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丰双,张运,高德恩
<正> 为了评价硝苯吡啶的快速降压效果,作者于国内首次采用无创性多普勒超声技术测定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前后总外周血管阻力(TPR)值的变化。一、受试者分组随机选取正常对照组42例,均经详细的病史询问、物理检查、胸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脂、血尿生化及肝肾功能等检
1989年08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永平,乔志先,张光泽,范迎熙
<正> 为探讨更适合基层医院的血清丙酮酸激酶(PK)测定方法,我们在2,4—二硝基苯肼法的基础上,改进了基质液的配制,对31例早期急性心肌梗塞(AMI)和5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了血清PK活性的动态测定。
1989年08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建民,马建国,李传义
<正> 我们应用非创伤性经食道心房起搏方法测定了70例老年前期非病窦综合征的窦房结功能,并与中青年人进行了对照比较。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老年前期70例,男45例,女25例,年龄50~59岁(平均54岁)。中青年组70例,男47例,女23例,年龄18~49岁(平均34岁)。选择对象:①既往无晕厥
1989年08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传木,王谦,张玉琢,高祥林
<正> 1984~1988年我院外科手术证实111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CHD),其中男42例,女69例,年龄5~46岁,12岁以下71例(69%)。一、分类与分型111Ⅲ例中,房间隔缺损(ASD)28例,男11例,女17例,以卵圆孔、下腔型多见(两者占82%),一孔型、混合型和ASD合并肺静脉异位回
1989年08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涛
<正> 二尖瓣腱索断裂为较罕见疾病。现将我们所遇2例报告如下,并就其诊断问题试作讨论。例1:女、59岁。因心悸胸闷3个月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晨起倒垃圾时感心悸胸闷,休息后好转。当晚睡眠中憋醒,呼吸困难。当地医院疑诊为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
1989年08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德全,李威,张春苓,马先宾,陈述林,任建民,张喆,周显腾
<正>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为我国常见病,抗甲充药物治疗并非去除病因,故临床虽已明显好转,甲功(T_3、T_4、TSH等)恢复正常,维持多久才可停药仍为难题。我们对Graves病患者进行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测定,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临床意义。
1989年08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继忠,陈芳森,王义美,鹿守成,崔桂英
<正> 我们自1983~1988年8月,对38例新生死婴行脊椎解剖,所获脊椎蛛网膜下腔间隙数值、脊髓长度数值及穿刺针改进的设想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标本来源及解剖时间: 全部标本均来源于本院妇产科(足月妊
1989年08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德昌,任维国,傅洪滨,张学彬,栾保华,王明青,王一兵,薛文君
<正> 本文对36例高压电烧伤者作回顾性分析,并着重从病理生理方面对GPT升高的机制进行探讨。一、临床资料36例均为高压电烧伤。男33例、女3例,年龄3~60岁。电烧伤最大体表面积75%、Ⅲ度55%,最小体表面积为0.2%。Ⅲ度体表面积9%以下者13例、10~19%者10例、
1989年08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堂宏,张忠厚,孙希龙,王吉华,李强
<正> 我们用吻合血管的游离部分拇趾移植再造拇指两例,均获成功。其外形酷似原拇指,功能恢复良好,报告如下。病例简介例1:男,25岁。1987年1月23日,左手被锯伤3小时后从外院转来。入院诊断:左手拇、示、小指完全离断,左手中、环指开放性骨折。左手示、小指均再植成功。左
1989年08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翠琳,郭春杰
<正> 现将1978年~1988年诊治的小儿急性跛行50例,总结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年龄1.5~6岁,平均4岁;男27例,女23例。全年均有发病,以春秋季节为多。病前有感染史者38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8例,腹泻14例,不明原因发热6例,无明显诱因12例。二、临床表现以单侧下肢跛行为主诉,左侧28例,右侧22
1989年08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作勤,周存升,任德印,郭道芳,黎文镇,楚庆速
<正> 我们搜集了山东省立医院1977~1986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内少见扩张性病变2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17~61岁,平均34.2岁。从有临床症状到就诊最短1月,最长9年,平均45.8月。病理性质为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4例,畸胎瘤3例,
1989年08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衣英豪,范其申,王永亮
<正> 患者男,23岁。因左上胸部枪伤而诊断为创伤性休克、左锁骨下动静脉损伤及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探查见:锁骨下动脉在第一肋骨外2.0厘米处断裂,近端与臂丛神经、锁骨下静脉粘连紧密,搏动尚可。游离出腋动脉近段。取左大隐静脉20厘米,用肝素盐水
1989年08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仁文
<正> 我院自1974~1988年3月,行股骨颈骨折切开整复内固定术216例,其中38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现就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等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22例,女16例。年龄52~75岁。右下肢18例,左下肢20例。术后10天内发病3例,10~20天者27例,20~
1989年08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潘景会,田思奎
<正>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下壁AMI)常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我院收治的46例下壁AMI患者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46例下壁AMI,除外影响S—T段的因素(如应用洋地黄、预激、束枝传导阻滞等)。男34例,女12例。从首发症状始,均于48小时内记录心电图(ECG),平均10.8小时。ECG病理性Q波及
1989年08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家驹
<正> 自1976~1987年,我院收治外伤性支气管断裂12例,其中11例行支气管吻合术痊愈,1例吻合失败,死亡。一、临床资料男9例,女3例,年龄6~40岁,病程1天~9个月,病程长的8例均在外院进行过急症处理,因肺不张转来本院。12例中属左主支气管断裂7例,右主支气管断裂5
1989年08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明宝,梁文龙,王世富
<正> 男,41岁。因反复咳嗽4年,加重伴右侧胸痛2天入院。2天前,患者突然剧烈咳嗽,当即感右胸部剧痛难忍,大汗淋漓。近期无外伤史。X线胸片示:慢支、肺气肿征象,右侧第七肋骨腋前线处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心电图示:肺性P波、QRS低电压、
1989年08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振兴,王寿先,吴玲,钱捷
<正> 我院自1970~1987年共收治中型以上颅脑损伤1554例,其中继发脑疝223例,占颅脑损伤总住院人数的14.4%。本组病人按GCS分级均低于8分,5分以下者125例,占56%。由于注意了脑疝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收到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1989年08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霞,刘风鸾
<正> 患者23岁,已婚,因发现左下腹部一拳头大小肿块6个月入院。6个月来常感左下腹隐痛、腰痛、并向左下肢放射,月经来潮或劳累时加重。体检:左下腹可扪及拳头大小肿块,质软,部位有较深感,边界不清,轻压痛。叩无移动性浊音。子宫左后方可扪及约10×10×9 cm囊性包块,表面光滑、固定。腹部B超:子宫前位,在子宫左侧可见约8×8×6 cm、边界不规则的液性暗区。
1989年08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华昌,王经珊
<正> 银屑病发病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我们应用本院免疫科研制的胎盘免疫调节肽(简称胎盘肽)治疗本病40例,并随机以维生素B_(12)治疗20例作对照,同时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进行了免疫功能的检查,结果治疗组效果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1989年08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守礼
<正> 女婴,3个月。系第一胎,足月顺产。生后发现脐部有柱状突出物,随腹压加大而增大,不能还纳,突出物逐渐长大如成人拳,要求手术治疗入院。体格检查:发育及营养尚可,全身皮肤无黄染,前囱未闭,头颈及胸部无异常,心肺听诊(-)。脐部突出物呈圆柱状,约10×6×6厘米,质软,
1989年08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元珠
<正> 患者男,64岁。因发现阴茎背侧硬结块,疼痛不适2月余入院。2个月前阴茎易勃起且弯曲疼痛,行走活动时局部碰触痛更重,不敢直腰,在阴茎背侧邻近冠状沟处发现硬结,生长缓慢,无发冷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不影响排尿,无
1989年08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池肇春
<正> 门脉高压时主要引起食管、胃静脉曲张,仅少数病人发生异位静脉曲张,它单独或与食管、胃静脉曲张并存,可发生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回肠或结肠造口术及腹膜等部位,极少数发生在阴道和膀胱(附表)。异位静脉曲张由肝内门脉高压所致者比肝外门脉高压多见。门脉高压所致静脉曲张出血有1.4~5%是由异位静脉曲张引起,
1989年08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开先
<正> 胃血管畸形是指胃的小动、静脉和(或)毛细血管扩大、曲张,汇集成网状而言。也称为血管发育不良、血管扩张或动静脉畸形。可能是先天性的血管异常,也可继发于门脉高压等疾病。畸形的血管多数为多发,也可为单发者,可发生在胃肠道任何部位的粘膜下层,以盲肠及升结肠
1989年08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龚经文
<正> 急性出血性肠炎好发于儿童及壮年,全年均可发病,以夏季和秋季多见。病变主要位于小肠,也可侵犯十二指肠、结肠和胃。病变起始于粘膜,可侵及肌层以至浆膜,导致溃疡穿孔及出血。本病病死率高,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明了,可能与营养不良、进食不洁食物、机体对产气荚膜芽孢杆菌毒素过敏等有关。
1989年08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素真
<正> 目前,免疫抑制剂广泛用于临床。常用药物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嘌呤类似物、嘧啶类似物、叶酸对抗剂、抗生素、左旋天冬酰胺酶、生物碱、羟基脲类等。应用这些药物可并发消化道炎症、糜烂或溃疡,以致引起消化道出血。6—巯基嘌呤(6MP)可引起血小板减少而导致消化道出血;烷化剂苯乙酸氮芥也可引起血小板
1989年08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尤大钰
<正> 1.诱发消化道出血的药物:凡能损伤或刺激消化道粘膜的药物,均有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文献报道诱发消化道出血最多的药物是乙酰水杨酸(ASA),本药用量大(全世界每年消耗量约4万吨),因此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机会相对地也多。其次是非甾抗炎药(NSAIDs),其导致消化道损伤的危害及副作用比ASA为小。糖皮质激素也可导致胃肠
1989年08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振麟
<正>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首先由Mallory和Weiss(1929)报道,故又称Mallory—Weiss综合征(简称MWS)。其临床特点为激烈干呕或呕吐之后发病,主要表现呕血和黑便。其发生率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1~18%。1.病因与发病机理:食管、胃粘膜本身异常为发生MWS的基础。病人常伴有食管裂孔疝、食管、胃粘膜慢性炎症、消化性溃疡等。MWS常发生于
1989年08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同建
<正> 结肠血管扩张症是一种血管发育不良、动静脉畸形和血管瘤性质病变,为老年人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和先天性或新生物性血管病变完全无关。好发在胃、小肠、直肠和乙状结肠。本病发生机理为,当血管呈退行性变时,由于粘膜下静脉进入肌层,受肠肌收缩的影响,使粘膜下静脉血流呈慢性、部分性、间歇性低度梗阻。这
1989年08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希德
<正> 急性缺血性肠炎系指肠道血管急性闭塞及血液灌注不良引起的肠管急性缺血坏死。可分为急性缺血性小肠炎和结肠炎两种,以前者多见。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便血、腹膜炎和周围循环衰竭,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少见病因之一。缺血性小肠炎主要是由于肠系膜血管闭塞所致。多见于老年男性。分动脉和静脉闭塞两种,动
1989年08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钦
<正> 胃结核在临床上少见。国内1955~1982年间报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者共81例。在157699人次内镜检查中仅发现胃结核4例。原发胃结核罕见,多继发于肺、腹膜、骨骼、肠道的结核,胃结核同时有肺结核者占50%,多通过血行、淋巴道及邻近器官的直接蔓延而来。正常胃酸可杀灭结核杆菌,故当胃溃疡时才易受侵袭,
1989年08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维纲
<正> 因抗肿瘤药物的用量大、用药时间长,故导致消化道出血病例也并非罕见。许多抗肿瘤药物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最初表现为白细胞,尤其是粒细胞减少,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致使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均减少,甚至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可引起广泛性多处出血,是抗癌药物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值得注意者,不在血小板最低值时,而在血小板回升至30~50×10~9/L时引起出血,其机理不明。临床上表现鼻衄、牙龈出血、蜘蛛膜下腔出
1989年08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庶恩
<正> 消化道出血是出血性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者仅为消化道粘膜淤血,重者可引起大出血。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直接影响出血性疾病的预后。治疗除采取一般止血方法外,主要是治疗原发病。众所周知,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均可引起程度不同的消化道出血。其共同特点是突发大量的消化道出血和呕吐者少见,多伴有全身其它部
1989年08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立福
<正> 副教授:本例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患者,经长期多种抗生素治疗仍未控制感染,今日重点讨论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及治疗问题,首先请实习医师报告病例。实习医师:患者大,62岁,因咳嗽、吐痰20年,加重伴发热3个月入院。20年前开始咳嗽、吐痰,冬季加重。近10年来发作时间较长,除咳嗽、
1989年08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健,郭琼行,林立明
<正> 近年来,我们对4例外伤性脾破裂采取保守治疗,获得成功。临床资料:男3例,女1例。受伤到就诊时间为2小时至2天。就诊时的血压为120~110/90~60mmHg。4例均有腹痛,左上腹压痛,脾区叩击痛;3例有腹肌紧张;2例有反跳痛。腹腔穿刺4例均抽出不凝固新鲜血液。化验:血红蛋白10.2
1989年08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樊洪,郭述苏,王雪青,刘丽,于金萍
<正> 不少作者认为,缺血性中风,血粘度平均值升高,但各家报告结果不一。我们发现,不少急性期或恢复期患者今晨和次晨的血粘度相差很大。我们采用NXE—Ⅰ型锥板粘度计,测量范围0.6~2000厘泊,转子半径2.4Cm,圆锥角1.565℃,夹层循
1989年08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牟维玉,王丽珠,王松钧
<正> 一、观察对象及实验方法1.受试者110人,男性54人,女性56人,按年龄分4组:20岁~29岁15例(男性7例,女性8例)为1组;30~39岁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为2组;40岁~49岁41例(男性21例,女性20例)为3组;50岁以上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为4组。受试者均经查体证实为健康者。
1989年08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尹桂珍,曾琦,曲利亚
<正> 我们对30例急性菌痢病人的尿常规、肾功等作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从传染病科住院病人中随机抽样30例,男28例,女2例。年龄18~73岁,平均26.8岁,除一例急性非典型菌痢外,余为急性典型菌痢,均无急、慢性
1989年08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纪华,马华,杜元才
<正> 我院近年来共收治EHF306例,其中264例发生合并症(86.3%),现将其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92例(72.7%),女72例(27.3%)。年龄16~72岁,平均39.5岁。按1985年全国EHF专题会制定的标准分型:危重型
1989年08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登家,李国钧,王清,林宗春
<正> 我院自1984~1987年,对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及阑尾穿孔等65例病人。术中采用甲硝唑腹膜外间隙及皮下组织冲洗法控制切口感染,收到满意疗效。除2例有轻度的感染外,其余病例手术切口均为Ⅰ级愈合。现介绍如下。我们除在手术中认真注意无创、无菌操作,使手术切口形成腹膜化保护,避免不必要的污染和损伤外,在缝合腹膜后,更换手套及器械,常规用
1989年08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战志勇,李富彬,钱立武,戚威,刘惠萍
<正> 男,51岁,因右下腹部肿物10个月伴胀痛及体重减轻,于1989年1月12日入院。入院前曾在外院行肿块穿刺,查到“癌细胞”,井行化疗一疗程,但肿物仍逐渐长大。体检:消瘦脱水貌,心肺正常,右下腹部可触及23×12cm固定肿物,表面不光滑,无触痛,右腰部饱满,腹水征(-),直肠指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见:右下腹部肠腔外巨大肿物,回盲部推压达横结肠处,第6组小肠向左
1989年08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福琳,杨志祥,刘春生,袁晓艳,丁恬
<正> 我们用果蝇生存试验研究了健脑补肾丸的延寿效应,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某药厂生产的健脑补肾丸粉剂,根据配方不同,分为A、B两种样品。2.黑腹果蝇,野生型OregonK品系。
1989年08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弘君
<正> 自1987年以来,我们采用Edan Stras’s提出的标准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方法与结果:第一步,患者相对卧床,限制钠、水摄入量(氯化钠每日<2.9g,水每日<1000毫升)5~7天,有11例患者尿量增加。第二步,用安体舒通(120毫克/日)6天,42.5%的患者有效,腹围每日减少3厘米以上。第三步,增加安体舒通
1989年08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玉英,于秀敏,杨俊,潘秀华
<正> 自1978年以来,我们对视力比较低下(0.2以下)的25例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12例采用皮质类固醇等药治疗,另外13例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了丹参,两组对比,丹参组增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989年08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克明
<正> 我院自1988年1月~1989年4月,共收治26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其中30例死亡,就其死因,试作分析。一、临床资料1.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4~86岁,平均年龄68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14例,糖
1989年08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书圣,于仁文
<正> 我院自1980~1988年11月,行胃大部切除术702例,其中5例并发后间隙疝。现予以报道,并对其发病原因试作讨论。一、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6~50岁。术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梗阻和出血各1例,胃溃疡1例,胃癌2例。5例均系结肠前吻合,输入袢对大弯4例,对小弯1例。术后13天发病者3例,11个
1989年08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启斌,王广民
<正> 1.资料方法:对34例拟行二尖瓣狭窄扩张分离术的病人,术前用日本产SD—720型二维超声心动图仪对病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取胸骨旁长轴测量二尖瓣口直径,同时观察有无瓣膜钙化声象改变,并与术中所测结果比较。34例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23~46岁,平均34.4岁。
1989年08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承云,王明喜
<正> 女、20岁。自述于半年前右足第二趾被石头碰伤,当时肿痛。透视检查末见明显骨折。2周后肿痛消失,无其他不适。近3个月来,第二趾末端渐增大。检查,右足第二趾末端呈圆形肿胀,局部不热,皮肤颜色正常,触压微痛,并有囊性感,末节趾关节功能正常。X线表现:右足第二趾末节趾骨末端有一圆形骨质缺损区,约0.5×0.5厘米。略呈
1989年08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源潮,李继福,王学勇,张茂宏,钮新萍
<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误诊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5岁,已婚。因乏力贫血伴发热一月余,按M、D、S收入我院。患者曾在本地医院行正规抗贫血治疗无效,继之体温37.5~38.5℃,活动后感胸闷痛。我院作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
1989年08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继明,陈方远
<正> 患者,男,48岁。1984年11月因肝区痛3个月、加重1个月就诊。体检:发育营养情况好,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化验Hb14.83%,WBC9 100,N9%,HAA(一),AFP400ng/ml,肝脏放射性同位素扫描为肝右叶后上段见大片状放射性稀疏区,右侧位相应的区域可见11×9cm大小的放射性稀缺区。CT检查为肝右叶后方巨块型肝癌并坏死,直径为11.7厘米。外科剖腹探查见肝右侧后叶有两个较硬的3×4
1989年08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三荣,张宣琪,赵承水
<正>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病,误诊率很高。其中,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占多数。我们遇到8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有7例在病理确诊前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现将其鉴别要点简介如下。1.胸痛: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主要症状是胸痛,常以钝痛起病,持续性逐渐加重,疼痛与有无胸水形成无关,一般镇痛剂难以缓解;而结核性胸
1989年08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牟德润,何谊谟,翟增云,姜维宽
<正> 一、一般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13~35岁。治疗前后平均血压为150/100及133/78mmHg;平均尿量为599ml及1944ml。实验室检查:治疗前B型超声符合肾病改变,肾图受损程度轻至中度,血脂平均423mg/dl。肝功正常,血清总蛋自平均4.96克,A/G为2.3/2.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平均9.93g,尿蛋白定性++++,内生肌酐清除率平均69.06ml/分。治疗后B型超声同治疗前,肾图受损程度轻度,血脂136.94mg/dl,肝功正常,血清总蛋白6.10g,A/G3.6/1.84,24小时尿蛋白定量0.945g,尿蛋白定性0~+,内生肌酐清除率70ml/分。
1989年08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德奎,邵建华
<正>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类病因未明的心肌疾病,临床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双心室的扩张及功能减退,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预后较差。1.DCM的患病率:由于诊断手段的不同和早期诊断率的差别,各地报道的发病率有所差异。西方国家DCM年发病率为7~
1989年08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陪生
<正> 一、命名19世纪末期,德国的Virchow证实了一种“慢性心肌炎”易于产前、产后发生心力衰竭。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协会定义“心肌病是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故在围产期这一特定时期发生的、无心脏病史、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均应认为是围产期心
1989年08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飞,邵光湘
<正> 伸指装置主要包括:①外在肌系统,指总伸肌腱的中央腱与侧腱束;②内在肌系统,全部蚓状肌腱与大部分骨间肌腱;③支持韧带系统,如矢状带、三角韧带、Landsmeer’s横支持韧带及斜支持韧带等。伸指装置不同部位的损伤导致临床常见的手指特定畸形,现将其治疗进展简介如下。
1989年08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同宝,邵建华,王永新,杨国钧,张德奎,李英,孟立华
<正> 近10年来,我们共收治56例心包积液患者,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12~77岁。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心动图及/或心包穿刺确诊有心包积液,并经心包液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来判断其病因。现分析如下。心包积液病因众多,过去国内资料以结核性为最多,风湿性、急性非特异性及化脓性次之。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感染引起者逐渐减
1989年08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玉玲
<正> 本文仅就某些药物对胎儿致出生缺陷作用机理作一综述。一、某些孕期常用药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性激素对胎儿有致畸作用。据Heinonen等统计,孕早期接触过女性激素者1042名,其中19名有心脏出生缺陷,发病率占18.2‰,而未用药者发病率为7.8‰。NoraJJ等人
1989年08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修强,唐巧红
<正> 患者男,39岁。于10小时前被拖拉机挤伤右足,即感右足背过电样感觉,迅速遍及双下肢及下腹部,并见足背有伤口流血,全身肿胀感,轻度全腹持续性痛及胸痛,呼吸稍困难。经包扎伤口后速来我院。查体:T37.3℃,R26次/分BP100/70mm-Hg。全身皮肤肿胀,压之握雪感,以头颈胸部为甚。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静脉稍怒张,颈软,气管居
1989年08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洁,朱兴雷
<正> 心衰是内科常见病,美国大约每年确诊40万充血性心衰新发病例,年死亡率约为10%。心衰的常规治疗措施包括休息、饮食,应用洋地黄类、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物及利尿剂,当常规处理不奏效或疗效不佳时,可考虑下述药物治疗。1.氨利酮(氨联吡啶酮,Amrinone):是非洋地黄糖甙类、非儿茶酚胺类新型强心药中为国外
1989年08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春雷
<正> 老年性低体温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常见的病因有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如甲状腺机能减退;神经系统,脑血管疾病等。原发性多因老人机体和神经功能衰老所致,如储备下降,细胞数量减少,代谢吸收、排泄与解毒速度减慢,机体内外环境协调能力减退等。老年性低体温所引起的不良后果为: 1.低体温持续时间长影响疾病痊愈,而继发
1989年08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治刚
<正>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导管小组在有关科室配合下,于1989年5月5日成功地为一例42岁女性风心病患者做了二尖瓣狭窄球囊分离成形术。术后患者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1.3cm~2增加到2.4cm~2;左房压力由术前24mmHg降至8mmHg;几乎听不到有舒张期杂音。扩张后即刻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内径由45mm降到37mm,胸骨旁长轴左房气球样膨出明显减轻。扩张过程中,当球囊扩开了粘连的二尖瓣后,患者顿感心内舒畅。球囊导管扩张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疗效高,并发症少,避免手术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1989年08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玲,张瑜
<正> 现就血栓素A_2(TXA_2)和前列环素(PGI_2)与心脏病的关系及有关药物作一简述。一、TXA_2和PGI_2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一)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TXA_2和PGI_2对血小板聚集有一定影响,故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心脏病有一定的关系。TXA_2具有诱导血小板聚集,收缩血管和降低血小板环磷腺苷(CAMP)含量等生物活性。TXA_2
1989年08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国力,许荣家
<正> 患者男,67岁。于入院前1月在站立时突然感双下肢无力而摔倒,约数秒钟后症状缓解。次日清晨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受限,经服中药,5天后恢复正常。7天后再次出现四肢无力伴抬头困难,但无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共发作8次,每次持续3~5夭。当地医院曾按脑血管病给予维脑路通、ATP等静滴无效。查体: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左上肢Ⅲ~Ⅳ级,右上肢及双下肢Ⅱ级,近
1989年08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付崇铭,范文田,陈颜芳,郑嘉烈,林乐文
<正> 一、测定方法1.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精密量取50ug/ml的氟哌啶醇标准溶液0.05、0.10、0.20、0.40、0.60、0.80、1.00ml,各置于1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其系列浓度为0.25、0.50、1.00、2.00、3.00、4.00、5.00ng/ul,各取该系列溶液10ul,分别注入色谱柱。氟哌啶醇的保留时间为8.3min。以注入氟哌啶醇的量为横
1989年08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庚寅
<正> 肺炎性假瘤为肺实质局限性增生性炎症,酷似真性肿瘤,极易引起误诊。现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一、组织病理学分型肺炎性假瘤的组织结构及细胞成分比较复杂,不同肿瘤之间及同一肿瘤的不同部位
1989年08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宁义财
<正> 患者女,12岁。因右上颌牙龈肿块2个月就诊于口腔科。患者出生后因面部及全身皮肤散在红色斑块在青岛等地诊为“面部及全身皮肤血管瘤”,未做治疗。6岁时患过癫痫。体检:面部有大片猩红色血管瘤,以右侧为著,表面略粗糙。颅骨右侧较左侧隆起,以顶枕区更为明显。双眼球突出,视
1989年08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邵新民
<正>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医疗设备的更新,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我们经治的5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附表二、讨论腰椎管狭窄症是指椎管因某些原因发生骨性或纤维性结构异常,导致一个平面或多
1989年08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晓东,韩秉公
<正> 我院自1970年共收治肌性斜颈42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男26例,女16例;年龄7月~22岁,其中2岁以内8例,2~12岁23例,13~22岁11例。右侧17例,在例25例。根据观察发现,颈部偏斜以及是否同时伴有面部不对称畸形与年龄、手术处理方法及
1989年08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狄成忠,杨建民,魏忠福,陈忠全,周观涛
<正> 1985年菏泽市农村发生病毒性肝炎流行,发病率57.22/10万,比1984年上升4.3倍。我们选择李莪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及方法1.一般情况:李莪村202户,859人。以农为主,副业为生产加工芝麻糖等。该村经济收入属中等水平,环境卫生较差,往年一直有肝炎零星散发。
1989年08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广惺,刘兰尊,吕志红,刘树芬,蒋永艳
<正> 1988年我们对168名5~12岁健康儿童进行了10项肺功能检测,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受检儿童为军区幼儿园及当地5~12岁学生,体检胸廓发育无畸形、心肺正常、肝脾不大(身高、体重在1985年九市城区正常儿童休格发育数字表范围内)、无慢性咳喘病史及心脏病史、胸部x线
1989年08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