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贻训,贾德福,高玉山,吕振好,于兰先
半腱肌替代治疗后十字韧带断裂18例,经过2年8个月的随访,其优良率为94.4%。认为以半腱肌替代治疗后十字韧带取内侧弧形切口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容易掌握、组织损伤小、效果满意等优点。
1995年08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建英
<正> 患者男,61岁,因突然发音嘶哑而就诊。查:左侧声带固定在旁正中位即介于中间位(尸位)与中线位(声带发声位)之间,不能运动,发声时病侧声带不能内收,留有明显裂隙,声嘶而无力。患者28年前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多年来一直坚持治疗。20年前因活动后出现下肢浮肿、心慌、气短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房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自1994年春天开始夜间不能平卧,咳嗽,多白色泡沫样浆液痰,有时带血丝,呈粉红色泡沫痰。双下肢浮肿加重,颈静脉怒张、搏动,肝颈静脉回流征
1995年08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阮长乐,李兆亭,贾淑娴,于振海,张曙光,李光新
76例门脉高压症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等监测结果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以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为主。T淋巴细胞亚群与肝功能分级未显示明显相关性,保脾术式对维持细胞免疫功能有积极意义。
1995年08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隋永领,王力,胡三元
<正> 本组男27例,女51例,年龄24~74岁。肿瘤直径0.8~4.3cm,其中乳头状腺癌55条,滤泡状腺癌9例,混合型腺癌7例,髓样癌5例,未分化腺癌2例。术前甲状腺结节并颈淋巴结肿大者6例,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有转移癌者(1~3个)23例。 本组术前B超检查59例,52例为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7例囊实相间,4例有给外浸润。45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阳性38例。同位素甲状腺扫描11例,7例显示冷结节。术前诊断甲状腺癌56例,误诊为甲状腺瘤22例。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23例,21例诊断甲状腺癌,2例可疑。
1995年08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商善刚,张克望,张立华,郎瑞红,冯金平
1992年以来应用CT定向钻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2例,结果基本治愈6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6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87.5%。本方法在局麻下进行,创面小,能快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缓解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促进脑功能恢复,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理想的新疗法。
1995年08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元振
<正> 本组男80例,女26例,年龄2~71岁。致伤原因为骑车摔伤、交通事故、爆炸伤、坠落伤等。合并伤36例,其中以脑震荡最多,其次是脑挫伤及颅底骨折、角膜裂伤、头皮裂伤及血肿等。 体会:本组骑自行车摔伤48例,且伤势、伤口污染严重,有些病人自下前牙粘膜移行处,粘骨膜撕脱达颏结节以下,形成一个盲袋,袋内充满了泥沙,给清创带来了困难。下颌骨骨折一般均可根据临床症状,如语言不清、流涎、下唇麻木、(牙合)关系错乱、面形改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假关节形成、骨摩擦音等作出诊断。上颌骨骨折一般
1995年08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师前,陈建利,殷立基,张庆殷
经简单形态学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及健康妇女红细胞免疫功能,发现内膜癌组红细胞C_(3b)(RBC_(3b))受体花环率及肿瘤RBC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及血清C_(3b)花环抑制率明显增高。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组肿瘤RBC花环率低于阴性组。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RBC免疫粘附活性有所恢复。就内膜癌患者RBC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及意义进行了探讨。
1995年08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司佳奎,邓永启
<正> 本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26~72岁。房性早搏14例(房颤5例),室性早搏33例(偶发室早9例,频发单源室早18例,频发多源宝早6例),交界性早搏3例。伴陈旧性心梗者6例),高血压12例,肺心病4例,心肌缺血10例,心肌炎6例,更年期综合征4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原因不明5例。病程短者数月,长者2年以上。经其他治疗未能控制者28例。 治疗方法:停服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只给黄杨宁片(南京小营制药厂产)2mg,每日3次,空腹嚼碎口服。1周疗效不显著者,可加至3mg,每日3次。每周记录平息心律及心电图,1个月为一疗程。
1995年08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周祝谦,王忠周,张国圣
局部压迫法经皮经肝总动脉作栓塞术的特点在于在体表局部压迫胃十二指肠动脉,暂时阻断胃十二指肠动脉血流,经肝总动脉便可作栓塞治疗,而不致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从而使不能行肝固有动脉超选插管的肝肿瘤患者行肝栓塞成为可能。还就该技术的作用机理、安全性及使用价值作了讨论。
1995年08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戴惠丽,于克冉
<正> 1992~1994年我们测定了136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T_3、T_4、TSH值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均无甲状腺手术史或长期服甲状腺药物史。男92例,女44例;年龄37~87岁。入院后24小时内采静脉血送检,每半月复查1次甲状腺功能指标。 T_3、T_4测定由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提供试剂,TSH由中国同位素公司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试剂盒,由专人操作并作质控。 结果:见表1、2、3。
1995年08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齐尚锋,李金松,于娟,阎波,王启群
对32例跟腱断裂患者行带蒂腓肠肌肌膜及跟腱反转缝合法治疗及随访;对陈旧性跟腱断裂与新鲜跟腱断裂手术方法及效果作了比较;并对跟腱断裂好发部位、内在因素、漏诊率及术后石膏固定时间、功能锻炼等问题作了讨论。
1995年08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谟棠,杨磐安,张经震,卢建忠
<正> 我院于1993~1994年应用自制的镇痛散结膏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44例,同时与杜冷丁止痛作用对比观察。 临床资料:肝癌18例,胰腺癌、胃癌各5例,结肠癌4例,食管癌3例,骨转移癌8例,颅转移癌1例。 方法:全组病例均先用镇痛散结膏贴神阙、期门穴各1贴,24小时后改贴神阙、肝俞穴各1贴。本组中29例在应用镇痛散结膏48小时后,改用杜冷丁止痛。与镇痛散结膏的止痛效果作自身对比观察。 结果:①镇痛疗效评价:无效(NP):疼痛程度未见缓解。轻度缓解(MR):治疗后疼痛仅稍有减轻,但仍有明显疼痛,要求镇痛治疗。明显缓解(AR):疼痛明显减轻可以忍受,但仍有轻度疼痛。完全缓解(RR):疼痛完全消失。显著有效为AR+CR。②镇痛起效、镇痛时间和镇痛效果:详见表1、2。
1995年08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应玞,王正起,潘淑菊
采用7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详细观察了45例脱落癌细胞的细胞化学反应。结果表明:腹水、胸水中的癌细胞ALP、ACP、PAS、α-ANE染色的反应强度、阳性率、积分值显著高于乳腺溢液、尿液、痰液中的癌细胞,其原因可能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及体液内环境的影响有关。癌细胞的POX、SB染色均呈阴性反应,原因可能与癌细胞胞膜内过氧化酶的含量极少或缺乏有关。癌细胞化学染色时所取标本不宜放置过久,以避免酶活性的降低。
1995年08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宗学奎,庞晓玲,宋平
<正> 本组冠心病病人(诊断按WHO标准)83例,随机分为两组,肝素组51例,其中急性心梗8例、合并高血压病Ⅱ期6例、糖尿病3例。对照组32例,其中急性心梗4例、合并高血压病Ⅱ期5例、糖尿病2例。两组病人均无心衰。 检测方法:应用WXST-A型无创伤性血流动力电脑监护仪,病人入院次日餐后2小时进行检测。取仰卧位,休息5~15分钟后固定带状电极,颈部电极与喉结平行,胸部电极上缘与剑突相齐,测准两带状电极之间的垂直距离,输入所测距离值,打
1995年08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侯孝廉,焦兆德,褚俊良,张玉德,方军
在手术室无X线透视设备的条件下,对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34例,136钉。认为只要熟练掌握椎弓根、关节突、棘突与椎体等解剖标志,可获良好效果。着重对有关解剖及内固定方法进行了讨论。
1995年08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单维华,刘安政,李丛岭,孙晓玲,战方珍
<正> 为降低复杂肾结石手术残石率,减轻肾脏损伤,自1992年12月,我们对30例复杂肾结石实施术中超声检查或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取石,取得了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 使用日本Alocka SSD-256B型线阵实时超声仪(普通T形探头,频率为5MHz)和Olympu P_(10)纤维支气管镜。术前用福尔马林熏蒸B超探头和纤维支气管镜24小时;术中台下由B超室专业人员操纵机器,识别图像。根据肾结石部位,采取相应的手术切口,游离肾脏背侧,以灭菌石蜡油或生理盐水为耦合剂。术者持B超探头自肾下极至上
1995年08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耿波,林志勇,秦琥,王晓丽
检查老年患者4211例,根面龋患病率为68.90%。分析发现,根面龈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阐述了根面龋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1995年08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飞,王明喜,曹贻训,邵光湘,陈广祯
<正> 1988~1994年我们对60例“锤状指”畸形采用“最少干预”的手术方式,并在修复损伤组织的同时对患处指背皮肤采取紧缩缝合,有效地矫正了远指关节屈曲畸形,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男39例,女21例,年龄15~67岁,右手35例,左手25例;示指8例,中指16例,环指19例,小指17例。均为手指伸直位撞伤所致,其中单纯伸指肌腱末节指骨止点处断裂(腱性锤状指)31例、合并止点撕脱骨片(骨性锤状指)2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最短1周,最长1年,多数为1个月左右。
1995年08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初燕侠,王培嵩,赖先群,徐宏伟
对15例喉癌切除标本分区进行了过氧化脂质(LPO)、乳酸脱氢酶(LDH)及淀粉酶(AMS)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癌巢组织中LPO、LDH、AMS均显著高于周边的癌缘组织和正常组织。这对探讨喉癌组织标志物、喉癌早期诊断和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1995年08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黎炳章
<正> 我们采用冷冻外科切除脑瘤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3~56岁。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头痛、反应迟钝、情感淡漠、记忆力下降。思维障碍7例,癫痫、脑膜刺激症状、嗅觉和视力障碍各1例,偏瘫6例,颅内压增高、眼底视乳头血管变化有渗出或出血5例,CT检查示密度增高病变区4例,呈低、等混合密度病变区3例,呈低密度改变者1例。 8例均于全麻下常规开颅显露病灶区,经冷冻2~3分钟后手术切除肿瘤,瘤床再次冷冻2~3分钟自然复温。术中出血明显减少,仅输血200~400ml,术后恢复顺利。肿瘤位于额叶3例,颞叶1例,枕叶1例,
1995年08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爱武,夏立建
<正> 临床资料:本组女8例,男7例,年龄18~59岁。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多,脓血便,病程2个月~20年,其中多数在1~2年。术前纤维结肠镜及术后解剖标本所见腺瘤满布全结肠、直肠12例,腺瘤仅局限于左侧结肠、直肠3例。术后病理证实有腺瘤恶变7例,其中粘膜内癌4例,癌变侵及肌层2例,癌变侵及肠壁全层伴淋巴结转移1例。 手术方法:全大肠切除、回肠造瘘术2例,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5例,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除、回肠肛管吻合术2例,近全结肠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1
1995年08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景龙,胡振生
<正> 我院1968~1992年共收治电火花烧伤与电接触烧伤患者72例,现将其临床特征与早期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66例,女6例,年龄5~61岁;致伤原因:违章操作38例,意外事故9例,缺乏电知识25例。其中电火花烧伤14例,年龄均>16岁,主要伤及头面颈及四肢,面积为0.5%~27.5%,平均8%,以Ⅰ°及浅Ⅱ°为主。电接触烧伤58例,其中380V以上高压电伤49例,220~360V低压电伤9例。伤及四肢居多,多为电入口和出口。烧伤面积为0.5%~42.5%,平均11.5%,均为Ⅲ°烧伤,合并深Ⅱ°者25例,Ⅲ°最大面积38%。出现昏迷35例,休克10例,肾功能衰竭15
1995年08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春黎,窦丽娟,牛义凯,贾振光,尹燕
<正> 临床资料:选择胸水中癌性细胞阳性,并经影像学、病理学证明其原发部位为肺癌者58例,年龄25~8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6例。其中腺癌21例,小细胞癌18例,鳞癌11例,肺泡细胞癌8例,均为癌症初治病人。 治疗分组:对照组除胸腔穿刺抽液及对症治疗外,每周2次每次胸腔内注入卡铂200mg。治疗组胸腔穿刺抽液后,假单胞菌(PVI)2~4ml用生理盐水10ml稀释,卡铂100mg,每周1次胸腔灌注,连续4周。 结果:①显效(注药3次,胸水消失持
1995年08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新怡,庞涛
<正> 1993年2月~1994年12月我们对20例临床病理已确诊为脑转移瘤的患者行磁显葡胺MRI增强扫描。 资料及方法:用安科公司生产的ASP-015永磁型1500高斯MRI扫描机,全部采用SE序列,增强前扫描T_1加权像为TR500ms/TE300ms,T_2加权像为TR2000~2500ms/TE90~120ms,常规轴位扫描,需要时加扫冠状及矢状位。磁显葡胺由北陆医药化工公司研制生产,给药剂量0.1~0.2ml/kg,静脉注射,注射速度为10ml/min。注射完毕即刻行与平扫同层面的T_1加权像扫描,分别在5、10、15、25分钟及45分钟作重复扫描。根据病变的不同部位行轴位、矢状位或
1995年08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复奇,谢进,李金松
<正> 1989~1992年我们收治儿童陈旧孟氏骨折1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10例,女2例;年龄5~11岁,平均9.3岁。右侧8例,左侧4例,均由间接暴力所致。受伤至手术时间4个月至3年,平均1年2个月。前臂均不同程度旋转受限,其中3例因损伤时间长,肘关节屈曲轻度受限。全部病人均挠骨头向前外侧脱出,尺骨上端骨折愈合,向挠侧成角。2 手术方法 采用基础及臂丛神经麻醉。上止血带,取肘及前臂上端外后侧入路。术中见挠骨头均向前脱出,环状韧带不完整,与周围瘢痕
1995年08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翠兰,赵淑英
<正> 本组男37例,女9例,年龄48~74岁,平均59.7岁,50岁以上41例。表现为呕血和黑便者11例,便血34例。8例既往无慢性胃病史,以上消化道出血就诊。2例出血量>1000ml。39例曾行X线钡餐检查,20例与诊断相符或基本相符,19例误诊或漏诊。 结果:胃镜检查示病变位于贲门小弯侧24例,大弯侧3例,前壁4例,后壁2例,累及贲门四壁9例。隆起型12例,呈菜花样或不规则隆起,表面高低不平,充血糜烂伴有浅表溃疡;溃疡型23例,表面覆有污苔,边缘较隆起而不规则;浸润型11例(包括弥漫浸润型4例)。组织学检查(部分作细胞涂片检查)示腺癌33例,低分化腺癌9例,未分化腺癌2例,粘液腺癌2例。
1995年08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邹兴存
<正> 我院1990~1994年用缝合带蒂大网膜片大跨度褥式法修补治疗肝破裂24例,效果满意。 临床资料:24例均为男性,年龄18~4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14小时,肝破裂长5~12cm,深3~4cm。其中16例位于右肝前,8例位于肝顶部,2例位于肝顶部呈星状裂伤。合并肋骨骨折12例,胰腺损伤2例,骨盆及四肢骨折4例。腹腔出血量800~1300ml。均有不同程度的创伤、出血性休克。检查:意识清楚者有右上腹触痛、腹肌紧张、肝区叩痛,腹部移动性浊音均阳性;诊断性腹腔穿刺均抽出不凝性血液。16例术前行B超检查为肝破裂,8例急诊手术
1995年08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春苓,李鲁传
<正>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为6‰~10‰,尤其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率较高。酮症酸中毒有时可有突然剧烈腹痛、腹肌紧张,类似外科急腹症。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有的被发现有糖尿病而幸免手术,有的则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肠梗阻等而行急症手术。术中往往发现术前诊断有误,在术后才发现原发症状为糖尿病所致。在控制糖尿病的过程中原发症状消失,所出现的并发症如刀口感染不愈合等也得到
1995年08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滕木俭,毕玉华,刘瑞鸣,郝全,李凯,张丽丽
<正> 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22~61岁。多有上腹部不适、纳差等上消化道症状,1例初发为阻塞性黄疸。术前AFP3例大于400μg/ml,2例正常,HBsAg均阳性。B超、CT检查发现肝尾状叶实质性占位病变,1例术前肝穿刺证实为肝细胞性肝癌。5例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肝硬化,其中3例行根治性尾叶切除,肿瘤直径5.5~8cm,包膜不完整;1例由于肿瘤侵及门静脉主干和肝总管行胆管外引流,1例因肝内转移及肝门区肿瘤固定行门静脉置管化疗。 手术治疗: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Chevron切口,首先全面检查肝脏及腹内脏器以排除尾叶以外病变,再切开肝胃韧带,暴露肝尾叶。术中B超检查确定肿瘤位置、大小及其与肝静脉的确切解剖关系,切开左右三角韧带、冠状韧带、肝圆韧带和镰状
1995年08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傅昕
<正> 我们近来应用洛赛克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炎并出血12例,效果满意。 临床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28~54岁。均因黑便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就诊。其中因门脉高压症、脾大、脾亢、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脾切除加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脾切除加胃冠状静脉结扎术2例。脾切除加肠腔分流术2例;另外5例以前均被诊断为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经纤维胃镜检查8例,均诊断为门脉高压性胃炎,胃底粘膜糜烂出血。肝功能按Chlid分级,A级2例,B级7例,C级3例。首次出血者3例,出血2次以上者9例,无失血性休克
1995年08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林,程海华
<正> 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38~73岁。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病史4个月~2.5年。发作时均有胸闷、憋气、乏力等症状。治疗前常规心电图检查示频发性室早8例,室早呈二、三联律4例,陈旧性心梗3例;伴不同程度ST-T缺血性改变12例,伴高血压5例。13例曾用慢心律、心律平、胺碘酮等,疗效不满意。 治疗方法:15例中10例停用原抗心律失常药物,单用硫酸镁治疗;5例病情较重者,并用小剂量心律平及慢心律治疗。25%硫酸镁1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300ml,或加维生素Clg、维生素B_6100mg,静脉滴
1995年08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峰,刘军,曲江斌,彭程,王济军
<正> 我们测定了37例冠心病患者血清铁(Fe)、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对其预测冠心病发病的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对象与方法:37例基本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诊断标准。心肌梗塞18例,心绞痛19例。其中男28例,女9例,平均年龄64.6岁。另设对照组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6.7岁。 空腹抽取静脉血,离心血清待测。按测定微量元素要求,用美国产DCP-Spectras-
1995年08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兴亚,窦守朴,田学文
<正> 临床资料:本组男62例,女25例,年龄18~62岁。急症手术29例,择期手术58例。其中胃癌21例,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5例,胃粘膜应激性出血5例。 手术方法:据原发病决定淋巴结的清扫及胃远端切除范围。切胃后封闭十二指肠残端及胃残端小弯侧,屈氏韧带下15cm断空肠,远断端与胃大弯侧四层缝合,注意使吻合口呈水平位置。近断端与空肠端侧吻合,注意使其呈T型。本组桥袢长度有20cm和
1995年08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汤学珍,王延惠
<正> 临床资料:本组7例中,土枪爆炸伤5例,鞭炮伤2例。患者年龄最大56岁,最小6岁;巩膜缺损最大约4mm×3mm,最小3.5mm×2mm;缺损区均为不规则形,受伤距手术时间最长76小时,最短1小时。 手术方法:小儿采用静脉麻醉,成人少量球后及结膜下浸润麻醉。①修补巩膜层:首先将不规整创口根据受伤情况分别修整为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梯形,以成为较规整的创口。脱出的睫状体用1:500庆大霉素冲洗后还纳,不能还纳的内容物可剪除。在缺损区的一侧选择供瓣区,设计好面积后,将缺损区创缘暂行间断或连续缝合,以避免内容物再次脱出,同时也有利于切取半层巩
1995年08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光业,乔建华,于素芹
<正> 我们应用超声对652例老年人进行了主动脉瓣钙化(SAVC)检查,结果如下。 材料与方法:男537例、女115例,年龄60~85岁。既往无先天性及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史,其中冠心病445例,陈旧性心肌梗塞59例,高血压15例,心律失常9例,糖尿病8例。 采用美国HP-77020AC型彩色显像仪,探头频率为2.5MHz。受检者取左侧卧位,清楚地显示胸骨旁长轴、心底短轴及心尖长轴二腔图切面,仔细观察主动脉瓣的回声、钙化程度及活动情况,测量左室内径。于心尖长轴二腔图切面显示彩色多普勒血流
1995年08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寿山,盛学岐,王雷
<正> 我们自1992年开始,应用高频喷射雾化通气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儿72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诊断明确的哮喘患儿,年龄4~1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2例,对照组7D例。 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KR—Ⅲ型高频喷射呼吸机,通过一个三通管连接呼吸机出气管和雾化器,进行鼻导管法高频喷射雾化通气。呼吸机条件:工作压0.6~1kg/cm~2,频率100~200次/min,I/E=1.5:1.0。雾化液配制:生理盐水20ml、0.5%舒喘灵
1995年08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启营
<正> 我们1964~1992年收治急性骼窝脓肿98例。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男62例,女36例;年龄9~38岁;病程6~50天;病变位于右侧59例,左侧39例;面部疖肿6例,臀部感染26例,下肢脓肿和脚癣感染36例,下肢闭合性损伤15例,无发病诱因15例。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为发病急骤,先有发冷、寒战和高热,体温可达40℃,多为弛张热型。腹股沟上方呈钝性酸痛。局部可触及明显压痛性包块,很少有波动感,但穿刺可抽出脓液。患侧髋关节呈屈曲挛缩。白细胞多在15~20.0×10~9/L,中性占0.8~0.9。
1995年08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翠梅,张月芹,张清贵
<正> 我们用德诺冲剂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并与雷尼替丁比较,观察德诺冲剂对老年HP的清除效果及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 治疗方法:将9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经胃镜确诊并排除恶性溃疡)随机分为德诺冲剂治疗组和雷尼替丁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61~84岁,平均72.5岁,病程少于5年者17例,大于5年者43例;对照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60~80岁,平均70岁,病程少于5年者12例,大于5年者20例。
1995年08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万华,赵洪涛
<正> 肝性脑病是由于肝细胞功能衰竭所致的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随着对其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变化认识的加深,药物治疗有很大进展。 谷氨酸钠、谷氨酸钾、乙酰谷酰胺、精氨酸为常用降血氨药物,但经临床观察发现,谷氨酸钠、钾降血氨作用短暂,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且可造成减中毒。乙酰谷酰胺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以谷氨酸形式与氨结合,似可降低脑脊液中氨的浓度,但最近研究发现其结合物谷氨酰胺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可加重肝昏迷。精氨酸是肝脏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的中间产物,其是否对鸟氨酸循环起
1995年08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君曼,王德荣
<正> HBV感染首先累及肝脏。HBV相关抗原—抗体的免疫复合物可引起肝外器官损害,肾脏是肝外受累主要脏器之一,临床称为HBV免疫性肾小球肾炎,简称(HBV-GN)。它是一种慢性隐匿性疾病,据统计资料表明,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人,成人发病年龄平均为35岁,男性高于女性。本病预后较好,儿童患者30%~60%可自行缓解,但成人的缓解率明显低于儿童。
1995年08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倩
<正> 病毒性肝炎常并发精代谢紊乱,临床既可表现为低血糖,也可表现为糖尿病。1906年Naunyn首先提出将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肝炎与糖尿病并存时可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预后。1 发生率 肝源性糖尿病好发于男性,发生率随年龄增加。Kingston等认为肝炎愈重,愈易并发糖尿病。在慢性持续性肝炎(CPH)和轻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中为8%,重型CAH、LC中则分别为44%、40%,急性肝炎发生率最低。若以葡萄糖负
1995年08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洪涛
<正> 根据5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可将病毒性肝炎分为两类。一类包括甲型和戊型,主要经粪-口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不发展为慢性;另一类包括乙型、丙型和丁型,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常变慢性。1 五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如下表)2 五型肝炎的病原学及其特异性诊断指标2.1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其为单股RNA病毒,属于微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72型,为直径27~32um的正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球形颗粒,有蛋白衣壳和核心,无壳膜。病毒表面有32个亚单位结构,称壳粒。在氯化铯中浮密
1995年08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宝恩
<正> 多年来,国际国内通用的慢性肝炎的诊断及分类标准是1968年欧洲肝病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上提出的,随着肝炎研究的进展,文献上出现了不少新的诊断名称,以至形成某种程度的混乱。以往根据肝炎的组织学特征将慢性肝炎分为慢性持续性肝炎(CPH)及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当时即有人提出,两型界限不尽明确,组织学与临床有时不一致,组织学难以预测向肝硬化的过渡,慢活肝与肝硬化仅靠组织学区分时常遇到困难,肝穿标本因取材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等。目前,不少学者深感CPH与CAH的分类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诊断,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生了许多误用。其不适当之处
1995年08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权启镇,王要军
<正> 目前已明确的肝炎病毒有甲、丙、丙、丁、戊(A、B、C、D、E)5型。已有学者提出己、庚(F、G)型肝炎病毒。现分述如下。1 甲型肝炎病毒(HAV) HAV系无壳对称的微小RNA病毒,属72型肠道病毒,经粪一口途径传播,很少经血液传播,但在病毒血症期常经血液传播。全球均有流行,尤其在经济、卫生状况落后、居住拥挤的人群中易于流行。儿童和青年人为易感人群,感染后多表现为轻微不适,仅5%感染者因症状而就诊。甲肝患者的血清中能查到抗-HAV。1988年我国上海甲肝流行,约1/3感染者血清HAV阳性而无症状,发展
1995年08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范建高,曾民德
<正> 在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机制中,饮酒量和饮酒史的长短无疑是发生肝脏损伤的必要因素。然而嗜酒者中真正发生ALD者仅占10%~20%,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严重肝病的发生率则更低,说明ALD的发生必然有其他因素介导。现知饮酒方式、性别、遗传素质、营养不良、环境污染,伴存病毒性肝炎、血色病、α_1-AT缺乏症等其他疾病,均与ALD的发生有关,其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与ALD的相关性研究日益增多。1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与ALD发生、发展的关系 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ALD患者血清HBsAg和/或抗HCV(第一代、第二代抗体试剂盒)阳性率显著高于无ALD的嗜酒者,后者又高于一般人群,提示嗜酒者HBV、HCV的感染机率增
1995年08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洪波,孙红薇,盖萍
<正> 患者男,51岁,因贲门癌术后20天,浮肿少尿6天入院。患者于40天前因进食阻挡感,上腹胀痛做胃镜提示“贲门癌”,在本院胸外科行“胃大部切除术、食管胃弓下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刀口愈合出院。病理:贲门粘液癌侵达外膜呈小弯侧淋巴结转移。出院时查血BUN5.98mmol/L,Cr151μmol/L,13天前曾用卡铂400mg加入5%GS500ml静脉点滴化疗1次,当时无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及皮疹等症状。6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全身浮肿,以双下肢为著。尿量明显减少,24小时100~200ml,伴有心慌、胸闷、气短。以肾功能不全收住
1995年08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丽娟,马世尧,王桂花
<正> 奥美拉唑又名洛赛克,是80年代研究开发的质子泵(H~+/K~+-ATP酶)抑制性抗消化性溃疡药。其作用与H_2受体拮抗剂不同,本身为弱碱性,易浓集于壁细胞并变为喔米哌唑次磺酸和次磺酰胺,这两种物质中的硫原子可以和H~+/K~+-ATP酶的巯基以-S-S-的形式结合成酶-抑制物复合体,使酶失活,而减少胃酸分泌。它是迄今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药,并能阻断组胺、五肽胃泌素、氨甲酰胆碱等引起的胃酸分泌。另外,尚有减少胃液量,抑制幽门螺旋菌作用及升高血浆胃泌素作用。本药由小肠吸收及肝代谢,80%的代谢物由尿排泄,20%由粪排出。本药T1/2约1小时。 奥美拉唑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
1995年08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东旭,咸红
<正> 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是口腔正畸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目前近70%~80%的矫正病例采用了非拔牙矫治,并获得较理想的效果。而在我国约70%的病例采用拔牙矫治。因此,探讨非拔牙矫治的优、缺点及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非拔牙矫治的优点 非拔牙矫治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对于许多可拔、可不拔的“边缘病例”而言,非拔牙矫治面形美观,符合患者的要求。同样病例,拔除双尖牙矫治患者有时感唇部丰满度不足,甚至凹陷。②对于许多可拔、可不拔的“边缘病例”而言,非拔牙矫治的(牙合)关系常较拔牙矫治更接近于正常,上下牙弓的形态也较为自然。③非拔牙矫治较拔牙矫治简单,无需牙间隙的关闭,因而矫治时间缩短,易为患者
1995年08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敦风
<正> 患者女,35岁。因停经17周,腹痛伴阴道少量流血10~+天入院。患者2个月前因停经45天在院外行人工流产术,手术顺利,术后一般情况好。此后月经未来潮。1个月前来我院检查。尿妊娠试验(+),B超示子宫增大,宫内可见胎心及胎动反射。诊断为3个月妊娠。因妊娠月份较大,未行
1995年08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保森
<正> 患者男,56岁。因患缺血性脑血管病行体外反搏治疗,3次反搏均见肉眼血尿。尿常规:蛋白十,白细胞卅,脓细胞卅。前列腺液脓细胞卌。尿素氮23mg%,血沉、血常规、肝功、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均正常。B超提示膀胱壁囊肿。后经X线摄片提示膀胱结石。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内2块结石分别为7cm×7cm×7cm及5cm×4cm×1.5cm,控制感染后行耻骨联合上膀胱切开取石术,术中发现结石嵌顿于两输尿管口之间的膀胱三角后窝与膀胱前壁之间,膀胱粘膜充血,粗糙,明显增厚,取出2块结石,重573g,呈灰白色。
1995年08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仙居,王堂文,王有英
<正> 我科曾误诊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3例,现举1例分析如下。 患者 女,62岁,10年前觉下午全身乏力,休息后可缓解,未治疗。30天前活动后胸闷、胸痛,持续3~5分钟可缓解。有时心慌、头晕、恶心,无呕吐,但经常畏寒,食欲不振。无发热,有时嗜睡。既往身体健康。查体:血压20/12kPa,体温36.4℃。精神不振,眼睑水肿,甲状腺无肿大。心率5O次/min,心律整齐,心音低钝。肝脾未扪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
1995年08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爱武,夏仲龄,王秀丽
<正> 我们曾遇到2例误将膀胱作为疝囊切开,1例为滑动性疝,1例为复发性疝。均为术中发现,及时修补膀胱并重新找到疝囊。分析误伤膀胱的原因为:①滑动性疝或复发性疝由于局部粘连及解剖结构上的改变,难于辨认疝囊。②腹股沟管后壁薄弱,木前未排尿,膀胱充盈,容易显露,误认为是疝囊。③切口偏内,未顺精索找寻,即把半充盈状态有一定张力且部分暴露的膀胱当作有内容物的疝囊。④疝囊小,壁薄,未进入阴囊,麻醉后内容物回缩不易找到疝囊。⑤疝囊有时不在精索前面,而在精索侧面或底面,不易寻找。 我们体会,术前准备及手术中防止误伤膀胱的
1995年08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玉元,魏堃,高振乾,王宝民
<正> 我院收治外科急腹症16例,术前均误诊为阑尾炎,教训深刻,现分析如下。 溃疡穿孔6例:因患者无阳性溃疡病史,忽略了胸腹透视,未作腹腔穿刺,而将突然发生的上腹延及右腹痛之溃疡病穿孔误诊为阑尾炎探查,其中5例在夜间。 输卵管妊娠2例:右下腹痛2~4日,突变剧痛迅及满腹,虽皆育龄妇女,因未详询停经史,尤其已做“女扎”之患者未做必要的B超、腹腔穿刺等辅助检查,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发腹膜炎。
1995年08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淑勇
<正> 我院近年来遇到34例结核性脑膜炎在院内外误诊误治。误诊疾病有流行性脑膜炎、脑血管疾病、肺部炎症、偏瘫等。 误诊原因分析:①结脑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故对可疑病人应该严密临床观察,仔细询问与结核病人接触史,并做结核菌素试验,查结核抗体及血沉等。②细菌学检查:此项检查不易获阳性结果,脑脊液涂片检出结核菌的阳性率仅占15%,本组病例无1例阳性。细菌培养需6周以上方能出结果,基层医院又难以开展。③细菌的毒力和患者的免疫状态不同,导致本病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部分病
1995年08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月兰
<正> 临床资料:男8例,女6例;年龄29~38岁。ASA分级Ⅱ级5例,Ⅲ级9例。术前合并腹水、下肢浮肿者5例,肝肾功能轻度异常者7例,重度异常者2例;合并心电图ST-T改变者3例。行腔-房转流术9例,肠系膜上静脉-房转流术5例。 麻醉及监测:14例均选静吸复合麻醉。①麻醉诱导:静注安定、芬太尼及氯化琥珀胆碱,气管插管成功后行桡动脉、锁骨下静脉、下腔静脉穿刺插管测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及下腔静脉压力变化,连续监测ECG、尿量、观察眼结膜充血情况。②麻醉维持:普鲁卡因、芬太尼、氯化琥珀胆碱静滴及安氟醚吸入;有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肌松药选用卡肌宁0.3~0.5mg/(kg·30min)。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变化见附表。
1995年08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锟德,张振杰,张玉良
<正> 1993年10月~1995年4月,我们使用罗纳、普朗克、乐安公司生产的培福新治疗下呼吸道感染5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18~81岁。细菌学检查40例,分离出细菌41株。40例痰菌阳性者中除12例48小时内未接受其它抗菌药物治疗外,其余均为用其它抗菌药物治疗无效者。9例痰菌阴性者,7例48小时内未接受其它抗菌药物治疗,2例用过其他抗菌药物无效。
1995年08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成玉,刘长云
<正> 例1:男,6岁。因牙齿发育不良就诊,患儿系G_3P_4,足月顺产,生后全身无毳毛、眉毛及头发,不出汗,皮肤干躁。夏秋季节患儿喜泡在冷水盆中,同时吃冰块方感全身舒适,夜间就寝时总睡在水泥地板上或昼夜电扇吹身,冬天身穿单衣便可过冬。智力发育正常。其母及外祖父夏日出汗较少,胞兄生后症状如其弟且较重,经常抽风,6个月时死亡。查体:患儿发育差,面如老人,皮肤粘膜干燥,头发稀疏、无光泽,无眉毛,乳牙4个,牙釉质缺少且粗糙。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皮肤活检:表皮角化过度,真皮内缺乏皮肤附件,染色体:46,XY。
1995年08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卞彩堂
<正> 20例均为手部开放性损伤,年龄15~55岁。损伤到手术时间为2~12小时。包括手掌(指)离断伤、软组织撕脱伤、开放注骨折等。主要为挤压伤,其次为炸伤和撕裂伤。均经过一期清创,条件适宜者做相应组织修复,包括断指再植和原位缝合,部分病人需要二次手术,包括皮瓣断蒂、二期肌腱神经修复。 治疗结果:首先手术清创,麻醉生效后,用无菌肥皂水刷洗创面周围正常皮肤3遍,无菌盐水冲洗,清除失活组织及异物,双氧水冲洗。洗必泰冲洗后浸泡3~5分钟,然后根据情况做修复手术。20例病人经过一、二期处理,均有不同程度功能恢复,大部分恢复基本功能,生活能自理。
1995年08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隋皓,王国玲
<正> 我院1990~1994年共做手术8325例,其中无菌手术5021例,仅3例切口发生轻度感染,且均非手术室无菌消毒不严所致。 手术室细菌培养结果;①手培养2190人次,阳性13人,占0.59%;②针线手套等物品培养67次,均为阴性;③空气培养60次,只有1次培养皿菌落
1995年08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建华
<正> 我院在抢救有机磷中毒中大剂量应用阿托品致膀胱破裂10例,均经手术证实,现总结分析如下。 本组10例中有6例中度中毒,其中2例住院洗胃后20小时阿托品用至400mg,病人出现腹痛、腹膜炎,腹穿抽出液体。外科会诊诊断为洗胃或应激性溃疡所致胃穿孔。行剖腹探查,术中探查胃肠无异常,于膀胱底部见0.2~0.3cm穿孔。3例住院洗胃后28小时,阿托品量用至600mg,病人出现腹痛、腹膜炎,外科会诊时吸取前2例教训,诊断胃穿孔、膀胱破裂。术中证实为膀胱后壁穿孔。1例因尿潴留行下腹热敷,按摩时出现腹痛、腹膜炎,拟诊膀胱破裂,手术证实膀胱顶部有3cm的裂口。本组4例重度中毒病人,均有不同程度休克。其中3例用阿托品500mg时出现腹膜炎,病人
1995年08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洪斌,杨林彬,于庆平
<正> 本组患者均为女性。病变位于左侧3例,右侧4例,双侧1例。年龄25~60岁。7例病程1年以上。临床表现为同侧下腰部及大小腿外侧酸胀痛,弯腰翻身时加重7例,剧烈痛1例,用镇痛药后稍有缓解。查体:俯卧位髂嵴上缘内侧凹陷处可触及皮下肿块,表面光滑质韧,压痛明显,且向臀部及大腿外侧放射。肿块稍活动,似脂肪瘤,单个或多个融合在一起,直径1~4.5cm。同侧肢体感觉正常,腱反射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普鲁卡因肿物内或基底部局封,疼痛即刻缓解或消失。 洽疗方法:本组8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要点为病人俯卧,局麻。以肿物为中心横行切开皮肤及浅筋膜,向内侧牵开后即可见到突出的脂肪团与周围界限清楚,除基底部外可见到一个很薄的完整包膜。基底部与深筋膜粘连在一起。锐行切断基底部
1995年08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文海,赵贵芳
<正> 非精神科疾病如何正确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是临床经常面对的问题,本文结合病例讨论如下。 例1,男,24岁,因发热、流涕、咳嗽1天,在院外服感冒药及奋乃静4mg(睡前服)。次日晨起出现翻白眼,舌头外伸,但意识清楚,诊断为锥体外系反应(急性肌张力障碍)。 例2,男,40岁,因阵发性躁动,毁物10天就诊。用氟奋乃静癸酸脂25mg,半月肌注1次,并带药回厂。厂医务室每天给肌肉注射25mg,连续4天,患者全身肌肉僵直,如灌铅管状,不能说话及吞咽,但眼珠转动有神,诊断为严重锥体外系反应(震颤麻痹综合征),治疗月余好转。 例3,女,34岁,因阵发性哭笑无常、不眠半
1995年08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葛林浩
<正> 收集我院资料完整的单对比、双对比钡灌肠检查295例,有阳性发现者81例,占27.5%。其中结肠息肉31例,结肠癌18例,溃疡性结肠炎15例,家族性大肠息肉2例,结肠克隆氏病4例,结肠多发性憩室2例,其他疾病9例。均经手术、肠镜或病理证实。 造影效果分析:按照检查效果将病例分为优、良、中、差四级,各为165、90、56、4例。分析良以下130例造影效果欠佳、不足乃至失败的原因为:肠道不清者51例,水分过多造影剂被稀释影响涂布者39例,钡剂分布及涂布不均者21例,投照因素者8例,钡剂进入回肠与直肠、乙状结肠明显重迭者7例,粘膜涂布呈现明显龟裂者4例。 体会:结肠内粪便是造成假阳性最常见的原
1995年08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振芳;刘爱云;刘俊元;
<正> 自1979年以来,我们收治肺结核合并肺癌22例,现分析讨论如下。资料分析:本组男21例,女1例;年龄44~81岁,平均56岁。其中吸烟20例(20~60支/d),吸烟史10~48年。肺结核病程为6个月~29年,平均2年8个月,多为老年慢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气短22例,痰中带血16例,胸痛15例,发热5例,骨、关节痛6例,杵状指6例。X线示团块状影1例,结节斑块影8例,弥散粟粒及小结节病灶3例,团块病灶边缘有分叶或毛刺者14例;并发肺不
1995年08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方利,丁士刚,林三仁,王艳红,师水生
<正> 新近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多数有胃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为此,我们观察了西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耐受性。 资料分析:将临床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39例患者随机分为西沙必利治疗组(24例)和安慰剂组(15例)。治疗组每次饭前口服西沙必利5mg,每日3次。将所有症状分为0(无症状),十(轻度,稍加注意就感到有症状存在),卄(中度,自觉有症状,但不影响工作或症状介于轻、重度之间),卅(重度,发作时不能坚持工作)。在用药2周和4周后统计疗效,即显效(症状完全缓解或改善2个
1995年08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强惠玲,马洪莱
<正> 1990~1994年,我们收治EB病毒(EBV)感染新生儿48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发病日龄8~28天,平均16.4天。足月儿44例,早产儿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少数有黄疸;脐部化脓伴肺炎14例,肠炎8例,心肌炎5例,脑膜炎3例;合并败血症32例,其中血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2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枯草杆菌及类白喉杆菌各1例。EBV-IgM酶标检查均阳性。 治疗及疗效:将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一组单用抗生素22例,二组用抗生素加双黄连26例。抗生素均采用氨苄青霉素及先锋霉素V常规剂量联合用药;双黄连为静脉用粉针剂,用量为60mg/(kg·d)。结果:抗生素组11~38天治愈,平均15.86天;抗生素加双黄连组6~22天治愈,平均10.62天,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
1995年08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勇,庄育田,李海涛,王延东
<正> 我院1993年2月以来,对200例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随机对其中100例(抽线组)采用不缝合腹膜、腹壁全层立“8”字缝合(简称抽线缝合);另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层式缝合。对两种缝合方法的感染率进行了统计。 抽线缝合方法:阑尾切除后,腹膜不缝合,第1针用7号丝线从切口一侧进针,穿过皮肤、皮下脂肪、腹外斜肌腱膜出针,再“U”形缝合腹横肌及腹内斜肌,最后从切口另一侧的腹外斜肌腱膜进针至皮肤出针。第2针用4号线在皮肤、皮下及腹外斜肌腱膜做立“8”字缝合。如需放腹腔引流,应于右下腹另戮孔引出。术后7天抽线。
1995年08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苗华,邓志强,崔美玉
<正> 1994年7月至1995年2月我们采用简易血浆置换疗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50岁,均按1982年WHO标准确诊。其中1例合并干燥综合征(SS),1例合并狼疮性肾炎(LN),1例合并严重雷诺氏征,肢端麻木、疼痛。平均IgG30~57g/L,IgA3000~4000mg/L,IgM2800~3800mg/L,C_3600~800mg/L,CIC0.38%~0.48%,Sm(+),IFANA1:40~1:80(+),DNA结合力23.5%~33%(正常<20%),皮肤狼疮带试验(LBT)(+),ESR60~120mm/h,RF1:80~1:160(+)。采用德国产B Braun D型血透机(血泵引血,单
1995年08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炳华,王诗军,蒋曰生,初亚东,车燕,石中玉
<正> 我们采用Bastiani架治疗下肢大跨度粉碎骨折7例,效果较满意。 临床资料:7例均为男性,年龄25~40岁。均系新鲜闭合性损伤,其中股骨粉碎性骨折3例,胫排骨粉碎性骨折3例,先天性畸形骨折1例。 治疗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小切口显露较大的骨碎块,复位于骨折的一端或两端,用拉力螺钉固定。在骨折两端的正常骨处,选定合适部位,用模具分别钻2个孔,用2根直径5mm的螺纹钉连接固定骨和固定架,将骨折基本复位后,保持良好的力线和长度,锁紧Bastiani固定架的各关节,经切口探
1995年08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庚寅,张振国,曹文龙,刘文君,段德刚,乔柏生
<正> 患者男,62岁。术前10天骑自行车不慎摔倒,当时神志清,自感左髋部剧痛,不能行走,经X线拍片确诊为左股骨颈骨折,给予木板固定。入院牵引1周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骨头置换术。1.6%利多卡因硬膜外注射后10分钟,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经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左下肢距膝关节4cm及12cm处分别查见一皮肤缺损,面积为1.2cm×1cm和0.8cm×0.4cm。背部平第4腰椎中央见一穿刺针孔,皮下软组织见12cm×2cm陈旧性出血,硬脊膜未刺破,脑脊液清亮。左第5、6、7肋骨骨折,系人工呼吸所致。心脏常规切开发现一长5.5cm、直径0.5cm红、白相间的血栓骑跨于右心房和心室之间,血栓质脆、干燥易碎。右肺动脉内查见与前形态相似
1995年08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红英
<正> 我院1990~1994年经B超检查胎儿宫内发育畸形37例,分娩后随访证实33例。无脑儿23例,在孕16周检出者8例,20周检出者2例,28周检出者13例;脑积水6例,孕20周检出者4例,孕23周检出者2例;脊柱裂2例,均在孕18周检出;脑脊膜膨出2例,均在孕17周检出。其中4例羊水过多中有1例多指畸形,3例正常胎儿,符合率为10.8%。 各类胎儿畸形的B超特点为:①无脑儿:探不到清楚,光滑的颅骨光环,在相当于胎儿头端可见
1995年08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梅君,李淑珍,徐爱平,张爱英
<正> 1988~1994年,我院骨科行颈椎手术27例。患者年龄26~68岁,其中有四肢瘫者6例,不全瘫8例。 护理特点:①心理护理:此类患者大都有神经症状,思想顾虑多较重,对治疗失去信心或对手术有恐惧感。我们反复向患者交待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疗效,以取得病人的配合。②术后护理: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手术创伤和由于失血、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密切观察有否继续出血,原有的神经症状是否加重及生命体征的变化。高位颈椎手术应常规准备好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用
1995年08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慕圣爱
<正> 笔者应用碘酚加热治疗中老年慢性磨耗牙本质过敏症,1次治愈率达80%。 治疗方法:先用探针找出过敏部位,在完全隔温情况下用热风吹干牙面,将碘酚液涂于探痛处,以不流到牙外为合适;再将一扁头金属器具末端加热至微红,随即点到药液处,点到后即抬离牙面,局部出现微量白烟,患者有一过性刺激痛但可忍受,反复2~3次,治疗结束。未愈者1周后复治1次。
1995年08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承明,辛琳琳,牟敦孟
<正> 本组40例手掌部慢性湿疹患者均系长期外用药物治疗无显著疗效者。年龄14~65岁,病期1~10年37例,11年以上3例。 治疗方法:采用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生产的~(90)Sr敷贴器,每部位、每次300rad,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1疗程未愈者间隔45~60天后行第2或第3疗程。 结果:疗程结束第4周复查,治疗1疗程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症状消失)34例,好转(皮损消退60%以上)5例,无效1例。未愈者6例行第2疗程治疗,治愈5例,好转1例(第3疗程后获
1995年08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公茂珍,刘持菊
<正> 患者男,37岁。2年前曾患流行性出血热,治愈后半年出现全身乏力、心悸、头昏、耳鸣,伴有怕冷、食欲减退、嗜睡、懒动少言、记忆力减退、性欲消失。23岁结婚,现有一子健康。查体:Bp12/9kPa,头发枯黄,眉毛、胡须、腋毛、阴毛全部脱落,阴茎萎缩。眼睑面部轻度浮肿,甲状腺无异常。心率50次/min。实验室检查:ESR30mm/h,血糖3.9mmol/L,FSH0.36mIU/ml,LH4.5mIU/ml,PRL<0.12ng/ml,T_30.2ng/ml,T_4<40ug/ml,E_20.13pg/ml,血浆睾酮90ng/dl,EHF-IgG1:80(+),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引
1995年08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莲英
<正> 近12年来我科共收治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均行骨盆牵引治疗。18例痊愈出院,3例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自理,护理体会如下。 护士应了解骨盆牵引的作用及原理,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决定牵引方法及重量。有高血压病的患者,牵引中不能头低脚高位,以免加重症状,应水平位牵引,牵引重量不超过10公斤,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肺心病者牵引时头胸部应稍垫高,使呼吸舒畅,间断低流量吸氧,牵引重量不超过5公斤,牵引重锤一定要悬空,才能起到牵引作用。据观察,
1995年08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育勤,丛书芹
<正> 患者男,70岁。因心前区剧痛伴大汗淋漓2小时急诊入院。心电图:V_1~V_3呈rS波,ST段V_4~V_6呈下斜性下移0.1mv,T波avL、V_3~V_6倒置,查CPK 136U/L。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无Q波型)。该患者曾有两次急性心梗发作病史,均经住院治疗痊愈。本次治疗高流量给氧,口服消心痛、罂粟硷,给予复方丹参能量合剂,病情得以控制。CPK降至17U/L,心电图改善。入院第4周又突发心前区剧痛,持续半小时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率100次/min,Bp20/12kPa,给予硝酸甘油疼痛不缓解,肌注杜冷丁后疼痛减轻。CPK96
1995年08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淑兰,张富平
<正> 本组38例心电图及血清酶学改变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发病<24小时。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38~78岁。梗塞位于下壁8例,前壁10例,前间壁12例,广泛前壁4例,高侧壁2例,心内膜下2例。 治疗方法:在一般综合性治疗的同时,常规应用异舒吉5~10mg加入500ml液体中,以每分钟20~30滴的速度缓慢滴入。同时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1995年08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孟祥忠,于素芬,丁秀云
<正> 本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11岁。16例于腮腺肿大同时出现神经症状,8例腮腺炎基本痊愈时出现,6例在腮腺炎痊愈5~9天后并发脑炎,4例首先出现神经症状,3~5天后腮腺肿大。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27例,意识障碍4例,抽搐3例,视力、听力损害2例,睾丸炎2例。检查脑脊液21例,5例白细胞增高,生化正常。脑电图检查29例,26例异常。检查周围血象30例,11例白细胞总数升高。 治疗及结果:给能量支持、大剂量维生素C、病毒唑、脑活素及其它对症处理。治愈29例,死亡1例,好转4例。
1995年08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殿明,刘典良
<正> 本组病例均有流行病学史,典型腮腺肿痛,发热或不发热。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年龄3~10岁。 治疗方法:治疗组就诊当日肌注聚肌胞2mg/(kg·d),每日1次,连用3~5天;对照组应用大青叶合剂、板兰根冲剂、维生素C,连用7天。 结果:以腮部肿痛消失、体温正常为治愈。治疗组及对照组第4、5及6天以上治愈分别为60、5、5例和10、17、43例。两组间比较,P<0.001,有显著性差异。 讨论:聚肌胞是人工合成的最强的干扰素诱导
1995年08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季建梅,韩安林
<正> 临床资料:男28例,女14例,年龄17~48岁,病程0.5~8年。皮损214个,其中双下肢95个,双上肢56个,其余依次位于腰部、躯干部、臀部,全部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瘙痒。选同期病人20例作对照组,其病情与冷冻组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冷冻组使用本院研制的浸冷式冷冻头,根据损害大小选用浸冷好的冷冻头,对准皮损,适当加压紧贴于皮损处,冷冻30~60秒为1个冻融,以局部组织变白发硬、稍微凹陷、冷冻头脱离皮损1分钟后局部组织变成浅Ⅱ度冻伤状态为
1995年08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俊凤
<正> 1993~1994年我们采血29204人次,全年两针率及废血量均未超过卫生部规定总采血量的1%。 两针率及废血量原因:女性献血者血管表浅、壁薄,易刺穿管壁造成血肿现象而出现两针现象。男性献血者血管较粗壮,不易滑动,但如直接刺入血管,容易造成周围渗血引起穿刺处血肿,势必再次穿刺。某些献血者皮下脂肪厚,血管较深,如穿刺位置不正确,穿刺时不细心谨慎,则会造成血管破裂,血液溢至皮下形成血肿,或者血液凝固阻塞针头出现两针及废血。针头刺入血管后,献血者需
1995年08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鲁民,董风梅
<正> 我院收治先兆流产60例,经过中医辨证施护,55例顺产,护理体会如下。 调理情志: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恐惧。精神紧张可使血液中前列腺素升高,促使宫缩而导致流产。故调理情志、保持精神愉快是安胎之要法。 调理起居:对阴虚血热动胎的患者,嘱其绝对
1995年08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翟秀香
<正> 我科1985~1995年收治闭合性腹部外伤30例。其中肝破裂10例,脾破裂10例,肠破裂9例,其它1例。均经手术治疗,死亡2例,治愈率93.4%。 护理体会:①接诊时应迅速测T、P、R、Bp,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建立特别护理记录。②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快迅输血输液,以纠正休克,并及时做好术前准备。穿刺应首选管腔较粗的肘正中、颈外静脉、大隐静脉,针头以9~12号为宜,必要时可置管或静脉切开。轻度休克一般100滴/min,中度以上休克每小时输入4000~6000ml。③放置导尿管。血压低、尿少时要加快输液速度。要注意导尿管是否通畅,插入尿管后仍无尿,应检查尿管是否堵塞,同时妥善固定尿管以免脱出。应严密观察尿的
1995年08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铭
<正> 我们应用甲基睾丸素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16例,疗效满意。 资料及方法:患者46~58岁。孕产次1~6次,平均2.4次。以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为主诉者13例。经期前2天开始服用甲基睾丸素,每日1次每次10mg。经量特别多者适当调整剂量,经期结束时停药。 治疗效果:13例经量转为正常,2例经5个周期治疗后转为闭经,1例经量及经期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3%。 讨论:更年期功血患者的治疗原则是止血及
1995年08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兰玉,李静,王文雁,付越荣,李荣
<正> 我院1991年以来采用针刺方法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38例,其中男34例,女4例,年龄20~63岁。胸椎损伤4例,腰椎损伤34例。 治疗方法:根据病人的病情选穴。各组穴位可连用、并用或交替使用。主穴:中极、关元、曲骨。配穴:阴陵泉、三阴交、肾俞、膀胱俞、本溪。一般用32~40mm的毫针,指弹法快速进针,深度1.5~2cm,中强度或重度刺激,接电疗机取间断波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宜,留针30分钟。疗程:每日针灸1次,12次为一疗程,期间5~6夭,1
1995年08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孟庆利,吴清华,钱元丽,姜自芹
<正> 鲁南地区1994年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从7月下旬开始,8月份达到高峰,9月下旬开始回落。流行特点为群体发病率高,多在24小时内发病。病程持续时间平均12天以上。 为预防本病的院内感染,我们除加强疫情报告与卫生宣教外,还注意了以下几点:①对院内空气进行消毒,喷洒高效消毒剂。②做好门诊消毒与隔离。病人随到随看,一般不进视力检查室、验光室,禁止进入治疗室。手帕、盆、检眼镜专用。医护人员每检查1人即用1:100“84”液泡手1~2
1995年08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灿华,赵荣贞,乔廷风,孟宪斌
<正> 近年来我院用口服补液盐(ORS)治疗急性腹泻所致水、电解质失衡176例(男114例、女62例,年龄13~73岁),其中每日大便10次以上43例,伴发热39例。 治疗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配方,取其一包溶入500ml温开水中分次服用。根据病人腹泻次数及脱水程度,轻者每日2~3次,重者每6小时1次,成人每次1包,儿童酌减。 治疗结果:本组病人除因高热复诊给予抗生素治疗外,一般经口服ORS2天即痊愈。
1995年08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业生,王增英
<正> 现将我院诊断的35例儿童腹痛型癫痫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男22例,女13例,年龄3~12岁。发病均在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病程10天~4年,其中1年以上10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作性腹痛,大部分腹痛位于脐周围,也有累及全腹者。发作时无明显诱因及先兆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在数分钟。其间歇时间亦不等,频者一天发作1~2次或每月发作5~6次,也有的一年只发作1~2次。每月发作1次以上者17例。发作时28例伴恶心、呕吐,5例出现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另有2例发作时哭闹不止,腹痛停止后上述症状即消失。
1995年08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庆民,魏凤莲,孔晓霞
<正> 我们于1987~1993年共诊治60岁以上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5例,其中由药物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病变24例。男13例,女11例,起病前3天连续服用损害性药物史长者30天,短者2天;服阿司匹 林6例,消炎痛8例,布洛芬、速效伤风胶囊各2例,强的松4例,扑热息痛、地塞米松各1例。24例患者中呕血19例,黑便5例,在出血之前有上腹痛者11例,仅有上腹不适者4例,无任何症状者9例。
1995年08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小红
<正> 患者男,15岁,因低热、咽痛、关节痛、全身无力半月,头痛、呕吐2天入院。头痛以后枕部为重,喷射性呕吐4次。体温37.8℃、血压13/9kPa。神志清,痛苦貌,记忆力、理解力与定向力正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颈部抵抗感。克氏、布氏、巴彬斯基征均(+)。心律齐,心率100次/min,无杂音。双侧踝关节红、肿、痛。白细胞总数8.3×10~9/L,中性0.63,淋巴0.39,血沉75mm/h,抗“O”
1995年08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栾云仙,姜玉华,卢宪梅
<正> 我们自1993年7月用西力欣治疗新生儿肺炎50例,其中男53例,女27例。足月儿57例,早产儿23例。发病时间小于7天者58例,大于7天者22例。临床表现:均有呛咳,口吐白沫,呻吟,肺部湿性罗音。体温升高48例(高于39℃8例),不升16例。呼吸困难51例,心力衰竭16例,中毒性肠麻痹12例,中毒性脑病5例。实验室检查:①末稍血WBC10.0×10~9~20.0×10~9/L27例,WBC正常且N增高者40例。②痰培养:肺炎双球菌16例,流感嗜血杆菌7例,大肠杆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溶血性链球菌2例。X线检查:80均表现为双侧支气管纹理增粗,两肺中下野有大小不等的点片状阴影。
1995年08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相春
<正> 近年来我院收治69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将其分为2组:①山莨菪碱、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7治疗组(简称山氨治疗组)45例(男19例,女26例),年龄43岁~69岁。②对照组24例(男8例,女16例),年龄37~70岁。 方法:将山莨菪碱10mg溶于10%葡萄糖液250ml
1995年08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德斌,李继福
<正> 例1:女,48岁,因头痛、头晕3年,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入院后给予巯甲丙脯酸12.5mg,每日2次,用药第3天出现刺激性干咳,无痰,影响休息,多种止咳药物无效,停用巯甲丙脯酸2天后症状消失,再次应用时,剧烈干咳复现。 例2:男,62岁,因冠心病、心力衰竭住院。口服巯甲丙脯酸25mg,每日3次,次日出现剧烈干咳,痰不多,抗生素治疗1周无效,停止上述药
1995年08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晓东
<正> 近2年来我们收治3例开放性胃穿透伤并膈肌破裂患者,均获治愈。其中1例继发膈下脓肿,经3次手术而愈。 诊治体会:膈肌破裂多见于开放性穿透伤,入 口大多数在胸部。穿透性胸腹联合伤膈肌裂口小,膈疝发生率低,本组3例穿透伤中无1例发生膈疝。 关于诊断,我们体会首先应了解致伤环境,武器特征,投刺方向,病人体位及伤后出现的症状。体检应全面仔细,若胸部刺伤出现腹膜刺激征,腹
1995年08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书燕,张书青
<正> 现行疗法中,非甾体类抗炎药因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风湿病治疗药。由于这类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很大,所以其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药厂为降低其副作用,在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改变化学结构,降低不良反应:如济南金泰制药厂生产的非普拉宗片,是非甾体消炎、镇痛、解热新药,化学名称为4-戊烯基-1,2-二苯基-3,5-吡唑二酮,系保泰松的衍生物。保泰松因毒性较大,临床已被淘汰,而非普拉宗片是保泰松结构中的4-正丁基被4-戊烯基所取代的产物,药
1995年08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付志勤,刘建新
<正>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20~72岁。病种以急、慢性软组织炎痛或退行性疾病中的肌性疼痛为主。病程1周~10余年。先期治疗的12例单用吲哚美辛搽剂(单方组),应用1.5%吲哚美辛搽剂涂于病变局部皮肤,每日3次。后期治疗的8例交替应用吲哚美辛搽剂和苯海拉明霜(复合组),即在应用1.5%吲哚美辛搽剂的同时应用苯海拉明霜(山东省立医院制),两组疗程均为2周。 结果:单方组镇痛有效率83.33%,复合组有效率87.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单方组中有2例出现用药局部皮肤红、痒,中止用药。复合组未见皮肤过敏现象。 本组吲哚美辛搽剂单用或复合应用于各种软
1995年08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业金,于建才,孙广田
<正> 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19~80岁。均为经腰穿确诊或具典型临床表现及经过的病人,并除外外伤性、出血性疾病和脑实质出血继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本组临床表现有一过性意识丧失、抽搐、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尿失禁、腰骶部疼痛或麻木等。有意识障碍5例,颈项强直35例;克氏征、布氏征阳性20例。 治疗及结果:本组采用6-氨基乙酸、甘露醇为主的止血脱水、降颅内压、镇静、止痛等综合治疗,少数加用激素治疗。结果痊愈20例,好转8例,无效6例,死亡8例。 体会:当有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
1995年08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柳雪梅,刘敏,冯一
<正> 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4例,年龄2~12岁。诱发血尿的药物为复方新诺明、感冒通、吡哌酸。本组病人均常规用药,服药后1~4天出现血尿。本组均有全程均匀性血尿,其中肉眼血尿15例,1例镜下血尿伴排尿困难。除1例服复方新诺明后肾区轻度叩痛外,余无其他症状体征。15例肉眼血尿的pH5.5~7.0,潜血卅~卌,红细胞卅~卌,可见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或透明管型,有的可见相应的晶体;1例镜下血尿的pH5.7,潜血卄、红细胞十,可见少许颗粒管型及磺胺结晶。 治疗及结果:立即停服有关药物,卧床休息,多饮水,给青霉素肌注或静滴治疗感染,同时给予潘生丁改善肾微循环,扑尔敏抗过敏,部分病例给
1995年08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树明,郭兰敏,范全心,苏应衡,周云芝
<正>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7例,女9例,年龄29~58岁。再次手术时间1~19年,平均9.5年。全部病例均有心房纤颤,4例合并左房血栓,2例合并脑栓塞。单纯二尖瓣再狭窄者3例,二尖瓣再狭窄并关闭不全者8例,合并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病变者5例。1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心功能Ⅳ级者8例,Ⅲ级者7例,Ⅱ级者1例。心胸比例0.49~0.78,平均0.62。单行二尖瓣置换11例,其中2例同时行左房血栓清除;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3例;双瓣膜置换、三尖瓣成形加左房血栓清除2例。全部病例均采用机械瓣膜,其中国产碟瓣6例,Carbomedics双叶瓣8例,Meditronic碟瓣1例,Stjude双叶瓣1例。除1例心功能Ⅱ级者外,术前均常规应用强心、利尿剂,消心痛、巯甲丙脯酸及GIK治疗。
1995年08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