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沛然;黄磊;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的bcl-2基因和bax基因表达及其相关因素。方法30只大鼠建立金葡菌肺炎模型、20只大鼠作对照,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病理积分、心肌细胞bcl-2、bax基因表达、心功能及血清脑钠肽,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重症肺炎时心肌心功能降低者bcl-2基因及bax基因表达增加,bcl-2基因及bax基因表达与心肌病理积分、心肌细胞凋亡、脑钠肽呈正相关;bax基因表达与心功能呈负相关;bax基因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高于bcl-2基因。结论重症肺炎可并发心衰,其发生机制与bcl-2基因及bax基因过度表达有关。
2006年2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栾杰;尹立岩;马燕;李东;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患儿细胞免疫、细胞因子状况和胸腺肽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酶标仪检测31例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中CD3、CD4、CD8、CD4/CD8、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与支原体肺炎组比较。结果1急性期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组和支原体肺炎组比较,CD3、CD4显著降低(P<0.05),TNFα显著升高(P<0.01),CD8、IFNγ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组急性期和4周后比较,CD3、CD4、IFNγ升高(P<0.05),TNFα显著降低(P<0.01),CD8无变化。用胸腺肽治疗患者以上指标变化更明显。结论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因子中TNFα早期升高,而IFNγ不明显;恢复期TNFα下降,而IFNγ升高明显。用胸腺肽治疗能缩短病程。
2006年2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段桂琴;安金斗;周建华;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和C型利钠肽(CNP)在小儿慢性心力衰竭(CH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检测42例CHF患儿及11例健康儿童血ADM和CNP的浓度,比较各指标对诊断小儿CHF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及约登指数。结果1以ADM≥92.65pg/ml、CNP≥116.07pg/ml为阳性标准对诊断小儿CHF的灵敏度为92.9%、76.2%,特异度为81.8%、72.7%,阳性预测值为95.1%、91.4%,阴性预测值为75%、44.4%,准确性为90.3%、75.5%,约登指数为74.7%、48.9%。2血浆ADM和CNP浓度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2,P<0.01;r=0.36,P<0.05)。结论ADM≥92.65pg/ml诊断小儿CHF是一个具有较高灵敏度和中度特异度的指标。
2006年2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艳霞;张风兰;2006年22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文秀;王学禹;温兆春;高玉兴;王如明;
目的探讨儿童烟雾病(脑底异常血管网病)的临床、神经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2例烟雾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并对9例患儿进行随访。结果9例症状出现或加重前有诱发因素,其中上呼吸道感染6例,剧烈哭闹2例。从首发症状到出现卒中时间3d~2a。全部患儿均为缺血性改变,主要症状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抽风、语言障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显示颈内动脉末端、基底动脉环根部狭窄或闭塞,脑基底部有异常血管网形成;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显示不同程度梗塞灶或/和软化灶。结论儿童烟雾病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前常有感染、哭闹等诱因;TIA、偏瘫、惊厥、语言障碍等是其主要症状;MRA或DSA是早期诊断烟雾病的主要方法,MRI能提示烟雾病的诊断。
2006年22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祝红岩;王红兵;吴慧敏;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及其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4例危重病患儿采用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同时测射血分数(EF)、心短轴缩短率(FS)、主动脉峰值流速(PFVA)、肺动脉峰值流速(PFVP),并分析cTnI与心功能的关系。32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危重病患儿cTnI测定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功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TnI与EF、FS、PFVA、PFVP呈直线负相关。结论检测外周血cTnI含量能早期诊断心肌损伤,从而可以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2006年22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甄长青;陈学良;2006年22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侠;申家泉;王玉英;孔香云;李文华;
目的探讨血脂及增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眼底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按年龄及血脂分组,对203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60岁组相比,≥60岁组视网膜期病变比例高,而视网膜正常者及病变期者所占比例低;胆固醇异常组与胆固醇正常组视网膜病变各分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固醇的降低不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病变有随增龄而改变的趋势。
2006年22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桑子刚;2006年2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洁霞;郑丽霞;毛小玲;
目的评价bcl-2基因检测诊断肺癌血行转移的应用价值,观察抗癌中药卡宁对肺癌的疗效。方法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肺癌患者服用卡宁前后外周血bcl-2表达水平。结果非卡宁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bcl-2阳性率分别为55%和45%,卡宁治疗组bcl-2阳性率分别为60%和22.5%。治疗后卡宁组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非卡宁组(P<0.0),肺癌IV期患者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较肺癌期明显增高(P<0.01)。结论肺癌患者随肿瘤分期进展外周血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增高,抗癌中药卡宁治疗肺癌有较好疗效。
2006年22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蓁;曹红;王萍;戴淑真;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1(sICAM-1)及血清抗原CA125对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30例正常妇女血清sICAM-1和CA125水平,计算两血清指标单独或联合应用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相应诊断学参数。结果异位囊肿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及对照组,与血清CA125相一致。血清sICAM-1(临界值440ng/ml)诊断异位囊肿的综合评价指标(诊断指数)明显高于血清CA125(临界值35U/ml)或二者联合测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sICAM-1可作为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免疫学指标之一。
2006年22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宋运田;2006年2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青;王绍华;李颖端;毕卫群;纪清连;
目的探讨胃癌螺旋CT(SCT)表现以及SCT对胃癌的TNM分期和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分析78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胃癌SCT表现,按TNM对病例进行分期及术前评估。结果SCT对早期胃癌(Ⅰ~Ⅱ期)的TNM分期符合率为92.7%,对晚期胃癌((Ⅲ~Ⅳ)期)的TNM分期符合率为100%。结论SCT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TNM分期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006年22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友亮;王玉国;安晓东;张永善;刘芳;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bcl-2、bax的表达与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上bcl-2及bax的表达水平,行AL疗效分析。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bcl-2表达分别为(46.12±27.29)%和(57.94±32.19)%,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4±5.64)%(P<0.01),AML与ALL间bcl-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例AL临床治疗有效组bcl-2表达为(36.81±30.35)%,无效组为(56.36±26.78)%,无效组高于有效组(P<0.05)。各组间b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水平对判断AL疗效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2006年22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怀萍;2006年22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长江;刘慧;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肝组织丙型肝炎病毒(HCV)抗原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52例肝病患者石蜡包埋肝组织中HVC抗原进行了检测。结果多克隆抗HCV检出HcAg阳性25例(9.92%),单克隆抗HCV-NS3检出HCV-NS3蛋白阳性19例(7.54%)。19例0HCV-NS3阳性肝组织均同时表现HcAg阳性,二者在肝细胞分布状况相似,不同病理类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CV抗原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252例血清检出HCV标志物阳性71例,单独抗HCV阳性者无1例肝组织中检出抗原。结论肝组织中抗原的检出和血清HCV标志具有良好对应性,但不同血清HCV标志模式抗原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
2006年22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琪;田字彬;张翠萍;
40%四氯化碳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应用不同剂量中药小柴胡汤进行干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中胶原型及纤维连接蛋白,运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肝脏内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TIMP-1)mRNA的表达。结果肝纤维化发生时,肝脏胶原含量显著增加,TIMP-1mRNA显著增高(P<0.01);小柴胡汤治疗组肝脏胶原含量及TIMP-1mRNA显著降低(P<0.01);同期不同剂量小柴胡汤治疗组之间肝脏胶原含量及TIMP-1mRNA无明显差异。认为肝纤维化发生时,胶原型及纤维连接蛋白含量显著增高,TIMP-1mRNA的表达亦显著增高。小柴胡汤能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在肝纤维化早期可下调TIMP-1mRNA的表达。
2006年22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罗学娅;高卫;张学梅;梁文波;赵晓娟;王丹;
采用小鼠静脉注射四氧嘧啶(100mg/kg)方法造成糖尿病动物模型,以白虎汤加减方(BHD)40、10g/kg分别给小鼠灌胃,连续21d。发现BHD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糖作用,且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BHD也有一定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2006年22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闫雪;2006年22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志明;
检测典型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不典型HIE患儿及非HIE患儿的血清心肌酶水平。结果典型HIE患儿的心肌酶各值均明显高于非HIE患儿,且HIE患儿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其心肌酶指标相应升高;且新生儿心肌酶增高与HIE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认为HIE可导致新生儿心肌损害,HIE窒息缺氧越重,心肌损害越严重。心肌酶明显增高的新生儿往往存在HIE。
2006年22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庄永娟;谭鑫;2006年22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南华;
采用PCR检测4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患儿和22例健康儿童的血清人微小病毒B19(HPVB19)DNA,并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结果ITP组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率39.0%(16/41)显著高于对照组;ITP组中急性型HPVB19DNA阳性率50.0%(14/28)显著高于慢性型15.4%(2/13);病毒感染阳性患儿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A明显高于病毒感染阴性患儿。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率高,病毒感染可导致血小板相关抗体升高而致血小板减少。
2006年22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蓉蓉;刘琨煜;祝文杰;2006年22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家国;孙景春;
对新生儿窒息216例进行Dubowitz神经系评分,以新生儿窒息病死例数、颅内出血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例数、3岁时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例数作为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结果Dubowitz神经系评分分值与新生儿病死例数等四项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并且不同分值区间上述四项指标的发生例数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Dubowitz神经系评分对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006年22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进荣;王天鹏;2006年22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爱芝;
对40例正常儿童、1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进行左室Tei指数、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I)等指标的测定。结果12名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的左室Tei指数大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5)。Tei指数评价为临床早期发现心动过速患儿心功能异常提供了依据。
2006年22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杜正光;2006年2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唐德斌;
对确诊为支原体肺炎9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病秋冬季节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喘憋症状,肺外并发症较多,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显著。临床对反复咳嗽或发热而疗效欠佳时,应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及早行血清MP-IgM检测以确诊。
2006年22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敏;姜玲敏;2006年2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宜;底玮;
将6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卡介苗素注射液治疗,同时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治疗;对照组不用卡介苗素注射液。结果应用卡介苗素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2.9%,IgG、IgA、IgM、CD3、CD4、CD8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卡介苗素注射液具有提高和调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2006年22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晖;于建华;2006年22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爱琳;王广方;郭晓虹;杨玉军;武保平;
采用固尔苏治疗23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结果给药10~30min即出现皮肤发绀减轻,经皮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呼吸困难减轻,三凹征明显改善;给药后0.5、2、6、12h血气、呼吸参数各项指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认为固尔苏治疗RDS安全有效。
2006年22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文军;白丽辉;2006年22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鲁杰;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未治疗组46例,并收集同期糖代谢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孕妇实行营养干预。结果未治疗组孕妇妊娠合并症、手术产率和围产儿病率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实行营养干预对孕妇和围产儿预后有明显改善。
2006年22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秀梅;强波;崔文海;2006年22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燕;张祥盛;赵大华;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肾透明细胞癌明胶酶A(MMP-2)、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TIMP-2)表达情况,结果浸润被膜和淋巴结转移组肾透明细胞癌MMP-2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被膜浸润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MMP-2与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TIMP-2与其呈负相关(P<0.05)。表明MMP-2、TIMP-2可作为肿瘤进展及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
2006年22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戚兆娟;2006年22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倩霞;陈少颖;余元龙;张志刚;毛凯红;赵湛元;胡泽民;陈宏;
肝移植手术患者21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组(CSII组)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组),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院内感染率、伤口愈合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糖均可以达到目标值,CSII组较MDI组每天胰岛素用量少,血糖达标时间短,切口愈合时间短,院内感染率低。胰岛素泵较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更有优势。
2006年22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海明;杜志刚;董云英;2006年2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莉;朱德璋;李筱琴;黄辉;
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全自动血液回收机收集术中出血,经过抗凝、回收、过滤、洗涤程序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B组未采用血液回收,根据出血量多少相应输浓缩红细胞或血浆。结果:A组回收原血(1054±211)ml,洗涤浓缩红细胞悬液(371±93)ml,共输库血浓缩红细胞12U。B组共输库血浓缩红细胞60U,输血浆6800ml。两组术前、术后同时点比较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无统计学意义。认为自体血回收安全有效,且节约大量库血。
2006年22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宣梅;姜善红;2006年22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玉香;孙虹燕;
根据脉压水平将211例患者(60岁以上)分为脉压>40mmHg组(67例)和脉压≤40mmHg组(144例),并对两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同脉压≤40mmHg组患者相比,脉压>40mmHg组患者的CK-MB显著升高(P<0.01)。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升高(P<0.01,P<0.05)。认为脉压增大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
2006年22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巧玲;2006年22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孟金凤;宋心红;王旸;
采用自行设计的睡眠状况问卷及体质量指数公式,对144例乳腺增生患者进行睡眠状况以及体质量调查,同时由143例乳腺正常女性组成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睡眠状况异常率在乳腺增生组为22.22%,正常对照组为6.29%,两者有统计学意义;体质量异常率在乳腺增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7.92%和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睡眠状况异常和体质量异常均为影响女性乳腺增生病的相关因素。
2006年22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红文;李东彦;2006年22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继金;吴桂华;
对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中行血压干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并与以往未干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手术中血压未干预与进行干预后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比较,临床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中有效的血压调控可减少二次脑损害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2006年22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金玉;2006年22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加平;邬晋基;陈秀娟;秦培森;苏贻文;陈燕;
应用动态脑电图检查首次出现痫性发作患者78例,随访2年,记录有无再次复发。结果首次癫痫发作后34例(43.6%)2年内有第2次发作,其中异常脑电图表现者25例(60.0%)复发,而正常脑电图表现者9例(25.0%)复发,痫性发作类型并非是复发的重要决定性因素。认为首次癫痫发作后动态脑电图正常患者复发率低,而且应用动态脑电图能够帮助判断个体复发危险。
2006年22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立中;李哲成;2006年2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戈;张雪林;李颖嘉;张玉忠;邱士军;
对胰腺癌患者进行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和三维血管重建,将图像进行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处理,显示胰腺癌对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通过手术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中,术前综合评估不能切除的40例,36例手术无法切除,准确度为90%;手术前综合评估能切除的38例,实际切除29例,准确度为76%。认为术前MS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三维血管重建,对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06年22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海英;2006年22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燕;黄艳红;王飞;李辉;杨钟莉;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7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和37例非EMs患者(对照组)腹腔液中白介素10(IL-10)和瘦素的水平。发现EMs患者腹腔液中IL-10和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Ms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EMs患者腹腔液中IL-10和瘦素水平升高可能是局部免疫缺陷所致,可能与EMs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2006年22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亚平;2006年22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征东;黄东辉;邓仰欣;
应用72h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32例空腹血糖>16mmol/L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结果发现11例夜间血糖持续高水平为基础胰岛素不足;18例03:00以前血糖正常,03:00以后逐渐增高,为黎明现象;3例在00:00~03:00出现低血糖,后血糖开始增高,为低血糖后高血糖反应(Somogyi效应)。
2006年22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吝梅芹;2006年22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纪岩磊;董蒨;张虹;江布先;姜忠;
选取门诊及住院淋巴管瘤52例,采用沙培林注射治疗;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并记录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囊状淋巴管瘤40例,治愈30例(75%),显效6例(15%);海绵状和混合型淋巴管瘤12例,治愈2例(16.7%),显效4例(33.3%)。认为沙培林注射治疗囊状淋巴管瘤效果明显,海绵状和混合型淋巴管瘤疗效较差,可用于无法手术切除部位或器官的海绵状和混合型淋巴管瘤。
2006年22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健民;2006年22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天寿;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病死率等资料,认为SAP应采用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对有早期手术指征和中转手术指征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2006年22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闫向东;田秀丽;2006年22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勉;车树林;刘志福;
用辛伐他汀、阿司匹林并辅以低胆固醇饮食及适量运动的方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服药前后记录颈动脉管腔直径以及颈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大小、内中膜厚度。结果治疗1.5~4a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缩小或消失,认为该方法是稳定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效方法。
2006年22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隋安宪;2006年22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凤兰;杜华贞;
将5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于术前1周及术后第2周服用中药黄芪增免散,其他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血T淋巴细胞数量,分析其与肿瘤组织学的关系。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淋巴细胞数量及T4/T8比值明显增多或升高(P<0.01),其中食管癌早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量及T4/T8比值接近正常或轻度降低,但明显高于食管癌中、晚期患者(P<0.05)。认为黄芪增免散可明显改善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2006年22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晓玲;刘新兰;2006年22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美华;张书巧;李黎明;乔明霞;丁春燕;
回顾性分析117例卵巢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病理和治疗情况。结果117例中,47例于妇科查体时发现;术前B超诊断混合性或囊实性包块86例,79例确诊为卵巢畸胎瘤,符合率90.9%;CT诊断的符合率为100%。认为卵巢畸胎瘤术前应常规B超检查,必要时CT检查确诊。
2006年22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燕鲁;2006年22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伟;宁玻;
观察40例精索静脉曲张合并男性不育患者手术前后患者精子的密度、形态、活动力、畸形率以及血清卵泡刺激素(FSH)、睾丸酮(T)浓度变化。结果患者术后精子的密度及活力均有明显提高,精子的畸形率明显降低,术后患者血清FSH水平显著降低,T水平无显著变化。认为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可提高睾丸的精子发生和改善精液质量,并能够改善精子生成的内分泌环境。
2006年22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辉;李新华;朱洪峰;2006年22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长征;陈风;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41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脉狭窄组与非冠脉狭窄组。比较冠脉狭窄组与非冠脉狭窄组以及不同病变支数患者的血压参数。分析各血压参数与冠脉狭窄发生率的关系,各血压参数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脉压、收缩压增高,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发生率增加,冠脉狭窄程度加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脉压、收缩压呈正相关。
2006年22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尚秀玲;戚兆娟;戚兆英;2006年22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炜;蔡礼鸣;毛旻;张芳;孟淑燕;廉海容;
收治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15例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15例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气分析变化。认为序贯机械通气是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2006年22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萍;2006年22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晓静;孟慧;
对12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针对高血压基本知识、遵医嘱服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控制情绪、低盐、低脂、合理饮食、定期复查、监测血压、适量运动、规律生活等相关因素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006年22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敏;2006年22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宋兴刚;张怀宇;彭秀芳;尹立;许延路;吴秀青;
应用降纤、抗凝、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促进脑细胞代谢的多种药物,在病灶侧颈动脉穿刺行脑动脉药物灌注治疗脑梗死后遗症1295例。结果显效351例,有效664例,总有效率78.4%;无明显不良反应。认为准介入技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可增加脑部血流量,改善脑组织和脑能量代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06年22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冰;余莉;李锟;2006年22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邢正宝;刘旭业;
选择现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超过6个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流行性出血热疫苗进行治疗。结果疫苗治疗组与非疫苗治疗组比较,总有效率、显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应用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治疗乙型肝炎慢性感染疗效好,并具有安全、经济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2006年22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支余;王少琳;栾响玲;2006年22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绍禹;
回顾分析108例脑挫裂伤行CT复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CT复查能更完整地显示脑挫裂伤患者的病理情况,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复查的时机应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来进行。
2006年22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牟长江;王利冉;
选择58例确诊为高脂血症的患者分别采用辛伐他汀片、非诺贝特片调脂治疗。治疗后辛伐他汀组总有效率96.54%,非诺贝特组总有效率93.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降脂药对高脂血症均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较少;但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选辛伐他汀较好,而非诺贝特更适合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
2006年22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存科;丁蔚;彭霞;2006年22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瑞莲;
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组胸3~4穿刺置管,采用负荷剂量(0.25%罗哌卡因与吗啡1mg组成混合液5m1)+持续剂量(0.075%罗哌卡因与0.001%吗啡混合液;1~4ml/h)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治疗;组采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结果心绞痛症状治疗前后效果及心电图恢复率组较组显著改善(P<0.01),硝酸甘油用量组显著少于组(P<0.01),血压、心率无明显改变,未发生其他副作用。
2006年22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鑫;王雪;沙凝;2006年22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云;梁韶春;孙缨;
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病因、发病特征及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发现本病起因为隐袭肝功能中度异常,ALP增高为主。85.28%伴肥胖病,76.96%伴高血脂,33.28%伴糖尿病。银杏密环口服液或丹香清脂颗粒等药物对NAFLD治疗有良好疗效。
2006年22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沛然;韩秀珍;韩波;王青青;2006年22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爱东;王晓军;崔连群;2006年22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韩小敏;2006年22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学刚;靖林林;朱成全;周迎春;2006年22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世红;赵素平;王信红;2006年22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戴云鹏;孙正芸;2006年22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洪艾;孙洪真;2006年22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邵金波;林善丽;2006年22期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春燕;李茂绪;厉建爱;2006年22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翁毅力;2006年22期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商昌军;2006年22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斌;2006年22期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岳凤平;2006年22期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