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宾尧,盖维缤,牛家度,王道谦,孔祥洪,房清敏
<正>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迄今无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于第二、三期患肢疼痛剧烈,伴坏疽或坏死,丧失劳动能力,不得不以截肢告终。近年,我们试以大隐静脉的动静脉转流术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现作介绍并探讨。
1985年1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陆九高,郑玉兰
<正> 我们采用反间间接血凝试验对疗养者729名和本院职工、家属226名进行HBsAg调查。检测结果为:疗养者HBsAg阳性率为10.3%;职工、家属HBsAg阳性率为8%,两组HBsAg总阳性率为9.7%。955名被检者中,以20~30岁、31~40岁两年龄组的
1985年12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先,孙庆梅,王阳,阮汝清,黄培臣,梁久金
<正>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其治疗方法很多,但三翼钉内固定术的功能满意者仅占50%左右。目前认为,影响预后的因素除病人的年龄、解剖特点,特别是骨折原发移位的轻重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程度外,还有能否准确复位及理想的内固定。为此,
1985年12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昌善
<正> 治疗下肢短缩畸形的骨延长手术很多,其中骨骺牵伸延长术不需截骨、植骨和内固定,无植骨不愈和内固定松动或折断之虞,可谓骨骺尚未闭合的下肢短缩青少年患者的理想手术。但是,骨骺牵伸延长术需在X线透视、摄片或电视辅助下用骨圆针定位穿
1985年12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硕,高钟禹
<正> 患者女,22岁,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抽动10年入院。10年前无明显诱因突感头颈部强直性向左侧扭转,左侧肢体屈曲左转,两眼向左上方凝视,当时意识清楚,几秒钟后症状消失。此后反复发作,似与月经、情绪有关。
1985年12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殿昌
<正> 对于严重烧伤病人,采用静脉置管输液几乎被视为常规。但因烧伤病人有广泛的创面,有时甚至需通过焦痂将导管置入静脉,故大大增加了细菌进入血循环的机会。自1977年1月至1984年4月,我们共遇到10例因静脉置管引起的败血症,其中9例为烧伤;
1985年12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士杰,冯宏,朱菊人,赵洪涛,傅丽娜,杜风田,陆伟君,张玉珍
<正> 1981年11月以来,我们对原发性肝癌和胰腺等脏器的占位性病变及肝硬变、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施行选择性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下称动脉造影)。现将29例动脉造影结果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985年12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万蟾,孙明述,荣志泉,马淑珍,邓金云,汲宗亨,娄瑞娜
<正> 我们对部分住院病毒性肝炎(下称肝炎)患者作了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血清补体成分等有关项目的测定,以期观察各临床类型肝炎的各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现分析报告如下。
1985年12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庆文,傅善杰
<正> 急性右室梗塞临床并不少见。尸解证实单纯右室梗塞占急性心肌梗塞的2.5%,在急性心肌梗塞基础上并发右室梗塞者占13~35%。现将我院诊断的5例右室梗塞及文献报道的10例作综合分的,以探讨急性
1985年12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鸿法
<正> 隐匿性二联律这一概念早就提出,但在国内未受到普遍重视,现报告四例,并对其诊断和发生机理进行讨论。一、病例报告与心电图分析例1:男,52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5年,1977年7月25日入院。临床诊断可疑
1985年12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仁和,张援朝,王玲,马秀华,黄丽丽,李红,王秀问
<正> 我省陶氏等首先经鼻塞连接高频通气(HFV)给氧治疗7例肺性脑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鼻导管连接高频正压通气(HFPPV)治疗16例慢性肺心病(其中2例肺性脑病)中度以上缺氧患者,并对其与鼻导管吸氧的血气指标作了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985年12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进林,吴惠联
<正> 由轮状病毒(RV)引起的小儿腹泻极为常见,但至今尚无特异性的抗病毒疗法,只限于管理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及对症治疗等一般性防治措施。因此,研制有效的疫苗用以保护易感人群,日益受到基础医学研究人员和临床
1985年12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兆随,唐保禄,熊玲,翁维权
<正> 聚肌胞为干扰素诱导剂,我们用以试治普通感冒。本文观察病例为1983~1984年间早期普通感冒患者,按1978年全国防治感冒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且均为中度或重型患者,病程均在24小时以内。其中男56
1985年12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从高,李同义
<正>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及变形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近年来国内不少单位相继开展了血液流变学工作,如对所谓“高粘滞综合征”,特别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病等进行了观察。藉血液流变学方法探索中医活血化瘀的机理也取得了成绩。可以
1985年12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月华,赵建平
<正> 患者男,29岁,工人,于1985年5月10日10时10分触电(电压220伏),心跳呼吸停止,10分钟送达急诊室(途中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摩)。检查:心音及大动脉搏动均无,意识完全丧失,瞳孔中度散大,无
1985年12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仁和
<正> 高频正压通气(HFPPV)与高频通气(HFV)、高频呼吸(HFB)、高频喷射通气(HFJV)、高频振荡通气(HFO)等同属一类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是1967年由瑞典SjOstrand首先应用于临床。开始时
1985年12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春杰
<正> 女性患者,8岁。自3岁起只要被入触摸头部,即双眼发直,头向前屈,双手不会握物,跌倒于地,约30秒钟后可自行爬起,但不能回忆发作过程,仅感头痛。此外,雨滴落到头上,吃饭时嘴突然触碗,趁其不备时给其梳头、围头巾等,均可引起猝倒发作。但在其有思想准备时进行上述动作,则一般不引起发作。突然触摸头部以下的部位,如颈部,胸部等,也不引起发作。患儿出生顺
1985年12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惠明
<正> 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60岁(国外为≥65岁),血压≥160/95的患者。其发病率约占老年人的50%。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是引起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脑卒中等的危险因素,应予以积极控制。为此,笔者根据近年国外文献和个人的临床体会,对本病作一浅述。
1985年12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Richard E.Brashear
,刘克明
<正> 心输出量减少对通气—血流比率降低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的危害严重,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在慢阻肺患者中的病死率高达80%。因此,慢阻肺患者的心律失常应引起临床重视。
1985年12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惠光鹏
,董殿阶
<正> 病历摘要男性患者,21岁,农民,住院号12114。患者有10余年癫痫病史。近10多天癫痫大发作,给予苯妥英钠口服、安定静滴治疗,但每天仍有10次左右发作,并伴中度发烧(38℃左右),发作后神志转清。4天前体温升到39~41℃,呈昏迷状,尿失禁,并发现褥
1985年12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中津
<正> 胰岛素静滴时为什么加氯化钾注射液,加多少为宜呢? 答:采用胰岛素静滴治疗糖尿病所致酮症酸中毒或昏迷时常要加氯化钾注射液。一是病情的需要,二是解决输液过程中玻璃瓶壁及胶管壁对胰岛素的吸附问题(吸附量可达78%)。最近美国有人指出,静滴胰
1985年1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承远,李润,高鹏
<正> 我院神经外科1985年5月~6月收治5例颅内胆脂瘤,但全部病例手术结果与术前CT定性诊断均不相符。为了总结经验,特
1985年12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巩利
<正> 例1:男,36岁。1个月前发热38℃,并阵发性头痛伴嗜睡,在某医院经腰穿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本次因一周前出现不思饮食、神志恍惚及呕吐而来诊。入院检查:体温37.5℃,表情淡漠,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脑脊液检查:压力80毫米水柱,潘氏试验(+),细胞
1985年12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傅学泉
<正> 脊索瘤多发生于骶尾椎,多数学者认为由遗留或迷走的脊索组织所致。本病发展缓慢,在在晚期才出现症状,故临床较易误诊。笔者曾遇1例误诊为“坐骨神经痛”的脊索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1985年12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世芳,李吉昌,王琼
<正> 患者苏××,32岁。因停经7个月,阴道流血水6天,于1984年3月6日行B型超声检查。耻骨上显示正常的胎头光环,心影下移,心搏规律。腹部内脏结构消失,羊水中可见布有静脉分支的肝实质回声及肠管飘动,肠管回声与肝脏靠近,胎盘位于子宫后壁,见模式图。诊断为胎儿内脏外翻畸形。
1985年12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德恩
<正> 我国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约为40/10万,62.5~85.4%的猝死发生在急性起病后1小时,其中65.4%未能得到及时的抢救与处理。一般来说,由发病到入院,平均约需8小时,故大部死亡发生在发病原地或转运途中。近年来不少报告证明,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者如能在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挤压及对口人工呼吸),并在8~
1985年12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博
<正> QRS宽大(>0.12秒)的心动过速为常见的心内科急症,处理不当常可造成致命后果。QRS宽大的心动过速包括了数种发病部位、机理及治疗原则
1985年12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子彬
<正> 急性脑痛是心血管急症的重要症状之一。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大体上可分为心源件与心外性两大类。在此重点讨论心源性胸育,易与心源性胸痛混淆的呼吸系疾患及急腹症也略加讨论。
1985年12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世臣
<正> 引起心源性休克(CS)的原因很多,国内最常见的是急性心肌梗塞(AMI)后的CS,占AMI的
1985年12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康宁
<正>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大血管疾病,在我国比较少见,迄今国内文献仅共报道30多例。而在美国,每百万人口中每年有5~10人发生
1985年12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惠明
<正> 任何原因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均可危及生命。只有紧急降压,才可逆转病情,降低病死率。临床常见的高血压急症有以下几种: 一、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可发生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多由
1985年12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阮景纯,张善同
<正> 急性肺水肿的处理,一般可先用下列三种方法①体位;②吸氧;③吗啡。不少病人,尤其心源性肺水肿,采用这些简单方法郎能迅速缓解病情。体位取半卧位或坐位两足下垂,也可采取头高仰卧位或病人自感舒适的体位。吸氧一般用鼻插管法,
1985年12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博
<正> 任何病因引起心包渗液及心包腔内压力增加,致使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时称为心脏压塞(心包填塞)。严重心脏压塞常可危及生命,需行紧急处理。当心包腔内压力轻度升高,心脏舒张期充盈轻度受限时,机体可通过代偿机制(心率增速、周围
1985年12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遗美,唐秀民
<正> 肺栓塞是由于栓子阻塞了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而引起的急性肺血管病变。栓子大部分来自下肢及盆腔深部静脉。常见的诱因为近期术后、髋部骨折、创伤、长期卧床、癌肿、高龄、充血性心衰、既往有静脉血栓形成或发生过肺栓塞。肺栓塞缺乏特异的症状及体征,诊断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性。
1985年12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振湘
<正> 随着高速交通工具的发展,非穿通性心脏创伤逐渐增多。这种创伤常与其他更明显的创伤如骨折等同时发生,故易被忽略,生前能作出正确诊断并抢救成功者甚少。少数病例创伤较轻,经非手术治疗度过危险期,但以后又出现心脏创伤所致的血液
1985年12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宾尧,林圣洲
<正> 阴茎异物较为少见。我们遇见3例,应用不同方法顺利摘除异物。例1:59岁,农民。因生殖器套入铁质门环而阴茎勃起、肿胀,异物不能退出,两天后来诊。检查:阴茎根部远侧极度肿胀、发亮,包皮尤著,龟头暗紫,铁环深嵌阴茎
1985年12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85年12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松龄,李延海
<正> 编辑同志: 我县某中学于1985年1月组织的一次男子4400米、女子3300米越野赛跑,途中及结束后有9人发生呕吐暗红色或咖啡色胃内容物,占参加者的5%。现作简要报告。
1985年1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