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志刚;丁璇;孙鹏;王成伟;彭军;沈寻;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评估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对105例症状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术前全脑血管造影,对相关影像学信息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136支狭窄血管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不同时期进行脑血管造影随访。结果70处血管狭窄恢复正常血管直径,54处残余狭窄<20%,7处残余狭窄为50%~80%。5例因支架不能输送到位而放弃手术;术中血栓保护伞完全被封堵1例。患者术前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70例患者获得术后1~36个月的脑血管造影随访,颈动脉再狭窄2例,椎动脉起始部再狭窄6例,颅内动脉再狭窄6例。结论术前充分评估脑血管造影结果并据此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是保证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安全性的前提。
2006年08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文明;许春胜;盛玉国;李乃选;王保华;
目的探讨实施急诊靶血管内溶栓术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和相关因素。方法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对17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于就诊1h内行急诊靶血管溶栓术。结果17例患者术后完全康复12例,肌力改善2~3级2例,无效2例,死亡1例。结论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实施急诊靶血管内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效率高、可行性强、疗效好。
2006年08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秀芳;陈桂玲;2006年08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民锋;余险峰;郭伟;董泾青;左石;罗剑;徐立宁;邹声泉;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P I3K)LY 294002[22(42吗啉基)282苯基24氢212苯并吡喃242酮]对胆管癌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LY 294002用于胆管癌细胞系QBC 939,M TT法检测单独使用5-Fu、MM C、塞莱西布及联合磷酸化抑制剂LY 294002,对体外培养的胆管癌细胞系QBC 939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QBC 939凋亡抑制率。结果LY 294002作用后,5-Fu、MM C及塞莱西布对胆管癌细胞系QBC 939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且能提高其凋亡率。结论LY 294002能有效提高化疗药物5-Fu、MM C、塞莱西布体外对QBC 939细胞抑制作用的敏感性;抑制P I3K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可明显提高胆管癌的化疗效果。
2006年08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鑫;陈永安;边玉松;崔广强;潘树茂;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研究对象为9例宽颈动脉瘤、5例夹层动脉瘤及1例梭形动脉瘤,其中6例采用N euroform支架,9例使用BX支架,首先将支架跨动脉瘤颈放置,通过支架上的网眼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内,填塞弹簧圈。结果15例手术均成功,术后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载瘤动脉畅通。造影随访7例(随访期6~18个月),未见有动脉瘤显影,载瘤动脉畅通。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安全有效。
2006年08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涵云;万瑞香;刘玉爱;荆凡波;曲海军;2006年08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翎;罗红敏;陈琳;王春英;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 16)E 6/E 7基因及其蛋白表达在宫颈疾病及其癌变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CR技术检测51例宫颈癌(癌症组)、20例宫颈上皮瘤变(C IN)Ⅱ~Ⅲ级(C IN组)、20例宫颈炎(炎症组)患者病变组织中HPV 16 E 6/E 7基因,并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症组癌组织中HPV 16E 6、E 7的表达情况。结果癌症组、C IN组、炎症组HPV 16 E 6检出率分别为5%、35%、45%,后两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HPV 16 E 7检出率分别为65%、75%、68.6%,P均>0.05;癌症组45例HPV 16 E 6和42例E 7蛋白阳性表达(88.2%、82.3%)。HPV 16 E 6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有无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HPV 16E 7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HPV 16E 6/E 7基因与宫颈疾病及其癌变的关系密切。
2006年08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东方;孙迎;伊添虹;2006年08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颖;张志坚;
目的探讨肝细胞移植(HCT)对失代偿期肝硬化鼠的治疗作用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移植肝细胞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失代偿期肝硬化大鼠分为3组,治疗1组(T 1组,30只),脾内移植肝细胞2m l(2.0×107个/m l);治疗2组(T 2组,30只),在T 1组基础上加尾静脉注射HGF(5m g/100g);对照组(P组,10只)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 l。HCT后第4周计算存活率,第1、2、4、8、12周检测各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SB)、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和脾内移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A I)。结果HCT后第4周,P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T 1、T 2组(P均<0.05);从第1周起P组ALT、TSB、ALB水平、第2周起PT值显著高于T 1、T 2组,P均<0.05。T 1组ALT、ALB水平第4周起、TSB、PT值第8周起显著高于T 2组,P均<0.05;T 2组脾内移植肝细胞的A I显著低于T 1组(P<0.05)。结论HCT可明显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鼠的肝功能并延长其生存期;HGF能减少移植肝细胞的凋亡。
2006年08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荣京;曹向阳;2006年08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亚莉;马文丽;赵海全;莫小阳;郑文岭;
目的设计用于人巨细胞病毒(HCM V)诊断的60-m er长链寡核苷酸探针及微阵列。方法利用生物学软件A rray D es igner2.0,针对HCM V特异且保守的序列设计60-m er探针,利用BLA ST功能将设计探针在G enB ank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筛选得到HCM V特异性O ligo探针,根据各探针的属性特点设计芯片阵列。结果设计得到24条解链温度(Tm值)相近、长度均一的60-m er O ligo探针及其芯片阵列,拟打印成DNA芯片用于HCM V检测。结论利用病原体的生物信息学资料及A rray D es igner2.0生物软件,能有效的进行病毒检测芯片的设计。
2006年08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仁南;黄晓静;王涛;陈复兴;
目的检测浓缩血小板和冰冻浓缩血小板中白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变化。方法用N ageotte法计数新鲜浓缩血小板和冰冻浓缩血小板中的白细胞数量,台酚蓝拒染法计数白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对白细胞表面标记进行测定,用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对同种免疫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新鲜浓缩血小板中的白细胞数约为2.4×106/U,经3个月的冻存有85%的白细胞存活,浓缩血小板中白细胞表型为CD3+CD8+、CD3+CD4+、CD3+CD4-和CD3+CD8-等,并存在较强的同种免疫活性。结论新鲜浓缩血小板和冰冻浓缩血小板中的白细胞均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此为输注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预防输注浓缩血小板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等,建议应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PL型滤器)。
2006年08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立;毕黎琦;邹洪斌;任志霞;
将30只雄性W 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0只。B、C组给予链脲佐菌素(STZ)55m g/kg(溶解在0.1m o l/L的枸橼酸钠缓冲液中,pH 4.2)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DN)模型(血糖>16.7mm o l/L,尿糖+++~++++),A组腹腔注射等量枸橼酸钠缓冲液。成模后第2天开始,C组予洛汀新10m g/(kg.d)灌胃,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0、4、8周分别测定三组24h尿蛋白、肾功能及血清IL-6、IL-8水平。结果C组24h尿蛋白及血清IL-6、IL-8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尿素氮及肌酐亦低于B组(P<0.05、<0.01)。提示洛汀新可影响DN大鼠的免疫功能,显著改善其肾功能。
2006年08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纪建波;张庆柱;李倩;王韦玮;
取成年雄性W 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托吡酯(TPM)组、海人酸(KA)组各40只。分别予托吡酯(TPM)48m g/kg及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用15d,均腹腔注射KA 10m g/kg诱导癫痫持续状态(SE)。观察两组癫痫发作情况;行TUNEL染色观察两组海马神经元受损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TPM组和KA组癫痫发作时间分别为注射KA后(26.1±5.3)m in、(15.3±4.6)m in,P<0.01;TPM组海马病理损伤轻于KA组(P<0.01),caspase-3表达明显低于KA组(P<0.01)。结论TPM对KA诱导的SE发作具有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海马caspase-3的表达,从而减轻癫痫所致的海马神经元损伤。
2006年08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贝绍生;曲群英;黄乃健;
通过组织块法分离并原代培养人肛瘘管壁组织,用胰蛋白酶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消化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获得更加纯化的成纤维细胞;以DM EM培养液为基础培养基,添加胎牛血清(体积分数10%)、青霉素(100U/L)和硫酸链霉素(100U/L),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细胞爬片HE染色,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结构,并对培养成纤维细胞行角蛋白、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分离后的成纤维细胞在第4~12h于体外快速贴壁,第2~4天进入对数期生长、增殖期。细胞起源鉴定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为阳性,角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为阴性。提示该方法所获得的肛瘘管壁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稳定培养,不含有杂质细胞,可为在细胞分子水平上研究肛瘘瘘管愈合的机制提供可靠的细胞模型。
2006年08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蔡克芳;江克华;2006年08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璇;王志刚;王成伟;沈寻;张纪庆;潘顺;
应用水解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34~61岁,平均47岁),其中前交通动脉瘤5例,后交通动脉瘤11例。16例患者16个动脉瘤完全栓塞,其中1例应用球囊辅助成形技术,1例结合N euroform支架栓塞;7例获随访3~9个月,均未见复发。认为水解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确切,复发率低。
2006年08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宋桂梅;2006年08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寻;王志刚;丁璇;王成伟;张纪庆;韩磊;潘顺;
为观察ONYX液态栓塞剂在脑动静脉畸形(AVM)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对25例脑AVM患者于栓塞术中采用ONYX液态栓塞剂。15例栓塞率>90%,5例为80%~90%,5例为50%~70%。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无1例发生癫痫。术后2例颅内出血,2例出现肢体活动障碍,临床随访无症状加重者,造影随访1例术后4个月部分复发。认为ONYX液态栓塞剂栓塞率高,近期效果较肯定,但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评价。
2006年08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伦国英;
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14d后,两组欧洲卒中评分(ESS)均下降(P<0.01、<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期间无明显副作用发生。提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2006年08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丽;赵向东;徐皖苏;2006年08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会梅;
选取42例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予以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治疗。用药4周后观察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从而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示阿托伐他汀短时间内可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hs-CRP水平,改善其预后,对预防脑血管疾病亦有一定作用。
2006年08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静文;魏力华;方颖;
将6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Ⅲ组予以常规治疗,Ⅰ、Ⅱ组在Ⅲ组基础上,分别予阿托伐他汀20m g/d、氟伐他汀40m g/d,均治疗3d。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组治疗后一氧化氮(NO)明显升高(P均<0.05),内皮素-1(ET-1)水平下降,但P>0.05,Ⅰ、Ⅱ组间比较,P>0.05;Ⅲ组治疗前后NO、ET-1无显著改变。证实他汀类药物短期治疗ACS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2006年08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侯俊清;李铁强;杜信毅;朱朝阳;徐文超;李晓东;谢青南;2006年08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翔;毕晓林;王正滨;隋忠国;
将9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随机分为1、2、3组(32例、30例、32例)。1组口服阿司匹林50m g/d,2组口服立普妥10m g/d,三组同时服用上述两种药物,剂量不变。治疗后6个月和2a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各组颈总动脉后壁中—内膜厚度(IM T)及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粥样斑块数量、类型。结果2、3组颈总动脉IM T和动脉粥样斑块数量均显著小于1组(P<0.05,<0.01);动脉粥样斑块类型改善情况优于1组(P<0.05,<0.01)。结论证实立普妥可显著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与阿司匹林联用,效果更佳。
2006年08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智生;2006年08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琳;李喆;华积德;盛援;施俊义;
回顾性分析1980~2004年我院诊治及国内报道的43例分泌脂质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43例均为女性,发病年龄32~81岁,平均52岁;主要症状为乳腺肿块、疼痛及乳头溢液;双侧乳房发病机率相等,病变部位主要在外上象限(76.7%)和中央区(16.3%);形态学特点是肿瘤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脂滴空泡;术前确诊率为乳腺红外线检查71.4%、钼靶X线摄片50%、B超检查73.3%、细针穿刺活检69.2%;癌细胞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高,早期即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77.5%)和血路转移;激素受体ER(-)100%、PR(-)78.5%,癌基因C er-bB-2(+)88.7%、p53(+)78.6%;肿瘤细胞敏感的药物有VM-26和紫杉醇;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及术后选择性放疗和(或)化疗,其中标准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占86.2%;随访35例术后2a内死亡13例,2~4a死亡11例,仅1例生存时间>5a(已全身转移)。我们认为,分泌脂质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恶性程度高,诊断困难,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早期正确诊断及积极综合治疗可望提高生存率。
2006年08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孟俊红;张梅;
将62例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术中分别采用单极电钩凝切法及分离钳剥离肌瘤。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0.05、<0.0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认为单极电钩凝切剥离法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操作方便,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中转开腹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6年08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董火林;是明启;2006年08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景云;宋燕;刘日旭;
对8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观察组)及50例键康人(对照组)的血清肌钙蛋白T(CT 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 B)进行动态测定。结果观察组于发病后4h、1d、3d CT nT浓度及发病后4h、1d后CK-M B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第3天CK-M B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动态观察AOPP患者CT nT、CK-M B有助于判断中毒程度及心肌损伤程度,CT nT特异性更高。
2006年08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齐宗华;西永明;王德春;刘勇;2006年08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郝春玲;蒋昕;张丽英;
将301颗患牙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0颗)采用P rofile机用根管预备器械,用冠根向预备技术预备根管;对照组(151颗)以手用不锈钢K型锉用常规法预备根管。两组均用侧向加压充填法充填根管。结果观察组无根管偏移、根管阻塞、台阶形成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3个根管阻塞,2个台阶形成,9个根管偏移;观察组根管预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根管适填率、断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提示P rofile机用根管预备器械预备根管快速、高效,成形效果好,术后反应少。
2006年08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艳利;王瑞玲;2006年08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晓燕;赵锦波;邢建琴;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宫颈癌组织,20例宫颈良性肿瘤组织,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E lf-1及C-erbB-2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E lf-1与C-erbB-2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P均<0.01),且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1);E lf-1及C-erbB-2的表达强度在宫颈癌组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示E lf-1与C-erbB-2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二者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二者可作为判断宫颈癌恶性程度、评价预后及指导治疗的一项重要生物学指标。
2006年08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时桂琴;陈常娟;王平;王安芳;2006年08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司丁;姚国鹏;魏兆勇;陈如通;
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分为联合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联合组应用α-干扰素300万U,隔日1次肌注,连用6个月;苦参碱150m g静滴,1次/d,3个月。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 l静滴,1次/d,3个月后改为复方丹参片口服,3片/次,3次/d,连用3个月。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HBV-DNA转阴率(41.5%)高于对照组(2.1%),P<0.001。肝功能指标、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认为α-干扰素联合苦参素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效果。
2006年08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田德锋;梁金元;2006年08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玉魁;
将87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雷贝拉唑组)45例和对照组(奥美拉唑组)42例,并同时加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4周为一疗程。停药后4周行胃镜及HP检测。结果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1周末、2周末的症状消失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差异。提示雷贝拉唑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有较高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且止痛效应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2006年08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立全;乔一泽;赵兰华;2006年08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修彩梅;
对12例以无痛性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即电解可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1例。结果动脉瘤完全栓塞8例(66.67%),栓塞95%4例(33.33%)。随访2a,11例动眼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不完全恢复。认为临床应重视以眼科首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可靠。
2006年08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志刚;郑鹏武;郑保良;2006年08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冰;刘步珍;
将13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90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替米沙坦40~80m g,1次/d共8周。对照组予行为治疗(均不愿接受药物治疗),如增加运动量,低盐饮食,少进油腻食物,减轻体重等。结果8周后治疗组血压及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醇(LDL-C)、甘油三酯(TG)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替米沙坦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糖脂代谢。
2006年08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建彬;刘静;2006年08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学芹;解晨;孙迎红;韩俊庆;王信喆;2006年08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振英;2006年08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建中;王鹏;杨瑞恩;2006年08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岱;江腾;李春平;2006年08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景中;曹子洋;朱红霞;张蓓蓓;高伟;2006年08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申翠华;李卫光;朱其凤;2006年08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彧;亓晶;侯严可;2006年08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石义明;2006年08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保平;马金叶;2006年08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李惠新;窦丽娟;2006年08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胜堂;2006年08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萍;王相利;蒲国华;许景伟;李汉增;陈晨;李宝永;2006年08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静瑜;梁红霞;王乃平;2006年08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典芳;吴杰;张军峰;2006年08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秦琍;2006年08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云霞;王莹;武珂;2006年08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璇;王志刚;刘文曾;2006年08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刚;沈寻;2006年08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陆军;叶松;李朝品;2006年08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守忠;李培祥;王贞芳;2006年08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郭大东;高雪芹;韩金祥;2006年08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志远;李伟;刘艳;2006年08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上官景俊;李玖文;徐文坚;2006年08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孙云峰;张梅;2006年08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苗其云;赵清喜;2006年08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建华;2006年08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李先海;辛滨;2006年08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明霞;谢玉兰;2006年08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庆源;胡安新;赵雁鸿;2006年08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杰;吴春林;2006年08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薄其兰;杜雯雯;2006年08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顾延刚;逄林;2006年08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士华;潘永峰;宁勇杰;2006年08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易凡凡;林凤进;赵书英;杨军;李秀丽;2006年08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洪德;魏玉萍;邱莉;2006年08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邢玉荣;王秋红;2006年08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瑞平;柳秋实;张秀平;王妍;2006年08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金耀华;邢海云;姜璐;赵君;2006年08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汪玉凤;2006年08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山东省立医院器官移植、肝脏外科中心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肝脏移植、肝脏外科专业化科室。主要业务范围为肝移植治疗各种良恶性终末期肝病(包括各种原因肝硬化晚期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肝癌,先天性肝病等)。各类肝脏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肝癌、肝血管瘤、肝曩肿、门静脉高压症等),同时开展肾脏等大器官移植。已成功实施我国首例自体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肝移植术,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肺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的肝移植术;我省首例门静脉完全栓塞肝移植术、分期肝肾联合移植术及同期肝肾联合移植术。中心自成立之初即本着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精神,非常注重软硬件建设。分别聘请我国著名肝脏移植专家郑树森院士、王学浩教授、彭志海教授担任名誉王任,定期业务指导,解决疑难问题。中心所有医师均为博士后或博士,毕业于国内各大著名医学院校;中心拥有一流的医疗设备:功能完备的高端呼吸机,各种监护仪器,全自动血气、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药浓度监测仪,超滤空气净化机,多导自动输液泵等。病房条件、设施先进,为病人创造了温馨的就医环境。
2006年08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