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 二尖瓣直视手术(附11例报告)

    李守先,鲍继森,张供,张彦恩

    <正> 据我院最近5年的病例统计,心脏外科765例住院患者中48%为二尖瓣病变患者。多数系单纯二尖瓣狭窄,用闭式二尖瓣扩张术治疗即可取得满意的效果;部分为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或/和左房内附壁血栓,则

    1985年09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症状HBsAg携带者1,010例分析

    池肇春,张加林

    <正> 1983年10月至1984年3月我们对5,250例健康查体者及门诊就诊病人作HBsAg检查,用反向血凝法,阳性判断标准为1:8,共检出HBsAg阳性者1,010例,检出率为19.23%。1.肝功能改变:1,010例HBsAg阳性者中817例作了肝功能检查,发现肝功异常

    1985年09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心内膜垫缺损的外科治疗(附9例报告)

    杨爱民

    <正> 心内膜垫缺损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在临床上一般可分成三大类型:①Ⅰ型: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无房室瓣裂。②Ⅱ型: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或/和三尖瓣裂。③Ⅲ型:完全型房室通道畸形,即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二、三尖瓣裂隙及空间隔缺损。近三年来,我院共收治9例

    1985年09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介绍一种用废充填器改制的体温棒

    丁凤兰

    <正> 划体温是一项经常性的护理工作。体温棒是保证划好体温,使体温单清洁、整齐的一种专用工具。目前医院采用的木制、竹制及有机玻璃等制成的体温棒,均有一定缺点。为此,我们利用废充填器改制体温棒,经我院各科试用半年,一致认为使用方便,确保体温单整洁、清晰,值得推广应用。

    1985年09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巨大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诊治特点(附6例报告)

    鲍继森,张振湘,宋惠民,李守先,卢静

    <正> 巨大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简称室缺)在诊断和治疗上有许多特点。现就我院自1979年以来收治的6例作一分析,并对本病的诊治特点进行讨论。一、临床资料男女各3例,年龄为5~17岁,平均11.4岁。(一)症状及特征:6例均有活动后心

    1985年09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一例报告

    陈学良,胡国强

    <正> 患者男,62岁。四天前患者突发右上腹持续性剧痛,阵发性加剧,并向腰背部放射。无吐泻,口服解痉止痛药不能缓解。三天后腹痛不止,出现左下肢肌力减退,右下肢活动不灵伴疼痛而急症就诊。既往无高血压及

    1985年09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耳折征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附1,008例观察分析)

    郭玉清

    <正> 检查耳折征是一项简单易行的体征检查。为了探讨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我们对近七年采部分内科住院病人及两次保健查体人员检查耳折征,同时测血压,观察眼底,查血脂,X线检查,记录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血量图等。共观察1,008例,其中

    1985年09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塞并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附32例随访报告)

    朱德琪,张琪琦,沈承芳,王金峰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未并发休克及心功能不全而发生心室纤颤者称原发性室颤,通常将这类心脏性猝死称为原发性心脏骤停。其发生率约占AMI的2.4~10%。我院自1978年7月至1984年7月共将425例AMI患者收入冠心病监护病房监护抢救,其中32例

    1985年09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网膜静脉与下肢静脉搭桥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蔡锦方,王成琪

    <正> 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既往无十分满意的治疗方法。从1983年2月以来,我们应用网膜静脉与下肢静脉搭桥先后治疗此综合征两例,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倒1:男,54岁,农民,住院号95838。因左下腔肿胀、疼痛、行动困难,于1983年

    1985年09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骨骺牵开延长治疗下肢短缩畸形(附12例初步报告)

    毕复海,王洪亮,马桂复

    <正> 肢体均衡术是矫正下肢短缩的积极行法。本院于1984年1月开始,应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骨骺牵开延长器,对12例下肢短缩畸形患者施行骨骺牵开延长术,收到了满意效果,特此报告。一、手术方法

    1985年09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Harrington氏棒治疗脊柱不稳定疾患38例报告

    毛宾尧,盖维缤,牛家度,王道谦

    <正> 1981~1984年,我院采用Harrington氏棒(哈氏棒)治疗四种脊柱不稳定疾患38例,取得满意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38例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为13~47岁,平均27.4岁。其中外伤性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截瘫23例(男13、女10),特发性脊柱侧弯9例(男7、女2),脊柱滑脱

    1985年09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肺癌外科治疗108例分析

    王连生

    <正> 自1977年7月~1984年7月,我院对10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进行了手术治疗。现作分析,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一、临床资料本组108例中,男83例,女25例;年龄为15~69岁,其中50~59岁者59例,占全组的55%。肿瘤直径≤3厘米者8例,3~5厘米者41例,5厘米以上者59例(占55%)。

    1985年09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半岛地区411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病理分型探讨

    金嘉宽,张洪业,徐雪梅,杜宗仁

    <正> 为调查山东半岛淋巴瘤的病理构成,我们对青岛、潍坊、烟台三市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病例作了观察与分析。鉴于国内尚未普及免疫病理技术,因此对本病目前采用的形态分型的可重复性亦作探讨。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来源:所有切片取自1978年1月1日至1982年12月31日原诊断为恶性淋巴

    1985年09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染色体分析及防治初议(附2例报告)

    <正>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约居眼内恶性肿瘤的首位。通过家系调查及染色体分析,目前已证实本病属染色体畸变疾病。本文报告2例视网膜母细胞瘤,并进行染色体分析,藉此提出我们对本病防治的初步意见。

    1985年09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梗塞的CT诊断(附200例分析)

    张遵瑛,张信华,李润

    <正> 我院自1983年开展CT扫描以来,脑梗塞的检出率占同期CT扫描病例的9.6%。现将1983年6月至1984年5月经CT诊断的200例脑梗塞作一分析,以提高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一、资料分析(一)一般资料分析:本组200例脑梗

    1985年09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外伤精神障碍35例分析

    臧明仁

    <正> 脑外伤精神障碍是指各种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现将我院1963~1983年收治的35例作一分析。一、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8例,其中30例年龄在16~50岁。病程最短为3天,最长23年,10年以上者10例。致病原因:撞击伤15例,砸伤13例,枪伤4例,其它伤3例;其中脑震

    1985年09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产后出血诊治笔谈

    朱梨馨,李安域,刘尔珍,丁曼琳,徐明珍

    <正> 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妇可在短时间内由于失血过多而发生休克;即使得救,因失血使产妇抵抗力降低,也易诱发感染;如休克时间过久,则可致脑垂体缺血、坏死,导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严重后遗症——席汉氏综合征。

    1985年09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心内直视手术后的神经系统损害

    李大年

    <正> 应用体外循环人工心肺机行心内直视手术,如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先天性心脏缺损修补术、心室壁瘤切除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等,均有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尤其是脑部损害的可能。近年来,人工心肺机得到不断改进,更为接近脑血循环的生理原则,但仍未能完全避免脑损害的发生。一、脑损害发生率较早如Tufo等(1970)报道100例,术后15

    1985年09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结核病化疗的研究近况

    王英年

    <正> 近年来对肺结核病化学疗法的生物学机理作了进一步阐明,这对正确制定化疗方案、合理用药、充分发挥化疗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化疗药物的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结核菌的代谢状态和药物浓度。1978年Mitchison等观察到结核病变中有四种菌群:A种菌群:新陈代谢、生长繁殖旺盛的细胞外菌群,杀菌药对其作用最大,其易被异菸肼、链霉素及利福平杀死。化疗中痰菌的消失,是药

    1985年09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胎儿肺循环持续综合征

    马沛然

    <正> 胎儿肺循环持续综合征(Persistant FetalCirculation PFC)系指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其可引起经卵圆孔或/和动脉导管未闭的右向左分流,在临床上可见紫绀等严重症状。本综合征并不少见,但国内极少报道。为此,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在诊治本症中的一些体会作一综述。

    1985年09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患者微循环和糖基化血红蛋白的观察分析

    张胜兰,郭述苏,刘瑞娟,陈青,彭小丁

    <正> 我们对5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甲皱和球结膜微循环观察,并对其中45例作了糖化血红蛋白(GHb)与微循环的对比观察。一、资料和方法51例全部为显性糖尿病患者,另设5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的年龄分布情况大体一致。(一)微循环观察:用WX—753型双目微循环显微镜,内外冷光源,电子闪光连续摄影,经闭

    1985年09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二尖瓣脱垂的近况

    Cheitilin M D ,Barlow J B ,张文博

    二尖瓣脱垂在我国的发病率并不低,但一般临床医生对其比较生疏。本文介绍国外学者对二尖瓣脱垂的一些新观点,以助我们更好地诊断、处理这一常见病。

    1985年09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胆石胆囊炎、冠心病并发支气管哮喘

    陶仲为

    <正> 副主任医师:这次查房对象为一位老年患者,因身患多种疾病,病情危重,无法作较多检查。现需要各位依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参考有关文献,对本病例作深入的分析与讨论,以增强依靠临床表现诊治疾病的能力。先请主管医师简要报告病历。

    1985年09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肠癌误诊原因分析

    毕玉华,张敏,窦云山

    <正> 在临床上,大肠癌(尤其是直肠癌)的误诊率至今仍较高(26~71.4%),有的高达80%。为此,笔者将近期所遇的误诊、漏诊病例作一分析,以供同道参考。一、询问、分析病史不充分,忽视直肠指诊门诊常可遇到以便血、腹泻、大便下坠感等为主诉的患者。由于部分临床医师对大

    1985年09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四年连续四次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例分析

    李志堂

    <正> 患者男,25岁。于1984年3月17日凌晨2时开始发热,头痛欲裂,并喷射性呕吐出胃内容物。口服止痛片后病情未减,又呕吐1次,呈绿色水样。8时到公社卫生院就诊,发现神志不清,怀疑流脑而急转本院。检查:体温39.2℃,血压160/80,呈昏迷状态,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压眶反射存在。颈

    1985年09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煮沸的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5例报告

    王兆礼,杨保林

    <正> 1979年以来,我们利用同种异体的外伤性截肢关节经煮沸后,填补胶体骨肿瘤段切除后骨质缺损五例。其中股骨下端和胫骨上、下端的骨巨细胞瘤各1例,胫骨上端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食指近侧指骨骨软骨瘤并粉碎性骨折1例。经随访观察,疗效较好。

    1985年09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摘要)

    王保周

    <正> 1978年至1983年,本院收治的164例肺心病患者中52例(69例次)并发心律失常。激动起源异常者55例次,其中房性早搏24例次(34.8%)、室性早搏18例次(26.1%)、室上性阵速2例次(2.9%)、结性早搏2例次(2.9%)、结性心律1例次(1.5%);传导异常者14例次,其中不完全性右束支传

    1985年09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霉菌感染50例分析(摘要)

    傅善杰,张庆文

    <正> 我院内科1979~1984年收治病人13,929例,其中诊断霉菌病者50例。诊断标准为:①临床上出现鹅口疮等改变;②口腔粘膜及咽部等局部直接涂片二次以上有大量脓、白细胞、芽生孢子、菌丝等;③在某一系统中能直接涂片找到霉菌丝、芽生孢,并培养霉

    1985年09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胆汁返流区胃粘膜超微结构的改变

    <正> 作者应用电镜观察了8例十二指肠液返流区胃粘膜的超微结构,发现在返流区上皮细胞中有电子密度高的暗细胞和电子密度低的明细胞。暗细胞较窄,其表面的微绒毛较明细胞长,核多呈皱形,核边缘异染色质较多。有些细胞的内质网扩张,线粒体有不同程度

    1985年09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人原发性肝癌245例临床分析

    <正> 本文对245例60岁以上的肝癌患者作了临床分析。其中单纯型142例,硬化型100例,炎症型3例;Ⅰ期35例,Ⅱ期148例,Ⅲ期62例。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是以乏力、上腹部饱胀等非特异症状为常见。血色素低于正常者占20.5%;血清白、球蛋白接近或倒置

    1985年09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空气负离子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75例观察

    李道莹

    <正> 应用SM—Ⅰ型负离子发生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75例。其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为13~76岁;病程短者几天,长者40年。治疗方法:令患者取舒适坐位,口鼻距离子发射口15厘米左右,自由呼吸,每天1次,每

    1985年09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84年日本医师国家考试题选(1)

    袁孟彪 ,赵连生

    从本期开始,“您能正确回答吗?”专栏将刊载1984年日本国家医师考试题(内科)部分选题及题解,旨在扩大读者视野,提高应考能力。但需指出,日本考试题编组不固定,与传统的多选题题型有所不同。

    1985年09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灵杆菌素、左旋咪唑合用治疗25例HBsAg阳性患者

    郑烈

    <正> 1.病例选择:25例均系1981年、1982年健康查体中发现的成人HBsAg阳性者,且多次复查呈持续阳性。其中男21例,女4例。滴度1:32者4例,1:64者5例,1:128者7例,1:256以上者9例。

    1985年09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