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春梅;唐辉;顾承志;韩博;景文娟;
目的分离棉酚光学异构体。方法以L-(-)-1-(对硝基苯基)-1,3-二羟基丙胺-2为手性衍生化试剂,与消旋棉酚衍生化后生成一对非对映异构体,用常压柱色谱分离。结果棉酚消旋体经衍生化后,色谱图显示在tR=5.5min及tR=7.1min处有峰面积比为1∶1的两个色谱峰,分离度3.8。左旋棉酚衍生物在tR=5.5min处有单个色谱峰,右旋棉酚衍生物在tR=7.1min处有单个色谱峰。结论间接法—手性衍生化法可对棉酚衍生物进行拆分及性质测定,操作简单、重现性好。
2006年35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峰;黄璐圆;
目的克隆人血清白蛋白(HSA)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利用PCR方法从人胎肝cDNA中克隆HSA基因片段,用DNASIS(2.5)软件分析核苷酸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用SignalP3.0Server预测N末端氨基酸信号肽,用ClustalX(1.81)和GeneDoc对蛋白序列进行多重序列联配分析。结果成功克隆HSA基因,有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与猴、猫、牛、兔和老鼠的蛋白氨基酸相似率分别为93%、82%、76%、75%、73%;含有3个保守的白蛋白结构域。结论本研究为开发长效蛋白药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6年35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翟国德;庞琦;丁峰;许尚臣;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不同术前定位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头皮脑电图、视频脑电监测、皮层电极、深部电极、头颅CT、MRI、PET七种检查定位方法的阳性结果,计算出准确定位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头皮脑电图的定位能力明显低于视频脑电监测、皮层电极、深部电极监测及MRI、PET检查,后五种评估方法的定位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上述术前定位方法单一应用不具有特异性,颞叶癫痫灶的准确定位需综合应用各种定位方法。
2006年35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惠芬;周毅;王赫;邓虹珠;
目的探讨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外周血白细胞分化抗原及配体(CD40-CD40L)的表达及其与免疫紊乱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实验性UC大鼠(UC组)和20例正常大鼠(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CD40L的表达以及免疫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C组CD40、CD40L均显著升高;Th2类细胞因子IL-4、IL-5明显升高,而Th1类细胞因子IL-2及干扰素(IFN-γ)水平降低;血浆IgG、IgA、IgE水平升高(P<0.01,<0.01,<0.01),但IgM无差异。结论实验性UC大鼠存在CD40-CD40L的表达异常与免疫功能紊乱,且二者有内在联系;本结果可为UC发病机理研究提供免疫学依据。
2006年35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秋虹;周兰兰;郝吉莉;颜海燕;马颖;
目的建立小鼠脑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并研究黄蜀葵总黄酮(TFA)对其的影响。方法将105只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卒中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及TFA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模型组、氟西汀组及TFA低、中、高剂量组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30min后再灌注致脑卒中,予以孤养、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性应激(CUMS)2周,制备PSD模型,MCAO术前2d和术后21d分别分别腹腔注射蒸馏水(等量)、氟西汀2.5mg/(kg·d)及TFA40、80、160mg/(kg·d);假手术组每笼5只饲养,单纯卒中组MCAO30min后再灌注致卒中模型后每笼5只饲养,两组蒸馏水腹腔注射方法和剂量同上。观察各组神经症状评分、体重、蔗糖水偏好百分比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模型组神经功能恢复较慢、体重增加缓慢、蔗糖水偏好百分比显著降低、全血黏度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TFA三个剂量组神经功能恢复、体重增加快,蔗糖水偏好百分比高,全血黏度降低。结论MCAO30min后再灌注+孤养+CUMS的方法可造成小鼠PSD模型;TFA可能通过改善PSD小鼠血液流变学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和抑郁行为改善。
2006年35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丁锋;庞琦;郭华;李成利;
目的探讨开放式磁共振(MR)导引穿刺引流术治疗脑脓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0.23T开放式MR、ipath200示踪系统对5例脑脓肿患者进行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冲洗引流术。结果本组均一次穿刺成功,手术时间1~1.5h,术后引流管保留3~5d,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未发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开放式MR导引的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脑脓肿效果好,安全、准确、并发症少,尤适用于深部脑脓肿。
2006年35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淑涛;相宇;郝世凤;朱鸿秋;张庆文;
目的探讨临床上肝郁证和高雌激素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肝郁组及高雌激素组各10只。空白组未做特殊处理,常规饲养。肝郁组及高雌激素组分别建立肝郁和高雌激素雌鼠模型,观察三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及下丘脑雌激素受体(ER)水平。结果肝郁组及高雌激素组血清E2、P显著高于空白组,下丘脑ER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肝郁证与高雌激素状态有相关性,两者血清性激素、下丘脑ER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可解释其临床症状的相似性。
2006年35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郝菁华;石军;马进才;张捷;任万华;朱菊人;
目的观察肝素在体外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Nycodenz分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星状细胞置培养板中,并分为三组。A、B组分别加入1000μg/ml及2000μg/ml肝素,C组不用药。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肝星状细胞的增殖状况,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各组肝星状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结果OD值A组为0.0626±0.0137,B组为0.0746±0.0131,C组为0.1106±0.0198,A、B组均显著低于C组(P均<0.05),B组低于A组(P>0.05);C组肝星状细胞胞质中可见α-SMA、TGF-β1和LN明显表达,A、B组各指标表达均低于C组(P分别<0.01和<0.05),A组表达低于B组(P<0.05)。结论肝素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分泌,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肝星状细胞表达TGF-β1。
2006年35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华;庞琦;栾立明;王国栋;王萍;赵继明;
目的探讨改良神经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于发病24h内行改良神经内窥镜下血肿清除术,即通过透明导管鞘进入内窥镜及常规吸引器进行血肿清除。结果术后3d复查脑CT示血肿全部清除10例,血肿大部清除(>90%)4例。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改良神经内窥镜辅助下手术引入透明导管鞘可极大改善内窥镜下的视野;应用常规吸引器可提高血肿的清除率及精确度。为内窥镜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前景。
2006年35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国庆;燕景锋;樊立华;
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SCI组),神经干细胞(NSC)组(NSC组)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修饰NSC组(BDNF组)各5只。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开术;余三组采用电控脊髓损伤打击装置致脊髓损伤模型,术后3dSCI组脊髓内注射生理盐水溶液5μl;NSC组注射NSC悬液5μl,BDNF组注射NSC-BDNF悬液5μl。术后观察各组行为学(BBB)评分和红核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BDNF组BBB评分显著高于SCI组、NSC组,红核神经元数目均多于SCI组、NSC组(P均<0.01)。提示BDNF基因修饰NSC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红核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2006年35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建芳;杨慧;刘玉琳;殷嫦嫦;李卫东;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91例变应性哮喘患者(哮喘组)和83例健康人(对照组)IKK复合体相关蛋白(IKA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分析,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血清总IgE水平。结果IKAP基因3214位点T→A变异与变应性哮喘及血清总IgE水平明显相关(P<0.05),突变型(T/A和AA)IgE水平明显升高,而3473位点C→T变异与变应性哮喘及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无相关性(P>0.05)。提示IKAP基因3214位点SNP与变应性哮喘易感性和高血清总IgE水平相关,3473位点SNP无此相关性。
2006年35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光宇;孔庆珂;张康;孔大伟;
对36例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狭窄程度>75%)患者行支架成形术(CAS)。结果均成功置入了支架,术后即刻DSA显示狭窄程度降到31.4%以下;2例置入一次性滤器保护装置(FPD)时出现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支架成功置入后即缓解;随访3~18个月,无再发TIA或脑梗死,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3例、好转20例、病情稳定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见支架与血管壁连接紧密,主干内膜完整,均未见支架移位或再狭窄。认为CAS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近期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2006年35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威;庞琦;董勇;
将20例有症状的第三脑室胶样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分别进行神经内窥镜与显微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0min、平均住院时间为4d,对照组分别为为210min和8.5d,P均<0.05。随访5个月~7a,平均3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第三脑室胶样囊肿应首选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
2006年35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栾立明;葛明旭;王国栋;庞琦;李国新;董勇;
采用经单鼻蝶入路手术切除泌乳素(PRL)细胞腺瘤64例。对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PRL患者血浆PRL明显下降,其中大腺瘤下降明显,微腺瘤次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前PRL值越大、患者年龄越大,术后PRL值下降越明显。认为经单鼻蝶入路手术治疗PRL微腺瘤和大腺瘤效果良好,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为术前PRL值和患者年龄。
2006年35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学庆;陈莉;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共28例,其中+级(低级别)13例、+级(高级别)15例。术前均行常规MR及磁共振灌注成像(MRPWI)检查,原始灌注图像数据经工作站软件处理,构建脑血流容积(CBV)图,计算最大相对CBV(rCBV)值。结果胶质瘤最大rCBV值低级别为1.45±0.36,高级别为4.72±2.13,P<0.01。认为MRPWI对胶质瘤术前分级有重要价值。
2006年35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鹏;
对26例高危的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和(或)球囊扩张成形术(PTA)治疗。围手术期根据患者情况,控制血压,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结果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32处血管狭窄部位恢复正常血管直径;23例置入颈动脉支架(18例应用血栓保护伞);球囊前扩或后扩时出现脉搏、血压下降13例(包括心脏停跳1例)给予对症处理缓解。术后无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26例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部血管超声均显示血管形态正常,血液动力学恢复满意。认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和(或)PTA治疗高危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效果确切;术前综合评估是作出正确治疗策略的前提。
2006年35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红;张勇;赵天平;张伟;
对32例胆总管泥沙样结石患者核磁共振(MRI)常规轴面T2WI扫描及重T2加权多次激发FSE序列胰胆管成像(MRCP)扫描结果进行分析。MRI常规T2WI图像上,胆总管泥沙样结石特征性地显示为胆总管内分层状改变(上层为均匀高信号胆汁,下层为低信号泥沙样结石),变换患者体位扫描可明确做出鉴别诊断;MR-CP原始图像及最大强度投影技术(MIP)图像上仅显示为局部信号模糊、减低或不均匀。认为MRI常规T2WI扫描诊断胆总管泥沙样结石优于MRCP。
2006年35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刘志红;李君芳;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环氧化酶-2(COX-2)在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述。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无COX-2表达或弱表达;COX-2表达阳性率胃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OX-2表达与胃癌组织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浸润有关(P<0.05)。认为COX-2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006年35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俞吉芳;李金星;高伟;张春来;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银屑病患者(观察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及T细胞亚群表达,并以15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28、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期银屑病患者CD4、CD4/CD8均显著低于静止期。认为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表达增高及T细胞亚群异常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生有关。
2006年35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傅金凤;郝素媛;杨绪庆;朱萍;
对23例急性胎儿窘迫、18例慢性胎儿窘迫患儿及21例正常妊娠分娩儿的脐血有核红细胞(NRBC)数量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胎儿窘迫脐血NRBC数量与正常分娩儿脐血NRBC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P>0.05)。慢性胎儿窘迫患儿脐血NRBC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分娩儿(t=4.71,P<0.001)。认为慢性胎儿窘迫患儿脐血NRBC明显增加,脐血NRBC计数可作为判断慢性胎儿窘迫的指标之一。
2006年35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唐军;陈颉;刘作勤;
对501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行神经介入治疗,结果并发脑血管痉挛12例,球囊早脱移位或早泄10例,微导管断裂或破裂5例,脑过度灌注1例,偏瘫5例,颅神经功能障碍6例,视野模糊3例,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1例,癫痫发作1例,死亡2例。为提高神经介入治疗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除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栓塞材料及用量,密切监测患者并合理用药。
2006年35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子龙;陈立;李凤玲;
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52例,分别应用小剂量(50mg)爱通立(rT-PA)和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结果冠状动脉总再通率观察组为82.6%、对照组为50.0%,发病后6h内静脉溶栓治疗再通率分别为89.29%、60%,两组比较P均<0.01;5周病死率分别为6.5%和9.6%,P>0.05。认为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AMI疗效优于UK,发病后6h内治疗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少。
2006年35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潘林;方新林;贾如意;张延芳;施小雨;李宏伟;
利用析因设计研究界面活性剂间协同及拮抗作用,优选最佳成分、浓度组合的清洗剂(自研清洗剂),用于STAGO全自动血凝仪的清洗;采用质控N+P分析自研清洗剂和进口清洗剂的去污能力(仪器泵体积变化)和对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凝固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结果与进口清洗剂比较,自研STAGO全自动血凝仪常规、特殊清洗剂对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影响。
2006年35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健康;
对43例患者共87颗前牙行烤瓷贴面修复,观察修复体颜色匹配、表面光滑度、颈缘适合性。结果87颗前牙均成功行烤瓷贴面修复,修复即刻和随访1a均无烤瓷贴面着色、变色及脱落破损,患者均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前牙颜色匹配满意率分别为88.4%和86.1%,表面光滑度满意率分别为100%和99%,颈缘适合性满意率分别为86.9%和84.4%。认为前牙行烤瓷贴面修复效果满意。
2006年35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菊红;胡丽华;陈万新;樊丽华;
综合分析33例已发生骨髓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血象及骨髓象特征。1外周血象:27例出现非治疗原因所致的进行性两系或三系减少,14例外周血可见幼红细胞和(或)幼粒细胞,31例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26例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AKP)积分明显升高。2骨髓象:7例反复出现干抽,14例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或极度减低;33病例均找到较典型的肿瘤细胞。认为综合分析肿瘤患者血象及骨髓象特征性改变,对预测肿瘤骨髓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
2006年35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玲玲;王嘉;闫振华;
对129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中抵抗素、铜兰蛋白(CE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进行联合检测,并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DM患者血浆抵抗素、CER、hs-CRP、FIB、HCY水平明显升高。提示T2DM患者机体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血浆抵抗素水平增高可作为T2DM患者IR状态的监测指标;定期监测T2DM患者血浆中抵抗素、CER、hs-CRP、FIB等指标对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2006年35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红;梁远飞;张胜男;郑军;张明影;
分别检测单纯肺结核、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及单纯糖尿病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前后血糖、胰岛素水平。结果单纯肺结核患者存在糖耐量异常和轻度的高胰岛素血症,且有高峰后移现象。认为肺结核患者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常规检测其OGTT、胰岛素可早期发现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并及时合理治疗。
2006年35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瑞婷;申兴斌;张泓波;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正常人大肠黏膜,27例大肠腺瘤及81例大肠癌患者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VEGF在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逐渐增高、增强,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别(P<0.01);VEGF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认为VEGF在大肠正常黏膜发展到腺瘤及癌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组织癌变的因子;VEGF可促进大肠癌组织的生长和转移,可作为大肠癌的预后评估因子;降低VEGF的表达和活性可能成为抗肿瘤转移治疗的新途径。
2006年35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成巧梅;
将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4例和常规治疗组(4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同时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d,连用4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按欧洲卒中评分(ESS)标准测定神经功能,并与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浆NO及E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阿托伐他汀组下降明显(P<0.05);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ESS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认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及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两者水平,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2006年35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孔凡彬;吴小进;张春宁;
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8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的CT资料。结果CT正确诊断15例胰腺裂伤、挫伤和创伤后假囊肿,假阴性诊断2例、假阳性诊断1例;8例CT分级为级者胰管完整,9例CT级损伤者中8例有主胰管损伤、1例胰管完整。认为CT可准确发现胰腺实质损伤,对预示胰管完整或断裂有重要价值。
2006年35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宋玉君;陈立;李运智;王晓华;刘秀芹;2006年35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蒋伟;沈云志;汪良芝;刁凌云;2006年35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阎立凯;韩宗明;2006年35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熊英;王瑶;2006年35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覃光海;2006年35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司毅;侯美云;王爱武;刘英莲;2006年35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立红;程爱斌;安媛;2006年35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谦;2006年35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香玉;2006年35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庞闽厦;周晓明;杨新国;刘磊;郭秀琴;宋殿行;2006年35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冰;王利华;庞琦;2006年35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卜秀玲;梁敏;王尚云;2006年35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晶;张鉴;邓树海;2006年35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朱波;马海燕;高雪芹;韩金祥;2006年35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燕景锋;张国庆;樊立华;2006年35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平;2006年35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占娥;杨秀清;邹海燕;2006年35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录华;刘秀婵;2006年35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孔冬;姜清丽;郭玲;王芳;吴云燕;李莉;2006年35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荣华;王佃翠;费萍;2006年35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2006年35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