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光耀;王春波;韩志武;肖太武;王景霞;赵洪国;杨纯正;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 in)基因表达与临床耐药和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 L)患者(CM L组)和27例健康人(对照组)sorc in基因表达。结果CM L组sorc in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急变期患者阳性率高于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P分别为0.03和0.18);CM L临床耐药者sorc in基因表达显著高于非临床耐药者,疗效显著低于非临床耐药者。结论CM L患者sorc in基因呈高表达,与临床耐药和预后密切相关;sorc in表达可作为检测临床耐药和判断CM L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2006年2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孟建新;黄灵娟;李保东;2006年26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石玉华;陈子江;唐蓉;盛燕;赵力新;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 S)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特征,为PCO S的正确诊断、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PCO S患者120例,其中体重指数(BM I)≥25 kg/m251例(肥胖),BM I<25 kg/m269例(非肥胖);有胰岛素抵抗89例,无胰岛素抵抗31例;高雄激素血症67例,无高雄激素血症53例。在患者月经周期的第3~5天(月经不规律者在B超检查未见优势卵泡时)抽取肘静脉血,进行内分泌、代谢等指标检测。结果①与非肥胖者比较,肥胖者空腹和服糖后30、60、120 m in血糖及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R I)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 I)明显降低,睾酮(T)及黄体生成素(LH)明显降低。②与无胰岛素抵抗者比较,有胰岛素抵抗者BM I,空腹和服糖后30、60、120 m in血糖及胰岛素明显升高。③与无高雄激素血症者比较,高雄激素血症者空腹及服糖后60 m in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IS I明显降低,而IR I明显升高;雌二醇(E2)、LH、T明显升高。结论肥胖的PCO S患者更易出现胰岛素抵抗;体重在胰岛素抵抗中起一定作用;PCO S患者胰岛素抵抗与高雄激素血症具有相关性。
2006年2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高文英;赵立庆;2006年26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夏冬;范浩;徐丽君;朱军;包娟兰;祝胜美;金旭东;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在全身热疗联合化疗(W BH-CT)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32例晚期肿瘤患者在靶控输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进行W BH-CT。观察热疗前(T0),加温到39℃(T1)、41.5℃(T2)、维持41.5℃120 m in(T3)、复温到39℃(T4)时点血液动力学、呼吸频率、血浆肌钙蛋白Ⅰ(cT nⅠ)、乳酸、肝肾功能、动脉血气、电解质变化。结果与T0比较,T1~T4时点平均桡动脉压(M AP)下降、HR及RR增快,T2~T3时点中心静脉压(CVP)降低,T3~T4时点血浆乳酸浓度增加,P均<0.05;与T0比较,T1~T4时点TB IL、TP、ALB血清浓度降低,P均<0.05;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晚期肿瘤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行W BH-CT是一种安全、方便、可行的麻醉方法。
2006年26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庆轩;刘群;崔丽萍;鹿伟;姜哓玲;孙青;
目的探讨nm 23、cyclin E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构建乳腺癌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6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nm 23、cyclin E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nm 23、cyclinE的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病生存期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nm 23和cyclin E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同时检测nm 23和cyclin E可能对乳腺癌预后的判断及靶向治疗的选择提供更大帮助。
2006年26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勇;梁家立;姜冠华;王惠;郑晓舟;杨哲;张波;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高原急性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 ODS)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在马汉山梯度(海拔3 900 m)建立20只大鼠M ODS模型,观察组(10只)造模前皮下注射G-CSF 10μg/(kg.d),连用5 d;对照组不用药。造模后24 h处死两组大鼠,取心肌标本,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期功能、心肌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F as mRNA、caspase-3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心肌收缩及舒张期功能增高明显,心肌ATP含量增加,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减少,心肌中F as mRNA、caspase-3表达下降,心肌梗死面积缩小。结论G-CSF可提高高海拔地区M ODS大鼠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为动员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坏死的心肌组织。
2006年26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利萍;于乐琳;李莉;申兆文;2006年2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克莉;汪昱;郑起;闫钧;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对人肝癌裸鼠模型(LC I-D 20)中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肝癌组织移植制作人肝癌裸鼠模型36只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肝素组和联合组各9只,造模第1天: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化疗组腹腔注射5-氟脲嘧啶(5-Fu)+顺铂(DDP);肝素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联合组腹腔注射5-Fu+DDP、皮下注射法安明,1次/d,均共用5周。观察各组原位肿瘤体积、抑瘤率、肿瘤微血管密度(M 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OX-2及血清AFP水平。结果化疗组、肝素组和联合组裸鼠原位肝癌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M VD差异无显著意义,而肝素组与联合组的M VD、COX-2及VEGF阳性率、血清AFP均明显低于化疗组和对照组(P<0.05);肝素组和联合组抑瘤率低于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对人肝癌裸鼠模型中肿瘤血管形成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与抑制COX-2表达有关。
2006年26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聂晓华;聂士峰;2006年26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厉波;季海生;王斌;
目的以套式RT-PCR方法检测癌胚抗原(CEA)mRNA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52例(乳腺癌组)、乳腺增生性病变患者40例(增生组)、健康查体者20例(对照组),采集外周血样本。分别用套式RT-PCR法检测其外周血中CEA mRNA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外周血CEA mRNA阳性率为40.4%,增生组及对照组分别为5.0%和0,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乳腺癌组TNMⅢ期、Ⅳ期患者CEA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Ⅱ期患者,外周血CEA mRNA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外周血CEA mRNA表达可作为乳腺癌转移的一个辅助监测指标。
2006年26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华清;马素贞;王丽萍;2006年26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付春生;庞保军;李杰;崔丽华;刘爱玲;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分型及其临床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基因型和亚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鲁西地区135例HBV感染者血清进行HBV基因型及亚型分型。结果未分型11例,已分型124例。其中C型111例(C 2基因亚型87例、非C 1/C 2亚型24例);B型11例,其中B a型8例、B j型3例;B/C混合型2例均为B aC 2亚型混和感染。在肝硬化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中C型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100%、88%;无症状携带者中B型所占比例较高为8.51%;HBV基因型分型与性别无关。结论鲁西地区HBV感染者以C基因型为主,其中C 2亚型占优势。
2006年26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傅强;马连月;刘卫东;郭常利;刘鹏;张栋;
对28例外伤性癫痫(PTE)患者根据术前致癫灶的初步定位和术中皮层脑电及深部电极的监测结果在皮层脑电监护(E coG)下行手术治疗。软化灶及周围皮层切除8例;软化灶及周围皮层切除+皮层热灼术12例,软化灶及周围皮层切除+颞前叶、杏仁核-海马切除+皮层热灼术5例;软化灶及周围皮层切除+颞前叶、杏仁核-海马切除+胼胝体前部切开+皮层热灼术2例,软化灶及周围皮层切除+胼胝体前部切开+皮层热灼术1例。结果有效12例,显效9例,效差4例,无效3例;1例出现暂时性对侧手指精细运动功能障碍,1例一过性失语,均在4周内恢复正常。认为E coG下多种手术方式联合治疗PTE安全有效。
2006年26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卫卫;2006年26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开通;曾宪忠;鲁临;孔庆印;黄传兰;吉布席;徐启苗;鲁华荣;
对105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行急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鼻胆管引流(ENBD),其中胆管结石患者先行乳头肌切开(EST),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04例ENBD成功,1例因合并化脓性胆囊炎转外科手术治疗痊愈,治愈率99.05%,无1例死亡;术后出血1例,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皆保守治疗痊愈。急诊EST并ENBD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疗效可靠、安全经济。
2006年26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银萍;王静;王红英;2006年26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连壮;陈艳;郭志勇;庞丽君;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15例置换外径21 mm机械瓣的主动脉瓣狭窄(A S)患者(Ⅰ组)及15例置换外径≥23 mm者(Ⅱ组)术前、术后左心功能进行检测。结果两组术后左心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但Ⅱ组优于I组(P<0.05)。认为应重视瓣膜/患者不匹配(PPM)和有效瓣口面积指数(IEOA)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
2006年26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仝允军;马英文;2006年26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学东;刘雪平;侯训尧;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PCR)检测35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25例同期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胰岛素受体基因17外显子1058位点多态性,并测定75 g葡萄糖负荷后的糖耐量、胰岛素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胰岛素受体基因17外显子多态性出现频率(40%)明显高于对照组(12%);非肥胖者出现频率(66.7%)明显高于肥胖者(20%)。肥胖者空腹血糖及75 g葡萄糖负荷后30、60和120 m in血糖、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认为胰岛素受体基因多态性(C-T)与脑梗死发病有关;胰岛素受体1058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易感基因。
2006年26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云;2006年26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富全;连爱民;高敬增;
对236例创伤性血气胸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其中行胸腔穿刺67例,闭式引流133例,开胸探查31例,未治疗自愈5例。结果治愈230例,死亡6例。认为对于小量血气胸应以胸腔穿刺抽吸血液及气体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中量和大量血气胸应行胸腔闭式引流;对于肺受压体积>50%、有典型血气胸症状和体征伴失血性休克者,应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仍有持续血气胸存在而症状不能完全缓解者则应开胸探查视病变行相应处理;对于进行性气胸和大量失血,疑有胸内脏器损伤或持续出血,引流血量>200 m l/h持续3 h或24 h超过1 000 m l者应果断开胸探查。
2006年26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鲍发应;邱培勇;2006年2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淳珂;尚建强;贾婷;张嵩;姜淑娟;
收集2×106个A 549肺腺癌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培养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106个细胞,观察组分别加入0.1、0.2、0.5μm o l/L浓度的曲古抑菌素A(TSA),对照组不予处理。观察两组A 549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caspase-8、caspase-9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A 549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呈现时间、浓度依赖性效应关系,药物作用后72 h,0.5μm o l/L TSA处理的A 549细胞凋亡率最高,达50%;而对照组A 549细胞凋亡率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细胞主要积聚在G2/M期,呈浓度依赖性,0.1、0.2、0.5μm o l/L的TSA处理后,细胞积聚在G2/M期的比例分别为23.4、35.8、39.7,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W estern b lot检测证实,TSA诱导了A 549肺腺癌细胞caspase-8、caspase-9裂解活化,随着TSA作用时间延长,其蛋白着色深度逐步升高。证实TSA可诱导A 549细胞株凋亡,其机制可能为触发一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G2检测点功能,引发cas-pase蛋白酶的级联反应。
2006年26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艳蕾;2006年26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现东;贾宗岭;王志新;蔡政;李琮宇;
对96例非小细胞肺癌(N SCLC)术后随访5 a以上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在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评价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和评估预后的可行性指标。结果p53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75%和86.46%;p53和PCNA高表达者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者,两者表达率肿瘤高分化者低于中、低分化者,TNF分期早期(Ⅰ,Ⅱ期)者低于晚期(Ⅲ,Ⅳ期)者。多因素Cox模型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期、手术方式、p53阳性、PCNA阳性以及术后是否规范化疗5种因素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最大。p53、PCNA表达检测可指导N SCL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2006年26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丽娅;2006年26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丁艳萍;马周建;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88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98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RP的1059 G/C基因多态性,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自然对数转换CRP(In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og istic回归分析显示InCRP水平(OR=1.44,P<0.01)与冠心病独立相关,1059 G/C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符合H ardy-W e inberg平衡(χ2=0.297,P>0.05),两组1059 G/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趋势相同,差异无显著性;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InCRP水平低于GG基因型(P=0.024),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受1059 G/C基因多态性的影响(χ2=1.374,P>0.05)。认为血清CRP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CRP水平可能受其1059 G/C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2006年26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俏静;侯丽;2006年2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卫未;胡志坚;何小萍;叶蕾;
采用EL ISA法测定29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GDM组)及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其与血清空腹胰岛素(IN S)、血浆葡萄糖浓度(FBG)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GDM组血清TNFα-、sICAM-1、sVCAM-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GDM组血清TNF-α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 I)、sICAM-1及sV-CAM-1呈正相关(P均<0.01);GDM组血清TNF-α与sICAM-1及sVCAM-1存在协同表达作用。认为联合检测血清TNFα-、sICAM-1和sVCAM-1对控制GDM患者妊娠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减少GDM发生有重要意义。
2006年26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云东;王俊娥;2006年26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有德;王国胜;齐湘杰;
回顾性分析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DF I)检查诊断并行手术探查治疗的23例青少年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行手术中睾丸复位,其中16例恢复良好,1例半年后复查睾丸萎缩;6例根据“三级评分系统”切除睾丸2例,保留4例。23例CDF I诊断均得到手术探查证实。认为CDF I对睾丸扭转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尽早手术探查、复位固定,术中同时预防性固定对侧睾丸对睾丸扭转治疗近期效果满意。
2006年26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芦云娥;李荣国;王亚荣;张宏伟;2006年26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秀芬;刘薇;
对24例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术)。术前及术后即刻、2周分别测定脾动、静脉及肝门静脉各血液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 V)及脾动脉血流量(QA)、脾静脉血流量(QV)],术后2周行彩超检查并计算脾栓塞率。对脾栓塞率与手术前后PSV、EDV、M V、QA、QV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本组脾动脉主干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程度5个指标与脾栓塞率之间呈正相关,回归系数β经假设检验均有显著意义,P<0.05。认为脾动脉PSV、M V、EDV、QA和脾静脉QV作为PSE术中控制栓塞程度的监测指标均有效可行;超声不仅能实时、客观、准确地控制栓塞程度,还可代替X线透视,减少术者和患者的辐射损伤。
2006年26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葛建云;陈立;张青艳;2006年26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郭成学;王雷鸣;郭小伟;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27蛋白在48例软骨肉瘤及20例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与软骨肉瘤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软骨肉瘤组织中PCNA与p27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27蛋白高表达率(++)显著低于软骨瘤,PCNA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软骨瘤组织;软骨肉瘤复发者PCNA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复发者,p27蛋白高表达率显著低于未复发者。PCNA高表达表达率与软骨肉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不同组织学分级者中无显著差异;p27蛋白表达与软骨肉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不同组织学分级间p27蛋白高表达率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认为PCNA高表达及p27蛋白减少或缺失是软骨肉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及预后不良的判断指标。
2006年26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建红;段晨旺;徐刚;刘炳森;李英兰;2006年2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扈文涛;王星际;
回顾性分析36例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均获得再次手术机会,其中病灶切除18例、根治性切除9例、肠造口术9例,术后均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根治性切除9例中2例复发,余病例局部病灶均获得有效控制。认为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病例应采用以手术为主,辅助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2006年26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燕;2006年26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库建伟;
采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3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2周为1个疗程,连用2~4个疗程;同时予格拉斯琼预防呕吐,地塞米松预防静脉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防白细胞下降。结果临床完全缓解率为16.7%,部分缓解率为47.2%,总有效率为63.9%。初治患者有效率(71.4%)明显高于复治患者(59.1%),P<0.05;Ⅲ期者有效率(72.7%)显著高于Ⅳ期者(60.0%),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和周围静脉炎。提示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缓解率高,毒性相对低。
2006年26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蕾;任海云;2006年26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志东;程兆云;孟树萍;张立;黄建民;
对62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其中急诊和亚急诊手术9例。结果平均搭建桥血管(3.14±0.67)个,手术死亡2例(低心排1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认为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患者行OPCAB安全可行、效果满意。
2006年26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国顺;岳红卫;孙秀华;
对45例颈椎脊髓损伤患者行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并采用W indow视窗颈椎前路动力加压自锁型钢板系统内固定。结果45例获随访≥6个月,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等并发症。认为颈椎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适用于颈椎外伤及退变所致颈椎脊髓损伤的治疗。
2006年26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庆彦;王风华;崔霞;2006年26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新;牛智祥;张焱;
回顾性分析12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患者的M R I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ADEM病灶多发且不对称,多累及双侧脑室周围及额、颞、顶、枕白质区,亦可累及灰质基底节、丘脑、脑干,在T1W I多呈低信号(部分为等信号),在T2W I均呈高信号;7例见环形强化,2例为轻度至中度占位效应。认为综合分析M R I表现可为ADEM临床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监测等提供依据。
2006年26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丽;2006年26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体平;程太平;
用SPSS统计学方法分析101例贲门癌患者淋巴结部位、总数、阳性分布情况及浸润、转移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关系。结果各部位转移率、转移度分别为下段食管旁3.2%、71.3%,下肺韧带旁1.6%、70%,贲门旁39.9%、26%,小弯24.9%、37.2%,胃左动脉旁25.9%、40.9%。贲门癌N2、N3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9.4%、3.2%,高分化淋巴结转移率显著低于低分化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认为病变旁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高,转移度较低;远离原发病灶部位淋巴结转移率较低,转移度却相对较高;贲门癌N2、N3有跳跃性转移,是否可作为第一站“前哨淋巴结”(SN),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006年26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荆信勇;韩福平;周新玲;2006年2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鹏;秦红霞;
47只昆明种鼠,其中7只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 m l/只(正常对照组),1次/d,连续13 d。另40只腹腔注射大肠埃希菌液和卡介苗建立肝损伤模型,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20只,观察2组同时腹腔注射胸腺肽,1次/d,连续12 d。第13天两组均经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诱导肝损伤。三组断头处死后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2(IL-2),并观察存活率。结果观察1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观察2组(P<0.01),IL-2明显低于上述两组(P分别<0.01、<0.05);观察2组血清TNF-α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2组小鼠存活率显著高于观察1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认为胸腺肽可提高免疫性肝损伤合并败血症小鼠的机体免疫功能。
2006年26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瑞玲;韩大正;
检测183例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及腹水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PS)水平。检测结果渗出性腹水患者外周血及腹水中NO、TNFα-、LPS水平明显高于漏出性腹水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者腹水中NO、TNFα-、LPS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认为测定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NO、TNFα-、LPS有助于鉴别渗出性腹水和漏出性腹水;有助于鉴别自发性腹膜炎是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指导临床用药。
2006年26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爱兰;傅志俭;张宗旺;蔡兴志;
将6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20例,分别采用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行麻醉诱导。于诱导前(T,基础值)、插管前即刻(T0)、插管后1 m in(T1)、3 m in(T2)、5 m in(T3)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 AP)、心率(HR)、SpO2,并在各时点抽取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T0时三组M AP、HR和T时相比显著降低(P<0.05),Ⅲ组下降幅度高于Ⅰ、Ⅱ组;Ⅱ组M AP、HR在各时点无显著差异;NE和E浓度除Ⅰ组在T1、T2时高于基础值(P<0.05)外,其余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抑制插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优于芬太尼;舒芬太尼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
2006年26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厉向玲;孙纯祥;张波;2006年26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敏;常鲁;
选择子痫前期患者30例(研究组)及同期住院单胎妊娠、无内外科并发症32例孕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静脉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及生长激素(GH)的水平,并观察两组新生儿体重与胎盘重量及其与前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新生儿体重及胎盘重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血清及脐血中IGF-I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母血与脐血IGF-I水平均呈正相关;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胎盘重量均与母血GH水平呈正相关;研究组新生儿体重与脐血GH呈负相关、在对照组则无相关性,胎盘重量在两组间与脐血GH均无相关性。认为子痫前期状态下孕妇及胎儿体内IGF-I及GH水平改变与胎儿生长发育有关。
2006年26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秀荣;2006年26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跃明;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Skp2及p27在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AL组)及1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血细胞中的表达。结果AL组Skp2表达高于对照组,p27表达低于对照组,P均<0.05。认为Skp2高表达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应用其抑制剂可为多靶位治疗白血病提供理论及技术基础。
2006年26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飞;2006年26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以军;童爱飞;2006年26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余恩念;赵学军;孟宪英;2006年26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屈晓红;2006年26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太平;梁庆华;刘斌;张永福;2006年26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连香;梁永广;侯晓青;刘章玺;2006年26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冠宇;王梅;2006年26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元杰;张平;2006年26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洪江;2006年26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萍;张树波;高晓增;李宝永;2006年26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献生;2006年26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闵秀全;苟莉;朱军容;2006年26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朝霞;2006年26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劲鹤;2006年26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逸飞;王存龙;冯宗承;马爱武;2006年26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蘅;国献书;2006年26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晓菊;2006年26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新河;2006年26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孟丽萍;2006年26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龙君;郑广瑛;2006年26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春英;王勇;卢丽云;2006年26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付清;2006年26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俊庆;申蓉;李淼;洪士强;杨菁;2006年26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兆香;2006年26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杜景山;2006年26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桂玲;2006年26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云霞;吴向斌;2006年26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樊天云;2006年26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焕玲;李元堂;张志永;2006年26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志坚;王传忠;杨涛;李金芝;季泽平;朱金强;2006年26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雁;唐志琴;2006年26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吕祖芳;张立明;张爱梅;段全纪;岳圣增;2006年26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燕;杨洪刚;2006年26期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明华;2006年26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辉明;全香花;韩建香;2006年26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朝辉;黄德晖;2006年26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季万金;高中起;丁中华;卢须;卢汉中;2006年26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亓立峰;迟梅英;曲怀谦;贾秀华;2006年26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蕾;钟鲁梅;杜书玉;2006年26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倩;钟玉明;2006年26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桂珍;董凤琴;王娟;2006年26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景娥;2006年26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士良;管育国;刘瑛;2006年26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滕照清;刘乃清;樊纯娥;宗相爱;2006年26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扈营吉;李希凯;2006年26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佃梅;燕民;2006年26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相安;马秀丽;刘耀朋;2006年26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丛媛;2006年26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敏;吴向华;段明英;2006年26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青妹;2006年26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万德礼;屈国欣;刘树清;2006年26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密继清;马玉琴;2006年26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光珍;白洁;2006年26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甲旭;郑昌庆;王涛;毕东滨;2006年26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秀娜;隋建超;朱明莉;2006年26期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炳芬;2006年26期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献安;2006年26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元梓;徐秀丽;2006年26期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程华;刘道兰;司洪飞;2006年26期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晓雯;任春丽;李雪梅;2006年26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佃星;王华薇;吕红;2006年26期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东燕;李青;张才擎;2006年26期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季丽华;杨桂花;2006年26期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华;初晓莲;孙莉;2006年26期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齐红;2006年26期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