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丽帆;李金平;顾国龙;
目的探讨胱硫醚β-合酶基因C572T突变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SA)技术对64例冠心病患者(CHD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CBS C572T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CHD组CBS基因C572T T/T、C/T和C/C型突变频率分别为4.69%、87.50%和7.81%;对照组分别为0、93.33%和6.67%;CHD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51.56%、T等位基因频率为48.44%,对照组分别为53.33%和46.67%,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BS C572T基因突变与CHD无明显相关性。
2008年02期 No.584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郭亚春;周晓春;宋鸿儒;邢恩鸿;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与生脉饮合剂(以下简称生黄合剂)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80只Balb/c小鼠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建立VMC模型,随机分为6组。生黄合剂高、中、低剂量组(AⅠ组、AⅡ组、AⅢ组)分别予高、中、低剂量生黄合剂0.2 ml/10 g灌胃;生脉饮组、抗病毒组分别予生脉饮、抗病毒口服液0.2 ml/10 g灌胃,均2次/d。灌胃10 d后取各组心脏组织观察心肌细胞损伤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mRNA表达情况。结果AⅠ组、AⅡ组、AⅢ组心肌细胞损伤明显轻于其他各组,TNF-α、IL-4表达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AⅠ组表达明显低于AⅡ组、AⅢ组,P<0.05。结论生黄合剂治疗VMC效果确切,高剂量效果优于中、低剂量;其治疗VMC的机制可能为调节细胞因子表达。
2008年02期 No.584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余薇;查文良;吴基良;汪晖;
目的为阿霉素(ADR)中毒性心肌炎机制的研究及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0~2日龄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观察ADR不同浓度(0.01、0.1、1、10、100μg/ml)及不同作用时间(1μg/ml ADR作用24、48、72h)对心肌细胞存活率及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水平的影响,并检测细胞搏动频率。结果不同浓度ADR均可降低细胞存活率,但>10 ng/ml作用后存活率明显降低,呈浓度依赖性。不同浓度ADR均可升高LDH和GOT释放量,亦呈浓度依赖性;随ADR作用时间延长,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LDH和GOT升高,呈时间依赖性。结论ADR对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可造成氧化损伤,损伤程度与ADR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比。
2008年02期 No.584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勇;李玉明;周欣;
目的探讨苯妥英钠促进心肌梗死后组织修复的机制。方法将1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苯妥英钠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三组。苯妥英钠组及对照组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建立AMI模型。造模后苯妥英钠组腹腔注射苯妥英钠100 mg/(kg.d),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开胸后不结扎冠状动脉,亦不用药。分别于造模后第1、3、7、14 d时各处死动物61只,取心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组织学方法分析Ⅰ/Ⅲ型胶原比值、心肌横断面积、胶原容积分数和梗死区厚度;另一部分分割为梗死区和非梗死区,采用Gelatin Zymography测定梗死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活性。结果苯妥英钠组14 d时梗死区厚度大于对照组(P<0.01),非梗死区心肌横断面积14 d时小于对照组(P<0.01);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同一时间点高于对照组,14 d时变化尤为明显(P<0.01)。梗死区MMPs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其中MMP-9活性在1 d后迅速升至最高峰,此后逐渐下降,14 d时尚未回至正常水平,而MMP-2活性则持续升高,14 d时最高,并有继续上升趋势。对照组整体变化趋势与苯妥英钠组相同,但后者MMPs活性增强更为明显,1 d时活化型MMP-9已表现出这一特点。结论苯妥英钠可促进AMI后早期梗死区胶原合成,有效减缓早期梗死区的膨展;MMP-2和MMP-9活性在AMI后呈现动态升高趋势;苯妥英钠通过加强这一变化、促进炎症反应的进程,从而加速梗死区的自身修复。
2008年02期 No.584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庞闽厦;刘磊;杨新国;肖英;孙鹏;周晓明;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颈脑动脉联合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4例ICD患者应用S iemens Sensation 16层螺旋CT行颈脑动脉联合CT血管造影(CTA)检查,扫描准直16 mm×0.75 mm。以DSA为参考标准,分析颈脑动脉联合CTA的诊断价值。结果134例患者中,86例存在动脉狭窄,仅颈部动脉狭窄25例,仅颅内动脉狭窄33例,颈脑动脉均有狭窄28例。颈脑动脉联合CTA对轻度动脉狭窄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80.9%、98.6%、73.9%、99.1%、97.8%;对中度及以上动脉狭窄分别为95.7%、99.3%、88.0%、99.8%、99.1%。结论16层螺旋CT颈脑动脉联合成像技术能够全面评价ICD的狭窄动脉,且对颈脑动脉中重度狭窄和闭塞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2008年02期 No.584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军;陈烨;孙雪梅;陈秀芳;丁润生;陆德炎;
目的探讨c-kit信号传导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ATRA诱导APL细胞株NB4。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诱导后NB4细胞中c-kit mRNA、c-kit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表面CD117表达情况。结果ATRA诱导后的NB4细胞稳定表达c-kit基因;随细胞的分化成熟,c-kit mRNA及c-kit蛋白的表达呈进行性下降,ATRA处理后24、48、72 h,c-kit mRNA表达分别下降38.9%、44.4%和61.1%,c-kit蛋白分别下降4.3%,34.6%,80.2%;细胞表面CD117表达率极低,ATRA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c-kit细胞内信号传导可能参与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的调节。
2008年02期 No.584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宁学军;宁海春;
目的观察超早期(首次病情进展至溶栓时间≤3 h)溶栓联合围术期护脑药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C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46例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3例,两组均予抗炎、钙离子拮抗剂、减轻脑水肿、调治血压药、降糖药等常规及对症治疗,采用尿激酶超早期溶栓抗凝联合围术期应用护脑药物(黄芪注射液30 ml+葛根素注射液15 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滴)治疗;对照组仅行早期(首次病情进展至溶栓时间3~6 h)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方法同上。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超早期溶栓联合围术期应护脑药物治疗PCI能有效防治脑缺血和再灌注后脑损伤,且较为安全。
2008年02期 No.584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心;成蓓;王洪星;何平;葛晶;
目的进一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高亲和性配体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分别采用高浓度胰岛素、葡萄糖和不同浓度罗格列酮进行干预,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巨噬细胞人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在高浓度胰岛素和葡萄糖状态下巨噬细胞ACAT-1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罗格列酮可明显下调其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巨噬细胞ACAT-1表达水平升高,罗格列酮可明显下调其表达;此可能为其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2008年02期 No.584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余彦;蒋鸫;康朝胜;李宏伟;余资江;
目的探讨母体孕期染铝对子代脑神经发育的毒性作用。方法4~5月龄SD大鼠,雌雄各30只,1∶1合笼喂养,每日早晨查雌鼠阴栓,发现阴栓即进入实验(E0),将孕鼠随机分为两组。染铝组E0~E18期间以A lC l3100m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分别取孕鼠三个年龄段子代即18 d胚胎、生后继续喂养的1月子代及3月子代鼠海马组织,每只孕鼠任取其子代2只,每小组子代10只。常规石蜡切片,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染色,计数海马CA2区GFAP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反应细胞,并用细胞形态学计量方法测量各阳性反应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铝中毒组子代GFAP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阳性反应产物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孕期染铝可导致子代海马CA2区星形胶质细胞增多;从而导致子代鼠神经发育障碍。
2008年02期 No.584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孔武明;李光;龚均;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表达在排便性状和习惯改变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对照组(痔疮10例、结肠息肉10例)和观察组(43例IBS患者,腹泻型23例、便秘型20例)小肠和结肠黏膜claudin-1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定位显示两组肠黏膜claudin-1均分布于肠上皮紧密连接的细胞膜,胞核及核膜无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腹泻型患者小肠和结肠黏膜claudin-1表达明显下降(P<0.05),便秘型患者claudin-1表达明显上升高(P<0.05),腹泻型与便秘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laudin-1表达异常在IBS患者排便性状和习惯改变形成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2008年02期 No.584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李丽华;王曼丽;赵红;武守山;
应用PCR技术对8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0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脂类代谢参数与ACE基因插入/缺失(I/D)型多态性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血浆apoB水平与ACE基因型无明显相关性;而冠心病组apoB水平与D等位基因数目明显相关,血浆apoB水平在D等位基因纯合子中最高。认为ACE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机制可能为改变血浆载脂蛋白谱。
2008年02期 No.584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优仪;余建群;原珍团;袁红梅;
对62例受试者行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扫描,采用Philips专用测量软件行钙化评分,分析钙化积分与年龄、性别及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62例患者冠状动脉248支,其中172支有不同程度钙化(69%),49例为多支钙化,13例为单支钙化。6例为点状钙化,钙化积分为0分;另56例钙化积分平均为457.29分;钙化积分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男性钙化积分明显高于女性(P<0.05);冠心病患者的钙化积分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P<0.05)。认为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预测冠心病有一定价值。
2008年02期 No.584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董宝林;赖泽仁;
将6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ACS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普罗布考0.5 g,2次/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测定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浆B型脑钠肽(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BNP、hs-CRP水平明显降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普罗布考可通过下调BNP和hs-CRP水平缓解ACS患者的炎症状态。
2008年02期 No.584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廖宝霞;李国锋;郗爱旗;
分别采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121例CHF患者(观察组)血浆sICAM-1及AngⅡ水平,并与27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sICAM-1及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心衰程度加重其水平增高;sICAM-1与AngⅡ水平呈正相关(r=0.491,P<0.01)。证实CHF患者血浆sICAM-1及AngⅡ升高,并共同作用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2008年02期 No.584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常程;赵莘瑜;
对134例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组)及55例体检健康血压正常者(对照组)进行血尿酸(UA)、血脂TC、HDL-C、LDL-C、TG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测。结果观察组UA、TC、LDL-C、T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脂异常者(76例)UA显著高于血脂正常者(P<0.05),HDL-C明显低于血脂正常者与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IMT与UA、LDL-C与TC呈正相关。认为IMT可作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血清UA测定有助于反映高血压病患者IMT的增厚程度。
2008年02期 No.584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晓野;郭战利;左岩霞;高靖;
免疫比浊法测定5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结果随着心功能NYHA级别的升高,Malb值逐渐升高,各级别间比较,P<0.05;治疗后心功能Ⅰ、Ⅱ级者Malb下降(P<0.01),而Ⅲ、Ⅳ级者无明显变化。随访1 a,42例Malb>30 mg/L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42.9%。认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衰患者Malb越高,心功能越差;Malb水平可判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衰患者的预后。
2008年02期 No.584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宋金森;殷彦龙;姚惠凤;
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三均予CHF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口服培哚普利、B组口服坎地沙坦、C组同时口服坎地沙坦及培哚普利,疗程均为3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各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但临床疗效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胸比例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尤以C组更明显。认为培哚普利及坎地沙坦均可改善CHF心功能并能有效抑制及逆转心室重塑,两者联用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不增加。
2008年02期 No.584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吴锡龙;陈勇;王毅;
对56例大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体外循环下经右房补片48例、经肺动脉补片8例,手术均顺利。56例均痊愈出院。认为外科手术治疗大型VSD效果确切,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完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2008年02期 No.584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海虹;王东侠;魏影非;
对5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及3例正常人的骨髓单核细胞采用直接免疫磁珠正选法富集CD3+4细胞,并用CD34-PE标记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纯度;用FITC标记直接免疫荧光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22例PNH、26例AA、5例AA-PNH、20例正常人血细胞和富集的CD3+4干细胞中CD5+9细胞的百分率。结果:PNH患者外周血功能细胞均有CD59部分或完全缺陷,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及CD5+9细胞所占比例与正常人比较明显降低,骨髓CD3+4CD5+9细胞表达率低于外周血粒细胞。认为对骨髓中CD3+4细胞CD59表达进行检测,可预测病情变化并早期诊断PNH。
2008年02期 No.58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斌;杨超;张春燕;张德泰;胡丽华;
70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观察组),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31例,克罗恩病(CD)39例,采用RT-PCR法检测其淀粉样蛋白A(SAA)基因亚型mRNA表达并与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SAA2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UC患者SAA1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认为SAA1 mRNA表达量升高与IBD发生有关。
2008年02期 No.584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懿隽;周家德;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CD147在3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 IN)患者手术切除标本(观察组)中的表达水平,并与其在17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CIN组MMP-2、CD147均呈阳性表达,随级别增加其表达水平增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证实MMP-2、CD147在CIN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级别呈正相关;二者水平可作为判断C IN病情、指导治疗的指标。
2008年02期 No.584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苏法仁;丁静华;赵继臣;薄琳;
应用皮肤扩张法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进行外耳再造152例(160耳)。经过6个月~4 a随访,本组除8例再造耳有不同程度的软骨吸收、变形外,再造耳的大小、形状、位置与健耳相似,外耳逼真,微细结构显示清晰。认为皮肤扩张法外耳再造是先天性小耳畸形理想的治疗方法。
2008年02期 No.584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昊;王海涛;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阿司匹林、血塞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液体中)静滴,疗程14 d。检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7、14 d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LPA水平均逐渐降低,观察组治疗后7 d、对照组治疗后14 d接近正常值;观察组治疗后3、7 d血浆LP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银杏达莫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LPA水平。
2008年02期 No.584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顾福杭;罗玉贤;胡雅萍;王雪平;王晶莹;马志伟;
对13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手术取栓,术中留置导管,术后每天经导管行溶栓治疗。结果平均置管5 d。留置导管静脉造影示120例患肢深静脉全程通畅,静脉壁光滑无反流,5例腘静脉狭窄50%,10例胫前静脉部分再通,3例胫后静脉部分再通。随访86 d~5 a,118例症状全部消失,2例穿弹力袜能正常工作。认为手术取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后遗症。
2008年02期 No.584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爱农;梁彬;程大也;孔虹;解芳;
采用ELISA及速率法测定53例肝细胞癌(HCC组)、46例慢性肝炎(肝炎组)、42例肝硬化(肝硬化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CT)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同时检测各组血清AF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HCC组血清OCT/ALT和AFP水平均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血清OCT/ALT和AF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和0.768;OCT/ALT的最优截断点约为3.2,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9.8%和90.6%。AFP的最优截断点约为400 ng/m 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3%和84.9%。认为血清OCT/ALT值可作为鉴别诊断肝细胞癌的生化指标。
2008年02期 No.584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雪松;
对20例恶性肿瘤单椎体转移剧烈疼痛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结果20例术后18~72 h疼痛不同程度缓解,活动状况改善,其中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6例。注射骨水泥时16例患者感到穿刺椎体有轻度疼痛,注射停止后消失;无脊髓神经根损伤及肺梗塞等全身并发症发生。PVP可有效缓解脊柱转移瘤所致顽固性疼痛,且痛苦小、并发症少。
2008年02期 No.584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平选;高维东;张建新;
将40例胆石症并急性重症胆管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麻醉前静脉输入含5000 U/kg乌司他丁的生理盐水溶液100 ml,对照组仅输入生理盐水100 ml。于术前、插管后、给药后1 h、术毕0.5 h采用双核夹心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水平。结果两组给药后1 h及术毕0.5 h上述指标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胆石症重症胆管炎手术患者麻醉中TNF-α、IL-6、IL-8的释放。
2008年02期 No.584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霞;刘丰春;
分析94例乳腺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彩超)声像图特点。结果41例恶性肿瘤者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呈毛刺状,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病灶内微小钙化灶、穿支血管及彩超血流信号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1)。认为彩超在乳腺肿瘤性质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2008年02期 No.584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健;王哲海;
对病理确诊的38例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21 d为一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化疗效果、不良反应,计算生活质量评分(KPS)。结果CR 2例,PR 23例,SD 8例,PD 5例,CR+PR 25例(65.8%);不良反应均为Ⅰ~Ⅱ级,可耐受。KPS评分化疗前后分别为(65.35±8.6)分及(80.22±7.32)分,P<0.05。认为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
2008年02期 No.584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晓钟;张艳梅;赵金红;
将27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高频电波(LEEP)刀术,B组行宫腔镜宫颈锥切术(TCRC),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脱痂期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结果A组CINⅠ~Ⅲ级患者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Ⅰ、Ⅱ级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均<0.05;两组脱痂期出血、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认为对于CINⅠ、Ⅱ级患者,LEEP刀手术优于TCRC;而TCRC适用于CINⅢ级患者。
2008年02期 No.584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尤鸣达;陈春悠;
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43例人类腮腺腺样囊性癌石蜡组织标本(观察组)及10例良性囊腺瘤标本(对照组)进行p53检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1%(31/46)和100%(10/10),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随恶性程度增加,观察组p53阳性表达率下降,强度减弱(P<0.01)。认为p53基因可抑制肿瘤生长,其缺失与表达水平的改变与人类腮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2008年02期 No.584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商善刚;翟文生;
对4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持续血肿引流术,观察病死率,随访半年观察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术后2~6 h意识开始恢复,急性期抢救成功率82.1%(376/458),死亡77例;植物状态生存5例,住院治疗20~49 d出院时ADL2204例,ADL3133例,ADL441例,ADL55例。出院后随访1~6个月,ADL1265例,ADL265例,ADL322例,ADL413例,ADL52例;恢复期死亡16例,引流出积血量15~113 ml。认为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确切,可降低病残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2008年02期 No.584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胡军;孙立新;王莉;
回顾性分析32例寰枢关节不全脱位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比较轴位图像、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图像显示的病变情况。结果寰枢椎骨折21例(5例合并寰枢关节脱位),单纯性寰枢关节脱位11例。骨折线以MPR图像显示最佳,寰枢关节脱位以VR图像显示最佳。认为多层螺旋CT能对寰枢椎损伤作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价,是寰枢椎损伤首选的检查方法。
2008年02期 No.584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学梅;
对5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用苯巴比妥加尼可刹米(以下简称鲁可合剂)治疗:口服苯巴比妥15mg,2次/d,尼可刹米123 mg,3次/d。共治疗3 d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免疫抑制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cTnI)和肌酸磷酸激酶MB(CK-MB)水平,并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血清cTnI与CK-MB水平均明显降低,治愈了52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96.3%。认为鲁可合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
2008年02期 No.584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毅;杨芳;王晓丽;孙洪涛;祝捷;张赛;
将80例老年轻型急性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尼麦角林片,治疗组口服尼麦角林片和胞磷胆碱胶囊,分别于治疗4周及3个月后复查脑电图(EEG)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EG及TCD异常改善者明显多于对照组(<0.01)。提示胞磷胆碱胶囊可保护神经元细胞,提高老年轻型急性TBI患者的临床疗效。
2008年02期 No.584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