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栋元;马廷行;唐晓勇;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CR7、CXCR4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4例~a期NSCLC患者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和9例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中CXCR4、CCR7的表达。结果64例肺癌组织中39例呈CXCR4阳性,41例呈CCR7阳性;9例癌旁正常肺组织CXCR4、CCR7均阴性;CXCR4、CCR7表达均与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有关,与年龄、性别、吸烟史、组织分级、局部浸润及病理类型无关;ROC分析显示,联合检测CXCR4、CCR7对诊断NSCLC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高。结论CXCR4、CCR7可能与NSCLC淋巴结转移有关,联合检测可预测NSCLC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指导手术切除范围。
2006年1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薛燕;王玉凤;2006年11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会娟;李建生;李道明;张志宇;曹静;段艳峰;李海梅;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AngⅡ)及其受体1(AT1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其食管断端正常鳞状上皮中Ang、AT1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Ang、AT1R和VEGF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鳞癌细胞;AngⅡ、AT1R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鳞状上皮(P均<0.01);癌组织中Ang的表达程度与VEGF的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s′=0.4249,P<0.05),AT1R的表达程度与VEGF无相关性(rs′=0.1298,P>0.05)。结论食管鳞癌癌组织中高水平表达AngⅡ及AT1R,二者可能通过诱导VEGF的产生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2006年1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永献;肖淑欣;姚远;孙桂荣;赵洪国;李海霞;
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化疗过程中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判断骨髓造血功能早期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血细胞计数仪检测25例ANLL患者(ANLL组)化疗前、骨髓抑制期、骨髓恢复期及化疗后血小板计数(PLT)、网织血小板绝对值(RP)、网织血小板百分数(RP%),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NLL组化疗前PLT、RP低于对照组,P均<0.05;RP%与对照组比较,P>0.05;骨髓恢复期RP、RP%高于骨髓抑制期及化疗后(P均<0.05),而PLT计数无显著改变(P>0.05);ANLL患者RP%与PLT呈负相关(r=-0.373,P<0.05)。结论与PLT比较,RP能更好的反映ANLL患者的骨髓恢复功能,并可指导临床治疗。
2006年1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德良;马文丽;师永霞;李凌;郑文岭;
目的克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人胚肾293(下称293细胞)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为制备自行设计的以λ噬菌体为载体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核酸疫苗的阳性对照奠定基础。方法以克隆好的pUC18/GFP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GFP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并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BamH及Xho酶切位点,特异性扩增GFP基因。TA克隆后经双酶切、测序等鉴定重组质粒,再经双酶切、连接构建含GFP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酶切鉴定分析后,将该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分布。结果重组质粒经BamH、Xho双酶切成5.4kb与0.7kb的片断,表明表达载体pcDNA3.1(+)中插入了GFP基因片断,测序结果表明编码框正确,并在293细胞中获得了表达,分布均匀。结论pcDNA3.1(+)/GFP真核表达载体已成功构建,并可在293细胞中表达。
2006年11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8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丽武;梁旭霞;2006年11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勇;胡有谷;宁斌;齐宗华;
目的寻找使椎间盘细胞更具生物学活性的培养方法。方法将25例胎儿及成人腰椎间盘细胞分为A组(足月胎儿)、B组(18~24岁)、C组(25~34岁)、D组(35~44岁)、E组(45~55岁),均分别进行单层培养和立体培养,培养检测Ⅰ、Ⅱ型胶原(CⅠ、CⅡ)的含量。结果C、D、E组立体培养较单层培养C、C含量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立体培养细胞具有更大的生物学活性,有助于椎间盘细胞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
2006年11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谢克俭;潘芙蓉;曾焕森;王爱霞;潘辉年;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3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EH,观察组)、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20例EH伴LVH(观察组)患者降压治疗前后血清ET、NO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观察Ⅰ组血清ET明显高于对照组、NO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血清ET明显高于观察组、NO明显低于观察组(P均<0.01),且ET与NO水平呈负相关(r=-0.586,P<0.01);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与ET呈正相关(r=0.427,P<0.05)、与NO呈负相关(r=-0.653,P<0.01)。观察Ⅱ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1)。结论ET和NO两者失衡可能参与了EH及LVH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
2006年11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高恒强;朱海燕;李艳华;张延强;李鹏;朱艳蓉;
目的探讨三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筛选方法检测产ESBLs大肠埃希菌(EC)和肺炎克雷伯菌(KP)的可靠性。方法以头孢三嗪(CFT)、头孢噻肟(CTX)、头孢他啶(CAZ)和氨曲南(ATM)为指示底物,用双纸片协同试验(DDS)、三维试验和双纸片增效试验(IPDD)检测95株EC、14株KP(其中45株ESBLs阳性,64株ESBLs阴性)。结果三种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6.7%、95.6%、84.4%,特异性分别为100%、98.5%、100%,检测效率分别为94.5%、97.3%、93.6%。结论三维试验是一种敏感、可靠的ESBLs筛选方法,但操作繁琐,标本量较少时适用;DDS和IPDD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合于各级医院。
2006年11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明成;郑华;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女性尖锐湿疣(CA)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及方法。方法采用北豆根总碱、蚕蛹复合氨基酸、铜绿等矿物质铬合制成胶体制剂自制成北豆根总碱胶体溶液并用于临床。49例女性CA患者(观察组)外用北豆根总碱胶体溶液涂搽去除疣体和阴道内冲洗、带药,1次/d,7d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用CO2激光仪一次性去除外生疣体,α-干扰素100万U局部封闭,隔日1次,2周为一疗程。结果两组均达到首次治愈;随访8个月,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9例(58.0%),两组复发率比较,P<0.01。结论北豆根总碱胶体溶液局部涂搽和阴道内冲洗、带药治疗CA疗效确切,并能降低复发率。
2006年11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于淑丽;张军;韩硬海;2006年1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莉;王为民;王天成;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各10只。各组均予戊四氮(PTZ)亚惊厥剂量(35mg/kg)腹腔注射,1次/d,A、B、C、D、E组分别同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山莨菪碱、硫酸镁、尼莫地平、胞二磷胆碱,F组同时注射B、C、D、E组所用药物,即“鸡尾酒”疗法。均连用4周。待末次点燃测试后lh处死,免疫组化染色后观察海马CA3区神经元及凋亡细胞数目。结果与A组比较,其他各组神经元数目增多,凋亡细胞减少(P均<0.01);B、C、D、E组较F组神经元数目减少,而凋亡细胞数目增多(P<0.01、0.05)。认为癫痫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鸡尾酒”疗法对海马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较单一药物明显增强;本研究可为“鸡尾酒”疗法治疗癫痫提供理论依据。
2006年11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苗秀兰;孙洪香;2006年11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传才;陈琦;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观察组)及18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E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Hb及RBC计数呈负相关(P均<0.05);血清TPO水平白血病患者(20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则低于对照组,除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清TPO水平与PLT计数不相关外,其他恶性血液病患者均与PLT计数呈负相关。提示除白血病外,其他恶性血液病患者伴发的贫血均可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伴PLT减少时,应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有益。
2006年11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一悦;2006年11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伟;于文彬;胡成进;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5例乳腺癌患者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KLK6mRNA的表达,及其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癌胚表达抗原(CerbB-2)表达的关系。结果KLK6mRNA在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明显升高,P<0.001;伴淋巴结转移者较未转移者明显降低,P<0.01;雌激素受体阳性者明显低于阴性者,P<0.01;在PR、CerbB-2阳性与阴性组无统计学意义。提示KLK6基因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过程。
2006年11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长宇;2006年1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秀英;刘中路;
用RT-PCR法扩增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的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cDNA序列,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0-PSMA转染哺乳动物细胞,鉴定PSMA蛋白表达。序列测定结果表明,两条引物间的片断长度为2279bp,与预期长度一致;将克隆的编码区序列与Genebank的PSMA序列进行Blast对比分析,同源性为99.7%;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表达的蛋白质为膜蛋白,免疫印迹表明表达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kD。提示成功扩增了PSMA编码区序列,构建了PSMA真核表达载体,建立了PSMA稳定表达的细胞株;此研究为PSMA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前列腺癌奠定了基础。
2006年11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阎庆辉;王铁;赵晶;王磊;任鹏涛;王凤安;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Syndecan-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55例胃癌组织及癌旁3cm、癌旁10cm组织中内的表达情况。结果癌旁胃癌3cm及10cm组织中Syndecan-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55%、29.09%、94.55%,MMP-9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73%,81.82%、16.36%;Syndecan-1与MMP-9表达在胃癌及癌旁10cm组织中呈负相关r=-0.480,P=0.000;r=-0.543,P=0.000)。提示胃癌组织中Syndecan-1呈低表达,MMP-9呈高表达,两者呈负相关;二者可能对肿瘤进展及恶性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1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魏娜;杨秀玲;2006年11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军;牛保华;孟庆山;
利用噻唑蓝(MTT)法检测6种化疗药物对24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抑制率,并与体外肿瘤细胞抑制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二者抑制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呈正相关(r=0.657,P<0.01)。对15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根据外周血淋巴细胞药敏实验指导治疗(指导组),结果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经验治疗组(P<0.05)。提示外周血淋巴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临床选择化疗药物有一定参考价值。
2006年1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崔胜堂;2006年1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守勇;张婷兰;徐力;姜加利;孙凯;孙阳;
对72例慢性肝病及22例肝硬化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sCR1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结果慢性肝病患者血清sCR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肝硬化患者血清sCR1浓度显著高于慢性肝病患者(P<0.01);血清sCR1与HA密切相关(r=0.83)。提示血清sCR1与肝脏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肝脏代偿功能的重要指标。
2006年1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曲爱君;张保军;邹秀丽;2006年11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傅山;刘钟滨;李荣秀;
采用免疫印迹电泳检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rhIL-17)纯化产物的免疫活性,以rhIL-17能够刺激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分泌IL-6的特性间接反映其生物学活性。结果rhIL-17纯化产物为单体型和同源二聚体型的混合物,能够刺激人MRC-5分泌IL-6,并呈浓度依赖关系。提示rhIL-17纯化产物具有高活性。
2006年1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亚慧;2006年1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曲勇;王伟玲;廖琳;
对65例肥胖高血压患者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160mg口服,1次/d,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测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及血脂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血压、FINS、C肽及HOMA-IR明显下降,而体重、FPG及2hPG无明显改变。提示ARB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且该作用与减轻体重无关。
2006年1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徐建平;从春花;王芳;孙运军;王孝成;2006年1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友军;张晓;
将23例3.5~9岁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弱视患儿分为A、B两组。两组均行双外直肌后徙术,A组(11例)设计为正位或过矫<10Δ,B组(12例)设计为过矫10~15Δ;术后常规遮盖健眼治疗弱视,术后1、6、12个月随访,测定33cm及5m的斜视角。结果A组术后6、12个月眼位正位率明显低于B组(P均<0.01)。提示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弱视的手术设计以术后过矫10~15Δ为宜。
2006年11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西双;冯培;2006年11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东田;李洁;赵方;刘利华;
采用VITEK32细菌鉴定/药敏仪或K-B法检测临床分离的213株铜绿假单胞菌(PA)对2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高产β-内酰胺酶(AmpC酶)不断增加,提示应开展PA耐药性检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006年11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魏绪廷;2006年11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青;高树生;彭菲;李黎;许华;刘蓓;李校堃;
对58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胶原蛋白海绵治疗;将bFGF-胶原蛋白海绵1片贴敷于宫颈糜烂面,每3d放置1片,2~4片为一疗程,观察糜烂面愈合情况。结果58例患者均取得了显效和痊愈的治疗效果。轻度(100%)和中度(96.4%)糜烂痊愈率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重度(37.5%)糜烂,P<0.01。证明bFGF-胶原蛋白海绵对宫颈糜烂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006年11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杨慧华;2006年1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新;彭立人;孟娟;
将行常规血液透析的30例尿毒症患者按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分为组(hs-CRP>10mg/l,14例)和组(hs-CRP<10mg/L,16例)。测定两组患者脂质过氧化物(LPO)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同时按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及残余肾功能分组,比较LPO和SOD值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组患者LPO水平明显高于组,SOD水平明显低于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hs-CRP与LPO呈正相关(r=0.360,P<0.05),与SOD呈负相关(r=-0.445,P<0.05),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及残余肾功能均对LPO、SOD水平无显著影响。提示尿毒症氧化应激增强,在炎症反应是主要影响因素。
2006年11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侯晓青;李艳玲;张淑兰;2006年11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熊响清;陈菲菲;杨涛;
对5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五组,术后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浓度为:A组0.10%,B组0.125%,C组0.15%,D组0.175%,E组0.20%,舒芬太尼浓度为0.5μg/ml。首次剂量5ml,设定持续输注背景剂量2ml/h,自控镇痛量每次0.5ml,锁定时间15min。分别于术后4、8、24、48h观察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Bromage评分及副作用。结果A、B组VAS评分高于C组(P<0.05、0.01),C组与D、E组比较,P均>0.05;C组Bromage评分低于D、E组(P<0.05、0.01)。副反应发生率D、E组多于C组,P<0.05。提示0.15%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复合用于下腹部术后患者硬膜外镇痛中的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适合临床推广。
2006年11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玉明;2006年1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玉魁;
将37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分为观察组(出血坏死型,17例)、观察组(水肿型,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两组入院当天及综合治疗1周后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15例)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观察组、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观察组明显高于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PCT水平明显高于组及对照组(P均<0.01),而观察组PCT水平接近正常,显著低于入院时水平(P<0.05)。提示血清PCT可以作为AP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2006年1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爱琴;2006年11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颜素华;鲁红;李新丽;2006年11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清;姚宏昌;
对11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别观察1个月和3个月,比较存活者与死亡者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不同MELD评分患者的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存活者与死亡者的MEL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随MELD分值升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死率随之升高,呈显著正相关。认为动态进行MELD评分可用以评价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2006年11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磊;李辉敏;2006年11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祖煌;赵勇;马丽娟;
利用PCR和分子杂交技术对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T833C多态性在中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1122例)中的分布进行检测和分析,并与无脑血管病变的人群(对照组,1123例)进行比较。结果TT、TC、CC三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及833C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CBS基因T833C多态可能不是中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遗传学标记物。
2006年11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力;2006年11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徐加夫;
将3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予扩容、抗休克、预防感染、防治肝昏迷及对症处理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静脉应用奥曲肽,对照组静脉应用垂体后叶素及硝酸甘油。结果治疗组显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奥曲肽辅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2006年11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郑铁苗;杨鲜娜;2006年11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林果;丁西平;孙勇军;董艳光;
对36例(44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腔内激光治疗,其中1例(1条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对其近端20cm大隐静脉主干行腔内激光治疗15min后,切除送病理检查。结果36例患者手术时间(30±15)min,术后第2天下地活动,平均住院4d,10d后恢复正常工作,随访1~12个月无复发;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示大隐静脉主干均发生血栓性闭塞;病理学检查大隐静脉壁穿破,静脉腔内血栓形成。认为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
2006年11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亮;商震;王文德;赵风林;2006年1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爱云;江河清;余祖江;武淑环;周蓉;2006年1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梁邦领;刘明哲;薛爱芹;王海蓉;郭树榜;牛家峰;2006年11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喜周;王彬;李霞;2006年1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侯俊清;刘大晗;李铁强;杜信毅;朱朝阳;2006年11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剑;赵际起;邢海云;2006年11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汉元;2006年11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景杰;2006年11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商震;胡亮;朱登嵩;2006年11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会霞;2006年11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瑜;李琳章;王世端;曾因明;2006年1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喜芳;张志红;武香丽;2006年11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春;范卫华;2006年11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品良;邵松;2006年11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炳昌;刘芸;2006年11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长印;董振芳;2006年11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卢志明;陈国健;2006年1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卫东;段广才;2006年11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凤花;高伟;2006年11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宾;王家富;黄庆玉;2006年11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爱卿;韩爱红;2006年11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俎燕会;陈士俊;2006年11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相丽;张强;2006年11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华学;刘国红;孙明英;靖雪敏;赵余莲;2006年11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新河;2006年11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鑫;杨丽娜;2006年11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青妹;2006年1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双银;马翔宇;2006年11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刚;周玉侠;孙萍;沈峰;2006年1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凤菊;2006年11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秀云;2006年1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张淼;刘芸;王健;2006年11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肖振卫;王鹏;2006年11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新茹;李艳荣;安丽红;2006年11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牟焕华;张建华;袁江;杨桂海;2006年11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翠美;白云峰;陈爱云;李秋兰;孙秀芹;宋宏玉;2006年11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静;王桂玲;2006年11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志勇;万小卫;丛树东;卢军;于丽君;2006年11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谢国明;郭建新;2006年11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琴;2006年11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荣云;马振芝;姜璐;2006年11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艳荣;刘新茹;2006年11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清云;2006年11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郅淑棉;2006年11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云;李燕;2006年11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卜庆红;李志宏;丁顺英;2006年11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11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