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合华;王玉梅;毛兴爱;
目的观察伴和不伴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清与脑脊液中一氧化氮(NO)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方法根据是否合并脑血管痉挛,将53例SAH患者分为有症状脑血管痉挛组、无症状脑血管痉挛组和非痉挛组。72 h及1、2、3和4周时分别抽血和采取脑脊液,分别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NO和CGRP水平。结果出血后,三组患者脑脊液和血清NO与CGRP水平逐渐降低,1~2周时降低最明显,随后逐步回升;1、2、3周时痉挛组血清和脑脊液中NO和CGRP水平较非痉挛组明显降低。结论SAH后脑脊液和血清NO与CGRP水平降低可能是引起脑血管痉挛的重要因素。
2006年19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周振虎;张书广;2006年19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萍;毕建忠;王世军;于君;王晓云;谢兆宏;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Aβ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海马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A2β5-35双侧海马注射的AD大鼠模型,分组后给予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大豆异黄酮对海马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 1~CA 4区及齿状回神经元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可见较多的神经细胞胞质浓染,核固缩。大豆异黄酮及雌激素治疗组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增多,胞质浓染神经元少见。透射电镜下,模型组海马CA 1区神经元较少,可见部分神经细胞膜皱缩,胞体缩小,核膜完整,核染色质电子密度增强。大豆异黄酮治疗组大鼠海马CA 1区异常神经元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大豆异黄酮能有效地改善Aβ25-35所致AD大鼠海马神经元丢失。
2006年19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余昌胤;郑和忠;杨小艳;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 ri)对急性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外周血CD4+、CD8+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EAE;治疗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予以不同剂量T ri,观察各组的发病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HE染色和Loyez氏髓鞘染色分别观察病理和髓鞘改变。结果高剂量T ri组未出现临床症状,与模型组和低剂量T ri组比较,高剂量T ri组CD8+明显增高、CD4+/CD8+值明显降低(P<0.05,<0.05);脑和脊髓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髓鞘结构完整。结论T ri对EAE的治疗有剂量相关性,其作用机制与其增加CD8+、降低CD4+/CD8+值,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平衡有关。
2006年19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卓晶明;窦建明;张效霞;
目的观察脑白质稀疏症(LA)与脑梗死(C I)患者记忆障碍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LA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合并C I患者31例,以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记忆能力检测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结果LA及C I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记忆障碍,表现为联想学习、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图像自由回忆、人像特点联系回忆及记忆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LA病变程度的加重记忆障碍明显加剧。结论脑白质病变对人类记忆活动有直接、明显的影响,且随脑白质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加重,但记忆障碍程度显著低于C I患者。
2006年19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守强;伊永亮;高海青;魏敏;余玫;任燕;宫志辉;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系统自动报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心脏远程监护过程中1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例窦性停搏和1例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结果1例发生在白天,2例发生在夜间;2例发生在院外,1例发生在院内。或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或及时给予救治。结论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的自动报警功能对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06年19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岩;周海燕;马瑞霞;董晖;曹彩霞;刘丽秋;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肾损害及肾实质性高血压胰岛素受体(IN SR)基因第17外显子多态性,从遗传学角度寻求其病因。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等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正常(EH-NRF组)、高血压肾损害肾功能衰竭(EH-CRF组)、肾实质性高血压肾功能正常(RH-NRF组)、肾实质性高血压肾功能衰竭(RH-CRF组)及正常血压(NC组)的全血IN SR基因第17外显子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四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IN SR基因第17外显子SSCP均显示三种不同的带型,分别称为带型Ⅰ(野生型)、带型Ⅱ(突变型)、带型Ⅲ(突变型)。EH-NRF组及EH-CRF组突变频率(带型Ⅱ+带型Ⅲ)明显高于RH-NR组、RH-CRF组及NC组(P<0.05)。各带型在RH-NRF组、RH-CRF组及NC组间出现的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IN SR基因第17外显子多态性与中国人EH有关,EH患者突变率明显高于RH患者。IN SR基因第17外显子多态性改变与EH是否并发肾损害无关。②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并发肾功能衰竭,均未发现IN SR基因第17外显子多态性改变。
2006年19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秋丽;华胸怀;2006年19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军;吴亚光;苏妍;吴泰璜;宋钊;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类似物对肝癌细胞(H epG2)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奥曲肽(0.25μg/m l)分别作用人H epG20、6、12和24 h,以0 h作为样本对照组,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奥曲肽作用H epG2细胞6 h DNA电泳无明显异常,作用12和24 h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典型的梯状条带图谱(DNA ladder)。奥曲肽作用H epG2细胞6、12和24 h后,A nnex in V-F ITC标记的凋亡细胞分别为(25.5±5.5)%,(42.6±2.3)%和(52.1±1.6)%。结论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能诱导H epG2发生凋亡,抑制H epG2生长。
2006年19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董蕾;吴强;胡向阳;丁向东;汪渊;杨枫;左莉;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mRNA及其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cD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11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中ESM-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的ESM-1 mRNA及其蛋白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涎腺组织(P<0.01),与患者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侵犯神经无明显差异。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ESM-1 mRNA和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ESM-1分子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2006年19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振平;2006年19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峰;李晓红;王敏;李丹霓;
参照Zea 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 CAO)模型,1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即M CAO组)和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组。每组大鼠再随机分成4组,分别于再灌注后6、24、48、96 h处死。检测缺血区iNO S情况。结果M CAO组大脑皮质梗死灶的iNO S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强(P<0.01),LMWH治疗组明显低于M CAO组。低分子肝素可能通过抑制iNO S的表达而起脑保护作用。
2006年19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洪莲;方芹;2006年19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晓宇;袁伟杰;
分别以0、5、10 ng/m l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12、24、48 h,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纤维连接蛋白(FN)水平,发色底物显色法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 I-1)的活性。结果PDGF-BB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促进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FN,PA I-1活性在24 h时表达最高,以后逐渐下降。提示PDGF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抑制其降解而导致肾小球细胞外基质集聚。
2006年19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岩;吕仁荣;2006年19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国英;陈宏泉;刘信桥;
将36只豚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照射组、氮氧化物组,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接受紫外线照射共14周。结果对照组和氮氧化物组豚鼠皮肤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照射组(P<0.05)。认为氮氧化物对紫外线引起的皮肤光老化具有保护作用。
2006年19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坤寿;佘志廉;李林;柳硕岩;张德荣;方卫民;2006年19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其义;蒋建章;沈兆波;韩红星;
使用简易脑出血定位仪准确定位,电凝硬脑膜,依靠血肿腔内压缓慢引流,治疗60m l以下的幕上脑实质出血160例,另设142例内科保守治疗做对照。结果观察组7d内血肿基本清除,5周内显效率、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定向穿刺治疗脑出血安全性高、手术风险降低、疗效高、病死率低。
2006年19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庆祥;林绍丽;柳冬梅;2006年19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玉明;李永强;李荣华;刘立华;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脑出血组和正常组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应用多田公式计算出脑水肿的体积,并分析CGRP与脑水肿相关性。结果脑出血患者CGRP与脑水肿的体积有相关性(r=-0.516,P<0.01),提示CGRP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
2006年19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健;丁慧芳;耿丽;高燕;2006年19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付于;夏天;黄燕;黄培新;孙峰;朱丽影;
用PCR技术检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患者85例和正常对照组87例的载脂蛋白B(apoB)基因多态性及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含量。结果apoB基因X baⅠX+X-基因型频率T IA为8.8%,高于对照组的2.3%;T IA组TC,TG,LDL-C,apoB及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 coRⅠ位点不同基因型在正常人和T IA组中对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无影响。A poB X baⅠ基因X+等位基因与T IA发病有关。
2006年19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强;潘琳莉;韩福平;刘春红;张文英;
将78例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0.6 m l脐周皮下注射,连用10 d。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于第7天有明显差异(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差异增加(P<0.01)。治疗组DVT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合并下肢DVT安全有效。
2006年19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田春丽;于涛;2006年19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宝彦;邹建文;
检测正常对照组、G raves病(GD)未治疗组、GD缓解组及GD复发组患者外周血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GD未治疗组、GD复发组外周血中FT3、FT4、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TS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GD未治疗组外周血TNF-α含量与FT3,FT4呈直线正相关。
2006年19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留臣;栾桂芹;吕金兰;王春兰;张媛;2006年19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丽丽;杨静;邢秀萍;尹明达;
对31例进展型脑梗死及78例稳定型脑梗死患者在发病3 d内用定磷法测定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并与6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脑梗死两组血浆LPA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展型脑梗死组血浆LPA水平较稳定型脑梗死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A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增高程度与脑梗死患者病情稳定和进展密切相关。
2006年19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永军;王刚;王均志;2006年19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元业;李义召;谢克勤;
回顾性分析急性脑血管病(ACVD)662例有无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M ODS)的临床资料。结果M ODS组病死率42.47%,无M ODS组病死率6.95%,两组病死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容易受累的脏器依次为肺脏、心血管系统、脑、肾脏、消化道、肝脏;随着所累及器官越多,病死率就越高。认为对ACVD患者应采取早期预防、正确的治疗及严密的观察,降低M ODS的发生率。一旦发生M ODS则应紧急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尽快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以免累及更多脏器。
2006年19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晴姣;解传桃;2006年19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迎慧;何远宏;
用尿激酶(UK)30万U联合低分子肝素4100IU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程7d。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且未见并发症。说明小剂量UK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高、副作用少。
2006年19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任绍新;2006年19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沅武;刘杰;王哲海;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162例接受铂类药物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 SCLC)患者的DNA修复基因XPD和XRCC 1的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携带A sn/A sn基因型患者的化疗失败风险是至少携带一个A sp等位基因(A sp/A sp和A sp/A sn基因型)个体的3倍(P<0.05),而携带A rg/A rg基因型患者的化疗失败风险是至少携带一个T rp等位基因(A rg/T rp和T rp/T rp基因型)个体的2倍(P<0.05),二者联合多态性分析发现,携带A sp/A sp和A rg/T rp基因型的患者化疗有效率最高,提示DNA修复基因多态性可以预测晚期N 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的化疗敏感性。
2006年19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江涛;周清华;车国卫;朱文;王艳萍;张尚福;马力;朱大兴;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 SCL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微血管密度(M VD),探讨二者之间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32例N SCLC患者中VEGF表达及M VD,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比较。结果N SCLC患者VEGF阳性表达率90.6%,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阳性表达率12%(P<0.05),N SCLC、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M VD分别为(32.82±19.45)、(14.33±10.57)条/0.723 mm2,P<0.05;二者均与肿瘤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表达与M VD值呈正相关性。M VD值、VEGF在肺部良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不同,并与恶性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
2006年19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玉魁;陈疏敏;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33例癌旁正常组织中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0%,胃癌中PTEN表达阳性率为61.8%;PTEN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高低、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P<0.01,<0.05),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无关(P>0.05)。PTEN异常表达可为胃癌诊断和判断其生物学特性提供可靠的指标。
2006年19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乃娥;曹景花;2006年19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凤云;薛玉文;吴大玮;于秀娟;
对2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脑膜败血黄杆菌(FM)体外药敏试验,其中>60岁占82.6%,气管插管或切开占91.3%,合并多脏器衰竭占39.13%,病死率39.13%。体外药敏实验显示,FM对抗G-菌抗生素呈多重耐药,仅对氧哌嗪青霉素、环丙沙星有较好的敏感率,而对抗G+菌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敏感。FM是老年、免疫力低下(特别是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2006年19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苏秀玲;王立兰;2006年19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俊彦;许颖川;单文红;金福花;刘桂美;
对7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临床分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前列腺素E1100μ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常规糖尿病饮食,正规胰岛素治疗,伴高血压者用非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结果观察组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2周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有明显下降,24 h尿蛋白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改善肾功、降低尿蛋白作用。
2006年19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静;刘媛;于红俊;2006年19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鲁杰;马爱勤;
测定应用改良低蛋白饮食(LPD)前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体重指数(BM I)、上臂肌围(M AM C)、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外周血淋巴细胞(TLC)等营养参数变化的情况。治疗后,患者BM I、M AM C、ALB平稳,Hb上升(P<0.05);与传统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有显著差异。认为改良LPD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状况。
2006年19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长君;乔永明;2006年19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隗希有;杜书玉;刘云台;陈玉英;马仲华;张善同;
将84例代谢综合征(M 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行单纯的科学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半年。结果治疗组的腰围、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均值显著减低,对照组无显著变化,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科学生活方式和二甲双胍治疗缺一不可。
2006年19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穆青;卢吉春;董秀丽;张华;2006年19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凤;王继征;于平;冯磊;张国清;
将64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米力农及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仅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两组均治疗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两药联用治疗CHF近期疗效明显。
2006年19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先国;管林;高勇;李杰;冯增鹏;2006年19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鹿中高;邹宗芹;
将109例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的院内溶栓准备工作移至院前,缩短溶栓开始时间,并与137例未行院前溶栓准备的AM I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院前救治AM I患者早期溶栓(1 h内溶栓)再通率较自行来院无院前救治措施AM I患者明显提高。认为对AM I患者应积极行院前救治。
2006年19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付来;阎强;薛瑞;2006年19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石志波;张艳云;赵峰;
将5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与生脉注射液40 m 1加入5%葡萄糖盐水250 m l中静滴,治疗2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心率HR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每分心持量(CO)明显增高(P<0.01);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 ID d)下降、E峰增高(P<0.05);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对照组血压、HR下降、E峰、LVEF、SV、CO增高(P<0.05),心功能改善。
2006年19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志华;2006年19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翠玲;高鑫;乔静;何芳绢;
血液透析(HD)和血液灌流(HD)联合治疗尿毒症期维持性血透患者31例,结果此法在治疗后降低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β-微球蛋白(2β-M G)十分明显,且治疗期间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缓解明显。
2006年19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宿少华;张泽静;2006年19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于庆凯;李旭;马杰;付怀平;
应用光镜观察50例胃肠道间质瘤(G IST s)的形态特征,用免疫组化对比分析CD117、CD34、V im、S-100、SM A、NF、CD45的表达情况;对9例CD117表达不明确的病例,做原位分子杂交c-k it基因测定;对29例交界性及恶性G IST s标记细胞增殖抗原蛋白(PCNA)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 cm 5)。免疫组化显示CD117阳性率为82.0%。9例CD117表达不明确的病例中,7例具有较强c-k it杂交信号。29例交界性及恶性G IST s的PCNA阳性表达率为28.6%~77.3%,M cm 5表达率为14.3%~81.8%。CD117、CD34、V im、S-100标记具有重要的确诊价值,c-k it基因测定可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PCNA及M cm 5表达呈正相关性,可指导临床,评估预后。
2006年19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立双;郝长来;2006年19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跃明;任保从;曲振瑞;
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98例T 2DM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并与5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T 2DM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hs-CRP、ox-LDL含量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P<0.01),无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T 2DM患者FBG、T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并发症和无血管并发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s-CRP和ox-LDL共同参与了T 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2006年19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薛秋菊;2006年19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俊霞;刘晓城;刘慎微;
对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已经3个月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排除近期存在促使肾功能恶化的因素,在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前后,分别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KDQOL-SF)对其进行生活质量评分,且对比评分结果,同时对比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的改变。结果显示,在透析处方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羟苯磺酸钙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生活质量较前改善。
2006年19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建荣;郭晓华;林开勤;金红来;
采用超选择性血管插管化疗(SACH)持续灌注给药治疗巨块型宫颈癌(>4 cm)患者42例,并与一次性给药者比较,发现前者能提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疗效,提高手术机会,值得推广应用。
2006年19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玉芝;杨艳红;马艳平;2006年19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子锋;沈浩;赵晖;
将80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美斯康定,B组采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 IA)。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PC IA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但治疗费用高。
2006年19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娴;2006年19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继生;汤朝晖;徐鲁白;周斌;
应用PCR-SSCP方法检测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 S I)情况,发现APC、p53、BART-Ⅱ、BAT-26及BAX基因的9个位点的M S I与有无HBV感染、肿瘤大小及有无肝内转移有关,在肿瘤早期及晚期都是高M S I状态,肿瘤组织边缘和癌周组织高M S I状态高于肿瘤组织内部。
2006年19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洁;2006年19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单艳华;张勇刚;王运;王玉东;2006年19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庞韩英;2006年19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洪真;田军;董广才;2006年19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廉永昕;张晓慧;张寒;2006年19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朱桦;2006年19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金科;张志生;信国峰;闫鹏;2006年19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俊梅;2006年19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伟;沈云志;汪良芝;2006年19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旭光;2006年19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晓平;赵新刚;徐微微;倪景远;李玲;2006年19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继海;张卫红;郭勇;郄素华;于新立;2006年19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永贞;梁慧慧;2006年19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鲁新;郭金荣;2006年19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敏;李晓红;2006年19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杭久利;李洪英;2006年19期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光宴;徐彬;2006年19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坤;2006年19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毛爱玲;张晓昵;初小燕;2006年19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风胜;王元松;苏秀海;2006年19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姚亚民;2006年19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姜志勇;张胜兰;2006年19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平;2006年19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建波;张文东;郭瑞臣;2006年19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辛莉莉;李华伟;尼宏丽;2006年19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晓红;张峰;李严霜;2006年19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梅;2006年19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艳丽;乔秀丽;郭桂秀;2006年19期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丽;徐冬玲;2006年19期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温花;2006年19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桂春;2006年19期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