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燃煤型氟中毒大鼠睾丸组织中SCF mRN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肖跃海;孙发;石家齐;谷江;李崇斌;谢春;夏曙华;

    目的观察睾丸干细胞因子(SCF)在燃煤型氟中毒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后三组为染毒组),各5只。除对照组外,余各组均喂饲含不同比例的燃煤型氟中毒病区煤烘玉米的饲料,制作燃煤型氟中毒动物模型。90 d后,取大鼠睾丸,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睾丸支持细胞的超微结构,用RT-PCR法检测睾丸组织中SCF mRNA。结果氟中毒模型成功建立。电镜观察可见染毒组睾丸组织中支持细胞核高度畸形染色质边集,胞质空泡化,初级溶酶体增多。低、中、高氟组睾丸组织SC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1±0.05、0.68±0.01、0.49±0.02,均低于对照组的0.73±0.03(P分别<0.05、0.01、0.01);低、中、高氟组睾丸组织中SCF mRNA表达依次降低(P均<0.05)。结论燃煤型氟中毒能降低大鼠睾丸组织中SCF mRNA表达;其SCF mRNA下调和睾丸支持细胞损伤在氟中毒所致生精障碍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2010年46期 v.50;No.72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前列腺癌组织中Ob-R和STAT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徐健;白铁男;胡海龙;韩瑞发;杨光华;

    目的观察瘦素受体(Ob-R)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PCa(PCa组)、22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PIN组)、2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BPH组)组织中Ob-R和STAT3。结果在BPH、PIN和PCa组中,Ob-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00%(14/25)、72.73%(16/22)、90.24%(37/41),PCa组与BPH组比较,P<0.01,余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STAT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15/25)、81.82%(18/22)、87.80%(36/41),PCa组与BPH组比较,P<0.01,余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Ob-R的表达与PCa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关,STAT3的表达仅与PCa病理分级有关(P<0.05)。Ob-R与STAT3表达呈正相关(r=0.689 7,P<0.01)。结论 PCa组织中Ob-R和STAT3呈高表达。Ob-R和STAT3可作为判断PCa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2010年46期 v.50;No.728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膀胱癌组织中Livin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高伟兴;王志祥;张立国;康绍叁;刘健;王磊;曹凤宏;李晓强;

    目的观察膀胱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膀胱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Livin,分析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Livin在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45/69),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不表达;Livin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病灶数量无关(P>0.05),与肿瘤的复发有关(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Livin呈高表达,其可作为膀胱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2010年46期 v.50;No.728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MTS/PMS法在膀胱癌原代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中的应用(附29例报告)

    张天禹;张琳刚;覃展偶;高漓;

    目的观察新型甲臜化合物(MTS)/吩嗪硫酸二甲酯(PMS)法检测原代培养的膀胱癌细胞对羟基喜树碱(HCPT)、吡柔比星(THP)、丝裂霉素C(MMC)的敏感性。方法取29例手术切除的膀胱癌新鲜组织标本,采用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培养膀胱细胞,取原代培养的膀胱癌细胞用MTS/PMS法进行HCPT、THP、MMC药敏性检测。结果 29例膀胱癌原代细胞标本中有27例获得药敏结果,可评价率为93.1%。HCPT抗癌活性最强(P<0.05),MMC耐药性最强(P<0.05)。结论 MTS/PMS法是检测原代培养的膀胱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良好方法。

    2010年46期 v.50;No.728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Nodal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李又空;周家杰;张先觉;杨光华;丁坤;王建国;朱敏;

    目的观察胚胎成形素Nodal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下称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分别检测17例膀胱癌组织及6例膀胱正常组织中Nodal蛋白及mRNA。17例膀胱癌病理分级:Ⅰ级5例、Ⅱ级7例、Ⅲ级5例;TNM分期:Ta期7例、T1期6例、T2~T4期4例。结果正常膀胱组织中没有检测到Nodal蛋白、mRNA的表达,17例肿瘤组织均存在Nodal蛋白及mRNA的阳性表达;且Nodal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其分级、分期越高,Nodal表达亦越强,Ⅲ级>Ⅱ级(P<0.05)>Ⅰ级(P<0.01),T2~T4期>T1期>Ta期(P均<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Nodal蛋白、mRNA呈高表达,其表达强弱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Nodal有望成为膀胱癌早期检测及治疗的重要靶点。

    2010年46期 v.50;No.728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汉族人群单核甘酸多态性与前列腺癌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杨亚东;郭海滨;李丽娜;张恩璐;

    目的观察在欧美人群中与前列腺癌(PCa)高度相关的3个基因变异位点rs6983561、rs16901979、rs1447925与我国汉族人PC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国汉族PCa患者(PCa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各120例,采用直接测序法对其rs6983561、rs16901979、rs144792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进行检测,分析这3个位点SNP与PCa风险关联性。结果 rs6983561C、rs16901979A等位基因与PCa风险无关联性(OR值分别为1.19、1.13,P均>0.05),rs1447295A等位基因与PCa风险有关联性(OR=1.63,P<0.05)。结论我国汉族人群中rs1447295A等位基因与PCa有关联性,rs1447295A等位基因携带者PCa风险增加。

    2010年46期 v.50;No.728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Tadenan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膀胱组织中NGF及P物质表达的影响

    张贵旺;史本康;王平;刘屹立;李永智;

    目的探讨Tadenan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膀胱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P物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糖尿病组(10只)、治疗组(10只)、药物组(6只)。糖尿病组和治疗组大鼠先制作成糖尿病模型。饲养4周后,治疗组及药物组大鼠给予Tadenan 100 mg/(kg.d),溶于2 ml花生油中经胃管注入;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大鼠给予同等剂量花生油赋形剂。以上动物共饲养8周。8周后处死,完整切取膀胱组织。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法、ELISA法检测膀胱组织中NGF、P物质。结果糖尿病组NGF、P物质明显降低(P均<0.05);与糖尿病组相比,治疗组NGF及P物质显著升高(P<0.05)。结论 Tadenan可增加膀胱组织中NGF及P物质表达,推测这是Tadenan对糖尿病膀胱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

    2010年46期 v.50;No.728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地区宫颈癌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

    叶健;党裔武;刘琼东;魏薇;徐春兰;陈罡;李云娟;罗殿中;

    目的观察基因芯片技术对宫颈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检测的可行性,探讨广西地区宫颈癌患者HPV感染情况及其亚型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63例宫颈癌组织标本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HPV总感染率为95.1%,其中鳞癌131例,HPV阳性率为98.5%;腺癌分别为32例和81.3%(P<0.05)。鳞癌最常见的感染亚型是HPV16(78.6%),其次是HPV18(11.5%)、HPV59(5.3%)、HPV58(3.1%)、HPV33(3.1%)、HPV31(3.1%);腺癌最常见的亚型是HPV18(59.4%),其次是HPV16(21.9%)、HPV52(6.3%)、HPV35(3.1%)。鳞癌患者单一感染106例(82.2%),双重感染27例(17.8%);腺癌患者分别为22例(84.6%)、4例(15.4%);均未见三重及以上多重感染。结论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分型简便、高通量。广西地区宫颈癌中HPV感染率极高,其中鳞癌中以HPV16最常见,腺癌中以HPV18最常见。

    2010年46期 v.50;No.728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人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唐晓磊;何素辉;梁晓东;陈章权;

    目的构建人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MC-Chy)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MC-Chy基因的质粒pDEST17/CM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融合有免疫球蛋白κ链信号肽的人MC-Chy基因,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通过PCR、酶切和DNA测序鉴定。结果 PCR扩增出免疫球蛋白κ链融合人MC-Chy基因,DNA序列测定结果显示目的基因片段正确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结论成功构建了人MC-Chy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重组类糜蛋白酶的制备及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0年46期 v.50;No.728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片段弓技术联合改良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

    王玉玲;孔凡芝;于晓东;王春玲;

    目的观察片段弓技术联合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在替牙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中的矫治效果。方法对14例替牙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先在上颌采用片段弓技术,再重建关系,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评价疗效。结果矫治后所有患者磨牙关系及尖牙关系均达到中性关系,覆、覆盖正常,面部外观明显改善。下颌骨向前调位,下面高增加。结论片段弓技术和改良Twin-block矫治器联合应用治疗替牙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效果理想。

    2010年46期 v.50;No.728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柏硝祛毒洗剂治疗肛周湿疹60例

    王冬青;荀绍山;张然然;

    <正>2007年1月~2009年5月,我院采用自制柏硝祛毒洗剂治疗肛周湿疹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肛周湿疹120例,男54例,女66例;年龄17~68岁,平均54岁;病程0.5~5 a;急性湿疹32例,慢性湿疹56例;肛门瘙痒症13例,肛门皮肤炎9例,肛门白斑病10

    2010年46期 v.50;No.728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肾结核38例误诊原因分析

    霍建武;

    <正>1988年8月~2009年8月,我们共收治肾结核患者92例,其中38例误诊。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11例;年龄19~54岁。均为单侧肾结核。临床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29例,无痛性血尿8例,腰痛11例,发烧4例,腹部包块4例,附睾肿大2

    2010年46期 v.50;No.72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84例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体会

    李朝霞;周丽萍;

    <正>随着妇女绝经时间的延长,宫内节育器(IUD)取出难度增加,并发症相应增多。2006年10月~2009年1月,我们为84例绝经后妇女取出IUD,其中80例一次成功。现报告如下。

    2010年46期 v.50;No.72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的检测

    冯新;井源;赵铁英;

    <正>踝肱指数(ABI)是踝动脉(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是诊断外周动脉病(PAD)的最佳指标。笔者对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ABI进行了测算,观察其周围血管病的发病情况。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患者146例,男79例、女67例,年龄50~70岁,糖

    2010年46期 v.50;No.728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8例中老年人运动膝关节损伤MRI检查结果分析

    费亚军;

    <正>膝关节是人体内结构最复杂、活动最大的负重关节,中老年人膝关节运动障碍在临床较常见。2008年1~12月,我们对38例中老年人膝关节运动障碍者行低磁场MRI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10年46期 v.50;No.728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可调式钛合金聚髌器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67例疗效分析

    樊洁;

    <正>粉碎性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如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可能会引起关节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2005~2009年,我们采用可调式钛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6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10年46期 v.50;No.728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切口搔刮治疗腋臭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

    胡亚兰;张克勇;任国庆;李楠;李倩;胡亚欣;

    <正>2006年1月~2010年2月,我们采用沿腋皱纹平行小切口加搔刮治疗腋臭142例,效果满意,但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现报告如下并分析其并发症发生原因。资料与方法:本组9例中男8例,女1例;年龄16~42岁。9例均曾用外擦药治疗,1例曾接受过激光治疗。效果

    2010年46期 v.50;No.728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27例效果观察

    杨世民;蒋振刚;

    <正>胸腰段椎体是脊柱外伤骨折的多发部位,骨折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椎体骨折表现为压缩变形、高度丢失、后凸畸形。2005~2008年,我们对27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2010年46期 v.50;No.728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改良简易腹膜外剖宫产120例分析

    李瑞琴;

    <正>2008~2009年,我院行改良简易腹膜外剖宫产120例,同期行传统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100例,并作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0例行改良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患者(改良组)的年龄为21~32岁,初产妇112例,经产妇8例;临产者89例,尚未临产者31例,其中有3例分别为34、35、36周妊

    2010年46期 v.50;No.728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舒利迭吸入配合呼吸肌锻炼治疗稳定期COPD26例

    侯小华;程爱斌;张蕴丽;董伟芹;

    <正>2008年2月~2009年4月,我们采用舒利迭(即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联合呼吸肌功能锻炼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4例COPD患者,男42例,女32例;年龄45~70岁;病程5~45 a;均符合2007年制定的COPD诊治指

    2010年46期 v.50;No.728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去甲斑蝥素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40例

    李宗宪;刘秀萍;刘厚强;

    <正>FOLFOX4方案是治疗晚期大肠癌的常用方案,但不良反应较多。2005年6月~2010年2月,我们采用去甲斑蝥素片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4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晚期大肠癌80例,男62例、女28例,中位年龄56岁;均经电子肠镜、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临床分期为

    2010年46期 v.50;No.728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42例

    朱福明;冯玉芳;陈美娟;刘冬香;王洪波;

    <正>2003年~2009年,我们对4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38例,女4例;年龄18~70岁,平均45.2岁。均以单侧鼻塞为主要症状,病程1~15 a。伴鼻出血、流脓涕、头痛者22例,伴溢泪者4例,上颌区麻木2

    2010年46期 v.50;No.728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76例

    袁晓林;缪惠东;沈锋;刘海涌;

    <正>2002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7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6例中,男44例、女32例,年龄25~71岁;左侧结石29例,右侧结石42例,双侧结石5例;结石直径0.2~2.1 cm,平均1.3 cm;有体外震波碎石史6例。并发

    2010年46期 v.50;No.728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短篇与个案

  • 右额叶淋巴瘤合并侧裂区血肿1例报告

    袁宜荣;漆平芳;李伯和;黄国兵;谢德斌;

    <正>患者女,59岁,因头痛、头昏约1个月,加重15 d伴呕吐,于2008年10月22日入院。查体:GCS 15分,嗜睡,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 a,脑梗死史3 a。入院前6 d当地医院CT检查示右额叶占位病变,右侧裂区高密度影。入院前2 d本院MRI检查示右额叶占位病变,考

    2010年46期 v.50;No.728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膀胱穿刺造瘘术致肾破裂1例报告

    李晓刚;刘炳辰;金铁雄;

    <正>患者男,40岁,外伤致T5以下躯体瘫痪5 a,依靠腹压自行排尿。因长期、反复尿路感染于2008年9月入院。查体:消瘦、贫血貌,T5以下肢体无痛觉。外周血Hb 80 g/L,BUN10.5 mmol/L,Cr 225.5μmmol/L;排尿后泌尿系超声提示双肾重度积水,右侧为重,双输尿管扩张,膀胱中度充盈10 cm

    2010年46期 v.50;No.728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头孢匹胺与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王艳菊;

    <正>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经过细心观察,发现使用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时,输注完毕更换头孢匹胺(商品名:抗力欣)时,在输液器莫菲滴管内立即出现白色混浊液,可见絮状物,立即更换输液器,重新输注,未出现混浊现象。因疑存在药物配伍禁忌,故进行以下实验:头孢匹胺与甲磺酸帕珠

    2010年46期 v.50;No.728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压氧治疗后脑出血1例报告

    王满;张克勇;王立民;赵力学;

    <正>患者男,23岁。因外伤后意识不清1 h于2010年3月11日入院。患者1 h前不慎将直径1 mm的铁丝从左眼外侧刺入颅内,深约10 cm,随之出现昏迷、呕吐。入院查体:浅昏迷状态。左眼球外侧有一长2 mm的伤口,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四肢有自主活动。颅脑CT检查示左侧

    2010年46期 v.50;No.728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改良肾盂癌根治术后切口种植转移1例报告

    田升日;金铁雄;董秀哲;朴敏虎;

    <正>患者男,67岁。因右腰部肿物13个月于2009年12月入院。13个月前,患者偶然发现右腰部肿物,约鸡蛋大,在当地医院穿刺抽出淡黄色透明液体,彩超检查后诊断为皮下囊肿。未予以任何治疗。以后肿物逐渐增大,出现右腰部发胀感。无发热、腰痛,体质量无减轻。19个月前因右肾盂癌

    2010年46期 v.50;No.728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炎症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报告

    任立新;郭文香;

    <正>患者女,45岁,因间断左侧腰腹部疼痛5个月余于2009年6月入院。5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及腰背部疼痛,逐渐加重,向左下腹放射。不伴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当地医院按腰肌劳损治疗后不见好

    2010年46期 v.50;No.728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缺血预处理与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对比观察

    江志强;鲍健;王茂龙;孙扬;孙立江;

    目的比较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45 min)再灌注模型。将2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缺血再灌注(IR)、缺血预处理(IP)及缺血后处理(IPo)组,各6只。IP组于缺血前给予3周期的8 min缺血、5 min再灌注,IPo组于缺血后(再灌注前)给予6周期的10 s再灌注、10 s缺血。24 h后观察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NO;取肾脏组织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与IR组相比,IPo组及IP组血清Cr、BUN、NO和MDA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中SOD、MDA水平升高(P<0.05);IPo组与IP组相比,以上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P和IPo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都有保护作用,二者保护作用无区别。

    2010年46期 v.50;No.728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臭氧水对软组织创面愈合的影响

    李宗玉;蔡锦方;曹学成;

    目的观察臭氧对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40只,于大鼠背部制作直径2 cm的创面。随机分为A、B组,各20只,分别予以臭氧水和NS负压冲洗引流。利用直尺测量结合照相技术测定创面面积。结果 A组经臭氧水负压冲洗后创面局部无渗出、肿胀、发红,创面面积为(1.79±0.84)cm2明显小于B组的(2.54±0.11)cm2(P<0.01)。结论臭氧水局部负压冲洗引流创面可促进创面愈合。

    2010年46期 v.50;No.728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含蟾酥胶囊血清诱导人肝癌细胞株凋亡及机制探讨

    顿爱社;张春菊;吕伯实;刘帅;侯海峰;吕方启;

    目的观察含蟾酥胶囊(CC)血清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BEL-7402加入含不同浓度CC血清,分别孵育24、48 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测算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算细胞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其DNA梯状条带;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中Bcl-2表达变化。结果与不加CC血清比较,加入含CC血清的BEL-7402呈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生长抑制率、凋亡率升高;孵育48 h时,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DNA梯状条带;细胞Bcl-2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CC可以诱导BEL-7402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Bcl-2表达有关。

    2010年46期 v.50;No.728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Id4因子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吴剑;史子敏;朱安义;洪振东;雷瑛;李里香;

    目的观察分化抑制因子4(Id4因子)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肾透明细胞癌(肾癌组)、10例癌旁(癌旁组)和10例正常肾组织(正常组)中Id4因子,并分析其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肾癌组Id4因子阳性表达率为70%,明显高于癌旁组的30%和正常组的20%(P均<0.05);Id4因子的阳性表达率随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TNM分期的增高而增加,但P>0.05。结论 Id4因子在肾透明细胞癌的组织中表达增强,可能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2010年46期 v.50;No.728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膀胱憩室癌的诊断及治疗(附15例报告)

    马春磊;徐勇;刘冉录;张志宏;谢晓强;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膀胱憩室癌的临床资料。15例均行B超和膀胱镜检查,其中5例膀胱镜下活检成功。15例中行经尿道膀胱憩室肿瘤电切术4例,膀胱部分切除术5例,根治性膀胱全切术5例,单纯性膀胱造瘘术1例。行经尿道膀胱憩室肿瘤电切术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均给予膀胱内灌注化疗。腺癌患者术后辅以化疗,混合癌患者术后辅以化疗加放疗。结果病理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9例、鳞癌3例、腺癌2例、混合癌1例。T1期6例,T3a期5例,T3b期3例,T4期1例。7例分别于术后6、8、9、11、18、23、24个月死于肿瘤多器官转移,3例分别死于心肌梗死、脑出血、肾功能衰竭,5例随访6~72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膀胱憩室癌确诊应首选膀胱镜检及活检。对Ta期、T1期G1级、T1期G2级的移行细胞癌,行膀胱肿瘤电切并术后化疗药物膀胱灌注和密切随访,可使大部分患者达到长期无瘤生存。对T3期的移行细胞癌患者以及所有非移行细胞癌患者应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必要时辅以放化疗。

    2010年46期 v.50;No.72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体外热疗联合前列安栓局部应用、舍尼通口服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董琛琛;孔潇潇;严春寅;侯建全;浦金贤;温端改;李纲;

    目的观察体外热疗联合前列安栓直肠置入、舍尼通口服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ⅢA型前列腺炎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40例。A组采用单纯体外热疗,B、C、D组分别采用热疗联合前列安栓直肠置入、热疗联合舍尼通口服及热疗联合前列安栓直肠置入+舍尼通口服治疗。均治疗4周后随访,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炎患者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四组患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均降低(P均<0.01)。B、C、D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均<0.01),D组最高(P<0.05)。各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体外热疗联合前列安栓直肠置入、舍尼通口服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2010年46期 v.50;No.728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刘凯隆;谷军飞;张勇;任立新;黎玮;王晓路;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2例早期肾肿瘤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肿瘤直径(2.5±0.8)cm。结果 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为(137.9±31.1)min。2例未阻断肾蒂,10例单纯阻断肾动脉,热缺血时间为(34.4±7.5)min,术中出血(122.1±47.3)ml,术后住院(11.8±3.1)d。术后无出血、漏尿等并发症。病理检查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肾透明细胞癌10例,切缘均为阴性。随访5~14个月,患肾功能正常,肿瘤无局部复发、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直径≤4 cm的早期肾肿瘤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2010年46期 v.50;No.728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结核疗效观察

    陈江英;朱绍兴;江玮;许恩赐;蔡伟忠;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腹腔镜无功能结核肾切除术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肾结核6例,右肾结核12例。均行后腹腔镜无功能肾切除术,术中用3个Hem-o-lock分别夹闭肾动静脉后剪断,近心端保留2个Hem-o-lock,于肾包膜外完整切除肾脏。结果 1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用时90~200 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50~450 ml,平均120 ml,无输血。术后切口愈合好,随访3~57个月,无结核复发、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结核安全、有效。

    2010年46期 v.50;No.728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低温肾蒂阻断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32例

    杨立新;马凤巧;朱清;张立华;

    目的探讨低温肾蒂阻断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对实施低温肾蒂阻断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32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低温肾蒂阻断对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手术的作用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32例中,成功行保留肾单位手术30例,肾蒂阻断时间为(35±10)min;改行根治性肾脏切除术2例。术中未输血、术后无继发出血及漏尿。平均随访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采用低温肾蒂阻断方法,可以满足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治疗小肾癌的手术要求,对于术中操作及术后并发症预防具有明显优势,手术操作方便、安全,疗效满意。

    2010年46期 v.50;No.728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经尿道选择性钬激光烧灼术与电切术治疗输尿管囊肿对比观察

    葛广成;李中兴;冯瑞;沈斌;吴丹;王星;

    目的比较经尿道选择性钬激光烧灼术和电切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疗效,探讨经尿道选择性钬激光烧灼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方式对32例输尿管囊肿患者分别采用经尿道选择性钬激光烧灼术(A组)和电切术(B组)治疗,各16例,比较两组治愈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A组治愈率和治疗有效率分别比为81.3%、93.8%,B组分别为25.0%、37.5%(P<0.01);B组术中3例发生前列腺电切综合征,闭孔神经放射等并发症,A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囊肿宜选用经尿道选择性钬激光烧灼术治疗。

    2010年46期 v.50;No.728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性核素~(89)Sr静脉应用治疗前列腺癌转移性骨痛疗效观察

    贾东升;杨全成;王彤;郑杰;车梓;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性骨痛的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对16例未接受过放疗的晚期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性疼痛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结果治疗后3、6、9个月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1.3%、87.5%、100%,骨转移灶由治疗前的72个减少为治疗后的58个,出现轻度造血功能抑制5例。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性核素89Sr联治疗前列腺癌转移性骨痛安全、有效。

    2010年46期 v.50;No.728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输尿管镜下D-J管逆行置入治疗输尿管口周围膀胱肿瘤

    宋旻;于年强;张冰;高振利;王琳;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输尿管镜下D-J管逆行置入治疗输尿管口周围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16例输尿管口周围膀胱肿瘤患者均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输尿管镜下D-J管逆行置入治疗。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3 min。术中出血56 ml,无输血者。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随访10~58个月,平均28.9个月,复发3例,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再未复发,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有2例输尿管轻度反流,术后1 a有1例输尿管轻度反流。无输尿管口狭窄发生,同侧肾功能无影响。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输尿管镜下D-J管逆行置入治疗输尿管口周围膀胱肿瘤有效、安全。

    2010年46期 v.50;No.728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900例

    郑景存;姜宁;王国增;石泉;贺伟;赵玉隆;章璟;顾燕;马杰;单哉;杨芳;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9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上段结石260例、中下段640例,结石0.6 cm×0.4×0.5 cm~2.2 cm×1.2 cm×0.8 cm大)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果 2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原位单次碎石成功220例(86.2%);64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中,单次碎石成功624例(97.5%)。40例结石回漂至肾盏内,留置双J管后改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碎石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34 min。无输尿管黏膜严重穿孔、撕脱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1 d。术后平均随访3个月,结石排净率为98%(882/900)。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好、安全,可作为治疗输尿管结石,尤其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2010年46期 v.50;No.728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睾丸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贾梦瑞;崔力扬;史玉洁;王文刚;

    目的总结原发性睾丸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原发性睾丸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睾丸肿瘤临床表现以睾丸无痛性肿大为主。行手术治疗并辅以放化疗。术后病理检查示精原细胞瘤27例,畸胎瘤6例,胚胎癌4例,混合生殖细胞瘤2例,淋巴瘤2例,横纹肌肉瘤1例。39例术后随访2.5 a,死亡3例。结论患者自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阴囊超声是诊断的首选方法,CT、MRI对诊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根据其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法。

    2010年46期 v.50;No.728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沙唑嗪联合复方金钱草治疗女性患者双J支架管相关症状临床观察

    黄霆;王林辉;高小峰;周铁;孙颖浩;

    目的观察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联合复方金钱草颗粒治疗女性患者双J支架管相关症状的疗效。方法将80例双J支架管置入术后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4 mg/d)和复方金钱草颗粒(3 g/次、3次/d),共4周。4周后采用输尿管支架症状问卷(USSQ)调查支架管相关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尿急、尿频、夜尿增多等排尿症状评分及身体疼痛症状、一般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联合复方金钱草颗粒对女性患者双J支架管相关症状的治疗效果确切、安全。

    2010年46期 v.50;No.728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226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分析

    张波;马勇;苗发陈;时启标;任庆芹;

    目的总结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26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89例行CT检查,均确诊;37例行B超急诊检查,确诊31例。6例入院后立即实施抢救,死于多发创伤、失血性休克;余220例中予以绝对卧床、止血、预防感染等非手术治疗116例,手术治疗104例(其中肾切除术52例、肾修补术38例、肾部分切除术14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闭合性肾损伤诊断应首选CT检查,彩色B超为辅助诊断。应根据伤情选择治疗方法。

    2010年46期 v.50;No.728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MTX联合中药口服治疗植入性胎盘疗效观察(附20例报告)

    蔡平平;王谢桐;李克勤;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腹胎盘组织局部注射氨甲蝶呤(MTX)配合口服中药逐盘颗粒治疗植入性胎盘的疗效。方法将36例植入性胎盘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16例。均在超声引导下经腹向植入的胎盘组织内注射MTX,A组加服逐盘颗粒,1个月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B组的62.50%(P<0.05);A组血清β-HCG降至正常时间为(41.92±31.56)d,胎盘排出时间为(34.21±9.46)d,注射MTX(1.50±0.69)次;B组分别为(67.31±42.95)d、(51.62±11.45)d、(2.19±0.83)次(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腹胎盘组织局部注射MTX配合口服逐盘颗粒治疗植入性胎盘效果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2010年46期 v.50;No.728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组织的影响

    满冬梅;王福玲;郭金凤;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组织的影响。方法健康初产妇53例,其中阴道分娩32例(A组),选择性剖宫产21例(B组),分别于妊娠晚期和产后3、6个月用盆腔器官脱垂(POP)量化分期(POP-Q)分度法评测其POP程度。≥Ⅰ度者为患病者。结果 A组妊娠晚期及产后3、6个月时POP患病率分别为34.38%、68.75%、62.50%,与妊娠晚期比较,产后3、6个月患病率增加(P<0.05),以产后3个月时POP患病率最高(P<0.05)。B组妊娠晚期及产后3、6个月时POP患病率分别为33.33%、38.10%、28.57%,与妊娠晚期比较,患病率增加不显著(P>0.05)。B组产后3、6个月时的POP患病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后盆底组织均有影响,选择性剖宫产可以降低产后早期POP患病率。

    2010年46期 v.50;No.728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PDGF、TGF-β、TIMP-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刘秀玲;申爱荣;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宫腔粘连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60例宫腔粘连患者(观察组)及30例非宫腔粘连患者(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PDGF、TGF-β及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中PDGF、TGF-β及TIMP-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粘连者又高于轻中度粘连者(P<0.05)。结论 PDGF、TGF-β及TIMP-1的高表达导致子宫纤维增殖活跃,这可能与宫腔粘连的发生发展有关。

    2010年46期 v.50;No.728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及意义

    李树锋;吕红伟;陈猛;张文强;彭大勇;

    目的评价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生物力学结果,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则成人干燥髋骨标本10对。通过测量髋臼前柱不同截面,确定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的进针点、进针方向、螺钉直径和长度。采用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髋臼前柱骨折患者17例。结果耻骨螺钉进针点位于耻骨嵴中点下方(8.5±0.5)mm处,螺钉长度(71.1±5.7)mm,直径(8.1±0.6)mm;髋臼螺钉进针点位于耻骨前缘闭孔嵴上,距耻骨结节(25.5±2.3)mm,螺钉长(86.8±6.2)mm,直径(9.8±1.0)mm。17例患者疗效满意。结论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技术固定稳定、可靠,治疗髋臼前柱骨折安全、有效,且创伤小、便于操作。

    2010年46期 v.50;No.728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技术对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的影响

    孟斌;杨惠林;黄晨;梅昕;王根林;唐天驷;

    目的观察手术技术对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疗效的影响。方法对86例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同种型号单球囊双侧扩张PKP治疗。其中采用标准PKP者(SS组)52例,采用非标准PKP者(NS组)34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均根据VAS、椎体恢复高度和Cobb角的矫正度评估手术疗效,同时比较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或消失。SS组术后VAS为2.7分,椎体前缘高度恢复25.4%±12.7%,Cobb角矫正12.4°±10.5°,椎体骨水泥灌注量为(4.85±1.42)ml,骨水泥渗漏率为3.2%(主要渗漏至椎体血管内);NS组分别为3.1分、24.5%±13.9%,10.9°±10.2°、(4.45±1.33)ml和29.1%(主要渗漏至椎体周围、椎间隙和血管内等)。两组比较,除VASP>0.05外,余P均<0.05。结论遵循标准手术操作规范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2010年46期 v.50;No.728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小儿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宋建立;方川;崔增学;史彦芳;袁宇;

    目的分析<5岁患儿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5岁患儿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资料。CT检查示局灶性脑梗死37例、弥漫性脑梗死19例,急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3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局灶性脑梗死患儿均采取保守治疗,给予扩血管活血治疗及小剂量脱水剂、脑细胞保护药,癫痫者予以抗癫痫药物治疗。弥漫性脑梗死伴有严重意识障碍患儿中,行开颅手术15例,余4例予以保守治疗,对于保守治疗及术后患儿均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治疗,同时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恢复期配合高压氧治疗,对肢体偏瘫患儿配合中医针刺治疗。结果 56例中轻度颅脑损伤29例,中重度颅脑损伤27例。56例预后良好32例、中残7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2例。结论 <5岁小儿外伤性脑梗死多为局限性梗死。患儿一般为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临床表现为轻微头外伤后引起一侧肢体急性瘫痪,伤后意识障碍一般较轻,无明显颅压增高表现。弥漫性脑梗死多发生于较重的头颈部外伤,伤后意识障碍较重,CT表现弥漫性脑缺血改变多伴有颅内出血或脑挫裂伤,为中重型颅脑外伤,病死率、致残率高,多预后不良。早期给予激素、钙离子阻断剂及扩血管治疗是降低患儿病死率、减少致残率的关键。

    2010年46期 v.50;No.728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瘫早期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分析

    王雄伟;邢细红;汪雷;赵平;董元训;邓远国;胡火军;王旭光;

    目的观察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瘫患者早期皮质激素(下称激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瘫患者82例中,早期(入院后立即给予)激素治疗者40例(A组),常规(入院后发现面瘫后给予)激素治疗者42例(B组)。两组激素治疗时间均为1周,余治疗相同。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及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法评定疗效。结果 A组出现迟发性面瘫患者比B组平均晚3 d,根据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法,发生Ⅱ级及以下面瘫者为62.50%,高于B组的31.00%(P<0.05);出院时Ⅱ级及以下面瘫者为92.50%,高于B组的52.38%(P<0.05)。根据Portmann简易评分,A组良好者占80.00%,高于B组的59.52%(P<0.05)。结论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瘫患者早期采用预防性激素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迟发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0年46期 v.50;No.728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小骨窗颅后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脊髓空洞症

    周增俊;徐宏;彭涛;李政;吴小明;

    目的观察小骨窗颅后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脊髓空洞的疗效。方法对18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采用小骨窗颅后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治疗。结果术后1个月按GOS,18例中恢复良好14例、中残或重残4例、死亡0例。随访2个月~5 a,按Tator评价标准,症状明显改善15例,部分改善2例,无变化1例。未见脑膨出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小骨窗颅后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疗效好、安全。既能完成颅后凹减压,又能重建硬膜,保持脑脊液畅通。

    2010年46期 v.50;No.728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肠癌组织中PI3K、Akt和H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郭运生;

    目的观察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激酶(Akt)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大肠癌和9例正常大肠组织中PI3K、Akt和HGF。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I3K、Akt和H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42%、68.75%和72.92%,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的11.11%、11.11%、22.22%(P均<0.05);PI3K、Akt、HGF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348、0.465、0.451,P均<0.05)。PI3K、Akt和HGF异常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其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PI3K、Akt和HGF表达均上调,其与大肠癌的生长、侵袭、转移密切相关;HGF可能通过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增强肿瘤细胞侵袭能力。

    2010年46期 v.50;No.728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胃癌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变化及意义

    刘爽;吴志宇;屈顺喜;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胃癌(胃癌组)、25例胃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血清TNF-α、IL-6、IL-8,并与25例健康者(正常组)作对照。结果胃癌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正常组(P<0.05),且TNF-α、IL-6、IL-8水平随着胃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5)。肿瘤根治手术后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良性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与正常组近似(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增高;检测胃癌患者血清TNF-α、IL-6、IL-8有助于病情判断和估计预后。

    2010年46期 v.50;No.728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最佳筛查方法探讨

    吕品;杨永红;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早期筛查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在妇科门诊就诊的以主诉白带增多(排除急性期阴道炎)、接触性出血和常规体检的360例患者作为筛查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180例。A组行传统宫颈刮片后,直接凭肉眼行宫颈活检;B组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后,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以活检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A组CIN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CIN诊断率明显低于B组(P<0.05);阴道镜图像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TCT后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是早期筛查CIN的最佳方法。

    2010年46期 v.50;No.728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腮腺切除术临床应用观察

    陈龙;王东;杜珍;

    目的比较5种不同的腮腺切除术,探讨预防手术并发症的腮腺切除方法。方法对92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的良性腮腺肿瘤患者术前随机分为A、B、C、D、E组。A组25例(为对照术)行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B组18例术中保留咬肌筋膜;C组14例术中不保留咬肌筋膜,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DM)覆盖创面;D组19例保留咬肌筋膜并辅以ADM植入;E组16例保留咬肌筋膜,用胸锁乳突肌瓣修补腮腺切除后的缺损区。观察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C、D、E组术后发生涎瘘者分别为2、1、1、0、0例,面瘫分别为1、0、0、0、0例,组间比较,P均>0.05;术后发生面部凹陷者分别为16、11、9、12、0例,E组发生率最低(P<0.05);发生Frey综合征者分别为17、3、3、1、1例,A组最高(P<0.05)。结论采用保留咬肌筋膜联合胸锁乳突肌瓣修补腮腺切除区的腮腺浅叶切除术,可有效预防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及Frey综合征的发生。

    2010年46期 v.50;No.728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鼻侧壁筛窦整体切除术治疗早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附42例报告)

    牟军伟;

    目的观察鼻侧壁筛窦整体切除术治疗早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的疗效。方法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患者42例中,Ⅰ期16例、Ⅱ期26例,均行鼻侧壁筛窦整体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2~5 a,局部复发8例,2 a生存率为71.43%(30/42),Ⅰ期者93.75%,Ⅱ期者57.69%;5 a生存率为61.90%(26/42),Ⅰ期者87.50%,Ⅱ期者46.1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腔外侧壁筛窦切除术治疗早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2010年46期 v.50;No.728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肝癌组织中MMP-9和VE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王官成;白桂芝;袁江永;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以及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和25例正常肝组织中VEGF和MMP-9。结果癌组织中VEGF和MMP-9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且癌组织中VEGF和MMP-9表达与其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和MMP-9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VEGF和MMP-9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表达水平与肝癌侵袭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二者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协同作用。

    2010年46期 v.50;No.728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APBD致胆管疾病患儿胆管组织中survivin、Ki-67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韩新峰;

    目的观察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所致胆管扩张症(CBD)患儿胆管黏膜中Ki-67、survivin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手术治疗的37例APBD合并CBD患儿的肝外胆管黏膜组织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测算其Ki-67、survivin标记指数(LI)。其中胆管囊状扩张25例,梭状扩张12例。另取胆肠吻合时正常小肠黏膜为对照。结果胆管、胆囊黏膜Ki-67 LI为37.43%±16.58%和19.86%±10.49%,高于正常小肠黏膜的2.85%±1.28%(P<0.05)。胆管囊状扩张者胆管黏膜中Ki-67 LI为45.6%±20.43%,高于梭状扩张者胆管黏膜的21.67%±10.57%(P<0.05);胆囊黏膜中Ki-67 LI胆管梭状与囊状扩张者比较,P>0.05。胆管、胆囊、小肠黏膜中survivin LI分别为9.64%±4.13%、7.54%±3.21%、6.29%±2.36%(P均>0.05)。胆管囊状与梭状扩张者其胆管、胆囊黏膜survivin LI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PBD所致CBD患儿胆管黏膜、胆囊黏膜Ki-67 LI显著增高,survivin LI无增加;CBD患儿胆管及胆囊黏膜中Ki-67 LI增高是其癌变的病理学基础。

    2010年46期 v.50;No.728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靶向TLR9含非甲基化CpG寡核苷酸片段的合成及筛选

    刘慧敏;范凌云;张瑞英;张美莲;马军格;

    目的合成、筛选靶向Toll样受体-9(TLR9)含非甲基化磷酸胞苷酰(CpG)寡核苷酸片段。方法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常规分离并培养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设计并人工合成含非甲基化CpG的寡核苷酸片段。实验分为A组(PBMC培养液中加入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预处理后,再用小牛胸腺DNA作为免疫原刺激PBMC)、B组(仅用小牛胸腺DNA作为免疫原刺激PBMC)、C组(PBMC培养液中加入等量PBS,再用小牛胸腺DNA作为免疫原刺激PBMC)。用ELISA法检测各组抗dsDNA抗体。结果成功合成并筛选出含非甲基化CpG的寡核苷酸片段。A组抗dsDNA抗体浓度显著低于B组(P<0.05),但与C组近似(P>0.05)。结论成功合成并筛选出靶向TLR9含非甲基化CpG寡核苷酸片段。

    2010年46期 v.50;No.728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气管切开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剂用量及镇静深度的影响

    董丹江;顾勤;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剂用量及镇静深度的影响。方法对51例ICU长期机械通气并需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价镇静深度,维持目标镇静深度即SAS3~4分,记录气管切开前后各5 d的镇静剂用量和镇静深度及其时间。结果与气管切开前比较,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镇静剂用量和过度镇静时间均显著减少(P均<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可使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的镇静剂用量明显减少,过度镇静时间缩短。对ICU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宜早期行气管切开术。

    2010年46期 v.50;No.728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量成分输血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创伤中的应用

    梁卫东;彭晨;孙艳杰;孙柏山;李力更;贾庆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策略(DCS)不同阶段大量成分输血治疗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DCS治疗的不同阶段给予大量成分输血的21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患者伤后24 h内DCS 3个阶段平均输血8 158 ml,其中白红细胞悬浮液17 U,血小板16 U,去白冰冻新鲜血浆2 308 ml。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及Hb接近正常水平,可耐受后期精确性手术。结论在采用DCS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中,不同阶段给予大量成分输血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2010年46期 v.50;No.728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带感觉支指背侧血管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指端缺损

    李程;张立;

    目的观察带感觉支指背侧血管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带感觉支指背侧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27例。皮瓣面积1.8 cm×1.5 cm~2.5 cm×2.2 cm,蒂长1.5~2.2 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5~14个月,平均8.9个月。修复后的指腹外观良好,质地柔软、耐磨,无明显触痛。术后6周指端感觉全部恢复,静止两点辨别觉达3.5~6.5 mm。供区无明显并发症,指间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带感觉支指背侧血管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指端缺损具有易于操作,可重建指端感觉,不损伤邻近手指主要血管的优点。

    2010年46期 v.50;No.728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辅助化疗方案FOLFOX4治疗晚期胃癌效果观察

    陈刚;张贯启;丁华;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方案FOLFOX(亚叶酸钙+5-FU+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对82例无法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行FOLFOX4方案化疗2个疗程,末次化疗疗程结束后根据CT检查结果行手术治疗。结果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后,59例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行肿瘤根治性切除42例,行肿瘤相对根治性切除术11例,行姑息性手术6例,剖腹探查肿瘤未能切除者21例。结论 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能提高晚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2010年46期 v.50;No.728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附22例报告)

    隋金颇;张元民;葛帮荣;谢士成;宋富强;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22例髋关节强直(26个髋关节)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22例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步态基本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增加髋关节活动度,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的有效方法。

    2010年46期 v.50;No.728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奥硝唑根管糊剂局部应用治疗乳牙根尖周炎效果观察

    汤冠群;

    目的观察奥硝唑局部应用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将52例乳牙根尖周炎(68颗患牙)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牙37颗)采用奥硝唑根管糊剂行根管治疗,对照组(患牙31颗)采用甲硝唑根管糊剂行根管治疗。结果治疗后1、2 a,观察组根管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4.59%和86.4%,对照组分别为77.42%、74.19%(P均<0.05)。结论奥硝唑根管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效果好。

    2010年46期 v.50;No.728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CT简易立体定位血肿穿刺置管术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附42例报告)

    钱恒文;

    目的观察CT简易立体定位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的疗效。方法采用CT简易立体定位技术对42例脑内血肿定位,行血肿腔置管引流术辅以尿激酶血肿腔内注入治疗。结果 42例均定位准确,置管顺利。拔管时间为术后3~14 d。治愈26例,显著改善8例,改善5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92.86%。发生消化道出血3例、肺部及颅内感染各1例,均治愈。术后随访半年,患者生活基本自理,CT复查无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CT简易立体定位下行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内血肿效果好,血肿定位准确。

    2010年46期 v.50;No.728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脂联素、TNF-α和IL-6的检测及意义

    潘英芬;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DM)患者90例,其中无视网膜病变者41例(DM组),背景期DR患者22例(DR1组),增殖期DR患者27例(DR2组)。另选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NC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脂联素、TNF-α和IL-6。结果 NC、DM、DR1、DR2组血清TNF-α和IL-6依次升高,血清脂联素依次降低,两两比较,P均<0.05。血清脂联素与血清TNF-α和IL-6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0.512、-0.523,P均<0.05)。结论 TNF-α和IL-6与2型DR病情进展有关,血清脂联素通过抗炎效应发挥抗DR作用。

    2010年46期 v.50;No.728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头颈部恶性血管外皮瘤的诊断及治疗(附6例报告)

    车宗刚;王新云;袁奎封;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血管外皮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头颈部恶性血管外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病程1个月~7 a。病变位于腮腺、颏下、鼻顶、颈部各1例,舌根2例。均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恶性血管外皮瘤。术后随访3~5 a,复发4例,3例接受2次手术,1例失访。结论病理学检查是恶性血管外皮瘤的惟一可靠的诊断方法,根治性切除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2010年46期 v.50;No.728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

    项小林;汪佳;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前者给予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后者仅予以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54/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45/60),P<0.05;随访3~12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8.5%(10/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20/45),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2010年46期 v.50;No.728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乳腺钼靶CR摄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贺松;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计算机X线(CR)摄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提高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乳腺钼靶CR摄影检查并有完整影像资料的120例患者,均为女性,常规采用轴位及斜位投照。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对比其X线特点,并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在乳腺钼靶CR诊断为乳腺良性病变的51例中,病理证实47例为良性,4例为乳腺癌,钼靶CR诊断准确率为92.1%;在钼靶CR诊断为恶性病变的69例中,病理证实67例为恶性,2例良性,钼靶CR诊断准确率为97.1%。结论乳腺钼靶CR摄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2010年46期 v.50;No.728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局部治疗单纯性VVC疗效观察

    赵安珍;姚亮;李道莲;

    目的评价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阴道置药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单纯性VV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10mg每晚睡前置阴道后穹窿处、1次/d、连续6 d;对照组给予硝酸咪康唑栓,每晚睡前400 mg置阴道后穹窿处、1次/d、连续6 d。分别于停药4~7 d、1个月时复诊,予以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真菌学检查、疗效判定及不良反应评估。结果停药4~7 d时,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2.4%、64.7%(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6.1%、94.1%(P>0.05),阴道分泌物真菌镜检阳性率分别为88.2%、84.3%(P>0.05);停药1个月时,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1.3%、76.1%(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7.9%、95.7%(P>0.05),阴道分泌物真菌镜检复发率分别为8.9%、11.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治疗单纯性VVC疗效好、安全。

    2010年46期 v.50;No.728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掌侧型Barton骨折对比观察

    王晓军;崔宝甲;

    目的比较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掌侧型Barton骨折的疗效。方法 53例掌侧型Barton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保守治疗(19例)和手术治疗(34例)。用Kienst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保守治疗者骨折愈合16例,3例因骨折畸形愈合,改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1周,疗效优良率为73.68%。手术治疗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7周,术后疗效优良率为82.35%(P<0.05)。结论掌侧型Barton骨折手术疗效优于保守治疗。

    2010年46期 v.50;No.728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蒯勇;郭冬;张永臻;孙宝友;李震东;刁瑞香;郭宝仑;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PPC)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8例PP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确诊45例;行CT检查30例,确诊28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18例,全部确诊。予以期待疗法6例,治愈3例;B超引导下行经皮置管引流5例,治愈3例;内镜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2例,均治愈;手术治疗45例,其中外引流术6例、治愈4例,内引流术33例、治愈29例(囊肿胃吻合术7例中6例治愈,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24例中22例治愈,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2例中1例治愈),囊肿切除术6例,治愈5例。结论 B超、CT、ERCP检查可明确胰胆管病变情况,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较大的指导作用。PPC内引流术效果好,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2010年46期 v.50;No.728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护理园地

  • 孕期健康教育对分娩方式选择和母乳喂养率提高的效果观察

    王艳;牛彩红;杨淑梅;

    <正>2008~2010年,我们对50例初产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研究组),并与未进行孕期健康教育的50例同类初产妇(对照组,2008年前)对比,观察其对分娩方式选择和母乳喂养率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两组共100例初产妇,年龄25~30岁,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均无剖宫产指征。两组年龄、孕周、产次等

    2010年46期 v.50;No.728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9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整体化护理体会

    王金英;

    <正>2008年5月~2009年5月,我们为9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整体化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整体化护理体会介绍如下。护理方法及体会: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实施整体化护理。①制定整体护理计划:首先对新入院患者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同时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探视、陪护及安全等各项

    2010年46期 v.50;No.728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

    刘敏;芦志娟;

    <正>2007年3月~2009年7月,我们对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手术治疗,术后我们给予全面护理,患者恢复较好。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临床资料: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60~75岁、平均66岁;其中经牵引3~5 d后行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28例,闭合式开放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1例。术后给予全面细致护理,

    2010年46期 v.50;No.728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告读者

  • 本刊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本刊编辑部;

    <正>2009年1月初,我刊收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编委会通知:《山东医药》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同时,经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

    2010年46期 v.50;No.728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正>胎牛血清(FBS)磷酸盐缓冲液(PBS)变异系数(CV)磁共振成像(MRI)血红蛋白(Hb)核因子-κB(NF-κB)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肿瘤坏死因子(TNF)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2010年46期 v.50;No.728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讲座

  •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冀明;史本康;

    <正>糖尿病是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NVUDD)是糖尿病引起的泌尿系统并发症,传统又称糖尿病膀胱病(DCP),40%~85%的糖尿病患者可并发此症。目前,NVUD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2010年46期 v.50;No.728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表浅性膀胱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江克华;宋兴福;董自强;袁红纲;

    <正>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其中2/3为表浅性膀胱肿瘤(SBC),包括Ta(无浸润的乳头状癌)、T1(浸润黏膜固有层)和Tis(原位癌)。SBC约80%出现局部复发,但转移率<10%。目前SBC治

    2010年46期 v.50;No.728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临床病例讨论

  • 尿频、尿急、双肾积水、输尿管扩张2a

    朱耀丰;史本康;

    <正>病历摘要患者女,23岁,因尿频、尿急、排尿不适2 a余,门诊拟诊尿路感染、双肾积水原因待查,于2010年8月19日收入院。患者于2 a前始出现尿频、尿急、排尿不适,偶伴有急迫性尿失禁,时轻时重。2 a前曾在北京协和医院检查,血清抗核抗

    2010年46期 v.50;No.728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