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诊断染色体嵌合型的实验研究

    颜军昊;陈子江;高选;秦莹莹;陈虹;刘燕;

    目的对染色体嵌合型的病例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 ISH)进行目标染色体诊断。方法对1例常规G带显色分析后疑似为性染色体嵌合体核型者,采用F ISH技术,应用F ITC、T exas red标记的X/Y染色体着丝粒部位α卫星重复序列探针进行检测,以确定嵌合染色体各型所占比例。结果G带染色核型分析诊断为45,X/47,XXX;G带显色后计数完整分裂相110个,其中45,X和47,XXX分别占78.18%和21.82%;F ISH后进行性染色体核型统计,共计数有杂交信号的细胞和分裂相700个,X和XXX分别占75.86%和24.14%;两种计数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比较,F ISH技术检测嵌合体核型能够观察到更多的分裂相,还可分析核膜完整染色体未分散的间期细胞,计数更多的细胞,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且省时。

    2006年05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早期伸展运动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126例

    盈君;赫庆华;岳瑞芳;

    2006年05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Midkine启动子调控的HSV-TK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陆春明;王荣;顾红光;陆建华;杨俊涛;

    目的构建以人m idk ine(M K)启动子调控的TK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方法以A deno-XTM表达试剂盒为基础,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穿梭质粒pShu ttle的CM V启动子替换为M K启动子,并将由pHSV-106获取HSV-TK基因的编码序列亚克隆至其下游,酶切鉴定阳性重组穿梭质粒pShu ttle-M K-TK。通过I-C eu I和P I-SceI两个稀有酶切位点,将目的基因与腺病毒质粒DNA(pA deno-X)进行体外连接,获得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DNA,后者经限制性内切酶Pac I切割后,两端露出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TR),利用脂质体转染293细胞,获得含有目的基因重组腺病毒上清,PCR检测。结果酶切结果显示,M K启动子与TK基因均正向插入pShu ttle中,TK位于M K启动子的下游。PCR检测显示重组腺病毒中含有M K启动子及TK基因片段。结论体外连接法可成功构建以人M K启动子调控的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2006年05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GFRα1蛋白在小鼠隐睾精原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刘春霞;王玲珑;张茨;叶发根;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GFRα1)蛋白在小鼠隐睾精原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精原干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取成年小鼠40只制作单侧隐睾模型,饲养2~3个月后,切取睾丸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睾丸细胞GFRα1的表达,与对侧睾丸做对照。结果隐睾模型GFRα1主要表达在位于基底膜的A s型精原干细胞,在Apr型细胞和Aal型细胞未见表达,与对侧相比,GFRα1表达增多,P<0.05。结论隐睾睾丸组织中Aal→A1分化受阻,已分化的精原细胞缺失,反馈性的GFRα1表达增多,可促进精原干细胞增殖。

    2006年05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七皂苷Rg1对脑缺血后大脑皮质和海马BDNF蛋白的影响

    詹合琴;尹志奎;翟成凯;吴蓝鸥;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 g1对脑缺血后皮质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的影响。方法取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2h后进行缺血再灌注并随机分为1、2、3、4、5组各12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m g/kg、尼莫地平15m g/kg及三七皂苷R g1 50、100、200m g/kg腹腔注射,于第1、3天用4%多聚甲醛饱和苦味酸进行心脏灌注并处死动物,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采用兔抗BDNF(1∶500)抗体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各组不同时间大脑皮质和海马BDNF蛋白灰度值及阳性神经元数量。结果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均可见BDNF蛋白阳性表达;3~5组BDNF蛋白的灰度值低于1、2组(P<0.05、<0.01),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高于1、2组(P<0.05、<0.01);3、4组大脑皮质BDNF灰度值和阳性神经元数目均低于海马(P<0.05、<0.01)。结论三七皂苷R g1能增加大脑皮质和海马BDNF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蛋白含量,两部位的观察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其机制可能是BDNF不仅存在于阳性神经元中,亦可能是不同部位脑组织对药物和脑缺血的反应性不同。

    2006年05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与生物膜形成关系的探讨

    马立艳;许淑珍;

    目的探讨肠球菌表面蛋白(esp)基因与生物膜形成之间的关系,以利临床采取预防措施和选药治疗。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145株临床分离肠球菌中esp的携带率,并用斑点杂交确证。用96孔聚苯乙烯板进行生物膜形成试验。结果96株粪肠球菌和49株屎肠球菌中esp的检出率分别为34.4%和36.7%;生物膜形成率分别为93.8%和91.8%;esp阳性的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率为100%。结论肠球菌普遍具有形成生物膜的能力,但生物膜的形成并不仅限于携带esp的肠球菌。

    2006年05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表皮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

    孙曙光;程大胜;王良喜;王静;毛学飞;曹淑琴;

    目的探讨生长因子(EGF)在人表皮细胞无血清培养中的作用,寻找较好组合,以期加快表皮细胞成皮。方法选择EGF、胰岛素、霍乱毒素、氢化考的松4个实验因素,每个因素设立4个浓度水平。利用L 16(4×4)正交表设计试验,考察不同培养条件对表皮细胞生长情况、克隆形成率的影响。结果EGF在无血清培养中对培养人表皮细胞的生长及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P<0.01),在一定范围内(5~20ng/m l)随EGF浓度提高,效应加强;胰岛素浓度在5g/m l时对培养细胞的生长及增殖影响最大;霍乱毒素浓度在4.2ng/m l时作用最好;氢化考的松作用不明显。EGF、胰岛素、霍乱毒素、氢化考的松分别取20ng/m l、5μg/m l、8.4ng/m l、0.2μg/m l浓度时细胞生长及增殖效果最好。结论采用此优化的培养方法,表皮细胞的生长比较迅速,分化不太明显,可保持较旺盛的增殖力。

    2006年05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葛根素对慢性缺氧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刘薇;王亚利;张式暖;王晓云;李可亮;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慢性缺氧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慢性缺氧模型30只,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缺氧组各15只,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实验2周后处死小鼠,取新鲜心肌标本,检测琥珀酸脱氢酶(SDH)、三磷酸腺苷酶(ATP)、乳酸脱氢酶(LDH),并进行光镜、电镜下心肌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的比较观察。结果缺氧组SDH、ATP降低,LDH升高,心肌间质水肿,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肌丝排列紊乱,与对照组及葛根素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葛根素治疗组心肌酶和心肌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缺氧可以导致心肌酶和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缺氧导致心肌损伤后心肌酶改变比超微结构改变更敏感;葛根素具有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2006年05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紫杉醇致急性严重过敏反应1例

    孔丽;刘许娥;魏婷;

    2006年05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规范化脑电图在难治性癫痫术前定位中的临床价值

    孙鲁妍;张贺;刘冰;毕玲玲;刘百波;

    目的探讨规范化脑电图(EEG)在难治性癫痫(EP)术前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行手术治疗的难治性EP患者术前行常规EEG检查及规范化EEG检查(包括减、停药物、剥夺睡眠诱发、应用蝶骨电极等),描记清醒、睡眠两种状态下的EEG变化,重点描记睡眠中NREM和REM期,检查时间为90~120m in。结果规范化EEG的EP波检出率高于常规EEG,定侧、定位率由43%提高到87%。睡眠状态下NREM期和REM期局灶性放电较清醒期明显增加。结论认为规范化EEG检查对定位致痫灶有较高价值。

    2006年05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谷胱甘肽对DPN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王焕君;王春兰;

    2006年05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己酮可可碱对NF-κB介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李爱华;卢永昕;罗萍;刘向阳;

    为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NF-κB介导的心肌细胞的影响,将大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后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分别予生理盐水及浓度为100、300、500g/m l的PTX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凋亡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RT-PCR)测定各组NF-κB mRNA的含量。结果对照组、实验1~3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82%±1.98%、20.78%±1.29%、15.73%±1.29%、10.03%±2.13%,两两比较P均<0.01;NF-κB mRNA分别为0.9701±0.0295、0.8342±0.0089、0.7449±0.0373、0.5923±0.0290,两两比较P均<0.01。PTX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其机制可能是抑制NF-κB的活性;本研究为PTX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

    2006年05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雅皓乳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85例

    王华薇;戚淑梅;马洪建;

    2006年05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及缬沙坦对其的影响

    牛爱华;王贞;董泗芹;李艳花;

    为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动脉粥样硬化(A S)的关系,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A S和PDGF、bFGF、VEGF表达的影响,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Ⅰ组)喂饲普通颗粒饲料;实验对照组(Ⅱ组)喂饲含1g/d胆固醇和3%猪油的饲料;实验组(Ⅲ)饲料同Ⅱ组,同时给予缬沙坦10m g(kg.d)。三组于12周后处死,取出主动脉进行PDGF、bFGF和VEGF免疫组化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光镜下Ⅱ组和Ⅲ组有明显A S形成。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值及斑块面积均显著增加(P<0.01),PDGF、bFGF和VEGF在主动脉内中膜的表达密度均显著增加(P<0.01);Ⅲ组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值及斑块面积及PDGF、bFGF、VEGF表达均显著低于Ⅱ组(P<0.01)。PDGF、bFGF和VEGF可促进A S的发展;缬沙坦可显著降低兔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值及斑块面积,机制可能是抑制PDGF、bFGF和VEGF在斑块内的表达。

    2006年05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rhG-CSF对脑梗死区周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于炳新;李艳花;张元震;吕传真;

    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只,观察组于缺血再灌注后24h自颈部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1次/d,连用5d;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于缺血再灌注后7、14、21d分别处死6只大鼠,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梗死区周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微血管相关蛋白-2(M AP-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M AP-2表达增高而GFAP表达降低。提示rhG-CSF可抑制神经元死亡和胶质疤痕形成,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2006年05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45例护理体会

    曲维兰;李富;范颖;

    2006年05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硫氮酮联合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李竹林;王莉莉;王立平;

    为研究硫氮酮联合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将60例同期收治的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年龄、性别、病情等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予阿司匹林、肝素、辛伐他汀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硝酸甘油10m g+5%葡萄糖250m l(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静滴,1次/d;治疗组予硫氮酮30m g、左卡尼汀2.0g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m l(或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两组均连用10d为一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有效率及心电图有效率(93.3%,7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0.3%),P均<0.01。提示硫氮酮联合左卡尼汀治疗UAP效果确切。

    2006年05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卡因预防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效果观察

    孟宪慧;钟巍;

    2006年05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衰(附31例报告)

    马德堂;王凤;于平;李梅;程文波;

    将131例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照组62例和观察组69例,均给予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活性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66.67%),有效16例(23.19%),无效7例(10.14%),总有效率89.86%;对照组显效8例(12.90%),有效6例(9.68%),无效48例(77.42%),总有效率22.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无明显副反应。认为生脉注射液静滴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疗效肯定,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2006年05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急诊心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42例护理体会

    胡书芳;汪景兰;

    2006年05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氦氖激光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黄葵红;董爱兰;刘松涛;杨光;朱仁娟;黄倩;

    将6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复方丹参液20m l,胞二磷胆碱0.5g加生理盐水500m l静滴(1次/d,10d为一疗程);观察组予灯盏花素15m l加5%葡萄糖盐水500m l静滴(1次/d,10d为一疗程),同时予氦氖激光血管内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改善,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3%),提示灯盏花素联合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梗死效果确切。

    2006年05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IUD摘除术中的应用

    孟俊红;雷淑兰;

    2006年05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静舒氧对脑梗死患者血清sVCAM-1和sP-selectin的影响

    李保平;马金叶;

    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静舒氧组37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静输氧组在此基础上静滴静舒氧250m l/次,2次/d,连用15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 lectin)浓度变化及疗效。结果静舒氧组基本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sVCAM-1和sP-se lectin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认为早期对脑梗死患者行静舒氧治疗可减轻缺血脑细胞的损害,有利于病情恢复;其对脑缺血神经元的保护机制可能是抑制sVCAM-1和sP-se lectin的产生,从而阻断白细胞向缺血区的浸润。

    2006年05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肝移植术4例护理配合体会

    郭静;张运华;步宝华;

    2006年05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及GMP-140的影响

    罗伟程;

    将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150m g/d)15d。采用硝酸酶还原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 P-140)含量。按照欧洲卒中评分(ESS)标准进行评分。治疗后治疗组血浆NO及GM P-140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两组ESS分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认为阿司匹林能通过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及GM P-140水平,减轻缺血性脑损伤,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2006年05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例儿童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

    张文革;

    2006年05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和IFN-TNF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栾杰;郭卫平;徐秀珍;高振华;于宗君;马燕;尹立岩;李东;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方法检测31例支原体(M P)肺炎患儿(M P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清CD3、CD4、CD8、CD4/CD8、IFNγ-、TNF-α水平,并与非支原体肺炎患儿(对照组)比较。结果M P组急性期CD3、CD4、IFN-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无明显变化;TNF-α显著升高(P<0.01)。上述指标均于恢复期(4周后)恢复正常。提示M 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治疗中应注意阻断TNF-α分泌,提高IFNγ-、CD4水平。

    2006年05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夹脊穴齐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2例效果观察

    吴红新;

    2006年05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胸腺肽促进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机制的研究

    赵小茜;谭艳榕;王萍;滕林;

    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细胞H epG 2(3×104/m l)随机分为1、2、3、4组,1、2、3组分别用浓度为400、200、100μg/m l的胸腺肽1m l处理,4组用相同体积RPM I-1640培养液处理。免疫组化法检测H epG 2中p53、B c1-2、B ax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及死亡率。结果1、2、3组细胞凋亡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4组;随胸腺肽浓度升高,细胞死亡率升高。胸腺肽作用于H epG 2细胞24h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明显的DNA梯形条带,大约相当于180~200bp的整倍数,对照组无DNA梯形条带出现。荧光显微镜下可见H epG 2细胞缩小、染色质固缩,细胞核裂成碎片,但细胞形态仍完整。1、2、3组p53、B ax表达显著高于4组,P均<0.05;B c1-2表达显著低于4组,P均<0.05。提示胸腺肽可诱导人肝癌H epG 2细胞凋亡,其机理是上调p53、B ax表达,抑制B c1-2表达。

    2006年05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内皮细胞损伤情况及意义

    谢建;王朝晖;

    将86例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 I)的AM I患者根据术后血流分级(T IM I分级)分为两组,冠状动脉前向血流≤T IM I 2级42例为无复流组,T IM I 3级44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冠状窦血中NO、内皮素(ET)和外周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以此判断内皮细胞受损情况。结果无复流组冠状窦血中NO明显减少,而ET和CEC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提示在PC I后AM I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者较血流恢复正常者冠状动脉内皮损伤更严重,其机制可能是前者微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应引起临床重视。

    2006年05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早期切痂治疗大面积烧伤效果分析

    魏刚强;徐刚;段晨旺;张静涛;

    2006年05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维思通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影响的对照研究

    盛永慧;盖庆玲;王雷;

    将符合CCM D-3诊断标准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维思通组及氯氮平组各45例,分别给予维思通或氯氮平治疗,服药30d后分别进行心肌酶检测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后维思通组和氯氮平组心肌酶各项指标均增高(P>0.05,P<0.05);氯氮平组LDH、CK、CK-M B及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维思通组(P<0.05)。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及心肌酶。

    2006年05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彩色多普勒在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

    门光明;李剑戈;王景蕾;

    2006年05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硬膜囊侧后方入路溶盘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赵序利;余恩念;赵松云;马玲;孙涛;

    选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L组和M组各30例,分别经硬膜囊侧后方和后正中入路组向硬膜外腔注射胶原蛋白酶2m l(1200U),于出院时和治疗后1a评定疗效。结果L组出院时、治疗后1a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0.0%、90.0%)均优于M组(优良率分别为63.3%、76.7%),P<0.05。认为经硬膜囊侧方入路穿刺溶盘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优于后正中入路。

    2006年05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23例

    王志伟;

    对23例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65m in,平均42m in,术后当日可下床活动,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3d;精索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改善,术后半年随访未见复发及睾丸萎缩。认为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视野清、恢复快等优点,为当前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最佳手术方法之一。

    2006年05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FNAC诊断骨肉瘤220例分析

    张湘;王悦胜;郑晓芙;张玉生;张志平;牛小波;

    2006年05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雌激素受体α和β及孕激素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徐景云;周岩冰;

    运用P ictureTM-PV 6000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和β(ERβ)、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发现ERα和PR阳性染色只在细胞核内,在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和29.2%,而癌旁组织均无表达,P<0.001;ERβ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8%和72.9%,P<0.05。PR表达与ERα有高度相关性(P<0.01),而与ERβ无相关性。ERα和ERβ、PR三者共同表达阳性率18.75%,明显高于ERα、PR共表达(2.08%)或ERβ、PR共表达(6.25%),P<0.01。Borrm ann分型Ⅲ+Ⅳ型(浸润型癌)者ERα阳性率(42.4%)显著高于Borrm annⅠ+Ⅱ型(局限型癌)者(13.3%),P<0.05;有淋巴和远处转移者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5);ERα和孕激素受体在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低分化腺癌等分化低的胃癌中表达较高,在中、高分化胃癌中表达较低,但无显著差异,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和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认为ERα、ERβ及PR在胃癌中均有表达,ERβ占优势;ERα在胃癌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并与胃癌Borrm ann分型、淋巴和远处转移相关。ERα、ERβ及PR阳性胃癌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可行内分泌治疗,并应针对ERα和ERβ的不同表达选择药物。

    2006年05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泛素、Skp2、p27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徐晓;胡志红;欧阳卫泽;刘勇;詹新民;杨海玉;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80例大肠癌癌组织芯片,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芯片中泛素、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p27表达。结果泛素表达阳性率为45.0%,Skp2阳性率为47.5%,p27阳性率为38.8%;不同组织学类型大肠癌中泛素、Skp2、p27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Skp2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p27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提示Skp2高表达和p27低表达与大肠癌的进展相关,Skp2和p27的表达可以作为评估大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泛素和Skp2在p27的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2006年05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TSMA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1例护理体会

    王增玲;田秀君;刘芳;徐玉鹏;

    2006年05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唾液腺核素动态显像诊断原发干燥综合征的价值

    李善春;谭业颖;汤艳春;谭桂萍;林乐军;徐志英;

    研究对象为92例临床疑诊原发干燥综合征(pSS)患者(疑诊组)及30例对照者(对照组),均行唾液腺核素动态显像。利用自行设计的唾液腺动态显像分析软件得到双侧腮腺、颌下腺及口腔的时间-放射性曲线,并计算腮腺与甲状腺计数比值(Par/T)、颌下腺与甲状腺计数比值(Sub/T)、25m in排泄率、摄取率等功能参数。结果疑诊组唾液腺显像阳性率为97.8%,临床符合率为70.0%;与对照组相比,疑诊组时间-放射性曲线表现为上升缓慢,高峰减低,达高峰后无明显下降或下降缓慢;确诊pSS者与对照组各项功能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1);疑诊组pSS与非pSS各项功能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唾液腺动态显像定量分析方法对于pSS的筛选、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05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6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血清维生素E水平检测分析

    黄相丽;秦明;赵颖;

    2006年05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氯胺酮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刘晓梅;公文华;张丽;

    将106例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A SA 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在相同麻醉条件下,观察组应用氯胺酮诱导剂量1.5~2m g/kg,维持量为首剂的1/2;对照组予芬太尼诱导剂量3~4μg/kg,维持量2μg/kg。结果两组在麻醉诱导及手术期间心血管系统干扰、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气道压力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哮喘发作10例(18.7%),观察组无1例发生(P<0.01)。提示氯胺酮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手术较芬太尼更为安全、可行,且副作用小。

    2006年05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钝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31例临床观察

    李溯源;曹海鹏;

    2006年05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脑顶核电刺激辅助治疗脑梗死48例临床疗效观察

    李彩霞;

    将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及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2006年05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肺栓塞18例诊治体会

    魏娜;

    回顾分析近期收治的18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①血气分析可作为筛选方法;②一过性S1QⅡTⅡ及新出现的心电轴右偏为APE的特异性ECG改变;③核素检查肺灌注分布稀疏或缺损,肺通气正常;VCG检查右心房、右室扩大伴右心室运动异常,左心房、左心室缩小伴室间隔左侧移位等为APE特征性改变;④肺动脉造影是术前诊断APE的惟一可靠方法;⑤APE应及早行溶栓治疗。

    2006年05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130例临床观察

    朱秀云;曲维兰;卢孝梅;

    2006年05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外科高危复杂型颅外血管阻塞性疾病(附7例报告)

    孙鹏;彭军;

    对7例外科高危的复杂型颅外血管阻塞性疾病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支架定位准确,4例患者血管狭窄完全消失,3例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减少90%,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23个月,均无短暂性脑缺血(T IA)发作或脑梗死发生。提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外科高危复杂型颅外血管阻塞性疾病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2006年05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FIB检测与分析

    李艳花;范颖;刘红;

    2006年05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雌、孕激素受体,胰岛素生长因子-I及其受体在子宫肌瘤中表达的研究

    姚随萍;孔北华;

    采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了3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组织及肌瘤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IGF-1受体(IEG-I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发现IGF I与ER、PR表达关系密切,提示IGF-1在子宫肌瘤的发生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2006年05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孙钦松;

    2006年05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用于急诊PCI的安全性评价

    罗林杰;王朝晖;

    110例起病12h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的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按介入治疗时使用的支架分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组(A组,50例)和金属裸支架组(B组,60例)。结果两组PC I术均获得成功;A组无1例发生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B组1例发生急性血栓形成。提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AM I是安全的。

    2006年05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效果分析

    陈丹霞;苗冬云;郝忠瑞;

    2006年05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D-J管递进式留置持续扩张术治疗尿道狭窄(附60例报告)

    李明君;杜金霞;孟凡全;王亚非;

    对60例尿道狭窄患者行D-J管递进式留置持续扩张术。术中根据尿道狭窄情况,用斑马导丝将3根D-J管经尿道通过狭窄段依次置入膀胱内,依靠两端的弯曲固定于尿道内,放置男用尿袋引流尿液,1~2周后更换递增型号的D-J管及尿袋,直至能放置3根8F的D-J管并带管6~8周;置管困难或狭窄道细、有假道、合并结石者采用骶管麻醉或尿道黏膜麻醉用腔镜,直视下置入D-J管,并处理假道或结石。结果本组均可扩张至置入3根8FD-J管,6~8周拔管后除1例仍排尿困难外,余均自行排尿通畅,随访1~3a,3例需定期做尿道扩张,其余无复发。认为D-J管递进式留置持续扩张术治疗尿道狭窄操作简单灵活、疗效确切、损伤轻、刺激小、恢复快,且能自洁尿道,可反复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6年05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胸腔镜手术56例体会

    袁振涛;

    2006年05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膈疝修补术12例麻醉管理体会

    王桂娥;殷积慧;柴洁;潘维敏;

    2006年05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12例临床分析

    王爱琴;

    2006年05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18例效果观察

    赵学忠;

    2006年05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IGT23例疗效观察

    单军;

    2006年05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吉西他宾在泌尿道移行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

    王伟;李文平;郭跃先;郭铁;马建国;

    2006年05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椎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中的应用

    王建华;戴守平;孙全余;

    2006年05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纳洛酮治疗胎儿窘迫54例分析

    王悦;

    2006年05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上下腹联合手术31例临床分析

    高雷;孟俊红;雷淑兰;

    2006年05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113例临床分析

    贾廷印;李海中;

    2006年05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9例临床分析

    杨昌辉;

    2006年05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早期“锁孔”开颅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76例体会

    卢一悦;

    2006年05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胆通中黄芩苷的含量

    宋振民;梁永广;赵秀杰;

    2006年05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海妇洁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刘玉爱;綦秀芬;刘涛;付晓悦;

    2006年05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心慌、头晕、晕厥

    苑海涛;朱兴雷;

    2006年05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进展

    苏江利;郭春杰;刘力峰;

    2006年05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NF-κB与神经损伤

    鲁秀敏;王永堂;余瑛;杨艳红;

    2006年05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进展

    张晓;傅志俭;

    2006年05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迈普新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7例临床观察

    马茂欣;马琳;

    2006年05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源性艾滋病高发村村民H IV传播相关行为因素调查分析

    张卫东;胡东生;张美喜;郗园林;段广才;

    2006年05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64例疗效分析

    谢国明;郭建新;耿伟;

    2006年05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改良袢式胆肠内引流术治疗老年梗阻性黄疸23例

    刘大晗;侯俊青;史朝晖;叶金芳;

    2006年05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奥硝唑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87例疗效观察

    刘丛华;周民战;

    2006年05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膝关节镜手术258例护理体会

    冯玉婕;吕志宏;李萍;

    2006年05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92例VLBWI并发症的观察及监护

    孔德凤;谭庆珍;张学花;

    2006年05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63例护理体会

    张学花;左玲;袁久莉;

    2006年05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