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 孕早期经宫颈吸取绒毛行产前诊断的研究

    李安域,丁萍,孙玉萍,严敦清,王正滨,范玉英,郭亦寿,姜源,陈丙玺

    <正> 以绒毛为标本,用于孕早期产前诊断,近年来已成为优生科学和预防医学的一个新方向。我们使用自己设计的绒毛吸管,经宫颈吸取绒毛行产前诊断,并对绒毛直接制备染色体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了些技术上的改进。现报告如下。

    1987年0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子宫直肠窝穿刺腹液细胞学检查早期诊断卵巢癌临床价值的探讨

    刘新民,姜玉菲

    <正> 采用子宫直肠窝穿刺腹液细胞学检查早期诊断卵巢癌,在国内报道甚少,在国外意不一。为探讨其临床价值,我们自1981~1986年作了一些探索,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 病例选择:共113例。选择条件是临床检查有盆腔肿块,怀疑卵巢恶性肿瘤,或与盆腔结核不易鉴别、腹水原因待

    1987年0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4 ]
  • 髌骨脱位后股四头肌腱破裂一例报告

    陈昌善

    <正> 患者女,12岁,在球赛中因足外翻旋转损伤左膝关节。1个月后因左髌骨完全性侧方脱位急症入院,手法整复髌骨,并用管型石膏固定。21天后拆除石膏,股四头肌功能良好,膝关节可屈曲100°,即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锻炼和肌肉加强锻炼6周。至第12天时,患者膝关节屈曲功能恢复正常。后

    1987年06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利用半片肌重建拮抗肌功能(附27例分析)

    毛宾尧,盖维缤,牛家度,王道谦,孔祥洪,房清敏

    <正> 肌移位重建瘫痪肌肉功能,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治疗中施行最多的手术。但当无邻近动力肌可供移位时,手术就无法进行。为此,我们设想将足部仅有一块功能尚好的屈肌或伸肌(Ⅲ级或以上)裂分为二,取其一半替代拮抗肌,维持踝足于中立位,称之为“半片肌”移位替代术。近七年来共施行32

    1987年06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脊髓灰质炎后遗爬行畸形的分型和矫正原则

    毛宾尧

    <正> 脊髓灰质炎后遗下肢肌广泛瘫痪和骨关节畸形的患者,几乎都有“蹲地爬行”的严重功能障碍。但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其缺乏研究。为此,我院近十年来对收治的27例各种蹲地爬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后又用20例作复核对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病的分型和矫正原则。

    1987年06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反射性交感性营养不良综合征一例报告

    李金松,邵光湘

    <正> 韩某女,76岁,门诊号0149188。两年前,右手拇指挤压伤致末节指骨骨折,未治疗。十余日后因冷水洗衣而患指呈持续性烧灼样疼痛,逐渐波及余四指。诸指遇冷或活动而疼痛加重,以后变细,活动受限。查体:诸指内收伸直位,掌指关节微屈。大、小鱼际肌及手内在肌萎缩。皮肤菲薄

    1987年06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手术治疗主动脉瓣下孤立性纤维膜合并室间膈缺损

    郭兰敏,徐教瑜,杨爱民

    <正> 患者男,10岁,1986年6月8日入院。生后半年发现心脏杂音,反复呼吸道感染,体力不如同龄儿,上学后不能参加体育活动。无蹲踞征。查体:身材矮小,体重25公斤,血压90/60,无紫绀及杵状指(趾)。肝肋下2厘米,质韧。心尖搏动弥散,左侧第四肋间扪及收缩期震颤,心界向左下扩大,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胸骨左侧Ⅲ、Ⅳ肋

    1987年06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3 ]
  • 晚期新生儿呼吸暂停一例——低镁血症的少见表现形式

    戴学定,刘玉珍,杨波,彭健

    <正> 女婴,12天,生后一般情况好,人工喂养。因患儿吃奶不好、易惊,轻微鼻塞,其母给滴1%滴鼻净两滴,半小时后发现患儿呈倒气样呼吸,面色苍白,口唇轻度紫绀,5小时后入院。查体:体重3千克,体温36

    1987年0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 双腔右心室(附三例报告)

    徐光亚,柴象俊,宋惠民,徐巨林

    <正> 双腔右心室是指右心室腔被异常肥厚的心室内肌束分为两个心腔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常易误诊。如手术中处理失误,可造成严重后果。我院在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中遇到3例,经及时矫治均取得满意疗效。

    1987年06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 胃十二指肠吻合术的改进

    孙奇,薛重毫,鲁少海,杜歌兵

    <正> 在胃大部切除术中,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极为困难;当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大出血时,处理则更为棘手。为此,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时,利用胃后壁包埋十二指肠残端,并行胃—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或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理闭合困难的十二指肠残端。共施行28例,均取得较好效果。

    1987年06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 食管癌切除弓上吻合两种手术方法的对比观察

    朱荣,都兴琅,张广福,孙桂武,姚德胜,卢兆桐

    <正> 以往对下、中段食管癌手术治疗者常选用胸腔内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但据文献报告,此术的术后并发症较多,常见的有吻合口瘘、脓胸、肺炎等,而且是发生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从1983年3月起对传统的胸腔内弓上食管胃吻合的途径和

    1987年06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吩噻嗪、硫杂蒽及丁酰苯等类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综合征(附52例分析)

    张树正,韩岭,张承举

    <正> 吩噻嗪等类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综合征,以节律性刻板动作或运动不协调等不自主运动为主要临床表现,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消失,用安坦治疗无效。现将我们近五年观察到的52例报道如下。一、资料与分析本组52例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为

    1987年06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山东省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

    <正> 我国流行性出血热,依其传染源的不同,分为家鼠型、野鼠型及实验动物型。我省于1982年在济宁地区发现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并从褐家鼠肺组织分离到病毒。此型出血热目前已蔓延及菏泽,泰安等地、市。家鼠型出血热的临床经过较野鼠型为轻,容易误诊或漏诊。为此,我们对1984年嘉祥、金

    1987年06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 NIH系裸鼠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研究的初报

    金朝杭,党锡连,聂继雷,曲晶毅,黄爱田

    <正> 我们用EHFV(鲁宁—84刘株)以不同途径和剂量接种NIH系裸鼠,其中腹腔和皮下接种鼠于接种后5~7天分别出现精神不振、活动减少、进食减退及外生殖器肿胀,相继于7~9天胸、背和腹部出现出血点,继之融成片状瘀血斑。其中一鼠的尾后

    1987年06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大蒜素治疗萎缩性胃炎30例观察

    高曼玲,王美岭,杜晓力,游力,冯进波,韩娜,朱有名

    <正> 我们对30例接受大蒜素治疗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在治疗前、后检测胃液pH值、游离酸、总酸、亚硝酸盐含量,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与服药方法:本组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证实。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为21~66岁。大蒜素胶丸由上海第

    1987年06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2 ]
  • 卵巢颗粒细胞癌、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肉瘤

    王鸿云,张子文

    <正> 副主任医师S:此患者术前诊断为卵巢肿瘤,与术后诊断差别较大,且在病理学上又有两种恶性肿瘤并存,值得分析讨论一下。先请简要报告病历。实习医师M:患者女性,50岁,发现下腹部包块月余,稍有腹痛及下坠感,于1984年12月15日拟诊为卵巢肿瘤入院。患者近5~6年月经不规则,15~22天一次,有时间隔

    1987年06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经皮肺细针吸检及胸膜活检

    陶仲为

    近年来,针吸活检借助影像学、内窥镜等先进的检查方法,已从体表深入到脏器了。此法简便、实用,常可为许多疾病提供确诊依据。但是,其有一定创伤性,若手法不当,有可能发生较明显的副作用。为此,本部特约陶仲为副教授组织笔谈,请他们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介绍穿刺的器械、操作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等,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1987年06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肝、胰穿刺活检

    郭士杰

    <正> 一、适应症、禁忌症(一) 适应症:①黄疸的病因检查。仅用于持久的轻度黄疸和胆汁郁积,发病4周尚未确诊,需鉴别肝内抑或肝外阻塞者。②肝肿大的病因检查。③门脉高压的病因检查。④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炎后综合征的诊断。⑤代谢性疾病的诊断。⑥临床疑为肝病尚未证实者。⑦周身性疾病的病因检查及了解有否肝损害。⑧了解肝病的发展、

    1987年06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经皮肾活检

    李学旺

    <正> 一、适应症和禁忌症(一) 适应症:①肾病综合征;②有肾脏受损的胶原血管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结节性多动脉炎等;③急性小管及间质性疾病;④原因不明性蛋白尿;⑤原因不明性血尿;⑥判断移植肾是否排异;⑦原因不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与病理类型有关。因此,成年患者应在活检后开始治疗。6岁以下患儿多为微小病变型肾病,可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试验性

    1987年06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血液系统的经皮针吸活检

    徐功立

    <正> 淋巴结穿刺一、适应症与禁忌症(一) 适应症:病因待诊的淋巴结肿大,尤其

    1987年06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甲状腺的针吸检查

    徐德凤

    <正> 一、适应症和禁忌症(一) 适应症:①胶质性甲状腺肿,包括单纯性甲状腺肿、单发或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及胶样型腺瘤等。②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炎,如急性、亚急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病)及硬化性甲状腺炎(木样甲状腺炎、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Riedel氏甲状腺肿)。③甲状腺癌,包括未分化腺

    1987年06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乳腺的针吸检查

    阚秀,邓卫芳

    <正>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乳腺针吸检查常用于下列情况:①乳腺癌或可疑者,针吸确定癌细胞后即可施行根治术,以替代冰冻活检;②乳腺肿块针吸检查发现可疑癌细胞或较明显的异形性细胞时,建议手术切除活检;③在普查中其它检查方法认为乳腺有可疑肿物时,应施行

    1987年06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针吸检查在妇科的应用

    徐澄

    <正> 一、适应症及禁忌症(一) 适应症:①骨盆腔肿块需排除恶性病变时,采用细针吸检有助于鉴别;②开腹探查及内窥镜检查中,单凭肿块大体病理难以明确良性或恶性时,采用细针吸检有助于确定手术切除的价值、范围及选择活组织检查部位;③用于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或复发癌的诊断及鉴别,以确定治疗方案;④与

    1987年06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细针穿刺术在骨科的应用

    陈国瑞

    <正>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一) 适应症:明确关节内积液或骨病组织的性质,穿吸其内容物作细胞学和活组织检查,以协助诊断。(二) 禁忌症:有出血素质或出血倾向者,穿刺点附近皮肤有慢性感染、溃疡、毛囊炎或皮肤病的患者,应视为穿刺禁忌。二、操作方法(一) 术前准备:做好思想工作,以求术时合作,并检视局部有无穿刺禁忌症。术者要熟悉病情,仔细阅读X线片,以了解病变的位置、范围及破坏程度,据此确定穿刺点。备好18~15G针头、硬膜

    1987年06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体表及软组织肿块细胞学诊断

    吴振兴

    <正> 一、适应症和禁忌症(一) 适应症:诊断不明的体表软组织肿块。无创面者用针吸法,有创面者用印片法。(二) 禁忌症:印片法无禁忌症。针吸法禁忌症如下:①凡随血管波动、疑为动脉瘤者一般不作针吸,因动脉压力高,易致血肿;②有严重出血倾向者;③重病、全身衰竭者;④肿块在生命器官附

    1987年06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拉压疗法辅以矿泉浴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梁克强,张文义

    <正> 自1985年起,我们根据骨生物力学原理,应用自制气动电控JQ—1型脊柱牵引机(具有拉力、拉距、拉速、牵引停留、床面升降等18种功能并能测值)对25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施行拉压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按罗马标准诊断AS。治疗组

    1987年0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山东省儿麻后遗症研究会成立

    <正> 山东省儿麻后遗症研究会暨第一次学术报告会于4月22日~24日在滨州市召开。与会的八十九位专家、教授交流了学术经验,并就《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疗效标准》进行了讨论。理事会由二十一人组成,一致推选省民政厅副厅长宫秀夫为名誉理事长,滨州医学院副教授毛宾尧为理事长,宁志杰等六人为副理事长。

    1987年0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第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概述

    李同义,徐从高

    <正> 一、血小板疾病1.实验研究:近年来,血小板膜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苏州医学院(简称苏医)用杂交瘤技术获得多种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的单克隆抗体,其中SZ—21可抑制多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二相聚集,抑制其释放功能及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并证实SZ—21识别的抗原是GPⅢa;

    1987年06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6 ]
  • 第三次华东地区血液病学术会议概述

    屠振华,戚仁铎

    <正> 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 (一) 实验研究: 1.MDS骨髓小巨核细胞观察;南京鼓楼医院观察了14例MDS,其中难治性贫血(RA)8例,难治性铁粒幼红细胞贫血(RSA)3例,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转化中的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T)及继发性MDS各1

    1987年06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济宁市800例流行性出血热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分析(摘要)

    金朝杭,曲晶毅,党锡连,盛中秋

    <正> 我们于1983~1985年间,对济宁市800例临床诊断的流行性出血热(EHF)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常规法进行了血清抗体测定,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1.三组人群检测结果:三组分别为市辖县(市)医院临床诊断(全国西安会议标准,1980年)EHF患者800例、健康人群130例及其他疾病102例。

    1987年06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1 ]
  • 全国冠心病学术会议概述(南京)

    高德恩

    <正> 一、基础研究(一) 流行病学:北京冠心病(CAD)协作组的急性心肌梗塞(AMI)14年临床资料统计表明,CAD患者逐年增加,1979~1980年达高峰,1981~1983年有下降趋势,1984年后又有回升。AMI的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病死率基本稳定(11.1~13.7%)。他们提出:①要重视老年AMI的防治,②预防再梗塞的发生,③加强心脏破裂的防治,④防止梗塞扩大和改善心肌功能仍是治疗的关键。

    1987年06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吩噻嗪类药物致小儿急性锥体外系症状8例观察

    范伟海

    <正> 笔者遇8例患儿应用超常量吩噻嗪类药物出现急性锥体外系症状,其中用奋乃静4例,氯丙嗪2例,泰尔登1例,三氟拉嗪1例。临床表现为斜颈7例,表情呆板6例,动作迟缓5例,静坐不能4例,头后仰1例,伸舌、紫绀与面部怪相1例。给予氢溴酸东莨菪

    1987年0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呼吸系疾病治疗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K.J.Tietze ,刘克明

    <正> 在呼吸系疾病治疗中常可见到药物相互作用,今述于下,以供临床参考。一、与茶碱相互作用的药物呼吸病患者使用茶碱及其他药物治疗时由于茶碱治疗量变动范围狭窄,故并用药物引起茶碱代谢的微小变化,即可产生严重的临床后果。常见与茶碱相互作用的药物有以

    1987年06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 副癌综合征一例报告

    孙希正,张桂森

    <正> 患者女,48岁,于1986年7月14日入院。9个月前不规则发热,四肢关节及长骨疼痛,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长期按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体温可降至正常,疼痛缓解,但停药后即复发。曾多次胸透阴性,LE(—),抗“0”1280单位,血沉40毫米/小时。查体:体温38℃,脉搏90次,呼吸20次,血压110/70。心率90次,律齐。右肺下呼吸音偏低,无叩实叩浊,胸骨体中上段明显压

    1987年06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纵隔囊性畸胎瘤误诊为胸腔积液两例报告

    马贵厚,许仁和

    <正> 例1:男,37岁,农民。1980年夏季开始,患者自感左侧胸闷、乏力,无发热及胸痛。一年后胸闷加重并气促,在当地医院经X线检查诊为左侧胸膜炎并大量胸腔积液。五年内先后住院三次,经抗痨及胸腔抽液治疗无效,于1985年8月3日以胸腔积液原因待查收入我院。

    1987年06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白塞氏综合征误诊一例分析

    刘俊元

    <正> 患者男,34岁,于1984年5月因受凉后发热头痛,伴多汗、腰腿痛,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后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40℃,心率100次,血压100/70,眼结膜充血,轻度水肿,胸部皮肤潮红,散在粟粒大小丘疹,以脐周为著。化验检查:血色素14克%,白细胞17,000,血沉66毫米,血小板10万,尿蛋白

    1987年06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接触噪声工人的神经系统动态观察

    陈珂忠,刘峰香

    <正> 我们对接触80、85、90、95、100dB(A)五个不同声级的263名入厂一年的噪声作业工人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动态观察。观察结果及体会:①主观听觉障碍:主要表现为耳鸣,三年内五个声级组的耳鸣总阳性率逐渐下降,分别为27%、17%、13%。这与长期受噪声刺激而听觉敏感性下降有关。但纯音测听结果提示,他们的听力损害则逐年加重。因此我们认为,把耳鸣作为主要的主观

    1987年06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撰写稿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徐娟英

    <正> 不少初学写作者向我打听写稿有无诀窍。我说写稿没有诀窍,但有“规律”。所谓规律,就是“一般的要求”,即前人谓之“大体须有,定体则无”的东西,而决非是一成不变的“框框”或“模式”。郭沫若同志曾说过,写文章应该是“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变化”。我觉得,写医学稿件也好,

    1987年06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误诊为胆囊癌一例分析

    傅淑花,赵宪邨

    <正> 患者男,46岁,因右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两个月,黄疸半月,以胆囊癌收入院。患者曾在多家医院就诊,经B超检查拟诊为胆囊肿瘤、肝囊肿。院外CT报告为肝左叶囊肿、胆囊内肿瘤,双胆囊不能排除。入院后行B超检查:肝左叶有5×4厘米液性暗区,边界清晰,胆囊7.4×4.0厘米

    1987年06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鼻中隔软骨粘膜再造眼睑四例报告

    张德荣,林宇环,吴德芬,王立群

    <正> 自1983~1986年,我们对4例眼睑恶性肿瘤切除者采用鼻中隔软骨粘膜再造眼睑,其外观及功能均较满意。例1:男,39岁。左眼视力1.2,上睑颞侧有一1×1×0.5厘米硬结,与皮肤无粘连,睑结膜充血、糜烂,眼球正常。拟诊睑

    1987年06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按摩配合针刺治疗非急性期肩周炎37例观察

    张利永

    <正> 37例非急性期肩周炎均为50岁以上患者,病史为两个月至三年,均服用过水杨酸类消炎止痛药物(少数接受过理疗及中药治疗)而效果不佳。经本法治疗一次后即见效果,4~20次后疼痛消失,肩臂功能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治疗方法如下:

    1987年06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啉胺唑苄对尿毒症性充血性心衰的治疗作用

    罗堃年,高立俊,宗俊学

    <正> 由于尿毒症,肾性高血压所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但我们应用苄胺唑啉纠正尿毒症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1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9例,女1例。年龄为16~53岁。均为各种病因所

    1987年06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消炎痛致严重不良反应一例报告

    赵素兰

    <正> 女性患者,50岁,干部。10余年来,患者有慢性胆囊炎,时有右肋下胀痛不适。因又犯病,到保健科就诊,空腹服消炎痛50毫克后回家。20分钟后自感全身不适,头胀、头晕、恶心、呕吐两次,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同时胸闷、气短,继之神志模糊,并逐渐加重。其家属根据其症状给予口服颠茄片及含

    1987年06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运动锻炼防治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刘乐芝,张巨盛,董启保

    <正> 我们对30例冠心病患者(按WHO标准判定,其中陈旧心梗3例,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及高血糖者27例,平均年龄为57.9岁),进行3~6个月医疗运动锻炼,显示了良好的效果: 1.锻炼方法:作一般医学检查后测定12分钟走跑距离及做功率自行车负荷试验。同时测定灵敏性(侧跳)、平衡性(闭目单腿站立)、柔韧性(立位体前屈)、肌力(握

    1987年0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 肾上腺骨髓脂肪瘤一例报告

    夏立建,李陆乙,孙青

    <正> 患者男,53岁。3个月前,患者饱餐后突感上腹部持续性绞痛,并向背部放射,伴发热、恶心。先后发作4次,经抗生素治疗缓解。入院体检:体温36.2℃,血压120/90,腹部软、无压痛。肝、脾、肾(-)。胸_(12)水平脊柱后突畸形。血、尿常

    1987年0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结节性硬化一家三例发病报告

    李长玲

    <正> 例1:女,39岁。生后8个月起面部陆续出现绿豆大小的淡红色丘疹,以后全身出现大小不一的褐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智力正常。无癫痫史。体检:心率80次/分,二尖瓣区可闻及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余无异常。皮科所见:面部有绿豆大的坚韧丘疹,以鼻唇沟、两颊及下颌尤著。鼻翼两侧紫红

    1987年06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注射百白破三联菌苗引起全身过敏性紫癜一例

    王曙

    <正> 患儿女,2岁,微山县留庄村人,于1981年4月14日上午初次皮下注射百白破三联菌苗(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失效期为1982年5月)0.5毫升。当天下午体温38.5℃,次日面部及全身出现红斑,瘙痒。卫生室先后给予土霉素、维生素C、扑尔敏、副肾素

    1987年06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小儿心肺复苏中应用茛菪类药物的体会

    于忠芳

    <正> 1980~1985年,我院在21例小儿心肺复苏中应用莨菪类药物,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一、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10例,女11例;均为7岁以内儿童,其中9例为新生儿。1.心跳、呼吸停止原因:静注钙剂过快1例,安眠药中毒3例,氨茶碱中毒1

    1987年06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