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中APE、PCNA的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

    余芬;袁秀珠;

    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中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的活性变化及神经元的凋亡情况,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1周组、3周组、8周组,用W estern b lotting检测各组海马组织中APE、PCNA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程度。结果2-VO 1周组APE、PCNA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2-VO时间的延长其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上升,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慢性脑缺氧大鼠术后1周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最高为22.66%,以后随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数逐渐下降(P<0.01)。结论慢性脑缺血大鼠早期APE、PCNA活性下降,同时其神经元凋亡率较高,后期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上升,神经元的凋亡程度也逐渐下降,表明DNA损伤与修复失衡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是慢性缺血性脑损伤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2009年33期 v.49;No.v.4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2 ]
  • 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刘斌;姜敏;张晋霞;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和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成套测验(LOTCA)进行神经心理测验,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对患者ADL进行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结果①2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认知障碍者108例,占41.5%,主要表现为注意障碍64例(59.4%),定向障碍37例(34.2%),思维运作障碍45例(39.8%),结构性失用34例(31.4%),视失认29例(27.5%),空间失认23例(21.3%),空间知觉障碍18例(16.7%),单侧忽略15例(13.9%),图形背景分辨障碍12例(11.1%),运动失用9例(8.3%)。②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与病变部位、临床类型、ADL及病情程度有关,以皮质部位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性高(OR=2.965,95%C I:1.329~6.611);多发病灶者较单发病灶者更易发生认知障碍(OR=2.190,95%C I:1.022~4.693);ADL越差,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性越高(P<0.05);认知障碍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加重(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常伴发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可多种类型共存或交叉并存。可表现为注意障碍、定向障碍、思维运作障碍、结构性失用、视失认、空间失认、空间知觉障碍、单侧忽略、图形背景分辨障碍、运动失用,其中以注意障碍最多见;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与发生在皮质部位、多发病灶、ADL差和病情程度重等因素有关。

    2009年33期 v.49;No.v.49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00 ]
  • 不同类型脑梗死Hcy水平及MTHFR基因多态性

    林小慧;曾爱源;唐永刚;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不同类型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及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别检测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水平及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结果脑血栓形成患者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血栓形成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是脑血栓形成及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MTHFR基因677TT型可引起血浆Hcy水平升高,是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2009年33期 v.49;No.v.49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0 ]
  • 颞叶癫痫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与海马区PSD-95表达的关系

    孙钦建;王爱华;张涛;迟兆富;

    目的研究颞叶癫痫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学习、记忆能力与大鼠海马区PSD-95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随机将40只W istar大鼠分为海人酸(KA)组(28只)和对照组(12只)。KA组采用KA腹腔注射制作颞叶癫痫大鼠模型,根据是否出现自发性再发作(SRS)分SRS组(A组)、无SRS组(B组);对照组(C组)注射生理盐水。通过Morris水迷宫测验观察各组大鼠注射KA或生理盐水2、6周时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CA3区PSD-95的表达。结果A组大鼠注射KA或生理盐水6周时海马区未见广泛神经元丢失及胶质增生,偶见局部神经元丢失及胶质增生;B、C组大鼠未见神经元丢失及胶质增生。与A组2周时及B、C组在2、6周时相比,A组6周时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相应海马CA1、CA3区PSD-95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颞叶癫痫长期反复发作时海马区PSD-95表达的减少,可能是导致颞叶癫痫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之一。

    2009年33期 v.49;No.v.49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1 ]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与东乡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张辉锋;马丽雅;方金瑞;闵海;黄德珍;

    目的探讨东乡族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法对甘肃临夏东乡族EH患者(EH组)和正常人群(NT组)的eNOS第7外显子894位处进行基因多态性分型,应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方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代谢物(NOM)水平。结果eNOS基因G894T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EH组G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NT组(P<0.05,<0.01);EH组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应的GG基因型携带者(P<0.05)。EH组GT+TT基因型空腹血清NOM低于GG基因型(P<0.05)。结论eNOS基因第7外显子G894T多态性的T等位基因与东乡族EH的发生相关联,T等位基因(298Glu→Asp)可能通过影响对应编码的eNOS活性而使T等位基因携带者NOM减少,进而参与EH发病。

    2009年33期 v.49;No.v.49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0 ]
  • 广西巴马地区与贺州地区壮族人群TGF-β_1基因多态性分析

    刘承武;罗晓秋;林伟雄;尹瑞兴;吕泽平;潘尚领;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地区和贺州地区普通壮族人群TGF-β1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地域间的遗传差异。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广西巴马地区及贺州地区健康壮族成年人TGF-β1基因的G-800A、C-509T、T+869C、G+915C多态位点,并比较两者相应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研究对象中,G-800A位点的基因型均为-800GG,G+915C位点的基因型均为+915GG;C-509T和T+869C两位点有多态性分布,其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1)。与贺州组比较,巴马组基因型-509CT、+869TT、+869TC的频率明显升高(P均<0.01),基因型-509TT和+869CC的频率明显降低(P均<0.01)。基因型组合类型在两组中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以GG-TT-CC-GG的频率分布最高,但其在巴马组中的频率明显低于贺州组(P<0.01);基因型组合为GG-CT-TC-GG和GG-TT-CC-GG的频率均明显高于贺州组(P均<0.01)。结论巴马地区与贺州地区壮族人群TGF-β1基因多态性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GF-β1基因-509CT、+869TT、+869TC多态性可能是巴马人群健康长寿的有利因子。

    2009年33期 v.49;No.v.49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9 ]
  • JNK信号通路在热化疗抑制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

    王琳;李国文;顾浩;师国珍;

    目的研究热化疗对肺部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43℃加热联合120μg/L紫杉醇(热化联合组)、43℃加热联合120μg/L紫杉醇及20μmol/L JNK特异抑制剂SP600125(SP600125组)、单纯使用120μg/L紫杉醇(单纯化疗组)处理H446细胞,以未处理的H446细胞作对照;采用噻唑兰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RT-PCR检测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激酶4(MKK4)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NK磷酸化水平。结果热化联合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其余各组(P<0.05);热化联合组MKK4表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化疗组(P<0.05),JNK磷酸化水平在热化联合组中表达明显增高(P<0.05),SP600125可抑制其磷酸化(P<0.05)。结论热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抑制H446细胞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2009年33期 v.49;No.v.49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1 ]
  • RNAi技术对A549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及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董俊红;王振明;肖琳;王平;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抗凋亡基因survivin,观察其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以及顺铂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靶向survivin的基因片段插入到载体后构建重组质粒,将其导入A549细胞,RT-PCR及免疫荧光法分析转染前后A549细胞surviv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转染后A549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变化。结果成功构建pGenesil1.1-survivin重组质粒。转染重组质粒后,A549细胞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转染前顺铂对A549细胞的IC50明显高于转染后(P<0.05)。结论靶向survivin的RNAi表达载体能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增强顺铂对A549细胞的药物敏感性。

    2009年33期 v.49;No.v.49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6 ]

经验交流

临床札记

基础研究

  • 硬脑膜静脉窦栓塞致脑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张建色;张崇智;张佩娴;

    目的探讨硬脑膜静脉窦栓塞后动物模型的脑细胞凋亡情况。方法SD大鼠上矢状窦内植入固体栓子诱导血栓形成,分别在术后6 h、1 d、3 d、5 d处死取脑,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凋亡细胞,并以假手术及未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结果栓塞大鼠脑组织含水量、Caspase-3、Bcl-2及Bax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假手术大鼠及未手术大鼠(P<0.05)。结论细胞凋亡是硬脑膜静脉窦栓塞后脑细胞死亡的途径之一,Caspase-3、Bcl-2及Bax均有参与。

    2009年33期 v.49;No.v.49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6 ]
  • 肝硬化大鼠急性肝衰竭时Th1/Th2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Casapase-3的变化

    朴正福;张海燕;卢静;王晶晶;李胜利;温韬;

    目的观察肝硬化大鼠急性肝衰竭时Th1/Th2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及casepase-3的变化,以探讨肝硬化大鼠急性肝衰竭发生的机制。方法以50%四氯化碳植物油溶液腹腔注射,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肝硬化大鼠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建立肝硬化基础急性肝衰竭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成模大鼠Th1/Th2细胞因子的比值及Caspase-3,应用生化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结果大鼠出现明显肝硬化、腹水及黄疸症状后,Th1/Th2细胞因子比值降低。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生后,Th1/Th2比值升高,Caspase-3活性增加,MDA含量增加,SOD、还原型GSH活性降低(P均<0.01)。结论Th1/Th2细胞因子、细胞凋亡、细胞氧化应激共同参与肝硬化基础急性肝衰竭的发生。

    2009年33期 v.49;No.v.49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15 ]
  • CNP对糖尿病大鼠胃窦环形肌自发性收缩的影响

    李雄杰;刘树志;张路野;金政;许东元;

    目的探讨C型钠尿肽(CNP)对糖尿病大鼠胃窦环形肌自发性收缩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4周后制备胃窦环形肌条,肌条收缩活动稳定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CNP(1×10-8、3×10-8、1×10-7mol/L),均采用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计算CNP致平滑肌张力的抑制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胃平滑肌组织中环鸟苷酸(cGMP)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CNP对胃窦环形平滑肌张力的抑制率明显增加,并有浓度依赖性(P<0.05,<0.01),平滑肌细胞内cGMP浓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CNP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胃窦环形肌的收缩,此作用与其促使cGMP的浓度增高有关。

    2009年33期 v.49;No.v.49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3 ]
  • 慢性饮水砷暴露致小鼠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李玲;吴君;蒋玲;欧兵;张韵;李诚秀;程明亮;杨勤;

    目的探讨慢性饮水砷暴露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为临床地砷病的防治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小鼠分别自由饮用亚砷酸钠水(75、150、300 mg/L)连续10个月后处死,检测肝组织总砷含量和肝功能,H-E染色和M 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Ⅲ型胶原(Col-3)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肝组织TGF-β蛋白的表达。结果染砷大鼠肝组织中有明显的砷蓄积和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染砷大鼠病理检查示小鼠肝组织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炎细胞浸润、有明显的纤维条索形成,肝组织中TIMP-1、Col-3 mRNA表达增强、MMP-8 mRNA表达降低、TGF-β蛋白表达上调,以饮用高浓度大鼠为著(P均<0.05)。结论长期饮水砷暴露可刺激肝组织TIMP-1、Col-3、TGF-β的表达,导致肝纤维化发生,各剂量亚硝酸钠水均可复制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尤其是300 mg/L。

    2009年33期 v.49;No.v.49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31 ]

护理园地

临床研究

  • 黎族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E与其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龙登毅;苏庆杰;梁培日;周正艳;陈志斌;王埮;

    目的探讨海南黎族脑梗死载脂蛋白E(ApoE)多态性与其危险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78例黎族脑梗死患者和74例黎族健康对照者进行一般资料的调查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ApoE基因型。结果黎族脑梗死患者高血压病、吸烟、卒中家族史、饮酒史、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或<0.01),脑梗死患者中危险因素ε3、ε4基因携带明显高于对照者,ε2基因携带明显低于对照者(P<0.01或<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危险因素之间有相关性,存在协同致病的可能。

    2009年33期 v.49;No.v.49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4 ]
  • BOLD-fMRI观察rTMS对脑梗死失语患者脑功能重组的影响

    何伯永;周广喜;闫涛;张权;

    目的应用基于血氧水平依赖原理的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TMS)对急性脑梗死失语患者脑功能重组的影响。方法选择12例急性左侧大脑半球脑梗死伴有失语的右手利患者,于发病7 d后接受1个疗程低频rTMS对右侧大脑半球的治疗。分别在rTMS治疗前、治疗后当天以及治疗后90 d对患者进行词语联想任务的BOLD-fMRI检查,观察大脑语言功能区激活范围的变化,同时进行ABC语言学评分。结果rTMS治疗后当天及治疗后90 d的ABC评分较治疗前逐步改善(P均<0.01)。健侧半球的语言区激活范围在rTMS治疗后当天及治疗后90 d较治疗前逐步减小(P均<0.01);患侧半球的语言区激活范围在rTMS治疗后90 d较治疗前及治疗后当天均减小(P均<0.01)。结论低频rTMS对急性脑梗死失语患者的早期干预有助于两侧大脑半球进行有效的语言功能重组,从而利于语言恢复。

    2009年33期 v.49;No.v.49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12 ]
  • 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研究

    张立娟;史楠;顾召华;张守字;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分别应用洛伐他汀(治疗组)及安慰剂(对照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血脂异常的患者,观察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发病时的严重程度、预后、梗死体积及复发的影响。结果两组TC、TG、HDL、LDL、脂蛋白、血压、血糖及胰岛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治疗组第14天、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P<0.05);两组发病后第14天梗死体积、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3个月时总有效率、2 a内复发率、复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梗死体积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洛伐他汀不仅有调脂作用,还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神经保护作用,并能改善脑卒中预后、缩小梗死体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

    2009年33期 v.49;No.v.49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8 ]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刘敏;郇英;吕涌涛;陈兴旺;赵修敏;苗莉莉;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观察TIA发作频率,用事件相关电位和简易智能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观察颈动脉狭窄程度与TIA发作频次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TIA发作次数、N2、P300潜伏期和波幅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均有统计学差异。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TIA发作频次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程度逐渐加重(P均<0.05)。结论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狭窄程度越重,认知功能障碍越明显。

    2009年33期 v.49;No.v.49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7 ]
  • 早期干预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张华;陈泽燕;周文智;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及智能发育、脑瘫等的影响。方法将HIE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生后28 d行MBNA评分。18个月后,采用Gesell量表测试患儿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言语能等4个区的智能发育商,并观察其脑瘫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治疗后NBNA评分及4个区的智能发育商明显升高(P均<0.01),其脑瘫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中重度HIE进行早期干预能提高HIE新生儿的NBNA评分及其远期智能发育商,减少脑瘫的发生,明显改善患儿的预后。

    2009年33期 v.49;No.v.49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9 ]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刘持善;孙颖;王明雁;郑乃智;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运用ABCD简单评分标准对80例TIA发展至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BCD评分为1~2分、3~4分和5~6分的患者之间血压、血糖、血脂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系统TIA发生脑梗死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发生脑梗死之间的性别、年龄、颈动脉斑块、脑梗死家族史、人院时NI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D评分的高低可能与血压、血糖、血脂和表达患者残损程度的NIHSS评分无直接相关;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之间某些脑梗死相关因素的差异可能没有明显差别。

    2009年33期 v.49;No.v.49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9 ]
  • 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王玉芬;王庆德;

    目的探讨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脑出血患者分别应用单纯药物(对照组)和单纯药物基础上加用头颅局部亚低温及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治疗。并比较两组的脑出血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48 h和14 d后脑出血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2009年33期 v.49;No.v.49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19 ]
  • 尤瑞克林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朱艳栋;檀国军;李波;刘宁宁;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6~24 h内符合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尤瑞克林及盐酸纳洛酮。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0、20 d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格拉斯哥(GCS)评分,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20 d后NIHSS评分及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能有效缩短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2009年33期 v.49;No.v.49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6 ]
  • 三七通舒胶囊对脑梗死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

    章金梅;魏先坤;刘明;张益玲;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应用常规药物+运动疗法(对照组)及常规药物+运动疗法+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组)治疗脑梗死患者,检测两组血脂,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Fugl-M eye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Bathel)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14、21 d,对照组治疗21、28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后14、21、28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后TG、HDL-C和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以全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下降为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ADL分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Fugl-M eyer评分均明显改善,以治疗组为著(P<0.01或<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有较好的疗效。

    2009年33期 v.49;No.v.49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9 ]
  •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王玉玲;梅志刚;杨建章;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分别用齐拉西酮(观察组)和氟哌啶醇(对照组)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6周。以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后2、4、6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价生活质量。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ANSS评分2、4、6周末均降低(P<0.05,<0.01);对生活质量总体缓解程度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P<0.05,<0.01)。结论齐拉西酮可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且不良反应少、程度轻。

    2009年33期 v.49;No.v.49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2 ]
  • 应用SELDI-TOF-MS技术建立SLE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模型

    宋卫青;李化会;陈华波;原江水;殷晓婕;

    目的筛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IDI-TOF-MS)技术获得SLE、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组)、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清中的蛋白质谱,用计算机软件比较分析,建立SLE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模型,并验证该模型诊断SLE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SLE组与非SLE组共有11种蛋白质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以其中4个蛋白质生物标志物(5 739 Da、10 832 Da、4 650 Da、15 797 Da)组建的筛选模型,经双盲法验证其灵敏度为84.4%,特异性为90.3%。结论应用SEIDI-TOF-MS技术建立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在SLE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2009年33期 v.49;No.v.49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6 ]
  • 前列地尔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王勇;

    目的观察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以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前列地尔(治疗组)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超声检测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每搏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改善,ET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前列地尔能更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

    2009年33期 v.49;No.v.49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57 ]
  • 胸腺肽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

    孙毅平;伊迎春;刘小芳;

    目的观察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应用常规疗法(常规组)及常规疗法+胸腺肽(胸腺肽组)治疗VM患儿,治疗前、后分别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3+、CD4+、CD8+、CD4+/CD8+,并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VM患儿CD3+、CD4+、CD4+/CD8+明显降低;胸腺肽组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并且胸腺肽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脏彩超改善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VM患儿多存在不同程度的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应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VM患儿,可以使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较快恢复正常,并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2009年33期 v.49;No.v.49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87 ]
  •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

    于荣波;徐伟丽;曹磊;

    目的探讨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I)、IL-6和IL-10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60例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健康中老年人的血清TNF-α、IL-6、sTNFRI、IL-10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健康者相比,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IL-6、sTNFRI、IL-10水平及TNF-α/sTN-FRI、IL-6/IL-10明显升高,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P<0.05或<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在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促炎症细胞因子与抗炎症细胞因子的平衡偏移于炎症方向,两者的改变能够反映心功能的变化,促炎症性细胞因子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2009年33期 v.49;No.v.49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63 ]
  • 国产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何兴娜;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接受国产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植入术患者60例,观察患者术后的即刻疗效和1~12个月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共处理118处冠脉病变,共植入121枚支架,其中B2型以上复杂病变40例,占66.7%(98处),长支架(>20 mm)23例(38.3%),小血管支架(2.50~2.75 mm)16例(26.7%),手术即刻成功率100%,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12个月,无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国产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治疗冠脉病变近期安全有效。

    2009年33期 v.49;No.v.49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7 ]
  • 贝那普利与曲美他嗪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

    邢清梅;宫剑;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与曲美他嗪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45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随机接受贝那普利治疗22例(贝那普利组)和曲美他嗪治疗23例(曲美他嗪组),随访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情况,并复查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及NO、ET-1水平的变化。结果用药3个月后,两组最大ST段压低幅度明显减少,ET-1水平明显下降,CFR及NO的水平明显升高,运动总时间、ST段压低1 mm时间明显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曲美他嗪组相比,贝那普利组最大ST段压低幅度减少更显著,ET-1水平下降更显著,CFR及NO的水平明显升高更显著,运动总时间、ST段压低1 mm时间延长更显著(P<0.01或0.05)。结论贝那普利与曲美他嗪均能改善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及CFR,贝那普利疗效更明显。

    2009年33期 v.49;No.v.49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0 ]
  •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

    王树祥;马洪波;路群;孙勇;

    目的研究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肾衰竭患者534例,将其中72例确诊的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余的462例非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恶性肿瘤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共发生恶性肿瘤16例,其中泌尿系统恶性肿瘤14例,乳腺癌2例,总体发病率为22.22%;对照组共发生恶性肿瘤7例,其中胃肠道恶性肿瘤3例,肝癌3例,膀胱癌1例,总体发病率1.52%。研究组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明显相关。

    2009年33期 v.49;No.v.49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0 ]
  • 曲尼司特联合缬沙坦治疗难治性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白寿军;张永;李彩霞;徐钢;刘晓城;

    目的观察曲尼司特联合缬沙坦治疗难治性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单用缬沙坦(对照组)及联合曲尼司特和缬沙坦(曲尼司特组)治疗难治性IgA肾病,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6、12个月的平均动脉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U-A)、血肌酐(Scr)水平变化。结果曲尼司特组治疗后12个月U-A、Scr显著减低(P均<0.05),患者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曲尼司特治疗难治性IgA肾病安全、有效。

    2009年33期 v.49;No.v.49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3 ]
  • 氯胺酮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肢体的保护作用

    任绪莹;李纪真;栾秀红;李清梅;

    目的观察氯胺酮(KET)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手术取栓患者肢体缺血再灌注期间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探讨KET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肢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小剂量KET(观察组)及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30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手术取栓治疗患者。分别于麻醉后静注KET前(T1),手术取栓后5(T2)、20(T3)、30 h(T4)采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TNF-α、IL-8浓度;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两组TNF-α在T2、T3、T4各时点较基础值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于T3、T4时点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IL-8在T3、T4时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于T3、T4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DA在T2、T3、T4各时点较基础值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MDA在T3、T4时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于T2~T4各时点MDA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T2、T3,对照组T2、T3、T4时SOD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KET能有效治疗下肢动脉栓塞引起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2009年33期 v.49;No.v.49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9 ]
  • 50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杜中良;程振田;孙敬田;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评价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2008本院50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和预防性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2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率最高;以单独使用1种抗菌药物为主,没有出现联合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的情况。结论医院仍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

    2009年33期 v.49;No.v.49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9 ]
  • 济南市区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病学调查

    徐文菊;牟春笋;刘艳萍;

    目的了解济南市区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致病因素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取定群随机抽样的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FD的病因,并择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济南市区儿童FD患病率为23.28%。FD组家庭不和睦、学习困难、有家族史及合并Hp感染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食水果、蔬菜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济南市区儿童FD发病率并不低,致病因素是以社会、心理因素为主的综合性因素,同时与Hp感染、饮食习惯等有关。

    2009年33期 v.49;No.v.49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44 ]
  • 中青年脂肪肝人群高危因素分析

    王仁萍;王燕;王伟;周静;姜靖;

    目的研究中青年(18~60岁)脂肪肝人群高危因素。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脂肪肝患者1 031例。结果青岛市脂肪肝患病率35.49%,平均年龄50.90岁,男女之比3.11∶1;中青年脂肪肝948例(91.95%);男性41~50岁患病率达峰值(31.15%),女性51~60岁达峰值(38.65%);脂肪肝高危因素检出率中超体质量(85.45%)及高甘油三酯(60.72%)比例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与肥胖、高甘油三酯、超体质量、高胆固醇、空腹高血糖呈正相关(P<0.05)。结论青岛市脂肪肝患病率高,脂肪肝患者以中青年多见,与肥胖、高甘油三酯、年龄、超体质量、高胆固醇、空腹高血糖呈正相关。

    2009年33期 v.49;No.v.49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5 ]

专题笔谈

综述与讲座

告读者

临床病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