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 心律平治疗心律不齐

    刘淑兰

    <正> 近年来,我们用心律平治疗10例心律不齐病人(年龄35~65岁),其中房颤3例、房性期前收缩2例、室性期前收缩5例,均经心电图检查确诊。用法:心律平600mg/d,分4次口服,10~15天为一疗程。一般用药1个疗程后,心律不齐消失,此时药量可改为450mg/d,分3次口服;1~2个月后改维持量300mg/d,

    1993年07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超声诊断与分型

    徐昌青,张钦

    7年中用超声检出PHC1218例,其中有PCT184例,检出率为15.2%。根据本文观察,作者将PCT分为光团状、絮片状、枯枝状三型。本组有5例絮片状PCT,以前未见报道,估计它可能是发生PCT的早期表现。

    1993年07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安定中毒28例临床分析

    宫建丽,宋昌稳

    <正> 本文报道急性安定中毒28例,且就有关问题作简要探讨。1.临床资料:男7例,女21例。年龄15~69岁。均经口服中毒,量125~875mg。服药至就诊2~12小时。有服安定史者9例。神志完全清醒者3例,大部分有嗜睡,昏迷、呼吸慢、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低于12/8kPa者4例,肺部湿罗音9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其中1例心率为38次/

    1993年07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IL-2/LAK细胞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肝癌

    李志,权启镇,齐风,张志坚,于峻基

    用IL-2/LAK细胞联合治疗81例原发性肝癌,分别采用经静脉输注、肌肉注射及肿瘤局部用药。治疗后作CT、B超检查,观察肿瘤占位、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变等。结果表明,局部用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T细胞亚群检测表明,各治疗组治疗后的细胞免疫水平均显著提高。

    1993年07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红霉素致暴发性肝炎、胆汁淤积性黄疸2例

    王厚池,邹爱玉

    <正> 例1:女,29岁,因关节痛1个月、加重5天入院。查体:无肝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肝上界在右侧锁骨中线第六肋间,肝区无叩击痛。左膝关节轻度红肿,左髋关节活动时有痛感。脊柱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化验:肝功能正常。抗“O”1∶800U,血沉25mm/h。

    1993年07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癌的并发症

    王文奇,冯凯

    对22例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形成患者行32例次肝动脉灌注化疗,对其并发症进行了分析,发现化疗后部分病人可出现发热、纳差、恶心、呕吐,腹痛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

    1993年07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液学变化及临床治疗初探

    王清图,辛桂霞,程佩芳,戴龙井,朱素华

    对各种慢性肝病分别观察和分析了血液和骨髓细胞学变化,发现慢性肝炎具有多种血液学改变,肝硬化主要以缺铁性贫血为主,较少见有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感染性贫血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偶见;而肝癌病例中缺铁和感染性贫血为主。作者总结了治疗各种血液学并发症的体会。

    1993年07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磷酸阿糖腺苷与乙肝疫苗联合治疗慢乙肝30例疗效观察

    马翠萍,丛书英,仉洪田,李云江,沈丹,孙明忠

    用国产的单磷酸阿糖腺苷与乙肝疫苗联合治疗慢乙肝30例,治疗结束时HBV·DNA阴转率为73.68%,抗HBe阳转率为28.57%,明显优于对照组;停药3月后HBeAg阴转率为71.42%,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X~2=18.99,P<0.01);随访6个月仍为57.14%。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1993年07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乙型肝炎与肝癌发病的多因素临床研究

    华玉瑛,何兆平,吕卉,王兆红,孙玉秋,吴克芹

    对64例在乙型肝炎基础上发展为肝癌的病人进行HBV血清学标志、肝功能、病程、家族史等多因素临床研究,发现肝癌的发病与病毒复制活跃的慢性HBV感染状态及肝脏持续进行的炎症改变密切相关,在遗传及其他因素影响下可以促进肝癌的发生。

    1993年07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结构蛋白在患者尿中融合细胞上的表达与肾脏损害

    马立宪,吕敏和,吴世英

    本文对4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尿液脱落细胞进行观察,有融合细胞(FC)者27例,阳性率为63%(27/43)。凡FC阳性者尿蛋白均呈阳性。用McAb免疫酶技术检测,所有FC上均发现特异性HFRS抗原。经用A_(35)、3D_8(抗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分别对8例FC标本进行分析,发现A_(35)阳性2例、3D_8阳性7例,抗原表达以FC膜处更为明显。本结果表明,泌尿系统上皮细胞FC的形成与HFRS膜蛋白在上皮细胞膜上的表达有关。

    1993年07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甲型、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3例

    亓霭云,姜祖田

    <正> 我们遇有3例甲、丙型肝炎双重感染者,现摘其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3岁。因发热9天,食欲不振、恶心、乏力6天入院。无受血及血制品史,无特殊用药史。有甲肝密切接触史。查体: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未见蜘蛛痣及肝

    1993年07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病毒唑加强力宁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疗效观察

    荆培棠,刘锦堂,王家艾,张绍举,高凌泰,马建民

    本文对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用病毒唑加强力宁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退热、蛋白消失时间、防止肾损程度、减少出血等方面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1993年07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前列腺素E1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40例疗效观察

    陆宪中,张作卿,皋群,安慧丽,刘全霞,吴世英

    对40例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_1治疗,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少尿期、多尿期乃至总病程明显缩短,氮质血症减轻且持续时间缩短,避免了尿毒症的发生。

    1993年07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治疗上睑提肌麻痹1例

    路伟

    <正> 患者男,28岁,10天前因酒后骑车摔伤左眼,左上睑提肌功能丧失。经眼科诊断为外伤性左上睑提肌麻痹。治疗方法:取穴为曲差、攒竹、阳白、丝竹空。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平刺,待得气后,接

    1993年07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垂体及性腺激素水平变化

    李鲁生,杨希秀,迟流萤,李玉兰,倪永科

    报告35例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FSH、LH、PRL、E_2、T测定结果,并与50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结果显示血清PRL显著升高(P<0.001),E_2升高(P<0.05),T显著降低(P<0.001),FSH、LH近于正常水平(P>0.05)。提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障碍。

    1993年07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卡介苗加潘生丁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李秀真,王秀荃,管叙军,崔永福,贾世英,仉洪田,李金莉

    <正> 自1989年11月~1991年8月,我们用卡介苗(BCG)加潘生丁治疗乙型肝炎病人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 病例选择:按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选择住院及门诊

    1993年07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暴发流行并发中毒性心肌炎10例报告

    张林,赵爱军,秦英,路才尚

    <正> 1991年5月23日,85例小儿集体进餐后11~45小时期间有48例出现的症状体征、大便常规及培养,以及血清内抗鼠伤寒沙门氏菌凝集试验结果均符合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暴发流行的诊断。其中10例于进餐后3~5天相继出现无力、胸闷,4例伴有心慌。心

    1993年07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4例HBV感染者血、尿、粪乙肝5项指标的检测分析

    李守炳,刘凯玲,顾莹,张奇志

    <正> 1991年12月至1992年4月,我们对11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血液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5项指标(简称乙肝5项指标)检测,并对其中34例阳性患者进行了尿、粪乙肝5项指标检测。现报告如下,并作简要讨论。

    1993年07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

    徐进民

    <正> 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有的主张根据病史、主证特点,辨气、水、血臌施治。气臌者,选柴胡舒肝散舒肝理脾消胀;水臌者,用实脾饮加减利水消胀;血臌者;拟用化淤汤以活血化淤。而李氏则主张分气、水、虫、血臌四型。治则以先攻逐,次用渗湿利

    1993年07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精神发育迟缓的染色体脆性表达及脑电图之探讨

    李星宝,凌永和

    <正> 本文通过对精神发育迟缓患者染色体脆性表达及脑电图(EEG)检测,探讨精神发育迟缓(MR)的病因。一、临床资料(一) 研究对象:①MR组:32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3例,女

    1993年07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温下酒精保存异体骨及临床应用

    王少珠,宋钢兵,王长文,张黎明,赵广营

    <正> 自1987年始,我们应用75%酒精常温下存骨,经12例临床应用,不仅效果满意,而且植骨后无不良反应,具有骨愈合牢固等优点。一、取骨及储存方法(一) 取骨:主要取自外伤性截肢者和足月引产胎儿。取骨需在6小时内完成。在严格的无菌条

    1993年07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支气管袖式切除术手术方式探讨(附50例报告)

    王化生,彭书华,王树成,李希波,郭文飞,刘登三,杨宗夫

    <正> 1984~1993年,我们共施行各种术式的支气管袖式切除术(不含楔形切除)4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12例,年龄15~72岁。恶性肿瘤42例,其中鳞癌29例、未分化癌4例、腺癌3例,类癌、恶性血管外皮瘤各1例;支气管腺瘤3例,支气管息肉及支气管

    1993年07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31例临床分析

    刘长云,严明仁,童祥华,杨丽利,于桂明,齐东升,刘林德

    <正> 自1983年以来,我们遇到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例家系共31例患者,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 性别及发病年龄:31例中男14例,女17例,男女之比1∶1.2。其中年龄<

    1993年07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宫内节育器(IUD)异位的诊断及处理

    曾宪芳,岭筱玲

    <正> 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放置IUD技术与术后监护,现对19例IUD异位行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19例均为本院计划生育门诊或外院取器失败诊断为IUD异位而收住院者。在子宫穿孔12例中,发生在村级3例,乡级8例,县级1例。IUD类型:不锈钢宫型1例,余为金属单环,均为封闭型;

    1993年07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输液引起败血症的鉴别及处理

    郑霖昌,江敦禄

    <正> 输液引起败血症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因此及时而恰当的诊治至关重要。近年遇到4例,其中男1例,女3例;3例系脑血管病变,1例系上感。4例均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寒战、抽搐、血压下降、体温及血象升高,其中2例经病原学检查证实。用抗生素及综合治疗后,3例痊愈,1例死亡。以下介绍2例。

    1993年07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因工程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病毒指标的疗效观察

    袁毓梅,贾守营

    <正> 1990~1992年,我院应用基因工程干扰素(美国先灵葆雅药厂生产的干扰能和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共24例。

    1993年07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治

    徐教瑜,郭晓路,王宜民,姜继臣

    <正> 自发性食管破裂常易误诊,本文就其20例患者的诊治提出自己的看法。一、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5~68岁。从发病至确诊时间自9小时至1个月,24小时以内者6例。20例病人均有呕吐,其中15例因酗洒,2例暴食,1例右肺切除后,喝

    1993年07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姚学海,刘金玉

    <正> 1984年以来,我们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148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11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一、临床资料本组中男27例,女87例;年龄60~93岁,平均74岁,均有不同程度外伤史,伤后

    1993年07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压氧治疗乙型脑炎的临床观察

    杜以真,张作卿,皋群,安慧丽,傅蔚,陆宪忠,吴世英

    <正> 在1992年乙脑流行季节,我们对乙脑早期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临床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效果。1.临床资料:22例患者均为1992年7~9月份收治的乙脑病人。随机分组:①治疗组:13例,其中重型7例,极重型2例,中

    1993年07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散发性戊型肝炎6例报告

    王磊,陈虹,徐皖苏,周成风,王耀宗

    <正> 1992年9月~1993年1月,我们对部分住院肝炎病人进行戊型肝炎(HE)血清抗体(抗HEV)检测,共确诊6例。均为男性,年龄为28~57岁(平均41.3岁);均有经常出差或在外就餐史,未去过HE暴发流行区,起病后3个月内无家庭续发病例。

    1993年07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液成分单采的临床应用

    赵崇英

    <正> 自1991年5月至1992年7月,我院血液成分单采24人次,离体血量19.2L,血小板,粒细胞制剂48U,分别应用于临床,均取得满意效果。1.方法:用HF血液成分分离机(上海医械专机厂生产),在密闭回路里,于无菌

    1993年07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肝癌33例

    吴子实,陈书栋,吴洪涛

    <正> 1988年5月至1992年5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晚期肝癌33例,比单用中药或化疗药明显地延长了患者生命。治法如下。对7例呈恶液质状的患者,中药方用:半枝莲30~45g、山慈姑15~30g、海藻15~30g、降香15~30g、马前子1~2g、柴胡

    1993年07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09例甲亢手术麻醉效果分析

    陈帼芬,孙占义

    <正> 自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双侧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为109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麻醉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男13例,女96例;年龄17~68岁;手术时间为55分钟至4.5小时。常规术前准备后实施麻醉。术前30分钟

    1993年07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超诊断纵隔肿瘤64例报告

    郭玉峰,李文伦,王世山

    <正> 1984~1991年,我们对经手术证实的64例纵隔肿瘤患者进行B超检查,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39例,女25例,年龄16~71岁,平均36.6岁。使用ALOKA-SSD190和SSD620 B超仪,探头频率3.5MHz。将探头置胸骨上窝、胸椎和胸骨旁肋

    1993年07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肝功能试验的现状

    江绍基

    <正> 肝功能试验,广义上包括能确定肝脏有无损伤的任何检查,狭义上是指从生理生化角度检测肝功能。由于肝功能试验可显示肝脏功能障碍,反映肝损伤,因此能辅助肝病诊断、测定疾病条件下肝脏功能状态、判断肝病预后。一、肝功能损伤的基本因素(一) 肝实质损伤:①坏死:肝细胞由于病原

    1993年07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学影像学方法诊断肝胆胰病的商榷

    赵宪邨,李延青

    <正> 医学影像学包括超声显像(US)、放射性核素显像(RN)、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等新技术、新方法,近年来在肝胆胰疾病诊疗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正确选择。须指出,①应以综合分析临床基本资料为主,切勿动辄特检,造成浪费;②应先简后繁,加强计划性;③应正确认识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宜扬长避短,互相补充。US是利用组织的界面反射与粒子后散射传递信息,通过检测与回声幅度相对应的灰阶二维图,以便了解组织器官边界与内部结构及其特性的新技

    1993年07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病机理与治疗

    巫协宁

    <正> 胆汁内的胆汁酸、脂质、微量蛋白等均由肝脏合成,经细胞转运至毛细胆管内分泌。近年来,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病机理与治疗等研究有长足的进展。

    1993年07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细胞性肝癌肿瘤标志的临床应用

    袁孟彪

    <正> 测定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ar)是近年来又一项诊断肿瘤的重要检验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医学临床。现将当前已被开发应用的肝细胞性肝癌(HCC)标志作一简要介绍。1.甲胎蛋白(AFP):由幼稚肝细胞、胃肠道上皮及卵黄囊同生。正常成人ATP值1~6ng/ml

    1993年07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病与内毒素血症

    朱菊人,范建高

    <正> 近年来众多资料表明,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内毒素血症发病率为39%~64%,慢性肝病的内毒素血症发病率为50%,肝硬化时则高达79%。肝病时肝功能受损,肝脏失去屏障功能,使肠道G~-菌代谢所释放内毒素不能被清除,进入全身体循环而产生内毒素血症。其发生机制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993年07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丙型肝炎的诊治

    尚守礼

    <正> 1989年9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非甲非乙型肝炎学术会议将非甲非乙型肝炎分为两型,即经肠道传播的为戊型肝炎,经肠道外传播的为丙型肝炎。日本报告输血后肝炎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者占75%,急性散发性肝炎中丙型肝炎占35%。美国报告丙型肝炎占输血后肝炎的

    1993年07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症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王子骥

    <正> 重症病毒性肝炎(下称重肝)是发病快、病情重、病死率高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现将其临床诊断与治疗简述如下。一、诊断(一) 急性重症肝炎(急重肝):或称暴发性肝炎,亦称急性肝坏死。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后10日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肝浊音区进性缩

    1993年07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门脉高压症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超声诊断

    唐振铎

    <正> 近年来,门脉高压症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现将其病因、临床表现和超声诊断简述如下。一、病因除结节性肝硬化外,不少肝外与肝内病因均可引起门脉高压。(一) 肝外原因:①腹腔感染:是门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原因,如急性阑尾炎并发肝脓疡或腹

    1993年07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门脉高压症的治疗

    沙建梓,王义国

    <正> 对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症(PHT)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宜,对肝硬化性PHT应该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于没有出血、感染、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PHT患者,应以保护肝脏功能,维持营养,降低门静脉(PV)压力为主。保护肝脏的药

    1993年07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荆梦杰,董亮

    <正> 一、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原发性肝癌多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甚至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称为亚临床肝癌,常在健康查体时发现,来院就诊者多属中、晚期病人。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有:①肝区疼痛:半数以上病人有肝区疼痛,为本病之重要症状。②肝肿大:肝脏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不平呈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边缘欠规整,有不同程度触痛,有时可在腹部相应肿瘤部位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

    1993年07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HBsAg携带者的诊治

    冯宏,冯凯

    <正> HBsAg携带者意味着乙肝病毒(HBV)的感染,提示肝细胞内有HBsAg和HBcAg存在,但无任何症状,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检测正常者,称为ASC(Asymptomatic HBsAg Carrier)。按感染过程,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993年07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罕见的新生儿自然内脏大出血1例

    于桂明

    <正> 男婴3天,因突然烦躁不安,阵发性尖叫,憋气、面色苍白入院。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生后Apgar评分10分。否认近亲婚配,其母孕期健康,出生时体重4000g,生后5小时能进糖水。查体:体温37.4℃,脉搏180次/min,呼吸60次/min。发育正常,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淤

    1993年07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进行性气短、双肺大片阴影

    张英凯,张心中

    <正> 第一次查房实习医师:患者女,23岁,农民。因咳嗽、进行性气短7年,活动后心慌、唇紫3年,于1991年5月21日收入院。7年前无明显诱因重体力劳动后气短、咳嗽、咳少量粘稠白痰,呈进行性加重,至日常生活即感气短。3年前始活动后心慌,呼吸困难更明显,夜间平卧时即憋气,口唇发紫,乏力,无胸痛及咯血,在家间断应用喘定、必咳平、青霉

    1993年07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胸腔置管引流治疗癌性胸水2例

    耿朝义,高梅峨,孙业农,吴永生,张小青,邱文生

    <正> 我们采用外科胸腔置管引流加顺铂灌注的方法治疗2例癌性胸水,效果好。例1:男,72岁。因右肺癌伴双侧血性胸水在内科反复胸穿抽水无效转外科。经积极支持疗法后于1992年10月6日在局麻下行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术。第2天胸水明显减少,以顺铂每侧60mg+

    1993年07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挑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6例

    陈述之

    <正> 笔者临床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为6~72岁,病史长者2个月,短者1天,1周内多见。病史的长短与疗效成正比。1.挑刺法:令患者清洁口腔,用3%硼酸水漱口,用消毒后三梭长针,挑刺患侧内颊粘膜,咬合线3个点、咬合线向上向下各3个点,每线点间隔各

    1993年07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疲劳综合征

    王耀宗

    <正> 近5年来,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成为国外医学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将最近的研究结果加以综述。一、流行病学及发病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罹患CFS的危险因素包括感染、精神障碍和变态反应等。(一) 感染:CFS起病前常有急性呼吸道或

    1993年07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化疗病人的心身护理

    张丽华

    <正> 1987年9月至1992年12月,我科共收治肿瘤化疗病人316人次。为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我们对化疗中常见的反应采取了如下措施。1.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熟悉治疗方案和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反应,耐心讲清饮食辅助化疗的重要性,解除病人忧虑和恐惧。对首次治

    1993年07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胃肠道动力障碍的研究进展

    陈建,赵宪邨,李君曼

    <正> 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一组常见病,其发病率国内渐有上升。现就其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及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简述。一、胃肠道动力障碍的机理1.精神、神经因素:胃肠道动力障碍者多有某些心理变异,焦虑、恐怖和抑郁为常见表现.其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心理状态异常(如紧张)也可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改变而产生胃肠症状,与交感

    1993年07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输氧湿化装置细菌检测及消毒方法的改进

    张秀珍,郑秀兰,李绪珍,房秋霞,马玉敏,刘吉英

    <正> 近年来,为杜绝因吸氧而引起的交叉感染,我们对输氧湿化装置采用各种方法消毒,并作细菌培养观察,总结出一种简便有效的消毒方法。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①使用未消毒的湿化装置(包括湿化瓶、橡胶管、鼻导管或鼻塞),其细菌培养结果为:33例中,绿脓杆毒满布31例,枯草杆菌均布

    1993年07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刺激中脑导水管引起严重二联律1例报告

    韩宝义,韩方琦

    <正> 男性,23岁,因左上肢活动无力、行走不稳生活不能自理3年,诊断为颅底凹陷症,于1991年10月21日入院。查体:心肺(一),枕颈部畸形,左上肢肌力Ⅲ级,步态失调,眼球有水平震颤,椎体束征(+)。各项化验正常。ECG示窦性心动过速。X线显示枢椎齿突居腭枕线上7mm。CT显示两侧及第4脑室有扩张。

    1993年07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耐药性伤寒的流行及临床研究进展

    刘汝玺,钱道隆

    <正> 自氯霉素(CM)问世以来,伤寒病的临床表现已不是教材描述的那样典型,我国多数病例为热程短、中毒症状轻、并发症少、预后较好。一般认为近代伤寒有轻型化和不典型化的倾向。然而,近70年代初始,耐药菌株伤寒广泛流行,使轻型化的伤寒又回复到CM问世以前的状态,即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1993年07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4例心脏性猝死抢救成功的体会

    燕秀英

    <正> 自1985年以来,我院有24例心脏性猝死者复苏成活。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为18~85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12例,心绞痛4例,病毒性心肌炎8例。我们的体会如下。1.在猝死抢救过程中,开始抢救的时间越早,成功的机会越多。发生猝死的60例中,复苏成活的24例均于心跳停止后3~5分钟内开始心脏按压,

    1993年07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1例特大面积烧伤的治疗体会

    傅洪滨,任维国,王德昌,栾葆华,王明青

    <正> 我院自1976~1990年间收治特重烧伤146例,治愈102例,死亡44例,治愈率70%。同期收治总面积超过90%、Ⅲ°超过80%(90%和80%)21例,平均总面积95.2%±3.13%,Ⅲ°面积85.7%±5.44%。前10年收治10例,救活1例,该例总面积95%,Ⅲ°面积90%,成活率10%。1986年以后5年收治11

    1993年07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脏损伤的止血方法

    冯孝谦

    <正> 肝脏损伤占腹部损伤的15%~20%,其病死率约为20%。出血是其主要死因,因此,肝脏损伤的处理关键是迅速控制出血。我们认为,基层医院常可用以下几种止血方法。1.清创引流:肝外伤诊断明确者应立即手术,开腹后先清除积血,检查肝脏损伤情况。此时约50%的表浅肝损伤已无活动性出血,创面不需缝

    1993年07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镁离子治疗复杂性室性早搏30例临床小结

    于永义

    <正> 我院收治复杂性室性早搏60例,随机分为二组进行治疗。治疗组30例:25%硫酸镁10~20ml加极化液500ml中静脉点滴,1次/d,10天为一疗程,乙胺碘呋酮0.2g,3次/d。对照组30例,单极纯化液及乙胺碘呋酮

    1993年07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消化系疾病并发胸腔积液8例误诊分析

    吴铁军,巴玉珍

    <正> 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可并发胸腔积液,且常易造成误诊。现将我们遇到的8例报告如下。1.2例急性胰腺炎(简称AP)合并胸腔积液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举例:女,24岁。因发热、上腹及左胸痛、胸闷2天入院。查体:T 38.4℃,P86次/min,R 26次/min,Bp16.0/10.5kPa。气管轻度右偏,左胸

    1993年07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报告

    张峰平,李爱美,刘玲

    <正> 患者23岁,停经28天,下腹部疼痛2天,阴道流血1天,腹痛加剧伴恶心头晕半天而入院。检查:腹部平坦,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下腹部为著。子宫颈口有少量暗红色血液流出,举痛(±),后穹隆饱满,触痛。后穹隆穿刺抽出3ml

    1993年07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肠炎症性病变误诊结肠癌11例分析

    丁国荣,丁华丽,王爱芳

    <正> 结肠炎症性肠病与结肠癌的X线表现颇似,极易误诊。自1976年以来,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1例结肠炎症性肠病术前均误诊,误诊为结肠癌9例和可疑结肠癌2例,误诊持续时间8天~11年。现摘其中2例报道如下。例1:女,59岁,反复右侧腹痛10年余,加重半年。右下腹触及约拳头大软包块,,疼痛呈持续性,腹胀伴恶心、呕吐。每年春天均犯病,与饮食

    1993年07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静滴甲氰咪胍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

    谢永平

    <正> 患者女,32岁。入院诊断为急性胃出血。给予甲氰咪胍0.4g、10%GS500ml静滴,40滴/min。总量用至0.3g时,患者心悸、胸闷,继而出现发作性晕厥,无抽搐,心电图为短阵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每阵持续12秒。立即给予持续心电监测,反复静注异丙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异搏定、硫酸镁均未能终止,即停用甲氰咪胍,20分钟

    1993年07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肝硬化空肠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致死1例报告

    王洪波,吕琳

    <正> 患者男,49岁,5年前间歇性上腹痛,钡透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入院前2天因呕血、黑便2次急症入院。查体:T36℃、P100次/min、R20次/min、BP11/7kPa。中度贫血貌,血Hb71g/L,RBC24×10~(12)/L,WBC8.8×10~9/L,N80%,L20%。肝功:GGT500u↑,ALT32u,ZnTT正常,T46g/L,A28g/L,G18g/L。入院初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门脉高压症。入院后

    1993年07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复方长效止痛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孟昭仁,李宏建

    <正> 近年来我院采用自制复方长效止痛注射液行局部注射治疗以末端病为主的创伤性疾病3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复方长效止痛注射液由亚甲蓝、

    1993年07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虑平引起严重肝损害1例

    王荣

    <正> 患者男,69岁。既往健康,无肝炎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困肋间神经痛、焦虑不安服多虑平50mg/d。服药3个月后出现乏力、纳差、面黄、右上腹隐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查体:肝区轻叩击痛,腹水征(-),双下肢无浮肿。GGT241U,ALT

    1993年07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流行性出血热32例临床治疗体会

    李德芳,刘向臻,张瑞国,李瑞洁

    <正> 自1991年8月至1992年8月,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病人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4~71岁,以20~40岁为多;主要表现有发热、“三红”、“三痛”症状,球结膜充血水肿,皮肤粘膜出血点及五期经过。1.治疗方法:①发热期治疗: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避免应用发汗解热药,以免诱发休克,忌用一切肾损

    1993年07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破伤风30例临床小结

    吴兆会,孙淑芬

    <正> 自1988年以来,我们遇30例新生儿破伤风并19例随访,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幼例,女7例;生后S~7夭11例,~16天19例。潜伏期为4~13天。30例全部来自农村,足月顺产。旧法接生27例,卫生员接生3例。30例均未做TAT预防。临床主要表现为惊厥、拒奶、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青紫、角弓反张、发热

    1993年07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人急性会厌炎52例临床分析

    王锦岐,刘福喜

    <正> 急性会厌炎可使健康者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生致命性气道阻塞。我们收治成人急性会厌炎52例,现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男38例,女14例;年龄30~50岁;有明显上感史12例,会厌囊肿继发感染2例,无明显诱因38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咽痛及吞咽、呼

    1993年07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整复175例体会

    李先进

    <正> 1988年1月~1990年8月我们对175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施行手法整复,复位成功率为97.2%。1.整复方法:肌注1~1.5mg/kg复方冬眠灵。5~10分钟后在嵌顿疝外环处(相当于提睾肌部

    1993年07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乙型肝炎并发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张祥广,路秀芝

    <正> 患者男,38岁,因右上腹不适、纳差、乏力2年余,加重7天来院。查体:全身皮肤黄染,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肝脾不大,肝区叩痛。实验室检查:Hb:128g/L,WBC5.6×10~9,N79,L21,PC10×10~9,肝功:TTT8.5U,ZnTT12.8U,

    1993年07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继发于脑卒中后的糖尿病3例报告

    傅其兴,杨彩云,黄祖洲

    <正> 脑卒中后的应激反应引起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很常见,但引起永久性血糖增高并不多见。笔者遇有3例:①例1:45岁,男,因突然头痛、呕吐、言语不流利、右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入院。查血糖10.12mmol/L、尿糖((?)),脑CT示左侧丘脑出血(2.5cm×2.5cm×2cm)。②例2:68岁,男,因突然不悟人事、呕吐咖啡样物质入院。发病2小

    1993年07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颅内占位并低颅压综合征3例

    张洪军,赵彩君,张守瑞

    <正> 颅内占位性病变常以颅内压增高及局灶体征为主要表现,但也有个别病例可合并低颅压,我们遇到3例,现报告其中1例。患者男,63岁,因头痛、呕吐1个月于1991年12月5日收入院。1个月前始感双颞部阵发性跳

    1993年07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烯康胶丸降血脂作用的临床观察

    浦家祚

    <正> 多烯康胶丸系出山东省禹王实业总公司制药厂生产的降血脂新药。我院临床用以治疗23例高血脂

    1993年07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及伴发冠心病患者全血粘度的对比分析

    李淑珍

    <正>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特别是全血粘度的变化,国内外多有报道,但有相当一部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人伴发冠心病或出现心电图缺血性改变。为探讨此类疾病的发病机理,我们进行了62例全血粘度的测定及对比分析。将上述病例根据有无伴发冠心病分为两组,单纯急性脑血管

    1993年07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血管病并发高血糖、高粘血症42例临床小结

    张曼华,辛玉兰

    <正> 脑血管病并发高血糖、高粘血症,我院收治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病变部位分别为:CT证实基底节区梗塞26例,腔隙性梗塞5例,颞部脑梗塞6例,脑干梗塞2例,脑室出血2例,丘脑出血1例。空腹血糖值均在7.8~33.5mmol/L,血液流变学检查42例中,全血比粘度(RVB)增高36

    1993年07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利凡诺晚期妊娠引产144例分析

    马俊慧

    <正> 1992年1~12月,我们采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施行晚期妊娠引产(孕28~42周,年龄为18~45岁,胎次为1~4胎),取得了满意效果。1.方法:术前常规准备后,取宫底与耻骨联合之间肢体侧为穿刺点,用20~21号腰穿针垂直刺入腹壁,当有落空感时抽出针芯,接5ml空针,抽出

    1993年07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隔离症1例

    王安庆,李桂武,刘树新,孙百鸣,高慎勇

    <正> 患者女,36岁,因咳嗽、咳痰10天就诊。检查:体温38.4℃,左肺下野叩浊,闻及干、湿性罗音。Hb120g/L、RBC4.25×10~(12)/L,WBC12.2×10~9/L、N0.78、L0.22、ESR15mm/h。X线片示左前斜20°左肺心隔角处有一4cm×4cm团块状阴影,部分被心影掩蔽,边缘尚清、密度不均,左肺下野外带大片浓密阴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侧位片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大片浓密阴影,密度不均,

    1993年07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卵巢无性细胞瘤1例

    韩广秀,马睿,王琼,徐合

    <正> 患者女,13岁。下腹部隐痛2个月,伴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腹泻及发热。上腹部平软,腹壁静脉充盈。右下腹部膨隆,可触及18cm×12cm×8cm肿块,质硬,边界清,表面不滑,轻压痛,动度良好。血压12/7kPa。B超示下腹部16.1cm×10.5cm×6.4cm实性包

    1993年07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腭裂全麻插管将后鼻腔橡胶垫推向咽喉部术时取出1例

    杨秀玉

    <正> 患者女,6岁。10个月前患儿右鼻腔与口腔时常出血,量不多,哭闹时加重,口臭厉害。检查:软腭裂开,裂隙宽约1.8cm,近裂隙边缘处仅有口腔与鼻腔粘膜层,无肌肉层。右侧鼻腔无异常发现。诊断:先天性软腭裂。在全麻插管下行腭裂修补

    1993年07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5例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猝死原因分析

    史爱民

    <正> 1.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58~79岁,均为首发AMI。其中广泛前壁AMI3例,下壁AMI1例,高侧壁AMI1例。5例AMI中,并发急性左心衰竭1例,并发心源性休克2例,5例均并发心律失常(心电监护显示),5例均按AMI常

    1993年07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起搏阈值异常增高1例

    王金峰,王克平,邵建华,朱兴雷

    <正> 患者男,68岁,因发作性心慌晕厥48天入院。入院前曾晕厥3次,意识丧失,约15分钟清醒。心电图时呈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肺型P波,时呈房颤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在外院静滴异丙基肾上腺素,维持心率50次/min左右,停用该药发生晕厥。咳喘30年。诊断:冠心病,双结病变,慢性支

    1993年07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护理要点

    姜慧珍

    <正> 近来我们成功地开展了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由于病例选择适当,医护配合密切,手术非常成功。我们的护理体会如下。1.术前准备:做青、键、普、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备皮,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使病人

    1993年07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纤支镜肺洗灌注药治疗肺化脓症(附21例报告)

    江敦禄,周遵珊,孙项业

    <正> 我们于1986年10月至1993年3月应用纤支镜灌洗注药治疗肺化脓症2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1例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2~74岁;病程15天~1年;诊断依据为典型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部位:右肺上叶2例,中叶6例,下

    1993年07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皮肤磨削术的护理要点

    尹秀芳

    <正> 1984年以来,我所施行皮肤磨削术800余例。因磨削面积大,创面暴露时间长,其感染机会多,所以手术前、后的护理十分重要。现将个人体会介绍如下。1.术前护理要点:①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必须

    1993年07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复方猴头冲剂的临床应用

    赵宪邨,张新建

    <正> 浙江■尔康制药公司(原浙江常山微生物总厂制药厂)与上海医药研究单位经过多年研究与临床观察,共同研制出一种中西医结合新胃药即复方猴头冲剂。该药以常山99#菌株培育的山珍猴头的子实体为主要原料,配合硫糖铝、三硅酸镁和次硝酸铋等胃粘膜保护剂与制酸剂,从而互相补充以增强疗效。我国传统医学记载:猴头“性平味甘”,能

    1993年07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