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 先天性脑发育不全患儿的甲状腺功能研究

    马沛然,李桂梅,宋嘉

    为了解先天性脑发育不全(CMB)患儿的甲状腺功能,测定60例CMB患儿腕部骨龄及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促甲状腺素(TSH),对其中T_4降低者采用甲状腺片治疗,同时与41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对比。结果显示,60例CMB患儿中腕骨骨龄发育迟缓者30例(占50%),T_4降低者32例(占53.3%),T_3降低者12例(占20%),TSH增高者18例(占30%)。对T_4降低的32例用甲状腺片治疗,26例有一定疗效。表明部分CMB患儿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片治疗有一定效果。

    2002年30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短波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142例

    谢宏文,邢章民,李铮

    <正> 2000年4月至2002年4月,我们应用超短波辅助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4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同期住院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患儿292例。随机分为两组:①治疗组142例,男82例,女60例;年龄5个月至8岁,平均4.6岁。②对照组150例,男94例,女56例;年龄3个月至7岁,平均3.9岁。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可闻及干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单侧或双侧、点片状阴影。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均有可比性。

    2002年30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脑钠素变化及意义

    范希文,常红,刘敬东

    为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脑钠素(BNP)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随机选取不同病因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肺炎患儿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1例、健康儿40例作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血浆BNP,心力衰竭患儿在心衰期和恢复期用多普勒超声测量心脏指数(C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显示,CHF患儿心衰早期BNP即开始升高,心衰期达高峰,恢复期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01);心衰时心脏CI、LVEF值均明显下降(P<0.01);CHF患儿心衰时升高的BNP水平与CI、LVEF呈负相关(P<0.05)。表明CHF患儿血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心衰程度关系密切。

    2002年30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维生素B_(12)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于静敏,张瑾,刘桂香,李义民,杨海云

    <正> 维生素B_(12)是组织代谢及形成正常红细胞、消化道上皮细胞和神经髓鞘所必需的物质,临床常用。但肌注维生素B_(12)致过敏性休克者未见有报道,笔者遇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40岁,因肋间神经痛于2002年8月23日收住院。入院后肌注维生素B_(12)250μg,约30分钟后患者自觉头晕、恶心、胸闷、憋气、双眼发黑、视力模糊不清,随后四肢软弱无力,出冷汗,倒地。检查:患者面色灰白、呆滞,口唇发绀,全身

    2002年30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癌患者GST-π基因表达及活力测定的临床意义

    姜淑娟,张忠法,尚建强,赵跃然,李怀臣

    采用RT-PCR法、化学比色法对6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的肺癌组织及20例非癌组织进行酸性各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检测,并动态检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GST-π活力。结果显示GST-π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45%(27/60)明显高于非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13.3%(3/20),腺癌阳性率最高64.7%(11/17),鳞状细胞癌次之45.5%(15/33)、小细胞未分化癌无阳性表达。肺癌组织中GST-π的表达与血浆GST-π活力呈正相关(P<0.05)。肺癌患者血浆GST-π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疗效呈正相关(P<0.05)。肺癌GST-π基因表达及化疗前后血浆GST-π活力变化对肺癌化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判断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2002年30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致真菌感染1例报告

    王颖,赵秀华,崔凤玲

    <正> 患者男,52岁,因间歇性腹痛1年,近期加重,于2002年2月17日入院。查体:营养一般,神志清,体温36℃,轻度贫血貌,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上腹部有压痛。B超检查肝脾未见

    2002年30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FasL的变化及意义

    蒋进皎,朱强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5例胃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FasL(sFasL)水平,并取30例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结果显示,胃癌患者术前血清sFasL为(15.24±1.25)μg/L,30例健康献血员sFasL病理为(4.21±1.13)μg/L。两组比较P<0.01。胃癌患者术前血清sFasL含量[(15.24±1.25)μg/L]显著高于术后(5.36±1.19)μg/L],P <0.01,且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3cm者,术前血清sFasL越高。提示胃癌患者血清中含有sFasL,且sFasL在胃癌免疫逃逸、反击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术前胃癌血清中sFasL水平可作为术后随访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2002年30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手术的护理

    王春荣,陈雪梅

    <正> 1999年6月至2001年6月,我院为5例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术后视力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为在本院确诊为糖尿病并发白内障的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48~64岁。双眼手术1例,单眼手术4例。植入人工晶体5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后5~7天

    2002年30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症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分析(附224例报告)

    李芳邻,郑玉兰

    对224例住院的重症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真菌感染的菌种和部位,并探讨临床影响因素。发现大部分重症血液病患者的真菌感染属于二重感染,老年患者居多,念珠菌最为常见;粒细胞减少、联合化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治疗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2002年30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糖碳酸盐血液透析21例临床观察

    吕波,刘卫中

    <正> 2001年8月至2002年3月,我院采用无糖碳酸氢盐透析粉配制透析液,对21例急慢性肾功衰竭及中毒患者进行了608次血液透析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1例患者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9~70岁,其中中毒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6例。 治疗方法:采用日本产JMS SDS-20型血液透析机,TF-111碳酸盐透析粉无糖,1480C透析器;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血流量为200~260ml/min;透析液温度36.5~37℃,透析时间2~5h/次,1~3次/周、肝素首量10~25mg,维持量2.5~7.5mg/h。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小剂量肝素、微量肝素或无肝素透析。

    2002年30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膝、肘关节骨折及功能重建的两种治疗方法对比观察

    张成顺,张元民,刘书成,赵晓伟,张卫红,高峰,王丹

    为探讨膝、肘关节碎性骨折的两种不同疗法的应用价值。对手术治疗的54例膝、肘关节内骨折,随机分为改良AO张力带固定组(A组)和传统治疗方法组(B组)进行对比观察。A组内固术中测试、关节活动度正常,骨折块无移位为固定可靠;术后石膏固定者,平关节面横行折断石膏托,消除有害旋转应力,关节在轴位功能锻炼恢复。术后随访1~12个月,A组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骨折愈合率95.8%;B组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骨折愈合率83.3%。两组骨折愈合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认为影响膝、肘关节功能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应清创同时解剖复位,采用改良AO张力带固定,术后强化功能锻炼能促进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恢复。

    2002年30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培养兔纤维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刘晓阳,汤继文

    <正> 随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日益深入,细胞因子参与调节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逐渐被人们所揭示。目前,已确知有许多细胞因子具有促进软骨细胞增生、分化的作用,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其中FGF作用最为广泛。但是,目前这

    2002年30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甲强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观察

    王英,孙艳霞,丁翠萍

    <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儿科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1999年10月至2002年2月,我们采用甲强龙(PMT)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Ⅵg)治疗该病患儿1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SLE患儿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6~12岁,平均8.9岁。患儿均符合中华风湿病协会(1987年)制定的诊断

    2002年30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管紧张素Ⅱ对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及药物干预作用观察

    梁绪国,孙惠文,潘其兴

    <正> 细胞凋亡是生物界重要的生命现象之一,这一现象的发生是受基因调控的,其中Fas和Bcl-2基因是重要的细胞凋亡调控基因。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有密切关系,且药物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细胞凋亡反应。为此,我们观察了不同浓度的AngⅡ对血管内皮

    2002年30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缬纱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Ang Ⅱ、ANF的影响及意义

    王修卫,袁涛,丁会霞,王刚

    <正> 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血管系统的许多不利的形态和功能改变,这些改变包括左室和阻力血管的重塑等。研究高血压心血管重塑的发病机制并合理使用药物来逆转心血管重塑,对高血压的基础和临床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自2001年6月以来,我们实验观察了缬纱坦对自

    2002年30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降脂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单纯高脂血症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孙湘红

    <正>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极为常见。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家系中一级亲同胞在发生明显糖耐量异常前已存在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下降,并认为这与一级亲中胰岛素水平升高有关。为此,自2001年始,我们对2型糖尿病合并有高脂血症患者及单纯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降脂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糖尿病组)35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男23例,女12例,年龄45~72岁;单纯高脂血症患者(单纯高脂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

    2002年30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顺铂诱导大鼠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李秀春,翟乾勋,于克波,王军,金彤

    <正> 顺铂(CP)是国内外肿瘤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抗癌药之一,具有抗癌谱广、穿透力强、疗效高及与多种抗肿瘤药物有协同作用等优点,但有严重肾毒性,限制了临床应用的连续性,因而也影响了治疗效果。目前国内外对CP肾毒性的生化研究较多,但是大剂量用药后对肾损伤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资料还不够完

    2002年30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叶状囊肉瘤1例报告

    崔鲁民

    <正> 患者女,40岁,因右乳渐大无痛性肿块2月余收入院、查体:T36.2℃,P60次/分,R18次/分,BP130/90mmHg。双乳对称,右乳较左乳大,无乳头溢液,右乳皮肤暗红色,无桔皮征。于右乳外上象限扪及约5cm×6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欠光滑,边界尚清,活动度差。左乳(一)。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2002年30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DMTX化疗中监测MTX血药浓度的价值

    王懿林,徐益群

    <正> 大剂量甲氨蝶吟(HDMTX)是防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髓外白血病和全身巩固治疗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其用量是为正常剂量的100~150倍,故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多。亚叶酸钙(CF)解救作为HDMTX治疗的一部分,应用正确与否与HDMTX的疗效和毒性作用密切相关。为探讨MTX血药浓度与疗效、毒副作用的关系,以及CF解救的

    2002年30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网膜畸胎瘤1例报告

    张晓瑜,刘玉刚

    <正> 患者女,25岁,已婚,因右腹部疼痛、不适而就诊。患者近1年多来常自觉右腹部轻微疼痛,轻微坠胀感。近期平卧位可见一丘状突起,加压消失,立位疼痛加剧,坠胀感加重。入院后查体:T36.4℃,Bp13/9kPa。可见右侧腹部有一个4.0cm×6.0cm的丘状凸起,活动范围较大,加压消失,腹肌无紧张,皮肤色泽无改变。B超检查:脐部右侧中外线交界处可探及

    2002年30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孙琳,唐宽晓,任建民

    <正> 有研究认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2型糖尿病(DM)患病率高达11.34%,其中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DM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失明的DM患者中85%左右由DR引起。而DR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关于老年女性DM患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

    2002年30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直肠癌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及西咪替丁的免疫调节作用

    刘长星

    <正> 2000年2月至2002年1月,我们对4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观察西咪替丁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9)岁。其中结肠癌26例,直肠癌14例。Ducke’s分期:A

    2002年30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皮经腔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8例观察

    徐同龙,侯子山

    <正> 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我院应用经皮经腔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近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均为我院经超声心动图诊为HOCM的住院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34~48岁;病史10~16年;心功能(NYHA)3~4级。本

    2002年30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扩容、止痛预防PTCA术后拔管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观察

    于心亚,刘朝中,黄丛春,罗惠兰

    <正>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常用方法,然而在术后(4~6小时)拔除股动脉鞘管时很多患者常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asovagal Reactions,VVRs)症状。本研究对扩容、鞘管周围及其深层浸润麻醉止痛预防VVRs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

    2002年30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十二指肠损伤22例诊治体会

    高发会,谭志霞

    <正> 十二指肠损伤常合并周围脏器损伤,不同于一般小肠损伤,其诊治较困难,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1985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院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22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9例,女3例;年龄4~45岁,平均30.5岁。其中车祸伤16例,坠落伤4例,刀刺伤2例;损伤位于十二指肠球部3例,十二指肠球

    2002年30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ollaret脑膜炎1例报告

    吴庆伟,张冬云

    <正> 患儿男,9岁,因发热、头痛、呕吐半天,于2000年6月7日入院。既往有4次类似病史,均被诊为“化脓性脑膜炎”。查体:T38.9℃,P110次/分,R25次/分。精神差,反应欠佳。颈部抵抗。心、肺、腹(-)。巴氏征(-),布氏征(+),克氏征(+)。血白细胞22.1×10~9/L中性0.894,淋巴0.051,单核0.055。血色素137g/L,血沉3mm/h,C反应蛋白(一)。脑脊液:乳白

    2002年30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物理勘探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癌16年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胡耀辉,马开蓉,张志宏,吕其军

    <正> 物理勘探(物探)职工常年野外工作、生活,由于环境艰苦,生活方式特殊,乙型肝炎患病率较普通人群高,导致肝癌的发病率也高。为此,1986年4月至2002年4月,我们对物探人群进行了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癌发病调查,并进行综合性防治。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从事物探工作人群以1986年4月在岗职工(3526例)为准,所有职工均为防治对象(此

    2002年30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腹小切口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40例观察

    王曙光

    <正> 对于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如采用保守性治疗,仍有可能破裂出血、休克。1998年12月至2002年2月,我们采用腹部小切口治疗未破裂性输卵管妊娠4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40例中,年龄20~40岁,停经时间6~13周,B超检查证实非宫内妊娠。并确定为

    2002年30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静注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心房纤颤疗效观察

    隋秋燕,李延敬,潘其兴

    <正> 研究表明,心房纤颤(房颤)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导致心房电重构,而不易转复为窦性心律。因此,宜尽早开始复律治疗。1999年1月至2001年10月,我们选取发作72小时内的症状性非瓣膜病患者61例,分为两组,分别应用胺碘酮和毛花甙C进行治

    2002年30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食管、贲门癌术后切缘癌残留19例分析

    鲁子仁,李平,王庆安,刘明林,郭银棠

    <正> 1983年5月至2001年12月,我们共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791例,术后病理检查示切缘有癌残留者19例(2.4%)。现分析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3例,女6例。年龄57~64岁,平均60.5岁。病变部位:贲门癌6例,食管癌13例。手术方式:食管癌均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弓上或颈部吻合术,贲门癌中5例行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弓下吻合术,1例行全胃切除、空肠

    2002年30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治疗单纯后交叉韧带胫骨后髁附着处撕脱骨折12例报告

    张利,崔忠俊,魏明

    <正> 自1998年以来,我院共收治12例新鲜单纯后交叉韧带胫骨后髁附着处撕脱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松质骨加压螺钉或钢丝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2例患者中,男10例,女2例;年龄20~47岁。右侧7例,左侧5例。合并同侧胫骨上段骨折1例。12例患侧膝关节X线片及CT片均显示关节间隙后侧有游离骨

    2002年30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6例肺胚母细胞瘤的免疫组织化学与病理分析

    董岩,张芳,刘玉娟

    <正> 肺胚母细胞瘤因瘤内上皮性成分和间叶性成分的组织构形极似胚胎(8~12周)腺样肺,认为其组织发生于肺胚母细胞而得名,临床少见。自1984年以来,我们共收治肺胚母细胞瘤患者6例,其中1例发生更为罕见的心脏转移,我们采用常规病理诊断加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及单克隆抗体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对该肿瘤的发生、诊断及预后有更深入的了解,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6例肺胚母细胞瘤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14~59岁,均行肺叶及肿瘤切除术并送病理检查。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后,通过常规取材、固定、脱水、浸蜡。采用德国莱卡切片机连续切片4μm厚,H-E常规染色观察。应

    2002年30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白血病并发糖尿病12例临床分析

    李志英,李敬东,张东辉

    <正> 1991~2001年,我院收治37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12例合并糖尿病(3.2%)。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13~68岁,平均37岁。急性白血病按FAB协作组标准诊断,糖尿病按WHO制定的标准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7例(L_12例,L_2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5例(M_1、M_2a、M_4各1例,M_52例)。均无糖尿病史及家族史,无肝肾疾患。其中3例

    2002年30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DSA联合栓塞术治疗顽固性鼻衄16例观察

    王袁园,刘长秀,李海霞

    <正> 1999~2001年我院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栓塞术治疗顽固性鼻衄16例,并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6例顽固性鼻衄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0~78岁,平均55岁,病程2~6天。单侧15例,双侧1例。其中高血压4例,无明显诱因12例。本组均为鼻腔后部反

    2002年30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实施心理疏导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闵祥花,卢鲁,孔庆香

    <正> 目前临床上对晚期恶性肿瘤,尚无根治疗法,患者的巨大心理压力可极大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我们对住院超过100天以上的135例晚期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并对其生活质量进行分析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35例中,男69例,女66例。其中肺癌40例,胃癌21例,肝癌24例,肠癌16例,食管癌20例,其他肿瘤15例。采用孙燕的生活质量评分法进行问卷式调查,调查后选其中有代表性的6项进行统计学处理。 心理疏导方法:①及时正确给药,算好时间,争取在疼痛之前给药,尽可能减少其躯体上的痛苦。消除患者对止痛药的

    2002年30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58例报告

    郭洪文,李福康

    <正>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约占急性胰腺炎的10%~20%,其病情重,病死率高。目前多数学者认为,SPA早期宜采用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1996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共收治SPA患者65例,其中58例采用非手术综合疗法治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65例,男47例,女18例;年龄24~80岁,平均43.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小时至4天。其中胆源性33例,酒精性23例,高脂餐饮食5例,原因不明4例。所有

    2002年30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1例肝性脑病患者脑电图观察分析

    刘玉梅

    <正> 肝性脑病是肝病常见的一种危重病症,其发生因素是多方面的,早期患者常无特异神经系统改变。为观察肝性脑病各期脑电图改变的特点,便于临床对肝性脑病的病情监测,我们对21例肝性脑病患者进行了脑电图检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8例,女3例;10~20岁1例,21~30岁3例,31~40岁9例,41~50岁6例,51~60岁2

    2002年30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头位难产192例临床分析

    张彦君

    <正> 头位难产,如果处理不当,会给母婴带来不良后果。近两年来,我院共收治头位难产192例。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01年1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1126例,其中头位分娩1035例,头位难产192例,本组头位难产原因分别为:头盆不称32例,巨大儿29例,过期妊

    2002年30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挑刺、拔罐、放血、姜片贴敷治疗增生性脊柱炎226例

    田昭军,徐菊梅,李国庆

    <正> 增生性脊柱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我院采用挑刺、拔罐、放血、姜片贴敷四联疗法综合治疗该病患者226例,并与单纯口服抗骨质增生药物、针灸等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治疗组226例,男142例,女84例,年龄50~76岁,病程30天至12年。其中单纯腰背部酸痛、活动不利者168例,腰背部酸痛伴下肢麻木胀痛者58例。根据X线片按增生程度分为单纯腰椎、椎体唇样增生或骨刺形成者122例,

    2002年30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康片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李万水,徐菊梅

    <正> 血管性痴呆(Va 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行为、智力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应用脑康片联合针刺疗法治疗本病患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00例接受观察的病例均来源于1999年5月至2002年5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VaD患者。均符合美国

    2002年30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胫骨高位截骨加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膝内翻47例分析

    王洪兵,张普晟

    <正> 1998年9月~2002年1月,我院应用胫骨高位截骨加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膝内翻共47例。经随访1~4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共47例,男17例,女30例;年龄46~69岁,平均61.2岁。骨性关节炎性膝内翻21例,佝偻病性膝内

    2002年30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卡慢舒及病毒唑气雾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247例

    张继玉,庄长安,张敬银,刘复美

    <正> 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应用卡慢舒及病毒唑气雾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247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399例患儿均符合1987年成都全国小儿呼吸会议RRI诊断标准。治疗组247例,男132例,女115例;年龄0.3~3岁173例,3岁以上74例。按其病情及发作次数

    2002年30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化疗加胸腺素综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迟晶宇

    <正> 1999年5月~2002年5月,我们对收治的64例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患者,以二线药物为主组成化疗方案加胸腺素治疗并与只应用单纯化疗的另58例比较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22例,男76例,女46例,年龄22~62岁。其中原发耐药49例,继发耐药73例,耐异烟肼和利福平98例,耐两种药物以上24例,肺结核病史2~8年。病变范围:1/6~<1/3单侧肺者22例,1/3~<2/3单侧肺者40例,

    2002年30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干扰素-α1b联合乙肝基因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临床观察

    丁凤英

    <正> 1999年1月至2001年3月,我们试用干扰素-alb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4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同期慢乙肝住院患者78例,均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慢乙肝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①观察

    2002年30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改良式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张迎秋,蒋秀芹

    <正> 2001年6月至2002年4月,我院采用改良式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12例(14眼),并对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共12例(14眼),男7例,女5例;双眼2例。年龄3~43岁。 治疗方法:2例采用全麻,10例采用局麻。用2%利多卡因+1‰副肾素行眼睑麻醉,于睑缘上3~4mm做皮肤画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层达睑板前,切口长度与睑缘相近,以棉棒或刀背于睑板前向眶隔方向分离,在眼轮匝肌下

    2002年30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辨证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84例报告

    王明香

    <正> 脾胃虚寒型胃痛在临床上常见,以胃脘隐隐作痛、喜温喜按为特点。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常可出现类似症状。自1990年以来,我们应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同期收治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①治疗组84例,男48例,女36例;年龄28~65岁,

    2002年30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病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探讨

    邵庆风

    <正> 2000~2001年,我们根据中国高血压联盟提出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十六字方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病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将同期收治的246例高血压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①实验组:148例采用高血压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②对照组:98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职业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出院前对每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及对护士满

    2002年30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儿童斑疹伤寒22例临床分析

    房辉

    <正> 斑疹伤寒(TF)是立克次体感染后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儿童TF少有报道。1993年1月~2001年11月,我院收治TF22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分析:22例均为TF住院患者。男17例,女5例;年龄4~14岁,14例为学龄期儿童。22例均来自农村。在夏、秋、冬季散发,其中13例有被虱子、跳蚤叮蛟或接触史。22例均有稽留热,体温高达39℃~40℃,10例伴寒战,热程10~35

    2002年30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儿童重度颅脑损伤诊治体会

    王吉华,徐爱红

    <正> 1990~2002年2月,我院共收治小儿重度颅脑损伤(GCS≤8分)136例,现结合文献将诊治方法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91例,女45例;<3岁25例,3~6岁54例,7~14岁57例。高处坠落伤78例,车祸伤46例,打击伤和刺伤1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39例,其中脑组织外溢16例,鼻、耳出血或脑脊液漏等11例;闭合性颅脑损伤97例。人

    2002年30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

    孔梅,李智慧

    <正> 支原体感染导致不孕不育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有关调查研究不多。2000年5月至2002年5月,我们应用选择培养基检测215例不孕症患者宫颈分泌物中支原体,并探讨其检出率及临床意义。 一般资料:215例不孕症患者(不孕组)均为同居2年以上未避孕者,年龄24~38岁。其中原发不孕87例,继发不孕128例;宫颈光滑44例,宫颈糜烂171例;输卵管梗阻者91

    2002年30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动态血压监测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高润发,张自秀,郭祥芬

    <正> 为探讨高血压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我们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方法观察血压正常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24小时血压的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①NIDDM组:根据WHO标准确诊的

    2002年30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脉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8例疗效观察

    江咏梅,汤钟娟

    <正>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且病死率高。1998~2000年我们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HIE患儿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80例HIE足月新生儿,均在出生后48小时内入院,其诊断均符合1996年杭州会议修订的HIE诊

    2002年30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硬肿症检测甲状腺功能的临床意义

    马连月,赵国法,许平

    <正> 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在新生儿硬肿症发病及治疗中的意义,1997年1月至2002年3月,我们对5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进行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总甲状腺素(TT_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测定,并与38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5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均符合第二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男28例,女22例;日龄3天23例,~6天21例,~7天6例。其中早产儿16例,足月儿34

    2002年30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儿心衰治疗存在的问题和瞻望

    马沛然,李桂梅

    <正> 小儿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是常见急症,常危及生命。心衰的治疗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①60年代(1960~1969年):即利尿剂发展年代。先后有多种利尿药物应用于临床,目前常用的有速尿、双氢克尿噻及安体舒通。②70年代(1970~1979年):即毛地黄制剂年代。毛地黄、毛地黄毒甙、西地兰、地高辛及毒毛旋花子素先后应用于临床,目

    2002年30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β-受体阻滞剂在小儿心衰治疗中的应用

    王文棣,阿爽

    <正>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小儿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严重综合征,不仅危害小儿健康,也是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防治CHF是当前主要的课题之一。 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BB)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良好效果。BB主要通过以下机制改善心衰患者的功能:①降低心率,减少能量消耗,改善心肌舒

    2002年30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管扩张剂在小儿心衰治疗中的应用

    韩秀珍,庄建新

    <正> 心力衰竭(心衰)是儿科常见急症。近年来由于对心衰的发生机制、病理生理的进一步了解,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旧的治疗方法也不断改进,对血管扩张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亦有更新的认识和体会。1 血管扩张剂治疗心衰的作用机理

    2002年30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儿慢性心衰的抗神经内分泌治疗

    王一彪,张瑞芹,郝芳之

    <正> 心衰患者由于心排血量减小和心房压力升高,神经内分泌活性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可发生一系列改变。在早期阶段作为代偿机制,对维持生命器官的血流灌注具有重要作用,当心力衰竭转为慢性时,部分代偿机制将产生不利影响。SNS与RAA的综合作用促进心肌细胞活性丧失、心肌细胞不良性肥大和间质纤维化,使心室重塑,导致心肌功能进一步减退。现就抗神经内分泌疗法介绍如下。

    2002年30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心脏正性肌力药物

    王玉玮

    <正> 在小儿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洋地黄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正性肌力药物。因为洋地黄药物的饱和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在心肌缺血的患者容易引起中毒,且用量不足与过量之间不易鉴别,出现心脏传导阻滞或严重低钾时不易使用,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不佳,近十几年来新开发出多种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1 洋地黄药物应用新观点 ①在治疗过程中多采用同一种强心甙,以便于饱和量与

    2002年30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蔡卫东,雷蕾

    <正>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认识老年AMI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对提高AMI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本组59例,均因AMI于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住院治疗。其中男37例,女22例;年龄65~80岁。另选同期住院的AMI中年患者4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

    2002年30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氧化氮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秦士勇,张曙光

    <正>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因子。肝脏作为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也合成NO。自从Evans从肝脏中分离出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使NO在肝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现将它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简述如下。1 肝脏内NOS的存在形式及NO的合成 肝脏内NOS存在两种形式:一是肝细胞和肝巨噬细胞中的诱导型NOS(iNOS);二是肝内血管和血窦等内皮细胞中

    2002年30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血钾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报告

    刘灵

    <正> 患者男,42岁,因双下肢乏力3天、不能活动8小时,于2001年2月1日来诊。既往体健,1个月前查体心电图正常。入院查体:Bp127/75mmHg(1mmHg≈0.133kPa)17/10kPa、T36℃。心率46次/min,律齐。双下肢软瘫,肌力Ⅰ级。查血钾2、0mmol/L。心电图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房率65次/min,室率45次/min,U波变大,V3导联U>T波,Q-U间期0.65s。诊断:低钾性麻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即予氯化钾加液体静滴,同时心电监护。12小时后氯化钾用

    2002年30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狼疮性肾炎治疗进展

    李洪亮,满孝勇,张开红

    <正>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病程变化多端。对轻度LN(Ⅱ、Ⅲ级)患者,其治疗通常仅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肾外表现,给予中等剂量泼尼松;如果初始反应较差,可加用硫唑嘌呤(AZA)。对重度增生型(Ⅳ级)LN则较多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如环磷酸胺(CTX)合并皮质类固醇冲击等。1 免疫抑制剂治疗 主要药物:①环孢菌素A(CsA):CsA治疗LN的机

    2002年30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恶性组织细胞病31例误诊分析

    李志英,张东辉,李敬东

    <正>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中组织细胞及其前质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病变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因而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具有高度的不规则性,病情变化急剧,病程短而险恶,临床诊断困难,因此误诊率很高。1984~2000年,我们共收治恶组42例,其中31例曾误

    2002年30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肝癌误诊为阿米巴肝脓肿1例报告

    郭忠秀,王传海,董和新,杨正武

    <正> 患者女,38岁,因右上腹疼痛伴发热半月于2001年10月23日就诊。既往有胆囊炎及慢性腹泻史,无肝炎及密切接触史。在当地卫生所按急性胆囊炎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疗效不佳。查体:T38.7℃,Bp140/8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差,营养欠佳,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

    2002年30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维生素E及透明质酸钠在泪道探通术中的应用

    吉洪宝,杨玉玫,左德翠

    <正> 2000年10月至2001年8月,我们应用泪道探通冲洗灌注维生素E及透明质酸钠治疗泪道阻塞,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泪道阻塞患者56例(76眼),男16例,女40例;年龄13~50岁,平均43岁;病程2个月至2年,平均8个月。患者主诉溢泪,冲洗泪道不通,无脓液返流。56例随机

    2002年30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硬化患者的脑电图变化及意义

    董桂荣,朱桂玲,陈大力,陈福金

    <正> 1989至2001年,我院收治30例肝硬化患者。现对其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脑电图异常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临床资料:30例患者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生化、B超、CT检查证实为肝硬化。男18例,女12例:年龄20~70岁。病程7~13年。根据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检查结果,分为肝硬化代

    2002年30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髓牙折裂116例分析

    赵勇,马家民

    <正> 临床上,无髓牙由于(牙合)力导致折裂的情况比较常见。自199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116例无髓牙折裂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116例患者116颗牙齿,均系因急、慢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做过治疗的牙齿。男87例,女29例;年龄22~49岁。折裂时间最短为治疗后15天,最长为25个月。其中折裂时间在1~12个月之间者共71例。116颗牙中,上颌双尖

    2002年30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脉饮加味治疗早搏98例疗效分析

    张海英

    <正> 近年来,笔者用生脉饮加味治疗早搏98例,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98例患者中,室性早搏68例(早搏呈二联律 23例,三联律15例,频发单源19例,多源多型11例),房性早搏18例,结性早搏12例;原发疾病为冠心病34例,高血压病29例,肺心病21例,病毒性心肌炎14例;中医辨证均属气阴

    2002年30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指侧岛状皮瓣前移修复指腹缺损

    张宗耀,王勤山

    <正> 食、中、环指末节背侧皮肤血运是由掌侧血管分支供应,如果指腹缺损,用含两侧指固有血管神经的皮瓣推移修复,可能导致远节背侧皮肤软组织缺血坏死,而用含一侧指掌侧固有血管神经为蒂的侧方岛状皮瓣在屈指状态下向掌前移位修复则可避免这一并发症。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这种方法治疗食、中、环指指腹缺损9例(12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19~42岁,平均30

    2002年30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沐舒坦佐治支气管肺炎60例报告

    慈淑华,刘淑萍

    <正> 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我们对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辅助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患儿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均符合支气管肺炎,年龄6个月~7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长短及临床特点无显著意义。

    2002年30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波加大黄外敷治疗宫颈糜烂166例临床观察

    孙景霞,刘建民,于珍

    <正> 为探讨宫颈糜烂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对166例宫颈糜烂患者在用微波治疗后,局部敷用大黄末,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宫颈糜烂患者262例,分为观察组166例,对照组96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年限、糜烂程度及类型均无差异。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3~5天进行微波治疗,于微波治疗后,擦干阴道分泌物,观察组于微波治疗后将灭菌大黄粉末2g敷于宫颈表面,两组均于治疗后1、2、4、6、8周检查宫颈创面渗出液、出血、病原菌,表面愈合情况。 渗液量的判定标准:少,指渗液不流出阴道口外;中,指可

    2002年30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施康定治疗癌症疼痛67例疗效观察

    吴燕

    <正> 2001年3月至2002年5月,我院应用美施康定(硫酸吗啡缓释药MST),治疗晚期癌症患者6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晚期癌症患者67例,男43例,女24例;年龄22~75岁。肺癌23例、胃癌18例、食管癌15例、乳腺癌9例、宫颈癌2例。其中重度疼痛22例,中度疼痛32例,轻度

    2002年30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

    刘峰,曹世湘,张敏

    <正> 妊娠合并贫血可危及母婴安全,导致产后出血,心肌功能损害而发生心力衰竭,且胎儿窘迫、早产、死胎等发生率也较正常妊娠高。因此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须加强护理和监测,使产妇安全度过妊娠、分娩和产褥三个时期。现将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贫血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为妊娠合并贫血者,Hb为60~100g/L,平均年龄27岁,孕周平均37~(+6)周。剖宫产17例,阴

    2002年30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汤剂制备方法的比较

    李晓英,周鹏

    <正> 为了解直火加热法、蒸汽煎煮法及GNG中药抽出机三种中药汤剂制备方法的优劣,2002年1月至2002年4月,我们对三种方法进行了实验比较。现报告如下。 试验方法及结果:①随机抽取本院中药房一张处方,按处方所列药物准确称取3付(每付药材重216g),加水5倍量,分别用直火加热法、蒸汽煎药法与GNG中药抽出机制备法

    2002年30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福松治疗老年性便秘36例疗效观察

    郏建臣

    <正> 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老年人患病率达11.5%~20.3%,因此治疗老年性便秘非常重要。2001年4月至2002年4月,我们采用福松(Forlax)治疗老年便秘36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36例患者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75岁,平均(65±3.2)岁。所有患者每周排便次数均≤2次(不用泻药),持续三个月以上,且伴有腹胀、腹痛、排便

    2002年30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120例护理体会

    郭秋霞,吴冬洁,姚美英

    <正> 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我科共收治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者120例,由于正确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中,男90例,女30例,年龄60~83岁,平均72岁。120例患者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胃溃疡出血52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30例,复合性溃疡出血38例。保守治疗117例,3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20例均于2天内出血停止,无1例死亡。 急救与护理:①快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保证在短时间内补充足量的液体及药物。因失血静脉穿刺困难者行静脉切开,失血性休克患者争取在1小时内输入2000ml左右液体,根据血压调整输液输血速度,使休克及早控制。②当患者

    2002年30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尿激酶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常亚丽

    <正> 1999年以来,我们应用尿激酶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42例均符合1981年全国肾病协作组修订的PNS诊断标准,且1个月内均未服用影响纤溶功能的药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13~68岁,平均(35.7±3.1)岁。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

    2002年30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症大出血的手术配合

    张娜,张红,胡姗姗

    <正> 1995~2001年,我院收治异位妊娠并发急性大出血、肝脾破裂、各种原因的复合外伤等共180例。进入手术室时,91%患者血压下降伴休克,经手术治疗,除2例抢救无效死亡外,余178例均痊愈出院。笔者认为,护理人员除做好心理护理与物品准备外,还应做好以下手术配合。

    2002年30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同一样品凝血酶原两种测试结果比较

    刘爱香,高晓梅,王旭东

    <正>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在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外源性凝血因子的测量、诊断获得性凝血因子的测量等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我们在长期的检测过程中发现,PT试剂即将用完报警前一个PT结果偏高者与重新用血凝试剂所测结果差别很大。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①标本来源:2002年7~8月,因外伤入住我院并即将手术的20例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20~42

    2002年30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32例疗效观察

    傅昕,马芳,王泓

    <正> 酒精性脂肪肝临床常见,对酒精性脂肪肝,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笔者采用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饮酒5年以上,每日酒精量>40g;转氨酶升高(ALT>40U/L、AST>40U/L);血脂升高(TC>6.0mmol/L、TG>1.6mmol/L);B超检查提示

    2002年30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剂量氯胺酮预防人工气腹牵拉反应疗效观察

    孙传玉,刘志云

    <正> 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因其操作简单、止痛完善、经济等诸多优点,现已逐渐替代全麻成为腹腔镜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但是此类麻醉方法难以消除人工气腹所造成的牵拉反应。为此,近年来,我们对17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小剂量氯胺酮预防人工气腹牵拉反应,并对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7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年龄14~62岁,平均(42.3±12.9)岁;体重52~79kg,平均(64.5±6.4)kg。其中子宫肌瘤挖除4例,卵巢肿瘤摘除7例,胆囊摘除5例,直肠

    2002年30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98例分析

    冯秀兰,张海晶,冯凌

    <正> 1998年8月至2002年7月,我院共收治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98例,本文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998年8月至2002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中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198例。其中男婴84例,女婴114例。106例经阴道分娩,92例剖宫产。产妇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4例,多胎妊娠34例,贫血25例,胎盘、脐带因素

    2002年30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药物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杨青菊,李孟雯

    <正> 近年来,由于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其保守性药物治疗也日益增多。1999年1月至2002年1月,我们对68例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三种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8例确诊为异位妊娠者符合药物治疗条件;①妊娠50天内;②B超示异位妊娠包块直径≤5.0cm,但无胎心;③血β—HCG<5000mIU/ml;④无明显腹痛;⑤生命体征

    2002年30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LINITEK试条法检测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意义

    颜卫荣,柳欣琦

    <正>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DN早期肾小管毛细血管即发生变化,使肾小管处于高滤过状态。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尿微量蛋白排出。因此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早期诊断DN十分重要。 资料与方法:按WHO诊断标准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平均年龄(51±11.3)岁。均无急性代谢

    2002年30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