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孕妇血浆游离胎儿DNA检测在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孟金来;王谢桐;陈子江;

    目的通过检测唐氏综合征(DS)孕妇血浆中的游离胎儿DNA(fDNA)含量,寻找一种产前筛查DS的新方法。方法选择DS男胎孕妇5例、DS高危男胎孕妇21例、正常男胎孕妇22例,用QIAamp DNA Blood Kit提取孕妇血浆中fDNA,并用TagMan探针实时定量RT-PCR技术进行检测,以Y染色体上的DYS14基因作为男性fDNA的标记物。结果DS孕妇血浆中fDNA为(127.4±58.4)GE/ml,DS高危孕妇为(78.4±28.0)GE/ml,正常孕妇为(48.5±20.8)GE/ml,两两比较,P均<0.01。结论孕妇血浆中游离fDNA定量检测可以作为产前筛查DS的候选指标。

    2009年26期 v.49;No.v.49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5 ]
  • 紫杉醇耐药卵巢癌细胞SKOV3/TAX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张文晶;董晓琳;李红霞;

    目的比较紫杉醇耐药卵巢癌细胞SKOV3/TAX及敏感细胞SKOV3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查获得性紫杉醇卵巢癌耐药的相关基因。方法取对数生长期SKOV3、SKOV3/TAX细胞,抽提细胞总RNA,合成双链cDNA,生物素标记,用高通量Affymetrix人类基因组U133A基因芯片检测其基因谱。结果与SKOV3相比,SKOV3/TAX有111条基因表达发生变化(45条基因表达上调,66条基因表达下调)。结论SKOV3/TAX的部分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与卵巢癌化疗耐药有关。

    2009年26期 v.49;No.v.49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9 ]
  • PCOS患者植入窗期子宫内膜胞饮突的表达变化

    魏丽坤;张雷;王蔼明;商微;李敏;李迎军;冀立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植入窗期子宫内膜胞饮突的表达变化。方法分别选择15例PCOS患者(PCOS组)和15例正常妇女(对照组),于排卵后第7天观察子宫内膜组织学形态、胞饮突形态及其发育情况,行子宫内膜活检,测活检当天的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监测排卵当日的子宫内膜。结果PCOS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胞饮突的发育及丰富率相比,P均<0.01;两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分型相比,P<0.05;植入窗期PCOS组血清E2/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OS患者植入窗期子宫内膜胞饮突表达下降,可能与E2/P失调有关。

    2009年26期 v.49;No.v.49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01 ]
  • 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孙艳;岳天孚;薛凤霞;张丽琴;魏丽惠;屠铮;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末端酶(hTERC)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接受宫颈病变筛查者共84例,治疗前获取宫颈脱落细胞,一部分行液基细胞学检查(LCT)、一部分行hTERC基因检测。结果病理诊断为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状细胞癌(SCC)者分别为22、13、17、13例,其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6.36%、76.92%、82.35%和92.31%;LCT检测正常的9例及病理检查正常的10例中,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均阴性;CIN与正常者的hTERC基因阳性率相比,P<0.05;高度宫颈病变(CINⅡ、CINⅢ、SCC)者与低度病变(CINⅠ)者hTERC基因阳性率相比,P<0.05。LCT联合hTERC基因检测筛查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88.37%)与单纯LCT的检出率(48.84%)相比,P<0.05。结论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检测能够准确诊断宫颈病变,LCT联合hTERC基因检测能够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2009年26期 v.49;No.v.49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6 ]
  • 同系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的实验研究

    严沁;吴晓梅;何晓英;席晓薇;杨懿霞;万小平;

    目的建立同系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实验模型。方法8~10周龄近交系雌性Wistar大鼠120只,进行同系异体子宫原位移植,术后3周观察移植子宫成活情况。结果共实施60例同系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手术,手术成功53例、失败7例;53例手术成功者47例移植子宫成活、6例坏死,移植子宫成活率88.7%。结论同系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是可行的,可作为子宫移植基础研究的技术平台。

    2009年26期 v.49;No.v.49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瘤组织中IGFBP-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蔡健;蔡海宁;姜邦蓉;王丹霞;徐平;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血清及瘤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与60例正常妇女血清IGFBP-3,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6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层和子宫肌瘤组织中的IGFBP-3。结果子宫肌瘤患者血清IGFBP-3水平低于正常妇女,IGFBP-3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子宫肌层中的表达减低,P均<0.01。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血清及瘤组织中IGFBP-3表达均降低,可能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2009年26期 v.49;No.v.49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9 ]
  • 经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荆信勇;李燚;赵彦梅;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阴道流血(PMB)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10例PMB患者的TVS和宫腔镜检查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TVS和宫腔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确认,PMB的病因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占86.67%、子宫恶性肿瘤占13.33%。TVS诊断子宫内膜异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9.16%、51.65%、72.84%、97.92%及78.57%,宫腔镜分别为100%、91.21%、93.70%、100%及96.19%。结论TVS及宫腔镜对PMB病因诊断的敏感性都很高,宫腔镜的特异性高于TVS。

    2009年26期 v.49;No.v.49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7 ]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HIF-1α、Ala-A水平变化及意义

    杨华锋;吴爱国;纪术峰;马雷;邵国利;焦得创;吴凯;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丙氨酸(ALa-A)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12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原发性117例、复发性10例)、2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1例正常人血清HIF-1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血清ALa-A。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HIF-1α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P均<0.01),复发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高于原发性者(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ALa-A水平低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P均<0.01);血清HIF-1α和ALa-A水平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HIF-1α与ALa-A呈负相关(r=-0.860,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HIF-1α和ALa-A水平有异常变化,可作为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指标,并可用于评价其生物学行为。

    2009年26期 v.49;No.v.49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9 ]
  • 皮层脑电图监测下多种术式联合治疗脑软化灶所致的继发性癫痫

    王超;刘窗溪;熊云彪;王俊;韩国强;高方友;

    目的探讨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下脑软化灶所致的继发性癫痫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5例患者术中通过ECoG定位癫痫灶,手术切除,再根据软化灶部位及ECoG提示的癫痫波释放情况分别进行扩大软化灶切除、皮层热灼术、前颞叶切除术、海马切除术、杏仁核切除术及胼胝体前部切开术。结果25例患者软化灶切除前均可记录到癫痫波,软化灶切除后,即时ECoG监测病变周围均有癫痫波释放,21例非颞叶癫痫经联合应用不同术式治疗后ECoG监测病变周围不再释放癫痫波,4例颞叶癫痫患者在切除软化灶、前颞叶及海马、杏仁核后加行胼胝体前部切开,术后ECoG监测基本正常。随访总有效率为92.0%。结论ECoG监测多种术式联合治疗脑软化灶所致的继发性癫痫效果良好。

    2009年26期 v.49;No.v.49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6 ]
  •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高反应者ACE/CK-MM基因多态性分析

    刘杰;骆媛;钱远宇;王鑫鑫;孟庆义;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运动性横纹肌溶解(ERB)高反应者(HR)ACE基因I/D多态性及肌酸肌酶(CK)-MM基因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PCR及限制性酶切多态性分析技术,对12例中国汉族ERB HR的ACE、CK-MM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本组12例ERB HR的ACE基因频率I为54%、D为46%,D等位基因频率较汉族正常人群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146);汉族正常人群与高加索正常人群相比,P<0.01。本组ERB HR的CK-MM基因频率A为71%、G为29%,G等位基因频率较汉族正常人群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78);汉族正常人群与高索ERB HR的该基因频率高度一致(P=0.992)。结论汉族ERB HR人群ACED、CK-MMG等位基因频率均稍高于汉族正常人群。

    2009年26期 v.49;No.v.49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6 ]
  • 高侵袭性胰腺癌Panc-1细胞系中干细胞筛选结果分析

    沈俊;王敏;刘文松;江建新;秦仁义;

    目的探讨高侵袭性胰腺癌细胞中是否有比例较高的胰腺癌干细胞。方法采用Transwell小室肿瘤侵袭模型筛选、分离出胰腺癌细胞系Panc-1中的高侵袭性癌细胞(Panc-1-H)和低侵袭性癌细胞(Panc-1-L),FCM检测上述两种细胞的胰腺癌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24、CD44、ESA。结果Panc-1-H、Panc-1-L中胰腺癌干细胞所占比例相近,随着侵袭时间延长,胰腺癌干细胞比例无改变,P均>0.05。结论高侵袭性胰腺癌细胞中不含有较高比例的胰腺癌干细胞。

    2009年26期 v.49;No.v.49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8 ]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薛锋;何志敏;韩本松;肖海军;金粉琴;徐雪荣;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56例,在X线透视下经皮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穿针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3~7ml。结果X线检查显示骨水泥充盈良好,骨折复位满意。视觉模拟评分(VAS)及MiGill-Melzack评分测试疼痛缓解81%;术后2d的VAS评分为(2.43±0.82)分,与术前的(8.53±1.23)分相比,P<0.01;术后2d的MiGill-Melzack评分为(2.43±0.82)分,与术前的(8.53±1.23)分相比,P<0.01。对18例患者随访3~6个月,疼痛未复发,椎体形态未见改变。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稳定性。

    2009年26期 v.49;No.v.49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6 ]

临床札记

护理园地

基础研究

  • 地塞米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unx2表达的影响

    林乐;李旭;杨茂伟;范广宇;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心贴壁法培养SD大鼠BMSC,分别加入0、10-9、10-8、10-7、10-6mol/L地塞米松,培养4、8、12、16d时碱性磷酸酶和SundanⅢ复染,21d时检测培养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细胞增殖活力;透射电镜观察0和10-7mol/L地塞米松培养21d时细胞内的细胞器;实时定量RT-PCR检测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培养7d及0和10-7mol/L地塞米松培养3、5、7d时细胞的Runx2 mRNA;Western blot测定0、10-7mol/L地塞米松培养7d时BMSC的Runx2蛋白。结果随地塞米松浓度增加、培养时间延长,BMSC碱性磷酸酶染色减弱,细胞SundanⅢ着色明显增加。10-6、10-7mol/L地塞米松培养后BMSC碱性磷酸磷酸酶活性和增殖活力降低明显,P均<0.05。10-7mol/L地塞米松培养后BMSC胞核缩小,染色质固缩,电子密度增强,胞质稀疏,细胞器萎缩。10-9~10-6mol/L地塞米松培养7d后BMSC的Runx2 mRNA表达减少88%~45%,Runx2蛋白表达同样减少。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下调BMSC的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促进其成脂分化。

    2009年26期 v.49;No.v.49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07 ]
  • 大鼠自体激活雪旺细胞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的观察

    王希山;苑芳昌;徐云强;冯世庆;

    目的观察大鼠自体激活雪旺细胞(AASC)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出生8周的Wistar大鼠,结扎双侧坐骨神经,进行雪旺细胞(SC)的自体激活,1周后取出坐骨神经,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纯化AASC。冲洗Wistar大鼠股骨髓腔,梯度密度离心贴壁培养法培养BMSC并鉴定。将AASC与BMSC共培养(共培养组),以单独培养的BMSC作对照组。培养10d后分别采用Nestin、NF免疫组化染色鉴定BMSC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结果共培养组培养7d后无论是BMSC的数目还是Nestin、NF表达阳性的BMSC的数目与对照组相比,P均<0.01。结论大鼠AASC在体外可诱导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2009年26期 v.49;No.v.49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2 ]
  • 冠边缘密合性对龈沟液中IL-6、TNF-α表达的影响

    韦纪英;苗松;何霞;刘建国;

    目的探讨冠边缘密合性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6只牙周健康成年杂种狗,随机分为A、B、C组,进行全冠牙体预备。制作全冠前在A、B、C组模型上分别涂布金银油间隙剂1层、2层、3层,建立全冠修复体模型。在牙戴冠前、戴冠入后1个月、3个月,分别采集龈沟液,用ELISA法检测龈沟液IL-6和TNF-α。结果各组龈沟液中IL-6和TNF-α水平,冠戴入后1个月、3个月与戴入前相比,P均<0.05;冠戴入后1个月,C组与A、B组相比,P均<0.05。结论全冠修复后,龈沟液中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冠边缘密合性越差,其变化越明显;冠边缘密合性差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2009年26期 v.49;No.v.49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9 ]
  • 三种去细胞组织工程异种瓣膜支架制备方法比较

    王鹏;李超;谈磊;张润起;张雷;

    目的探讨异种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生物支架的最佳制备方法。方法将16个新鲜猪主动脉瓣分为四组(各4个),即对照组(未脱细胞)、NaC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脱细胞组、胰蛋白酶法脱细胞组、曲拉通法脱细胞组,观察各组主动脉瓣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变化。结果NaCl-SDS法脱细胞组的瓣膜内皮细胞去除不彻底,细胞外基质的三维网状结构虽完整但纤维模糊、肿胀;胰蛋白酶法脱细胞组的瓣膜内皮细胞基本去除,但瓣膜支架结构改变很明显,胶原纤维肿胀,边缘毛糙,纤维网状间隙增宽、不规则;曲拉通法脱细胞组的瓣膜内皮细胞去除彻底,支架结构保存完好。前三组脱细胞后的瓣膜均有一定的免疫原性,最后一组脱细胞后的瓣膜免疫原性显著降低。结论曲拉通法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瓣膜支架制作方法。

    2009年26期 v.49;No.v.49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3 ]

告读者

临床研究

  • 宫颈癌患者腹腔内卵巢移位术的临床应用观察

    金海英;

    目的观察宫颈癌根治术中行腹腔内卵巢移位术后卵巢的功能状况。方法对40例29~39岁的宫颈癌患者在宫颈癌根治术中行卵巢移位术,将卵巢经腹膜后移位于上腹部肋下、腋前线(脐上5~6cm)处的腹腔内并固定,其中32例术后行体外放疗。术前及术后6个月、1a、2a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促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结果术前与术后6个月、1a、2a,上述各检测指标相比,P均>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在宫颈癌根治术中行腹腔内卵巢移位术,可保留卵巢功能,并可避免放疗的影响。

    2009年26期 v.49;No.v.49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2 ]
  • 宫颈鳞癌组织中VEGF-C、VEGFR-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王向红;张占薪;张占化;陈奎生;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例正常宫颈组织、19例CIN及47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VEGF-C、VEGFR-3。结果VEGF-C与VEGFR-3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增高,三者相比,P<0.05。在宫颈鳞癌组织中VEGF-C与VEGFR-3的表达有关(P<0.01),淋巴结转移组VEGF-C与VEGFR-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VEGF-C和VEGFR-3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9年26期 v.49;No.v.49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7 ]
  •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COX-2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李春;张树友;

    目的探讨survivin和COX-2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宫颈鳞癌、30例CIN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survivin和COX-2。结果survivin在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均阴性,CIN中阳性表达率为43.33%、宫颈鳞癌为67.31%;COX-2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CIN为40.00%、宫颈鳞癌为65.38%;不同宫颈组织的sruvivin、COX-2阳性表达率相比,P均<0.05。survivin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分级有关,P均<0.05;COX-2的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分级有关,P均<0.05。结论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COX-2表达增强,其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肌层浸润深度有关。

    2009年26期 v.49;No.v.49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5 ]
  • 子宫动脉插管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36例疗效观察

    史秀芬;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插管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晚期宫颈癌患者72例,1998年以后收治的36例为A组,1998年以前收治的36例为B组。A组采用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化疗联合放疗进行治疗,B组单纯放疗。结果两组症状缓解率、肿块消退率、Ⅱ期患者手术率及3、5a存活率相比,P<均0.01。结论对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宫动脉插管化疗联合放疗,其近、远期疗效明显,可提高宫颈癌手术切除率。

    2009年26期 v.49;No.v.49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RECK、MMP-2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王艳红;边爱平;赵倩;杨俊娟;

    目的观察肿瘤转移抑制基因REC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EMT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A组)及在位内膜组织(B组)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C组)中的RECK及MMP-2。结果RECK在A、B组的表达较C组降低(P<0.05);MMP-2在A、B组的表达较C组增强(P<0.05);A组RECK和MMP-2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2,P<0.05)。结论RECK在EMT组织中表达减弱、MMP-2表达增强,二者可能在EMT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2009年26期 v.49;No.v.49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7 ]
  •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

    戴恩成;殷桂云;刘瑞磊;

    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经导管TUAE治疗。结果术后痛经完全缓解25例,明显缓解14例,6个月后复发1例。月经量减少至术前的55.2%±17.5%,月经周期无明显变化。栓塞后6个月,腺肌瘤体积与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8.1%和39.6%,28例12个月平均缩小60.3%和44.8%。术后彩超检查显示子宫肌层及病灶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后者减少更为明显。结论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2009年26期 v.49;No.v.49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97例疗效观察

    陈小兰;贾兰珍;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对97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进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47例加用孕三烯酮或诺雷德治疗。结果妊娠21例(21.6%),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患者妊娠率分别为16.7%、27.9%,两者相比,P<0.05;病理分期Ⅱ期患者术后妊娠率高于Ⅲ、Ⅳ期患者,P<0.05;囊肿最大径线<3cm者术后妊娠率高于≥3cm者,P<0.01;单侧囊肿患者术后妊娠率高于双侧囊肿患者,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手术治疗有一定疗效,术后妊娠率与术前病理分期、不孕症类别、囊肿大小、是否双侧发病等因素有关。

    2009年26期 v.49;No.v.49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8 ]
  • 卵巢癌组织中P-糖蛋白、肺耐药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陈燕;赵叶芳;韩萍;

    目的探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POEC)组织中P-糖蛋白(P-gp)及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POEC、15例卵巢良性肿瘤、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P-gp、LRP,并分析其与POE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P-gp、LRP在PO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均<0.01);LRP的表达与POEC患者腹腔积液有关(P<0.01);术前化疗的POEC患者P-gp、LRP阳性表达率高于初治者(P<0.01),P-gp、LRP表达阳性的POEC对化疗反应差。结论P-gp、LRP在PO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化疗可使POEC组织P-gp、LRP的阳性表达率升高;P-gp及LRP的表达可预测POEC对铂类药物化疗的疗效。

    2009年26期 v.49;No.v.49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11 ]
  •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临床观察

    唐春;苟荣;

    目的观察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醇联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稽留流产患者共138例。观察组(68例)晨服米非司酮75mg,24h后再服75mg,第3天晨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70例)口服已烯雌酚5mg,3次/d,共3d。两组均于最后1次服药后6h常规清宫。结果观察组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6h内66例胚胎部分或全部排出,55例宫腔内部分胚胎组织残留而行清宫术,宫颈口均能顺利通过6号扩宫器或卵圆钳,术中出血量平均21ml,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人流综合征);对照组70例服药后无1例胚胎排出,全部行清宫术,仅3例宫颈口可通过6号扩宫器,其余全部需要扩宫,术中出血量平均63ml,4例发生人流综合征。两组上述各指标相比,P均<0.01。结论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安全、快速,疗效好。

    2009年26期 v.49;No.v.49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1 ]
  • 宫血宁胶囊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过多的防治效果观察

    魏占荣;

    目的观察宫血宁胶囊对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月经过多的防治效果。方法放置IUD者120例,随机分为宫血宁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宫血宁组置IUD后即开始服用宫血宁胶囊,对照组不服药。观察两组月经量及血红蛋白变化。结果放置IUD后,两组月经量均较放置前增多,但宫血宁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放置IUD后第6个月宫血宁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血宁能够有效防治放置IUD后月经过多。

    2009年26期 v.49;No.v.49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4 ]
  • α-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CINI疗效观察

    刘爱霞;

    目的观察α-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Ⅰ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的疗效。方法CINI患者180例(其中164例合并HPV感染),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0例。A组先行局部微波治疗,之后经阴道局部给予α-干扰素栓,B组仅行微波治疗,C组不治疗。结果治愈率分别为A组98%、B组90%、C组38%,组间相比,P均<0.05;HPV转阴率分别为A组96.3%、B组83.9%、C组22.6%,组间相比,P均<0.05。结论α-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CINI疗效好,且能清除HPV。

    2009年26期 v.49;No.v.49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8 ]
  • 小檗碱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沙眼衣原体致尿道、宫颈炎疗效观察

    刘迎春;张瑞;许英杰;

    目的观察小檗碱联合丙种球蛋白对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尿道、宫颈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沙眼衣原体致尿道、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口服小檗碱0.4g、3次/d,静滴丙种球蛋白0.4g/kg、每周1次,连用14d;B组40例,口服多西环素0.1g、2次/d,连用14d。结果A组总有效率、沙眼衣原体清除率分别为95.2%、85.7%,B组分别为85.0%、60.0%,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小檗碱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沙眼衣原体致尿道、宫颈炎疗效较好。

    2009年26期 v.49;No.v.49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0 ]
  • 胆囊十二指肠瘘34例分析

    崔志刚;孔棣;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34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间断性右上腹和上腹部疼痛,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30例。术前螺旋CT检查确诊为胆囊十二指肠瘘7例,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确诊1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切口感染5例、十二指肠漏1例、出现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9例,均治愈。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确诊困难,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可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2009年26期 v.49;No.v.49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6 ]
  • 成人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方静;熊奇如;张超;李方跃;

    目的总结成人胆总管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对51例成人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全组行B超检查47例,确诊32例;CT检查11例,确诊9例;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18例,均确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5例,均确诊。手术治疗40例,无手术死亡者。结论成人胆总管囊肿临床表现不典型,CT和MRCP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分型。囊肿切除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可作为首选术式。

    2009年26期 v.49;No.v.49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3 ]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治疗

    孟凡勇;陈萍;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经验。方法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8例,均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术后胰漏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胆管损伤,随访期内未见吻合口狭窄。结论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肿总管囊肿疗效好,并发症少。

    2009年26期 v.49;No.v.49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1 ]
  •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

    戴明恒;许洪伟;刘丽平;申荣真;贾占民;申兰国;张春清;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47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ACE组22例,单纯行TACE治疗,TACE联合PEI组25例,行TACE联合PEI治疗。结果TACE联合PEI组血清AFP转阴率、肿瘤缩小率及0.5、1、1.5、2a生存率分别为80.00%、80.00%、100.00%、88.00%、76.00%、56.00%,明显高于TACE组的47.05%、50.00%、81.82%、63.64%、54.55%、27.27%(P均<0.05)。结论TACE联合PEI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明显并延长患者生存期。

    2009年26期 v.49;No.v.49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9 ]
  • 胃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和VE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郑海燕;王兴芬;辛琪;张娜;杜华欣;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胃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胃炎组织及50例胃癌组织中的DC和VEGF。结果胃炎组织中的DC数明显高于胃癌组织(P<0.05),肠型胃癌中DC数高于弥漫型胃癌(P<0.05),且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的阳性表达率在胃炎组织低于胃癌组织(P<0.01),肠型胃癌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弥漫型胃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胃癌组织中DC与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r=-0.385,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DC数减少、VEGF表达增多,二者相互作用,促进胃癌的发生及转移。

    2009年26期 v.49;No.v.49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3 ]
  • 术后肠梗阻34例临床分析

    王轶伟;

    目的探讨术后肠梗阻(POI)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34例POI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POI,发生于开腹手术31例、腹腔镜手术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采用全身麻醉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4例。保守治疗32例,剖腹探查2例。33例症状改善,1例死亡。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可减少POI的发生;本病以保守治疗为主。

    2009年26期 v.49;No.v.49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 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因素分析

    符国宏;

    目的探讨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5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侵犯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癌灶数目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有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侵犯程度、远处转移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有关。结论分期、淋巴结转移、年龄、肿瘤侵犯程度、远处转移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2009年26期 v.49;No.v.49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1 ]
  • 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防治

    段立;潘铁成;魏翔;胡敏;刘立刚;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防治方法。方法对1478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术中行预防性胸导管结扎者267例,发生乳糜胸4例(1.50%);未行预防性胸导管结扎者1211例,发生乳糜胸30例(2.48%)。结果34例乳糜胸中,2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2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食管癌切除术中预防性胸导管结扎可降低乳糜胸的发生率。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首选保守治疗,经保守治疗5~7d,胸腔引流量>1000ml/d者应再次手术治疗。

    2009年26期 v.49;No.v.49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1 ]
  • 低剂量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NSCLC临床观察

    王柳飞;

    目的观察低剂量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老年晚期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低剂量组给低剂量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常规剂量组上述药物给常规剂量;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相比,P>0.05。低剂量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常规剂量组,两组相比,P<0.05。结论低剂量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与常规剂量相近,但不良反应减轻。

    2009年26期 v.49;No.v.49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3 ]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顾乃刚;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COX)-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肺组织和53例NSCLC组织中的COX-2和VEGF。结果COX-2、VEGF在正常肺组织中无表达,NSCLC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49.1%(26/53)、VEGF为35.8%(19/53),与正常肺组织相比,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Ⅱ~Ⅲ期NSCLC中COX-2、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Ⅰ期NSCLC(P均<0.01)。NSCLC中,VEGF、COX-2的表达有关,P<0.01。结论NSCLC中COX-2和VEGF高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及侵袭性生长有关。

    2009年26期 v.49;No.v.49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6 ]
  • 放射治疗诱发肉瘤的诊断及治疗(附3例报告)

    宋先璐;韩西群;周同冲;赵善超;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放疗)诱发的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因放疗而诱发的肉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予手术切除或联合化疗。随访8~18个月,1例未见肿瘤转移及复发,1例死于肿瘤转移,1例死于肿瘤复发。结论放疗诱发的肉瘤的诊断需依靠病史及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可联合化疗。

    2009年26期 v.49;No.v.49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4 ]
  •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皮瓣移植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临床观察

    邹林;蔡锦方;李堃;刘立峰;郑金龙;曹学成;

    目的探讨慢性跟骨骨髓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初次清创并负压封闭引流7~21d、二次手术皮瓣修复的方法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伴溃疡或皮肤软组织缺损23例。结果经清创、负压封闭引流7~21d,创面肉芽新鲜,无脓性分泌物,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骨髓炎无复发,足跟部外形良好,18例感觉恢复好,耐磨擦能力尚可,能够负重。结论采用初次清创并负压封闭引流、二次皮瓣移植的方法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伴有溃疡或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供区损伤小,疗效好。

    2009年26期 v.49;No.v.49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8 ]
  •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感染病原体及其抗生素敏感试验分析

    武湘云;黄印启;冯和林;李增炎;潘进社;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感染的病原菌及其敏感抗生素。方法对55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感染患者的局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55例中培养出病原菌者38例,均为单一菌株感染。细菌鉴定显示,G-杆菌感染23例(其中大肠埃希菌8例、铜绿假单胞菌8例),G+球菌感染15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药敏试验显示,除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外,G-杆菌均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G+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敏感。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感染的病原菌为G-及G+菌,前者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后者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敏感。

    2009年26期 v.49;No.v.49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6 ]
  • 骨面植皮治疗骨外露106例临床观察

    程天平;

    目的探讨骨面直接植皮治疗骨外露的可行性。方法对106例不同原因所致的裸露骨,凿除坏死骨质至骨面有密集出血点,生理盐水冲洗,邮票皮片移植。结果植皮成活98例(92%)。结论骨面植皮治疗骨外露是可行的。

    2009年26期 v.49;No.v.49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0 ]
  • 整形外科技术在面部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陈召伟;刘通;

    目的观察整形外科技术修复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12例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整形外科技术进行治疗,术中强调真皮缝合、建立皮下平台,同时注意保留间生组织,无张力、微创缝合,术后给予抗瘢痕治疗。结果108例创口愈合良好,其中62例随访6~12个月,面部瘢痕较轻,局部皮肤平坦,外形满意。3例创口轻度感染,及时换药愈合。结论在面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中采用整形外科技术可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2009年26期 v.49;No.v.49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7 ]
  • 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在踝前区及足背部的应用解剖

    王辉;周新华;

    目的探讨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在踝前区及足背部的位置关系,为足背部皮瓣的制作和足部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18例尸体的双下肢,观察踝前区及足背部腓深神经与足背动脉的位置及其关系。结果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的位置关系有四种。第一种(13/36):在踝前区内,足背动脉在腓深神经内侧走行;在足背,足背动脉走行在腓深神经内侧终末支的内侧。第二种(9/36):在踝前区内,足背动脉走行在腓深神经的内侧;在足背,足背动脉走行在腓深神经内侧终末支的外侧。第三种(11/36):足背动脉和腓深神经在行程中多处出现交叉。第四种(3/36):腓深神经内侧终末分支缺失,足背动脉在腓深神经外侧终末支的内侧走行。结论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的四种位置关系出现几率不同,在足外科手术和皮瓣制作时要充分了解此处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的位置。

    2009年26期 v.49;No.v.49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0 ]
  • 肌腱移位术在桡神经损伤后功能重建中的应用观察

    郭涛;黄富国;肖杰;龙浩;宋开芳;赵滨;陈艺新;

    目的观察肌腱移位术重建桡神经损伤后功能的效果。方法桡神经损伤6个月~4a的患者22例,均伴伸拇及伸指功能障碍,肌力0~1级,前臂背侧肌萎缩。采用肌腱移位术重建伸拇及伸指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手功能恢复基本满意,其中优8例、良10例、可2例、差2例,后4例均为移位肌腱粘连所致。结论肌腱移位术在不可逆桡神经损伤后功能重建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09年26期 v.49;No.v.49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7 ]
  • 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附8例报告)

    梁恩利;吴长利;王一;孙光;韩瑞发;

    目的探讨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成人肾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期、治疗及预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表现为单纯肉眼血尿1例、腰腹痛5例(伴血尿1例)、无症状2例,术前拟诊肾肿瘤5例、肾盂肿瘤2例、输尿管肿瘤2例。均于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肾母细胞瘤。按照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NWTS)分期标准,本组8例分别为Ⅰ期2例、Ⅱ期2例、Ⅲ期3例、Ⅳ期1例。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7例随访1~15a,3例存活。结论成人肾母细胞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术前确诊困难。手术治疗、辅以放疗和化疗等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并改善其预后。

    2009年26期 v.49;No.v.49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2 ]
  • 干眼患者泪液中TNF-α含量变化及意义

    王金华;王健;宋秀君;

    目的观察干眼患者泪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干眼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7例非干燥综合征干眼(NSS)患者、13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其中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2分者12例、<2分者18例)、28例正常人(对照组)泪液中的TNF-α。结果泪液中TNF-α在SS组为(1175.0769±300.0626)pg/ml、NSS组为(936.6154±275.1589)pg/ml,对照组中未检测到,组间相比,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2分的SS患者泪液中TNF-α为(1269.3576±290.5629)pg/ml、<2分的患者为(957.8245±256.6570)pg/ml,两者相比,P<0.05。结论干眼患者泪液中TNF-α含量升高,与角膜上皮受损有关,TNF-α也是干眼发生的炎性介质。

    2009年26期 v.49;No.v.49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40 ]
  • 缝合复位术治疗睫状体解离32例临床观察

    田燕;唐维强;

    目的观察缝合复位术治疗睫状体解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33眼)眼球钝挫伤导致的睫状体解离患者行解离口缝合复位。结果33眼中,1次手术后31眼眼压恢复正常,27眼睫状体解离口全部封闭,6眼未封解离口均小于1个钟点(其中1眼行二次手术、1眼行三次手术后睫状体解离口全部封闭,但眼压仍较正常低)。结论缝合复位术治疗睫状体解离临床效果良好,既可封闭解离口,又可恢复正常眼压。

    2009年26期 v.49;No.v.49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6 ]
  • 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相关因素分析

    田平;刘晔;李明颖;王振元;

    目的分析手术后患者发生恶心呕吐(PONV)的相关因素,以便进行有效防治。方法术后自控镇痛(ASA分级Ⅰ~Ⅱ级)患者1526例,观察其PONV发生情况,按年龄、性别、手术科室、麻醉方法及术后镇痛方式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麻醉方法及术后镇痛方式患者PONV的发生率不同(P均<0.05)。结论PONV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对高危患者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2009年26期 v.49;No.v.49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9 ]
  • 全身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贾志;张丽;贾浩;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介入性治疗中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43例,ASAⅡ~Ⅲ级,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结果术中麻醉均成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采用全身麻醉,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2009年26期 v.49;No.v.49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8 ]
  • 阴茎扁平苔藓16例临床病理分析

    李卫红;范团起;

    目的总结阴茎扁平苔藓(LP)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对16例阴茎LP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阴茎LP发生于包皮内板14例、冠状沟14例、龟头11例、包皮外板8例、阴囊2例、肛周1例。组织病理表现为基底细胞液化16例、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16例、棘细胞层和颗粒层增厚15例、角化过度4例、表皮或真皮浅层可见胶样小体(Civatte小体)2例。结论阴茎LP好发于包皮内板、冠状沟、龟头等部位,病理特点为基底上皮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

    2009年26期 v.49;No.v.49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及治疗

    孙清慧;郭峰;任立军;刘兆荣;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36例TM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36例中因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而发现34例,超声检查发现102例(可疑),超声引导下细胞学穿刺检查发现76例。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20例,腺叶切除+峡部切除3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18例,甲状腺全切除20例,甲状腺大部切除36例,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12例。130例随访5个月~10a,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TMC多因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而发现,高分辨率彩色超声及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有助于本病的确诊。TMC需行手术治疗,主要采用患侧腺叶+峡部切除、甲状腺次全或全切除,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可行改良根治术。

    2009年26期 v.49;No.v.49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肺原发性异位脑膜瘤的诊断(附1例报告)

    王琪;田昭俭;王海;郭立宏;吴起嵩;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异位脑膜瘤(PPM)的诊断方法。方法对1例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的过渡型PPM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临床表现为咯痰带血丝。X线检查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见病变位于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类圆形,7.0cm×7.0cm,无分叶,密度不均,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术后病理检查见肿瘤由梭形细胞及上皮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EMA)阳性,S-100蛋白、嗜铬素A(CgA)、肌动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阴性。诊断为过渡型PPM。结论X线平片和CT检查有助于PPM的诊断,本病的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2009年26期 v.49;No.v.49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经验交流

专题笔谈

综述与讲座

临床病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