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翔;潘铁成;胡敏;李军;陈涛;刘立刚;郑智;
目的探讨骨骼肌化胸廓内动脉(ITA)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优越性。方法采用剪刀和钛夹将骨骼肌化的ITA游离,并将其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共游离ITA 61根,并顺利用于6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平均获取时间为26.8m in。骨骼肌化ITA平均血流量吻合前为86.5m l/m in,吻合后为26.4m l/m in。随访1~31个月,无心脏相关性死亡和事件发生。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骨骼肌化的ITA和带蒂ITA一样安全、有效。
2006年06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范全心;李德才;王安彪;杜亮;訾捷;张文龙;邹承伟;
目的比较HTK液和含血停搏液在复杂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0例重症复杂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HTK液组(16例)手术中采用HTK液保护心肌;对照组(24例)术中采用常规1:4含血停搏液保护心肌。测定术前、主动脉开放后8h、24h、48h血中肌钙蛋白I(cTn I)和磷酸激酶同工酶(CK-M B)浓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率、机械通气支持时间、ICU监护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HTK组和对照组平均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分别为87.5%、64.6%(P<0.05)。主动脉开放后8h、24h对照组cTn I和CK-M B均明显高于HTK组(P<0.05)。两组其余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HTK心脏停搏液对复杂重症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略优于1:4含血停搏液。
2006年06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庄海英;谢宏文;李铮;2006年06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包海军;高百顺;李天成;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 I)对二尖瓣置换患者血浆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二尖瓣置换患者随机平分为A、B两组。A组预冲液中加入UT I 1.5万U/kg,B组不加。分别于术前、主动脉及心脏插管体外循环(CPB)后30m in、开放升主动脉后1h、6h及术后24h从中心静脉插管采集血标本共5次,用放免法检测血浆TNFα-、IL-6、IL-8水平。结果两组术后TNFα-、IL-6和IL-8水平均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1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两组TNF-α和IL-8水平在术后24 h后基本恢复正常,而IL-6仍保持较高水平。B组TNFα-、IL-6和IL-8水平在开放升主动脉后1h、6 h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UT I能明显降二尖瓣置换患者血浆TNFα-、IL-6、IL-8水平,从而有效降低由CPB引发的炎症反应,对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有保护作用。
2006年06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辛凌澎;柏本健;王春贵;王吉秋;万峰;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中转体外循环(CPB)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2例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中改行CPB为观察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转OPCAB的相关因素,采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对筛选出的相关因素建立判别方程,并进行验证。结果急症手术、左心室射血分数、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室性心律失常、远端吻合口数目依次是OPCAB中改行CPB的相关因素。结论OPCAB中转CPB的相关因素比较复杂,可采用建立的判别方程进行判断。
2006年06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泮思林;邢泉生;孙龙;
目的探讨自大鼠外周血中获取内皮前细胞(EPC)的方法。方法SD大鼠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后抽取外周动脉血,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用完全培养液在体外培养后进行CD31、CD34、FLK-1和vW F免疫荧光染色,并检测其结合UEA-1、摄取acLDL的能力。结果将此方法收获的细胞进行CD 31、CD 34、FLK-1和vW F免疫荧光染色并检测其结合UEA-1、摄取ac-LDL的能力,证实为EPC。结论G-CSF刺激、密度梯度离心、完全培养液法可自大鼠外周血中获取较多EPC。
2006年06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金芳;刘蓓;王霞;2006年06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怡;商学军;葛京平;黄宇烽;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PC-3细胞与100、200、300μg/m l的原花青素共孵育,分别在24、48和72h时采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噻唑蓝(M 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原花青素可引起PC-3细胞形态明显改变;抑制PC-3细胞增殖,不同浓度(100、200、300μg/m l)原花青素对PC-3细胞作用72h时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5.2%、70.9%和85.2%;FCM检测表明原花青素可诱导PC-3细胞凋亡,300μg/m l原花青素处理72h引起36.3%的凋亡率。这3种作用均随原花青素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原花青素可在体外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2006年06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古燕平;闫方明;2006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石敦;夏良平;赖延东;
目的探讨重组人颗粒酶B(G rB)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重组表达质粒pCDNA 3.1-G rB经限制性内切酶N otⅠ与X baⅠ双酶切以及DNA测序鉴定无误后,转染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细胞,同时设空白组、pCDNA 3.1转染组作对照。转染后48h,用RT-PCR法鉴定各组质粒的整合和G rB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采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M TT法检测胃癌细胞生长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21.00±2.58)个和pCDNA 3.1转染组(18.50±2.64)个相比,pCDNA 3.1-G rB转染组(9.00±0.82)个的集落形成数目明显减少(P<0.05),细胞生长速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G rB对人胃癌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2006年06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云;梁宪斌;纪媛媛;李醒亚;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TX)节律化疗对L ew is肺癌(LLC)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C 57BL/6小鼠皮下接种LLC细胞,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相应治疗。隔天测量小鼠体重及肿瘤直径。处死后称瘤重,用抗CD 31抗体做肿瘤内微血管计数,用PCNA抗体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状况,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CTX节律化疗对LLC的生长及血管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比传统化疗(M TD)疗效好且毒性低。对照组、节律组和M TD组皮下瘤重分别为(3.72±0.60)g、(1.85±0.38)g和(1.93±0.41)g,微血管计数分别为(26.38±2.56)个、(15.09±3.03)个和(23.51±2.78)个,PCNA指数分别为83.88±3.72、81.60±4.21和71.80±3.86。节律组可见大量的变性坏死,而对照组和M TD组少见。结论CTX节律化疗可明显抑制LLC的生长及血管生成,其抗肿瘤效果与抗血管生成作用有一定相关性。
2006年06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孙毅;马润伟;张桂敏;2006年06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盛新华;卿三华;李镏洋;
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A p igen in处理,72h后分别用M TT、W ST-8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乳腺癌细胞M CF-7生长抑制率结果相似,但W ST-8法步骤少,操作更为简便,值得推广。
2006年06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0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贾世孔;2006年06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苏民;徐平;李贞福;王福和;高洪波;
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168例。结果166例症状明显改善,随访3~43个月,均未再次发生心绞痛;围术期死亡2例,1例术后9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认为OPCAB早期疗效满意,良好的暴露、麻醉和充分的体外循环准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2006年06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留倩;司马靓杰;2006年06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正清;孔祥荣;刘晓程;王凯;路万里;
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102例患者中,61例采用传统的全程切口(ORAH)切取桡动脉(RA),41例采用内窥镜(ERAH)切取RA。ERAH法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RAH法(P<0.05),切口长度显著短于ORAH法(P<0.01),且美容效果显著。认为ERAH法安全可行,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2006年06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浦;2006年06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维;李德才;
67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2例,其余65例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减小。认为手术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有效方法。
2006年06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房永红;常宗娥;王学霞;2006年06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堂;马增山;马胜军;董铭锋;冯致余;唐培哲;
总结23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二次开胸止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及治疗经验。认为术中严格止血是减少术后二次开胸的关键,术后一旦有二次开胸止血指征,应尽快开胸止血。
2006年06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风;梁郑;2006年06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邹鲁闽;李培杰;马延平;王明华;郭洪山;王春祥;
在体外循环下行再次瓣膜置换术96例,手术过程均顺利。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膜式氧合器的应用、良好的心肌保护、抑肽酶术后止血、应用超滤或改良超滤是再次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管理的关键。
2006年06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晓明;张学宪;吴云舒;江南;2006年0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柴守栋;马增山;马胜军;董铭锋;
回顾性分析15例心脏穿透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2006年06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森;洪亮;2006年06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润伟;孙立忠;孙毅;蔡冰;张桂敏;
对2例D e B 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全弓置换及支架象鼻手术。术后患者心功能良好,人造血管通畅。术后4个月彩超和M R I示支架远端主动脉真腔扩张良好,假腔内血栓充填。
2006年0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旭光;李文晓;秦春新;于戈;王连华;
466例受检者在电子胃镜下用1.5%~2%卢戈碘液行食管黏膜染色,参照染色标准,记录浅染区或不染区的部位、大小、形态,并指示性咬检2~6块行病理或快速病理检查,确定食管病变的性质和分期。结果466例中未见异常者25例,余441例发现682处可疑病变,表现为3种特征性改变,原位癌或鳞癌均行内镜下电切或手术,并为病理证实。认为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联合指示性咬检是诊断食管肿瘤,尤其是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的重要手段。
2006年06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元洪;王现国;2006年06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娜;王淑秀;王洪兴;张哲莹;杨晓煜;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食管黏膜和6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 IF-1α)的表达。结果H IF-1α的阳性表达率随食管癌体积增大、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78.26%)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1.35%),P<0.05。提示H IF-1α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食管鳞癌癌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并参与了淋巴结转移。
2006年06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原;2006年06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茂华;张庆广;王玉玖;王哲;马明玺;
对9例发生吻合口瘘的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空肠造瘘行肠道内营养,同时胃窦部切口逆行置入胃管行胃减压引流后,经口服亚甲蓝证实吻合口均愈合。认为逆行置管胃减压引流同时肠内营养是治疗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
2006年06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解祺;倪纯;2006年06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林浩;沈毅;姜爱卿;
371例胸外伤患者中,29例早期(伤后48h以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回顾性分析表明,年龄≥60岁、肺挫伤、合并慢性肺疾病和有酗酒史、GCS<8分、呕吐误吸、血压<90/60mmHg与钝性胸外伤后早期并发ARDS密切相关。
2006年06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伟;郑力鹏;刘广华;胡爱云;2006年06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培杰;柳建芬;王明华;张明;刘天起;
采用体外循环区域隔离高温灌注化疗治疗下肢恶性骨肿瘤7例,效果良好。认为本疗法通过高温和化疗的双重作用,既可以控制和杀灭肿瘤细胞,又可以提高肿瘤的手术切除率,同时可保全肢体,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效果满意。
2006年06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淑臻;2006年06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戴冬梅;薛兆武;轩秀萍;孙鹏;赵莉;陈云;
450例弱视患儿按弱视程度分为双眼轻、中度弱视及单眼轻、中、重度弱视共5组,各组均随机分为3个治疗分组各30例,分别采用遮盖法、增视法、综合疗法(遮盖法加增视法)治疗。结果增视法治疗双眼弱视疗效优于遮盖法(P<0.05),综合疗法治疗单眼弱视,疗效明显优于遮盖法和增视法(P<0.01)。认为增视法治疗双眼弱视及遮盖法加增视法联合治疗单眼弱视,疗效较好。
2006年06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洪树;许艳梅;2006年0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晓红;安娟;
选择行一次根管手术的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炎患者465例(482牙),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Cortisom ol糊剂、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碘仿氧化锌糊剂作为一次根管治疗术的根充材料,观察3组术后1周内急性炎症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内,3组急症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8%、17.50%、18.95%。A组急症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认为Cortisom ol糊剂在一次根管治疗术中应用近期效果好。
2006年06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国山;李建昌;张会清;李春明;2006年06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海平;王凤华;赵会元;姚如永;
应用EL ISA法测定158例乳腺癌、51例乳腺良性疾病及43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肿瘤相关抗原153(CA 153)、癌胚抗原(CEA)水平,用光电比色法检测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结果初治、治疗无效及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CA 153、CEA、TSGF水平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健康体检者和治疗显效组的水平;上述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高于任意两项联合检测或单项检测,而特异性以CA 153为最高。认为上述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判断乳腺癌预后及监控其复发和转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06年06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福梅;2006年06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邵斯亮;李青;
对4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双侧睾丸切除术+间断应用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治疗后平均随访28个月。所有患者排尿通畅,无血尿,直肠指诊前列腺缩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明显下降,11例骨转移者骨痛减轻或消失,复查CT或X线显示转移灶缩小。带瘤生存>3a者21例。死亡8例,其中3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5例死于全身衰竭。认为TURP联合雄激素阻断(IAB)能显著缓解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2006年06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董经光;程思强;卢金修;李景涛;荣林;高德军;2006年06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子迎;张作峰;周晓燕;戚海英;徐相文;
经瘢痕内切口将扩张器置入未成熟瘢痕及其周围正常皮肤下形成的腔隙中,定期扩张器内注水,将瘢痕周围正常皮肤软组织扩张后将瘢痕切除。结果所有观察病例均扩张后修复成功。认为经瘢痕内切口扩张器置入是一种有效的瘢痕修复方法。
2006年06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凤萍;张建忠;赵建平;
对34例多次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采用外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效果满意。认为此法不仅定位准确、效果可靠,而且无需患者配合、安全性强。
2006年06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仁德;李文锐;李文虎;袁艾东;刘强;
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针治疗新鲜胫骨骨折48例,其中36例获得随访,骨折均达解剖复位愈合。认为旋入式自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具有简单、微创、骨折愈合率高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2006年06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永娥;王金霞;2006年0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谷增泉;孙雪生;王加利;申立林;蔺楚;
对36例手指撕脱伤患者应用显微镜吻合小静脉,切取大小不同趾甲皮瓣修复指端撕脱伤、残指骨骼外露,延长并再造指体,方法简捷易行,且避免了足部供区大面积解剖创伤。
2006年06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晓霞;陈红敏;成慧君;
对20例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行手术+放疗/化疗,4例行单纯放疗,1例行单纯化疗,化疗+放疗3例。结果本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35%,5年生存率为10%,平均生存28个月;7例存活3a以上者均为Ⅰ、Ⅱ期患者;12例手术患者中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脉管瘤栓者,分别平均生存8、42和16、40个月。认为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联合应用放疗、化疗效果较好。
2006年06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于文涛;林洋;曲金龙;2006年06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群;金华;刘华;
采用游离胸脐皮瓣治疗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37例。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35例,部分坏死1例,失败1例,无截肢。认为胸脐皮瓣移植是治疗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防止截肢的有效手段。
2006年06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强;徐海霞;马传根;施巩宁;2006年06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文莉;薛玉良;王洪武;李红梅;2006年06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鲁英;梁家立;姜冠华;张维青;姜贯霞;2006年06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吕秀翠;张正惠;侯成玉;苏英;2006年06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滕和志;郭志勇;王向丽;王善磊;孙龙;常谦;2006年06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培哲;马胜军;马增山;董铭峰;柴守栋;冯致余;王建堂;2006年06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立彦;孙百秀;齐萍;曹倩;于桂玲;邢泉生;2006年06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方良;许林;李厚怀;2006年06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狄景霞;2006年06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法成;傅强;李善军;2006年06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彦;陈兆平;俞荷芳;2006年06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东升;赵家琦;李清贤;张金国;2006年06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雪飞;杜贾军;孟龙;陈景寒;2006年06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邹承伟;2006年06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红昕;黄俊杰;张祎炜;2006年06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天起;2006年06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訾捷;2006年06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范全心;2006年06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万克林;周长友;李启鄂;2006年06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谷志涛;刘鲁祁;2006年06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美兰;涂英;罗志方;丁梅;2006年06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玉辉;徐平;杨苏民;江蕊;王琛;2006年06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邢泉生;纪志娴;2006年06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宋宇;2006年06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柏本健;辛凌澎;王春贵;王兆东;周保国;王吉秋;2006年06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勇;滕和志;陈艳;于松阳;林乐文;万连壮;邹晓霞;2006年06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庆显;杨晓燕;2006年06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涛;申立林;李新霞;孙雪生;2006年06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莉;陈荣;刘艳;2006年06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曾丽芬;沈建伟;朱美萍;陈丽珍;陈光兰;2006年06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刁莲英;2006年06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继玲;2006年06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06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06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