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 中毒性肝病的生理解剖基础

    池肇春

    <正> 许多因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肝病有共同的病理解剖和生化改变,即肝腺泡受损(LA)和肝微循环的改变。因此,熟悉正常肝腺泡和微循环的解剖结构及中毒时的病理改变,有助于全面了解中

    1987年1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中毒性肝病的病理改变及其临床联系

    尤大钰

    <正> 能引起中毒性肝病的物质有药物,病原微生物、矿物质、工业化学剂及其中间产物、植物等产生的毒素。它们引起的肝病有相似的病理改变,大致可分以下几种: 一、区带性坏死:许多药物或毒素诱发的肝损

    1987年12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

    徐大毅

    <正> 据报道,药物性肝病占所有药物反应的10~15%;急性暴发性肝衰竭,由药物所致者占26%。因黄疸住院者约5%系由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呈各类急或慢性肝病的表现,症状类似各型肝炎、肝硬化、

    1987年1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药物中毒性肝病的生化基础

    冯宏

    <正> 中毒性肝病有两类:(1)能预测者,多因化学品、放射线、药物用量超过人体耐受量,造成肝细胞膜及细胞器损坏。肝病类型与毒物摄取量及急慢程度有关;(2)难以预测者,主要取决于患者特异反应性代谢(特异体质代谢,idiosyncrat ic

    1987年12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中毒性肝炎的病因分类与临床特征

    张树基,胡碧华

    <正> 一、病因分类: (一)药物:1.解热镇痛:如扑热息痛、消炎痛、布洛芬。2.麻醉药:如氟烷。3.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异搏停、普鲁卡因酰胺等。4.抗高血压药:如甲基多巴、肼苯哒嗪。5.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甲基硫氧嘧啶等。6.抗肿瘤药:如6—

    1987年1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酒精中毒性肝病

    池肇春

    <正> 酒精可引起脂肪肝、肝炎,肝硬化。每日摄取80克酒精,即可出现有肝障碍,>160克、时间>25年时,肝障碍的发生率剧增。据报告,饮酒时间超过15年以上脂肪肝的发生率为13.5%、肝炎为31.5%、肝硬化为51%。一、乙醇肝毒性的证据:据调查饮酒者中比非

    1987年12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免疫与中毒性肝病

    陈乃玲,贾克明

    <正> 现已证明中毒性肝病有免疫学改变,尤其在肝脏具有更多的抗原存在。四氯化碳实验性肝损伤时,在血清中可检测F抗原。急性肝炎患者,在肝细胞坏

    1987年12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中毒性肝病的治疗与展望

    王家

    <正> 肝脏可因药物或毒素的直接毒性作用或因机体过敏反应而造成损害。由于药物或毒素的特性、接触方式、剂量、持续时间、体内代谢过程以及机体状况不同,肝脏损害的表现形式和轻重程度也不一样,可归纳为:肝脏炎性病变、肝细胞坏死、脂肪性变、胆汁郁积、肝硬化、肉芽肿、血管病变或肿

    1987年12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隐球菌性脑膜脑炎

    曲元明,戴文丽

    <正> 隐球菌性脑膜炎并非罕见,但由于其属跨学科疾病,以致常被误诊,误为颅内占位性病变者尤为多见。我院误诊一例,现予报道。病历摘要女,25岁。因颅内压增高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在产后出现头痛,以双颞部及前额部为甚,伴有低热,曾按感冒治疗无效。

    1987年12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临床常用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宋福益

    <正> 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损害是药物直接作用于肝细胞,或选择性损害细胞的亚微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导致肝细胞的坏死或影响肝细胞脂蛋白的合成与输出,引起脂肪肝。间接损害主

    1987年12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内窥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测定的研究

    权啟镇,于俊基,张志坚,刘永仪,张俊德,窦少华

    <正> 为了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我院自1986年开始对20例食管曲张静脉行压力测定研究,现予报道。一、对象和方法:20例均为门脉高压症并食管静脉曲张者。其中有出血史者7例,新近出血者4例,无出血史者9例。男16例,女4例。年龄31~55岁,平均43.6岁。肝炎后

    1987年12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深部肌肉误注大剂量卡介苗一例报告

    刘恒,戴秀华

    <正> 男,4个月。1986年11月3日出生,1987年3月21日去某机关门诊部接种疫苗,接种人员误把卡介苗(上海生物制品厂生产,批号860501)当作百白破疫苗,深部肌肉注射0.2毫升(按规定卡介苗只能皮内注射0.1毫

    1987年1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山莨菪碱对慢活肝微循环改变的影响

    王清图,刘兴同,丁守生,尤龙,杨福芝,刘素梅

    <正> 本文在观察45例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上对2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进行山茛菪碱(654—2)活跃微循环治疗,初步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和甲皱微循环观察:22例

    1987年1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1 ]
  • 阿糖腺苷、干扰素、聚肌孢对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标记物阴转的疗效观察

    赵洪涛,史进军,梁英华,韩林呈,王庆荣

    <正> 我院自1985年以来,选择了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携带时间在半年以上,仅在查体化验中发现),并将其随机分为阿糖腺苷组、干扰素组、聚肌孢组,进行转阴治疗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987年1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肝性胸水的诊断和治疗(附2例报告)

    张同建

    <正> 肝硬化腹水伴有的胸水称肝性胸水,以右侧多见,发生率在0.4~10%。我们收治2例,报道如下。例1:女,55岁。因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入院。经输血、补液、三腔管压迫、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等治疗后,出血停止。次日查体:脾肋下7厘米,腹水征~(+),双肺呼

    1987年1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肝外伤的处理(附30例分析)

    吴太璜,穆庆岭

    <正> 我院自1976~1986年共收治肝外伤30例。现就其处理问题试作讨论。临床资料男24例,女6例。年龄10~66岁,其中30岁以下21例。撞击伤15例,挤压伤12例,刀刺伤2例,

    1987年12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经阴道宫颈锥切膀胱折叠术治疗复杂膀胱宫颈瘘

    韩殿存

    <正> 我们采用经阴道宫颈锥切、膀胱折叠缝合术治疗复杂膀胱宫颈阴道瘘获得成功,现予介绍。一、病例简介:病人31岁,为第四胎。难产后阴道漏尿15个月入院。40周妊娠,因横位难产达24小时,曾在某县医院经阴道助产娩出

    1987年12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济南市2500名中小学生视力调查(摘要)

    李兰香,张亨菊,延希朋

    <正> 近来我们对济南市两所中、小学2500名学生近视情况作了调查,其中高、初中学生1500名(12~17岁),小学生1000名(7~12岁)。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方法: 1.屈光度:采用日本NIDEK—

    1987年12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老年冠心病人动态心电图短阵无症状ST段改变

    任国铨,马素明,刘向群,黄新国,马静英

    <正> 近年来,对冠心病病人不伴症状的短阵ST段偏移渐被重视。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于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评价。一、检查对象及方法:均系住院病人。老年组105例(60~88岁),其中男102例,女3例。初老组44例(平均54.53岁),男42例

    1987年12期 2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 心律平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附50例分析)

    孙家祥,张玉传,王学禧

    <正> 我院1984~1987年应用心律平(Propafenone)片剂治疗心律失常50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于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男33例,女17例,年龄20~70岁,平均48.1岁。心律失常基本病因、

    1987年12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静滴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附18例对照分析)

    牟瑞起,田玉尘,李志明,宋光纯

    <正> 我院自1986年始使用广州明兴制药厂生产的硝酸甘油(简称硝甘)静滴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8例AM I患者均为1986年11月~1987

    1987年12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心肌梗塞对Q—T间期的影响

    杨金銮

    <正>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Q—T间期,探讨心肌梗塞对Q—T间期时限和离散程度的影响。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 随机挑选59例确诊为心肌梗塞的患者,

    1987年12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左心室假腱索(附2例报告)

    刘黎明

    <正> 左室假腱索的确切临床意义尚未明了,我院发现2例,报告如下。例1:男,54岁。原发性高血压病,发作性语言、肢体运动障碍入院患者,原有轻度咳嗽史20年。无劳方性胸疼、心慌、呼吸困难史及晕厥史。查体:血压180/100,两

    1987年12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18例脑梗塞死亡病例分析

    王少军

    <正> 我院自1983~1986年共收治动脉硬化性脑梗塞99例,大部分经CT证实。99例中再发脑梗塞31例(31.9%);死亡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为54~86岁,平均77岁)。死亡的18例中再发脑梗塞,伴假性球麻痹者13

    1987年12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颅脑CT与脑电图对照分析

    李秀珍,吴怀玲,王西良

    <正> 为进一步探讨和评价脑电图的实用价值,现将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颅脑CT与脑电图作对照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2~40岁4例,41~50岁15例,51~60岁23例,61~70岁26例,71岁以上12例。男63例,女17例。其中眼底

    1987年12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写在《周围神经疾病》一书出版之前

    宋增艺

    <正> 某些疑难病症,常与周围神经疾病有密切联系,但是目前,国内尚未见一本系统论述周围神经疾病的专著。为了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迫切需要,由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于贤成副主任医师编著,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周围神经疾病》一书即将面

    1987年12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藻酸双酯钠治疗脑血栓(附98例分析)

    王兆荣,张春和,袁昌彪,张士臣

    <正> 藻酸双酯钠(PSS)是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新药物。我院自1986年9月至1987年5月共治疗98例,现分析如下。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男79例,女19例。年龄35~78岁。诊断标准按1978年第二届全

    1987年12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7 ]
  • JLY—Ⅰ型治疗仪治疗青少年近视眼

    于彩文

    <正> 笔者自1986年7月始用山东大学研制、山东省招远县近视眼治疗仪厂生产的JLY—Ⅰ型近视治疗仪,治疗青少年近视眼,收到良好效果。现摘要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 共治疗130人(250只眼),男76,女54。年龄12~17岁(平均13、8岁)。近视眼的发病

    1987年12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附3例报告)

    陈焕新,刘美臣

    <正> 笔者对1980~1987年住院的再障患者和PNH患者进行随访,共检出再生障碍性贫血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AA—PNH)综合征3例,现予报道。例1:女,39岁。1963年15岁时因面黄、乏力2年入院。查Hb65g/L,RBC2.3

    1987年1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12例皮肌炎临床分析

    路鸥

    <正> 我院1978~1986年共收治皮肌炎12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2例皮肌炎中,男4例,女8例。年龄最大者51岁,最小者11岁,其中21至50岁者9人。起病方式:12例皆缓慢起病,9例先出现皮肤症状,后出现肌肉症状,3例相反。

    1987年1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掌跖脓疱病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关系(附30例分析)

    刘华昌

    <正> 掌跖脓疱病(PP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脓疱性皮肤疾病。我院1976~1986年共诊治30例,现就其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关系试作分析。

    1987年12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护理教育必须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山东省护理学会首次召开护理救育研讨会

    高长明

    <正> 由中华护理学会山东分会主办的护理教育研讨会,于12月1~5日在临沂市召开。省护理学会副秘书长俞仪瑛同志主持会议,护理教育分会主任委员李昆华同志致开幕词。来自省内各地的护理教育工作

    1987年12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附一例报告)

    毕宏生

    <正> 病例简介女,35岁。主诉夜间视物不清2年,白天视力减退1年。无其他眼病及全身病史。父母非血缘婚姻。其父有夜盲史,同胞兄妹4人中其弟有夜盲史。其父及大弟在当地医院检查时,发现眼底有闪辉样结晶,但未行进一步检查。患者为非近亲结婚,生一子8

    1987年1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结扎子宫动脉治疗剖宫产子宫乏力性大出血的体会

    马玉芝

    <正> 我们应用经腹子宫动脉结扎术,成功地抢救了1例因子宫收缩乏力,出血量达2500毫升而致休克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1987年12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45例法乐氏四联症的外科治疗体会

    马家驹,周云芝,陈景寒

    <正> 我院自1980~1987年,共施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手术50例,现就资料完整的45例试作如下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31例,女14例,年龄4~23岁,平均13.6岁。其中成人11例,儿童

    1987年12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四重型酸碱紊乱的诊断问题

    许仁和,佟学一,王少媛,赵玉英

    <正> 自从Emmett和Narins将代谢性酸中毒(以下简称代酸)分为高阴离隙(AG),代酸与正常阴离子隙代酸之后,我们又将复合性酸碱紊乱分为四重型:呼酸型四重酸碱紊乱,包括呼酸,高AG代酸、正常AG代酸、代碱;呼碱型四重酸碱紊乱,包括呼

    1987年12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口腔疾病与卫生保健》即将出版

    宋增艺

    <正> 该书约15万字,由山东省立医院主治医师孙树征编写,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八部分。第1、2、3部分介绍口腔牙齿的组织构成、功能及其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第4部分重点介绍口腔常见疾病的防治。第5、6、7

    1987年12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临床札记

    <正> 我院自1983年以来,采用脐带血清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羊水细胞共100例。85例成功,15例细胞生长略差,但仍能作出诊断。现介绍于下。一、脐血的采集:住院分娩的健康产妇,胎儿娩出即刻断脐。消毒脐带断端后,接上无

    1987年12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微机在X线摄影中的应用

    李桂兰,张经健,王连祥,许成钊,李翠荣

    <正> 我们在1984年研究X线摄影条件计算尺和几何成像系统最佳成像控制“阈值摄影尺”的同吋,设想质量控制微机化,即将X线胶片,增感屏、滤线器、显影液、不同X线机、不同被照体、不同年龄组的小儿投照部

    1987年12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盐酸普鲁卡因溶液与硫酸链霉素等配伍的变化

    崔鸣湘

    <正> 据我院临床观察,应用盐酸普鲁卡因溶液与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维生素B_(12)配伍称胃炎Ⅰ号、Ⅱ号液)治疗慢性胃炎,有效率达80%以上。但因给药量为100毫升分3天服用,溶液PH与颜色常因温度过高发生

    1987年12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妊期应用苯巴比妥预防低体重儿颅内出血

    孙雪梅

    <正> 方法:研究对象是妊娠32周以内及即将分娩者,即自然临产而宫缩不良,胎膜早破或母体并发症需选择性分娩者。孕妇必须了解巴比妥类药物的过敏反应。肝肺肾功能不全或色素沉着不包括在内。静脉给药390毫克,观察10分钟无毒性反应后,临产者再次静注390毫克,未临产者720毫克分3次口服,

    1987年1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大脑皮层萎缩的新研究

    吴志诚

    <正> 老年人可患多种疾病,大脑皮层膜缩则更为令人痛苦。美国约200万人患该病。其症状是,大脑混乱,无时间概念,并逐渐发展成不能辩认亲属。异常蛋白质在大脑中沉积司引起大脑皮层萎缩。但其真正原因尚不清楚。美国麻省州立医院和国家健康研究所的专家

    1987年1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_1及其制剂的含量

    邵淑梅

    <正>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D_1含量,操作简便、快速,且重现性好,实验条件易掌握;与重量法比较,两法测得结果基本一致。现予介绍。测定方法:取样品约50毫克(维生素

    1987年12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应重视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王祥才

    <正> 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多数医院重视了对医疗质量的管理。但是,也有的单位对医疗质量缺乏全面的理解,在管理工作中重经济收入轻社会效益,重工作数量轻工作质量,致使医疗质量下降,医疗事故,差错吋

    1987年12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吡哌酸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高(冫吉),刁万祥

    <正> 女,32岁。因全身发痒、皮疹、心慌、头痛10分钟急诊入院。10分钟前因咽部疼痛、低烧,嚼服吡哌酸3片(0.25/片),服后即感面部麻木发痒,继而出现皮疹,并迅速延至胸部及全身,伴有头痛头晕。在询问病

    1987年12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苯化物接触者白细胞糖元变化的观察

    王福琳,韩发彬,李军,祝红,丁恬

    <正> 苯中毒的危害主要是造血系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了探讨在白细胞减少之前,白细胞糖元含量的变化,以便早期诊断,我们对济南市皮鞋厂粘胶工、工龄2年以上的甲苯接触者42名(男15

    1987年12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治疗功血的药物—妇血宁

    张梅心

    <正> 妇血宁片是以猪蹄甲为原料,参考民间用猪蹄甲煅炭治疗功血症的经验和现代有关猪蹄甲组分的提取方法,并结合对猪蹄甲药理作用的研究,经实验而研制成功的一种药物。妇血宁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多肽。

    1987年12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雷尼替丁引起白细胞减少2例

    钟力,黄玉栋

    <正> 我院自1985~1987年使用雷尼替丁(上海延安制药厂、江苏泰兴制药厂生产)以来,发现2例白细胞减少。例1:男,35岁。上腹不适6年,胃镜诊为球溃疡。查白细胞7200,N50%,L50%。给雷尼替丁早晚各150毫克口服,第3天病人

    1987年12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过敏性紫癜并肾炎高血压脑病及多发性肠穿孔一例报告

    吴效普,孟昭纯,徐龙宪

    <正> 男,8岁。皮肤紫癜及关节疼痛半月,腹痛便血5~6天来院。半月前双肘,膝关节游走性疼痛,继而四肢及面部出现对称性紫癜,某院诊为过敏性紫癜,给激素及噻庚定等无效。6天后因腹剧疼、柏油便、低热

    1987年12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3 ]
  • 硝酸甘油气雾剂

    张琦新

    <正> 硝酸甘油雾剂是防治冠心病心绞疼的有效药物。我省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经卫生部批准,颁发了新药证书,近期将用于临床。山东省卫生厅按卫生部新药审批办法的

    1987年12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山东医药》一九八七年第二十七卷主要目录索引

    1987年12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阑尾切除术采用半月线与麦氏切口之比较

    张树新,耿晓舜,王金海

    <正> 我们自1984年以来,采用半月线切口与麦氏切口各140例进行对照比较,证明前者优于后者,现予报道。临床资料:年龄2~78岁,男160例,女120例。病理分类:单纯性阑尾炎119例,化脓坏疽性161例。

    1987年12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室性并行心律并室内差异性传导

    姜本荣,张洪滨

    <正> 本图除正常窦性搏动外,可见频发的异位搏动,波型均呈R型,时限大于0.12秒,畸形,有完全的代偿间歇,故为室性异位搏动。它还有四个特点:①联律间期明显不等,越过0.06秒,变化在0.46~0.80秒之间;②异位搏动的长间距为短间距的倍数,图中有3次异位搏动连续出现2次,其间无

    1987年12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捆扎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许圣献,单礼成,石小石

    <正>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方法有:血管瘤切除术,肝叶切除术、肝动脉结扎术及肝血管瘤栓塞术等。前两种方法对血管瘤能达到治愈目的,后两种方法只能缓解症状,效果差。因肝脏血管十分丰富,多种管道互

    1987年1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