Ⅲ、Ⅵ期,约80%在确诊时已无手术条件。在手术病例中,术后五年生存率为25~30%,Ⅰ期肺癌的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60~70%,其中肿瘤最大直径为3厘米或更小,局部淋巴结和远处无转移者在80%以上;肿瘤直径在2厘米以卞或肿瘤局限于支气管壁层内者,则高达90%,甚至可永久性治愈。因此,早期
1985年08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丛树玲,陆金宝,李玉枝,汤华战
<正> 我院在纤支镜检查的初期阶段,由于对癌细胞的形态变化掌握不够,阳性率偏低。经对活检或痰液涂片阳性病例的重复刷检,在染色(HE)等技术方面进行反复对比,才对刷检癌细胞的形态有了进一步认识。自1982年7月至1983年12月纤支镜检查确诊肺癌298例,有255例作了活检,阳性238例(93%);刷检280例,阳性238例(85%),
1985年08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阎吉修
<正> 资料分析本组5,280例肺结核中,肺下叶结核者82例,发病率为1.55%,其中男性33例,女性49例,20岁以下21例,21~30岁39例,3I~40岁17例,41岁以上者5例。
1985年08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华
<正> 患者女,50岁,因剧咳、消瘦、颈部肿块、皮肤粗糙变黑三个月人院。患者三个月前呈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咯少量白粘痰,无血,并感全身无力,进行性消瘦,恶心、呕吐。一月后发现右颈部有一无痛性肿块、逐渐增大,皮肤逐渐变黑、粗糙,口角两侧各长出一对称性湿疣样赘生物。入院时查体:
1985年08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钦志
<正> 胃癌是消化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所见90%以上为中晚期病人,即使能作胃大部切除,其五年生存率也仅有20~30%或更低,但早期胃癌切除术后,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本文报告经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18例,并对诊断、治疗以及预防进行讨论。
1985年08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施慈,贺成祥,党延珍
<正> 我院胃镜室共检病人203例,其中男154例,女49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80岁,30~50岁占多数,所见疾病如下表。
1985年08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炳衡
<正>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药——葛根素在我省昌潍医学院研制成功。葛根素具有β-受体阻断作用,在昌潍医学院、山东医学科学院及山东省立医院等六个单位的协助下,自1981~1985年经过对葛根抗β-受体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提取、制剂、药理等临床研究,终于从中提取出其
1985年08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玉华,杨瑞森
<正> 我们用OlympusEF-B_2和EF-P_2型纤维内窥镜对53例放疗后食管癌病人作了初步观察。现将镜下形态学的变化、放疗后的近期疗效及影响放射治疗诸因素报告如下。
1985年08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满运艳,陈书栋
<正> 我院自1984年以来用甘肃平凉778厂生产的WR-L-4微波治疗机(915兆赫)及其配套的φ80、φ150两种圆形体外辐射器和65×130矩形体外辐射器试治肿瘤病人20例,近期疗效满意,小结如下。
1985年08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沛然,韩秀珍
<正> 过去认为类风湿病小儿少见,近年来发现本症日益增多,其临床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容易误诊及漏诊。本病晚期常有关节功能障碍,故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甚为重要。现将我省八处医院1971~1984年83例类风湿病作一分析。
1985年08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淑荣,马廷良
<正> 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救治了10例窒息婴儿。用APgar评分法,娩出一分钟评2分的3例,评3分的5例,评4分的2例;剖宫产2例,臀位产5例,胎头吸引术3例。抢救时间最短10分钟,最长的50分钟。1例死亡。
1985年08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漱清
<正> 例1:男,4个月。2个月来无诱因发热伴腹泻,每日6~7次,稀水样便。体温38℃,轻度贫血,肝在肋下2厘米,脾未及。血色素10克,大便镜检脂肪球满布,培养阴性。经治疗发热腹泻不愈,贫血加重。肝增大,质硬,右颈部扪及1.5×1.5厘米硬淋巴结,行淋巴结活检,证实为转移性成神经细胞瘤。
1985年08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荣秀芳
<正> 笔者用补气养血、活血通络治疗末梢神经炎10例。病程1~10个月8例,1~10年5例,11~20年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麻木疼痛,患肢肌肉消瘦或萎缩。重者不能提举握物,或行路困难,舌质暗,有瘀斑,脉沉或沉缓。
1985年08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岳家慧,王能晓,吴寿泉
<正> 为全面了解新生儿的免疫状态,我们于1983年12月至1984年4月取50例新生儿脐血进行了免疫学的检查。
1985年08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家声
<正> 近年来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技术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日趋增多,现将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1985年08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有声
<正> 医学科学百科全书是日本“讲谈社”于1982年3月初版的辞书性巨著。全书共50卷,共收入辞目约5万条,外索引一卷。该书由日本医师会会长,?応义塾大学·北里大学客坐教授,武见太郎氏任主编,编纂人员有知名教授、专家、临床医师等4,600人。
1985年08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葛方英,赵宪邨,张尚忠,徐振泉
<正> 我院从1982~1983年应用具有高性能、高分辨力的实时B型超声显像检查梗阻性黄疸238例。
1985年08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树良,陈玉荣,高英俊
<正> 我们于1983年11月~1984年5月对25例肝脏内部局限性病变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做了31次穿刺。
1985年08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化恩,王存章,徐广生,徐立华
<正> 从1983年开始,我们用自己制作的弯形下孔眼内注吸头(简称在吸头),安装在流控式玻璃体切除器上,并制作了简易注水破囊针,施行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31例。
1985年08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廷菡
<正> 患者男,43岁,于15年前因感冒在当地医院诊为“心脏病”,但无明显症状,未予特殊治疗,可参加一般体力活动。1983年8月因感冒发烧,两天后出现胸闷、心慌、气喘、咳血痰,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当地医院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纤颤、心力衰竭。经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好转出院。最近又因受凉后出现上述症状入我院。
1985年08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自沛
<正> 我院自1974~1984年因使用甲基睾丸素以及同化激素治疗乳腺小叶增殖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及更年期综合征病人24例,以致病人血压升高,成为高血压病。现作分析,以引起注意。
1985年08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向荣,曲链,张秀芬
<正> 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我院自1983年8月~1984年10月共收治本病38例,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用三腔管+甲氰咪胍,对照组用三腔管+止血药。
1985年08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振兴
<正> 白细胞计数易发生误差,我院驻地61名检验人员、用一份健康人血液进行白细胞计数,每人计数两次,第一次均数5840/立方毫来,标准差±848.65,变异系数14.53%,第二次均数5,800/立方毫米,标准差±782.57,变异系数13.49%,两次平均数无显著差异(t=0.27 P>0.05),但个体差异明显,离散范围3800~8100,9份计数误差大于2倍标准差。因此必须推行质量控制,应做到如下几点。
1985年08期 31-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书栋,于金明
<正> 由美国研制的流式细胞计(Flow Cy-tometer)即将被我院引进,并用于临床。该机在生殖生物学、细菌学和免疫学等方面都有特殊的实用价值,现仅将其在肠瘤方面的应用作一简介。
1985年08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由君,刘爱华,顾振东
<正> 我院近几年来做过1,000次骨髓穿刺(其中有10次为胸骨和脊突穿刺),体会如下: 一、一般资料:1,000次髂骨穿刺中,男598次,女402次。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80岁,15岁以下者103次,16~40岁者646次,41~50岁者127次,51~80岁者124次。
1985年08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子范
<正> 1982年以来,我们治疗髋关节疼痛13例取得较好的效果。临床资料女8例,男5例,年龄20~70岁,平均为42.6岁。引起髋关节疼痛的疾病:(1)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1例为服用激素所致,1例为股骨颈骨折所致);(2)髋关节骨关节炎2例;(3)股骨头颈切除术后
1985年08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振久,陈晓良,邹云文
<正> 我院自1972~1983年共收治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下肢瘫共141例,其中三关节固定术34例。现将手术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报告如下。
1985年08期 3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龙侯
<正> 玻璃体脱出是白内障摘除术中常见并发症。我院自1973~1983年共施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584只眼,其中玻璃体脱出58只眼,脱出率为9.09%,现在玻璃体脱出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分析讨论如下。
1985年08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冠增
<正> 屈氏韧带以下肠道出血称下消化道出血。如能及时确定出血灶,则有利于治疗,否则处理极为困难。对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有人主张行肠广泛切除术治疗,这样,虽收到一定效果,但毕竟是盲目的,且有时术后还会有反复出血,即使不再出血,也常发生营养障碍等并发症。特别是有些年老体弱患者,经受不了大的手术打击。因为确定出血
1985年08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宫东尧,郭士杰
<正> 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复杂,可表现为隐匿型便血,慢性反复发作的大出血,或可致死的倾注性出血,其出血病因归纳为:
1985年08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宪邨
<正> 屈氏韧带远侧出血称下消化道出血,包括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肛门等处。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即由直肠排出鲜血、血块、暗红色或果酱色血便。诊断要点如下:
1985年08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寿楠海
<正> 下消化道出血经过乙状结肠镜检查和钡灌肛检查仍然不能明确诊断者,可以考虑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和选择性腹腔内脏动脉X线造影检查。
1985年08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士杰
<正> 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治疗包括: 一、对少数大量出血的病人应积极补充血容量,包括输液和?或输血,以纠正休克和水、电解质紊乱。输液开始宜快,可用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尽快补充血容量。补液量根据失血多少而定,右旋糖酐24小时不宜超过1000毫升。一般输血的指标是收缩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下或血压比原有水平下降40毫米汞柱,血红蛋白在8克以下或脉搏每分钟在120次以上。
1985年08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继康
<正> 关于下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需根据出血的情况、原因和部位决定的。如已明确诊断、有手术指征者,应及时手术治疗。但有些急性出血病人诊断未明确前,即出血量较大,并有血压下降、休克等,此时应尽可能进行保守疗法,在进行输液、输血、纠正休克的同时,应用止血药物和必要的内科治疗。
1985年08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慧灵
<正> 一、术后肠梗阻:发生的原因有术后肠粘连、腹腔残余脓肿和肠扭转等。在施行肠切除吻合后的愈合过程中,通常在术后6天内先是产生纤维蛋素阶段,此后纤维蛋白逐渐被腹膜吸收,如手术有时肠壁损伤过多、组织缺血、异物存留及感染等因素存在时,则纤维蛋白的渗出量亦多,当纤维蛋白不
1985年08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子骥
<正> 现结合临床,综述莨菪类药物治疗重型肝炎和基础研究情况。一、基础研究(一)外周微循环的改变:宁波地区肝病防治院通过甲皱微循环检测仪观察到重型肝炎病人在给予654—2 40毫克后10分钟,即出现血管袢增多、血流速度加快等明显微循环改善现象。武汉市传染病医院提出
1985年08期 45-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兆瑞
<正> 1983年洪涛等对兰州、锦州、山东等地的106例成人流行性腹腹泻病人的粪便进行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发现101例的标本中有形态与轮状病毒一致的病毒颗粒,其直径约为75nm,内有直径为45nm的致密核心,核心周围有约20nm的双层衣壳,衣壳似由规则的、呈放射状排列的亚单位。他们用免疫电镜检查病人粪便上清液,发现大量的50nm的病毒样颗粒,其形态同脱掉衣壳后的轮状病毒的内核,呈六角形或圆形,
1985年08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培生
<正> 慢性肝病患者可伴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退(下称甲亢、甲减)。部分酒精活动性肝硬变患者可出现眼征或甲亢的实验室数据,但在临床上甲状腺功能仍正常。亚急性甲状腺炎或甲亢患者可有肝功异常,且随甲状腺疾病好转,肝功也恢复正常。有些急性或慢肝患者,甲状腺功能测验异常,但可随肝脏炎症的消退而恢复正常。
1985年08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范洪亮,郑永杰,苗志敏
<正> 病历摘要刘某,女,22岁,未婚。因劳动后心慌、憋气一年,加重伴全身浮肿一个月,于1984年8月27日入院。患者于一年前劳动时突发鼻衄,出血量约100毫升,压迫后衄血停止。此后反复鼻衄七次,出血量与初次类同。当时无发热,亦无其他部位出血现象,尚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但每于劳动时即感心慌、气急且逐日加重。近一个月来,静息时亦感心慌、憋气,
1985年08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兆旺
,夏丽英
,王怀立
<正> “补肾宁片”由山东中医学院与山东省菏泽生化制药厂研制,经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济南市中医医院、菏泽地区人民医院等临床观察359例证明“补肾宁片”对阳痿症疗效显
1985年08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建三
<正> 病毒性肝炎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分型诊断尚存在一些问题,故易引起误诊及分型失误。我们随机选取1964~1985年1月临床及病理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的住院病人273例。活组织标本经皮肝穿刺获取,全部标本均经第三军医大学或重庆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检
1985年08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会中
<正> 患儿,女,8岁。因右腰区疼痛3天,伴高热1天门诊以泌尿系感染并败血症收住院。
1985年08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博
<正> 一、C 题解: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窦性心动过缓及低血压者,即使出现较为频繁的室性早搏,首选药物仍为静注阿托品,而非利多卡因。阿托品的首次剂量以0.5~0.6毫克为宜,<0.3毫克可能兴奋迷走神经中枢使心率更为减慢,>1毫克则可能引起窦性心动过速,诱发室颤。当注射阿托品心率增至正常范围后,血压亦可升至正常,室性早搏也可随之消失。若血压、心率均恢复正常而室性早搏仍不消失,再考虑采用利多卡因。
1985年08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