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述评

论著

  •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重症肝病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林伟;张晶;段钟平;

    目的评估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重症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肝病2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AC静注,4 g/d,疗程28d,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1、28 d分别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肝功生化、凝血四项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ALT、AST、TBIL、PTA等均明显改善,MELD评分和Child评分均明显下降,并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NAC能明显改善重症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无严重不良反应。

    2008年19期 No.601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罗格列酮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郭晏同;赵景明;王欣;周迈;焦岗军;钟朝辉;李涛;冷希圣;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是否是通过PPARγ起作用。方法设立10μmol/L罗格列酮组、GW9662加10μmol/L罗格列酮组、对照组、GW9662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PPARγ及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γ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电泳迁移分析法(EMSA)检测PPARγ蛋白的结合活性;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变化。结果10μmol/L罗格列酮组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Ⅰ型前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10μmol/L罗格列酮组PPARγ蛋白结合活性最强,α-SMA表达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影响是通过PPARγ起作用的。

    2008年19期 No.601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联合血清钠预测肝硬化预后的研究

    毕春山;展玉涛;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联合血清钠(SNa)对肝硬化并发症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记录114例肝硬化患者入院当天MELD评分和SNa,分析其与肝硬化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低钠血症及MELD评分≥18时肝硬化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MELD评分联合血清钠预测住院期间死亡率敏感性76.5%,特异性86.5%。住院期间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患者MELD评分及SNa水平与无并发症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ELD和低钠血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

    2008年19期 No.601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肝动脉血流延迟开放对大鼠肝移植胆道I/R损伤的影响

    张毅;冉艳;叶启发;

    目的探讨肝动脉血流延迟开放对大鼠肝移植胆道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双重血流同时开放组(P组)、门静脉先开放组(N组)和假手术对照组(S组),供肝再灌注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比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RT-PCR法检测胆管组织TNF-α及ICAM-1 mRNA表达。结果肝脏再灌注后24 h,P组ALT、AST、GGT、AKP、TBIL、DBIL水平及胆管损伤病理学评分均明显低于N组(P均<0.05);再灌注后6 h,N组大鼠肝组织MPO含量明显高于P组(P<0.05);再灌注后2、6 h,P组大鼠肝组织TNF-α及ICAM-1 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N组(P均<0.05)。结论肝动脉血流延迟开放可以加重肝移植物胆管组织的I/R损伤。

    2008年19期 No.601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水和低钠血症对肝移植手术中输血量和升压药应用的影响

    杜斌;Victor W Xia;

    目的探讨术前并存腹水或低钠血症对不同MELD评分患者在肝移植手术中输血量和升压药应用的影响。方法192例行肝移植手术患者,按术前MELD评分、有无腹水或低钠血症分组,记录并比较肝移植手术中浓缩红细胞,冰冻血浆的输入量及升压药使用情况。结果高MELD(>30)评分组与低MELD(≤30)评分组比较,在手术中需输入更多的血液和使用升压药维持循环平稳;不同血清钠组(Na<130 mmol/L,Na≥130 mmol/L)在手术中输血量和升压药使用情况无明显差异;而并存腹水的患者,不论MELD评分及MELD+A高低,与非腹水组相比,在手术中均需输入更多的血液和更高的升压药使用率。结论虽然腹水和低钠血症均是衡量肝脏疾病严重性的指标,但仅有腹水这一指标影响患者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循环平稳。

    2008年19期 No.601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食管鳞癌c-myc mRNA的表达

    孙秀静;朱圣韬;王文海;贺凌婕;徐有青;张澍田;

    目的探讨c-myc mRNA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4例食管鳞癌患者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癌旁食管鳞状上皮组织中c-myc 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与癌旁食管鳞状上皮组织c-myc基因的表达量相近,二者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P<0.05)。结论c-myc基因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过程的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

    2008年19期 No.60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三氧化二砷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及分泌作用的影响

    高冠民;蒋莉;刘升云;刘章锁;郑朝晖;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培养的R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RA滑膜成纤维细胞,用含As2O3浓度分别为0、0.5、2、5μmol/L的培养液分别作用于培养细胞,24 h后检测上清液TNF-α和IL-1的水平;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As2O3作用组TNF-α及IL-1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随浓度梯度的增加作用增强。TUNEL法检测细胞增殖,As2O3作用第3天后各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滑膜细胞细胞周期在As2O3作用组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其变化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As2O3可促进RA滑膜B型细胞增殖,抑制TNF-α及IL-1的表达。

    2008年19期 No.601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孕激素对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IGF-Ⅱ基因表达的影响

    李蕾;李尚为;曹泽毅;彭芝兰;韩字研;

    目的观察孕激素对体外培养的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半定量检测不同浓度孕激素(0、0.05、0.1、0.2μmol/L)作用72 h后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中IGF-ⅡmRNA的表达。结果孕激素上调IGF-ⅡmRNA的表达,并与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500,P<0.01)。结论孕激素可能通过上调人早孕蜕膜中IGF-ⅡmRNA的表达,增强IGF-Ⅱ的自分泌/旁分泌作用,这可能是早孕期胎—母组织生长和分化的重要调控机制之一。

    2008年19期 No.60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芝麻素对H_(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

    魏艳静;卞红磊;赵春芳;

    目的观察芝麻提取物芝麻素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移植H22肝癌瘤株的64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芝麻素高浓度组及芝麻素低浓度组,连续用药10d。比较各组抑瘤率、胸腺指数、脾指数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结果低浓度的芝麻素在体内对H22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动物的免疫器官重量增加,并对肿瘤组织PCNA的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芝麻素抑制H22细胞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宿主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内PCNA表达来实现的。

    2008年19期 No.60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非诺贝特和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内脂素表达的影响

    沈俊飞;代芳;王长江;贾敬华;石敏;左祥生;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内脂素(Visfa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用不同终浓度非诺贝特(0、50、100、200μmol/L)刺激48 h;用100μmol/L非诺贝特刺激不同时间(0、12、24、48 h);用10 ng/ml TNF-α和10 ng/ml TNF-α加100μmol/L非诺贝特联合刺激48h。使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T3-L1脂肪细胞Visfatin mRNA的表达。结果Visfatin mRNA表达随非诺贝特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TNF-α作用48 h后Visfatin mRNA表达量减少(P<0.05),联用非诺贝特组高于TNF-α组(P<0.01)。结论非诺贝特能促进3T3-L1脂肪细胞Visfatin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2008年19期 No.601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MMP-2、MCP-1的检测及意义

    杨俊;张菲斐;杨海波;祁华琪;郭燕;黄振文;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2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17例,另选同期2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MP-2、MCP-1水平。按Gensini评分标准对CAG结果进行评分。结果MMP-2及MCP-1在AMI组、UAP组均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ACS患者血清MMP-2与MCP-1水平呈正相关(r=0.446,P<0.05),MMP-2、MCP-1水平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MMP-2、MCP-1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ACS发病和冠脉病变不稳定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2008年19期 No.601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玻璃体切割术后残留视网膜下膜的形态研究

    郑钦象;李文生;吴荣瀚;许立帅;赵立娟;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术后残留视网膜下膜的形态学特征,并探讨其对视网膜解剖复位的影响。方法选取玻璃体切割术后极部残留视网膜下膜患者13例(13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海德堡全景眼底激光照相和眼底照相,研究术后1周、3个月视网膜下膜的形态和厚度变化。结果13例患者OCT检查均显示色素上皮层上的红色高反射隆起光带,视网膜下膜处未出现明显的视网膜脱离及网膜下液的积存;随访期间视网膜下膜形态及厚度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玻璃体切割术不需要去除不影响视网膜解剖复位的下膜。

    2008年19期 No.601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气化技术切除交感神经治疗手掌多汗症的研究

    郝孟辉;陈志全;赵健;赵振兴;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气化法实施胸腔镜辅助下交感神经节切除技术的优劣性及如何预防手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使用超声气化法实施胸腔镜辅助下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手掌多汗症患者67例。单纯型手掌多汗症手术组切除T2和T3交感神经节,合并腋下和(或)足掌多汗症的混合型手掌多汗症患者切除T2、T3和T4交感神经节。结果无手术及术后死亡病例,气胸发生率为14.9%,未发生术后Horner综合症,手术失败率为1.5%,术后代偿性多汗发生率为38.8%,手术后原发症状总体缓解率为95.5%,总体满意率为92.5%。结论应用超声气化法实施胸腔镜辅助下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安全、效果好,能有效降低手术后代偿性多汗并发症的发生。

    2008年19期 No.601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基础研究

  • 中药治疗对血吸虫肝纤维化鼠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

    赵建玲;麻丽娟;屈明;唐宏伟;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感染组及治疗组。感染组及治疗组大鼠经腹部感染尾蚴100尾,感染第7周,以吡喹酮杀虫治疗,第8周开始治疗组给予中药制剂灌胃治疗。对比各组微量元素锌、铜、钙、镁、铁含量。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鼠血清锌、铁、钙含量明显降低,铜含量明显升高;治疗组鼠各血清微量元素含量随着用药时间延长逐渐恢复正常。提示中药制剂对血吸虫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008年19期 No.601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大鼠肝移植模型中乙醚、氯胺酮麻醉的对比研究

    李斌;张培建;

    将SD大鼠134只随机均分为4组,A、B组为肝移植供体大鼠组、C、D组为受体手术组,A、C组采用氯胺酮麻醉,B、D组使用乙醚麻醉。依据各组大鼠术中出现呃逆、躁动、闻及呼吸道分泌物、呼吸抑制以及死亡的例数判断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B、D组不良事件明显多于A、C组;但是受体手术中,采用C组因非手术原因造成死亡的恶性事件的发生率却显著高于D组。认为供体大鼠采用氯胺酮麻醉效果满意可靠,受体大鼠在肝移植手术中采用乙醚麻醉更安全可取。

    2008年19期 No.601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罗格列酮对肺纤维化大鼠TGF-β_1表达的影响

    蒋莉;张国俊;邢丽华;陈奎生;高冠民;王华启;王建辉;

    将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博莱霉素-A5(BLM-A5),对照组大鼠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注药后治疗组灌服罗格列酮8 mg/(kg.d),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14、28 d随机处死5只,取肺组织进行HE和M asson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HE染色示治疗组各时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均较模型组轻;M asson染色示治疗组胶原沉积明显少于模型组。治疗组与模型组各时期TGF-β1表达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提示罗格列酮能减轻BLM-A5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TGF-β1表达有关。

    2008年19期 No.601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运动对大鼠骨骼肌GLUT-4表达的影响

    曹师承;孙黎光;赵刚;刘慧莉;张合;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为安静对照组,B、C组每天运动1 h,D、E组每天运动1.5 h,共7周,B组与D组、C组与E组分别于运动结束后24、48 h取材,测定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葡萄糖载体-4(GLUT-4)蛋白表达;RT-PCR法分析GLUT-4 mRNA表达。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各运动组糖耐量胰岛素水平均降低,GLUT-4蛋白表达均升高;D、E组GLUT-4 mRNA表达增加。认为耐力运动提高大鼠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GLUT-4蛋白和基因表达。

    2008年19期 No.601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神经细胞巢蛋白的表达

    刘玮;张改华;陈晋文;谢仁厚;李华军;杜文津;宋东林;

    将3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后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再灌注后各观察部位不同时间神经细胞巢蛋白(Nestin)的表达情况。发现缺血再灌注6 h,Nestin阳性细胞少量表达,1 d时数量增多,3 d时明显增多,7 d时Nestin阳性细胞数的量和形态变化最为显著。认为Nestin阳性细胞在正常成年脑组织中广泛表达,再灌注损伤后大脑各部位Nestin阳性细胞的表达呈一致性增强,各部位Nestin阳性细胞数目的增加量在不同时间又有所不同。

    2008年19期 No.601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海水对兔眼视网膜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

    陈伟;彭秀军;李娜;贾洪真;

    实验组兔眼注入0.5 ml实验用人工海水至玻璃体中央部,对照组注入0.5 ml平衡盐溶液。分别于注入后30 min及2、6、12、24 h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视网膜中基本未见TUNEL阳性细胞,实验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核层细胞可见TUNEL阳性细胞,12 h达到高峰。Bcl-2/Bax蛋白的比率在伤后开始升高,2 h组开始下降。认为海水进入眼球后视网膜组织细胞存在异常凋亡,Bcl-2/Bax比率与视网膜细胞数的减少有关。

    2008年19期 No.601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心通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及MCP-1表达的影响

    胡圣;张绪洪;董秋立;刘忠志;张谨;刘颖;罗敏;董波;

    将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高脂组、氟伐他汀组、脑心通组。分别进行胸主动脉的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并应用RT-PCR检测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基因表达情况,同时测定血脂水平。发现与单纯高脂组比较,氟伐他汀组和脑心通组TC、LDL-C水平以及MCP-1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提示脑心通通过降脂及抑制MCP-1的表达达到抗AS的作用。

    2008年19期 No.601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IGF-1重组腺病毒转染对缺氧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王莉梅;张东铭;沈庆煜;肖颂华;邢怡刚;

    将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重组腺病毒(Ad IGF-1)转染C17.2神经干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IGF-1蛋白的表达;建立神经干细胞缺氧模型,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发现转染Ad IGF-1的C17.2神经干细胞成功表达IGF-1蛋白;缺氧诱导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转染Ad IGF-1的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提示转染Ad IGF-1能减轻缺氧诱导的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

    2008年19期 No.601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乙肝患者血清前S1、前S2抗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温淑娟;籍会彩;谷祯梅;向春艳;

    采用ELISA法检测500例乙肝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乙肝血清标志物(HBV M)、PreS1、PreS2抗原;采用PCR法检测HBV DNA。发现500例HBsAg阳性患者中,PreS1总阳性率为73.2%,PreS2总阳性率为72.2%;HBeAg(+)的各组中PreS1、PreS2抗原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HBeAg(-)的各组;PreS1、PreS2抗原在HBV DNA(+)组中的检出率分别高于HBV DNA(-)组。认为PreS1、PreS2抗原与HBeAg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HBV病毒颗粒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2008年19期 No.601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三种方法行LOR定位硬膜外间隙的效果比较

    杨青;李侃;李忠民;宫德瑞;廖洪波;李智奇;郑紫磊;王朝英;

    448例硬膜外麻醉患者随机分为空气组(A组)、盐水组(S组)、利多卡因组(L组),比较三组行阻力消失法(LOR)定位硬膜外间隙的效果。发现麻醉的起效时间、阻滞平面、运动阻滞评分完善时间A组明显差于S和L组;在置管困难、误入血管、二次穿刺、穿破硬膜、阻滞不全等方面,L组和S明显少于A组;在麻醉的起效方面,L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认为利多卡因和盐水定位硬膜外间隙比空气有明显的优点,相关的并发症少于空气法,在LOR确认硬膜外间隙方面利多卡因法更好。

    2008年19期 No.601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镜引导下食管腔内冷冻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临床观察

    刘希斌;杨瑞森;李辉;

    采用JT冷冻治疗机对23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行食管腔内冷冻,并对其进食缓解情况进行随访。发现经冷冻治疗后所有患者进食情况均获得近期不同程度缓解,8例患者1次冷冻治疗后未再出现进食阻挡;12例患者冷冻治疗后1~2个月再次出现进食阻挡,经2次冷冻治疗后达到缓解;3例患者经3次以上冷冻治疗后达到进食缓解。认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经腔内冷冻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8年19期 No.601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体会

    齐凤杰;赵树鹏;

    对46例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并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发现胃肠道间质瘤(GIST)35例、平滑肌源性肿瘤9例、神经鞘瘤2例。35例GIST免疫组化表型Vimentin、CD117、CD34蛋白阳性率较高。GIST极低度、低度、中度、高度侵袭危险性分别为5、7、15、8例。35例GIST均行根治手术或局部切除,约48.6%的患者愈后较差。认为GIST的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的结合,手术切除为主辅以甲磺酸伊马替尼化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2008年19期 No.601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胃癌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与PTEN表达的关系

    王淑琴;孙莉;陆红;

    使用多层CT(MSCT)扫描技术对103例胃癌患者术前进行检查,并与术后标本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TEN)表达结果比较。发现PTEN阳性患者胃壁厚度明显大于PTEN阴性患者,而前者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阳性者、淋巴结远处转移者、TNM Ⅲ~Ⅳ期者、胃周脂肪层不清晰者、低分化程度者均明显少于PTEN阴性患者,但两组间肿瘤直径和Borrm en分期分布无明显区别。提示胃癌患者MSCT影像学表现大多与PTEN表达意义接近,可为临床提供准确早期诊断、分期和肿瘤转移等方面重要信息。

    2008年19期 No.601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研究

    韩伟;田晓滨;李波;邱冰;孙立;周焯家;胡如印;张一;

    治疗组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关节疾病患者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行人工THA 79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切口平均长度较短,围手术期出血量、引流量均少,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较快;术后及随访时两组假体位置均良好。认为改良小切口微创技术可选择性用于部分病例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术,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

    2008年19期 No.601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VEGF、TSGF与子宫内膜癌关系初步探讨

    张蓉;许培箴;虞斌;王秋伟;吴贤;

    检测3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静脉血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含量,并与子宫肌瘤患者及正常妇女比较分析。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TSGF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及正常妇女;与子宫肌瘤相比,内膜癌患者VEGF略有升高,但明显高于正常妇女组。认为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TSGF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对内膜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2008年19期 No.601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影响

    喻昌利;刘飒;党萍;王红阳;刘昌起;

    选择第3、4级支气管哮喘患者65例,按吸烟史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住院当日及2周后分别留取患者血清检测其细胞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等指标,同时判定其临床疗效。发现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哮喘患者IL-6下调,IL-2、IL-8和TNF-α均明显下调,IL-10明显上调;吸烟组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吸烟组;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非吸烟组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提示非吸烟的哮喘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优于吸烟的哮喘患者。

    2008年19期 No.601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牛磺酸复合液对运动员氧转运能力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杨小英;刘华钢;陈刚毅;林敬松;曹俊涛;梁蓓蓓;

    随机选取射击及射箭队男、女运动员各3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牛磺酸复合液,连用30 d。实验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睾酮(T)、皮质醇(C)等指标。发现运动员服用本方剂后,血中RBC、Hb、HCT、T值的水平升高,C值明显下降。认为牛磺酸复合液具有抗运动性疲劳和维持运动能力的作用,其作用与维持体内Hb、RBC值和血T含量及血T/C比值有关。

    2008年19期 No.601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压氧综合救治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临床分析

    潘晓雯;胡慧军;张禹;吕艳;孟祥恩;潘树义;

    选取颅脑损伤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高压氧(HBO)治疗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疗效的各种因素。以相同治疗条件的心肺复苏、脑血管病导致意识障碍患者69例作为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脑损伤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认为除了受患者自身因素如病情、年龄、合并症等影响外,治疗时机是影响高压氧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

    2008年19期 No.601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MCM5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高阳;刘永刚;庄竟;张永超;

    收集90例贲门癌新鲜标本,采用RT-PCR半定量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mRNA在正常食管下段上皮、贲门癌旁组织和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发现MCM5 mRNA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贲门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下段上皮(P<0.01),贲门癌组织中的MCM5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及分期有关。提示MCM5可作为新的贲门肿瘤增殖标志物。

    2008年19期 No.601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早期恢复牙周病松牙咀嚼功能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张建强;李岩峰;孙鹏;刘斌;刘军;

    附着丧失>5 mm的牙周病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按基础治疗、牙周手术、松牙固定方法顺序治疗,另一组按基础治疗、松牙联冠修复固定、牙周手术的顺序早期修复,比较两组患者2个月时咀嚼功能恢复情况、接受牙周手术情况及2 a后咀嚼功能。发现早期修复组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优于顺序治疗组,更容易接受牙周手术,2 a后咀嚼功能仍优于顺序治疗组。提示松动牙联冠固定修复先于牙周手术对缓解症状、改善外观有积极作用。

    2008年19期 No.601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MP-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刘玉珠;张鸢;匡海燕;孔嫦媖;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14例正常宫颈组织、16例宫颈原位癌、64例宫颈浸润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发现宫颈癌组织中MMP-2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MMP-2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关系。提示MMP-2蛋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可作为观察宫颈癌进展的重要指标。

    2008年19期 No.601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非细菌性病原学的临床调查

    陈纯;陈智;杨侃;王正民;唐春利;黄誉;

    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桂林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COX)、流感病毒(Flu)、腺病毒(ADV)、肺炎衣原体(CP)抗体,探讨其感染与AECOPD的关系。发现非细菌性病原体抗体阳性337例,混合感染阳性229例;冬春季RSV及Flu的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夏秋季,夏秋季COX阳性检出率较冬春季高。认为MP、Flu、RSV、COX是导致桂林地区AECOPD重要的非细菌性病原体,冬春季以RSV及Flu感染为主,夏秋季则以COX感染为主。

    2008年19期 No.601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预后多因素分析

    刘世宇;高云升;温世春;

    回顾性分析120例T2期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并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120例患者总淋巴结转移率为23.3%(28/120),不同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的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为T2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2008年19期 No.601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动态心电图筛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王蕊;赵敏;杜凤和;

    选择因鼾症在门诊就诊或伴有鼾症的同期住院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同步进行多导睡眠图(PSG)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经PSG确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60例,非SAS 17例;SAS患者的平均年龄和体质量指数均明显高于非SAS者。动态心电图筛查出56例SAS,动态心电图筛查SAS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88.2%,误诊率为11.8%,漏诊率为10.0%,总的符合率为89.6%,Youden指数为78.2%,Kappa值为0.722。认为动态心电图筛查SAS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总的符合率等基本评价指标较高,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可用于SAS患者的初筛。

    2008年19期 No.601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腔静脉单向造影对下腔静脉完全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的诊断

    韩新巍;闫磊;丁鹏绪;

    77例下腔静脉(IVC)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术前行彩超、CT/MRI检查,术中经股静脉途径行IVC单向造影。使用钝性破膜导丝经股静脉途径开通IVC闭塞病变,继而完成球囊扩张或内支架置入等介入治疗。结果77例IVC闭塞远端结构与闭塞段结构显示满意,25例IVC闭塞近心段显示清晰,52例IVC闭塞近心段结构通过降低图像窗宽和调整窗位也得到满意显示。在良好的IVC图像导引下IVC闭塞开通全部成功,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认为经股静脉途径行单向IVC造影对IVC闭塞型BCS的IVC病变与临近结构的显示和介入治疗有重要意义。

    2008年19期 No.601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螺内酯片临床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杨静;乔海灵;郜娜;贾琳静;郭玉忠;武红霞;

    2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200 mg。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螺内酯的代谢物坎利酮的浓度。发现参比制剂与被试制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AUC0∞、Cmax、Tmax均无明显差异,提示本文方法适用于螺内酯的人体药动学研究,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2008年19期 No.60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病影像及骨代谢指标特点分析

    毕敬涛;张自琴;柏楠;史争鸣;

    对37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37例患者中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36例(97.3%),血钙升高33例(89.2%),血磷降低26例(70.3%),28例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高于正常值。X线检查有骨质疏松者35例(94.6%),纤维囊性骨炎21例,骨膜下骨吸收30例,病理性骨折14例;27例行骨密度测定,26例(96.3%)有腰椎和左髋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所有病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提示重视病史的采集,常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钙磷结果分析并结合骨病X线特点,可大大提高PHPT检出率。

    2008年19期 No.601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程度烧伤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综合健康情况

    曲瑶;曲延生;钱聪;崔哲铭;

    50例烧伤患者按其烧伤面积分为大面积烧伤组、中面积烧伤组、小面积烧伤组。采用简明烧伤特定健康量表,评定烧伤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综合健康情况。发现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理状态、情绪状态、社会适应性、一般情况及综合健康情况得分明显低于中面积烧伤患者及小面积烧伤患者,中面积烧伤患者各项得分明显低于小面积烧伤患者。认为烧伤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及综合健康状况较差,烧伤程度和面积越大,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综合健康状况就越差。

    2008年19期 No.601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大肠腺癌组织中p-STAT3与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晓;姚桂琴;薛强;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57例大肠腺癌和20例大肠腺瘤组织中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活化形式—磷酸化STAT3(p-STAT3)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发现p-STAT3、HIF-1α在大肠腺癌组织中表达均高于大肠腺瘤,均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大肠腺癌组织中,p-STAT3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认为p-STAT3与大肠腺癌侵袭转移及HIF-1α异常表达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种蛋白有助于大肠腺癌恶性潜能的判断。

    2008年19期 No.601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吴壮志;姚晓丽;廖彦;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中前列腺素2(PGE2)、TNF-α、IL-1β、IL-6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治疗前,牙周炎患者龈沟液PGE2、TNF-α、IL-1β、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PGE2、TNF-α、IL-1β、IL-6等细胞因子水平与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2008年19期 No.601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对母婴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毛慧敏;董振明;刘淑香;张瑾;黄今;周文静;

    将10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F、S1、S2、S3、S4组,F组给予0.1%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S1~S4组分别给予0.1%罗哌卡因复合0.3、0.4、0.5、0.75μg/ml舒芬太尼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及镇痛前后母婴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变化。发现各组镇痛后VAS评分较镇痛前明显下降,S2、S3、S4组镇痛后5~10min VAS评分低于S1、F组;镇痛后各组母血ET水平明显下降。认为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延缓母婴NO水平降低,降低ET水平,有利于母儿安全。

    2008年19期 No.601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朱思刚;代宏;

    185例颈性眩晕(CV)患者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身症状改善情况、复发率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变化情况。发现治疗组改善全身症状、降低复发率、改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认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CV疗效好,值得推广。

    2008年19期 No.601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肾功能的变化

    王亮;杜洪印;李津源;

    选择26例行经典式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经右颈内静脉和右股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于开腹前(T0)、无肝期前5 min(T1)、新肝期前5 min(T2)、新肝期15 min(T3)、新肝期30 min(T4)分别经右颈内静脉、右股静脉导管测量上、下腔静脉压力,并抽血测定肾功能,同时记录无肝期尿量。发现与T0比较,T2时上腔静脉压力下降而下腔静脉压力升高;血清肌酐(Cr)自无肝期明显上升,新肝开放后继续维持较高水平。认为Cr自无肝期开始显著上升,结合尿量和阻断远端下腔静脉压力变化,提示存在肾功能影响。

    2008年19期 No.601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VT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袁钟;肖士珊;谭天海;李红;杨敏;

    采用VT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23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3例MM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2例,总有效率为60.87%;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6例,脱发3例,肝功异常2例,心律失常1例;感染发生率为73.91%。认为VTD方案对MM有明显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但要注意对感染的防治。

    2008年19期 No.601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顺铂诱导旁观者效应对V79细胞活力和凋亡/坏死率的影响

    唐秋实;张馨予;靳翠红;蔡原;

    以不同剂量的顺铂处理V79细胞,并选择其中较大剂量处理细胞后,采用共培养转移实验,收集靶细胞的培养基,转移至正常细胞中,观察靶细胞和旁观者细胞的反应。以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法测定凋亡/坏死比率。发现旁观者细胞的死亡类型以凋亡为主,旁观者细胞凋亡率以第4小时靶细胞培养液所诱导的为最高,凋亡率随取出的时间顺序而降低,呈一定时间—反应关系。认为与大剂量顺铂后靶细胞的培养基共培养,能诱导旁观者效应(BE)的发生。

    2008年19期 No.601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氟哌啶醇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血药浓度监测初探

    何振伟;詹少卿;张冬梅;

    建立人血浆中氟哌啶醇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以其进行氟哌啶醇治疗儿童多动症(TS)的血药浓度监测研究。发现氟哌啶醇在4~100 ng/m l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1.235 7C-2.962 5(r=0.999 6);最低定量限为4 ng/m l;平均提取回收率>80%。认为本实验所建立的HPLC方法专属性高、测定准确、线性关系好、样品处理过程简单,可用于氟哌啶醇治疗TS的血药浓度监测;初步的研究表明,氟哌啶醇在治疗TS时,疗效和血药浓度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2008年19期 No.601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李立楠;倪海霞;任卫东;舒丽莎;胡晓英;崔峰;

    将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B组口服罗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两组用药时间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用药后血脂、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睾酮、瘦素、脂联素、BMI等指标变化和排卵率的改善情况。结果提示罗格列酮比二甲双胍能更好地降低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提高促排卵率,但对血糖、血脂、睾酮、瘦素、脂联素的改善与二甲双胍相似,对体质量下降的影响不如二甲双胍。

    2008年19期 No.601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药黄白液对男性RGH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邓斌;戴永江;曾慧明;林岷格;杨志波;

    将156例男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药黄白液及西药阿昔洛韦液治疗,采用sF-36量表对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调查评估。发现两组治疗前各维度得分和综合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维度得分和综合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除躯体疼痛(BP)与心理健康(MH)得分外,其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黄白液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优于西药。

    2008年19期 No.601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顺铂分别联合诺维本、健择、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比观察

    宋翠萍;蔡银峰;

    应用顺铂(DDP)分别与诺维本(NVB)、健择(GEM)、紫杉醇(TAX)组成两药联合方案(NP、GP、TP)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0例,其中NP组30例,GP组22例,TP组28例。发现3组间疗效及生存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主要毒性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均能耐受。认为NP、GP、TP方案疗效相似,均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应用,但毒性存在差异,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2008年19期 No.601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超声声像表现与c-erbB-2表达的相关性

    沈智勇;吴名凤;谢阳桂;张建兵;

    手术前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122例乳腺癌患者超声声像表现;术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全部肿瘤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蛋白的表达,并将以上两种检查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乳腺癌患者超声显示肿瘤≥3 cm、腋下淋巴结肿大、血流信号丰富、收缩期血流峰值(Vmax)≥10 cm/s者与c-erbB-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认为乳腺癌患者超声显示肿瘤大、血流信号丰富、高Vmax、腋下淋巴结肿大者可能预后不良。

    2008年19期 No.601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高血压血清瘦素水平变化

    苏彤春;霍海洋;

    将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有无糖代谢异常及肥胖分为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糖代谢异常组及高血压+肥胖组;健康体检者68例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肥胖组。检测各组血清瘦素、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及餐后血糖(PBG)、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发现高血压各亚组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瘦素分别与BMI、SBP、DBP、FINS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瘦素与性别、FBG、FINS、SBP、BMI、WHR相关。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血清瘦素水平增高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

    2008年19期 No.601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NSK回旋手机应用于根管再治疗临床研究

    刘焱;王金生;

    选取79颗需要进行根管再治疗的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NSK回旋手机联合手持器械与单纯的手持器械拆除根充材料并进行根管再预备。发现与手持器械组比较,NSK回旋手机组达到根尖工作长度并完成根管预备用时较短,达到根尖工作长度的百分率要高但没有明显差异。认为NSK回旋手机应用于根管再治疗中能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08年19期 No.601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B7-1转基因肝癌瘤苗的实验研究

    张大;王家祥;范应中;张谦;王佳辰;

    用逆转录病毒转移体系建立表达人B7-1(hB7-1)的肝癌瘤苗,瘤苗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或T细胞共同孵育,观察该瘤苗激活T淋巴细胞的能力。发现所建立的hB7-1转基因肝癌瘤苗可有效刺激PBLs或T细胞增殖并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认为hB7-1转基因肝癌瘤苗可能是肝癌基因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2008年19期 No.601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及健康教育对其影响

    王芳英;耿纪录;

    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对9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3个月有针对性的全程健康教育。发现47.4%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对高血压知识了解程度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其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

    2008年19期 No.601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肿瘤患者治疗后疲劳与实验室检查相关性的研究

    李韧;布洁;宋薇;穆晓峰;赵水喜;史铭;武灵芝;

    用简易疲劳评价调查表(BFI)、癌症治疗功能评估—乏力量表(FACT-F)和简易抑郁自评量表(BZS-DS)对近半年接受过治疗的58例肿瘤患者进行评定,同时测定外周血象、血生化、甲状腺刺激激素(TSH)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男性患者测定睾酮水平。发现58例患者中,显著疲劳者(BFI≥4)占52%,BZSDS评分≥27者占20.1%,睾酮水平<200 ng/dl者占26.4%。BFI与FACT-F、白蛋白数值显著相关,血红蛋白数值与BZSDS评分显著相关。男性患者BFI与睾酮水平相关。认为肿瘤患者治疗后疲劳十分常见,BFI与许多因素有关。

    2008年19期 No.601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生长素和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宋月霞;赵楚敏;韩素贵;刘春荣;张小民;

    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3例,观察降压治疗前后的血浆生长素(Ghrelin)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管腔直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发现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12个月后,降压疗效明显,血浆Ghrelin水平升高,IMT降低。认为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治疗同时可以提高血浆Ghrelin水平,延缓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进程。

    2008年19期 No.601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孕中期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技术探讨

    郑诗华;区采莹;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反向点杂交技术(RDB),对25例高危妊娠者进行地中海贫血的产前基因诊断。发现检出Bart’s水肿胎1例,--sea/αα胎儿1例,β0CD41-42纯合子3例,β地双重杂合子3例,β地杂合子12例,正常5例。认为PCR技术及RDB用于产前的基因检测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地中海贫血,对实行优生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19期 No.601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尿Cox-2蛋白、Survivin mRNA和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李艳;

    对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30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尿液进行尿环氧化酶-2(Cox-2)蛋白、Survivin mR-NA和脱落细胞学检测。发现尿Cox-2蛋白检测的敏感性和Youden指数均高于尿Survivin mRNA,而尿Survivin mRNA检测的敏感性和Youden指数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学。认为尿Cox-2蛋白和尿Survivin mRNA检测提高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率。

    2008年19期 No.601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奥扎格雷联合降纤酶、低分子肝素防治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郝茂林;刘振华;潘宁;王晓红;张桂茹;张清华;冯建立;

    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奥扎格雷、降纤酶、低分子肝素治疗,连续治疗14 d。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发生脑梗死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周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PT、TT、APTT、FIB虽有明显变化,但都在正常范围内。提示联合用药预防脑梗死进展效果更好。

    2008年19期 No.601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稳心颗粒对永久性房颤患者心室率及心功能的影响

    孟子敏;刘海珠;

    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的永久性房颤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观察治疗1、3个月后心室率控制情况和心功能改善情况。发现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静息心室率显著降低,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较1个月时明显增加。提示稳心颗粒可明显控制永久性房颤患者快速心室率及改善心功能。

    2008年19期 No.601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虎杖粗提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诱导凋亡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于柏艳;孙抒;金华;杨万山;刘树森;

    应用MTT法检测虎杖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肺癌A549细胞株的抑制增殖作用的影响,通过倒置显微镜、HE染色、AO/EB荧光显微镜的方法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改变。结果显示,虎杖提取物在体外对A549人肺癌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发现,虎杖提取物作用后出现凋亡细胞。认为虎杖提取物在体外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有显著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2008年19期 No.601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B

  • 影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因素的探讨

    黄玉勇;

    对临床已诊断或疑诊冠状动脉疾患的120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扫描,并对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心率、呼吸、造影剂的应用、时相的选择和VRT、MIP、MPR、CP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发现冠状动脉显示优良者右冠状动脉(RCA)占91.7%,左前降支(LAD)占90.8%,左旋支(LCX)占89.2%。7例因注射对比剂后出现严重心率失常或心动过速致冠状动脉显示极差不能满足诊断。提示64排螺旋CT对心率≤70次/min的患者,只要对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是无创性筛查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2008年19期 No.601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告

综述与讲座

护理园地

告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