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燕;唐灵;陈梅唏;蒋明;林武洲;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脂联素、抵抗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年龄、BMI匹配的OSAHS患者90例(OSAHS组)和单纯肥胖者33例(对照组);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OSAHS组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并检测各组血清脂联素、抵抗素、血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血脂,以及AHI、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SAHS组抵抗素、AHI、FINS明显升高,脂联素、最低SaO2明显降低(P<0.05或<0.01);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间脂联素、抵抗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OSAH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压、BMI、FPG、AHI呈负相关,与最低SaO2呈正相关(P<0.01或<0.05);抵抗素水平与BMI、FINS、AHI呈正相关,与最低SaO2呈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 OSAHS患者血清脂联素降低、抵抗素升高,其水平与OSAHS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导致OASH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0年21期 v.50;No.70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淑贞;柳立军;李玉芳;宋永彬;王志康;焦英波;段国辰;
目的观察125Ⅰ粒子气管支架治疗癌性气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不适合外科手术治疗的癌性气管狭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经纤支镜置入125Ⅰ粒子气管支架(粒子支架);对照组24例经纤支镜置入普通气管支架(普通支架),术后行放疗。结果两组均顺利置入支架,术后呼吸困难立即缓解。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放疗毒性反应小,术后气管再狭窄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125Ⅰ粒子气管支架治疗癌性气管狭窄安全、有效,毒性反应小,局部复发率低。
2010年21期 v.50;No.70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佘巍巍;王昌明;曾锦荣;莫碧文;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 ILD)的诊断价值。方法报道168例D ILD患者,其中行TBLB病理检查确诊45例(26.79%),分析患者性别、病理诊断构成比及误诊情况等。结果 45例患者中,误诊为非特异性肺炎8例,肺结核6例,肺癌5例,肺淋巴瘤4例,肺动脉高压3例,气道中心纤维化2例;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27 vs 18,P<0.01)。D ILD患者中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最多(32例),其次是结缔组织病相关D ILD(8例)、结节病(5例)。结论 TBLB是诊断D ILD的有效手段,对D ILD的鉴别诊断和分类诊断有重要意义。
2010年21期 v.50;No.703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丽君;刘蓬蓬;王芳芳;蒋捍东;
目的探讨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菌种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分析132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7.05岁,均有基础疾病,均用过抗菌药物,部分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化疗。真菌菌种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7.12%,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6.44%,光滑假丝酵母菌占8.22%。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尿嘧啶(5-Fu)、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均100%敏感;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和5-Fu敏感率较高,对氟康唑、伊曲康唑次之(其耐药率分别为4.44%、24.44%)。结论呼吸道真菌感染多见于老年、伴有多种基础疾病、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患者。白色假丝酵母菌是呼吸道主要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率高;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2010年21期 v.50;No.703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万晓丹;陈传辉;徐华;刘贤兵;张伟;
目的探讨极端气候变化对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全身及气道局部细胞、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将40例哮喘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舒利迭干预,观察组用舒利迭+斯奇康干预;分别于基线点、气温骤降点、气候极冷点检测其血浆CD3+、CD4+、CD8+、CD4+/CD8+,血清及诱导痰IgG、IgA、IgM。结果与基线点、气候极冷点比较,两组气温骤降点血浆CD3+、CD8+降低,CD4+、CD4+/CD8+升高(P均<0.01),血清IgG、IgA、IgM下降(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气温骤降点血浆CD3+、CD8+升高,CD4+、CD4+/CD8+降低,血清及诱导痰中IgG、IgA、IgM升高(P均<0.01)。结论气温骤降可影响哮喘患者的细胞、体液免疫功能,舒利迭+斯奇康能增强其免疫力,改善气温骤降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的哮喘。
2010年21期 v.50;No.703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白雪丽;程红霞;黄海燕;王英田;
目的探讨4-甲基亚硝胺-1-3-呲啶基-1-丁酮(NNK)对BEP2D细胞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NNK 500μg/m l干预BEP2D细胞生长,收集连续干预后第10、20、30代NNK-500细胞,行接种裸鼠成瘤试验检验其成瘤性;采用RT-PCR检测BEP2D细胞,以及第10、20、30代NNK-500细胞的MRP、LRP表达量。结果经NNK干预后的第20、30代NNK-500细胞接种裸鼠成瘤,病理切片显示为高分化鳞癌;RT-PCR显示,在BEP2D细胞中MRP、LRP呈低度表达,第10、20代NNK-500细胞的表达量略有增加,第30代NNK-500细胞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 NNK对BEP2D细胞有致癌性,可增加BEP2D细胞的MRP、LRP表达,降低化疗敏感性。
2010年21期 v.50;No.703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根山;赵士超;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A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醛固酮(ALD)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52例AHF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加硝酸甘油静滴,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rhBNP静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心功能指标,检测血浆ALD及ET-1。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血浆ALD及ET-1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 rhBNP是拮抗神经体液因子过度激活的药物,可改善AHF患者的心功能指标,降低其血浆ALD及ET-1。
2010年21期 v.50;No.703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洁琪;何成毓;李晓翔;彭虹;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危险分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90例,ACS组又分成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5例,UAP组55例(其中低危组18例、中危组20例、高危组17例);另选3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FABP、IMA。结果 AMI组血清H-FABP、IMA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1);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UAP低危组(P<0.05或<0.01);UAP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血清H-FABP、IMA水平随UAP危险程度增加而升高,根据二者的血清水平可判断UAP患者的危险程度。
2010年21期 v.50;No.703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淑娟;汪新宇;罗国春;薛耀明;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生成的影响。方法将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成对照组、空病毒Ad组、d-PGC-1α感染组、PGC-1αsiRNA转染组,分别将四组细胞置于正常糖及高糖环境中进行培养。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处理标本,以酶标仪检测细胞内荧光强度,显示细胞内ROS浓度。结果高糖组HUVECs内ROS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糖组(P<0.01);与对照组及空病毒Ad组比较,d-PGC-1α感染组ROS浓度明显降低,PGC-1αsiRNA转染组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与正常糖组比较,高糖组HUVECs内ROS浓度明显升高;过度表达PGC-1α蛋白后,HUVECs内ROS浓度明显降低;抑制细胞内PGC-1α蛋白表达,则HUVECs内ROS浓度明显升高。提示PGC-1α可作为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新靶点之一。
2010年21期 v.50;No.703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任刚;李强;
目的探讨X线照射对Lewis肺癌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对31只小鼠注射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癌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接受照射)及观察组(接受15 Gy的X线肿瘤局部照射),两周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MMP-9和VEGF表达。结果观察组MMP-9、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9.95、19.36,P均<0.01)。结论 X线照射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组织MMP-9和VEGF表达,阻止肿瘤细胞侵袭、转移。
2010年21期 v.50;No.703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彭星辰;李杭;谭诗生;杨飞月;
目的探讨重组内皮抑素(ES)与吉西他滨(GEM)联用对小鼠肺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肺癌模型,将其随机分为GEM组、ES组、ES+GEM组及生理盐水(NS)组,比较四组肿瘤体积、生存期;用原位末端标记染色法检测其肿瘤细胞凋亡情况,CD31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与ES组、GEM组比较,ES+GEM组肿瘤体积缩小、生存期延长、肿瘤细胞凋亡率增加、MVD减少(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ES+GEM组血清VEGF明显下降(P<0.05)。结论 ES+GEM治疗小鼠肺癌移植瘤的抑瘤效应明显优于GEM组、ES组,其机理可能是两药对抗肿瘤血管生成有协同作用。
2010年21期 v.50;No.703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任宏生;李春梅;张兴华;苑海涛;朱兴雷;王春亭;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合用对兔髂腹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联合组)。通过髂腹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高脂喂养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检测各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凋亡蛋白bcl-2、bax在髂动脉内膜的表达,以及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观察动脉内膜、中膜的病理学改变,测量其厚度和面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和联合组PDGF mRNA表达、bcl-2/bax比值、血脂、血清hs-CRP及内膜增生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合用可协同抑制兔AS模型的动脉内膜增生,其对减轻临床AS患者的内膜增生可能有益。
2010年21期 v.50;No.703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峰;陈珺;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间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模型组(AMI组)开胸后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对照组开胸后不结扎冠脉,治疗组开胸后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同时用雷米普利灌胃(另两组用等量蒸馏水灌胃)。8周后,用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系统检测三组左室心肌梗死区及周边缺血区心肌Cx43表达,比较各组不同区域心肌Cx43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心肌Cx43明显降低(P<0.01),并呈不均一分布;治疗组比AMI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左室心肌梗死区心肌Cx43明显下降,周边缺血区Cx43表达增加,雷米普利可减轻心肌Cx43重构。
2010年21期 v.50;No.703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雪群;李续娥;李小梅;
目的探讨中药石斛对胃热证大鼠全身体征、血生化及胃黏膜组织的影响。方法连续15 d于大鼠胃内灌注干姜水煎剂,建立胃热证模型,观察石斛对其全身症状、血生化及胃黏膜组织的影响。结果建模大鼠出现口渴喜饮、粪便干硬、舌红等胃热证证侯;服用石斛水煎剂10 d后,其全身症状改善,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明显升高;胃黏膜组织损伤得到修复。结论石斛对胃热证大鼠有治疗作用。
2010年21期 v.50;No.703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璟;莫桂玲;苏志坚;许华;郑青;
目的探讨可溶性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胞外段—IgG Fc(sRAGE-IgG Fc)融合蛋白对糖尿病(DM)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DN)组、洛汀新组、sRAGE-IgGFc 4 mg/kg组、sRAGE-IgG Fc 6 mg/kg组、sRAGE-IgG Fc 9 mg/kg组各10只。以左肾切除、高糖、高脂饲养及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 ,建立DN模型。检测各组非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NS)、血脂、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观察其肾组织变化。结果与DN组比较,sRAGE-IgG Fc用药组、洛汀新组的Scr、BUN、Ccr、UAER等指标均明显降低,肾脏病变不同程度地减轻(P均<0.0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间FPG、INS、血脂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sRAGE-IgG Fc融合蛋白对D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sRAGE-IgG Fc融合蛋白对DN大鼠的肾脏有明显保护作用,其功能与洛丁新相当。
2010年21期 v.50;No.703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陶兆武;赵苏;
目的观察清除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间断冲洗组(常规治疗及护理+间断气囊上冲洗)和持续引流组(常规治疗及护理+持续气囊上引流);比较三组VAP发生率、病死率,以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间断冲洗组、持续引流组早发VA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三组晚发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持续引流组中1例发生少量出血。结论两种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方法均能有效预防早发VAP,且安全性相当。
2010年21期 v.50;No.703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邹小英;陈一强;陈泉芳;蔡双启;巫艳彬;
目的探讨不同溶栓方案治疗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8例大面积PTE患者随机分为2 h溶栓组46例、12 h溶栓组42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2 h溶栓组、12 h溶栓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3%、8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 h溶栓组、12 h溶栓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52%、11.9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溶栓治疗大面积PTE以2 h溶栓方案较好。
2010年21期 v.50;No.703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卜春红;王燕;郑国立;朱孝芹;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06例ICU中V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106例VAP患者的下呼吸道深部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168株病原菌,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真菌。碳氢酶烯类及加酶抑制剂对主要G-杆菌有较好的敏感性,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敏感性;G+球菌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 G-杆菌是ICU中导致VAP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适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应以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依据。
2010年21期 v.50;No.703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芳芳;王丽君;赵京明;蒋捍东;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IL-18、IL-5检测诊断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哮喘产妇(哮喘组)及正常对照组新生儿脐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8、IL-5,并对哮喘组脐血IL-5与IL-18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组新生儿脐血IL-18、IL-5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18有统计学差异(P<0.01),IL-5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组新生儿脐血IL-18与IL-5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哮喘高危新生儿脐血IL-5、IL-18,对其早期哮喘诊断及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2010年21期 v.50;No.703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应学明;熊建萍;陈俊;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PEM)联合顺铂(DDP)与多西他赛(DOC)联合DDP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晚期肺腺癌(ⅢB~Ⅳ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采用PEM联合DDP治疗,对照组采用DOC联合DDP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3.8%、中位无进展时间5.5个月,对照组分别为41.4%、4.8个月,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12.8个月,对照组10.4个月,且治疗组Ⅲ~Ⅳ级药物相关性血液学毒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EM或DOC联合DDP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确切,但其与DOC比较,PEM中位生存时间长、血液学毒性反应低,更适合于化疗耐受性较差的晚期肺腺癌患者。
2010年21期 v.50;No.703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朱建波;王爱芹;杜小芳;王文霞;刘晓英;郑文涛;欧阳修河;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凝血活化、炎症反应及纤溶抑制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2例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12例,治疗A组(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钠2 500 U)14例,治疗B组(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16例,均治疗7 d;观察三组治疗前后氧合指数(OI)、血浆IL-6、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1(PAI-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PL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治疗组OI改善明显,血浆IL-6、PAI-1明显下降,APACHEⅡ评分明显好转;治疗B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A组(P均<0.01)。三组治疗前后血浆APTT和PL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出血增加情况。OI与血浆PAI-1呈负相关,IL-6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均<0.01)。对照组、治疗A组、治疗B组病死率分别为41.7%、35.7%、25.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钠均能改善ALI/ARDS患者的预后,但以5 000 U剂量者疗效明显。低分子肝素钠可能通过抑制IL-6等炎症介质释放,降低全身炎症反应,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2010年21期 v.50;No.703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黄杰;赵翠;陈晓燕;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行常规干预;干预组32例行常规干预加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检测。结果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0年21期 v.50;No.703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陈莉萍;房永锐;于文凤;王岩梅;侯健;于美华;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心肌损害的相关因素,为其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64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儿均有呼吸道症状,心肌受损65例,心肌炎8例。MP感染致心肌损害、发热程度与持续时间、肺外合并症(除心肌损害)、WBC、MP抗体滴度、住院时间相关(P均<0.05)。结论小儿MP感染致心肌损害发生率较高,持续发热、WBC降低、MP抗体滴度高可能是其危险因素,经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患儿预后良好。
2010年21期 v.50;No.703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胡义芹;赵爱君;杨海英;尹淑新;李学军;张文君;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病理性心包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6例病理性心包积液患者行二维超声及M型超声检查,按5级法进行半定量估测。结果超声检查显示心包积液微量20例,少量56例,中量19例,大量17例,极大量4例;其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7.4%,误诊率2.6%。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是目前诊断病理性心包积液可靠、易行且无创的首选方法 。
2010年21期 v.50;No.703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桂良;
目的分析老年性心肌梗死后综合征(PS)患者的临床特点,找出PS的相对特异性诊断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老年性PS患者的临床资料、误诊情况、心电图资料、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措施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胸痛、心音遥远是PS的常见临床表现,患者易误诊为心包炎、胸膜炎;心电图检查示初发AMI与确诊PS时的心肌梗死部位一致,以前间壁、下壁多见;初发AMI时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PS发生率低于行溶栓治疗者,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197);实验室指标示确诊PS时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值及其比例明显高于初发AMI时(P=0.000)。结论 PS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心电图、心肌酶对PS确诊无明显作用;PS时EOS明显升高有相对特异性,有助于PS诊断。
2010年21期 v.50;No.703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冰;吴洪亮;刘传玉;刘竹丽;孙旭文;刘济跃;
目的探讨在远端保护装置(保护装置)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4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CAS时应用保护装置,先将保护装置通过狭窄部位并在狭窄远端展开,然后行保护性颈动脉CAS;并对手术过程、疗效及围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颈动脉造影证实,残余狭窄率<30%,术后第10天死亡1例;术后1 a均未发生TIA、再卒中及死亡。结论在保护装置下采用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掌握其适应证及操作规范,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2010年21期 v.50;No.703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明光;邓红琼;李彦;翟秋菊;韩作琴;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血管性痴呆(V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6例V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38例,治疗组静滴盐酸法舒地尔30 mg、2次/d,对照组静滴胞二磷胆碱750 mg、1次/d,均治疗20 d。治疗前后评价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WMS)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MMSE、HDS、WMS评分明显升高,ADL评分明显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P<0.05或<O.01)。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可能通过增加脑血流量、减轻神经突触损伤,明显改善VaD患者的智能状态、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0年21期 v.50;No.703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郝桂荣;徐纪光;高素琴;
目的分析社区住院脑梗死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指导临床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脑梗死死亡患者的梗死面积与部位、原发病、死亡原因。结果脑梗死死亡患者多为大面积、多发性或脑干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常见梗死部位为颞顶枕叶;原发病多见于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心脏病,且其是脑梗死死亡的重要原因。结论脑梗死面积、部位与脑梗死死亡有密切关系,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心脏病是其主要死因,治疗原发病是防止脑梗死复发及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2010年21期 v.50;No.703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肖卫军;倪国华;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将127例ACI患者(ACI组)分为轻、中、重型,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及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其血清hs-CRP、血浆Hcy;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I组血清hs-CRP、血浆Hcy均明显升高,且轻、中、重型患者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清hs-CRP、血浆Hcy是ACI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与ACI患者的NDS有直接关系,可作为判断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检测指标。
2010年21期 v.50;No.703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鲁梅芳;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并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T2DM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心衰、降糖治疗;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及血糖、血脂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血糖及血脂均明显改善,但以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改善T2DM并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评分,降低血糖、血脂。
2010年21期 v.50;No.703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江世亭;汤仁礼;余赛英;张炜;胡亮亮;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高血压合并2型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照组加服氯沙坦,8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压、心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率、BUN和Sc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DM患者降压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作用。
2010年21期 v.50;No.703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0 ] - 费大东;路德扬;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P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弥可保常规治疗2周;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针刺、中药熏洗、音乐放松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抑郁程度、疼痛指数、踝肱指数(AB I)、神经传导速度(NCV)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抑郁程度、痛觉视觉模拟评分降低,NCV改善(P均<0.05),但均以观察组改善明显(P均<0.05);两组AB I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综合疗法治疗PDN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21期 v.50;No.703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晓;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低血钾患者肌酸激酶(CK)改变及其与低血钾的关系。方法将64例PA患者分为低血钾组30例和血钾正常组34例,检测其血钾、血清CK、血醛固酮及血浆肾素活性,观察血清CK改变与低血钾的关系。结果两组血钾、血醛固酮及血浆肾素活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低血钾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症状,伴CK改变19例,严重低血钾诊断为横纹肌溶解2例(伴肌电图异常)。血钾正常组CK无明显异常。相关分析显示,CK升高程度与血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对PA患者要注意血钾水平,低血钾是引起CK升高的主要原因,重者可引起横纹肌溶解。
2010年21期 v.50;No.703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吕志敏;张荣华;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均为两组,治疗组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FPG、2h PG、HbA1c均降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67%、23.33%(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初发T2DM安全、有效。
2010年21期 v.50;No.703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思山;韩培海;马继文;赵明伦;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高压氧和激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迟发性脑病发生情况,比较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评分、头颅MRI和脑电图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治疗组13.33%、对照组31.11%,HDS-R评分≤20分者分别为5、12例,脑电图改善率分别为89.7%、69.5%,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性CO中毒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2010年21期 v.50;No.703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金林;周姚;常荣华;李小石;
目的观察ICU"集束化"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HOPP)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对102例HOPP患者采用彻底清除毒物、足量反复应用复能剂、器官支持、联用阿托品和654-2、营养支持等"集束化"治疗,观察其预后、住ICU时间、阿托品用量、昏迷后清醒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等。结果患者均治愈;加用血液灌流患者疗效更佳。结论在ICU平台上,对HOPP患者行"集束化"治疗具有可行性,可缩短疗程,提高抢救成功率。
2010年21期 v.50;No.703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包龙;李军根;丁礼;凌伟华;
目的探讨创伤记分(TS)联合创伤严重度评分(ISS)预测急诊胸腹联合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1例急诊胸腹联合伤患者进行TS、ISS测定,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情况。结果患者除TS中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与TS分值不平行外,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随TS分值降低及ISS分值增加而升高。结论 TS、ISS联用可准确预测急诊胸腹联合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ISS敏感性更高;二者联用对及时准确了解患者伤情、指导治疗及预防并发症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0年21期 v.50;No.703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尹力扬;王红兵;徐丽;刘淑华;董雪萍;梁世磊;
目的探讨早产儿窒息后血清酶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早产儿,其中有窒息者30例(观察组),无窒息者20例(对照组);均于出生48 h内检测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转肽酶(GG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ɑ-羟丁酸脱氢酶(ɑ-HBDH)活性。结果观察组血清AST、ALT、AKP、GGT、CK、CK-MB、LDH、ɑ-HBDH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28~31周早产儿血清AST、ALT、AKP、GGT、CK、CK-MB、LDH、ɑ-HBDH活性均高于32~36周早产儿(P均<0.01)。结论早产儿窒息后血清酶活性升高可作为临床判断心肌、脑、肝脏等重要器官损伤的依据之一;不同胎龄窒息早产儿血清酶活性变化可作为临床评估脑损伤程度的指标。
2010年21期 v.50;No.703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蓉蓉;陈临琪;李桂梅;
目的探讨矮小同源盒(Shox)基因在山东地区特发性矮小(ISS)儿童中的突变及多态性。方法采用PCR和直接测序法,检测25例ISS患儿的Shox基因及多态性。结果 25例患儿均未检测到Shox基因突变;1例序列改变为Shox基因呈多态性。结论本组ISS患儿未发现Shox基因突变,发现的Shox基因序列改变呈多态性;Shox基因突变可能不是山东地区ISS患儿的突变特点。
2010年21期 v.50;No.703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司淑芳;贾红岩;
目的探讨多种影像学联合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2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X线钼靶、CT、MRI检查结果 ,统计其与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与病理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彩超88.9%、X线钼靶82.5%、CT80.9%、MRI 81.8%。结论彩超及X线钼靶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较高,两者联用可提高其诊断率;CT及MRI检查可作为彩超及X线钼靶检查的重要补充。
2010年21期 v.50;No.703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庞红梅;崔刘福;陈红;贾育红;杨文浩;
目的研究STAT4基因多态性与唐山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病情活动度和疾病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LDR法检测RA患者的STAT4基因型,记录其年龄、性别、病程、双手/双腕关节X线分期,检测血沉(ESR),计算DAS28评分。结果 STAT4 rs7574865位点T等位基因为RA发病的危险基因;T等位基因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双手/双腕关节X线分期、ESR及DAS28评分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STAT4基因多态性与唐山地区汉族人群RA病情活动度及疾病严重度不相关。
2010年21期 v.50;No.703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