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磊;陈孝平;张万广;曹斌;朱鹏;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α(ToPoα)和核增生细胞抗原(PCNA)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分化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未经化疗的原发性肝癌组织中ToPoα及PCNA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ToPoα和PCNA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7%(50/57)和80.7%(46/57)。其表达在高分化与中、低分化肿瘤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P<0.01),在有转移的患者中的表达高于无转移者(P<0.05、P<0.01),在短期生存者中的表达高于中、长期生存者(P<0.05、P<0.01);两者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81,P<0.01)。结论ToPoα和PCNA的检测可作为评价肝癌分化程度和侵袭、转移的指标。
2006年09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陆健;卞建民;时开网;樊克武;蔡永东;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肝细胞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肝癌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及10例正常组织中的OPN,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结果OPN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OPN和肝癌的早期复发转移有关(P<0.01),OPN的表达和MVD呈正相关(r=0.321,P<0.01)。结论OPN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早期复发转移相关;OPN可能参与了肿瘤的血管生成。
2006年09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杜柏荣;2006年09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牟培源;陈靖;孙锁柱;王建晨;蒋小良;何千舸;金美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瘤内注射90钇(90Y)—高温碘油悬液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治疗组12例肝癌患者的27个结节行90Y—高温碘油悬液瘤内注射治疗,对照组10例肝癌患者的23个结节行90Y—普通碘油悬液瘤内注射治疗,两组每个瘤灶内均给予1ml/cm3剂量的碘油与1.0mCi/cm3剂量的90Y悬液。结果除肿瘤外,两组患者其他脏器内均未发现90Y沉积,未见有心、肺、肝、脾、肾及骨髓的异常改变。不同时间点肿瘤均呈缩小趋势,治疗后30d时治疗组肿瘤生长率为-0.47±0.17,显著低于对照组(-0.18±0.22),P<0.01;对照组肿瘤坏死范围均未超过40%;治疗组肿瘤坏死率在3、7、30d时分别为72%、81%、87%,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时间点治疗组坏死率呈增加趋势,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瘤内注射90Y—高温碘油悬液治疗肝癌疗效确切。
2006年09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秀艳;施宝民;于国放;穆庆岭;吴泰璜;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在PHT临床分型及术式选择中的意义。方法对40例不同Child分级PHT患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28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方向及侧支循环形成情况。结果40例中向肝血流者30例(75%),双向血流者6例(15%),离肝血流者4例(10%)。自发性侧支循环形成27例(67.5%)。ChildA、B、C级侧支循环形成比例分别为11/20、6/8、10/12,差异无显著性(P>0.0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侧支循环形成率为78.6%(22/28),无静脉曲张组侧支循环形成率为41.7%(5/12),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观察肝门静脉血流量的良好方法,根据其判断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对PHT的临床分型和根据其分型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09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壬寅;李珊珊;庞霞;
目的探讨EphA2蛋白的表达与大肠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4例大肠腺癌和相应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EphA2蛋白的表达。结果EphA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应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01)。EphA2阳性染色定位于相同区域的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且EphA2蛋白在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60.272,P<0.001)。EphA2蛋白高表达与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大体类型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体积及淋巴结和血行、种植性转移无关(P>0.05)。结论EphA2蛋白的高表达与大肠腺癌的发生和浸润转移有关。
2006年09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宰守峰;谢振斌;2006年09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铁山;王欣;周明凤;
目的观察肠缺血预处理(IPC)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IPC在肠I/R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进行4次循环的5min夹闭/5min开放(即IPC),24h后实施缺血30min再灌注24h,制作I/R损伤模型。检测IPC后肠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以NO2-/NO3-代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观察肠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检测血清NO及血浆二氨氧化酶(DAO),采用Chiu评分法观察肠组织损伤情况。结果IPC后肠组织NO、SOD含量下降,而MDA含量明显升高,肠肌间丛NOS阳性神经元数明显降低,DAO水平明显降低,肠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IPC对I/R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理与灭活了氧自由基,降低NO含量有关。
2006年09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沙树贞;李保文;谢昌华;傅廷亮;张玉武;田洪根;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梗阻性黄疸(OJ)幼鼠肠屏障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Wistar幼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OJ组和OJ+能全素组。OJ+能全素组给予肠内营养10d,总热量为610kJ/(kg.d),氮量1.0g/(kg.d)。实验结束时检测其血清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取腹腔液做细菌培养。结果OJ组血清LPS、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LPS、TNF-α水平显著高于OJ+能全素组,OJ+能全素组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1例(1/12)、假手术组2例(2/10)、OJ组7例(7/8)、OJ+能全素组4例(4/8),OJ组与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肠内营养有助于减轻OJ幼鼠肠屏障功能的损害。
2006年09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09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芸;王小玲;左连富;王永军;吴国祥;
目的探讨MCM2作为细胞新增殖指标的可靠性及其对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CM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及与食管鳞癌分化、分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MCM2的表达强弱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化越低,表达越明显(P<0.01);表达强弱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无关。MCM2与PCNA呈显著正相关(r=0.701,P<0.01)。COX回归模型显示肿瘤分期、MCM2为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MCM2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增殖速率和预后的独立指标,其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2006年09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田忠;2006年09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勇;巴彩凤;张元和;
目的观察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卵磷脂复合材料修复早期兔股骨头坏死(ANFH)病灶清除后缺损区的成骨能力,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液氮冷冻制备兔双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实验侧植入rhBMP-2/卵磷脂复合材料,对照侧植入单纯卵磷脂片;3、6、9周时取股骨头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Ca2+测定,评价rhBMP-2/卵磷脂复合材料成骨效果。结果3周时实验侧缺损区可见成骨细胞和骨细胞,9周有大量的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对照侧仅见纤维组织充填;ALP活性及Ca2+含量实验侧均高于对照侧。结论rhBMP-2/卵磷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活性,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能够有效的提高ANFH的骨修复能力。
2006年09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思锋;杜柏荣;2006年09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潇;潘铁成;陈涛;
为了降低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技术难度及提高存活率,将Chen式术式加以改进,采用供心左肺动脉与受体右颈外静脉端端吻合。结果表明新术式降低了手术难度,7天存活率为93.3%。认为新术式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2006年09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万利;孙波;2006年09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国栋;吴静;强占荣;李娟;周永宁;王爱勤;薛群基;
不同浓度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COPADG)作用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24h,结果显示随COPADG浓度的升高Eca-109细胞的抑制率增加,Eca-109细胞凋亡率与COPADG浓度呈正相关,r=1.0,P<0.01;Eca-109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与Eca-109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1.0,P<0.01。认为COPADG可能通过提高Eca-109细胞内ROS水平诱导Eca-109细胞凋亡。
2006年09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再新;2006年09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乐平;靖昌庆;石玉龙;刘洪俊;郭琼行;
对51例胃间质瘤(GST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查发现CD117阳性47例(92.2%),CD34阳性36例(66.7%),平滑肌抗体(SMA)阳性12例(23.5%),S100阳性7例(13.7%)。恶性GSTs的5年生存率(53.8%)及潜在恶性GSTs的5年生存率(61.1%)较良性GSTs的5年生存率(90.7%)低(P<0.05)。肿瘤完全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72.4%)较姑息性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41.9%)高(P<0.05)。表明免疫组化指标CD117和CD34的检测有助于GSTs的诊断正确率,手术的关键是切除范围要完全。
2006年09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爱军;郑宝军;吴敏兰;潘立峰;李大志;冯俊伟;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和健康正常人血清可溶性CD44v6(sCD44v6)含量进行检测,并以免疫组化SP法测定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中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胃癌组织中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含量和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因此认为CD44v6的检测在胃癌的辅助诊断、手术疗效和浸润转移程度的判断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006年09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09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英娟;孟令新;薛英杰;李强;宋希元;
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64份胃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结果显示癌组织中COX-2和VEGF-C的表达均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二者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且与癌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认为COX-2和VEGF-C高表达在胃腺癌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6年09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咏梅;雷大鹏;2006年09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云峰;孙颖;于海涛;邹晓艳;张平;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42例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综合治疗。发现非手术治疗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均低于手术治疗的患者。说明以个体化综合非手术疗法治疗SAP优于手术治疗。
2006年09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鞠应东;鞠丽娟;辛福泽;李强;2006年09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姜飚;周生慧;贾振忠;
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患者,15例行静脉肌袢成形术,25例行耻骨上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前者效果欠佳,后者效果较理想。说明耻骨上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2006年09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古燕萍;闫方明;2006年09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金芳;华积德;史朝晖;刘大晗;
回顾分析46例严重肝损伤救治情况,结果治愈38例,死亡8例(17.4%)。主要死亡原因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认为快速有效复苏、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与方式、避免腹腔内隐蔽部位受伤脏器漏诊、妥善处理合并伤、正确术后处理是抢救成功之关键。
2006年09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庄会文;徐蒙;邱胜华;刘成良;2006年09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富乾;王计云;刘湘泽;乔远望;
40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根治性手术27例,姑息性切除10例,单纯结肠造口及捷径手术3例。术后切口感染12例,肺部感染3例,无肠瘘,围手术期死亡2例。认为完善术前术中处理是减少一期切除吻合术术后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2006年09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凤云;2006年09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雪飞;杜贾军;孟龙;陈景寒;
采用MTT检测法、集落形成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体内实验,观察藤梨根提取物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各浓度的藤梨根提取物对肺腺癌A549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效应,且呈现出明显的时相性和量-效依赖性;藤梨根提取物作用后G0~G1期细胞数增加,细胞出现凋亡,并随药物浓度增大作用增强;移植瘤体内试验显示藤梨根提取物高剂量组移植瘤生长缓慢,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表明藤梨根提取物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在体内外均有生长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细胞凋亡。
2006年09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张昕;黄李法;卢晓敏;
31例脑室出血患者,单侧侧脑室出血者单纯行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术,多脑室出血者先行脑室外引流,再行腰大池置管引流。结果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少于未引流者。认为该方法是治疗脑室出血的良好方法。
2006年09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尹德娥;林雪;2006年09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琳;高振利;杨明山;吴吉涛;石磊;孙德康;
对30例输尿管上段息肉、狭窄和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游离病变部位,然后扩大Trocar戳口至2~3cm,将病变部位提出腹壁外,采用开放手术完成切开、置放双J管和吻合等操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漏尿、感染等并发症。认为在输尿管上段良性病变手术中采用腹腔镜辅助技术,避免了全腹腔镜操作的困难,手术安全,不增加损伤和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2006年09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海军;费威;2006年09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晋继忠;刘润;张文华;马金来;
应用带蒂阴茎阴囊联合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22例,手术一次成功18例(81.8%),出现尿瘘4例,3例二次手术成功,1例三次手术治愈。认为该术式治疗重度尿道下裂取材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
2006年09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艳梅;申康;霍春梅;2006年09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玉成;刘高强;亓连军;马民;刘法生;
对138例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B超检查120例,96例有异常表现;CT检查75例全部显示肾损伤;静脉尿路造影检查(IVU)36例,19例有异常表现。保守治疗112例,手术治疗26例。治愈134例,死亡4例。认为CT检查准确率高,严格掌握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指征是处理肾损伤的关键。
2006年09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通;2006年09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军义;
对108例髌骨骨折患者经前正中切口入路分别应用克氏针张力带法、AO空心拉力螺钉+钢丝张力带法、镍钛形态记忆聚髌器(NT-pc)固定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认为前正中切口入路在术野显露、复位及固定方面与髌骨前下方横弧性切口、“U”形切口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
2006年09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琨;王敏;2006年09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宗宝;赵风林;王文德;王鑫;赵亮;
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各种原因所至的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3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24个月,手的外形及功能恢复较好。认为该皮瓣切取容易,是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2006年09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廷印;李海中;2006年09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保罗;王琳;马崧;胡云兰;刘武生;
经纤维喉镜行儿童声带小结、息肉摘除术216例。治愈83例、显效101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100%,均无并发症发生。认为纤维喉镜下儿童声带小结及息肉摘除术操作方便、安全、疗效好、术后恢复快。
2006年09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风泽;齐风海;孙保祥;李风英;2006年09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金梅;王绪增;卢成焱;
回顾分析204例(294只眼)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发现其常见原因为房水滤过过畅、结膜瓣渗漏及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保守疗法治愈。
2006年09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凤珍;2006年09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万凤;王敏;汪志敏;
应用综合评分法对640例妊娠37~44周的孕妇进行胎盘功能评定。结果发现≥6分时,诊断胎盘功能减退的特异性为98.62%,准确性为96.50%。认为综合评分法是一种较准确实用的判断胎盘功能的方法。当评分≥6分时,提示胎盘功能减退,应及时终止妊娠。
2006年09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贾玲;
22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17例剖宫产结束分娩,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自然分娩,1例死亡。认为对产科DIC应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其中适时、适量应用肝素非常重要。
2006年09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德娥;解敏;徐永萍;
126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三组,A组采用甲氨蝶呤(MTX)治疗,B组采用MTX+米非司酮(RU486)治疗,C组采用RU486治疗。B组疗效(治愈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好于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而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认为单用RU486治疗异位妊娠治愈率低,恢复慢。
2006年09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雪霞;
对165例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产妇及其胎儿、新生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乙肝肝功异常组的剖宫产及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母亲及胎儿、新生儿预后均有不良影响。
2006年09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晓明;曾庆良;程家平;谢铭;郑兴斌;2006年09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洪珍;黄儒收;颜敏;彭德付;2006年09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步兴;丛海波;翟建国;2006年09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斌;张志勇;孙新;宿学家;朱斌;李萌;2006年09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晓霞;李秀荣;陈红敏;2006年09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庆华;2006年09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霍春梅;崔如意;范敏;薛靖;2006年09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庆贺;王爱芝;杨景东;2006年09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代秋菊;2006年09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峰;2006年09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牟利江;2006年09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春清;王成华;吴宗桧;2006年09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吴泰璜;施宝民;秦成坤;2006年09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宝民;穆庆岭;吴亚光;杨镇;2006年09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阮长乐;卢俊;2006年09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忠学;徐健;吴亚光;2006年09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艳丽;2006年09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亚光;陈军;2006年09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金艳;王素云;2006年09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永先;2006年09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高洪波;杨东东;2006年09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夏庆华;金讯波;王慕文;2006年09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姬社阁;2006年09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苏忠学;吴泰璜;2006年09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明;刘伟华;逯传玲;李汝峰;2006年09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丽;滕怀兰;秦丽丽;2006年09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志恒;郭广星;鹿青龙;2006年09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涛;田春丽;2006年09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子丽;李新蔚;2006年09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爱华;康志秋;2006年09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燕;鲍玉松;2006年09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洪杰;陈俊霞;2006年09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09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