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 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研究

    魏勇;朱立新;耿小平;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癌破裂组和非破裂组患者肝脏标本内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破裂组患者的巨噬细胞表面F c受体(F cR)及补体受体3(CR 3)表达量明显低于非破裂组,其吞噬HB eA g/1免疫复合物能力亦显著低于非破裂组。结论肝脏内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导致血管壁免疫复合物沉积、血管受损及小动脉脆性病变,可能与肝癌自发性破裂有关。

    2006年3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γ-氨基丁酸对胰腺癌SW1990细胞生长及VEGF表达的影响

    王营;刘伟;余胜利;刘军权;陈复兴;费素娟;陈剑群;

    目的观察γ-氨基丁酸(GABA)对胰腺癌SW 1990细胞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 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GABA对胰腺癌SW 1990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AM P含量,RT-PCR检测VEGF mRNA表达,W estern b lot检测VEGF蛋白含量。结果GABA促进胰腺癌SW 1990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同时促进细胞内cAM P增加。随着GABA浓度增加(80~320μm o l/L),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GABA影响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形成,可能参与调节肿瘤的生长与转移。

    2006年3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甘草酸二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促炎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影响

    原皓;吴克香;史有奎;高志星;冯玉光;李蕾;

    目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研究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产生和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0只,建立UC急性期模型,实验组给予DG干预治疗。观察疾病活动指数(DA I)、结肠大体形态损伤、组织学变化;EL 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的DA I、结肠大体形态损伤、组织学变化显著改善(P均<0.01),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DG对大鼠UC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IL-8的产生和表达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2006年3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IC-1的表达及意义

    郑佳;黄智铭;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 IC-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52例未经放化疗结直肠癌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M IC-1、癌胚抗原(CEA)及糖链抗原19-9(CA 19-9)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 IC-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M IC-1水平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远处转移相关(P<0.01),与年龄、组织类型无关。M IC-1表达与CEA呈正相关(r=0.514;P<0.01),联合CEA及CA 19-9检测可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率。结论血清M IC-1联合CEA及CA 19-9对结直肠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06年3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胃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治

    孙钦立;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 S)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对89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 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PG S的发生率及诊断方法。结果896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发生PG S 32例,PG S发生率为3.6%,均发生于术后3~10 d;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 S的可靠方法;32例均为非手术治愈。结论PG S的发生由多种因素引起,诊断时必须排除机械性、器质性病变;PG S采用非手术疗法均可治愈,手术治疗是禁忌证。

    2006年31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2例报告

    陈萍;杨牟;张居文;孙林;车海杰;勇俊;

    2006年31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湖北地区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分型及疾病相关性分析

    孙剑刚;张正茂;田拥军;胡国平;叶嗣颖;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幽门螺杆菌(Hp)空泡毒素基因(vacA)不同亚型及其与慢性胃炎(CG)和慢性消化性溃疡(CPU)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共享引物PCR技术和特异的PCR分型引物,对74例CG或CPU患者胃黏膜活检组织Hp分离株进行分型,并分析不同亚型与这两种疾病的相关性。结果湖北地区的Hp vacA基因主要以s1a-m 2型为主,vacA的优势亚型分布与上海和广州相似,除了s2型以外,s1a-m 1、s1b-m 1、s1b-m 2、s1c-m 1和s1c-m 2均有分布;另有8株不能被完全分型。结论湖北地区Hp vacA基因的不同亚型与CG和CPU之间不存在相关性,CG和CPU的引发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6年31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胆脂瘤误诊为面瘫1例

    赵汝芬;

    2006年3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进展期胃癌术前冲击化疗联合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疗效观察

    李玉舟;马金海;杨海燕;

    目的观察术前短程冲击化疗联合术中即时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分术前短程冲击化疗联合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组(治疗1组)、术前短程冲击化疗组(治疗2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长期生存率。结果治疗1组的3 a生存率为88.1%,明显高于治疗2组(68.1%)和对照组(42.6%)(P<0.05),治疗1组2 a内无复发,治疗2组、对照组复发率为17.0%、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前短程冲击化疗联合术中即时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延缓肿瘤复发。

    2006年31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安美平;黄艳;马学军;

    2006年3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Fas、FasL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徐银祥;蒋耀光;林一丹;王如文;邓波;

    目的探讨F as和F asL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 SCLC)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N SCLC和25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F as和F asL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与受检正常肺组织F as表达相比,N SCLC F as表达明显下调(P<0.05);F as表达与N SCLC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P<0.01)。②F asL表达与N SCLC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N SCLC F as与F asL表达无相关关系,N SCLC瘤团或癌巢周边区与中央区F asL表达差异显著。结论F as和F asL异常表达在N SCLC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006年31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红细胞增多症与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探讨

    孙正芸;郝振荣;魏朝霞;张凤娟;

    目的探讨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与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关系及发生率。方法对资料完整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96例的临床表现、肝功、胆红素、肾功、心肌酶谱、血糖、心电图、CT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多血貌、黄疸、神经系统及原始反射异常多见。肝功损害以GGT增高较为明显(占85.4%),GGT增高与胆红素增高有相关性。ALT增高较少(占16.7%)。心肌酶谱异常以A ST、CK、CK-M B为主。血糖异常27.1%,低钙血症35.4%,高磷血症69.7%。肾功能检查BUN异常27.1%,C r异常25.0%。心电图改变以ST-T改变为主;其次为心律改变。CT颅内低密度改变50.2%,出血4.0%。96例中同时有心、脑、肝、肾损害27.8%;同时有2个以上器官损害85.4%。结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易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且发生率较高。

    2006年31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26例分析

    李永水;

    2006年3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阻塞性黄疸对肠道微生态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

    赵增虎;李成云;张建宇;刘秀芳;丁瑞亮;

    将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两组,胆管结扎组(BDL组)16只,行胆管结扎;假性胆管结扎组(SL组)16只,仅分离肝蒂而不予结扎。术后2周处死大鼠,观察血浆内毒素、回肠内粪便的pH值、回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变化以及小肠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结果术后2周BDL组血浆内毒素增高,大便pH值降低、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IgA+、CD4+、CD8+明显减少,肠黏膜结构明显受损。认为阻黄后大鼠肠内微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提示治疗阻黄患者应尽快解除梗阻,恢复肠道微生态环境,同时需兼顾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2006年31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奥曲肽联合内镜治疗胆源性胰腺炎24例体会

    李会敏;

    2006年31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DGF-β在急性PTE后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

    郭天勇;张运剑;王延国;姜训忠;赵清;黄其来;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肺血栓栓塞组(PTE组),并建立大鼠PTE模型,分别于栓塞后1、4、7、14、28 d时间点检测动脉血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血小板生长因子β链(PDGF-β)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PTE组1、4、7 d时间点PaO2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28d时间点无统计学意义。肺动脉压力(m PAP)水平两组各时间点无差异。PDGF-β在Sham组肺动脉有极微量表达,在PTE组1 d即有表达,持续于7 d后逐渐减弱。认为PDGF-β参与了急性PTE后的肺血管重建。

    2006年31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28例CT诊断分析

    于惠林;杨丰娟;

    2006年31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日龄鸡胚脑内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发育

    孙静;王珏;徐群渊;王蓬文;

    取不同日龄的鸡胚脑,石蜡包埋,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DA能神经元。结果早期TH阳性细胞聚集成团,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无明显突起。随着胚胎的发育,阳性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纺锤体细胞出现,细胞伸出突起出现并逐渐延长,分支也逐渐增多,逐渐表现为成熟神经元的形态特征。鸡胚的TH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学随时间发展日渐成熟。

    2006年31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96例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检测分析

    韩学贞;

    2006年3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胃腺周边纤维母细胞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胃癌关系的研究

    王佳妮;周成军;曲思凤;陈强;毛飞;张廷国;

    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4年肠型胃癌手术、活检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活检无肠上皮化生标本各30例,HE染色观察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αSM A检测腺体周边纤维母细胞(PCF s),AB/PA S特殊染色观察肠化上皮化生。结果PCF s存在于人体肠上皮化生胃黏膜内,正常胃腺以及胃癌腺体周围没有发现。认为PCF s可能在胃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2006年31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辅治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银宏伟;张淑珍;

    2006年3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无创性预测因素

    狄连君;赵逵;石国庆;杨宪武;

    收集肝硬化患者61例,记录外周血小板计数、B超下脾脏最长径及门静脉宽度、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结果显示脾脏长径及血小板计数/脾脏长径与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及其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所有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血小板计数/脾脏长径比值≤909;血小板计数与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及其严重程度无相关性。认为脾长度和血小板计数/脾脏长径比值作为非侵入性方法可较好的预测食管静脉曲张。

    2006年3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老年食管癌放射治疗60例分析

    颜卉;马加福;邹颖;

    2006年31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PARγ在良、恶性肝病组织中的表达

    康谊;李修龄;尚佳;杨玉秀;

    选取56例不同类型的肝病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结果人肝组织中PPARγ表达因不同肝病类型而异,正常人肝组织PPARγ表达水平与肝硬化、肝癌等病变肝组织相比差异显著;肝囊肿、肝血管瘤等良性病变肝组织中PPARγ的表达亦明显强于肝硬化及肝癌组织的表达。认为肝组织中PPARγ表达减弱与肝硬化、肝癌病变的发生有关。

    2006年3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20例临床分析

    刘召义;冯磊;王玉梅;赵金凤;校鹏举;

    2006年3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清丁酰胆碱酯酶、前白蛋白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

    张瑞霞;杨义明;

    选取经临床诊断的肝硬化患者86例,按Ch ild-Pugh分级,将肝硬化患者分成A、B、C三级,检测血清丁酰胆碱酯酶、前白蛋白和白蛋白;设立对照30例。结果随肝硬化程度加重,血清丁酰胆碱酯酶、前白蛋白逐渐降低,其降低幅度依次为C级>B级>A级,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级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认为酰胆碱酯酶、前白蛋白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二者比白蛋白更能较好地反映肝脏储备功能。

    2006年3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多潘立酮联合多塞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从莉萍;

    2006年31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B超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

    袁霞;王琼;汤桂芳;

    将确诊为肝硬化的126例分为出血组43例和非出血组83例;采用B超分别探测肝门静脉主干及脾静脉主干内径,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静脉内径出血组为(1.55±0.18)cm,明显大于非出血组的(1.23±0.25)cm;门静脉内径≥1.5cm出血率为56.36%,<1.5cm出血率为16.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脾静脉内径出血组为(1.02±0.14)cm,明显大于非出血组的(0.85±0.15)cm;脾静脉内径≥1.0cm出血率为58.18%,<1.0cm出血率为15.4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B超监测可作为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度的可靠指标。

    2006年3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孙海江;

    2006年3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与治疗

    赵晓牧;张忠涛;

    回顾性分析5例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P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5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消化道出血、脾大,肝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均伴脾功能亢进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病理表现为肝门静脉纤维化、肝脏结节再生性增生和不全分隔样硬化。术中发现所有患者肝脏形态、大小基本正常,术后均无再出血发生。

    2006年3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肝动脉栓塞致门静脉损伤原因分析

    孙业全;王秀春;陈常胜;曹贵文;岳国林;

    经肝动脉内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果患者出现门静脉血栓形成、肝栓塞坏死严重并发症。认为用血管硬化剂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栓塞肝动脉,可造成病变外正常肝和门静脉的损伤,且治疗非常困难。

    2006年3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乙型肝炎256例肝穿刺活检分析

    李纯平;魏子安;马玉杰;刘一冉;袁淑珍;张银屏;

    经临床血清学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其中慢乙肝轻度126例,中度72例,重度11例,肝炎肝硬化47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肝自动活检术取得患者肝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256例中,病理诊断慢乙肝轻度111例,中度30例,重度6例,肝硬化20例;与病理诊断比较,临床诊断慢乙肝轻度、中度、重度、肝硬化的符合率分别为88.1%、41.67%、54.55%、42.55%。认为慢乙肝患者只要无肝穿禁忌证,都应进行肝穿刺活检行病理检查确定诊断。

    2006年3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前瞻性研究

    尚建中;王建华;

    40例HB eA 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拉米夫定100 m g口服,1次/d,疗程12个月,并给以常规的护肝治疗和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以常规护肝治疗和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停药后12个月时、停药24个月时HBV-DNA阴转率及ALT复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各时期HB sA g阴转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拉米夫定治疗HB eA 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效果。

    2006年31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瑞巴派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潘永峰;

    将4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瑞巴派特、强的松及黄连素灌肠,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SA SP)、强的松及黄连素灌肠。结果治疗4周末治疗组显效率为71.4%,对照组为52.4%,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用瑞巴派特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6年3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氯吡格雷联合强化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陈明友;林淑珍;穆伟;李国华;闫素华;邢启崇;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调脂药物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加氯吡格雷。观察用药前、用药后4周体表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数值总和(ΣST)、24 h ho lter心肌缺血总负荷(T IB)和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尿酸、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及ΣST和T IB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氯吡格雷加强化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降低炎症指标,进一步改善心肌缺血。

    2006年31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肺栓塞误诊为肺结核7例分析

    顾国容;王艳;刘玉峰;宫希涛;

    2006年31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bcl-2、bax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燕;赵铭锋;刘同慎;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86例乳腺导管浸润癌bcl-2和bax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cl-2在不同分级的癌组织中表达分别是Ⅰ级77.78%,Ⅱ级53.85%,Ⅲ级30.30%(P<0.05);在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中的表达分别是39.21%和71.43%(P<0.05)。bax在不同分级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是Ⅰ级33.33%,Ⅱ级57.69%,Ⅲ级84.88%(P<0.05);在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表达分别是70.59%和42.86%(P<0.05)。认为bcl-2和bax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2006年31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戊型病毒性肝炎106例临床分析

    薛梅;魏友农;刘海莹;

    2006年31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药物洗脱支架对糖尿病小血管再狭窄的影响

    苗军;崔连群;

    选取冠心病伴糖尿病行介入治疗的患者50例,根据患者情况分为药物支架组和裸金属支架组,分别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及裸金属支架。结果:两组术前、术后1、3、6、9、12个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心电图、运动心电图、B超检查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药物洗脱支架较裸金属支架明显改善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功能。

    2006年31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主动脉夹层35例诊治分析

    郭爱春;刘瑛;

    2006年3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相关因素分析

    阎勇;汪允海;

    检测2型糖尿病并发和不并发脂肪肝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 IN S)、空腹C肽、体重指数(BM I)、腰臀围比值(WHR)等指标,同时检查是否合并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结果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比较,血TG增高、HDL-C降低、空腹胰岛素及空腹C肽水平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 I)下降,且腹型肥胖者及冠心病发生率高。认为减肥、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对防治糖尿病性脂肪肝有重要意义。

    2006年31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吴睿;陈冬枝;万琳;

    2006年3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牙种植术中必兰镇痛效果分析

    郑军;赵保东;许家森;王艳辉;刘桂芳;

    为比较必兰和利多卡因在牙种植手术中的麻醉镇痛效果,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必兰)和对照组(2%利多卡因加1:10万肾上腺素),对两组的麻醉镇痛效果和麻醉持续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必兰的镇痛效果要明显优于利多卡因,阻滞麻醉的持续时间也较长,副作用少,尤其适用于牙种植手术。

    2006年31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段崇浩;

    5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和低浓度氧疗,治疗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加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 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中pH值、PaO2、PaCO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pH、PaO2均升高,PaCO2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治疗前后PaO2升高及PaCO2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 iPAP可作为COPD并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手段。

    2006年31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TP方案配合腹腔热化疗治疗上皮型中晚期卵巢癌疗效观察

    李成云;

    2006年31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比索洛尔和乌拉地尔对高血压伴左室肥大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李静宇;

    将76例高血压病(EH)伴左室肥大的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乌拉地尔组,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D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 ST)、左室后壁厚度(LVPW 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量(CO)、A峰、E峰。结果治疗后左室重量指数(LVM I)、LVDT、IV ST、LVPW T在比索洛尔组明显下降,乌拉地尔组则无变化。

    2006年31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川芎嗪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5例观察

    刘淑娟;王玉红;王秀萍;

    2006年31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血清游离脂肪酸对高尿酸血症代谢的影响

    袁鹰;王正春;王秀美;

    入选高尿酸血症患者138例及正常人42例,测定其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 I)。结果FFA与IS I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UA呈显著正相关(P<0.01);UA与IS I呈显著负相关(P<0.01)。认为FFA与高尿酸血症关系密切,两者可加重IR及动脉硬化。

    2006年31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体外聚焦微波刀预防放射性肺炎疗效观察

    吴建军;赵永利;杨萍;高伟;

    2006年31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烟台市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动态观察

    毛琦善;贾翠梅;宫庆月;吴金英;

    分析烟台市近5年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耐药情况。结果显示,两种细菌的产酶率均有升高趋势,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对β-内酰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含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敏感性较高。提示含酶抑制剂及碳青霉系列的抗生素是治疗这两种细菌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2006年31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胃肠减压的护理改进

    王平;王力;

    2006年3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静息心率、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李勇;王桂芝;王平;宋执敬;

    86例AM I患者入院时根据静息心率(RHR)水平不同分为RHR<70次/m in(RHR 1组),70次/m in≤RHR<80次/m in(RHR 2组)和RHR≥80次/m in(RHR 3组)三组,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 s-CRP)水平及不同参数。结果三组间两两比较,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肌酐(C r)、收缩压(SBP)、脉压(PP)、H s-CRP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HR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

    2006年3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分子右旋糖酐、糜蛋白酶联合灌注防治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研究

    黄艺雄;蒙德;

    选择腹部手术患者77例,其中治疗组40例采用中分子右旋糖酐、糜蛋白酶混合液腹腔灌注,对照组37例仅采用中分子右旋糖酐腹腔灌注,两组术后第3天体温、白细胞计数、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肠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2006年31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录像脑电图监测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

    周嘉云;许雯;张爱丽;郑秀珍;

    2006年3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OSAHS患者低氧血症程度相关因素分析

    蔡丽芬;

    应用Po lysm ish多导睡眠分析系统对入选对象进行7 h睡眠监测,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 SAHS)24例,鼾症16例。O SAHS组夜间最低氧饱和度(SaO2)明显低于鼾症组(P<0.05),最低SaO2与患者呼吸暂停指数(AH I)、体质量指数(BM 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呈负相关(P<0.01),与年龄无关。

    2006年31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临床研究

    辛辉;于宁;

    将10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服用传统药物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曲美他嗪20 m g,3次/d,共8周。治疗后治疗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可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曲美他嗪,可以使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轻,运动耐量增加,且安全性好。

    2006年31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

    孙均;陈红兴;

    3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抗胆碱药用药量及次数减少,中毒症状消失快,药物中毒率、心动过速发生率低,平均治疗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确切。

    2006年31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三维超声成像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中风的临床价值

    王东光;卢启秀;刘厚林;赵莉;闫中瑞;韩玮;

    对经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患者进行三维超声检查,并与二维彩色多普勒成像进行比较。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三维超声图像可显示多种形态的粥样斑块的立体形状及表面特征,在斑块内部的组织结构及表面形态等方面的成像明显优于二维成像。对斑块性质显示更准确,增加了颈动脉粥样硬化中风预报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06年3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对心肌肥厚致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田美蓉;李莉;赵碧琼;刘小坤;

    2006年31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药鸡尾酒疗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王同成;唐元升;王际军;

    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2例和中药鸡尾酒治疗组48例。常规治疗组仅给予一般治疗,中药鸡尾酒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注射液组成鸡尾酒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药鸡尾酒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表明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独特作用。

    2006年31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冬虫夏草联合抗HBs阳性胎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8例观察

    梁惠静;牛国明;关艳芳;

    2006年31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Rh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清抗体研究

    陈妍;李钦伟;王曙光;

    对51例R h血型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进行研究,结果抗D 35例,抗E 12例,抗cE 2例,抗CD及抗c各1例。16例患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均为阳性。6例有高效价抗体的孕妇进行产前血浆交换及7例新生儿进行换血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认为孕期夫妇血型鉴定及抗体检查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2006年3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探讨

    吴光启;刘红;白莲;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不良反应种类、发生率、相应处理措施及转归。结果胃肠道反应、骨髓轻度抑制、肝功能损害、口腔溃疡是大剂量甲氨蝶呤常见的不良反应。充分水化碱化、适宜四氢叶酸钙解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是保证大剂量甲氨蝶呤方案顺利进行的关健因素。

    2006年31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噬血细胞综合征10例报告

    鹿军;任刚;王青蓝;

    2006年3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文迪雅降低DN尿微量白蛋白疗效观察

    井庆平;孙爱东;王进荣;

    将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32例,分别采用文迪雅和格列齐特治疗半年。治疗期间患者均给予限制蛋白质饮食。结果实验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仅部分下降。认为文迪雅治疗糖尿病肾病既能控制血糖,又有减轻血管并发症的良好效果。

    2006年31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栓塞16例临床分析

    丰宗灿;翟胜春;

    2006年31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反应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判断价值

    孟凡刚;

    2006年31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疏血通联合山茛菪碱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观察

    邱国兰;

    2006年31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生脉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慢性肺心病40例疗效观察

    王萍;

    2006年31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缺血性脑血管病76例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王景芝;

    2006年31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孕晚期妇女754例心电图分析

    李琳;苏启燕;李贞;

    2006年31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蛋白配合中药治疗亚急性重症肝炎1例

    赵继臣;冯志鹏;

    2006年31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

    杨松竹;

    2006年31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胸膜闭锁术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腔积液的观察及护理

    张焱;宋振玉;

    2006年31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

    陈永茂;宋利;孔伟;李海华;刘丰芹;

    2006年3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白红梅;王立欣;

    2006年31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情感护理疗法对有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张宇;李传平;李遵清;

    2006年3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张秀清;刘莹莹;

    2006年31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输液速度对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影响

    胡蓉;涂勤;

    2006年31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腹痛、腹胀、黑便

    杨宏丽;陈自平;徐昌青;

    2006年31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钡灌肠及CT检查对原发性结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张金英;伏平友;赵修义;朱龙昌;

    2006年31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

    杨素珉;窦泽燕;马彩娥;

    2006年31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口腔科工作人员自我防护调查分析及对策

    张艳;孔玉敏;孙莉;

    2006年31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李淑明;刘志红;张双兰;

    2006年31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缓泻剂促进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蠕动的效果观察

    刘迅;丁晓明;

    2006年31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