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陈建锋;高毅;潘明新;

    目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 SC 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分析,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抽取4例健康人髋骨内骨髓5~20 m 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M SC s。体外培养扩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HM-SC s表面标记物;MM T法绘制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吉姆萨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型。结果HM SC s表面标记物CD29、CD44、CD71、CD105、CD166、HLA-ABC、UEA-1阳性表达;CD34、CD45、HLA-DR阴性表达;生长曲线呈S形,细胞倍增时间随代次增加而延长;核型分析显示第3、6代HM SC s的染色体数目未发生改变。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可得到纯度较高的HM SC s,表可达人类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特征。HM SC s可在体外较长时期培养。在第7代之前细胞增殖旺盛,之后细胞增殖能力逐渐下降;在第6代之前染色体数目未发生改变。

    2006年29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双氧水冲洗辅助治疗开胸术后肺广泛漏气25例疗效观察

    李元治;滕俊策;

    2006年29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NT3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杨再兴;梁艳;曾贤铭;朱烨;李畅;王燕;仲人前;

    目的探讨腺嘌呤易位体3(ANT 3)基因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相关性。方法利用T aqm an-M GB探针技术,通过ΔCT值建立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相对定量方法,检测30例健康人(对照组)和30例PBC患者(观察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C)ANT 3基因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与碱性磷酸酶(ALP)浓度。结果观察组PBM C中ANT 3 mRNA表达的ΔC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原始模板浓度为对照组的2.3倍,P<0.01。观察组血清γ-GT、ALP浓度均升高,且与ANT 3基因表达的ΔCT值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PBC患者PBM C中ANT 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血清γ-GT、ALP浓度呈负相关。提示ANT 3 mRNA的表达量与PBC的严重程度相关;ANT 3基因检测在PBC发病机制、诊断及病情监控中有重要作用。

    2006年29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陈东风;宫霞;隋桂龄;王少春;何敬海;

    2006年29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含红花血清干预后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Ps、ICAM-1基因表达变化及意义

    张建初;张晓菊;杨卫兵;夏蕾;陶晓南;白明;

    目的观察含红花血清在缺氧复氧条件下对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RPAEC s)P选-择素(P s)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肺栓塞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取SPF级雄性大鼠(18只)RPAEC s原代培养后分为四组,常氧组持续通入空气12 h;缺氧组通入95%N2、5%CO2混合气12 h;复氧组在缺氧1 h后通95%O2、5%CO2混合气复氧12 h;干预组在缺氧再复氧条件下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含红花血清2m。l观察不同条件下1、6、12 h RPAEC s中P s、ICAM-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常氧组各时间点P s及ICAM-1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缺氧组各时间点P s及ICAM-1 mRNA水平有所上调,但与常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复氧组各时间点P s及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红花干预组各时间点P s及ICAM-1 mRNA上调水平明显低于复氧组,P<0.05。结论缺氧复氧条件下P s及ICAM-1 mRNA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肺栓塞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红花注射液可抑制缺氧复氧条件下P s及ICAM-1mRNA的过度表达。

    2006年29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ECAM-1基因转录的影响

    尹学哲;全吉淑;徐俊萍;程静;张帅;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采用铜离子氧化24 h制备Ox-LDL。取HUVEC以100 m g/L Ox-LDL分别孵育0.5、1、1.5、2 h,另取HUVEC分别用100 m g/L LDL和0、50、100、200m g/L Ox-LDL孵育1.5 h,均采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中PECAM-1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Ox-LDL除正常LDL所含成分外,还含有胆固醇亚油酸酯的过氧化特异斑点X和甲基脂肪酸。Ox-LDL作用0.5 h时PECAM-1mRNA表达水平最低;随时间延长,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与0.5 h时比较,P<0.05;至2 h时,PECAM-1表达水平有所回落,但与0.5 h时比较,P<0.05。0、50、100、200 m g/L Ox-LDL作用1.5 h,PECAM-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以100 m g/L时表达水平最高。100 m g/L LDL作用1.5 h时,PECAM-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Ox-LDL可在转录水平上调血管内皮细胞PECAM-1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高水平表达PECAM-1。

    2006年29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P2Y1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耿嘉正;刘传新;关晶;张思仲;

    目的探讨P 2Y 1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177例CHD患者为观察组,61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两组P 2Y 12基因C 34T、G 52T突变基因型。结果观察组C 34T多态位点T突变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CS与SAP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等位基因与CHD正关联。G 52T多态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HD患者存在P 2Y 12基因多态性;T突变型等位基因可能具有提高个体对CHD的易感性及个体凝血系统活化水平的作用。

    2006年29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126例Ⅲ期食管癌术前放射治疗效果观察

    杨兆禄;慈春增;孙瑞美;张启富;邵学叶;

    2006年29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重组人成骨蛋白-1骨修复材料的毒性研究

    赵甜娜;韩金祥;王世立;贾金秋;张维东;栾中华;

    目的探讨重组人成骨蛋白-1(rhOP-1)明胶海绵骨修复材料的体内毒性反应,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Ⅰ、Ⅱ、Ⅲ组,每组20只,均予乙醚麻醉,无菌条件下将rhOP-1/明胶海绵复合物置于观察Ⅰ、Ⅱ、Ⅲ组小鼠股部肌间隙,剂量分别为3、10、25 m g,术后不用抗生素。正常饲养2、4周时观察各组血液、血生化指标改变及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和脏器系数变化。结果各观察组术后3 d活动力差,食欲减少,7 d后恢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血液学指标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血生化指标中除蛋白含量、ALT、A ST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未见异常;4周时两组血液、血生化指标及组织学形态、脏器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rhOP-1明胶海绵骨修复材料体内使用无毒、安全、可靠。

    2006年29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37例护理要点

    林志香;迟翠玉;

    2006年29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川芎嗪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丁友梅;雷亚宁;

    目的探讨川芎嗪(TM 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DM)模型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DM组和TM P治疗组(每组18只),同时设同批次同种属健康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TM P治疗组每天用100 m g/kg的TM P灌胃1次,DM组和对照组每天用100 m g/kg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4个月结束实验。剥离各组视网膜,以NADPH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微血管,并测量微血管面积密度;制作视网膜组织匀浆,EL 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结果DM组视网膜微血管面积密度和VEGF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TM P治疗组(P均<0.01);TM P治疗组视网膜微血管面积密度和VEGF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M P对DR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VEGF生成及微血管增生。

    2006年29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人骨保护素哺乳类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初步表达

    孟凡星;李瑞香;臧晓怡;李兰英;

    目的构建人骨保护素(OPG)哺乳类表达载体并在非洲绿猴肾COS7细胞内初步表达。方法用RT-PCR方法将人OPG cDNA的全长编码基因扩增后,将其克隆于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DNA 3.1/CT-GFP上,构建OPG的重组表达载体pcDNA 3.1/OPG-GFP。将其转染COS7细胞进行瞬时表达,经RT-PCR和EL ISA鉴定表达载体的功能及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地获取了人OPG全长编码序列并构建了OPG的表达载体pcDNA 3.1/OPG-GFP;瞬时表达试验证实该载体具有表达OPG的功能。结论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成功构建了有表达OPG功能的哺乳类表达载体;此为高效、稳定表达OPG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6年29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治菌必妥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张衍淑;胡艳萍;

    2006年29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巨细胞病毒PP150的原核表达及其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徐博;王清;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组建含有人巨细胞病毒(HCMV)PP 150蛋白强抗原决定簇基因的重组抗原克隆,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在此基础上,以纯化重组PP 150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各种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判定标准,建立检测HCMV IgM抗体的间接EL ISA方法。用此方法检测266份血清样品,并与EL ISA试剂盒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MAL-P 2-PP 150可在E.coliDH 5a中有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后,凝胶成像系统分析显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4 000,约占菌体蛋白的10%。W estern b lot检测,阳性识别率为80%(12/15)。用此蛋白包被EL ISA板,检测正常孕妇血清,与EL ISA试剂盒的诊断符合率为98.1%,敏感性达88.2%,特异性100%。应用本方法检测569份正常人血清样品HCMV-IgM,阳性率为4.1%。提示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望替代HCMV感染检测中的全病毒EL ISA试剂盒。

    2006年29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血清抗Sa抗体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价值

    周金霞;

    2006年29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万大国;孙利强;吴帆;刘宗芳;曾秋棠;

    将60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50只。AM I组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AM I模型,成功后24 h剩余36只,再随机分为AM I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8只。干预组每日予阿托伐他汀(40 m g/kg)灌胃,假手术组和AM I对照组每日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分别采用TUNEL法和RT-PCR法检测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MA I)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组和AM I对照组非梗死区心肌中MA I和TNFα-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干预组与AM I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均<0.05)。提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大鼠AM I后非梗死区MA I,抑制非梗死区心肌中TNF-α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2006年29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56例临床分析

    周涛;刘希斌;李宝生;王亚彬;崔永春;闫婧;

    2006年29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穿刺活检标本中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检测诊断肝癌的价值

    王强修;程红霞;程显魁;王家耀;

    对3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肝穿刺活检标本进行K uffer细胞(KC)及肝脏自然杀伤(NK)细胞检测,并与其手术切除标本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肝活检标本与手术标本的KC及NK细胞数量及分布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标本中癌组织的KC数量明显少于癌旁组织(P<0.05),CD68、CD57阳性细胞数量呈线性正相关。KC主要位于肝血窦处,呈圆形、星形或纺锤形,胞质呈棕黄色,NK细胞呈圆形较小。KC数量与HCC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与肝脏NK细胞数量呈线性正相关。认为肝活检组织中KC和NK细胞数量是诊断HCC有价值的指标。

    2006年29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lf-1、C-erbB2表达及意义

    段颜;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中E lf-1、C-erbB 2的表达情况,并与10例正常子宫内膜及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内膜组织的表达情况比较。结果E lf-1表达强度子宫内膜癌组织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P均<0.01),且其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癌组织C-erbB 2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且其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与肌层浸润无关(P>0.05);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E lf-1、C-erbB 2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E lf-1是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的良好指标。

    2006年29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芪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20例疗效观察

    许喆;王峰;

    2006年29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宫颈癌中Survivin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改凤;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 iv in蛋白在43例宫颈癌组织标本、12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 iv in蛋白阳性表达率宫颈癌组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者(P<0.05);病理分期为Ⅰ期者显著低于Ⅱ期者(P<0.05);随临床分期增加及淋巴结转移Surv iv in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提示Surv iv in在宫颈癌中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Surv iv in可能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2006年29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8例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期间护理体会

    张圣银;刘薇;赵丽燕;

    2006年29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分区及临床意义

    姜鑫;许晨光;孙延山;张益民;郭永智;王军;刘建永;

    选择F icat分期为Ⅱ、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30例,依据X线片及CT片将坏死灶分为前区、后区、全区、中区。30例患者均选择死骨刮除及带血运骨瓣植入术治疗,其中后区8例及中区3例选择死骨刮除植骨并股方肌肌肉血管蒂大粗隆骨瓣植入术治疗。结果平均获随访3.5 a,依据王岩氏疗效标准:优25例,良5例。证实CT能明确诊断、显示坏死灶部位及量化分析病变范围,为临床分区提供可靠依据;指导准确选择手术入路及方法。分区手术是F icatⅡ、Ⅲ期患者客观、理想的治疗方法。

    2006年29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40例疗效观察

    吴忠英;陈双;

    2006年29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清FPSA、TPSA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邢怀广;王鲁卿;张锦屏;

    采用化学发光法(CL IA)测定78例健康人(对照组)、32例前列腺炎患者(炎症组)、13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增生组)、34例前列腺癌患者(PC a组)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FPSA/TPSA(F/T)值,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炎症组、增生组及PC a组FPSA及TPSA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其中PC a组显著高于炎症组及增生组,P均<0.01。PC a组F/T值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均<0.01。认为血清FPSA、TPSA和F/T值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PC a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006年29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雾化吸入液中氯化钠浓度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排痰的影响

    闫华;

    2006年29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CEA、CA19-9、CA72-4检测诊断大肠癌的价值

    刘美芹;王少平;丁燕涛;朱传金;宋现让;赵惠红;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6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癌胚抗原(CEA)、癌相关糖抗原CA 19-9、CA 72-4单项表达情况,将3种标记物组合为4种方式进行联合检测,并对其中45例患者术后随访4个月~2 a。结果Ⅱ、Ⅲ、Ⅳ期大肠癌患者3项标记物均明显增高(P均<0.05),其敏感性与病理分期程度相关。术后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转移、复发者标记物明显增高至术前水平。CEA+CA 72-4及CEA+CA 19-9+CA 72-4组合方式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任一单项(P均<0.05),但后一种组合方式的特异性有所降低。认为3项肿瘤标记物对大肠癌中晚期的诊断、术后疗效监测具有实用价值;CEA和CA 72-4联合检测可作为首选项目。

    2006年29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阿魏酸钠辅助治疗轻中度CRF 20例疗效观察

    万华;陈亮;

    2006年29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孙德付;

    对24例布加综合征(BCS)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二维超声表现及血流特征,判断肝内外血管病变及侧支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示下腔静脉阻塞19例,肝静脉阻塞3例,两者同时阻塞2例,与数字血管减影造影(DSA)符合率为91.7%(22/24)。认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判断BCS的血管阻塞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情况准确率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2006年29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氟化泡沫对在体乳牙牙釉质中氟含量的影响

    平雅坤;焦建平;李建;郭兰英;

    选择临床将要拔除一对下颌乳中切牙的1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需拔除乳牙中一颗涂布氟化泡沫4m in,24 h后拔除(观察组),另一颗常规拔除(对照组)。采用中子活化法测定两组牙釉质中氟含量。结果观察组牙釉质中氟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认为氟化泡沫能增加牙齿硬组织中氟的含量,可用于乳牙龋病的预防。

    2006年29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5例疗效观察

    王自力;郭志敦;李志军;丁韶龙;卢微波;程国芳;

    2006年29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椎弓根螺钉系统加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7例疗效分析

    郑之和;董军峰;卢国强;曾勇;李兵;

    联合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37例。观察术前、术后3 d及随访1.5 a时的T a illard指数、Boxal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及椎间隙高度的变化情况。综合评定临床疗效及融合率。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 d T a illard指数、Boxall指数显著降低(P均<0.05);腰椎生理前凸角、滑脱角及椎间隙高度显著增加(P均<0.05)。与随访1.5 a时相比,术后3 d各观察指标无明显改变(P均>0.05)。本组优良率为94.59%,融合率为100%。无内固定材料松动和断裂,全部cage融合器位置和形态较术后无1例发生改变。证实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可能会起到协同作用。复位理想,内固定坚强,脊柱融合率高,并发症低。

    2006年29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婴儿先心病矫治术麻醉诱导期瑞芬太尼的最佳用量探讨

    李希明;高淑文;刘中凯;杜晨;王飞;

    将40例选择拟于体外循环(CPB)下行房间隔(A SD)或室间隔(V SD)修补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四组均采用瑞芬太尼行麻醉诱导。瑞芬太尼用量为Ⅰ组0.25μg/kg、Ⅱ组0.50μg/kg、Ⅲ组1.0μg/kg、Ⅳ组2.0μg/kg,观察四组诱导前(T 1)、气管插管后2 m in(T 2)、5 m in(T 3)、10 m in(T 4)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神经肽Y(NPY)的变化。结果Ⅰ组、Ⅱ组诱导各时刻SBP、DBP、HR、NPY均无明显变化。Ⅲ组T 2时刻SBP、DBP、HR明显降低(P<0.01),NPY含量明显下降(P<0.05);Ⅳ组T 2、T 3时刻SBP、DBP、HR明显降低(P<0.01)。四组插管后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下降(P<0.05),pH、SaO2无明显变化。提示瑞芬太尼用于A SD或V SD修补术患儿麻醉诱导可行性良好,剂量以0.25~0.50μg/kg为佳。

    2006年29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期结肠切除回结肠吻合术治疗结肠破裂38例体会

    魏法才;于俊秀;杨道贵;隋永领;

    2006年29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皮下PCA用于快通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沈建乐;时飞;孙立新;

    将24例行快通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OPCABG)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12例,术后分别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A)和皮下PCA。负荷量注射完毕后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镇痛开始后12、24、36、48 h记录疼痛VA S评分,PCA需求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药物用量、镇静程度评分;术后各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数字分级评分(NRS评分)。结果Ⅰ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早于Ⅱ组(P<0.01);两组疼痛评分、按压次数、药物用量、镇静评分、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镇痛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皮下PCA用于OPCABG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安全。

    2006年29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甘露醇致肉眼血尿7例报告

    曹伟利;宋蕾;徐瑞彩;

    2006年29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T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梁晓超;

    对18例经CT检查、病理证实的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嗜铬细胞瘤发生于喉部1例,肺部2例,膀胱壁4例,盆腔内大网膜1例,腹膜后10例,肿瘤血供丰富,典型肿瘤强化明显,较大肿瘤有明显坏死,动脉期肿瘤强化与大动脉同步,实质期持续强化或更明显,部分肿瘤有引流血管。病理结果证实肿瘤为良性12例,恶性6例。认为体内含有嗜铬细胞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异位嗜铬细胞瘤;CT检查不仅能正确定位,典型时能定性诊断。

    2006年29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螺内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最佳剂量探讨

    付敏;

    将7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A组32例、B组30例和C组32例,三组均予常规治疗并加用螺内酯。螺内酯用量为A组60 m g/d,B组240 m g/d,C组480 m g/d,均分3次口服,疗程3周。观察治疗前后三组血清醛固酮、N a+、K+、BUN、C r及24 h尿N a+变化。结果治疗3周血清醛固酮水平A组无变化;B组、C组血清醛固酮明显降低,24 h尿N a+明显增加,水钠潴留减轻,腹水减少。C组3例出现低钠血症、1例高血钾、BUN、C r升高。认为60 m g/d螺内酯对血清醛固酮无影响;240 m g/d及480 m g/d螺内酯均能显著降低血清醛固酮水平,但后者副作用较大;治疗肝硬化腹水时螺内酯的理想剂量为240 m g/d。

    2006年29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胸腔留置深静脉导管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腔积液21例疗效观察

    吴凯;翟俊山;李楠;王欣;

    2006年29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改良超滤技术的应用

    高蕾;

    将52例行先天性心脏病(CHD)矫治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术中于体外循环(CPB)中采用改良超滤技术(MUF),对照组不接受超滤,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早期红细胞压积(HCT)迅速升高,库血用量、24 h引流量、24 h尿量、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呼吸机辅助时间和监护室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证实CPB中应用MUF可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2006年29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输卵管卵巢脓肿32例诊治体会

    倪凤云;王虹;李富梅;

    2006年29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葛根素辅助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作用机制探讨

    姜萍;王亚利;王立杰;马桂凤;孙利丽;

    将72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心肌保护药物。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葛根素5~10 m g/(kg.d)静注,连用10 d;对照组予二磷酸果糖(FDP)0.25 g/(kg.d)静注,连用10d,治疗前后检测心室收缩功能及主、肺动脉血流、血清酶类、血管活性物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室收缩功能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主、肺动脉血流均明显增加,观察组左室射血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肺动脉峰值流速(PFVP)、肺动脉瓣血流加速时间(PVAT)、肺动脉瓣血流减速时间(PVDT)、右室射血时间(RVET)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血清酶类肌酸激酶同工酶(CK-M B)、心肌肌钙蛋白(CTn I)及血管活性物血浆内皮素(ET)均明显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明显升高,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葛根素治疗重症肺炎心肌损伤和心功能障碍的机制为调节ET/CGRP平衡,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肌耗氧,保护心肌。

    2006年29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球后放射治疗Graves眼病30例疗效观察

    姜玉华;牛德红;侯华英;蒋铃;程玉峰;

    对30例G raves眼病患者采用高能X线球后放射治疗,结果放疗前突眼度(20.50±1.05)mm,放疗后突眼度(18.17±1.94)mm,P<0.05;放疗结束3个月眼胀、流泪、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溃疡、复视等症状均有所好转,总有效率为80%。认为球后放射是治疗G raves眼病的有效方法。

    2006年29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腋动脉留置导管小剂量化疗治疗腹部恶性肿瘤30例体会

    冯广森;水少锋;朱敬松;张美凤;宋静;

    2006年29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CHF合并高钾血症45例原因分析

    黄尚珍;蔡克银;

    对45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高钾血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常见原因为:①肾功能减退,且肾功能损坏越严重血清钾升高越明显。②长期使用保钾利尿剂或排钾利尿剂同时盲目补钾。③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例如体舒通),尤其长期联合应用。④心力衰竭时心功能恶化,导致组织低灌注、缺氧、酸中毒。提示对老年CHF患者应加强血清钾的监测,谨慎使用保钾利尿剂、ACE I及ARB类药物。尤其避免三类药物长期联合应用。

    2006年29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47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细菌学检测结果分析

    俞伟国;张义平;殷嫦嫦;

    2006年29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固定矫治器治疗外伤性错牙合26例临床分析

    郝燕;

    2006年29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40例颅底脑膜瘤手术治疗体会

    王国超;陈大普;韩宏杰;

    2006年29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凉润和降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112例疗效观察

    王萌;

    2006年29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腔内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35例疗效观察

    李梅;朱耀丰;

    2006年29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洛塞克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6例效果观察

    李会敏;闫国亭;夏兴州;

    2006年29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28例临床观察

    黄天福;高晖;

    2006年29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肾病综合征并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临床分析

    刘立春;王云霞;张玉卉;

    2006年29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根管钉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效果观察

    冯振明;

    2006年29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295例分析

    曹玲玲;袁莉;何小荣;张贝;邱海燕;

    2006年29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心综合征15例效果观察

    白云峰;张建中;于翠美;王凤英;齐海霞;刘建英;

    2006年29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喘息性疾病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意义

    于本章;

    2006年29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实时心脏彩超在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成形术中的应用

    闫培全;戚海峰;尤润生;伦知见;

    2006年29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萎缩性胃炎胃镜表现与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张志坚;王雯;林克荣;朱金照;乐桥良;

    2006年29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妇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101例临床观察

    乔孝伟;

    2006年29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小切口经椎板间隙开窗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摘除术121例疗效观察

    孙海涛;徐存华;辛健;贾逢爽;关家文;

    2006年29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妥拉唑联合方案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33例疗效观察

    马英文;

    2006年29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颞浅动脉额支额部岛状皮瓣修复疤痕性下睑外翻6例

    王世利;

    2006年29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胆管癌5例误诊分析

    廖玲;

    2006年29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下肢丹毒4例

    蒋华;

    2006年29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冯秀君;陈静;刘榕娟;

    2006年29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B7-1、GPI及其拼接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葛蕙心;畅继武;

    2006年29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持续性上中腹部疼痛,进行性加重

    伍波;梅家才;汪昱;冯昌宁;

    2006年29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mplatzer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46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刘桂芝;曹国荣;

    2006年29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百忧解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31例

    邱月华;吴怀英;冯兴兰;

    2006年29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AATP18例疗效观察

    张凤林;安玉瑛;

    2006年29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46例左室假腱索合并室性早搏患者蹬车试验结果分析

    高岩;李玉芳;余红敏;

    2006年29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触摸导管尖端定位气管插管深度的体会

    马卫东;张广顺;修培宏;

    2006年29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肌挫伤14例诊治体会

    厉向玲;孙纯祥;张波;

    2006年29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60例加用白蛋白效果观察

    魏景亮;李德正;夏坤刚;

    2006年29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11例护理体会

    张丽萍;王连祥;李桂杰;

    2006年29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鼻咽癌放疗患者健康指导要点

    吕传爱;陈莲凤;李静;

    2006年29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面积烧伤超早期切痂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李英兰;张丽红;

    2006年29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疝4例护理体会

    黄云;

    2006年29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立医院PET/CT中心

    2006年29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立医院器官移植、肝脏外科中心简介

    2006年29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