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雪丽;杨生华;王桂英;
<正>高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受体质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失去了手术及化疗的机会。如何对其进行后续治疗,最大程度减轻其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采用经皮中央静脉置管治疗高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2010年49期 v.50;No.731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聂淼;孙培军;綦淑杰;
<正>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AC)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研究认为,绝大多数的AAC是由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万古霉素为首选治疗药物,其有效率为95%~100%,但复发率亦高达25%。2004年7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万古霉素联合酪酸菌治疗AAC 32例,效果
2010年49期 v.50;No.73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继英;
<正>2006年1月~2010年7月,笔者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失败后补救性介入治疗及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比较,以探讨补救性介入治疗对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失败患者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46~75(58.15±6.71)岁。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于溶栓失败后
2010年49期 v.50;No.731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洋;贠江;朱在卿;郭艳丽;
<正>由于癫痫患者经常有脑部外伤史或其他精神刺激史,再加之疾病本身的特殊性,患者本身的精神心理状况也随之会出现一些异常。为此,我们对癫痫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健康指导。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者126例,均经临床症状、CT及脑电图检查确诊,排
2010年49期 v.50;No.731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道英;李东润;辛克利;
<正>坚固内固定术是颌骨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咬合关系不良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0~2006年,我院行坚固内固定术的颌骨骨折患者260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咬合关系不良2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8例患者,男21例、女7例,年龄15~63岁、平均26.3岁;发病时间为1 h~40 d,平均4.4 d。骨折类型:
2010年49期 v.50;No.731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何学峰;
<正>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心绞痛患者1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55~6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疼痛,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无烧心、反酸、吞咽困难。其中文盲8例,小学肄业4例。心电图检查示患者均有ST-T改变,其中伴窦性心动过速2例,早期复极综合征2例。辅助检查示2例低
2010年49期 v.50;No.731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爱玉;潘莉;李文汝;陈毓魏;
<正>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产后宫缩痛。于产后第1~2天出现,持续2~3 d,哺乳时疼痛加重,多见于经产妇。产后腹痛常使产妇焦虑、寝食难安。为了增加产后舒适感,更好做到人性化服务,促进产妇产后身体的良好康复,我院妇产科采取中药贴敷神阙穴(脐部)预防产后腹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0年49期 v.50;No.731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纪宁;吴迪军;鞠永健;王高仁;
<正>影响肿瘤放射治疗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实体肿瘤中存在乏氧细胞,它们对低(传能线密度射线(LET)具有抗拒作用。甘氨双唑钠(CMNa)是一种新型硝基咪唑类乏氧细胞增敏剂,基础和临床实验表明其对实体瘤乏氧细胞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对正常组织无明显影响。2005年8月~
2010年49期 v.50;No.731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丁庆英;刘培喜;孙文生;
<正>2000年6月~2003年1月,我院采用内镜治疗老年胆石病患者5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0例患者中,男247例、女253例,年龄60~89岁、平均68岁。经B超、CT、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73例,胆总管结石199例(术后残余结石108例),胆管狭窄并结石57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钙化52
2010年49期 v.50;No.731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海清;张淑燕;王世和;
<正>2001年10月~2010年5月,我院确诊青少年溃疡性结肠炎(CU)患者97例,其中初诊时误诊43例(占44.3%)。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97例青少年CU患者均符合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IBD)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误诊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16~28岁。误诊为慢性结(直)肠炎19例,肠易激综合征14例,肠结核3例,大肠息肉、细
2010年49期 v.50;No.731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晶;
<正>临床治疗中,胰岛素强化治疗一般是在基础胰岛素补充治疗不能满意达标的前提下使用。但有研究认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减少高血糖给胰岛B细胞带来的糖毒性及脂毒性,对患者有更大的益处。2008年4~11月,我们对5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0年49期 v.50;No.731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娟;毛庆录;
<正>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因素对肿瘤发生、发展及转归有重要影响。为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住院总费用,我们在常规化疗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02年3月~2007年3月我院收治的
2010年49期 v.50;No.731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伟;冯浩;
<正>临床上孕产妇产后出血通常采用药物、手法按摩、结扎子宫动脉、子宫动脉栓塞术等方法治疗,若上述方法无效,多需切除患者子宫,严重危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2008年9月~2010年9月,我院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因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同期本院收治因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患
2010年49期 v.50;No.731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兰芬;
<正>2008年10月~2009年5月,我院采用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80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CIN患者80例,均符合LEEP手术指征(经细胞学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Ⅱ~Ⅲ,CINⅠ不能定期随访及CINⅠ持续存在达1 a以上),且无心、肝、肾等合并症。全部为已婚、已产妇女,年龄26~50岁,宫颈
2010年49期 v.50;No.731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爱霞;
<正>研究发现,在因诊断和治疗困惑而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存有心理社会问题;而且,各国学者将抗抑郁药及精神心理治疗应用于FD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其疗效也得到了充分肯定。2002年5月~2005年7月,我们对氟丁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FD的疗效进行了探
2010年49期 v.50;No.731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树卿;
<正>近年来随着临床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逐渐重视,我们发现武警部队官兵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为全面了解武警部队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采用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某部武警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一调查,以配合武警总部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临床资料:选取某部武警基层集训干部218例作为调查
2010年49期 v.50;No.731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史太阳;吕其军;
<正>乙肝病毒(HBV)持续感染相关疾病包括HBsAg携带者(ASC)、慢性HBV携带者(HBV-C)、慢性肝炎(CHB)、肝硬化(HBV-LC)和肝细胞癌(HBV-HCC)。既往认为HBV基因模板仅在感染肝细胞核内呈超螺旋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随着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少研究发现血清中亦存在cccDNA。目前,血清cccDNA的来源
2010年49期 v.50;No.731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梅爱红;宋小莲;谈敏;王昌惠;颜正茂;张国良;
<正>患者男,74岁。因咳嗽、咳痰、发热3 d入院。患者7 a前行直肠癌根治术,有吸烟史(400年支)。人院体检:T37.5℃,P 92次/min,R 20次/min,BP 125/70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右中下肺可闻及散在湿罗音,心脏、腹部无明显异常。入院时胸部CT片提示右下肺炎伴部分肺不张,肺功能检查为重度阻塞、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入院诊断:右下肺炎、肺栓塞待排。患者凝血功能、心电图无明显异常。
2010年49期 v.50;No.731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云涛;陈兵;姜友昭;
<正>患者女,22岁,因月经紊乱伴体质量增加2 a余前来就诊。患者已2 a余无月经,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发生,发病前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查体:体质量53 kg,身高150 cm,血压120/82 mmg。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明显,有锁骨上窝脂肪垫。上臂、大腿、腹部可见紫纹,以腹部明显,双下肢无
2010年49期 v.50;No.731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红妍;
<正>舒血宁注射液为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银杏叶,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目前广泛用于缺血性疾病的治疗。2010年至今,我们先后发现舒血宁注射液致静脉炎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45岁,因冠心病、心绞痛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
2010年49期 v.50;No.731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艳;
<正>2009年2月~2010年8月,我科收治11例急性中毒伴抽搐患儿。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例患儿,男7例、女4例,年龄11个月~14岁,就诊时间15 min~2 h 7例、>2 h 4例。患儿均来自农村,经消化道误食中毒。误服有机磷农药4例,灭鼠药3例,敌杀死2例,氟哌酸1例,异烟肼1例。入院时即有频繁
2010年49期 v.50;No.731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英辉;陈立娟;米立军;金国华;
<正>患者男,49岁,农民。因腹胀、乏力1个月入院。既往无饮酒史,有输血史。查体:无慢性肝病面容,无肝掌及蜘蛛痣,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部平软,肝脏未触及,脾明显肿大,腹水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WBC 1.8×109/L,RBC 2.33×109/L,Hb 809
2010年49期 v.50;No.731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希学;袁庆忠;张军;丁鹏鹏;
<正>患者男,63岁,因发现右腋窝皮肤赘生物3 a于2010年4月22日入院。3年前发现右腋窝多发皮肤赘生物,2 mm×1 mm×2 mm~8 mm×4 mm×3 mm,局部红肿、触痛。未行治疗部分小赘生物逐渐消失,其中一较大者3 a后逐渐长大,且红肿、触痛,表面反复溃破,流黄色脓性液和血性液,破溃处可自行愈合,无发烧。查体:老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
2010年49期 v.50;No.731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传银;高泰翠;王桂菊;陈树梅;
<正>临床护理工作中,掰安瓿加药是护士每日进行频率最高的一项操作。据统计,95%的护士在此操作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手割伤,其不仅影响正常的工作,而且增加乙肝、艾滋病等血液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机会。为了简化操作程序,避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受伤,笔者设计了安瓿断离器。现介绍如
2010年49期 v.50;No.731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艳霞;袁锐三;
<正>宫颈糜烂是宫颈炎病变之一,伴有白带增多、腰骶部不适等症状,目前治疗方法有电熨、激光、冷冻、药物腐蚀、微波凝固等。我院近年来引进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98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98例,年龄23~55岁,平均36岁。均为已婚经产妇,中度糜烂80例,重度糜烂118例。
2010年49期 v.50;No.731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甘立军;张春卉;张猛;代玉川;程云涛;刘雪玲;李传方;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行急诊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195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分为经股动脉途径组105例、经桡动脉途径组90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血管穿刺成功率、鞘管置入时间、穿刺至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成功率、6个月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生存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组手术操作时间长、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P均<0.05)。结论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行急诊PCI的效果相同,但前者具有穿刺点血管并发症少、患者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2010年49期 v.50;No.731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恩荣;张立国;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预测主动脉瓣狭窄(AS)严重程度与进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7例无症状AS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AS,连续1 a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慢进展组和快进展组;检测患者的血清CRP;分析预测重度AS的独立因素。结果与轻、中度AS患者比较,重度患者的血清CRP明显高,左室重量指数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均<0.01);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CRP是独立预测重度AS的因素(P<0.01),且快进展组血清CRP明显高于慢进展组。结论 CRP能预测无症状AS的严重程度及进展情况。
2010年49期 v.50;No.731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子义;姚妍妍;许佳;吕立勋;包巨太;
目的观察中药抗毒补心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VMC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用抗毒补心加减治疗,对照组用普罗帕酮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两组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查,并观察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8.6%、心电图有效率8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2%、71.2%(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TnT均明显下降,以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抗毒补心加减治疗VMC并心律失常的临床及心电图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0年49期 v.50;No.731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莉;张鸿举;丁少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尿酸(U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ACS患者268例(ACS组),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成单支组、双支组和多支组(≥3支);另选同期冠脉造影阴性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UA、血浆Fib,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ACS组血清UA、血浆Fib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多支组明显高于双支组及单支组(P均<0.05),双支组与单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在控制可能影响UA、Fib水平的其他因素如性别、年龄、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后,UA、Fib与冠脉病变程度明显相关(P均<0.01)。结论 UA、Fib升高与ACS发生和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2010年49期 v.50;No.731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香素;史彩萍;饶胜国;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37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入院24 h内每晚口服氟伐他汀80 mg,疗程6个月。观察终点为心脏事件发生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较快缓解心绞痛及伴随症状,改善心电图,减少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UA早期强化氟伐他汀治疗,可较快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2010年49期 v.50;No.731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春英;王守花;张伟光;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提高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血液透析治疗,干预组同时进行3个月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MOSSF-36(SF-36)生命质量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试。结果干预前两组SF-36量表各维度分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SAS及SDS评分均有增高。干预组干预后SF-36量表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维度及总体健康分值显著增高(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维度分值无明显变化;干预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显著降低,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生命质量降低及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状态,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提高其生命质量。
2010年49期 v.50;No.731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小峰;李招兵;何军;刘杨;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CAS患者(CAS组)和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MP抗体IgG、IgM,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AS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酶法检测血脂,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结果 CAS组MP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MP IgG阴性患者比较,CRP组MP IgG阳性患者的TC、TG、LDL-C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TNF-α、IL-1β、IL-6明显升高(P<0.01或<0.05)。各检测指标与CAS患者MP感染均独立相关,以Hs-CRP、IL-6的相关性最大(P<0.01或<0.05)。结论 MP感染与CAS有关,其可能通过感染及炎症反应参与CAS的发生、发展。
2010年49期 v.50;No.731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敏;方小正;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临床分期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探讨CysC在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T2DM患者分为A组(正常蛋白尿)、B组(微量蛋白尿)和C组(大量蛋白尿),检测各组血清CysC、UMA、SCr浓度。同时对B组及C组使用洛汀新进行干预,比较CysC、UMA、SCr的浓度变化。结果随着UAER增加,CysC、UMA、SCr含量逐渐增高,C组与A、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B组与A组、正常对照组相比,CysC、UMA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ysC显著升高(P<0.05),SCr、UMA无显著差异(P>0.05)。B、C组使用洛汀新治疗后,UAE浓度及血CyC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SCr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T2DM患者早期肾受损时CysC已有相应变化,并与DN严重程度相关,有助于DN的早期诊断。
2010年49期 v.50;No.731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焜煜;张磊;
目的探讨康复指导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78例,随机分成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常规服用抗心衰药物,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康复指导,治疗观察2 a评价疗效。结果康复治疗组心功能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1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康复治疗组每搏量、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各项参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康复指导治疗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且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49期 v.50;No.731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长磊;李红军;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心力衰竭(心衰)合并房颤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心衰患者按是否存在房颤分为房颤组、窦性心律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浆BNP、NYHA分级以及左房、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①房颤组血浆BNP浓度高于窦性心律组,在相同的NYHA心功能分级亚组中,房颤组BNP水平在心功能Ⅱ级与Ⅲ组中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②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年龄(r=0.794,P<0.01)、房颤持续时间(r=0.698,P<0.01)、左心房大小(r=0.739,P<0.01)、左室大小(r=0.839,P<0.01)呈正相关。结论心衰合并房颤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且与年龄、房颤持续时间、左房、左室内径有关。
2010年49期 v.50;No.731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孙立锋;鞠云飞;陈星;冯益真;王金荣;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期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取30例急性期MPP患儿(MPP组)及25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2、IL-4、IL-6、IL-10、IFN-γ及TNF-α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P组血清IFN-γ、IL-6及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TNF-α也有升高趋势(P>0.05),IL-2和IL-4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MPP急性期患儿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主要以Th1型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为临床应用免疫调节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0年49期 v.50;No.731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孙冬梅;刘宁;王妍;顾勤;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对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脓毒性休克患者20例,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每例患者按随机顺序设置PEEP为0(PEEP0组)、5(PEEP5组)、10(PEEP10组)和15(PEEP15组)cmH2O。然后调整吸气压力(PEEPh)从25 cmH2O开始,以2cmH2O递增或递减,至完全控制通气时为止,此时的PEEPh为所需设定值。通气20 min后,记录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结果①PEEP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PEEP与心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MAP呈负相关(r=-0.239、-0.340、-0.335,P均<0.01),与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CVP呈正相关(r=0.365、0.200,P<0.01或<0.05)。PEEP5组ITBVI值与其他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EEP0组的SVRI、CVP与PEEP10、PEEP15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PEEP对氧代谢的影响:PEEP与氧合指数、氧输送量(DO2)呈正相关(r=0.184、0.166,P<0.05)。PEEP10组氧合指数、DO2最大(P<0.05),PEEP10组与PEEP0组、PEEP15组DO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随PEEP增加,心输出量逐渐减少,过高的PEEP可能引起氧输送下降。
2010年49期 v.50;No.731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德堂;于平;周永勤;赵跃青;马学彩;张瑞;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放射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8例急性重症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4例,A组用乌司他丁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B组单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呼吸频率、肺部罗音、肺部CT、C反应蛋白(CRP)、氧合指数(OI)、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程度、呼吸频率、肺部罗音等症状及肺部CT、OI、血CRP等指标较前均有改善(P均<0.05),且A组较B组改善明显(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放射性肺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与甲基强的松龙合用疗效更好。
2010年49期 v.50;No.731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修麓璐;徐连凤;
目的观察督导式无创通气(NIM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慢性呼吸衰竭(呼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COPD并慢性呼衰患者随机分为NIMV治疗督导组、NIMV治疗非督导组及家庭氧疗组(对照组),比较三组圣.乔治医院呼吸问卷评分改善率、6 min步行试验及年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结果督导组圣.乔治医院呼吸问卷评分改善率、6 min步行试验及年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均<0.05),督导组较非督导组显著改善(P均<0.05)。结论督导式NIMV治疗有助于COPD并慢性呼衰患者的家庭治疗。
2010年49期 v.50;No.731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殷爱华;
目的观察经储雾罐吸入支气管扩张药气雾剂(MDI)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直接吸入沙丁胺醇、普米克等支气管舒张剂MDI,治疗组经储雾罐吸入MDI;检测两组吸药前及吸药后15、30、45 min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时间点FEV1.0改善率均明显升高,以30 min时最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储雾罐吸入MDI治疗哮喘具有吸入量少、药物利用率高、起效迅速、安全等优点。
2010年49期 v.50;No.731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向文海;杜国峰;车玫;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甘油果糖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给予银杏达莫联合甘油果糖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疗程10 d,观察临床疗效并行TCD检测。结果联合组3 d有效率、7 d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3.17%、98.78%、100%,对照组分别为36.25%、72.50%、86.25%,最终痊愈率联合组为50.00%,对照组为33.75%,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TCD检测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及血管搏动指数,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甘油果糖注射液治疗VB I性眩晕较单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起效快,疗效好,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49期 v.50;No.731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丽燕;陈彪;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嗅觉功能减退与疾病分期、运动障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五味嗅觉测试液检测70例散发性PD患者、30例正常健康成人嗅觉情况,比较二者嗅觉察觉阈值(DT)和嗅觉辨别阈值(IT)的差异,以及不同气味物的DT和IT差异。结果 Hohn-Yahr分期各期PD患者的DT和IT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Hohn-Yahr 1期PD患者的DT、I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PD患者DT和IT与PD评分量表总分、运动功能评分无相关性;PD患者对酸、香蕉、薄荷、花香、恶臭5种气味物的察觉能力和识别能力较正常人均有明显受损(P<0.05或<0.01),但是对恶臭失嗅频率明显高于其他气味(P=0.000)。结论 PD患者对多种气味物的嗅觉功能减退,其嗅觉功能减退程度与疾病的分期、疾病严重程度、运动障碍程度无关。
2010年49期 v.50;No.731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孔岳南;孙杨;
目的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浆蛋白质Z水平,依据梗死灶面积大小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梗死组,另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浆蛋白质Z水平。结果梗死组血浆蛋白质Z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入院时、治疗7 d及14 d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重度梗死组明显低于中度及轻度梗死组,中度梗死组明显低于轻度梗死组(P均<0.01)。结论血浆蛋白质Z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病过程,并与梗死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早期预警因子之一。
2010年49期 v.50;No.731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霞;赵庆华;侯钢;张宇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腔穿刺留置猪尾导管治疗复杂型肺炎旁胸腔积液(CPE)及脓胸(T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CPE及T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超声引导胸腔穿刺留置猪尾导管并尿激酶溶液冲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退热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住院天数、肺功能改善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采用超声引导胸腔穿刺留置猪尾导管并尿激酶溶液冲洗治疗CPE及SE的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2010年49期 v.50;No.731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毕春晖;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和调脂效应。方法将18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10 mg和20 mg。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肱动脉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内皮细胞非依赖性舒张功能、血脂、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A、B组FMD均显著改善,B组较A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两组血清NO、SOD显著升高,sICAM-1显著降低,B组较A组血清NO、SOD显著升高(P<0.05);两组TC、HDL-C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FMD与血清NO、SOD呈正相关(r=0.74、0.56;P<0.01),与血清sICAM-1呈负相关(r=-0.83,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肱动脉FMD,增加血清NO含量及SOD活性,降低血清sICAM-1含量,且有剂量依赖性;其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与其调脂效应无显著相关性。
2010年49期 v.50;No.731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肖红;张昆;
目的观察淫羊藿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4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以胰岛素为主控制血糖,同时口服碳酸钙维生素D片600 mg/d;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淫羊藿颗粒,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骨保护素(OPG)、骨密度等指标。结果中药组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OPG、骨密度显著提高(P均<0.05),U-Ca/Cr、U-P/Cr、U-HOP/Cr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胰岛素代谢控制和钙剂补充的基础上,加用单味中药淫羊藿可显著缩短疼痛缓解时间,提高骨密度,其作用可能与淫羊藿抑制骨吸收有关。
2010年49期 v.50;No.731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方团育;高勇义;何扬利;陈道雄;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临床特征及首诊科室分布。方法调查181例甲减患者的临床症状、指标及首诊科室,并对原发性及继发性甲减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甲减浮肿、懒言、甲状腺肿大等症状更常见,继发性甲减恶心、呕吐、闭经等症状更常见,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原发性甲减的血钠、血氯、肌酸磷酸激酶均明显高于继发性甲减(P均<0.05)。大多数患者首诊科室在内分泌科,部分患者首诊于其他科室,以心内科、肾内科、综合病房、消化内科多见。结论甲减症状多,伴有多个临床指标异常,首诊科室多,临床工作中应全面考虑,避免误诊。
2010年49期 v.50;No.731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方乃青;肖寒;申小苏;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脾肾两虚型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将85例中医分型为脾肾两虚型的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单纯化疗,观察两组KPS评分、体质量及白细胞的变化和中医证型评分的变化。结果 A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KPS评分下降小于B组,A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参附注射液对预防化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辅助化疗顺利完成有积极影响。
2010年49期 v.50;No.731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殷宇刚;陈祥俊;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并比较4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6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组)及82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Hcy、CRP、LDL-C水平。结果 SAP、ACS组血浆Hcy、CRP、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SAP与ACS组比较,Hcy、CRP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L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狭窄支数患者的Hcy、CR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 Hcy和CRP可作为预测老年CHD严重程度的指标,LDL-C对老年CHD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不高。
2010年49期 v.50;No.731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玉琴;梁华举;张霞;种冠峰;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31I治疗后的不同预后规律。方法收集633例131I治疗后甲亢患者资料,分析治疗后无效、好转、痊愈、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复发患者的预后变化规律。结果痊愈323例患者中,6个月内痊愈占57.9%,7~12个月痊愈占18.0%,12个月以上痊愈占24.1%;痊愈患者中暂时性甲减13例,均为早发甲减。甲减139例患者中,早发甲减占60.4%。晚发甲减中未见发生率存在逐年上升趋势。结论甲亢131I治疗后6个月内未愈者选择二次131I治疗应慎重;早发甲减病例中仅少部分为暂时性甲减。
2010年49期 v.50;No.731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宇彬;马娟;孟春;杜爱玲;刘思伟;李敬田;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利尿肽(BN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123例冠心病(CHD)及可疑CHD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其中A组20例(Gensini评分0分),B组20例(Gensini评分1~20分),C组49例(Gensini评分21~40分),D组34例(Gensini评分>40分);均于入院后24 h内检测血浆BNP,比较四组血浆BNP水平,分析血浆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四组血浆BNP水平经Lg(BNP)转换后,B、C、D组Lg(BNP)均明显高于A组,C、D组明显高于B组,D组明显高于C组(P<0.05或<0.01);血浆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明显正相关(rs=0.849,P<0.01)。结论 CHD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其血浆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明显正相关;血浆BNP水平能反映冠脉病变程度,为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0年49期 v.50;No.731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武贵存;卞晓山;魏长宏;郝明华;孔凡盛;颜廷秀;
目的观察低剂量全身照射为主联合CAG方案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RAL)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RAL患者采用低剂量全身照射后,给予CAG方案(Ara-C 10 mg/m2,每12 h 1次,d1~14;阿克拉霉素7mg/m2,1次/d,d1~5;G-CSF 200μg/m2,1次/d,在第1次注射Ara-C之前开始给予,白细胞计数>20×109/L停用)化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2例RAL中,完全缓解率46.9%,部分缓解率25%,未缓解率28.1%,总有效率71.9%。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患者均可耐受。结论低剂量全身照射为主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较好。
2010年49期 v.50;No.731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云芳;陈文莉;丁国华;
目的观察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尿液中的变化,以探讨其在AKI早期诊断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选择AKI患者62例,按照AKI的分期标准分为Ⅰ、Ⅱ、Ⅲ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各组血清肌酐(Scr)、RBP、肾损伤分子-1(KIM-1)、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 AKI各组Scr、RBP、KIM-1、NAG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AKIⅢ期组较Ⅰ期、Ⅱ期组Scr、RBP、KIM-1明显升高(P均<0.05);Ⅱ期组较Ⅰ期组Scr、RBP、KIM-1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RBP可以作为AKI早期诊断及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2010年49期 v.50;No.731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婕;卢鹏;杨莹;代成林;李健;
目的研究上颌第2磨牙的外部形态,为临床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13颗上颌第2磨牙离体牙,观察牙根形态和数目,利用电显游标卡尺测量牙体外形各项指标,并对根尖孔与根尖顶的位置以及至解剖性根尖的距离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外部形态测量显示上颌第2磨牙3根发生率为50.7%,2根发生率为33.8%;上颌第2磨牙以腭侧牙最长,平均长度为18.58 mm;根尖孔位于解剖性根尖顶点的为44.6%,旁侧开口占55.4%,旁侧根尖孔距根尖顶部的平均距离为1 mm。结论上颌第2磨牙根尖孔大部分位于根尖旁,且根尖孔至根尖的距离并不相等,不能只凭X线片确定工作长度。
2010年49期 v.50;No.731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立新;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丹红注射液静滴)和对照组(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14 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肢体疼痛、酸胀等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髌骨上、下缘15 cm处肢体周径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49期 v.50;No.731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颖;黄沂传;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血凝常规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喉癌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UICC 2002年分期方案进行分组:Ⅰ~Ⅱ期组56例,Ⅲ~Ⅳ期组44例,对其血凝常规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50例喉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喉癌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比喉部良性病变患者明显增高(P<0.01),且随肿瘤分期的增高而升高(P<0.05)。凝血酶原时间(PT)、PT比值、PT百分比活度、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比值、凝血酶时间(TT)、TT比值及抗凝血酶Ⅲ水平在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喉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与喉癌关系密切,且随肿瘤分期的增高而升高。
2010年49期 v.50;No.731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雅卿;巩建萍;赵丹宁;侯明辉;付淑平;朱东坡;
目的观察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正常糖耐量对照者的骨密度(BMD)及外周葡萄糖清除率(GDR),探讨BMD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129例男性分为正常体质量T2DM组(T1组)、超体质量T2DM组(T2组)、正常体质量正常糖耐量对照组(N1组)和超体质量正常糖耐量对照组(N2组),均接受体质量、身高、空腹血糖、血钙、血磷测定,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结果①与N1组比较,其余各组GDR减低,T2组GDR低于T1组(P<0.01或<0.05)。N2组与其他组比较血钙增高(P<0.01或<0.05)。各组血磷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T1组与N1组比较,L3、L4、股骨颈、大转子、Ward部位BMD减低(P<0.01或<0.05)。与N2组比较,T2组L1、L3、L4、股骨颈、大转子、Ward部位BMD减低(P<0.01或<0.05)。③BMD与年龄呈负相关,与GDR、BMI、血钙呈正相关(P<0.01);血磷、空腹血糖与BMD无明显关系。结论胰岛素抵抗与BMD密切相关,其可能是引起BMD减低的重要因素。
2010年49期 v.50;No.731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马明全;金庆文;刘向明;姜宏景;尚晓滨;于振涛;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复治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46例晚期复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其中奥沙利铂130 mg/m2,静滴,第1天;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每3周重复。完成2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46例患者共化疗128个周期,全组45例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24.44%,疾病控制率66.6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1 a生存率为41%。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复治食管鳞状细胞癌有一定的疗效,消化道反应及肾毒性较轻,可作为顺铂或氟尿嘧啶耐药患者的二线治疗。
2010年49期 v.50;No.731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淑增;白剑鹏;苏密龙;邱丹缨;陈国阳;谢永华;黄绿叶;陈文标;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不同疾病状态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探讨其与AS炎症活动的关系。方法 41例AS患者按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分为活动组(n=22)和稳定组(n=19),1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ELISA法检测血浆中的IL-17、IL-1β、IL-6、IL-2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结果活动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明显高于稳定组及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血浆中IL-17平均浓度以及IL-1β、IL-6、IL-23、TNF-α等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组及对照组(P均<0.01);IL-17、IL-1β、IL-6、IL-23、TNF-α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或<0.01)。结论 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与AS炎症高度活动相关。
2010年49期 v.50;No.731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汪清铭;王东宁;李鸿鹏;杨桂玲;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SH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初治DLBCL患者骨髓标本37例,以正常骨髓标本20例作为对照,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SHP-1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状态,动态监测研究组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活检及SHP-1基因甲基化状态,并随访观察。结果 20例正常骨髓SH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均为非甲基化状态,37例DLBCL患者骨髓11例检出SH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两者甲基化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甲基化组和非甲基化组接受3个疗程CHOP后的缓解率及1 a复发率,Ⅲ/Ⅳ期病例甲基化组缓解率低于非甲基化组,1 a复发率高于非甲基化组(P<0.05);随访期间,共12例患者最终出现骨髓SHP-1基因甲基化,其中4例经骨髓活检证实存在淋巴瘤细胞骨髓浸润,其他25例患者最终未出现骨髓SHP-1基因甲基化,且骨髓活检均未发现淋巴瘤细胞浸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HP-1基因甲基化与骨髓受累相符率达33.3%。结论 SHP-1基因甲基化检测可能为预测DLBCL患者预后和复发倾向及早期评价DLBCL骨髓受累的有效方法。
2010年49期 v.50;No.731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常晶;刘淼冰;吴金玲;方向阳;侯原平;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伴有2型糖尿病(T2DM)时血清脑钠肽(BNP)及Fas凋亡系统的变化。方法将AM I患者67例,分为T2DM组(32例)和非T2DM组(35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发病24 h和7 d时的BNP,采用ELISA法测定sFas、sFasL浓度。结果 T2DM组24 h和7 d时BNP均高于非T2DM组(P均<0.05)。T2DM组sFas及sFasL浓度在24 h时升高,7 d时下降,但均较非T2DM组高(P均<0.05)。结论合并T2DM的AM I患者BNP的变化可早于心功能的改变,糖尿病能增高Fas细胞凋亡系统水平,加速心肌细胞凋亡。
2010年49期 v.50;No.731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代素梅;房芳;冯万芹;陈红;王海波;刘华群;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化疗加热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放化疗加热疗,对照组采用放化疗,两组放化疗方法相同。放疗结束1个月后,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疼痛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近期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3-DCRT、同步化疗加热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疗效较好,热疗对放、化疗有增敏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患者能耐受,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较好的姑息疗法。
2010年49期 v.50;No.731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黎运琪;陈孙斌;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输尿管中段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63例中段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中段输尿管结石与腹部X线平片或肾盂造影或螺旋CT检查的符合率在98%以上。结论应用超声诊断中段输尿管结石方便、实用、准确、可靠,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010年49期 v.50;No.731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