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建强;高军;黄浩杰;王卫卫;李兆申;
目的分析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晚期胰腺癌Ⅲ、Ⅳ期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率多因素分析。结果 66例行化疗、靶向治疗、粒子种植者生存时间长于仅行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者,但无统计学意义。粒子种植可提高Karnofsky评分(P<0.05),降低疼痛VAS评分(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胰头肿瘤、肿瘤直径>4 cm、有远处转移者生存期短(P<0.05)。结论肿瘤直径>4 cm、有远处转移等因素是影响晚期胰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粒子种植治疗可显著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2010年47期 v.50;No.729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玮;李妙艳;
目的建立用液相蛋白芯片检测人血清三种肿瘤标志物的反应模式,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将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包被抗体分别交联于不同荧光编码的微球上,并自行制备生物素标记抗体和抗原标准品,建立双抗体夹心反应模式,评价液相蛋白芯片的检测范围、最低检测限、精密度等指标;将检测结果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EA、AFP、tPS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63~200、0.052~66.6、0.008~10 ng/ml;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1.3、13.0、5.2 pg/ml;批内变异系数(CV)为6.2%~9.1%,批间CV为7.5%~13.5%;检测100(109)份临床血清标本的灵敏度为96.2%~98.2%,特异度为97.7%~98.2%,准确度为97%~98%;液相蛋白芯片与CLIA及TRFIA结果均呈明显正相关,P均<0.001。结论液相蛋白芯片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具有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标本用量少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2010年47期 v.50;No.729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箐;林华;王闻楚;高明星;李海冬;邝晓聪;
目的探讨测定人肝癌细胞BEL-7404内芥酸甲酯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测定空白细胞裂解液、加药细胞裂解液、加药细胞培养液内芥酸钾酯浓度,并确定芥酸甲酯浓度和峰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芥酸甲酯50~5 000μg/ml具有良好的峰面积—浓度线性关系(r=0.999 95);芥酸甲酯微乳液进入到人肝癌细胞BEL-7404内的量为24.9%。结论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能够准确测定药物进入细胞的浓度。其操作简单快速、干扰小。
2010年47期 v.50;No.729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明宇;崔玲玲;王亚莉;赵杉;张洁;陈萍萍;
目的探讨Ebp1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20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Eb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食管癌组织中Ebp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t=23.140,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与Ebp1 mRNA表达高度相关的临床参数包括年龄、家族史、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家族史、淋巴结转移、肿瘤体积、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均是Ebp1蛋白表达的危险因素。结论 Ebp1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食管癌病情进展监测、转移潜能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一个靶基因。
2010年47期 v.50;No.729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馨;陈晓群;李佳;金从国;伍治平;王熙才;
目的为绿原酸(CGA)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CGA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GA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Cyclin)D1表达。结果 0.25、0.5 mg/ml CGA作用MCF-7细胞48 h后,使细胞阻滞于G1/G0期,两组的G1/G0期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0、0.25、0.5 mg/ml CGA处理MCF-7细胞48 h后,Cyc-lin D1的平均荧光强度比(MFIR)分别为9.64±0.18、9.15±0.22、8.10±0.28(P=0.001)。结论 CGA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G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 D1表达有关。
2010年47期 v.50;No.729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玉华;吕小梅;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与相关受体表达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86份乳腺癌组织及40份乳腺癌患者血清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p53基因表达,分析各指标之间及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及血清中p16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29.1%、27.5%;15例ER、PR、HER2均为阴性表达者(三阴乳腺癌),p16基因甲基化率为86.67%(13/16),非三阴乳腺癌71例,p16基因甲基化率为16.9%(12/71),P<0.01。p16基因甲基化与ER、PR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25、-0.512,P均<0.05),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r=0.443,P<0.05);与p53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是乳腺癌中常见的分子改变,其与ER、PR、HER2联合检测可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治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2010年47期 v.50;No.729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任传利;韩崇旭;王大新;邓小虎;吕炜;周林;
目的探讨多抗原联合检测诊断食管癌的价值。方法应用全自动化学免疫分析检测254例食管癌患者、40例食管炎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A19-9、CEA、CA125的表达。结果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食管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及任两项联合检测(P均<0.01)。结论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食管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利于早期诊断食管癌。
2010年47期 v.50;No.729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孟爱国;刘春艳;
目的探讨土槿乙酸(PLAB)对人不同肿瘤细胞系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MGC803、AGS、SMMC7721、LOVO、A375、SK-28和624 mel细胞培养后,取对数生长期细胞,采用不同浓度PLAB干预;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存活率;RT-PCR法检测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PLAB干预后肿瘤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均<0.05);PPARγmR-NA在MGC803细胞中表达最强,SMMC7721细胞中次之,LOVO细胞中表达最低;PLAB(10μmol/L)作用肿瘤细胞后,AGS、MGC803、SK-28细胞G2/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 PLAB在体外能明显诱导肿瘤细胞G2/M期阻滞,在表达野生型p53的肿瘤细胞,可能与抑制p53表达有关;在表达突变型p53的肿瘤细胞,可能与激活PPARγ表达有关。
2010年47期 v.50;No.729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桂兰;顾晓林;陈莉;曹斌;鄂群;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中热休克蛋白90的α亚基(HSP90α)和癌基因C-myc在涎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7份恶性(恶性组)和41例良性涎腺肿瘤组织(良性组)中HSP90α、C-myc的表达。结果恶性组HSP90α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组(P均<0.05),且从腮腺、颌下腺到小涎腺的阳性强度有增加趋势(Fisher's exact=0.008)。恶性组C-myc表达均较强,其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28)。C-myc表达与HSP90α呈正相关(r=0.278,P均<0.05);恶性组HSP90α阳性者C-myc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结论 HSP90α和C-myc可促进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HSP90α可能通过C-myc共同促进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恶性转化。
2010年47期 v.50;No.729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运军;刘云利;
<正>近年来,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得到广泛普及,实现了医学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传输。下肢静脉系统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下肢静脉顺行造影为其基础诊断方法。2004年8月~2009年8月,我们共为197例患者采用
2010年47期 v.50;No.729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家晓;张玉梅;
<正>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抗表皮因子受体(EGFRIs)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已被证实对头颈部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有效,但易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不良反应。2008年7月~2010年5月,我们应
2010年47期 v.50;No.729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炳芬;
<正>Mg2+在人类生理活动、病理失衡和临床治疗中均有重要作用。2005~2009年,我们对119例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的血清Mg2+水平进行了测定。现报告如下。
2010年47期 v.50;No.72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鹏;刘开祥;
<正>2008~2009年,我们采用膝关节韧带修补重建术治疗18例创伤性膝关节脱位患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8例膝关节脱位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
2010年47期 v.50;No.729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晓云;马玉秀;牛爱敏;贾孝兰;
<正>传染病疫情报告是国家于1989年确立的法定制度,做好疫情报告是落实传染病防治相应法律、法规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门诊日志可为传染病疫情监督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2010年47期 v.50;No.729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凯;
<正>手足口病(HFMD)多发生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2010年3~8月,我们共收治65例HFMD患儿,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2010年47期 v.50;No.729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鹤;田昭涛;张伟;
<正>自2009年1月以来,我们将无创心功能监测系统(US-COM)用于10例危重症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为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7~80(53.39±11.25)岁。其中多
2010年47期 v.50;No.729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韩东;
<正>2007年1月~2010年6月,我们对324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术后3例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死亡。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年龄65~83岁,
2010年47期 v.50;No.729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咏梅;夏玉军;
<正>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腹部肿瘤,常发生在腹膜后隐蔽部位,恶性程度高,症状不典型,早期易转移,诊断较为困难。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们共收治32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现分析其彩超检查结果,旨在提高其诊
2010年47期 v.50;No.729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英莲;
<正>2005~2009年,我们收治7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NAFLD患者76例,其中男52例,女24例;年龄36~74岁,平均48.7岁;病程2~17 a,平均7.2 a。多数
2010年47期 v.50;No.729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森懋;卢菊芳;王红青;郑涛;周成志;杨睿;
<正>混合痔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多数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特别是高龄患者。2008年8月~2009年12月,我们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嵌顿痔12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2010年47期 v.50;No.729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树庆;庞艳华;
<正>2003年10月~2008年6月,我们采用简易鼻窦冲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182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男107例,女75例;年龄6~55岁。病程2个月~2 a,临床表现为头昏、头胀
2010年47期 v.50;No.729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刚;赵三平;邹玉环;赵建红;史小丹;丁梅;杨璟;徐卫国;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0份正常乳腺组织(正常组)、24份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良性组)以及50份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恶性组)标本中VEGF表达水平,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恶性组VEGF表达及MVD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及正常组(P均<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r=0.211,P=0.004)。结论 VEGF高表达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从而促进乳腺组织癌变。
2010年47期 v.50;No.729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海方;许化溪;
目的探讨半枝莲超临界CO2萃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在体外的抗肿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半枝莲中的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MTT法测定挥发油体外对肿瘤细胞U937和AGS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超临界CO2萃取半枝莲中的挥发油提取率为10.28%,GC-MS法共分离到64种化学成分,对其中含量较高的10种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半枝莲挥发油对U937和AGS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可用于半枝莲中的挥发油成分提取,具有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和无有机溶剂残留等特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亚油酸、软脂酸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基酯等,并且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2010年47期 v.50;No.729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路中;戚丽;李贵新;马长庚;刘锦;
目的探讨热疗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将58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分别予热疗联合化疗及单纯化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D8+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有效者CD3+、CD4+、CD4+/CD8+、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有效者,CD8+低于对照组有效者(P<0.05)。结论 NSCLC患者普遍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功能低下,化疗可有效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功能,同时配合热疗可以更好的发挥两者的协同和相加作用,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疗效。
2010年47期 v.50;No.729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崔兴宇;蔡崧;陈宏伟;汤群锋;陈静雯;夏震;陈玉林;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可疑肝外胆管癌患者行腹部检查(包括DWI和MRCP序列),DWI成像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EPI(SE-EPI)序列,在五个b值条件(100、300、500、800、1 000 s/mm2)下,测量肝外胆管癌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信噪比(SNR)。计算DWI和MRCP(b值为500 s/mm2影像)的病灶检出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49例肝外胆管癌;21例胆管炎;5例胆管结石。47例肝外胆管癌由DWI检出和定性,且随着b值的增大,病灶ADC值逐渐下降,SNR在逐渐降低(P<0.01)。DWI诊断肝外胆管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100%、97.3%、100%和92.9%;MRCP分别为83.7%、76.9%、81.3%、87.2%和71.4%,两者比较P<0.05。结论 DWI显示病变更直观,与MRCP相比DWI检出肝外胆管癌敏感性高,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2010年47期 v.50;No.729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健;张昶;刘强;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和潜伏膜蛋白1(LMP-1)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63份鼻咽癌组织(鼻咽癌组)和30份正常鼻咽黏膜组织(对照组)FHIT和LMP-1表达,分析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组FHIT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LMP-1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HIT和LMP-1阳性率与鼻咽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鼻咽癌中FHIT与LMP-1表达呈负相关(r=-0.421,P<0.05)。结论 FHIT低表达、LMP-1高表达可促进鼻咽癌的发生、发展。
2010年47期 v.50;No.729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淑华;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92例PHC患者(PHC组)、50例良性肝病患者(良性组)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和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行单一指标检测及联合检测,并与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PHC组血清AFP、CA19-9和CYFRA21-1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均<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均<0.05)。结论血清AFP、CA19-9和CYFRA21-1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2010年47期 v.50;No.729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元元;梁中骁;潘金飞;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肝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份HCC组织(HCC组)和10份正常肝组织(对照组)标本中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 HCC组HIF-1α阳性率为73.3%,对照组为0%(P<0.05)。HCC有肝内转移者HIF-1α表达明显高于无肝内转移者(P<0.05)。HCC组VEGF阳性率为60.0%,对照组为10.0%(P<0.05)。HCC有肝内转移、癌栓形成者VEGF表达明显高于无肝内转移及癌栓形成者(P均<0.05)。HCC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1,P<0.05)。结论 HIF-1α、VEGF在HCC中表达上调,且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2010年47期 v.50;No.729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昂;亚国伟;
目的寻找结直肠癌病情及预后判断的新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术前均未行放疗或化疗的Dukes分期不同时期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癌组织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Dukes分期的关系。结果 120例患者随着Dukes分期由A期到D期变化,PTEN蛋白表达减弱而mTOR蛋白表达增强,不同分期患者比较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PTEN和mTOR的表达与Dukes分期有关;二者可作为结直肠癌病情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2010年47期 v.50;No.729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奎忠;孙雪飞;杜庆聪;孟庆杰;
目的探讨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份食管癌组织(观察组)和20份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对照组)中c-FLIP蛋白表达,并采用TNUEL法检测细胞增殖指数(K I)和凋亡指数(AI)。结果观察组c-FLIP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FLIP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随c-FLIP蛋白表达强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指数逐渐增强、凋亡指数逐渐降低(P<0.05)。结论 c-FLIP蛋白高表达可促进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2010年47期 v.50;No.729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殷小平;梁广路;田笑;赵翔伟;杨庆生;
目的分析胰腺囊腺瘤及囊腺癌的MSCT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胰腺囊腺瘤及囊腺癌患者的MSCT表现。结果浆液性囊腺瘤8例,表现为多房2例:中央可见星芒状钙化,增强后分隔强化;表现为单房囊性病灶6例:边缘分叶,增强后病变无强化。黏液性囊腺瘤5例,2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单房囊性病灶,3例呈多房分隔囊性病灶,增强后壁有强化。5例囊腺癌患者肿瘤呈多房分隔囊性病灶,增强后壁结节及分隔强化,其中4例伴肝脏转移及1例伴邻近血管受侵征象。结论 MSCT能很好显示胰腺囊腺瘤及囊腺癌内部结构及邻近脏器、血管受累改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010年47期 v.50;No.729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彩霞;杨晓明;邢爱棣;
目的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9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NACT),35例鳞癌采用PVB化疗方案,4例腺癌采用PF方案,2周后2例行放疗,余37例行手术治疗。观察化疗总有效率、毒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病理检查情况。结果 39例患者中CR 8例,PR 25例,NC 3例,PD 3例,总有效率(CR+PR)为84.61%;化疗后出现脱发35例,骨髓抑制15例,消化道反应28例;术后出现尿潴留3例,并发盆腔淋巴囊肿1例,伤口脂肪液化3例;淋巴结转移7例,宫旁受浸2例,脉管浸润9例。结论 NACT用于宫颈癌患者疗效明显,较为安全。
2010年47期 v.50;No.729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志荣;胡强;徐卓群;王强;严志强;宣枫;黄兴;周洪益;
目的观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54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33(120~425)min,平均出血量335(100~800)ml。术中出现输尿管损伤、直肠损伤各1例,术后发生尿漏6例,尿失禁12例,病理检查切缘阳性8例,均采用相应措施治愈。5例行盆腔淋巴结活检者均未发现阳性淋巴结,死亡1例。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2010年47期 v.50;No.729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锦英;沈途;刘国利;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全麻防治手术应激反应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6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维库溴铵,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余同观察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1 min(t1)、5 min(t2)、切皮时(t3)、插管后30 min(t4)、手术结束时(t5)及拔管后(t6)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定血糖(Glu)、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时躁动例数。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MBP、HR、血糖,Cor、E及NE均有所升高(P<0.05),以t1、t2、t3最明显;观察组上述指标各时间点亦有所升高,NE升高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时呛咳反应例数和拔管时躁动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能明显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在维持全麻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抑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优于芬太尼。
2010年47期 v.50;No.729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晓明;张艳峰;梅平;杨广义;
目的进一步提高残胃贲门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残胃贲门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Y式吻合术;7例行胸切口残胃食管直接吻合。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发生胸内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术前充分评估、术中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及术中耐心细致的操作是残胃贲门癌手术成功的关键。
2010年47期 v.50;No.729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红丽;
目的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行腹腔镜下及开腹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淋巴结切除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无差异。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宫颈癌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
2010年47期 v.50;No.729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朱志英;姜丽军;
目的探讨孕中期产前筛查降低先天缺陷儿出生率的价值。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6 500例孕妇于孕中期(14~20周)行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hAFP)和绒毛促性腺激素(Free HCGβ)]检测,结合孕妇年龄、B超检查测定胎儿颈后皮肤厚度(NT值)及孕周、体质量,应用随机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DS)和神经管畸形(NTD)发生风险概率。对高风险孕妇行羊水细胞或脐静脉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B超检查确诊。结果 6 500例孕妇中320例位高风险孕妇,占5.45%。确诊为DS 3例,NTD 5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例,异常率3.13%。结论孕中期产前筛查简单易行,结合产前诊断可降低先天缺陷儿的出生率。
2010年47期 v.50;No.729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祝玉堂;张永强;蒋春雨;崔好才;马宏良;孙海强;陈琦;赵泽良;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常规行膝关节镜检查后于关节镜下行半月板、韧带的修复以及骨折复位和固定。C型臂X光机透视。结果 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未出现近期手术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准确、切口小、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少并且可以及时处理关节腔内的合并损伤,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2010年47期 v.50;No.729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年申生;刘欣伟;曹烈虎;禹宝庆;苏佳灿;
目的进一步提高Pipkin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Pipkin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改良髋外后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股骨头骨折均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Ⅲ型合并股骨颈骨折者采用三枚空心螺钉固定,Ⅳ型合并髋臼骨折者采用ATMFS固定。结果 21例均获随访1~4 a。术后1.5 a疗效为优9例,良6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71.4%。2例差者均为Ⅲ型合并股骨颈骨折;3个月复查X线片示患侧股骨头、颈部均未愈合,股骨头塌陷,半年后患髋逐渐疼痛加重,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未出现可吸收螺钉断裂及异物反应,均无深部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可吸收螺钉是治疗Pipkin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对于Ⅲ型骨折患者可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2010年47期 v.50;No.729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陆海林;李燕;宁志强;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7例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紫杉醇脂质体和卡铂、对照组予吉西他滨和顺铂方案,21 d为1个周期,观察其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GP方案相当,是老年肺癌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
2010年47期 v.50;No.729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德峰;孙力;施海法;候宝君;杨晓刚;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组(32例)、格列齐特组(33例)、二甲双胍组(32例)和吡格列酮组(31例),在饮食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胰岛素组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另三组分别予相应口服药物,均治疗12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FPG2 h)、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糖负荷后曲线下面积(胰岛素AUC)、C肽糖负荷后曲线下面积(C肽AU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结果胰岛素组胰岛素AUC 0~30 min、C肽AUC 0~30 min、Homa-β均明显高于3个口服降糖药组(P均<0.05);胰岛素组、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Homa-IR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比常规口服降糖药可更好地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2010年47期 v.50;No.729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周业松;谢跃;张道前;邵卫东;
目的进一步提高髌骨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将121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行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对照组予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比较两组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严重粉碎型骨折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横型骨折和一般粉碎型骨折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远期疗效确切,尤适用于髌骨粉碎型骨折。
2010年47期 v.50;No.729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建毛;高泉根;邱建平;沈根海;
目的进一步调高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78例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结果 278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发生胆漏8例,延迟出血1例,残余结石4例;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治疗胆管结石效果理想、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充分术前评估、掌握手术指征及手术技巧有助于提高诊治水平。
2010年47期 v.50;No.729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学东;张延安;刘美明;霍玉峰;信红雁;王维;
目的进一步提高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AA/AD)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AA/AD)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38例随访1个月~7 a,死亡3例(7.9%),其余均治愈,心功能(NYHA)恢复至Ⅰ级8例,Ⅱ级22例,Ⅲ级5例。结论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注意加强多脏器保护措施和术后治疗、监护,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2010年47期 v.50;No.729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杰;于源滋;孙湖山;王青青;焉尚民;李娜娜;潘玉启;
目的进一步提高基层部队官兵上消化道疾病防治效果。方法对某部官兵行胃镜普查,并用内镜图像处理系统采集图像,分析诊断结果。结果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为96%(216/225),慢性胃炎95.6%(215/225),反流性食管炎8.9%(20/225);十二指肠炎5.8%(13/225),十二指肠溃疡4.4%(10/225),消化道息肉3.1%(7/225)。恶性病变未检出。结论基层部队官兵上消化道疾病患病率较高,以慢性胃炎为主;基层部队卫生队应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并做好治疗预案;对高危患者及病情严重者可进行工作调整。
2010年47期 v.50;No.729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党林;邓纪学;
目的进一步提高急性颅脑损伤(TBI)的诊治水平。方法选择86例TBI患者(观察组),其中GCS>8分39例,GCS≤8分47例;另选4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NO、ET、PT、APTT及纤维蛋白原(Fbg)值。结果观察组NO、ET水平及Fbg值高于对照组,APTT低于对照组;观察组GCS≤8分者NO、ET水平及Fbg值高于GCS>8分者,APTT低于GCS>8分者;各组间P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NO、ET及凝血功能与TBI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早期判断伤情及临床治疗效果。
2010年47期 v.50;No.729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艳梅;徐敦元;王文利;解志磊;张文安;王静杰;
目的进一步提高下肢股浅动脉以下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导管溶栓治疗。结果 10例成功溶解血栓;1例无效者行截肢处理。未发生继发血栓形成。结论导管溶栓治疗下肢股浅动脉以下动脉血栓形成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2010年47期 v.50;No.729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百海;李万胜;张金钟;王永军;李占明;王锋;
目的探讨祛瘀通脉汤外洗加足底按摩预防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187例下肢重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7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予祛瘀通脉汤加足底按摩;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加足底静脉泵(VFP)。治疗2周比较两组DVT发生率及下肢肿胀消除时间。结果两组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6.1%和6.7%,P>0.05;观察组肿胀消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重大手术术后早期应用祛瘀通脉汤外洗加足底按摩预防DVT效果确切。
2010年47期 v.50;No.729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许建红;张毅;聂向民;庄云龙;朱传福;
目的探讨山东汉族人群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 40等位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PCR-SBT对381山东汉族无偿献血者的HLA-B位点做高分辨分型,直接计数法计算B* 40各等位基因频率,对HLA-B* 40等位基因与其他人群的分布情况做比较。结果共检出5种HLA-B* 40基因,最常见的为HLA-B* 4001(6.43%)、B* 4006(6.17%)和B* 4002(2.49%);HLA-B* 40等位基因的总体分布格局与中国北方汉族、中国南方汉族、高加索人、非裔美国人以及日本人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山东汉族人群HLA-B*40等位基因总体分布与其他人群明显不同。
2010年47期 v.50;No.729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玉华;
目的进一步提高卵巢妊娠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卵巢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主要表现为停经、下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6例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妇检时12例于一侧附件扪及边界清楚包块;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高于正常;术前仅1例确诊,均行手术治疗,2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卵巢妊娠术前诊断困难,腹腔镜检查是主要确诊方法;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2010年47期 v.50;No.729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玉柱;
目的探讨TNF-α、IL-8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8例活动期(病情为轻度12例、中度15例、重度11例)、22例缓解期UC患者(观察组)及20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血清TNF-α及IL-8水平。结果观察组活动期患者TNF-α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均<0.05),缓解期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中、重度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 TNF-α和IL-8参与了UC的炎症过程;血浆TNF-α和IL-8水平可作为判断UC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和复发的重要指标。
2010年47期 v.50;No.729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卢迎芬;李伟;卢开林;徐杰;浦践一;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清醒镇静疗法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56例需急诊行气管插管、置管洗胃的清醒患者行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结果气管插管、急诊置管洗胃患者成功率100%,96%患者对操作过程完全遗忘,其余患者大部分或部分遗忘,无明显不良感受。结论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用于急诊患者效果确切。
2010年47期 v.50;No.729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宋来春;
目的探讨头痛宁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头痛宁胶囊,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测定治疗前后两组血浆LPA、AP水平,并与30例查体健康者(健康组)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LPA、A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服用头痛宁胶囊后LPA、AP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浆LPA、AP水平明显增高,头痛宁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有一定治疗作用。
2010年47期 v.50;No.729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志辉;雷铭;徐惠琳;王平;黄鸣;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轻度病变的最佳剂量。方法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程度<30%的患者12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10 mg/d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冠脉病变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亦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显著(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轻度病变的患者应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小剂量更能有效控制病变进展,改善内皮功能和抑制炎症反应。
2010年47期 v.50;No.729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苏东露;
目的探讨B型超声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BA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4~2009年经CT、手术确诊的289例BAT患者的B型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检查结果与CT及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B型超声对257例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符合(确诊+疑诊)率为86.2%(225/257),漏诊32例;对32例腹部非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符合率为71.88%(23/32),漏诊9例。结论 B型超声检查对BAT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且具有方便快捷、费用低廉、无创及可重复性好等特点。
2010年47期 v.50;No.729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磊;陈仁吉;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裂修复术后继发中央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及适宜方法。方法对120例先天性唇裂修复术后继发中央组织缺损患者,根据畸形特点及病因分别行Z"成形术、"V-Y"推进术等。结果 85例正中红唇轻中度凹陷缺损者外形恢复较为理想,正中凹陷畸形消除、红唇两侧基本对称;35例前唇及正中红唇严重缺损者缺损区被修复。结论对先天性唇裂修复术后继发的中央组织缺损行修复治疗时应以美学原理为治疗指导思想,并根据畸形特点及原因采用不同手术方法。
2010年47期 v.50;No.729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