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 不经胸食管外拨脱术的临床应用

    陈问潭,王瑞鹏,赵之兴,包银坤,王会兰,辛衍兰,贾玉生

    <正> 1981~1986年,我院采用不经胸食管外拔脱术治疗53例高位和一些不能耐受开胸的食管癌病人,取得满意疗效。兹小结于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15例;年龄35~77岁,平均56.8岁。病种:贲门癌5例,食管中段平滑肌瘤2例,食管癌46例;其中按病损长度分Ⅱ期11例,Ⅲ期33例,Ⅳ期2例。病变部位:颈胸段15例(32.6%),中段食管12例(26.1%),下段19例(41.3%)。

    1987年08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乙咪酯用于心内直视手术麻醉诱导40例报告

    邵伟,高淑金,刘铁军

    <正> 一般资料:本组男女各20例,年龄8~48岁,平均22.5岁。心功能Ⅱ~Ⅳ级(Ⅳ级者术前先给予地高辛控制心衰)。其中行房缺修补术16例,室缺修补术7例,二尖瓣置换术5例,法鲁氏三联症根治术3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直视分离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各2例,法鲁氏四联症根治术、肯氏束切断术各1例。

    1987年08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破裂(附11例报告)

    赵廷常,夏宝枢,Salvatore,J.A.Sclafani,黄凤瑞

    <正> 1983~1986年,我们对11例脾破裂患者行经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一、临床资料:本组均系男性青壮年。皆由车祸或枪伤等所致,除肋骨骨折外,无其他严重损伤。11例均伤及左季肋部,出现腹腔内出血体征,经腹腔穿刺、B超及CT等确诊。腹腔动脉造影均示造影剂呈点状或片状外溢,脾实质期边缘部或中心部撕裂缺损(见图1.2),提示有血管损伤出血,患者

    1987年08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选择性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脾亢13例报告

    魏子国,戚式良,于凤山,张士良

    <正> 近年来,我院对13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变所致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作了选择性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效果满意。一、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5例;年龄16~42岁。肝功能ChildA级6例,B级7例,其中5例伴轻度腹水,11例有食道静脉曲张,均有充血性脾大及继发性脾亢,9例曾有上消化道大出血史。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有上消化道大出血及腹水者均消失;11例食道静脉曲张患者中,7例消失,

    1987年08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Heller氏手术加膈肌瓣翻转成形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鲁少海,孙奇,魏桂芝

    <正> 我们采用Heller氏手术加膈肌瓣翻转成形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8例,手术效果满意。一、临床资料:男3例,女5例。年龄16~56岁。病程6个月至3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X线钡透拍片示近端食管扩张,横径为3~9厘米。

    1987年08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空肠造瘘滴注营养要素治疗肠瘘10例报告

    姜玉成,徐克森,杨明奎

    <正> 近年来,我院用空肠造瘘滴注营养要素治疗10例肠瘘患者,效果满意。一、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年龄17~58岁。9例为术后并发肠瘘,1例为外伤性肠瘘。平均体重为53.4公斤,平均血红蛋白为8.57克%,平均血清蛋白T为5.62克,A为3.2克%,G为2.42克%。

    1987年08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健康人群与急性菌痢患者所带痢疾菌株毒力的初步观察

    丁诗惠

    <正> 报道:在健康人群和急性菌痢患者粪便中各分离10株痢疾菌,先将其置半固体培养基内常规保存,然后用豚鼠作结膜毒性实验。将两组菌株转种于双糖斜面,置37℃培养20~24小时,制成10亿/毫升菌液,用微量加样器分别吸取两组菌液,滴入豚鼠右眼0.02毫升,

    1987年08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移动性盲肠症45例报告

    刘忠将

    <正> 移动性盲肠症早在1904年即由Hausmann提出,近年来我国也有报告,但在临床及放射诊断上并未引起重视。现在总结45例,以引起同道对该病的重视。一、临床资料:男26例,女19例;年龄19~63岁;病程半年至8年,其中脑力劳动者3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及大便习惯改变。4例并发阑尾炎,其中3例为慢性,1例急性。2例合并肠扭转。以上病例均经手术证实,其中2例慢性阑尾

    1987年08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氨基酸输注致代谢性酸中毒1例

    宋桂琴

    <正> 患者男,33岁。因胸闷、咳嗽、憋气半年在外院治疗无效入院。查体除双肺下叶呼吸音低外,其余无异常。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呈网状。初诊为间质性肺炎。入院后继用抗生素,同时静滴14——氨基酸。开始每周静滴两次,每次250毫升。用两周后改为隔日一次剂量同前。当用至第14瓶时,病人突感憋气,急查血气分析,pH7.3,BE-8.2mmol/

    1987年08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股前内侧隧道带蒂皮瓣阴道成形术

    韩秉公,周兴亮,张爱珍,宫昔愿,孙学武

    <正> 1982~1986年,我们应用自行设计的双股前内侧隧道带蒂皮瓣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患者8例,随访1~5年,效果满意。一、临床及随访资料:患者年龄15~29岁,其中无阴道者2例,阴道及子宫皆无者6例。已婚2例,未婚6例。已婚者术后出院即开始性生活,未婚者有4例于术后出院1~2年分别结婚,性生活较满意。本组患者随诊时所见阴道清洁,柔软,有弹性,可扩张,

    1987年08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
  • 白斑糊的配制和临床应用

    高淑贞

    <正> 近年来,我们配合妇产科治疗外阴白斑病(外阴白色病损)配制了白斑糊,用于32例经临床检查和病理切片确诊证实的外阴白斑病人,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本制剂的成分、配制方法和疗效介绍如下: 一、白斑糊的成分:补骨脂60克,紫地丁9克,乙菧酚、硫磺各5克,2%硼酸甘油500克。二、配制方法:先将紫地丁和补骨脂烘干压细过筛,再将硫磺和乙菧酚分别研细过

    1987年08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带血管髂骨和髂骨—皮肤瓣移植(附20例报告)

    孙文学,朱惠芳,姚洪海,谭远超,马树杭

    <正> 我院自1979~1986年开展带旋髂深血管的游离髂骨移植(下称髂骨移植)14例,带血管髂骨—皮肤瓣移植(下称髂骨—皮瓣移植)6例,均获成功。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均为男性。年龄9~52岁,平均26.8岁。受区均为小腿。其中先天性胫骨假关节2例,胫骨骨折不愈合12例,胫骨和皮肤缺损6例。供骨区为同侧者18例,对侧者2例,移植骨块最大8×3厘米~2,最小5×2.5厘米~2,平均6.5×2.5厘米~2。移植

    1987年08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阑尾癌1例报告

    李家利

    <正> 患者男,43岁。因右下腹持续性疼痛1天入院。查体温38℃,腹稍胀,右下腹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血白细胞16,000,

    1987年08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4 ]
  • 游离足背皮瓣带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指并一期修复手、腕、前臂创面一例报告

    贾峰泉

    <正> 我们于1986年10月用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足背皮瓣带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指并一期修复拇指缺失伴手、腕及前臂远端皮肤组织较大面积缺损、疤痕形成挛缩病人一例,获得成功。患者男,21岁。因不慎被制砖机有齿皮带轮辗轧损伤右手、腕及前臂远端部位2小时,经急症清创处理后入院。查体见右桡骨远端及第一掌骨骨折,右拇指及第一掌骨中段以远部位呈炭黑色坏死,掌骨远1/2段裸露,无骨膜覆盖,其掌侧有可容两横指的空

    1987年08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六瓣手术治疗蹼状挛缩畸形

    王标,苑正太

    <正> 深度烧伤后容易形成颈部、腋部、肘部指蹼和腘窝蹼状疤痕,致其活动受限。我们应用Tolhurst的六瓣手术方法治疗该类病人23例,其中汽油烧伤7例,开水烫伤及煤气烧伤各5例,柴油烧伤3例,热稀粥烫伤3例,疤痕挛缩呈蹼状部位在颈部2个,腋窝及肘部各5个,指蹼12个(其中虎口8个)腘窝1个,均获较好效果。

    1987年08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心导管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先心病的诊断价值(附202例分析)

    陈厚侠,陈善康,朱震,石秀兰,魏仁敏,阮桂玉

    <正> 我们自1978~1986年共施行先心病心导管检查或造影202例,现结合资料对心导管检查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先心病的价值作一比较。临床资料本组男98例,女104例;年龄3.5~37岁,平均14.7岁。其中选择性右室造影39例,左心导管检查及左室主动脉造影2例。有完整手术资料者83例,二维超声检查(个别病人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资料俱全者41

    1987年08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 舌下含服硝苯吡啶治疗高血压急症52例疗效观察

    吕钰

    <正> 近年来,我们用舌下含服硝苯吡啶治疗急症高血压患者52例,疗效满意。一、一般资料:患者均系门诊病例,年龄38~73岁。高血压病史平均11年。其中原发性高血压47例(高血压危象7例,高血压心脏病伴心衰10例,高血压脑病及脑溢血各5例),肾性高血压并高血压危象5例。除1例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溢血外,其余患者就诊24小时前均未用其他降压药。

    1987年08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青年急性心肌梗塞45例临床分析

    张心中,刘俊明,张心华,陈永文,仪忠直

    <正> 近年来,我们收治青年急性心肌梗塞(AMI)45例。现结合文献作一简要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7例;年龄20~40岁;均根据国际心脏病学联合会议制定的AMI诊断标准而确诊。其中有明显冠心病易患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家族史等)者41例,由病毒性心肌炎及风心病伴房颤、脑栓塞史引起者各1例,2例病因

    1987年08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 β—受体功能亢进症36例分析

    张永华

    <正> 一、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有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经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基础代谢等检查,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而确诊为β—受体功能亢进症。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17~43岁;病程1.5~8年。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心悸、呼吸困难31例,心前区疼痛29例,焦虑、烦躁不安、易激动、多汗22例,头痛、头晕、少眠、多梦、乏力16例,低热9例。主要体征为心率<100次15例,

    1987年08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人体血压粘度比正常值的测定及其分析

    王其敬,马光恒,白顺之,毛书

    <正> 为探讨人体血压与血液粘度的关系,我们对191例健康人的血压与血液粘度比值进行了分析,并与122例高血压和106例高血粘患者进行比较,发现三者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现将对比结果及其临床意义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健康组男114例,女77例;年龄40~81岁;血压110~160/70~95;均通过病史、查体、心电图及血脂检查等排除

    1987年08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PTC诊断肝胆系统疾病33例报告

    姜曰读,郑汝智

    <正> 近年来,我院用改进的普遍细长穿刺针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诊断肝胆系统疾病33例,成功率为89%。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0~73岁,病史2天至5年。其中有黄疸者32例,无黄疸者1例。

    1987年08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同时性消化道多原发癌25例临床报告

    周祝谦,梁兴山

    <正> 近年来,我们收治同时性消化道多原发癌2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一、临床资料:男17例,女8例;年龄36~71岁。病程半年至一年。双重癌22例,三重癌3例。病变为食道多原发癌6例,食管—贲门多原发癌4例,食管—胃多原发癌3例,胃多原发癌8例,贲门—胃多原发癌1例,结肠多原发癌3例。癌灶为胃癌21个,食道癌20个,结肠癌7个,贲门癌6个。主

    1987年08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69例急性病毒性肝炎胆囊声象图变化与预后分析

    王瑛

    <正> 为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胆囊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现将69例(104例次)急性肝炎患者不同病程的胆囊声象变化结果报告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均根据1984年南宁会议修改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确诊。其中男35例,女34例,年龄20~60岁,病程少于1周20例,1~2周33例,2周以上12例,4周以上39例。

    1987年08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心肌梗塞并室速持续21天一例

    薛兆利

    <正> 患者男,62岁。因饮酒后突然心慌、气短、胸闷,出大汗,从床上摔下,当地医院经心电图检查诊为再发性心肌梗塞并室速,给予极化液,吸氧、扩张冠脉,能量合剂及控制室速等治疗,治疗18天无效而急转我院。14年前曾患急性心肌梗塞好转。查体:体温36.7℃,脉搏160次,呼吸28次,血压70/30。神清,烦躁、唇绀,多汗。心率160次,律整,心音极弱,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呼吸音粗糙,四肢末梢冰冷,皮肤明显紫绀。心电图

    1987年08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恙虫病207例临床分析

    李光裕,王春英,王立军,于汉和

    恙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南和西南地区。蒙阴县近年来发病200余例,应引起重视,注意防治。

    1987年08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7 ]
  • 风湿性脑膜炎一例

    王殿池

    <正> 报道一例男性15岁患者,因全身无力、低热、头痛、呕吐5天入院。患者表情淡漠,痛苦貌,双踝关节红肿,压痛,颈强直,双侧克氏征、巴氏征及布氏征均阳性。白细胞8,300,中性63%,淋巴37%,血沉75毫米,抗“O”1250单位,康华氏反应及血培养均阴性;脑脊液压力略高,无色透明,白细胞39个,氯化物126毫当量

    1987年08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HRP一SPA染色法快速检测斑疹伤寒血清抗体

    孙长柱

    <正> 我们应用免疫酶标葡萄球菌A蛋白(简称HRP—SPA)染色法快速检测斑疹伤寒病人血清抗体,与外斐氏反应比较,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等优点。一、方法:先将抗原变形杆菌OX_(19)菌苗固定于玻片上,置去内源性酶液(3%双氧水1份加甲醇液4份混合即成)中30分钟后,用洗涤液冲洗;再加病人血清于玻片上,放37℃湿盒内30分钟后用洗涤液冲洗,然后加HRP—SPA液于玻片上,置37℃湿盒内

    1987年08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流行性出血热诊治中存在的问题(附108例死亡病例分析)

    许恰芬,王法治,孙明述,荣志泉,张树梅

    <正> 我市1985~1986年有10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死亡,现对诊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一、临床资料:男82例,女26例,年龄13~58岁。按照1981年全国出血热会议制订的分型标准,诊为危重型104例,重型4例。其中死于急性肾衰70例,难治性休克22例,感染9例,电解质紊乱7例。主要并发症为消化道出血60例次(其中伴颅内出血10例

    1987年08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儿童风湿性舞蹈病53例临床分析

    孔祥和,吴韵明,韩玉兰

    <正> 我科自1954~1984年收治风湿性舞蹈病53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6~12岁。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主要表现有全身或局部不自主运动、言语不清、发热、关节肿痛、心慌及精神改变(如烦躁、抑郁、情绪不稳等)。1.血沉:查50例,其中17例正常,33例增快(15~100毫米/小时)。

    1987年08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中西药物联用的相互作用

    王开贞,刘承国

    <正> 中西药正确联用,不仅可增强疗效,而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反之,则起到相反的作用。今将中西药物联用的相互作用进行浅述。一、增强疗效1.国内研究报道,链霉素、氯霉素单用或二者加青霉素联用均可明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随机移动及趋化性,单用青霉素则无此作用。而清热解毒中药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及鱼腥草等,则可持久而稳定地促进中性粒细胞随机移动和趋化性,且能完全或部分解除上述三种西药联用时对中性粒细胞随

    1987年08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3 ]
  •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成功1例

    刘景

    <正> 患者男,35岁。患风心病7年,因腹痛、腹泻4天入院。查体:体温38℃。口唇轻度紫绀,心尖区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心界略大,心率80次/分,律绝对不整,心尖区可闻及双期杂音,第一心音呈拍击样,P_2亢强。肝肋下1.5厘米,其余无明显异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拍片均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并伴房颤。初诊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并房颤,心功能Ⅲ级,急性肠炎。

    1987年08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复方新诺明的毒副作用

    申庆亮

    <正> 复方新诺明是由磺胺甲基异噁唑(SMZ)、甲氧苄氨嘧啶(TMP)组成的复方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主要用于由革兰氏阳性或阴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伤寒、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肺炎、中耳炎、细菌性痢疾、沙门氏菌及奴卡氏菌病等,还用于由衣原体、荚膜杆菌及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是临床上应用较广、用量较大的抗菌药物之一。

    1987年08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8 ]
  • 难治性心力衰竭

    董殿阶

    <正> 住院医师:患者男性,54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30年,加重一月余入院。患者于1956年诊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975年曾因气喘加重,伴下肢水肿在某医院治疗3个月好转。此后每当受凉即气喘加重,每年需住院1~2次。此次发病有发热、咳嗽,按“感冒”治疗热退,但气喘加重,并出现腹胀及下肢水肿,20天前再住某医院用庆大震素、速尿、氨苯喋啶、西地兰及地高辛等治疗,症状无好转而转本院。

    1987年08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婴儿右侧睾丸胚胎癌扭转1例

    赵济远,李占华,许允孝

    <正> 患儿男性,10个月,于生后数日即发现右侧阴囊内有一栗子大小肿物,因突然哭闹,右侧睾丸触痛、发热而就诊。查体:于右侧阴囊可触及3×2×2厘米之肿物,质较硬,有明显触痛及压痛。肿物上方可触及条索状物,较对侧精索明显增粗,触痛。初诊为右侧腹股沟绞窄性疝,即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精索淤血水肿,右侧睾丸约2.5×2×2厘

    1987年08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左旋咪唑试治风温性关节炎1例

    刘淑兰

    <正> 患者女,55岁。1年前因两膝关节痛月余,在省某院查抗“O”1,000单位,按风湿性关节炎给予青霉素、阿斯匹林等抗风湿治疗好转。以后又因感冒复发关节炎,经青霉素及阿斯匹林等治疗3个月疗效不显。为此给其左旋咪唑试治,用法为175毫克

    1987年08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室壁瘤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5例分析

    宋昭桢

    <正> 心肌梗塞后并发室壁瘤的心电图改变,很易与急性心肌梗塞的图形相混淆。我院曾将5例室壁瘤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现报告如下。以引起临床注意。一、临床资料:患者年龄55~76岁,其中4例有心肌梗塞病史,1例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以发作性心前区痛就诊3例,夜间呼吸困难发作就诊2例。查体血压及心率均与发病前相仿(血压120~160/80~90,心率60~100次/分),心尖区均可听到第四心音。

    1987年08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脊髓肿瘤再手术3例教训分析

    王同纶,王可耕,赵学林,李建民

    <正> 我们经治3例脊髓肿瘤患者,由于初次术中判断和处理失误,导致再次手术。现报告如下,并分析其教训。例1:男,35岁。患者于3年前曾因双手麻木伴双下肢瘫在某医院诊为颈髓肿瘤,行颈髓探查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神经纤维瘤。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年半又因双下肢活动不灵在某医院复诊行颈髓探查,术中未见肿瘤复发,诊断为瘢痕粘连致脊髓压迫。因术后症状继续加重故来我院。查体:颈7脊髓节段以下痛、温觉消失,双手大、小鱼际肌萎缩、握力差。双下肢硬瘫,病理征阳性。X线平

    1987年08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β_2—微球蛋白放射免疫测定分析

    牛宝光,于峰

    <正> 我们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68例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病人的血清β_2—微球蛋白(下称β_2—MG)浓度值,借以了解血清β_2—MG浓度值在出血热各病期中的变化特点,协助临床诊断并估计病情。一.临床资料:本组病期为发热期24例(其中轻型3例,中型16例,重型5例),低血压及少尿期12例,多尿期8例,恢复期24例。另对26例病人同时进行了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并设17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二,结果:我们将血清β_2—MG浓度值≥3微克/毫升为异常。正常对照组为2.13±0.27微克/毫升。出血热病人的血清β_2—MG浓度值见表1、2。

    1987年08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 风湿性二尖瓣疾病诊治笔谈

    张振湘,高德恩,张运,宋惠民,柴象俊,李守先,张振湘

    <正>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二尖瓣疾病尤为多见。由于住院困难,不少病人初诊时病情尚轻,而至入院时则多发生心衰,故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影响了手术效果。目前,我省行二尖瓣疾病外科治疗的医院近四十家,已行各类二尖瓣手术数千例,但仍远不能满足病人要求。推广这类手术,提高手术质量,仍是心脏外科的重要任务之一。

    1987年08期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β—受体亢进综合征误诊原因分析

    刘世翔,张梅兰

    <正> 近年来,我们对14例β—受体亢进综合征病人分别误诊为冠心病、更年期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神经衰弱、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热。主要误诊原因为:①思路狭窄,对本病认识不足。本病因交感神经的β—受体功能亢进或敏感而易产生心悸、气短、胸闷、头晕、乏力、失眠、多汗、烦躁等症状,心电图可表现为Ⅱ、Ⅲ、avF等导联不同程度的ST—T改变。由于本病的症状具有易变性和多变性,故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而误诊。②诊断器质性疾病时,未能严格掌握诊断标准,如冠心病,仅凭心悸、胸

    1987年08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汪锡平

    <正> 近年来临床发现,部分病人心电图表现为典型心肌梗塞,但从未有胸痛病史;心电图负荷试验出现明显心肌缺血表现时,多无心绞痛。还有些心绞痛病人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发现有一过性心肌缺血多次发作,但却不伴心绞痛症状。因此,学者们将上述现象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简称SMI)。现将近年来国外对SMI及其有关认识综述如下。

    1987年08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棉酚中毒致远端肾小管酸中毒7例报告

    姜曙光

    <正> 近年来,我院收治棉酚中毒致远端肾小管酸中毒7例。患者均来自棉区,年龄17~50岁,进食粗制棉子油2~10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口渴、多尿、恶心呕吐及低血钾症状(肢体无力、对称性软瘫、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化验检查血清钾<3.1m Eq/L,尿pH>7.0,24小时尿钾增高,BE负值>-3.8m Eq/L,H CO_3~-<20m Eq/L,心电图示低血钾表现(ST段压低,T波低平倒

    1987年08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进展

    秦恒玉

    <正> 一、饮食疗法: 1.低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可引起正常肾脏或肾功能衰竭动物残余肾的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加重残余肾单位的工作负担。而限制蛋白摄入量,则可减轻和延迟肾小球硬化,使其存活期显著延长。有人报告,血肌酐为2~3毫克/分升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应用低蛋白饮食(130.6~37.1克/日)者,平均7.6年方行透析治疗,而未限制蛋白饮食者则平均16个月即需行透析治疗。

    1987年08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肝性脊髓病1例

    赵连明

    <正> 患者男,41岁。因双下肢瘫痪6个月入院。10年前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3年前出现肝硬化腹水,6个月前出现进行加重性两下肢僵直,屈伸障碍并跛行。查体:面色灰暗,颈静脉充盈,胸前及面部可见蜘蛛痣,肝掌(+)。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Ⅲ级,腱反射亢

    1987年08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难产致腹膜后血肿1例

    李桂林

    <正> 患者36岁。产后3小时,因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伴里急后重感入院。患者妊娠41周,臀位,3小时前由接生员行臀位助产生分娩一男婴。因胎盘滞留,于30分钟后转某院妇产科,由医生徒手剥离出完整胎盘,阴道流血不多。2小时后即有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排便感。查体:体温35.8℃,脉搏110次,呼吸22次,血压140/90。神志清,痛苦貌,中度贫血面容。宫底脐上一指偏左,压痛明显。下腹部腹肌较紧张。压痛伴反跳痛,膀胱充

    1987年08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流行性出血热诊治进展

    王子骥

    <正> 一、发病机理研究的进展:目前对EHF的发病机理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二院从EHF孕妇流产的死婴肺、肝、肾等脏器中均分离出病毒,提示EHF发病与病毒的直接作用有关。该院还用绿猴肾细胞从10份骨髓细胞抗原阳性病人的骨髓悬液中分离出病毒,证明EHF病毒(EHFV)能侵犯骨髓,可能直接破坏免疫细胞,引起免疫细胞分化、成熟障碍及生成细胞的功能异常。哈尔滨医科大学应用放射免疫变应原吸附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EHF病人血清IgE,

    1987年08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Dubin—Johnson氏综合征8例报告

    刘国华

    <正> Dubin—Johnson氏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非梗阻性、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慢性间歇性黄疸,伴有肝细胞内色素沉着。现将我们遇到和搜集的8例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年龄20~42岁,病程6个月至17年。其中3例有家族史。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右上腹不适及隐痛,少数伴有厌油、失眠、头痛及腹胀。主

    1987年08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肥厚型心肌病的新近观点

    Wigle·ED ,张文博

    根据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变化可分为许多亚型。治疗时必须按照不同的亚型,分别施治,方能收效。

    1987年08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新生儿化脓性腮腺炎1例

    宋莉君

    <正> 患儿女,7天,足月第一胎。因臀位经剖腹出生,生后阿氏评分8分,给予难产儿护理。患儿生后7天突然发烧,精神差,出现黄疸及黄绿稀大便。第8天精神萎靡,面色灰黄。呈痛苦面容。查体发现其右耳垂周围红肿

    1987年08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1 ]
  •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伴腮腺炎1例

    王际芳

    <正> 患者29岁。因四肢麻木7天,伴头痛、眼痛两天入院。即往曾患扁桃腺炎及副鼻窦炎。患者精神萎靡,双眼水平样震颤,内科一般检查无异常。神经系统查体:双眼底视乳头边界不清,中心凹消失。双下肢肌力Ⅲ~Ⅳ°,双肱二头肌反射、膝反射、双跟腱反射及双屈髋伸膝试验均阳性。脑脊液无色透

    1987年08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快速微量外——斐氏法诊断斑疹伤寒

    郝庆功

    <正> 材料与方法:快速微量外—斐氏凝集试验法(简称快速微量法)所用材料为微型振荡器(WZ—2A型,北京海淀电子医疗仪器厂生产),40℃温箱、外—斐氏反应用OX_(19)OX_2诊断菌液(10毫升菌液70亿/毫升)加沙黄染色液0.06~0.08毫升混合,使菌液呈红色)、斑疹伤寒补体结合试验分型抗原(鼠肺抗原)、诊断血清及溶血素(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其它试验材料、血清、菌液

    1987年08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口服安乃近有致死胎的可能(附4例报告)

    宋福莲

    <正> 孕妇口服安乃近引起死胎儿的报道甚少,我们发现4例,可能与口服安乃近有关,现举2例如下。例1:24岁。停经9个月。因全身酸软无力,自服安乃近2片。服药前胎动活跃,至夜间自觉胎动消失。患者自妊娠后,每月都因腰部酸痛或周身不适而自服安乃近。有时每日三次,但胎动均正常。妊娠过程中无

    1987年08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 人工流产不全原因分析

    刘洁

    <正> 近年来,我院施行人工流产术853例,其中5例发生人工流产不全,其主要原因为:①孕周较小,胚胎组织不易刮净或孕卵尚未植入宫腔;②子宫过度屈曲,如前倾前屈、后倾后屈时宫腔前凹

    1987年08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兔脑垂体穴位埋藏治疗哮喘病164例报告

    周志光

    <正> 用活兔脑垂体穴位埋藏治疗哮喘164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病人年龄10~62岁,病程1~35年,均根据江苏省卫生厅编印的《疾病临床诊断、判定标准》确诊。

    1987年08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激光治疗耳鼻咽喉疾病132例报告

    王金海,郭纪华

    <正> 近年来,我们用济南无线电十七厂生产的3MW氦氖激光综合治疗仪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13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治愈率为62.07%,总有效率为95.5%。临床资料:病人年龄2~82岁,病程2天至7年,各种疾病及其疗效见表。

    1987年08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快速检测氯霉素滴眼剂中硼砂、硼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宫连珍,郭秀英,王兴玻

    <正>我们在测定硼砂、硼酸含量的基础上配制氯霉素滴眼剂,方法简单,准确,既保证了药物的质量,又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

    1987年08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5 ]
  • 抢救成功急性致死量安眠酮中毒1例

    谢永平

    <正> 患者男,19岁。因顿服安眠酮16克,昏迷18小时入院。查体:血压90/60,深昏迷,口唇粘膜轻度紫绀,双瞳孔直径5毫米,呼吸浅快,双肺可闻及干罗音及中、小水泡音。心率92

    1987年08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青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症

    李淑真 ,穆瑞卿

    <正> 患者男,35岁。患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和细菌性心内膜炎,每天快速静注青霉素G30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中和托普霉素120毫克。治疗前患者血红蛋白11.7克%,血小板23.4万/立方毫米,治疗7天后,白细胞由17,900/方毫米(中性85%)降到7,800/立方毫米(中性70%);治疗第11天停用托

    1987年08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