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翠杰;许洪升;陈忠平;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体外对胶质瘤细胞株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胶质瘤的化疗效果。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顺铂(DDP)和替莫唑胺(TMZ)单独应用及分别与1.0mmol/LVPA联合应用后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增殖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增敏倍数(ER)。结果与单纯DDP处理者比较,VPA联合DDP处理后胶质瘤细胞株SF295、SKMG-1、UW28、SF767IC50显著降低(P<0.05);与单纯TMZ处理者比较,VPA联合TMZ处理后胶质瘤细胞株U87、UWR7、UW28、SF767IC50显著降低(P<0.05)。结论 VPA能够增强部分胶质瘤细胞株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2010年31期 v.50;No.71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晓梅;尤红娟;孙亚峰;关秋华;张光毅;裴冬生;
目的探讨癫痫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观察组36只和对照组12只,观察组腹腔注射海人藻酸(KA)制作癫痫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制模3、6、12h及1、3d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海马CA3区凋亡相关蛋白p-c-Jun、FasL、Bax、Bcl-2的表达;制模7d后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CA3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制模6、12h观察组胞核内c-Jun的磷酸化和表达、胞质中FasL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制模6h时Bax的表达急剧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却明显降低,P均<0.05;制模7d后CA3区每1mm长度范围内TUNEL阳性细胞数为(177.0±24.7)个,对照组为(21.4±6.8)个,两组相比P<0.05。结论c-Jun介导的核通路和Bcl-2介导的非核通路共同参与了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过程。
2010年31期 v.50;No.71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黄劲柏;任伯绪;雷红卫;蔡新宇;刘迎军;陈昌毅;
目的探讨胶质瘤CT灌注成像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以及在胶质瘤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30例胶质瘤患者中低级别11例和高级别19例,术前均行CT灌注成像检查,测量肿瘤实质部分rCBV值;术后病理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VD水平。应用Spearson分析法分析rCBV与MVD的相关性。结果低级别与高级别者rCBV分别为2.31±0.28、4.69±1.65,P<0.05;MVD分别为(40.12±8.52)、(68.87±10.35)条/HP,P<0.05;rCBV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562,P<0.05)。结论 rCBV与MVD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对胶质瘤术前分级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2010年31期 v.50;No.713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戚翔;徐雪;刘悦;梁治;张惠军;董振明;
目的观察颅脑手术患者行颅内操作期间应用不同浓度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脑氧及脑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例颅内幕上占位患者随机分为S1组和S2组各15例。于术中切皮前10min分别予1.0、1.5MAC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于切开硬膜即刻(T0)、切开硬膜1h后(T1)、2h后(T2)、关闭硬膜即刻(T3)各个时点分别采取颈内静脉球部血及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颈内静脉球氧饱和度(SjvO2)、动脉—颈内静脉球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OER)、脑动静脉血糖含量差(Da-jvGlu)、脑动静脉乳酸含量差(Da-jvLac)。结果与T0比较,两组T1、T2、T3时点SjvO2均明显升高(P均<0.05);AjvDO2、COER均明显降低(P均<0.05);Da-jvGlu、Da-jvLac无明显变化。结论 1.0MAC或1.5MAC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均能降低脑氧代谢,而对脑糖代谢无明显影响。
2010年31期 v.50;No.713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蒋常文;夏春波;李鸿文;陈森洲;闫蕴力;周思;刘瑛;兰羚元;
目的研究外源性IL-18基因联合顺铂对胶质瘤C6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为胶质瘤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将IL-18基因及pLXSN病毒载体导入胶质瘤C6细胞,建立C6/IL-18及C6/pLXSN细胞;C6/IL-18、C6/pLX-SN及胶质瘤C6细胞均以RPMI1640培养基培养,经0.3、3、30、60、120μg/ml顺铂作用48h后,用酶标仪在490nm波长处测吸光度值,计算细胞抑制率;以顺铂的10倍血浆峰浓度作用(3μg/ml)细胞24h后,采用吖啶橙/溴乙啶(A//EB)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C6/IL-18细胞、C6/pLXSN细胞及亲代C6细胞经120、60、30、3、0.3μg/ml顺铂作用后的抑制率依次降低,C6/IL-18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C6/pLXSN和C6细胞(P均<0.05)。以30μg/ml顺铂作用后C6/IL-18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C6/pLXSN和C6细胞(P均<0.05)。结论外源性IL-18基因联合顺铂可明显增加对胶质瘤C6细胞的抑制作用,其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2010年31期 v.50;No.713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崔建和;柏根基;郭莉莉;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H1-磁共振波谱(H1-MRS)对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对43例脑胶质瘤患者行DWI检查,分别测定肿瘤实质部分及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及其比值(rADC);测定胶质瘤组织中代谢产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水平及NAA/Cho、NAA/Cr、Cho/Cr值。将结果与术后病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低级别胶质瘤(1~2级)ADC值和rADC值均明显高于高级别胶质瘤(3~4级),P均<0.01;二者均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767和-0.792,P均<0.01);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的NAA/Cho、NAA/Cr、Cho/Cr明显低于低级别者(P均<0.01);NAA/Cho、NAA/Cr值与病理级别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2和-0.712,P均<0.01);Cho/Cr值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806,P<0.01)。结论 ADC值和H1-MRS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依据。
2010年31期 v.50;No.713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贵新;李鹏鑫;郭璐;路中;张金龙;张敏;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同源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人淋巴瘤raji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及CIK细胞的趋化性。方法采集健康产妇分娩的正常足月胎儿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CIK、DC细胞。将成熟DC和CIK混合培养3d,用MTT法检测CIK、DC-CIK对K562、raji、MCF-7细胞的杀伤活性;趋化试验检测CIK细胞的趋化性。结果 CIK、DC-CIK细胞对K562、raji、MCF-7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DC-CIK杀伤活性明显高于CIK。趋化试验显示,IL-8、MCP-1作用后穿过微孔滤膜的细胞数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结论 DC-CIK共培养可明显提高CIK对K562、raji、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IL-8、MCP-1对CIK细胞存在趋化性。
2010年31期 v.50;No.713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付文琴;邓爱军;杜玮;臧萍;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反义寡核苷酸(ASODN)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牛眼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BREC)分为转染组和未转染组,转染组体外转染HIF-1α ASODN(根据GenBank提供的HIF-1αcDNA序列设计),两组均予125μmol/L的CoCl2行缺氧处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HIF-1α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水平。结果脂质体介导的HIF-1α ASODN可成功转染BREC细胞。未转染组缺氧开始时HIF-1α有极低表达,缺氧1h时表达量显著升高,4h达到高峰,16h后下降。而转染组HIF-1α的表达始终在极低水平,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转染组从缺氧1h开始VEGF表达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0.01)。结论脂质体介导的HIF-1α ASODN能有效抑制BREC细胞HIF-1α的表达,从而降低细胞VEGF的表达。
2010年31期 v.50;No.713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曲中玉;石玉华;耿玲;王静;马增香;陈子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对306例PCOS患者行基础内分泌、口服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肝功、血脂、肝脏超声等检查。分析NAFLD的发病情况及特点。结果 NAFLD发生率为30.7%(94/306);NAFLD发病率随体质量指数(BMI)和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COS合并NAFLD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口服葡萄糖2h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评估(HOMA-I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TC、TG、LDL-C、BMI、腰围、腰臀比,均显著高于不合并NAFLD者(P均<0.05);而量化胰岛素敏感指数(QUICK)、HDL-C则显著低于不合并NAFLD者(P均<0.05)。PCOS合并NAFLD者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糖耐量异常、糖尿病、肝功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病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显著高于不合并NAFLD者(P<0.05)。结论 PCOS伴NAFLD发病率较高;其发病率与BMI和年龄呈正相关;PCOS伴NAFLD多存在胰岛素抵抗、代谢异常;超重及腹型肥胖是PCOS患者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
2010年31期 v.50;No.713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荣超;杨树东;周志毅;
<正>近年来我科2例患者因急性化脓性会厌炎伴脓肿猝死,现报告如下。例1:男,29岁,因咽痛流涕,发热5d入院。体检:T38.0℃,P82次/min,R20~22次/min。口咽充血明显,双扁桃体Ⅱ度肿大,血常规:WBC8.9×109/L,N80%,L12%。
2010年31期 v.50;No.713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治涛;高宝峰;邵琳;
<正>2007~2009年,我们对40例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患者采用复合镇痛法镇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0例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患者,年龄25~35岁,体质量55~80kg,ASAⅠ~Ⅱ级。随机分成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组及复合镇痛组
2010年31期 v.50;No.713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鹤;田昭涛;张伟;
<正>患者女,24岁,平素体健。因咳嗽、胸闷、憋气9个月,加重伴咯血2周于2009年12月28日入院。患者于09年3月因咳嗽后出现胸闷、憋气住院治疗,胸片示左肺气胸,多发肺大疱,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合并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近
2010年31期 v.50;No.713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俊荣;
<正>2007年7月~2010年1月,我们对1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液以氧气为动力吸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患者150例,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龄(37±12)岁;体质量(62±11)kg,病程(15
2010年31期 v.50;No.71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时立霞;
<正>气管黏膜损伤常见于ICU病房气管插管患者。常见诱因为肺部严重感染、营养不良,气道湿化不足、气管插管反复摩擦、气囊压力过大或压迫时间过长、反复粗暴吸痰刺激等;损伤部位多为气管插管前端至隆突周围和气囊压迫处,治疗
2010年31期 v.50;No.713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乐云;李英芬;
<正>冠心病心绞痛的特征性表现为心电图ST-T的缺血性改变,但部分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正常,常导致漏、误诊。自2009年来我们收治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例,现报告如下。
2010年31期 v.50;No.713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浩;
<正>2009年1~12月,我们对30例结肠癌化疗患者口服地榆升白片,观察其减轻化疗过程中骨髓毒性的作用。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接受化疗的结肠癌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岁。所有患者化疗前WBC为(4~10)×109/L,Hb110~117g/L。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2010年31期 v.50;No.713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任爱军;
<正>2003年1月~2009年10月,我们共收治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患者2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20例MALT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25~70岁,中位年龄57.6岁;病程3周~2a。临床表现为呕
2010年31期 v.50;No.713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爱玲;杨世昌;张帆;张晓冬;
<正>烟酸缺乏病又称糙皮病,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营养缺乏病,是烟酸或其前体色氨酸缺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消化道损伤症状及精神改变异常,即皮炎、腹泻、痴呆(又称3D征)。1993年1月~
2010年31期 v.50;No.713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玉华;刘永和;
<正>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为产科常见高危因素。2000年6月~2008年6月,我们共收治足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0例,现将临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同期收治的60例足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
2010年31期 v.50;No.713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左绍祥;宋玉成;
<正>传统抗癫痫药物对患者的体质量影响较大,尤其是女性患者,而体质量与由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脂源性细胞因子瘦素关系密切。2009年2月~2010年2月,我们观察了拉莫三嗪对成年女性癫痫患者体质量及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2010年31期 v.50;No.713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晶;杜永国;周云;周贵忠;林洪;贺东平;何秀清;
<正>终末期肝硬化的特征为肝脏的合成、解毒能力等显著下降,与肝脏正常肝细胞的破坏减少有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以下简称脐带干细胞)用于治疗终末期肝硬化是新的研究方向,临床已取得一定的效果。观察干细胞在体内是否生长
2010年31期 v.50;No.713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芸;辜孔进;
<正>卵巢早衰指妇女40岁以前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类严重影响生殖及身心健康的卵巢功能减退性疾病,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惧、人际交往困难等心理障碍,且骨质疏松症、心
2010年31期 v.50;No.713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 张韶南;
<正>2009年6月,我们将罗哌卡因联合可乐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同期拟于臂丛神经阻滞下行锁骨、肩关节及上肢、手部手术的患者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18~
2010年31期 v.50;No.713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玉珍;梁禺;张彦;
目的探讨脑局部血氧饱和度(rSO2)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判断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216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中监测BIS及rSO2,麻醉维持平稳过程中出现异常(rSO2变化超过5%、BIS突然>70或<30)者立即行血管造影,并根据造影结果予相应处理,记录并发症发生前、发生时和处理后5min时的BIS值以及rSO2值及术后第2天神经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术中38例出现BIS及rSO2异常,造影证实动脉瘤破裂6例,血管痉挛20例,血管栓塞12例。动脉瘤破裂者rSO2、BIS值变化幅度最大,栓塞者次之。治疗后5min动脉瘤破裂者rSO2、BIS值无明显变化,而血管栓塞和痉挛者rSO2、BIS值升高;术后第2天,血管破裂者3例昏迷,2例并发偏瘫;血管栓塞者1例出现偏瘫;血管痉挛者术后无1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rSO2复合BIS可及时发现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血管栓塞或痉挛等并发症,并可预测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
2010年31期 v.50;No.713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潘海;王运杰;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对79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行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61例手术顺利。18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经采取控制血压,吸清术野,载瘤动脉临时阻断,调整瘤夹的位置后再行夹闭。术后出现脑积水6例,短暂尿崩2例。60例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13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5例严重神经功能障碍;1例死亡。结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疗效确切,可以减少术中动脉瘤的破裂。
2010年31期 v.50;No.713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云川;
目的进一步提高开颅手术麻醉诱导的安全性。方法将50例ASAⅠ~Ⅲ级择期全麻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予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输注及静脉推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观察两组肌僵硬现象,意识消失时间,插管前及插管后1min动脉压、心率。结果两组均未发现肌僵硬现象,导时的动脉压及HR均明显低于基础值(P均<0.05);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后MBP升高不明显,心率几乎未见升高,对照组MBP升高明显。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开颅手术麻醉诱导,能较好的消除气管插管反应,不良反应少。
2010年31期 v.50;No.713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明光;邓红琼;李彦;翟秋菊;韩作琴;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30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6例和对照组152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胞磷胆碱注射液,均治疗14d;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TNF-α、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计算Barthel指数(BI)。结果两组治疗后TNF-α、IL-6及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
2010年31期 v.50;No.713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欢;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予脑细胞赋能剂,脑细胞代谢促进剂,抗感染,抗震颤麻痹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效果确切。
2010年31期 v.50;No.713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朱振丽;陈莉丽;张庆;王滌清;王跃丽;毕胜;王文清;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平衡功能影响。方法将4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康复治疗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照组采用患侧下肢PT训练为主的神经发育技术(NDT),两组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量两组10m最大步行速度(MWS),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静态平衡功能,"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定移动平衡能力。结果治疗组MWS、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UGT评分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CIMT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步行速度,改善动、静态平衡功能。
2010年31期 v.50;No.713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新法;崔桂梅;马敬;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使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2、4、8周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奥氮平相当。
2010年31期 v.50;No.713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董艳玲;李吕力;李瑶宣;梁浩;滕晓茗;肖继东;张德敏;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M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鞘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治疗后5、10、15、30d)的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EDS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5d时观察组有效率(81.8%)明显高于对照组(56.3%),P<0.05;治疗10、15、30d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治疗5d时ED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尤以脊髓受累为主的MS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鞘内注入MPS比MPS冲击常规方法见效快,适用于脊髓受累为主的急性期MS。
2010年31期 v.50;No.713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乃英;张敏;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机制。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东菱迪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2010年31期 v.50;No.713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浦践一;魏晓璇;沈扬;
目的探讨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和U266对TRAIL耐药的机制。方法将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及U266进行培养、传代,分别加入终质量浓度为0.5、1.0、2.0、5.0、10.0μg/ml的TRAIL分别作用12、24和48h后收集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TRAIL作用前后RPMI8226及U266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TRAIL受体mRNA水平。结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RPMI8226细胞凋亡的数量增加,而U266细胞形态并无明显变化。TRAIL受体DR5 mRNA在RPMI8226中的表达水平高于U266,而DcR1 mRNA在U266中的表达水平高于RPMI8226(P均<0.05)。结论 TRAIL可通过DR5受体诱导的凋亡途径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细胞凋亡,而U266细胞则可通过DcR1受体干扰凋亡信号传导,从而对TRAIL耐药。
2010年31期 v.50;No.713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邱淳烈;
目的观察全膝置换术(TKA)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及骨折后创伤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严重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组)及11例早期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关节炎组)行TKA。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随访2a后分别行膝关节HSS评分。结果骨折组和关节炎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36.4%;随访结束时20例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为80.0%)较术前明显提高,尤以骨折组为著(P均<0.05)。结论 TKA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及骨折后创伤性膝关节炎临床效果确切,尤以前者为著。
2010年31期 v.50;No.713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葛留锁;解飞;桑林;郑重;周峰;马延山;张建国;孟蓉晖;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颞叶癫痫的疗效。方法术前对73例颞叶癫痫患者行长程视频脑电图和MRI明确病灶,44例行颞叶部分切除+海马杏仁核部分切除术,7例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22例行病变切除+周围皮层电灼术。记录术后2周内疾病发作情况及术后2周时脑电图情况;术后1a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2周内临床发作3例,均为小发作,术后2周时脑电图均未见棘波、棘—慢波、棘—尖波等痫样放电。术后1a疗效满意49例,显著改善15例,良好9例。结论手术治疗颞叶癫痫的效果良好;术前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测和头颅MRI检查是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2010年31期 v.50;No.713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田德虎;
目的进一步明确子宫腺肌症的病因,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21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外周血及月经血抗子宫内膜抗体IgM及IgG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周血IgM阳性率为38.2%(81/212),IgG阳性率为51.4%(109/212),IgM+IgG阳性率为34.9%(74/212);月经血IgM阳性率为46.4%(13/28),IgG阳性率为64.3%(18/28),IgM+IgG阳性率为39.3%例(11/28)。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抗子宫内膜抗体水平较高,提示免疫因素参与了子宫腺肌症发生、发展;检测抗子宫内膜抗体有助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外周血阳性率明显高于静脉血。
2010年31期 v.50;No.713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传香;王海英;刘慧荣;王树庆;
目的探讨引起生殖异常的细胞遗传学原因。方法对45例核型异常患者行外周血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常染色体异常18例,性染色体异常27例。其中平衡易位15例;缺失1例;倒位2例;47,XXY11例;47,XYY1例;46,XX男性性反转1例;常见多态性大Y4例,小Y1例;45,XO4例;46,X,i(Xq)3例;46,XY女性性反转2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生殖异常的重要原因,染色体检查可对生殖异常患者作出病因学诊断。
2010年31期 v.50;No.713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学照;马虹;刘芳;田阿勇;时玥;孙银贵;
目的探讨曲马多对全身麻醉后寒战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和对照组各30例。A组气管插管拔管前30min静注曲马多1mg/kg;B组拔管后静注曲马多0.5mg/kg,间隔10min后再次静注0.5mg/kg;C组拔管后单次静注曲马多1mg/kg;对照组拔管前30min单纯静注生理盐水,量同A组。记录麻醉后2h寒战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B组明显低于C组(P均<0.05)。结论曲马多预防麻醉后寒战安全有效;麻醉结束前预注或者术后小剂量分次静注效果更好。
2010年31期 v.50;No.713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于文强;肖珂青;卢立欣;王金玲;王欣;赵佳丽;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止痛栓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接受手术治疗并拟施行术后镇痛患者2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9例与对照组108例,分别采用自制中药止痛栓直肠内用药及阿片类药物镇痛泵镇痛。术后0~72h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定疼痛情况,镇痛结束后判定止痛效果,记录止痛起效时间、给药次数(持续给药者按总剂量/分次给药剂量计算)、切口愈合时间、术后镇痛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总体止痛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其中治疗组术后4、8h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给药次数、术后镇痛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恶心、腹胀等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2%、75.0%(P<0.05),治疗组2例首次给药后出现肛门灼热感,均能耐受。结论自制中药止痛栓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且给药方便、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少。
2010年31期 v.50;No.713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程天庆;吴昊;朱磊;刘志波;王增涛;寇伟;
目的探讨足部静脉皮瓣修复断指再植合并血管、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断指合并掌侧皮肤、动脉缺损的患者行足内侧浅静脉皮瓣移植及再植手指,一期修复再植手指皮肤与动脉缺损。结果 11例足部静脉皮瓣与再植手指全部成活,外形与功能良好。结论足部静脉皮瓣一期修复再植手指血管与皮肤缺损操作简单,对供区损伤小,成活率高。
2010年31期 v.50;No.713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崔正礼;
目的观察缩窄髓腔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患者手术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17例同期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胫骨多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例和对照组11例,两组均采用胫骨分段小切口切开、直视下复位,行有限扩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式;观察组于术中调整进钉方式缩窄髓腔后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骨折断端成角及不稳现象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发生内固定装置断裂或弯曲,膝、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观察组均未出现旋转短缩、成角畸形、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对照组4例出现不同程度向前成角、畸形愈合,2例出现延迟愈合。结论缩窄髓腔用于胫骨多段骨折患者带锁髓内钉固定术中可有效防止骨折断端成角及不稳、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疗效。
2010年31期 v.50;No.713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远;李华锋;张巍;韩霞;
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34例2007级大学生,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调查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常模比较,应用艾森克人格(EPQ)问卷、自评量表调查相关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034份,有效问卷1929份,有效回收率为94.84%;本组SCL-90量表中仅精神病性因子与国内地方常模有显著差异(P<0.05);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按标准化回归系数大小依次为:是否独生、母亲职业、父亲职业、父母婚姻状况、黏液质、内外向。结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好,家庭因素及人格特征等为主要影响因素,学校应加强对相关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2010年31期 v.50;No.713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徐华;关建民;杨瑞新;
目的进一步提高难治性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患者采用E-COTP方案化疗,28d为1个周期,化疗完成6个周期观察疗效。结果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5例,进展4例,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5%和72.5%。结论 E-COTP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满意。
2010年31期 v.50;No.713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金山;王英;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行择期心脏手术的16例成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例。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维持麻醉。体外循环(CPB)开始观察组即给予异丙酚6mg/(kg·h),微量泵恒速泵入,体外循环结束即停止泵入;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方法及量同观察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0)、CPB结束时(T1)、手术结束时(T2)及手术后24h(T3)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100B蛋白水平。结果两组T1时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此后逐渐下降;观察组T3时降至T1水平,但T1、T2时异丙酚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酚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降低S-100B蛋白水平。
2010年31期 v.50;No.713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卫杰;杨冉;张伟;史可峰;
目的探讨食管癌同时伴有肺部病灶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食管癌同时伴有肺部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42%(14/76)。术后病理证实76例均为食管鳞癌;76例肺部病灶中肺癌37例(原发癌28例,转移癌9例),良性病变(肺结核、肺炎性假瘤、慢性炎症、肺错构瘤、肺囊肿、肺隔离症、支气管囊肿、肺纤维瘤、肺硬化性血管瘤、良性肉瘤)39例。结论食管癌同时合并肺部病灶并非全是肺转移。在排除其他器官转移的基础上,尽可能明确肺部病变的病理性质,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2010年31期 v.50;No.713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荣魁;郑莹;邹永明;
目的探讨吗啡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入院后立即注射吗啡3mg,5~10min后再次注射3mg,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h测定两组肌钙蛋白(cTnT)水平。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cTnT水平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较对照组(P均<0.05)。结论吗啡能降低早期AMI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为激动阿片类受体、降低血浆cTnT水平。
2010年31期 v.50;No.713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崔淑云;
目的观察平肝饮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 CHB急性发作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予抗病毒、抗炎保肝、免疫调节和对症治疗,连续治疗6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肝饮,2次/d,一次60ml口服。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5例发展成重型肝炎,对照组9例发展成重型肝炎。结论平肝饮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患者得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2010年31期 v.50;No.713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美华;胡子喻;韩慧英;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的最佳术式。方法对362例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中行改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102例(TAH组)、新式经阴全子宫切除术86例(TVH组)、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98例(LAVH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76例(LTH组),比较四组手术效果。结果 TVH组、TA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另两组(P均<0.05);TAH组术后镇痛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均<0.01);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三组(P均<0.05);LAVH、LTH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另两组(P均<0.05)。结论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术者经验及设备条件合理选择术式,尽量选择微创术式。一般情况下TVH为首选。
2010年31期 v.50;No.713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鞠金昌;陈立冬;孙岚;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愿分为三组,联合组26例,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肌注干扰素α-2b500万U/d,连用30d后改为隔日肌注1次。阿德福韦酯组25例,单服阿德福韦酯,干扰素组25例单用干扰素α-2b,剂量及方法同联合组,连用30d后改为隔日肌注1次。三组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PCR法检测HBV-DNA、HBeAg的阴转情况。结果联合组HBV-DNA、HBeAg阴转率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和干扰素组(P均<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乙型肝炎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2010年31期 v.50;No.713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云;姜东亮;钟涛;
目的进一步提高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诊断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肺穿刺活检术诊断准确率为88.4%;病灶中出血、坏死液化及病灶直径≥2cm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无出血、坏死液化及病灶直径<2cm者(P<0.05)。结论病灶内出血、坏死等征象与病灶直径是影响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诊断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2010年31期 v.50;No.713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曹贵文;崔新江;宁厚法;杨莉莉;张云峰;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的疗效。方法将67例H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行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观察组同时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观察两组术后总胆红素水平、肿瘤体积变化及生存率。结果术后6个月对照组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观察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36个月观察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术治疗HC及效果确切。
2010年31期 v.50;No.713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顾晓宇;
目的进一步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2例鼻咽部结构异常导致OSAS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扁桃体摘除术8例,悬雍垂聘咽成形术(留悬)23例,鼻中隔矫正术5例,鼻甲部分切除术4例,扁桃体增殖体切除术7例,单纯扁桃体摘除术4例,单纯咽成形术1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1a,46例睡眠呼吸暂停得到改善,有效率达88.46%。结论手术治疗OSAS疗效确切。
2010年31期 v.50;No.713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建南;何平;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方法救治并行血液灌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可作为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的重要辅助药物。
2010年31期 v.50;No.713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侯立功;侯广军;耿宪杰;陈新让;黄敏;
目的探讨全程指导盆底肌锻炼(PFMT)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尿道无功能(NADS)尿失禁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5例NADS尿失禁患儿于医生全程指导下行PEMT,30min/次,2次/d,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3d排尿、7d排便情况,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行尿动力学检查。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漏尿事件次数、总大便失禁和污便次数及ICI-Q-SF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功能性膀胱容量、功能性尿道长度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结束时有效率为71%,随访3个月为50%。结论 PFMT是治疗NADS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2010年31期 v.50;No.713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景瑞;米慧;李爱红;
目的评价益赛普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全自动洗胃机清水洗胃,保留胃管,漂白土胃管内注入、甘露醇或硫酸镁导泻,大剂量补液、利尿、大剂量激素、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E、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服毒后6h内行血液灌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益赛普25mg,皮下注射,每周2次,2周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生存率为63.6%,肺纤维化发生率为31.8%,对照组分别为30.0%、65.0%(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应用益赛普可显著降低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2010年31期 v.50;No.713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维川;李庆红;
目的观察人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行人工脑脊液置换并鞘内给药;对照组行生理盐水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治疗后4、8周时比较两组脑脊液生化指标和颅内压,10个月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脑脊液各项生化指标及颅内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颅内压和白细胞方面尤为显著(P<0.01);观察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人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可进一步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优化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案。
2010年31期 v.50;No.713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牟曦光;杜振军;魏莉;张树重;赵秀丽;田一;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人群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和分布特点,进一步降低临床输血反应。方法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SEPSA)法检测6554例无偿献血者血小板抗体。结果男性献血者(2039例)血小板抗体均为阴性;女性(4515例)阳性率为2.86%,P<0.01;女性无妊娠史者阳性率明显低于有妊娠史者,P<0.01。结论妊娠期可产生血小板抗体,此为导致无偿献血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的主要因素。
2010年31期 v.50;No.713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肖丽;王大军;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神经节苷脂和依达拉奉。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迟发性脑病发生的情况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治愈19例,好转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分别为14、27、9例和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发生迟发性脑病2例,对照组9例(P<0.01)。治疗组治疗后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与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临床疗效明显,能够降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
2010年31期 v.50;No.713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