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COX-2、EGFR和Ki67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王红;赵逵;王建立;石国庆;刘模荣;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Ki67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大肠癌70例、大肠腺瘤21例和正常大肠组织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COX-2、EGFR和Ki67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71.4%和80.0%,大肠癌和腺瘤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均<0.05);EGFR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0、23.8%和65.7%,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Ki67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40.0%、76.2%和82.8%,大肠癌和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大肠组织(P均<0.05)。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GFR在低分化、高分期和有淋巴结转移大肠癌中的表达明显增强(P均<0.05),且COX-2与EG-FR、COX-2与Ki67、EGFR与Ki67之间均具有相关性(r=0.316,0.435,0.314,P均<0.05)。结论COX-2、EGFR和Ki67对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协同作用。

    2008年31期 No.61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食管鳞癌组织中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陈洁;杨红梅;裴瑞;王黎;陈奎生;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中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9例食管鳞癌组织、23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3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urvivin、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率为59.0%(23/39),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关系密切(P均<0.05)。Bcl-2蛋白在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9.2%(27/39)、21.7%(5/23),Bcl-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Survivin蛋白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6,P<0.01)。结论Survivin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008年31期 No.61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Smad4、p2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宇恒;张连峰;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Smad4和p21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及20例癌旁组织中Smad4、p21蛋白的表达,同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癌及癌旁组织中Smad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7%、80.0%,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7%、70.0%,两种组织Smad4和p21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与组织分级、肿瘤转移有关(P<0.05)。Smad4与p2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P<0.01)。结论Smad4及p21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下降,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

    2008年31期 No.613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αB-crystallin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沈文香;沈刚;徐海源;周丽娜;汪道远;

    目的探讨αB-crystallin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组织黏膜中αB-crystallin基因的表达。结果αB-crystallin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黏膜,深层浸润者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浅层浸润者,较大肿瘤者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较小肿瘤者,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αB-crystallin基因表达与患者年龄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αB-crystallin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癌变及侵袭转移的发生有关。

    2008年31期 No.613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阿司匹林抵抗患者TXB2和CRP的影响

    宋书江;赵兴洲;王宇;周晓东;许金鹏;孙学江;王乾一;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C反应蛋白(CRP)、血栓素B2(TXB2)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通心络组、氯吡格雷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测定三组血小板聚集率、CRP、TXB2。结果通心络和氯吡格雷均可使ACS合并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CRP、TXB2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对ACS合并AR患者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ACS患者的AR。

    2008年31期 No.613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朱艳栋;李波;袁学良;刘宁宁;檀国军;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一般营养脑神经细胞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外加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5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尤瑞克林可有效地促进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2008年31期 No.613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TNF-α的影响

    刘平;

    目的探讨新型细胞内钙离子拮抗剂法舒第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TNF-α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基础上,观察组静脉滴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均治疗14 d;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随访监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细胞内钙离子拮抗剂法舒第尔对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

    2008年31期 No.613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平板运动试验对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陈立;王凤云;张云;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2年6月~2006年10月住院的有典型胸痛症状的男性及女性患者各100例,分别进行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对照分析。结果平板运动试验对青年女性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为49.1%,准确性为69.0%;对青年男性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为82.8%,准确为性92.0%。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对青年男性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早期发现冠心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08年31期 No.613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翟杰;刘晓军;崔吉俊;王抚临;孙呈勇;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急性期血浆S100B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S100B蛋白水平,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23例急性期血浆S100B蛋白水平(0.055±0.042)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0.019±0.009)μg/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6周后血浆S100B蛋白水平(0.072±0.054)μg/L与治疗前(0.055±0.042)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浆S100B持续增高者PANSS阴性症状评分较高(P<0.05)。结论S100B蛋白持续增高与首发急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相关。

    2008年31期 No.613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基础研究

  • 脐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架桥血管移植材料的可行性

    陈伟光;陈耀新;钟绍涛;吴伟东;

    随机采样分离37~40周人胎儿脐动脉75条,通过检测观察离体人胎儿脐动脉的顺应性、耐压性及液压扩张技术对其解剖结构的影响,以了解离体人胎儿脐动脉的物理性能。结果显示离体人胎儿脐动脉有良好的顺应性良好的耐压性。采用液压扩张技术可增大脐动脉口径,使血管失去回缩作用,且不引起血管解剖结构的明显损伤。认为离体人胎儿脐动脉物理性能具备冠状动脉搭桥血管材料的基本条件。

    2008年31期 No.613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放射治疗对糖尿病大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

    宋浩;刘宁波;侯栋梁;于金明;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B、C组),A组应用链脲佐菌素(50 mg/kg)腹腔内注射,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B、C组为对照和空白对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应用CLINAC600 c型加速器对A、B组的大鼠右侧肺部进行单分割15 Gy照射,除右侧肺部其他部位均给予挡铅。C组大鼠给予相同部位0 Gy照射。照射后6周对三组大鼠进行CT扫描,比较三组大鼠的影像学改变。结果糖尿病大鼠的肺部放射线损伤的影像学检出率较对照组高(62.5%vs 30%,P<0.05)。认为糖尿病大鼠易发生放射性肺损伤。

    2008年31期 No.613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七叶皂苷钠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血清TNF-α的影响

    喻昌利;林轶静;王红阳;刘信荣;

    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只及盐水对照组、博莱霉素模型组、七叶皂苷钠(SA)治疗组各15只。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A2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SA治疗组造模后第2天给予SA(5 mg/kg)腹腔注射,模型组和盐水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7 d。测定各组血清TNF-α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TNF-α水平较空白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各时间点明显升高(P均<0.01);SA治疗组各时间点血清中TNF-α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早期应用SA干预治疗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可减缓其肺纤维化进程。

    2008年31期 No.613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临床札记

临床研究

  • CD44v6、MT1-MMP和VEGF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高爱社;李建国;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及10例正常肝组织手术切除标本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黏附分子(CD44v6)和膜型金属蛋白酶-1(MT1-MMP)的表达情况。结果MT1-MMP、CD44v6和VEGF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均<0.01);MT1-MMP和VEGF与肿瘤的转移、大小有关,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CD44v6与肿瘤的转移、分化程度有关,与大小肿瘤无关;MT1-MMP与CD44v6、CD44v6与VEGF、MT1-MMP与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r=0.506、0.701、0.566,P均<0.01)。提示MT1-MMP、CD44v6、VEGF联合检测有助于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判断和预后评估。

    2008年31期 No.613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P选择素和nm2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张占东;戚辉;李纯平;杨超;刘志英;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52例胃癌组织中P选择素和nm2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胃癌组织P选择素表达阳性率增高,nm23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P均<0.01);胃癌组织中P选择素和nm23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均<0.05),P选择素和nm23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2,P<0.01)。认为联合检测P选择素和nm23蛋白对评估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和TNM分期可能有一定价值。

    2008年31期 No.613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IL-1B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胃癌发病的关系

    马兴刚;吕胜祥;徐东升;

    取35例胃癌(胃癌组)及37例慢性胃炎(对照组)患者全血标本,使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结合PCR体外扩增方法,检测人IL-1B-31和-511位点基因多态性,并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胃癌组H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IL-1B-31位点T携带子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C/C型比较,T携带子基因型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OR=4.237(95%C I:1.563~10.000);IL-1B-511位点的各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IL-1B-31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Hp感染后中国人发生胃癌的危险性。

    2008年31期 No.613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道引流治疗老年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陈巍;常英;杨俊;赵培荣;

    对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道引流治疗的168例老年患者(≥70岁)和152例非老年患者(<70岁)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比较,其胆道引流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仅重复手术发生率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P<0.05)。认为ERCP胆道引流术治疗老年胆道梗阻性疾病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2008年31期 No.613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胃镜检查方式对患者胆汁反流及胃液胆汁酸浓度的影响

    刘模荣;鄢仁晴;熊弦;赵逵;

    观察普通胃镜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胃液中胆汁反流情况、胃液胆汁酸的含量及胃黏膜的血红蛋白指数(IHb)值。结果与普通胃镜检查相比较,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胃液中胆汁反流阳性率、胃液胆汁酸的含量均较低(P<0.01),但二者胃黏膜的IH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普通胃镜检查时可通过影响胃十二指肠的运动,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胆汁反流。

    2008年31期 No.613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田建林;郭锐;苏春燕;杨国伟;王振江;

    回顾性对比分析1996年1月~2008年2月106例急性胰腺炎(AP)应用乌司他丁、思他宁和其它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乌司他丁治疗组AP患者体温、白细胞总数、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时间及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较思他宁组和其它方法治疗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认为乌司他丁在较短时间内能阻断AP患者致病因子释放,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2008年31期 No.613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住青岛韩国人与中国人脂肪肝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

    王仁萍;王燕;李堃;袁梅;张积华;郑淑芳;刘薇;周静;

    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住青岛(住青)韩国人脂肪肝患者1 543例(韩国人组)和青岛市民脂肪肝患者1 031例(中国人组)的一般资料、腹部彩超检查及生化指标,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t检验、2χ检验及回归分析。结果住青中国人脂肪肝患病率(35.49%)明显高于住青韩国人(16.68%)(P<0.01)。住青中国人脂肪肝患者空腹血糖、胆固醇高于住青韩国人;住青中国人男性脂肪肝患者超质量、肥胖及高空腹血糖发生率及女性脂肪肝患者超质量、肥胖及高甘油三酯发生率高于住青韩国人(P均<0.05)。脂肪肝与年龄、超质量、高胆固醇、空腹高血糖呈正相关。认为借鉴韩国人的饮食养生文化对于降低中国人脂肪肝患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31期 No.613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

    卓胜青;杨雪苹;陈勇驰;杨辉剑;连环;黄英杰;欧琼;

    老年高血压患者103例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分为单纯高血压组26例、高血压合并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组29例、高血压合并中度OSAS组30例和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18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睡眠呼吸参数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高血压合并轻度、中度和重度OSAS组昼夜血压曲线呈非杓型的发生率分别为64.29%、76.67%和88.89%,后二组与单纯高血压组(5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OSAS严重程度相关,应重视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监测治疗。

    2008年31期 No.613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患者证候与β细胞功能的关系

    杨肖红;张昆;

    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按中医辩证分型分为气阴两虚证64例(气阴两虚组)、湿热困脾证46例(湿热困脾组)。采用稳态模型的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评价β细胞基础分泌功能,采用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评价糖负荷后的胰岛素早期分泌功能;采用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IR)。结果湿热困脾组餐后2 h血糖低于气阴两虚组,空腹胰岛素高于气阴两虚组(P均<0.05)。HOMA-β和ΔI30/ΔG30的比较,湿热困脾组高于气阴两虚组(P均<0.05)。认为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与β细胞功能障碍的关系更为密切。

    2008年31期 No.613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促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朱黎英;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硬化患者47例和同期门诊健康查体者30例(对照组)的空腹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EP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Child-PughB级、C级患者血清EPO水平高于Child-Pugh A级,TPO水平低于Child-Pugh A级(P<0.05,<0.01);肝硬化组血清TPO水平与外周血小板计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3,P<0.01)。认为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EPO、TPO水平可为不同程度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研究提供参考,对判断肝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31期 No.613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层螺旋CT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价值

    郑巍;

    回顾性地分析21例下肢动脉硬化性栓塞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图像改变。结果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二维超声图像上表现为病变血管内中膜呈不规则增厚,局部呈强回声斑,并向血管腔内突起,血管腔内径呈不规则狭窄,病变段血管腔内可见实性低回声光团充填;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血管腔内无血流信号;多层螺旋CTA显示病变段血管区域无对比剂,同时显示侧支动脉的走行及起始部位。认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层螺旋CT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2008年31期 No.613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缬沙坦、依那普利及其联合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刘雪玲;魏广和;谢瑞华;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未行再灌注心肌治疗的患者137例,随机分成缬沙坦组、依那普利组、缬沙坦+依那普利组(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统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以缬沙坦、依那普利及缬沙坦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4周。于药物治疗前后用放免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浓度。结果治疗后缬沙坦组、依那普利组、联合治疗组血清PCⅢ浓度分别为(135.2±17.4)、(133.6±19.0)、(130.1±16.8)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146.6±23.0)μg/L(P<0.05,<0.01);而前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缬沙坦、依那普利及其联合治疗均可以防治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纤维化。

    2008年31期 No.613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BiPAP呼吸机在COPD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胡系伟;孙立;张世英;

    7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pH、PaO2、PaCO2。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显著变化,而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更优于对照组(P均<0.05)。认为无创呼吸机在治疗COPD呼吸衰竭中有较好的效果及应用前景。

    2008年31期 No.613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早期液体复苏对于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冯玉峰;叶宏伟;郑峰;

    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年龄进行随机分组,同时在获得诊断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液体复苏,然后分别监测复苏0 h以及72 h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脏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结果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进行有效的液体复苏可以在补充有效血容量的同时,显著地改善CI,提高SVRI,而对于EVLWI没有明显影响。认为脓毒性休克患者应早期进行液体复苏治疗。

    2008年31期 No.613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糖皮质激素治疗恶性肿瘤505例临床分析

    申淑群;葛乃建;杨业发;

    回顾性分析505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糖皮质激素(GCs)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GCs日剂量对肿瘤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放射损害、水肿有效率有显著影响;GCs应用天数对食欲改善有明显影响,对其他作用的疗效影响不大。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临床分期、KPS评分、化疗与GCs疗效呈正相关,放疗与之呈负相关。认为适当增加GCs应用的剂量及应用时间有益于控制肿瘤局部症状,减轻放疗不良反应。

    2008年31期 No.613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自发性脑出血继发脑水肿患者血清水肿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李鑫;季楠;赵元立;赵继宗;

    77例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急诊期及发病第4天行血清IL-6、TNF-α、INF-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血红素氧和酶1(HO-1)水平检测及颅脑CT检查计算水肿指数,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水肿指数与上述血清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发病第4天患者血清HO-1、MMP-9、IL-6水平与脑水肿指数密切相关,TNF-α、INF-γ、MMP-3水平与水肿发生程度无明显关系。认为检测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血清HO-1、MMP-9、IL-6水平变化对预测继发脑水肿有重要意义。

    2008年31期 No.613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液氮冷冻疗法治疗增生性皮肤病855例体会

    何德柱;董英豪;段振忠;郭丹;党莹;杨灿;

    对855例增生性皮肤病采用液氮冷冻治疗,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并与148例CO2激光治疗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液氮冷冻治疗增生性皮病效果确切,有效率99.42%,复发率0.58%;CO2激光治疗患者有效率87.84%,复发率12.16%。二者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认为液氮冷冻治疗增生性皮病方法简便、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适合于基层医院应用。

    2008年31期 No.613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单亲家庭学龄期儿童52例个性及行为特征分析

    刘敏;夏禹波;姜志荣;

    采用中国儿童气质量表(CCT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个性软件、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52例单亲家庭学龄期儿童的个性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双亲家庭儿童作比较。结果显示,单亲家庭儿童的活动水平、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及反应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精神质(P)、神经质和情绪的稳定性(N)分高于对照组,内外向(E)、掩饰性(L)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退缩、焦虑抑郁、社交问题及内向性因子分值高于对照组(P均<0.01)。认为单亲家庭的学龄儿童存在个性及行为缺陷。

    2008年31期 No.613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60例临床观察

    任宏泉;王维扬;郭操;

    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只给帕罗西汀治疗;帕罗西汀20~30 mg/d,奥氮平1.25~5 mg/d,共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经6周治疗,两组总有效率相近,但研究组在治疗后第2、4周末HAMD评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ESS各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可以更快地消除抑郁症状,改善睡眠,缩短起效时间,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并没有明显增加。

    2008年31期 No.613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地塞米松预防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张爱真;陈德花;张建军;

    将105例接受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4例(实验组)术后静脉给予地塞米松0.2 mg/(kg.d),连用5 d。51例(对照组)术后不用地塞米松。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心电监护,并每日行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出现心律失常者8例,对照组术后出现心律失常者9例;严重心律失常(Ⅱ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对照组(7.84%)高于实验组(0%)(P<0.05)。认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预防性应用地塞米松可减少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2008年31期 No.613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丙泊酚静脉全麻取卵术中卵泡液丙泊酚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贾明睿;张洁;

    30例行无痛取卵术患者,麻醉诱导为静注芬太尼0.5 mg和丙泊酚2 mg/kg,继之以丙泊酚10 mg/(kg.h)持续静注维持麻醉。从丙泊酚首剂推注完毕后开始计时,在第10、15、20、30、40 m in留取卵泡液和静脉血标本并同时记录丙泊酚的累积使用剂量,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丙泊酚浓度。结果卵泡液中丙泊酚浓度随取卵操作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且与丙泊酚累积使用剂量呈高度正关系(r=0.98,P<0.05);卵泡液丙泊酚平均浓度与静脉血丙泊酚平均浓度无相关关系(r=0.26,P>0.05)。认为以丙泊酚为主要麻醉药的无痛取卵术中,卵泡液中的丙泊酚浓度与丙泊酚的累积使用剂量及麻醉维持的时间有关,因此应严格控制麻醉过程中丙泊酚的总剂量,并缩短用药时间。

    2008年31期 No.613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合并焦虑及抑郁的影响

    徐伟民;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0例正常人群进行测评,将抑郁指数≥0.5或焦虑总分≥50的5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为期3周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SDS、SAS及代谢控制水平评估。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2.1%,显著高于正常组12%(P<0.01)。经健康教育治疗3周后,观察组焦虑总分、抑郁指数显著降低,糖代谢显著改善(P均<0.05)。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及糖脂代谢。

    2008年31期 No.613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93例临床分析

    罗毅;陈勇;叶远良;华超恩;邱修辉;蒋忠华;

    对93例颅脑创伤后出现精神障碍患者在常规脱水、降颅压、止血、抗炎、营养脑细胞及加强对症支持等综合处理治疗的同时,及时进行精神障碍治疗4周。结果93例患者精神障碍症状痊愈60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8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65%。治疗后患者简明精神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认为对创伤性精神障碍患者早期诊断,加强综合治疗及抗精神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

    2008年31期 No.613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钠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闫一兵;李旭东;

    检测16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血清钠水平,与同期住院的121例普通肺炎患儿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P<0.01);毛细支气管炎重症组患儿血清钠水平明显低于轻症组(P<0.01);血清钠<120 mmol/L毛细支气管炎干预组补钠治疗48 h后与未干预组病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氢化考的松治疗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低于未应用氢化考的松组(P<0.01)。认为血清钠水平降低是毛细支气管炎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应用血钠干预治疗及大剂量氢化考的松对低钠血症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008年31期 No.613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图形异常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韩淑娟;齐卫红;

    回顾性分析足月单胎头位分娩产妇第一产程中胎心率(FHR)正常者305例(对照组)和FHR异常者351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异常FHR类型包括轻度变异减速、早期减速和晚期减速,其他异常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基线变异减弱、重度变异减速和延长减速。观察组羊水粪染发生率16.2%,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0%;对照组羊水粪染发生率5.9%,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第一产程异常FHR图形中晚期减速、基线变异减弱、重度变异减速是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

    2008年31期 No.613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济宁市中小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刘辉;

    经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1 324例济宁市中小学生(男715例,女609例)进行临床检查,观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患病率及分布规律。结果共检测出TMD患者287例,总患病率为21.68%。临床表现为关节弹响杂音238例,疼痛167例,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148例,下颌运动异常的65例。6~9岁、10~13岁、14~18岁三个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率分别为15.81%、18.72%、28.3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4~18年龄段男女的患病率分别为24.73%、32.5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中小学生TMD的患病率较高,且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率存在差异;需进一步调查分析TMD发病的因素和机制,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008年31期 No.613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静脉铁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贫血的疗效观察

    朱俊利;

    收集56例肾性贫血随机分为治疗组(静脉补铁组)与对照组(口服补铁组),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后上述指标较前均有升高,但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认为静脉补铁剂能有效提高铁的利用度,且安全性高,是肾性贫血理想的治疗手段。

    2008年31期 No.613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朱珑;钱金燕;宋文鑫;

    采用SF-36量表对148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身心健康状态等8个方面进行评分,并分析各个方面与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关系。结果AS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躯体疼痛、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等8个方面SF-36量表评分均较低,且均对患者QOL具有重要影响。认为对影响AS患者QOL的影响因素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2008年31期 No.613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夏令杰;张加强;

    足月妊娠持续硬膜外镇痛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Ⅰ组采用0.2μg/ml舒芬太尼+0.1%罗哌卡因,Ⅱ组0.4μg/ml舒芬太尼+0.1%的罗哌卡因,Ⅲ组0.6μg/ml舒芬太尼+0.1%的罗哌卡因。分别记录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前及PCEA后10、30、60 min、宫口开全和胎儿娩出时的疼痛强度(VAS)评分、产妇SpO2,并观察产程进展情况、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无痛分娩开始后各时间点Ⅱ组和Ⅲ组的VAS评分与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产妇的SpO2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产妇的脐血PCO2与Ⅰ组及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0.4μg/ml舒芬太尼+0.1%的罗哌卡因用于分娩后PCEA对产妇及新生儿影响小,镇痛效果好。

    2008年31期 No.613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男性不育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和解脲支原体与精液主要参数的关系

    巫翠云;

    选取165例男性不育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用精液解脲支原体(UU)选择培养基对精液UU培养测定。发现UU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间AsAb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UU或AsAb阴性组比较,AsAb或UU阳性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和a、b级活动精子率均明显降低,畸形精子率、精液黏度明显增高(P均<0.01)。提示AsAb和UU明显影响精液主要参数,导致男性生育能力下降。

    2008年31期 No.613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IgA肾病病理特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谢茂兴;

    400例有肾穿刺活检适应证的肾病患者行B超介导下肾活检,并行活检组织光镜、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共确诊为IgA肾病者160例,病理类型表现为轻微病变型为30例,系膜增殖型为31例,系膜增殖型伴局灶节段性硬化为48例,增生硬化型为14例,局灶节段增生型21例,其他16例。IgA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并不完全相符。认为肾活栓对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2008年31期 No.613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颅内肿瘤放疗后颅神经并发症临床分析

    张宜波;李爱民;蒋晓东;李卫;王雪松;万光绪;

    对36例颅内肿瘤患者采用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颅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放射治疗颅内肿瘤的有效率为88.9%,颅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6%。认为放射治疗颅内肿瘤效果良好,但放疗前后要加强颅神经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2008年31期 No.613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上颌前牙倾斜度测量在种植义齿中的应用

    王艳辉;赵保东;陈秀娟;李宁毅;

    对32例健康成人志愿者上颌骨进行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在特定的截面上测量上颌前牙倾斜度,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颌前牙牙体长轴相对于牙槽突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尖牙的倾斜度与中、侧切牙的倾斜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认为在上颌前牙区进行牙种植时要根据其解剖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牙种植体。

    2008年31期 No.613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瑞芬太尼、异丙酚、七氟烷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快通道麻醉的体会

    刘红;孙立新;

    40例择期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异丙酚、七氟烷等复合维持麻醉,监测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随机抽取10例测定5个时点的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与基础值比较,患者诱导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有明显下降(P均<0.01);麻醉维持过程中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基础值(P均<0.01)。与诱导后比较,插管后5 min、开胸后5min、最后一支冠脉桥搭完即刻及术毕血浆E和NE水平无显著升高(P>0.05)。认为该麻醉方法应用于OPCABG符合"快通道"麻醉的要求。

    2008年31期 No.613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激素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40例临床分析

    杜建新;王茂芬;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肺功能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在有效的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祛痰的基础上,加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安全有效。

    2008年31期 No.613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护理园地

专题笔谈

综述与讲座

临床病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