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媛;许洪志;李英;李爱;徐功立;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 DS)患者骨髓CD3+4细胞表面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M-CSFR)的表达情况。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14例AA、23例M DS和8例非血液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表面的GM-CSFR表达率。结果M DS组骨髓CD3+4细胞表面GM-CSFR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AA组(P<0.05),而AA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患者造血干细胞没有质的缺陷;造血干细胞异常可能是M DS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2006年16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丽;樊娟;刘思管;王欣;闵捷;许洪志;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LRP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15例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和65例AL患者(AL组)LRP的表达率。结果LRP的表达率在初治和复发/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分别高于初治和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 L)患者(P均<0.05);AM L中M5亚型表达率高于M3亚型(P<0.05)。初治及复发/难治LRP(+)者缓解率明显低于LRP(-)者(P<0.05)。结论LRP的表达与AL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化疗前检测LRP表达率有助于个体化治疗和预测疗效。
2006年1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琦;杨敏;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肺耐药相关蛋白(LR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NHL患者(其中初治病例32例,复发病例11例)和10例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患者组织中的LRP水平。结果LRP在NHL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患者(P<0.05),而且NHL复发组高于初治组(P<0.05)。12例随访患者中LRP阴性者治疗效果优于LRP阳性者。结论LRP过度表达与NHL临床耐药及疗效相关。
2006年1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许洪志;王建红;刘新;王相华;徐功立;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医院感染(N I)的危险因素,为N I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311例AL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填写统一的个案登记表。其中144例为N I组,167例无任何感染者为非N I组,两组资料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后,用非条件Log 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元分析。结果N I发生率为46.3%(144/311),例次发病率为51.4%(160/3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皮质激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化疗周期、住院天数、治疗阶段、近期感染和住院季节是N 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住院AL患者,应针对上述独立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N I发生。
2006年16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葛林阜;黄宁;刘希民;马焕文;周芳;郭鹏;孔繁盛;方圆;余吉吉;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难治性血液病后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方法对我院采用HSCT治疗的11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移植后共死亡33例(28.2%),分别死于未成功植入2例,宿主排斥移植物反应(HGV)1例,肺部感染6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2例,复发22例。自体移植复发率为33.3%,明显高于异体移植的7.0%(P<0.01)。结论肿瘤复发和感染是HSCT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异基因HSCT。
2006年16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冬梅;张洹;刘革修;
目的探讨B cl-2短发夹状RNA(shRNA)表达载体对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转铁蛋白-多聚乙烯亚胺介导的转染方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B cl-2 shRNA 1、shRNA 2表达载体转入HL-60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采用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 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 cl-2 shRNA 1、shRNA 2载体分别转入HL-60细胞后,细胞中B 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转染后48、72、96 h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结论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B cl-2 shRNA可显著抑制HL-60细胞生长。
2006年16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联合;赵红心;张福杰;李鑫;韩宁;李晓光;赖钰基;周林;
目的探讨艾滋病(A IDS)合并结核杆菌(TB)感染临床表现为肺结核、淋巴结结核时,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差异及意义。方法33例A IDS合并TB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分别为肺结核、淋巴结结核、肺结核与淋巴结结核并存,分别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不同临床表现患者CD3+、CD8+、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肺结核患者明显高于淋巴结结核患者(P<0.01)。结论A IDS合并TB感染患者临床特征与其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相关。
2006年16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周福苍;2006年16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瑞如;高飞絮;王江东;张霞;秦殊;张国龙;
目的探讨ESAT-6体外诱导的γ-干扰素释放反应(简称ESAT-6反应)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 IV)合并结核杆菌(TB)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H IV(+)TB(+)患者78例,H IV(+)TB(-)患者60例,H IV(-)TB(+)患者30例,健康对照者20例,用全血测定法检测ESAT-6反应。结果ESAT-6反应在H IV(+)患者合并和非合并结核患者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ESAT-6反应对H IV(+)TB(+)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PPD皮试、PPD诱导的γ-干扰素反应。结论我们建立的ESAT-6反应测定法简便、灵敏、特异性高,对H IV合并结核感染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2006年16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少平;卢爱妮;廖予妹;
目的探讨多巴胺D1受体(DRD1)基因-48A/G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的关联性。方法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DRD1基因基因型AA、AG和GG在正常和HDCP孕妇组的分布。结果等位基因A、G在正常孕妇组和HDCP患者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0.9%、9.1%和72.6%、27.4%,两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DRD1基因多态性与HDCP相关,但其基因型分布与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2006年16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罡;罗殿中;李萍;王华;曾思恩;周英琼;
目的探讨p21W AF-1、p53与nm 2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HCC和85例非癌肝组织中p21W AF-1、p53与nm 2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CC组织中的p21W AF-1、p53与nm 23蛋白表达率均与非癌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0.01)。p21W AF-1及nm 23在Ⅰ、Ⅱ期HCC中表达率与Ⅲ、Ⅳ期有明显差异。p53及nm 23表达率在HCC无转移组与转移组有明显差异(P<0.05,<0.01)。结论p21W AF-1、p53高表达,nm 23低表达均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联合检测p21W AF-1、p53与nm 23蛋白指标有助于判断HCC患者预后。
2006年16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美娟;程兆忠;韩伟忠;徐晟伟;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香烟熏吸加气道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并应用PS进行干预,观察其肺功能、动脉血气、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PS相关蛋白A(SP-A)的表达情况。结果本文建立被动吸烟致肺损伤大鼠模型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基本符合人类COPD组织病理学改变特点,应用PS干预后,肺组织的损伤减轻,肺功能改善,SP-A的表达增多。结论应用外源性PS进行干预可改善COPD大鼠肺功能,明显抑制气道炎症,减轻肺组织损伤,对COPD的发生起到预防保护作用。
2006年16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维平;花奇凯;赵劲民;邝晓聪;丁晓飞;白鹤;
经Perco 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 SC s),体外培养扩增,将BM SC s与生物骨衍生支架联合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示联合培养第3天大鼠BM SC s在生物骨衍生支架表面生长,顺骨粒方向延伸。随培养时间延长,生物骨衍生支架表面的细胞数量增多,连接成片。扫描电镜观察示生物骨衍生支架表面粗糙,可见大小不等的微孔隙。细胞贴附于骨粒表面,可向裂隙或微孔内生长。
2006年16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伟;邢月明;宋翔;赵心萍;2006年16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学;姜永珍;
将30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病对照组、缬沙坦治疗组,缬沙坦治疗组经胃管给予缬沙坦40 m g/(kg.d),共8周。肾病对照组和缬沙坦治疗组采用一侧肾切除并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综合征模型。8周后收集三组大鼠血、尿和肾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缬沙坦可降低尿蛋白、2β-微球蛋白、尿酶、血肌酐、尿素氮等水平,且不同程度降低TGF-1β、Ⅳ型胶原的表达。推测缬沙坦能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损害,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2006年16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军;2006年16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丽红;浣孝强;
选择30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患者标本,检测其C aspase-3、B cl-2的表达情况,发现C aspase-3、B cl-2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组中表达率分别为92.9%(13/14)和7.1%(1/14),ALK阴性组中分别为50%(8/16)和62.5%(10/1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LCL患者预后与凋亡传递途径有关。
2006年16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步兵;张锡芹;赵东波;杨锡贵;2006年16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宁;葛林阜;刘希民;郭鹏;方圆;周兰月;张东红;
对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骨髓移植(BM T)1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7例,脐血移植(CBT)2例。结果1例BM T及5例PBSCT完全植入;2例PBSCT嵌合植入者分别在移植后3、12个月发生宿主排斥移植物反应,分别用再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注、免疫疗法后血象恢复正常;2例CBT未成功植入,但均重建造血功能。随访6~44个月,9例存活,1例死于急性心功能衰竭。
2006年16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传红;李静;2006年1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成林;张伟民;
对76例老年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患者中男女之比1∶2.8,慢性ITP 73例、急性ITP 3例,血小板计数平均为36×109/L,并存其他疾病者共58例。单一激素治疗总有效率100%,激素加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总有效率82.7%,单一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有效率82.2%。激素治疗期间并发肺炎、上消化道出血各4例,急性胆道感染、发热与腹泻各2例,其中死亡3例。
2006年16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杰;李静波;李金荣;刘建民;2006年16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冯长伟;郭群依;张丽;罗文达;潘祥林;
对3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后期(病程>12个月)且对α-干扰素反应差者采用高三尖杉酯碱和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治疗,治疗1~12个周期后,79%(22/28)慢性期及29%(2/7)加速期患者达血液学完全缓解,无明显副作用。
2006年1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闫春平;陈蕾;韩丽丽;黄婉;
对19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 g静滴,1次/d,连用3 d,减半量再用3 d,然后给予强的松60 m g/d口服,2周后逐渐减量。所有患者治疗后第1~3天临床出血症状改善,第2天血小板计数开始上升,CD4+细胞明显增高,CD8+细胞明显减少。
2006年16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继军;赵敏;陈圣国;于建华;靳晖;王凌;2006年16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彦华;熊树民;
对14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给予琥珀酸亚铁治疗,治疗有效时血常规各项参数恢复正常的顺序依次为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红细胞、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白细胞基本不受影响,血小板往往出现治疗后下降的现象。
2006年16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曹庆德;王润理;2006年16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涛;刘双德;徐东升;
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患者62例,其中治疗组32例,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10 000 IU/周,单次给予;对照组30例,皮下注射rHuEPO 4 000 IU/周,分2次给予。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均有增加,治疗组升高更明显。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2006年16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卫红;厉永征;刘红冬;2006年16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庚;千新来;张洁;冶亚平;李新强;原志庆;
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肺鳞癌患者脆性组氨酸三聚体(FH IT)基因全长cDNA和开放阅读框架(ORF)序列,并应用PCR扩增FH IT基因3~9外显子。发现癌组织中FH IT基因异常、ORF异常或缺失、外显子丢失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0.05),吸烟组癌组织中FHT I基因异常发生率高于非吸烟组(P<0.05)。推测FH IT基因改变(缺失)是肺鳞癌发生的一个重要的早期分子事件,其产生与吸烟有一定关系。
2006年16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正平;王丽娟;2006年16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湘;张娟;金仲群;李航;
将60例(12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运动性头针治疗和口服安多明治疗。发现运动性头针对于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等方面均优于安多明治疗组,可能是由于改善眼部血流动力学从而改善了眼部微循环障碍。
2006年16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张强;韩作锋;赵圣兰;王忠敏;贺方仁;2006年16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心声;董辉;许建红;张梅红;宋玮;齐眉;
利用PCR技术获得人疱疹病毒8型(HHV-8)ORF 73C基因,克隆至pGEM T-easy载体,进一步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含HHV-8 ORF 73C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GEXORF 73;重组表达质粒pGEXORF 73在大肠杆菌中得到有效表达。
2006年16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米瑞卿;于美英;2006年1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红梅;王雁;张恒伟;崔树德;
在高频超声引导下,利用空心针活检术获取73例乳腺肿块患者组织并行病理学检查。病理诊断为乳腺癌9例,癌前病变13例,乳腺良性病变51例,与术后病理对比,准确率为97.3%。高频超声引导空心针活检术操作简单,诊断准确性高。
2006年16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德堂;于平;李梅;王春亭;2006年16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先升;陈建;周涛;高彦;
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1β(TGF-1β)蛋白表达情况,发现TGF-1β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TGF-1β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TGF-1β的表达可作为评价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2006年16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蒋学忠;2006年16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曹亚丽;吴晓波;瞿伟;王安安;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S2蛋白在244例乳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发现PS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雌激素受体(ER)、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腋淋巴结状态等呈显著正相关,与组织学分级不相关,与孕激素受体(PR)呈显著负相关,与月经状态密切相关。PS2阳性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的一项预后指标,与ER、PR等预后因子联合应用于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2006年16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从容;王伟;2006年16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荣梅;林丽军;史臣尧;王新华;周旭光;
对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联合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后患者心率、心胸比、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厄贝沙坦治疗CHF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可以作为治疗CHF的基本药物。
2006年16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成慧君;朱霞;陆寓非;2006年16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琳;赵彤;
选择126例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其中行静脉溶栓治疗84例,急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2例,均获成功。根据心电图T波倒置时间在发病后24 h内或24 h后将患者分为两组,均于AM I后4周末行心功能检查。发现再灌注成功距AM I发病时间越短,T波倒置时间越早,心功能受影响越小。T波倒置时间可作为AM I再灌注成功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2006年16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俊英;孙铮;王敬茹;张淑梅;
对36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干预,包括调整或增加娱乐性活动,训练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的活动,矫正其不良行为,根据病情个别护理等。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再住院率。
2006年16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杜峰;尹先哲;周延平;2006年16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俊卿;汤合珍;王广慧;梁春英;姜玲;齐月梅;刘凡珍;
针对影响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恢复的相关因素,从心理、体位、饮食等方面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明显降低,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体位舒适程度明显提高,眼部反应及全身情况均好于对照组。
2006年16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博平;王爱英;2006年16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晨虹;徐菱;2006年16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兆德;符兴江;刘艳;孙杰;赵其莲;王成娟;
对53例肾窝空缺胎儿于产前、产后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随孕妇年龄增大,胎儿肾窝空缺发生率有增长趋势;平均孕期26周,最早为12周。53例中异位肾28例,其中20例在盆腔内,8例为对侧融合肾;超声未能确定位置7例,出生后证明6例肾发育异常,1例正常;先天性肾缺如18例。提示一侧肾窝空缺常见的是异位肾或先天性肾缺如,常伴其他器官系统先天性异常。
2006年16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天美;张建华;2006年16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君;辛海霞;陈秋华;2006年16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俊刚;徐然;石文君;张超玉;
回顾性分析14例食管旁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且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经超声内镜检查(EU S)6例,无1例误诊;未行EU S 8例,术前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5例。可见EU S对食管旁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16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于安仲;王洪;战春玉;
采用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 RU)对40例上尿路梗阻疾病进行诊断,发现M RU检查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及尿路扩张形态,其中38例与临床最后诊断相符合,2例误诊;定位诊断准确率100%。M RU具有无创伤、无痛苦、无辐射、无需造影剂和多平面成像能力等特点。
2006年16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锐三;王志清;2006年16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玉魁;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v iv in在27例胰腺癌组织、11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Surv iv in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且随临床、病理分期增加、淋巴结转移,Surv iv in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提示Surv iv in的异常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2006年16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贝亚娟;胡静;2006年16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华富;任为端;
对66例正常新生儿和7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患儿的颅脑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正常新生儿脑白质密度偏低,CT值19.0~28.0 Hu,脑白质边缘呈“枫叶状”,脑灰质CT值27.6~39.0 Hu;H IE患儿脑白质低密度灶绝大部分CT值小于17.0 Hu,低密度灶边缘呈“花瓣状”。表明CT对H IE早期诊断有较高价值,对H IE分型客观、准确。
2006年16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威;陈秀梅;2006年16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华;迟晶宇;鞠云飞;
报道42例老年肺炎旁胸腔积液(PE)患者,其中单纯性PE(UCPE)23例,复杂性PE(CPE)19例。CPE组有基础疾病、中等量以上胸水患者均明显高于UCPE组,胸水pH值、乳酸脱氢酶、葡萄糖、C反应蛋白检测对老年PE(尤其是CPE)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老年CPE较UCPE易造成胸膜肥厚包裹,早期确诊困难,早期积极综合治疗可避免开胸手术。
2006年16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继芹;于静;姜向海;2006年16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向国艳;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哮喘发作期42例及缓解期28例患儿的血浆神经激肽A(NKA)水平。结果哮喘发作组血浆NKA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哮喘发作组中,重度患儿血浆NKA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者(P<0.05)。提示NKA参与了哮喘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6年16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建文;2006年16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正凯;
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L ipo-PGE1)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36例,并与应用654-2治疗者比较,认为L ipo-PGE1是治疗老年DPN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2006年16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白秀燕;刘蔚静;赵颖;
160例糖尿病(DM)患者分为教育组(E组)和非教育组(NE组),两组根据病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E组实施强化个体化DM教育。E组治疗后3个月血糖、血脂等指标明显下降,DM知识积分明显升高,与NE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强化个体化DM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控水平,改善糖脂代谢。
2006年16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乔玉香;2006年16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英华;王东梅;王修乾;2006年16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光煊;2006年16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新;2006年16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赵树华;2006年16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晓艳;郑寰宇;杨照环;2006年16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薛光运;2006年16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淑杰;徐立宏;王燕;2006年16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段竹云;2006年16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宏伟;2006年16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汪丽;2006年16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新玲;徐希国;张桂;2006年16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徐韬;王英丽;宿志庆;2006年16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闫国亭;马颖光;李会敏;2006年16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培军;2006年16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慧;2006年16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烨峰;邢晨芳;熊进文;史勇;2006年16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丽伟;苑晖;2006年16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樵月娥;梁韶春;2006年16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彦文;寻文龙;2006年16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新;徐功立;2006年16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邹俊晖;许洪志;2006年16期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欣;王相华;2006年16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桂兰;王倩;2006年16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敏;林晓华;陈育梅;水秀娟;2006年16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李颖;张丽;徐功立;2006年16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梁宏;2006年16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静;于桂娜;2006年16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蔡月丽;2006年16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建英;兰邹然;杨桂文;李云龙;2006年16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房明华;颜玉霞;2006年16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申文忠;高骏;窦金明;张福兰;2006年16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闫焕霞;陈启;徐春英;张颖慧;2006年16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曹丽英;李萍;2006年16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房玉芳;孙华;孙雪梅;曲华燕;张丽;2006年16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克英;王芹;王晶;2006年16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沈元新;2006年16期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春;2006年16期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启云;范桂英;2006年16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莲凤;2006年16期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