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芝玲;罗殿中;林静;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ATP动力型质子泵(V-ATPase)在肝癌细胞株的表达,及抑制V-ATPase与癌细胞抑制和凋亡的关系。方法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稳定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CMV-uPA-HA的HCC97L细胞及转染空载体pCMV-HA的HCC97L细胞中uPA和V-ATPase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转染uPA的HCC97L细胞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Bafilomycin A1,用流式细胞仪和CCK-8分别检测癌细胞凋亡及受抑制情况。结果将uPA转染入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HCC97L后,uPA mRNA和蛋白表达强于转染空载体的HCC97L,V-ATPase mRNA和蛋白表达随着转染uPA而增强。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Bafilomycin A1后细胞生长增殖受到抑制、凋亡增加,且抑制率和凋亡率均随Bafilomycin A1浓度的加大而增加。结论 V-ATPase mRNA和蛋白表达随癌细胞转移能力的提高而增强;Bafilomycin A1抑制V-ATPase,干扰癌细胞内H+泵出,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
2010年24期 v.50;No.706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风;邱大鹏;陈伟瑜;张玲;韩有志;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检测在肝细胞癌(HCC)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12例肝病患者血清标本人小扁豆素结合型甲胎蛋白(AFP)/AFP-L3的含量。结果 HCC患者的AFP-L3阳性率为81.7%,高于肝硬化组(18.2%)、肝脏良性肿瘤组(10.5%);术后AFP-L3持续阳性的HCC患者1、2、3 a生存率分别为77.3%、45.5%、22.7%,而AFP-L3转阴的HCC患者1、2、3 a生存率分别为75.6%、53.7%、41.5%,两组3 a生存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测定AFP-L3对AFP阳性时的良、恶性肝病的鉴别及HCC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24期 v.50;No.706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洪江;李惠武;叶骉飞;李卉;田勍;郭文佳;庞作良;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基因EphA2和hMSH2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EphA2和hMSH2 mRNA在30例新疆维吾尔族和30例汉族食管鳞癌组织及其对应的远隔无癌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phA2在食管癌组织和远隔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69±0.040和0.153±0.023,P=0.013;hMSH2分别为0.674±0.039和0.797±0.035,P=0.022。在汉族和维吾尔族食管鳞癌组织中EphA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63.3%,P=0.297;hMSH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和50%,P=0.436。EphA2与hMSH2的表达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EphA2和hMSH2在两民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无差异;EphA2高表达和hMSH2低表达可能共同促进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2010年24期 v.50;No.706 7-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洪兴;秦川;张贵虎;张洁;李新强;李娜;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 ISS-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为研究胃癌的转移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6例胃癌组织及36例正常胃组织中K ISS-1 mRNA及MMP-9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患者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K ISS-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胃组织(P均<0.01),并且其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MP-9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胃组织(P均<0.05),MMP-9 mRNA的高表达与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K ISS-1与MMP-9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K ISS-1表达缺失和MMP-9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侵袭相关。
2010年24期 v.50;No.706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春雷;郭可泉;韩杰;高峰;曾文;王坚刚;张海波;孟旭;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永久性心房纤颤术后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发生情况。方法 758例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其中行瓣膜手术+房颤射频消融374例(观察组),仅行瓣膜手术384例(对照组)。术后随访6~54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病例术后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随访数据。结果观察组术后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永久性心房纤颤的远期疗效确切,可降低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和远期生存率。
2010年24期 v.50;No.706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富新;何小玲;付强;王鹏志;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1(Gal-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从mRNA水平检测胃癌组织及远癌切端胃组织中Gal-1的表达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各标本中Gal-1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其微血管密度(MVD)。分析Gal-1、VEGF与临床病理参数及MVD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Gal-1 mRNA及蛋白表达、VEGF表达、MVD均分别高于远癌切端胃组织(P均<0.05)。胃癌组织Gal-1 mRNA及蛋白表达、VEGF表达和MVD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胃癌组织Gal-1表达与VEGF、MVD呈正相关(P<0.05)。结论 Gal-1通过促进肿瘤微血管生成参与胃癌的生长和侵袭,可作为诊断及判断胃癌进展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2010年24期 v.50;No.706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任华丽;王学艳;张曼;
目的了解食物特异性IgG与儿童多动症(ADHD)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0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予利他林治疗,B组根据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行限制饮食。应用多动症评分量表比较治疗5周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A、B组患儿在治疗后多动症评分均减低(P<0.05),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0±13)%和(57±18)%(P>0.05)。A组发生失眠、厌食各1例。结论根据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行限制性饮食可明显改善儿童多动症状,提示食物特异性IgG可能参与ADHD发病机制。
2010年24期 v.50;No.706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静;王新莲;张丹;张颖;
目的阐述绒毛叶状分割性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方法报告1例绒毛叶状分割性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体检偶然发现盆腔包块,超声:左宫旁低回声包块,范围约77mm×70 mm×50 mm;MRI:宫旁实性肿物,考虑子宫肉瘤可能;病理:左侧宫壁内和宫旁阔韧带、输卵管系膜内多发球茎状肿物;镜下:普通子宫平滑肌瘤广泛黏液变性。术中预诊子宫平滑肌肉瘤,行子宫及左侧附件切除。术后随访10个月无复发。结论绒毛叶状分割性子宫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良性平滑肌瘤,因其奇特的形状临床及影像学均易误诊为子宫肉瘤,显微镜下组织学表现为普通子宫平滑肌瘤广泛黏液变性,无恶性肿瘤特点。
2010年24期 v.50;No.706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琳;张湘茹;李峻岭;石远凯;
目的总结高剂量与低剂量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G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和总生存时间,评价GEM剂量在GP方案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采用GP方案治疗的107例初治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GEM低剂量组患者近期有效率为30.9%,总的临床获益率为81.8%;高剂量组分别为28.8%和73.1%。患者平均随访3.33 a,低、高剂量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52 d和331 d。高剂量组骨髓抑制较低剂量组严重。病理细胞学类型是影响GP方案晚期NSCLC患者生存的因素。结论 G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是标准方案之一。
2010年24期 v.50;No.706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曾永群;肖胜军;李凡彩;
目的研究P16、PTEN、E-cadherin、CtBP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评价联合检测三者对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诊断的意义。方法使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P16、PTEN、E-cadherin、CtBP1在60例子宫内膜腺癌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二元逻辑回归ROC曲线分析方法对联合检测指标进行筛选,并对个体诊断进行预测。结果 P16、PTEN、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CtBP1在两种组织中均高度表达,未见显著差异(P>0.05)。P16和PTEN联合检测具有中等强度准确性,在假阳性率为10%的条件下诊断点为0.900。结论 P16、PTEN、E-cadherin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有关;P16和PTEN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病理诊断有参考价值。
2010年24期 v.50;No.706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治飞;朱幼玲;蔡伟;朱双根;穆燕芳;
目的探讨早期不同干预措施对急性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营养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康复训练组、针灸治疗组及常规药物组各25例,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吞咽电视检查(VFSS)评价吞咽障碍程度,检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采用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价ADL。结果治疗2周后,综合治疗组吞咽能力改善有效率优于其他3组(P<0.05);4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综合治疗组优于其他3组(P<0.05);2周后综合治疗组Barthel指数分级改善均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经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能明显改善吞咽功能,缓解营养不良恶化,促进患者ADL的恢复。
2010年24期 v.50;No.706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齐凤平;潘国强;徐洪;王相利;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吉西他滨对体外培养人SKOV3卵巢癌细胞株细胞增殖和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和60μmol/L)吉西他滨作用于人SKOV3卵巢癌细胞株后72h,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卵巢癌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Skp2蛋白及其mRNA水平。结果不同浓度吉西他滨作用于人SKOV3卵巢癌细胞株72 h后,随着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明显受限,Skp2蛋白及其mRNA水平降低,并且上述结果与吉西他滨浓度均呈负相关。结论吉西他滨能够抑制SKOV3卵巢癌细胞株的增殖,机制可能与抑制Skp2表达有关。
2010年24期 v.50;No.706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丹;宁宏;李婕;杨宁;王思敏;
目的探讨PI3K抑制剂LY294002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殖及E2F-1、细胞周期素E(cyclinE)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人LECs常规培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25μmol/L),对照组加入同体积DMSO,两组分别培养36 h后,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状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E2F-1及cyclinE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LECs中E2F-1及cyclinE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PI3K抑制剂LY294002可抑制人LECs的增殖,可能与下调E2F-1及cyclinE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关。
2010年24期 v.50;No.706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维国;郑勇;李文娟;宋丽秀;陈卫刚;刘清华;张宁;
目的应用内源性硫化氢(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探讨内源性H2S/胱硫醚-γ-裂解酶(CSE)体系对大鼠肝硬化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C组和C+S组采用复合因素法复制肝硬化模型。模型制备52 d后,N+S组和C+S组大鼠腹腔注射NaHS 56μmol/(kg.d),N组和C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门静脉压力(PVP)及门静脉血浆中H2S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肝门区门静脉平滑肌细胞中CSE蛋白表达。结果与N组和N+S组相比,C组和C+S组PVP均升高,H2S含量及CSE蛋白表达均降低;与C组相比,C+S组PVP降低,H2S含量及CSE蛋白表达均升高。结论 NaHS作为H2S供体可能具有改善肝硬化大鼠门脉高压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H2S含量及CSE蛋白表达升高有关。
2010年24期 v.50;No.706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万淑琴;徐宝兰;符根华;叶春华;袁慧华;周怀龙;李其云;
目的探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对完全保留盆腔植物神经(PANP)的直肠癌患者D ixon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PANP直肠癌D ixon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每天1次用TDP照射曲谷、关元、中极3个穴位区,观察两组尿管平均留置时间、近期和远期排尿障碍等级、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尿管平均留置时间为(10.6±2.1)d、观察组为(7.0±1.9)d,P<0.05;两组患者近期(术后1周)排尿功能障碍有显著性差异,远期(术后6周)排尿功能障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DP能有效缩短PANP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
2010年24期 v.50;No.706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平平;刘希斌;李辉;郭洪波;刘曙光;张为迪;张百江;
目的观察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行上纵隔肿瘤、肺手术切除185例,并与同期常规胸部手术切口标准后外侧切口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视野暴露充分、纵隔淋巴结清扫不受影响。结论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值得在胸部手术中推广应用。
2010年24期 v.50;No.706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成秀梅;冯一中;
目的探讨Runx3、Sp1、Bcl-2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unx3、Sp1、Bcl-2蛋白在63例胃腺癌、1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腺癌组织中Runx3表达降低,Sp1和Bcl-2蛋白表达增高。Runx3低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p1高表达与肿瘤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Bcl-2高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胃腺癌组织中Runx3与Bcl-2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1);Sp1与Bcl-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Runx3与Sp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unx3及Sp1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总生存率关系密切。结论 Runx3蛋白低表达及Sp1蛋白高表达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2010年24期 v.50;No.706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滨;李婉萍;娄晓明;姜囡;姜丽红;
目的研究石榴皮多酚的提取及其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方法利用浸提法、微波法和索氏回流法对石榴皮多酚进行分离提取。采用MTT和Transwell方法探讨石榴皮多酚粗提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微波法提取石榴皮多酚的效率最高;石榴皮多酚粗提物对HeLa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石榴皮多酚粗提物浓度增大而增强。石榴皮多酚粗提物对HeLa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8.13μg/ml。结论石榴皮多酚作为潜在的治疗肿瘤的实验性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2010年24期 v.50;No.706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周蕾;刘福全;岳振东;赵洪伟;王磊;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经全身静脉化疗与全身化疗序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的疗效。方法中晚期NSCLC患者87例,均经病理证实,随机分为全身静脉化疗组(A组)、全身静脉化疗序贯BAI组(B组)。结果肺内原发灶疗效比较,B组有效率高于A组(P<0.01);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毒副作用方面,Ⅳ度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及肝功能变化,B组均少于A组。结论 BAI加全身化疗序贯治疗既可有效控制肺内病灶又对远处转移有良好预防和控制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2010年24期 v.50;No.706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翟同善;
目的分析全胃切除Roux-en-Y式消化道重建术后Roux-en-Y滞留综合征的发病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随访全胃切除Roux-en-Y术式的40例患者,了解其术后是否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并行Visick分级,若出现症状则行胃镜检查,以排除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肿瘤复发等。结果 37例获得随访结果 ,经胃镜检查证实为Roux-en-Y滞留综合征6例,发病率为16.22%。均入院行保守治疗,经调整饮食,应用消化道促动力药物以及抗生素后,症状均缓解。结论全胃切除术后Roux-en-Y滞留综合征有一定发病率,如出现相关症状仍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2010年24期 v.50;No.706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明;闫丰;邰智慧;李瑞伟;张涛;朱红成;
目的探讨CerbB-2、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PC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等的关系。结果 CerbB-2、P53、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67%、56%、81.33%;有淋巴结转移者上述指标阳性率更高,雌孕激素受体阴性者CerbB-2阳性率更高,肿瘤体积较大(直径>2 cm)者PCNA阳性率更高(P均<0.05)。结论 CerbB-2、P53、PCNA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更高、侵袭性更强、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率更低,其检测对提示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0年24期 v.50;No.706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海霞;王琳;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FOLFOX4方案对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晚期胃癌患者40例,给予以下化疗方案:多西他赛6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亚叶酸钙(CF)200 mg/m2静脉滴注,第1、2天;5-氟尿嘧啶(5-Fu)400 mg/m2静脉推注,第1天,5-Fu 6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46 h。14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3个周期以上的化疗。结果 40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45.0%,中位生存时间9.3个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6.1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胃髓抑制、腹泻和脱发。结论多西他赛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2010年24期 v.50;No.706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夕凉;姜福亭;王育红;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定位针活检乳腺触诊阴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6例女性患者的49个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入金属定位针术前定位。结果 36例患者49个病灶经超声定位后切除活检,全部被准确切除,其中良性病灶43个(87.8%),恶性病灶6个(12.2%)。结论超声引导下术前定位对不可触及乳腺肿块的切除准确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2010年24期 v.50;No.706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尹良红;郑绮宜;陈湛华;孟宇;管保章;胡波;刘璠娜;曹锐;杨佩钿;冯慧娟;朱焕婵;黄雅萍;余惠霞;陈宇;李佛兰;
目的探讨JH血液透析机(广州暨华公司)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JH血液透析机对102例危重症患者分别行血液透析(HD)(A组)、血液滤过(HF)(B组)、HF配合血浆置换(PE)或血液灌流(HP)(C组)治疗。对照组为条件相当的31例重症患者,采用进口设备行HF治疗。结果各治疗组尿毒症毒素均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肌酸激酶(CK)、ALT、AST、乳酸脱氢酶(LDH)和D-二聚体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JH血液净化仪除可行HD治疗外,设备还可推移到床边行持续性HF治疗,有利于基层单位开展多种血液净化治疗项目。
2010年24期 v.50;No.706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洁;刘瑞洪;刘伏友;彭佑铭;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5(CCR5)59029基因多态与中国湖南汉族人2型糖尿病肾病(T2DN)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282例中国湖南汉族人CCR5 59029多态的基因型。其中T2DN患者180例,包括糖尿病非肾病(DN-)组86例和糖尿病肾病(DN+)组94例;另选正常对照(CON)组102例。对各组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湖南汉族人中,DN+组中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CON组(P<0.05)。结论 CCR5 59029基因多态与DN的发生相关。
2010年24期 v.50;No.706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呐;何远翔;王育红;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监测在Riedel甲状腺炎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在喉返神经监测下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4例Riedel甲状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施行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术2例,甲状腺单侧次全切除术2例,患者术后喉返神经功能均保持完好。结论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可以减少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适用于Riedel甲状腺炎的外科治疗。
2010年24期 v.50;No.706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曲雷;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不同评价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照组200例患者,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做出急救诊断;实验组240例患者,主要依据创伤评分做出急救诊断。对比两组现场救治、转运及延续抢救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现场明确急救诊断、现场急救成功、转运成功、急诊科延续抢救成功例数明显升高,现场急救死亡、转运死亡、急诊科延续抢救死亡及收入ICU或专科病房2 h内死亡例数明显降低。结论创伤评分方法在现场尽快明确了急救诊断,保证了后续治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2010年24期 v.50;No.706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孔令荣;赵裕玲;
目的探讨我院潜伏梅毒患者流行学特征,为临床及早发现、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4例潜伏梅毒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潜伏梅毒患者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发病年龄21~87岁;潜伏梅毒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玻片试验(RPR)滴度多较低,≤1∶2者占63.4%;患者主要分布于妇产科和外科。结论应加强育龄女性潜伏梅毒的筛查工作,建立门诊、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的常规筛查制度,及早发现患者,并进行正规的积极驱梅治疗。
2010年24期 v.50;No.706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远群;谭双全;佘军红;阮海林;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2例MS患者随机分为HBO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比较治疗前后有效率及影像学变化。结果 HBO组有效率、影像学及诱发电位好转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S患者HBO治疗时间越早、疗程越长越好,HBO是治疗MS的有效方法之一。
2010年24期 v.50;No.706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久民;马淑丽;曹俊杰;阚长利;
目的分析我院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提高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 a来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8例,分别于出院后1、2、3个月进行随访,进行β-受体阻滞剂应用情况分析。结果 168例患者在住院时96例(54.8%)应用了β-受体阻滞剂,出院后至3个月随访时应用率为53%。结论在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与指南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及对相关知识的普及。
2010年24期 v.50;No.706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任春锋;王青霞;李兴武;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RA患者116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79例、健康对照者50例,采用ELISA法行抗CCP抗体检测,并检测RA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抗CCP抗体诊断特异性(94.58%)高于类风湿因子(RF)(68.22%)。进行抗CCP抗体、RF联合检测时,以任一项指标阳性的敏感性高于两者均阳性的敏感性(P<0.05)。抗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均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抗CCP抗体在RA诊断中具有较高特异性,以抗CCP抗体或RF任一种阳性为诊断指标有利于早期诊断RA。抗CCP抗体阳性可能与RA活动性相关。
2010年24期 v.50;No.706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波;谷天祥;张玉海;
目的探讨50岁以上行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行常规冠脉CTA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1日~2010年3月1日于我科行瓣膜置换术且年龄>50岁的4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2008年3月1日为界(此后术前常规行冠脉CTA检查)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住院病死率。结果住院病死率实验组为1.4%(4/281),对照组为4.8%(9/186),P<0.05。结论 50岁以上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应常规行冠脉CTA检查,若发现冠脉病变应行冠脉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冠脉严重狭窄者(≥70%)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可降低住院病死率。
2010年24期 v.50;No.706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光明;
目的回顾总结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98例经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0例行单侧开窗式(棘突根部扩大)椎间盘摘除,25例行双侧开窗式(棘突根部扩大)椎间盘摘除,3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同时对神经根管(侧隐窝)进行探查松解。结果随访3个月~10 a,优良率81.6%。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无效,对具有相对适应证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
2010年24期 v.50;No.706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应斌;黎华莲;刘纲毅;丁燕玲;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三分群及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LFR)等4项参数在血红蛋白H病(HbH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HbH病患者72例,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L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三分群及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4项参数,行不同贫血程度HbH病患者间的比较。结果 HbH病患者LFR低于正常人,MFR、HFR及IRF高于正常人(P<0.05)。中、重度贫血HbH病患者的LFR低于正常及轻度贫血者,IRF、MFR、HFR均高于正常及轻度贫血者。结论 HbH病LFR减低,且贫血程度越重LFR越低;MFR、HFR及IRF增高,且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而增高。
2010年24期 v.50;No.706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牛光胜;马强;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多种方案治疗效果。方法 233例PSD患者,分别给予金纳多+刺五加治疗66例,舍曲林+尼莫地平治疗63例,帕罗西汀治疗50例,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神经系统药物及支持治疗。对比各组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各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金纳多+刺五加组和舍曲林+尼莫地平组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但均较帕罗西汀组和对照组降低(P<0.05);帕罗西汀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几种方案对PSD均有较好疗效。
2010年24期 v.50;No.706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姚琦;陈迎春;张亘瑷;方秀统;侯宇;丁立祥;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0岁以上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例术后因严重心衰、肺炎病情加重于术后第7天死亡;31例伤肢基本恢复伤前功能;随访X线显示无假体松动、下沉、骨折、股骨头中心性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初期疗效较好。
2010年24期 v.50;No.706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乔俊英;杨玉霞;王秀芳;栾斌;
目的探讨呈肺实变改变的肺部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有呼吸道症状、体征和胸部CT呈肺实变改变的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1岁组、1~3岁组、>3岁组。分别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胸部CT结果、治疗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岁组细菌是主要致病原,以肺炎克雷伯菌占主要地位;全部为节段性肺炎,且往往累及多个段,以左右肺下叶背段及右上叶尖后段多见;患儿病情重,87.93%合并有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最多见,呼吸困难明显、肺部湿罗音多,预后差。>3岁组患儿主要为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大叶性肺炎多见,右侧病变居多,病情相对轻,预后好。1~3岁组细菌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混合存在,病情和预后介于前两组之间。总病程平均29 d,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影像学恢复时间平均4周。结论肺实变改变的肺部感染患儿在不同年龄组肺实变的类型、病原体和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因此加强本地区一定时期内小儿肺部感染病原学的监测十分必要。
2010年24期 v.50;No.706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红莲;张一达;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冠心病患者易损斑块的识别价值。方法 16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Braunwald分级标准分为4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Ⅰ级(UAP-Ⅰ)组38例,UAP-Ⅱ组31例,UAP-Ⅲ组3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RP检测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 CRP水平UAP-Ⅲ组、UAP-Ⅱ组、UAP-Ⅰ组、SAP组分别为(9.03±3.99)、(5.19±2.42)、(3.57±3.45)、(1.69±1.46)mg/L,斑块形态比例依次主要表现为Ⅱ型病变90.91%、Ⅱ型病变58.07%、Ⅲ型病变84.71%、Ⅰ型病变95.01%,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RP与冠心病易损斑块相关,对易损斑块有识别意义。
2010年24期 v.50;No.706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顾宇英;赵荫涛;姚义安;宗明;范列英;张代富;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304例,以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另选健康自愿者86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GDF-15水平。结果 CHD组血清GDF-1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血清GDF-15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Gensini积分≥40分组高于积分<20分组和20≤积分<40组。结论血清GDF-1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性相关,可作为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度的一个预测指标。
2010年24期 v.50;No.706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周晓芳;付汛安;赵芳;梅仲明;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治疗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对29例33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Ⅵ期PDR患者从视力预后、视网膜复位、手术并发症的角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眼随访1.5~28(7.16±4.45)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者占69.69%(23/33),其中视力在0.1以上者占27.27%(9/33),视力无明显变化者占15.15%(5/33),较术前降低者占12.12%(4/33)。33眼中联合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13眼,其中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7眼,手术前后视力无明显变化5眼,术后视力较术前降低1眼。1次手术视网膜即复位24眼(72.72%)。首要的术中并发症是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后并发症是眼内出血。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晚期PDR患者的视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2010年24期 v.50;No.706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军;姚远;李天发;
目的探讨腋静脉穿刺替代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将116例植入永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分为锁骨下静脉组和腋静脉组,观察两种手术径路植入起搏器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电极参数、手术并发症。结果腋静脉组除X线曝光时间较长外(P<0.05),手术时间、电极参数和严重并发症等与锁骨下静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腋静脉途径能避免锁骨挤压综合征发生,是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0年24期 v.50;No.706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兰;陶永炜;马力扬;周海静;聂红兵;
目的了解甘肃省5岁儿童的基本口腔健康行为及其家长的儿童口腔卫生知识水平。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和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随机抽样方法 ,对429例甘肃省城乡5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5岁学龄前儿童生活饮食习惯和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进行评估。结果甘肃省5岁儿童家长的儿童口腔卫生知识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基础知识缺乏。结论应建立适宜的口腔卫生保健体系,并大力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让家长认识到孩子保护乳牙和及时治疗患牙的重要意义。
2010年24期 v.50;No.706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赵毅;邓鑫;王强;
目的探讨胃类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以进一步提高对胃类癌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10年2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临床资料完整的20例胃类癌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0例患者中Ⅰ型类癌5例、Ⅱ型1例、Ⅲ型14例,所有患者行手术治疗,18例获得随访(5~92个月)。总体1、5 a生存率分别为93.4%、83.3%,其中Ⅰ、Ⅱ型患者全部存活,Ⅲ型患者死亡3例。结论胃镜检查是早期发现胃类癌的根本办法。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及特殊免疫组化染色可为诊断提供有力支持。胃类癌的治疗及预后与准确的分型密切相关。
2010年24期 v.50;No.706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忠明;王淑萍;王健兵;
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观察84例CHF并心律失常患者口服步长稳心颗粒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心率和心律变化。结果步长稳心颗粒可增加心脏每搏输出量,提高射血分数,降低平均收缩压,减慢心率,增大心率变异性,减少心脏期前收缩。上述监测的各项指标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步长稳心颗粒对CHF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可作为此类患者的标准用药。
2010年24期 v.50;No.706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游咏;莫靓;桂庆军;李传昶;杨天伦;
目的检测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探讨ADMA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1例采用Judk 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参照Gensin i积分系统以及计算机定量分析系统(QCA)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ADMA浓度。结果单支、双支、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组ADMA浓度高于对照组(冠脉造影阴性)(P<0.01),多支病变组血清ADMA浓度高于单、双支病变组(P<0.01)。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 i积分增高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多,血清ADMA浓度上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ADMA浓度升高,血清ADMA浓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
2010年24期 v.50;No.706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周玉涛;聂秀红;任魁;高赏;张霖;魏兵;
目的探讨肺部成像诊断系统(VR Ixp)肺部定量数据(QLD)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结果 ,将103例慢性咳嗽患者分为阳性组(CVA,31例)及阴性组(其他原因慢性咳嗽,72例),同期选择20例不吸烟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激发试验前后肺部成像诊断系统QLD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变化。结果激发试验前CVA者及其他原因慢性咳嗽者异常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激发试验后CVA者异常度较其他原因慢性咳嗽者及对照组升高(P<0.05);激发后异常度变化值与FEV1变异率呈正相关。结论 VR Ixp QLD对CVA患者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2010年24期 v.50;No.706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宇玲;朱小茼;王蔓莉;于海燕;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虑平配合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80例冠心病伴抑郁症状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多虑平组在心理干预同时每晚口服多虑平,12.5 mg/次;对照组只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定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虑平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冠心病抑郁症状疗效确切且相对安全。
2010年24期 v.50;No.706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符牧;李春林;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鼻内镜手术治疗的93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Ⅰ、Ⅱ、Ⅲ型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3.3%、76.0%和46.2%,各型间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疗效与临床分型有密切关系。
2010年24期 v.50;No.706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张小杉;哈斯;吴晓萍;刘炯鸥;王晓磊;冯天鹰;
目的应用经胸多普勒超声无创性评价左室心腔梗阻的二维及血流动力学特征,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左室心腔中部梗阻患者10例,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20例,分别测量静息状态和激发试验后两组的血流速度。结果左室心腔中部梗阻患者激发试验前后血流速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在激发试验后血流速度明显高于静息状态,"SAM"征是导致左室流出道梗阻的主要原因。结论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无创、准确地诊断左室心腔梗阻,并能鉴别梗阻的部位。
2010年24期 v.50;No.706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亚梅;毛淑芳;刘岩;
目的了解非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相关知、信、行的状况,为开展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相关的继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便利抽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承德市及保定市共4家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非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对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偏低,相关态度、相关行为得分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从事的专业是知晓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医院要加强非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2010年24期 v.50;No.706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