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健;周燕;陈辉;林爱萍;祖颖;秦明群;黄甲清;石青峰;
目的为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彩超测定60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观察组)及50例无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取其血液标本,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FPG),ELISA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酶比色法测定TG、TC、HDL-C、LDL-C,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ELISA法测定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同时计算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IMT与上述指标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FPG、FINS、TG、CRP、sICAM-1、IMT、HOMA-I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直线相关分析示IMT与年龄、FPG、TC、TG、LDL-C、FINS、HOMA-IR、CRP、sICAM-1、BMI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示IMT与HOMA-IR、CRP、LDL-C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RP水平升高是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2010年43期 v.50;No.72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霞;唐天华;姜枫勤;任海全;温培娥;姜国胜;
目的观察桑银降糖胶囊对体外培养猪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纯化猪胰岛细胞进行单层细胞培养,链脲霉素(STZ)处理后分别与桑银降糖胶囊及其组分桑叶多糖、牛磺酸、银杏黄酮等共同孵育24、48 h,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C肽水平;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胰岛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其他组分比较,桑银降糖胶囊可明显提高培养液中胰岛素、C肽水平,胰岛β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结论桑银降糖胶囊可减轻STZ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促进胰岛细胞增殖,并使损伤的胰腺恢复正常功能,增强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2010年43期 v.50;No.725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范武;李洁;马会霞;路振宇;姚荣妹;韩淑英;
目的观察荞精补肾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和高脂饲料法诱导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3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荞精补肾胶囊高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各14只,分别灌服蒸馏水配制的荞精补肾胶囊溶液1.2、0.6 g(0.3 ml)/kg;消渴丸组12只,灌服蒸馏水配制的消渴丸溶液0.83 g(0.3 ml)/kg;模型对照组13只,灌服蒸馏水0.3 ml/kg;以上各组继续以高脂饲料喂养;正常对照组12只,灌服蒸馏水0.3 ml/kg,继续以普通饲料喂养。5组均每天灌胃1次,持续8周。给药结束后测空腹血糖(FBG)、TC、TG、游离脂肪酸(FFA)、心重指数(HWI)、血浆TNF-α水平,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同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低剂量组FBG、TC、TG、HWI水平及血浆中TNF-α表达均明显降低;光镜和电镜结果均显示心肌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荞精补肾胶囊可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病理改变,对心肌起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降低FBG、TC、TG、FFA水平及抑制TNF-α表达。
2010年43期 v.50;No.725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周玉侠;刘霞;范刚;孙萍;沈峰;
目的探讨红细胞压积变化对干血片法Down综合征产前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同一份全血,通过改变血浆与红细胞比例,制备一系列不同红细胞压积的全血标本并进行甲胎蛋白(AFP)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计算全血浓度/血浆浓度值并与血浆体积/全血体积值比较,分析AFP及β-hCG在血浆和红细胞中的分布情况;通过制备不同红细胞压积的标准全血和滤纸干血片,分析红细胞压积对AFP及β-hCG浓度的影响;根据红细胞压积不同将1 155例孕妇分为三组,对各组滤纸干血片中AFP及β-hCG的浓度进行比较;对1 320例孕妇同时进行血清和滤纸干血片Down综合征筛查,比较筛查结果。结果不同红细胞压积的全血标本中,AFP及β-hCG全血浓度/血浆浓度值与血浆体积/全血体积值无统计学差异,即AFP及β-hCG在红细胞中无分布;不同红细胞压积的滤纸干血片标本中AFP及β-hCG浓度值无统计学差异,而全血标本中AFP及β-hCG浓度值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变化而变化。1 320例孕妇滤纸干血片法Down综合征产前筛查结果与血清法符合率为98.6%。结论红细胞压积对Down综合征滤纸干血片产前筛查结果无明显影响,滤纸干血片标本可以替代血清标本。
2010年43期 v.50;No.725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秋月;曾思恩;倪琦;谭宁;
目的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对数生长期肝癌Hep1细胞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仅加入培养液,实验对照组加入等量溶媒二甲基亚砜(DMSO),姜黄素1~4组分别加入姜黄素5、10、15、20μmol/L。各组均置于常氧环境中培养24 h。RT-PCR法检测HIF-1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结果姜黄素2~4组HIF-1α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姜黄素1~4组HIF-1α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结论常氧条件下,姜黄素呈浓度依赖性方式上调肝癌Hep1细胞HIF-1α的表达。
2010年43期 v.50;No.72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袁振国;袁胜利;张新娟;林祥涛;陈立光;王光彬;史浩;
目的评价3.0 T MRI检查在肝硬化再生性结节(RN)、异型增生性结节(DN)和小肝癌(SHC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9例RN、DN及SHCC患者的3.0 T MRI平扫及容积采集技术(LAVA)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特点。结果 RN主要表现为T2WI低信号,动态增强方式呈"缓慢上升型";DN主要表现为T2WI高、低信号,信号较均匀结节的动态方式以"速升缓降型"为主,可有"结中结"(特征表现);SHCC主要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动态增强方式为"速升速降型"。结论肝硬化结节及小肝癌在3.0 T MRI上各有较为典型的表现,临床可据此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对其他强化类型的肝脏病灶应结合肿瘤血管的扭曲增粗及包膜等表现排除SHCC。
2010年43期 v.50;No.725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申志新;高海玲;张禄尧;孙伟;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份胃癌术后癌组织标本(观察组)中整合素β3、VEGFR-3表达[定量以淋巴管密度(LMVD)表示],并与20份距胃癌组织10 cm的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对照组)作对比。结果观察组整合素β3阳性表达率及LMV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整合素β3阳性表达者LMVD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t=4.30,P<0.01),整合素β3阳性表达与LMVD呈正相关(r=0.473,P<0.01)。结论整合素β3和VEGFR-3与胃癌的淋巴管形成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预后综合性评估的有效指标。
2010年43期 v.50;No.725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召辉;李玺;牛万成;陈党英;张云民;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O)对胰腺移植大鼠血清中TNF-α和NO水平的影响。方法取24只糖尿病大鼠作为受体,24只SD大鼠为供体,行胰腺移植术并随机分为四组各6只。模型组不进行干预,IPO1组行IPO:于移植胰腺血管重建完毕后行IPO 1次,开放再灌注30 s、夹闭移植胰腺主动脉袢使胰腺缺血30 s后再灌注;IPO2组及IPO3组分别行IPO 3、6次。另取6只SD大鼠为对照组,仅行剖腹术。检测各组IPO前、后血糖变化;IPO后2 h血清TNF-α和NO水平。结果 IPO1组~IPO3组血糖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尤以IPO2组为著,P均<0.05;血清NO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尤以IPO2组为著,P均<0.05。结论 IPO对移植胰腺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增加血清NO合成,下调TNF-α水平。
2010年43期 v.50;No.725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泽明;陈宝元;尹娟;葛常青;张敬国;王彦存;赵学琴;
目的探讨大面积急性肺血栓栓塞(AMPE)家兔心肌受损情况及可能机理。方法模型组10只家兔静注血栓栓子制作AMPE模型;假手术组10只家兔造模过程中只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家兔不做任何处理。于造模成功后2、24 h采集三组静脉血,分别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流式细胞仪法、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TnI)、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内皮素-1(ET-1)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α-颗粒蛋白(GMP-140)水平。结果模型组2、24 h血浆CTnI、vWF、GPⅡb/Ⅲa、ET-1、GMP-140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结论 AMPE可致心肌受损,机制可能与血浆vWF、GPⅡb/Ⅲa、ET-1、GMP-140水平升高有关。
2010年43期 v.50;No.725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袭祥印;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DM组为25例单纯糖尿病(UAER<20μg/min)患者,DN1组为31例早期DN(UAER 20~200μg/min)患者,DN2组为34例临床DN(UAER>200μg/min)患者。另选2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Hcy、IL-6、IL-8及TNF-α水平。结果 DN1组、DN2组血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DM组,且随DN的加重而增高;DN2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DN1组(P均<0.05)。结论 Hcy、IL-6、IL-8及TNF-α是2型DN病理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质,在2型DN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其水平有助于DN病情及预后判断。
2010年43期 v.50;No.725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劳丹华;符俊祖;任志玲;李廷尉;黄剑娴;廖虹;黄庆娟;
目的比较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成本—效价比。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分别于早、中、晚餐前即刻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1次,起始剂量0.2 IU/(kg/d);对照组应用胰岛素泵持续性皮下门冬胰岛素输注治疗,均治疗2周。治疗前后均行空腹血糖、三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测定,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平均住院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相当,但皮下注射胰岛素者住院费用低,具有更好的成本—效价比。
2010年43期 v.50;No.725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赵静渝;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将确诊的62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贝那普利组各20例及联合组22例。三组均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诺和灵30R等,洗脱期2周后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氨氯地平组、贝那普利组分别予左旋氨氯地平2.5 mg、贝那普利10 mg;联合组予左旋氨氯地平2.5 mg+贝那普利10 mg;用药1次/d,疗程为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排泄量和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血压、24 h尿蛋白量及血肌酐均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及贝那普利组(P均<0.05),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效果优于单独用药,且较为安全。
2010年43期 v.50;No.725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盘晓荣;樊秋萍;宋献丽;
目的观察高压氧与前列地尔联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及常规治疗(饮食控制及对症等治疗),静脉应用前列地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2 MPa(2ATA),稳压后戴面罩吸纯氧30 min,共2次,中间休息5 min吸舱内空气,总治疗时间120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3~4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0.0%(P<0.05)。结论高压氧与前列地尔联用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糖,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效果确切。
2010年43期 v.50;No.725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真;陈玮;于东珍;高宁;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口服液辅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将91例D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80眼及对照组46例81眼;两组均行激光光凝治疗,1次/周,共4周;观察组同时加服血府逐瘀口服液12周。观察两组视力、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吸收和黄斑水肿吸收及视野变化。结果观察组视力提高率及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吸收总有效率、黄斑水肿吸收总有效率、视野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能改善瘀血证候,用于DR患者可提高激光治疗效果。
2010年43期 v.50;No.725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沈良兰;沈燕;房星星;邱志亮;
目的进一步提高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水平。方法将82例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予糖尿病优质蛋白饮食,选用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黄葵胶囊,2.5 g/次,3次/d,连服12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尿微量白蛋白(U-MA)、转铁蛋白(U-TRF)、β2微球蛋白(U-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水平及血浆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U-MA、U-TRF、U-β2MG、RBP、SC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或P<0.01)。结论 DN早期应用黄葵胶囊可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
2010年43期 v.50;No.725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杨可;孟宪华;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2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1组)、38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观察2组)及7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1、2组及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48.04±113.81)、(238.47±216.66)、(120.55±70.39)μg/L,观察1组与观察2组比较,P<0.05;观察2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反映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对早期糖尿病并发症诊断及其程度监控有一定价值。
2010年43期 v.50;No.725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秀丽;宋先锋;
目的探讨脂质、C反应蛋白(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45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酶法检测TC、TG,清除法测定HDL-C、LDL-C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CRP水平;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观察组TC、TG、LDL-C、ApoB、CRP、Hcy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ApoA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与血清脂质、CRP及血浆Hcy水平密切相关,检测三者水平有助于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
2010年43期 v.50;No.725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叶继锋;刘涛;王艳军;郭宝强;何东华;
目的观察131I治疗Graves病的效果及甲状腺硬度对其的影响。方法对165例甲状腺硬度不同的Graves病患者[质地为软65例(质软组)、韧70例(质韧组)、硬30例(质硬组)]行131I治疗,131I治疗剂量按个体计算法确定;治疗后6个月根据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判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率及疗效,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对甲状腺硬度与治愈率、甲减率行相关分析。结果治愈率及甲减发生率在质软组、质韧组、质硬组均逐渐降低(P<0.01、0.05),甲状腺硬度与治愈率、甲减率均呈高度负相关(r均=-1,P=0.000)。结论 131I治疗Graves病效果确切,随甲状腺硬度增加治愈率和甲减发生率均下降;临床可根据甲状腺硬度调节131I治疗剂量。
2010年43期 v.50;No.725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龙;莫英曼;曾家顺;
目的提高难治性狼疮性肾炎(LN)的治疗水平。方法对60例难治性LN患者行改良多靶点方案(激素+CTX+他克莫司)治疗6个月,评价疗效,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血沉(ESR)、血清白蛋白(Alb)、补体C3及狼疮活动指数(SLE-DAI)。6例行重复肾组织活检。结果治疗6个月后完全缓解30例,部分缓解24例,总有效率为91.7%。24 h尿蛋白定量、ESR及SLE-DA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血清Alb及补体C3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2例肾功能不全者SCr恢复正常。6例重复肾组织活检者病理改变均减轻。结论改良多靶点方案治疗难治性LN效果确切,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2010年43期 v.50;No.725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欣;黄云峰;陈钢;曾化松;刘峰;周宁;朱蔓佳;
目的探讨柴胡止血汤加减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延长的效果。方法将78例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延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以"柴胡止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及安络血,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用药期间阴道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减少,月经复潮时间明显缩短,有效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柴胡止血汤加减治疗药物流产后不规则出血效果确切,全方通过活血、养肝、行气清火等多角度立方,发挥疏肝解郁、活血止血的作用。
2010年43期 v.50;No.725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路卫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将6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血糖控制理想组42例(Ⅰ组)与血糖控制不理想组18例(Ⅱ组),另选择6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结果Ⅰ组妊高征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Ⅱ组除死胎死产、低钙血症发生率外,余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Ⅰ组除低钙血症发生率外,余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指标均明显低于Ⅱ组;P均<0.05。结论 GDM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与诊治的早晚以及血糖控制密切相关,应加强血糖监测,并根据血糖水平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严格控制血糖。
2010年43期 v.50;No.725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杜永国;何晶;周云;周贵忠;林洪;何秀清;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肝炎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两组均予多烯磷酯酰胆碱、甘草酸二胺等护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经肝动脉行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将脐血干细胞悬液8~10 ml注入肝内,穿刺点加压包扎,术后24 h插管侧髋关节限制活动,卧床休息24 h,行肝动脉导管治疗后常规护理。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分别检查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及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ALT、DBIL、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PT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脐血干细胞肝内移植治疗重症肝炎可显著改善患者肝脏合成功能,短期疗效肯定,且较为安全。
2010年43期 v.50;No.725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司晓青;马国明;李承明;辛琳琳;李文飞;
目的明确成人面颈部接触性皮炎患者的过敏原,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斑贴试验检查116例成人面颈部接触性皮炎患者的过敏原。结果 11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中斑贴试验阳性93例(80.2%),其中列前6位的过敏原分别是硫酸镍、甲醛、重铬酸钾、硫柳汞、芳香混合物和对苯二胺。结论斑贴试验是临床诊断面颈部接触性皮炎简单可靠的方法;可明确过敏原。
2010年43期 v.50;No.725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磊;郑桂敏;贾秀川;孙丽君;李芳;
目的提高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组)及30例骨关节炎患者(对照组)同时行双手3.0T MRI及直接数字成像(DR)X线检查,观察骨髓水肿、滑膜炎、骨侵蚀、肌腱炎、关节积液、骨赘形成及软组织肿胀情况。结果观察组3.0T MRI检查骨髓水肿、滑膜炎、肌腱炎及关节积液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DRX无法直接观察到上述征象,但软组织肿胀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3.0T MRI在老年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效果优于DRX,骨髓水肿、滑膜炎、关节积液及肌腱炎均是特异性检查征象。
2010年43期 v.50;No.725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纪文;陈次滨;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方剂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近期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0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1例,两组均予ACS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服用温阳益气方剂7~10 d。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随访1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益气方剂辅助治疗ACS可改善患者预后,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s-CRP水平有关。
2010年43期 v.50;No.725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霞;张少芹;贾梅;郄占军;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诊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组)和30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仪获得高频帧二维图像,使用二维应变软件检测左室短轴三个水平(二尖瓣、乳头肌、心尖)各节段心肌的峰值径向应变(SR)及应变率(SRs)。结果心梗组梗死节段峰值SR和SRs在乳头肌水平各节段心肌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而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只有前间隔、前壁、侧壁、后间隔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三个水平节段心肌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SRs、SR均与LVEF明显相关(r分别=0.608、0.375,P分别<0.01、0.05)。结论 STI能准确评价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可作为临床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一种更科学、更客观的方法。
2010年43期 v.50;No.725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亚非;于春艳;张鲁春;罗伟民;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及30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分别获取左室心尖长轴切面、四腔心切面和两腔心切面的高帧频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自动功能成像(AFI)测量各个心肌节段的二维应变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45例心肌节段基底部、中间部及心尖部相应节段心尖位长轴收缩峰值应变值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可敏感反映血流灌注减少引起的局部心肌收缩功能下降,有利于早期发现心肌缺血并提示亚临床型的左室收缩功能受损。
2010年43期 v.50;No.725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彭恒云;刘云;
目的探讨乳晕外缘切口经皮下隧道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对10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行乳晕外缘弧形切口经皮下隧道远距离肿瘤切除术,手术切口均使用医用生物胶黏合,术后随访1个月~2 a,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者对术后瘢痕、乳房形态的满意度。结果手术过程顺利,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89例获随访1个月~2 a,切口Ⅰ期愈合87例,患者对术后瘢痕、乳房形态满意度均为100%。结论经皮下隧道切除术用于乳腺良性肿瘤术后瘢痕纤细、隐蔽,存在明显的美容优势,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比,但应注意掌握手术适应证。
2010年43期 v.50;No.725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莫祥兰;
目的提高成人Still病性淋巴结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富于免疫母细胞型成人Still病性淋巴结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变组织免疫表型情况,原位杂交法检测病变组织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表达情况。结果 2例临床均表现为发热、咽痛、关节痛,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组织学改变为淋巴结副皮质区见成片的免疫母细胞样细胞及中等大淋巴细胞增生,淋巴滤泡萎缩;免疫表型为免疫母细胞样细胞表达CD3、CD45RO,部分表达CD30、上皮膜抗原(EMA),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CD56、CD20、CD79a和CD68均为阴性,EBER阴性。结论富于免疫母细胞型成人Still病性淋巴结病组织学改变酷似T细胞淋巴瘤,病理医师诊断时需结合临床、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点综合分析,以免误诊和漏诊。
2010年43期 v.50;No.725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晓明;张艳峰;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蛋白胶用于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后的效果。方法对32例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的食管癌患者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吻合,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吻合瘘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顺利,术后上、下切缘均无癌灶残留,病理诊断为鳞癌30例,腺癌2例。术后1例并发吻合口瘘,经换药等处理1周愈合,吻合口瘘发生率3.13%。患者出院时均可进半流质饮食。结论在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时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有助于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2010年43期 v.50;No.725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孙秀梅;高峰;李贵新;白冰玉;马长庚;张敏;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p53组20例、联合组26例、化疗组23例,p53组静脉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联合组予静脉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及FOLFOX4方案化疗;化疗组予FOLFOX4方案化疗。三组均治疗4周,判定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p53组及化疗组(P<0.05);p53组与化疗组临床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化疗组无1例出现发热,联合组、p53组发热发生率均为100%。p53组无1例出现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联合组、化疗组均出现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但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有较好效果,且较为安全,但化疗药物应于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滴注后72 h应用,避免对载体增殖缺陷腺病毒干扰。
2010年43期 v.50;No.725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尹成坤;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分成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33例,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CRP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8和TNF-α水平。结果血清CRP、IL-6、IL-18和TNF-α水平均为AMI组>UAP组>SAP组>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清CRP、IL-6、IL-18和TNF-α参与了冠心病发生、发展,联合检测上述四项指标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严重程度和稳定状态,可作为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并为冠心病的分型诊断提供依据。
2010年43期 v.50;No.725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锐;万雁雁;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其肺多层螺旋CT(MSCT)灌注参数的关系。方法对269例肺腺癌患者行MSCT肺灌注扫描,对灌注参数[血流量(BF)、强化峰值(PE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灌注参数与周围型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明显相关,BF和PEI随肿瘤分化程度减低而降低(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者BF和PEI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PTNM分期为Ⅰ、Ⅱ期者BF值明显低于Ⅲ、Ⅳ期者(P=0.001);术后转移或复发者BF值明显低于未转移或复发者(P=0.001)。结论周围型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MSCT肺灌注成像灌注参数明显相关,此为临床判断周围型肺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提供了依据。
2010年43期 v.50;No.725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叶航;郝大鹏;
目的提高颈动脉间隙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动脉间隙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MRI表现:颈动脉体瘤呈分叶状,边界清楚,纵向生长,有特征性血管流空信号,分离并包绕颈内、外动脉;颈静脉球瘤呈不规则形,边界不清楚,斜行生长,有特征性血管流空信号;神经鞘瘤呈梭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纵向生长,呈不伴血管流空的混杂信号,分离颈动、静脉;脑膜瘤呈哑铃形,边界清楚,纵向生长,呈均匀等信号伴脑膜尾征,包绕颈内动脉。CT表现:颈动脉体瘤和颈静脉球瘤致颈静脉孔边缘呈虫蚀状骨质破坏;神经鞘瘤致颈静脉孔边缘光整,无骨质破坏;脑膜瘤致颈静脉孔边缘呈渗透性骨质硬化。DSA表现:颈动脉体瘤和颈静脉球瘤呈明显肿瘤染色,神经鞘瘤呈轻度肿瘤染色。结论颈动脉间隙占位病变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影像学检查可对病变做出定位、定量和定性诊断;MRI可作为非创伤性检查首选,对累及颈静脉孔的肿瘤可行CT检查,诊断不明确时可行DSA检查。
2010年43期 v.50;No.725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菲;查清;王有胜;
目的探讨地榆升白片治疗妇科肿瘤化疗中白细胞减少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20例妇科肿瘤化疗过程中出现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及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口服地榆升白片;对照组口服利血生片。30 d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查血常规,观察白细胞变化。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30、60 d时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服药1周症状即开始好转,2~3周后症状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服药4周后部分症状方能缓解。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30、60 d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90.83%,对照组分别为65.00%、76.00%,P均<0.05。结论地榆升白片治疗妇科肿瘤化疗中白细胞减少症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2010年43期 v.50;No.725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侯彦杰;丁慧勇;
目的提高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选取30例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其中Ⅰ区骨折14例,Ⅱ区骨折14例,Ⅲ区骨折2例。Ⅰ区骨折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术后常规预防用抗生素3 d,4周后拆除石膏,拔除克氏针,行患足功能锻炼;Ⅱ区骨折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术,Ⅲ区骨折及合并距骨骨折、开放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均常规预防用抗生素3 d,2周拆线,6~8周视骨折愈合情况逐渐锻炼负重行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30例在6~10周获骨性愈合。参照美国足踝矫形协会标准,中前足评分为80~100分。结论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一旦确诊应积极行手术治疗,稳定固定,尽早达到解剖复位,恢复踝关节功能。
2010年43期 v.50;No.725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红;黄艳丽;袁兵;徐静;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卵泡穿刺术加人工授精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不孕者的效果。方法对拟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卵泡穿刺术加人工授精的25例LUFS患者(观察组)行26个周期卵泡监测,在卵泡直径≥18 mm时,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 000 U,并在34~36 h后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卵泡穿刺术加人工授精;对18例确诊LUFS未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卵泡穿刺术患者(对照组)行18个周期卵泡监测,卵泡直径≥18 mm时,肌注HCG 10 000 U,分别于24、48 h监测卵泡破裂情况,并指导同房。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受孕成功率分别为30.77%、16.67%(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卵泡穿刺术配合人工授精是治疗LUFS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后受孕成功率高。
2010年43期 v.50;No.725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栗向明;刘海春;姬凌飞;王传生;
目的探讨椎间小关节植骨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对43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在完成复位和内固定后,将所切除的自体椎板和棘突骨片行小关节V型截骨及小关节突间植骨术。术后采用CT和X线检查评估脊柱融合情况。结果 43例患者中40例确定为骨性融合,3例未融合。结论小关节部位植骨符合脊柱融合的生物力学原理,操作安全,使用方便,用于胸腰椎骨折效果确切。
2010年43期 v.50;No.725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娟;陈雄;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在前置胎盘期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期待治疗的前置胎盘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及对照组28例,观察组先静注盐酸利托君5μg/min,逐渐加量至35μg/min,至宫缩消失、阴道出血停止后改口服,维持至36周。对照组静脉用硫酸镁10 g+5%葡萄糖溶液500 ml,至宫缩抑制、阴道出血停止后继续维持12 h。比较两组12、24 h阴道出血停止率、保胎成功率、平均延长孕周时间、妊娠至足月百分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1 min 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12、24 h除妊娠至足月百分率外,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均可有效抑制宫缩,二者效果相当,但前者起效快、控制出血效果好、延长孕周时间长。
2010年43期 v.50;No.725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方邦骞;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S)复发的相关因素,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对320例首次FS患儿随访2~5 a,将80例复发FS患儿设为观察组,240例无复发患儿设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复发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显著性变量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行危险因素多元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2个因素与复发有关;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主要复发高危因素,分别为首次发作年龄小、低体温、生活环境差、复杂型惊厥、异常围产史。结论 FS复发率较高,少数可转为癫痫,在对首次高热惊厥患儿尽快采取积极降温措施的同时,应行复发危险因素评估,重视有复发危险因素患儿的观察,必要时采用间歇短程用药,以防多次复发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
2010年43期 v.50;No.725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西睦;孙晓慧;喻广娟;丁志远;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西沙必利和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38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A组45例、B组46例、C组47例,分别予多潘立酮口服、西沙必利口服和小剂量红霉素静滴治疗,至达足量喂养停药;观察三组达足量喂养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A、B、C组达足量喂养时间分别为(8.5±2.1)、(6.1±1.8)、(5.9±1.9)d,B、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短于A组(P均<0.05);疗程结束后三组肝功能及心电监护指标均无异常,4例反复呕吐所致胃黏膜损伤性消化道出血均经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或西沙必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优于多潘立酮,但后者安全性高。
2010年43期 v.50;No.725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姜雯;郝伟;张风芝;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最佳营养支持方式。方法将同期收治的4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予SAP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对照组行完全肠外营养(TPN);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后第3、7、10天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两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水平,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DAO及D-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尤以腹胀、腹泻发生率为著(P<0.05)。结论 SAP患者行早期EN+PN有利于促进肠黏膜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优于TPN。
2010年43期 v.50;No.725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