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 甲胎蛋白测定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姜卫国,娄惠生

    <正>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卵黄囊和胎儿肝脏、肾、肠道产生。测定羊水和母血清AFP值,可以预测和诊断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常染色体三体畸形等许多疾病。现将近十年来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概况作一介绍。一、正常人羊水AFP与母血AFP值正常成人血清AFP值<25ng/ml~2。国内用放射火箭电泳自显影法测定,孕10周前母血清AFP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肩难产的预防和处理

    徐焰

    <正> 肩难产系指胎头通过产道后,前肩嵌顿于耻骨联合上方,造成娩出困难。既往认为此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约占0.15%。但本院在近半年内连续遇到三例,均为巨大儿。此可能与孕期营养丰富、巨大儿增多有关。肩难产一旦发生,其处理较为困难,接产者往往惊慌失措,在场人员也匆忙上台协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经食管心脏起搏抢救心脏骤停成功一例报告

    李鲁明

    <正> 我们采用XC—1型心脏多功能检测仪(苏州产)对一例心脏骤停3次的患者施行经食管心脏起搏治疗,获得成功。男性患者,70岁,因反复胸闷、喘憋、心悸5年,加重3天,于1988年1月26日入院。查体:血压180/60。急性病容,口唇轻度紫绀。颈动脉搏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英卡胺专题讨论会纪要

    Harrison DC ,李秀峰

    <正> 英卡胺专题讨论会于1986年1月召开。有关资料可分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总结。1.Woosley,Gomoll,Mason和Sami根据动物和人体基础药理学、代谢、电生理和血液动力学的研究资料,确定英卡胺为一种强力的抗心律失常药。电生理的资料表明,英卡胺属于Ic类抗心律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二代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评价

    Horowitz LN ,葛志明

    <正> 第二代抗心律失常药包括室安卡因、慢心律、氟卡胺、乙胺碘呋酮和英卡胺。其临床应用价值评述如下: 一、室安卡因(妥克律) 盐酸室安卡因为I_B类药物,具有与利多卡因相似的电生理和抗心律失常特性。该药可以口服,适于治疗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包括频发、单源或多源、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球结膜下表皮样囊肿一例报告

    练佩芸,刘奎生

    <正> 患者男,69岁。于1984年5月,发现右眼球内侧有一白色泡,无疼痛,但有磨擦感。半年后白色泡逐渐增大,流泪,即来本院眼科就诊。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0.5,+1.50DS=1.0;左0.5,+1.50DS=1.0。右眼内侧球结膜下可见6×6×3mm之白色肿物,无粘连,边缘清,表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神经肌肉症状为首发症状的6例肺癌误诊分析

    赵旭东,张桂兰

    <正> 我们曾收治以神经肌肉症状为首发症状的6例肺癌,均误诊,现分析如下。一、误诊为神经疾病2例例1:女,34岁,于1976年8月20日入院。神志不清,颈硬有抵抗感。眼底视神经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2例肺癌误诊原因分析

    任文巧

    <正> 自1983年以来,我院收治肺癌33例,误诊12例,现分析如下。1.误诊为肺炎9例。例1:男,72岁,因发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咳血10天而入院。后前位胸片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内肺性脑病防治研究近况

    唐秀民

    <正> 近年来,我国肺心病防治工作有了普遍性提高,从而使肺性脑病(下称肺脑)的相对发病率明显下降。已知诱发肺脑的因素主要有: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各地报道为62~87.8%。临床上经常见到,病毒性上呼吸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剂量氮芥区域灌注死亡一例

    李治庚

    <正> 患者女,30岁,体重58kg,因左股骨下端肿物疼痛10个月,加重4个月而入院。体检:左股下端有一20×20×20cm肿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误诊为脑血栓形成两例报告

    赵立柱,王登香

    <正> 例1:男,52岁,于1987年5月29日入院。自诉6天前开始不明原因头痛、头晕,伴左侧肢体麻木,继而活动不灵。无剧烈头痛呕吐,亦无昏迷抽搐,两个月前曾有轻度头外伤,无高血压、出血倾向等病史。查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酚妥拉明加多巴胺治疗重症肺心病心衰36例疗效观察

    张仙居

    <正> 1984年10月至1987年3月,我科对36例重症肺心病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心衰时改用酚妥拉明加多巴胺静滴,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谈文稿题目与内容、形式的关系

    徐娟英

    <正> 文题相符是写作的起码要求。但在我们收到的稿件中,常可见到大题小作、小题大作,甚至是离题之作。最为多见的要算是大题小作。那末,怎样撰文才算扣住题目了呢?我觉得,只有先弄明白文章的题目与内容、形式的关系,才有可能在命题及写作时运用自如,又恰到好处。所谓内容,就是文章中叙述的资料及作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激素治疗肾病的评价(附180例疗效对比分析)

    薛勤东

    <正> 多数学者认为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肾病综合征可以减少复发和提高疗效,但多无对照研究。我院自1965~1986年共收治肾病综合征Ⅰ型180例,分三组进行治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维脑路通致过敏性休克一例报告

    乔善华

    <正> 患者男,41岁,因患中心性视网膜炎肌注维脑路通(山东烟台人民制药厂生产,批号611042) 4ml(每2ml含维脑路通100mg)。注射后约2分钟,病人即感眼部、头皮发痒,唇面、双足发麻,全身皮肤潮红并迅速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肾及输尿管恶性肿瘤诊断方法的比较

    杨德安,李慎勤

    <正> 泌尿系造影、肾动脉造影、B超和CT扫描都是诊断肾及输尿管恶性肿瘤的有效检查方法,但各有利弊。为此,我们就1984年5月至1987年12月收治的肾、输尿管恶性肿瘤41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分子706代血浆致过敏性休克一例报告

    马一堂

    <正> 男性患者,49岁,因头痛、头晕、耳鸣4年,心慌、胸闷1周,于1988年4月19日入院疗养。根据体检、血压170/100、心电图、X线及实验室检查,诊为原发催高血压(Ⅱ期)。入院后给予复方降压片、潘生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例慢性肺心病血液流变学观察

    孙韵清

    <正> 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对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极为重要。为此,我们对20例慢性肺心病作了血液流变学观察,并作简要分析。一、资料和方法20例系1986年1月~1987年6月的本院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吸烟对血液粘滞因素的影响

    王彩英,刘瑞娟,许军,初秀瑜,范丽华,赵玉瑛,陈升琢

    <正> 临床血液流变学的发展,揭示了血液粘滞因素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病因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预防和减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就吸烟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机理以及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作一探讨。一、实验对象随机选择246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癫痫405例临床分析

    宋凤英

    <正> 自1986年以来,本科收治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癫痫405例,试作如下临床分析: 1.一般资料:本组男254例,女151例,男女之比为1.7:1。年龄最小为2个月,最大为68岁。发病年龄30岁以前者367例,31~70岁者33例,5例不明。从初发症状到确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汗管角化症伴发银屑病一例报告

    苗德云

    <正> 患者男,43岁,于1981年3月10日就珍。20年前,患者面部、躯干、上肢出现角化性丘疹,开始为米粒大,逐渐扩大为圆形、椭圆形之环状斑,无自觉不适,在某医院诊断为汗管角化症,予以口服维生素A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骨粘固剂修复整形颅骨14例报告

    鲍秀峰,吴承远,周茂德,庞琦

    <正> 我们自1983年11月至1987年4月,采用骨粘固剂(又称骨水泥)修复整形颅骨14例,经6个月~1年半的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并就粘固剂的特性和术中注意事项予以讨论。一、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2例,年龄为21~60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超诊断婴儿颅内肿瘤及CT检查的对照观察

    叶连娟,许玲,李培

    <正> 1986年3月以来,我院采用B型线阵式扫描仪诊断婴儿颅内疾病276例,其中发现4例颅内肿瘤,经与CT对照,表明B超诊断婴儿颅内肿瘤有一定价值。一、病例报告例1:男,3个月,临床拟诊为脑炎。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胸痛、晕厥、心脏杂音和异常Q波

    董殿阶

    <正> 第一次查房A(主治医师)患者在院外先后诊为风心病、先心病,此次以冠心病收住院,但这三个诊断都难确立。请B医师报告病历。B(住院医师):患者男,37岁,5年前在一次感冒时,于某院发现心脏杂音,诊断为风心病。当时胸透心肺和心电图均正常。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贫血、腰骶痛、自发性骨折

    陈学良,纪春岩

    <正> 病历摘要男性患者,38岁,因左髂部疼痛4月余,加重并卧床不起20天,于1988年4月13日收入院。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腰骶部疼痛,在当地医院诊为肌纤维炎,治疗无效。3个月后双侧骶髂部剧烈疼痛。骨盆摄片(一)。血红蛋白10克%,白细胞13×10~9/L,血沉45毫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肺心病并发低镁血症31例临床分析

    曲福英

    <正> 近年来,我院收治慢性肺心病92例,其中31例并发低镁血症(均低于1.4毫当量/升,11例<1毫当量/升)。低血镁的临床表现有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精神错乱,幻觉,谵妄,严重者意识不清,心动过速,心律失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Ⅱ型呼吸衰竭的病因与诊断

    雷振之

    <正> 凡参与外呼吸活动的组织或器官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时,均可引起肺泡通气和氧合不足而导致呼吸衰竭。以单纯低氧血症表现的呼吸衰竭称为Ⅰ型呼吸衰竭;同时有低氧和高碳酸血症者称为Ⅱ型呼吸衰竭。由此可知,呼吸衰竭是一组临床综合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心病Ⅱ型呼衰并高粘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陈治英

    <正> 肺心病Ⅱ型呼衰合并高粘血症表现有四个特点:①高血液粘度;②高血液浓稠性;③高红细胞聚集性;④低红细胞变形性。其中,血液的高粘度是后三者的总结果,而后三者是高粘血症的不同表现形式。这些血液流变学特性,则在不同管径、不同流速、不同驱动压的不同节段的血管中,影响着血液的粘度及血流阻力。例如:红细胞的高聚集性主要在低切速的血流中使血液粘度升高,因此静脉中红细胞的高聚性不利于血流中红细胞的均匀分散,而有增加血液粘度及血流阻力的作用。红细胞的低变形性主要影响血液通过微循坏的微血管。血液的高浓稠性则无论切速高低,都可使血液粘度增加,血流阻力升高。血液粘度增高后,可以通过以下四个环节加重呼衰和病情:①血液粘度增加,使大循坏、肺动脉阻抗升高,增加心脏后负荷,使心脏指数下降,心衰加重。②血液粘度增加,可以导致脑血流量下降,促使肺脑的发生。⑤红细胞的高聚性,增加了静脉系统的回流阻力,在右心衰的情况下,便可加重组织淤血;同时,红细胞的低变形性影响了微循环的血流,加重了微循环灌注不足。④血液高浓稠性(血球压积异常升高)降低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肺微循环中红细胞的低变形性,严重地影响了肺摄氧能力。高粘血症的诊断,依据血液流变学的测定,通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肺心病Ⅱ型呼衰并低渗血症的诊治

    陶仲为

    <正> 肺心病为引起Ⅱ型呼衰的主要疾病。自1979~1985年,我院收治214例肺心病,并发低渗血症82例(占38.3%)。低渗血症病例均合并Ⅱ型呼衰,合并肺性脑病38例,高粘血症12例。在并发低渗血症的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Ⅱ型呼衰控制性氧疗的临床应用

    汪琪

    <正> 氧疗法的目的是提高肺泡氧分压(P_AO_2),增加每分钟氧的弥散量,从而提高动脉血氧的含量,纠正呼吸衰竭时的低氧血症。但氧疗方法和给氧浓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Ⅱ型呼衰的药物治疗

    张久山

    <正> 急性呼吸衰竭采用呼吸机治疗较为理想,对于慢性Ⅱ型呼衰需要长期反复治疗者,呼吸兴奋剂仍有一定使用价值。一、适应症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阻肺患者的酸硷失衡

    朱元珏

    <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酸硷失衡发生率很高。近年来,对此类患者酸硷失衡的各种类型及其诊治的认识有所深入,这对提高慢阻肺尤其是肺心病的疗效起了相当重要作用。呼吸性酸中毒(呼酸)是慢阻肺、肺心病酸硷失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气管插管术的应用体会

    萧正伦,钟南山

    <正> 肺心病Ⅱ型呼衰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小气道炎症狭窄、痉挛和分泌物增多、积聚而导致通气和换气功能的严重障碍。当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导致神志呆滞、嗜睡、烦躁、肌颇等症状,有迅速恶化趋势,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机械通气的应用体会

    雷茂禄

    <正> 肺心病常表现有PaO_2<60mmHg并P_2CO_2>50mmHg的重症Ⅱ型呼衰。使用呼吸机行辅助机械通气是为了保证适当通气量,提高PaO_2,降低PaCO_2,帮助排痰。但呼吸机需合理选择并正确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间歇指令通气与通气功能衰竭

    刘昌起

    <正> 近年来,间歇指令通气(IMV)已发展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及伸展指令每分钟通气量(EMMV)。IMV系患者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机械送气各自进行;当两者矛盾时,自主呼吸服从机械呼吸,故两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肺治疗Ⅱ型呼衰的临床经验

    叶宏琛,李进义

    <正> 人工肺为人工心肺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心血管手术的体外循环。由于膜式人工肺以高分子薄膜将气一血分开,故不仅可防止血细胞和血浆蛋白变性,而且临床使用时间可延长(以日、周计算)。人工肺为呼衰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呼吸手段,临床上称之为体外膜氧合(ECMO)。ECMO可改善患者的血气交换劝能,对亚型呼吸衰竭(PaO:<.60mmHg,PaCo:>SOTorr)患者,则可排除CO幻提高血氧。ECMO无通常氧疗使PaO:和PaCO‘同步升高,或PaO:升高不显著,而PaCO:进行性升「高的缺点;亦无使用呼吸机易致气道损伤,因Fio:浓度高造成氧中毒,以及促使ADH分泌增加及心输出量降低等弊病. 一、ECMO的适应症’·1.急性恶化的呼吸衰竭:呼吸机以FIO:=1.0,PE乒P,5 coH:0,治疗后2小时内连续检测动脉血气3次,Pao:<sommHg者. 2.治疗无效的慢性肺功能衰竭:在常规呼吸机通气和监护48小时后,FIO:=0.6,PEEP,5 cmH,O的情况下,2小时内连续检测动脉血气3次,PaO:<50mmHg者. 3.肺衰指数*,3。4.高碳酸血症:使用呼吸机后PaCO:未能下降者,或PaCO:>85mmHg而肾无法代偿者. 二、ECMO的禁忌症1.不能治疗的慢性疾患,如晚期肿瘤,多脏器功能衰竭。2.中枢神经疾患合并心肺功能衰竭。3.肺衰指数>12,估计肺内病变或动脉血气检测结果为不可能恢复的患者。4.出血性疾患;包括胃肠道、鼻咽部、气道及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等.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类染色体G显带新技术的研究

    李安域,刘星,严敦清,孙玉萍,卢洁,丁萍

    <正> 人类染色体G显带标本的制备,至今仍普遍采用胰酶法。但此类溶液均需新配(以防活性降低而失败),费时太多;如配后分装,置冰箱保存,虽应用较方便,但保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吸烟对小气道功能的影响

    庄桂英,黄丽丽,齐凯生

    <正>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吸烟对小气道功能的影响试作观察和分析一、对象和方法(一)检查对象:济南市某单位30岁以上的50名男性职工,该单位周围无空气污染。选例标准:①肺功能测定前3周无上呼吸道感染及呼吸道症状。②无慢性咳嗽;或有咳嗽、咳痰,但持续不超过1个月,不能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膜外剖宫产(侧边层次分离法)142例小结

    吴则庆

    <正> 自1983年以来,我们采用侧边层次分离法施行外腹膜剖宫产142例,并在Norton术式和卢葆华Morozov改良术式基础上作了改进,简化了操作,收到了较好效果。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过期妊娠与难产的关系(附232例分析)

    叶元华,朱梨馨

    <正> 过期妊娠对母儿有重大影响,既往对过期妊娠的监护及处理报道较多,但对其与难产的关系却较少探讨。本文试析232例过期妊娠,以探讨其与难产的关系。一、材料及方法232例为1986年5月到1987年4月在本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规剂量庆大霉素对肾脏损害的观察

    张桂月,刘菊英,刘国祥,贾治生

    <正> 为探讨常规剂量庆大霉素对肾脏的潜在毒性作用,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我们自1987年3月以来对应用庆大霉素的26例患者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26例均系住院病例,其中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心室晚电位检查的临床意义

    张兴华,王克平,邵建华,刘军

    <正> 心室晚电位(简称VLP)是指出现在QRS末端或ST段内的碎裂电活动。近年来,经心脏电生理研究发现,其与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为此,我们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0例长寿(>90岁)老人的心电图分析

    刘乐芝,巩晓兴,宋伯义,张政红

    <正> 200例长寿老人中,男63例,女137例;百岁以上者8例;患高血压病(按1979标准)111例,冠心病(按WHO标准)61例。常规心电图结果:(1)大致正常者20例,异常者180例(90.0%)。本组异常心电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_(V1)终末电势与左心功能关系的探讨

    陈宝清,王开迎,李龙江,杜惠荣,齐秀芬

    <正> 目前国内多注重于心电图Pv_1终末电势(PTF—v_1)诊断冠心病的研究,虽然也有个别研究提及PTF—v_1在冠心病伴心功能不全时出现改变,但缺乏血液动力学对照资料。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导管法血液动力学资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11例h/r比率测量结果的分析

    秦永彦

    <正> 本文试图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室壁相对厚度(h/r比率)来估价心脏功能,并探讨h/r比率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一、研究对象(一)正常组;健康人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22~60岁,体检、胸透、血脂及心电图均正常。(二)疾病组:共81例,其中男53例,女28例,年龄为17~82岁。根据病种分组: 1.高血压病组:共34例。根据是否合并高心病再分为两个亚组:①A组(无高心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心动图、胸片、心电图诊断心脏房室增大的价值(附77例对比分析)

    万伟民,王永胜

    <正> 超声心动图(以下称M+B-UCG)所测量的房室大小,与心血管造影和尸检的有关结果密切相关,可见其诊断房室增大的可靠性较大。为此,我们将M+B-UCG确定为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瘤粉治疗脑胶质细胞瘤2例报告

    王福璋

    <正> 例1:男,47岁,经脑CT发现左小脑半球蚓部有一4×4×4厘米的低密度区,诊断为左小脑半球囊性肿瘤。于1986年7月15日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施行颅后凹开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体外膈肌起搏治疗Ⅱ型呼衰的经验体会

    谢秉煦

    <正> 笔者近年研究应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Ⅱ型呼衰患者。此法无创伤,操作简便,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HFJV应用于PaCO_2明显升高的患者(例如PaCO_2>80mmHg,即>10.7kPa)时,如通气的频率和压力调整不当,有可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心电图学的一些新概念

    张文博

    <正> 一、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新观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心电图改变为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根据心电图上有无病理性Q波将心肌梗塞分为穿壁性与非穿壁性(心内膜下)两类。但是,近年来的大量尸检与心电图对比资料表明,上述概念并不正确。大约20%的急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皮穿刺球囊导管瓣膜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张梅林

    <正> 众所周知,以前对瓣膜狭窄的治疗不外乎两种,一是外科手术,二是药物治疗,后者效果常不令人满意,而前者又有较大的危险性。经皮穿刺球囊导管瓣膜成形术(PBV)的出现,为治疗瓣膜狭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一、适应症本技术适用于单纯性瓣膜狭窄,无或仅有轻度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消化道息肉电凝切除术适应症和治疗方式的探讨(附32例报告)

    戴龙井,张丕英,郝秀霞,马焕云,刘春河,郎丰静

    <正> 消化道息肉经内镜高频电凝切除术(下称电凝切除术),已在国内部分医院开展。我院施行此术切除食管、胃、结肠与直肠息肉32例,共53枚。现结合实践资料对电凝切除术的适应症和治疗方式进行探讨。

    1988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