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肺切除术对肺癌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赵峥;杨晓光;卢兆桐;

    目的观察肺切除术对肺癌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37例行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包括肺叶切除组23例、全肺切除组14例,术前及术后10 d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仪(SPECT)进行心肌灌注显像,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术后10 d,两组LVEF较术前下降(P均<0.05),LVESV、LVEDV较术前升高(P均<0.05),全肺切除组术后上述指标变化较肺叶切除组明显(P均<0.05)。结论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10 d肺癌患者左心功能较术前明显下降,且全肺切除者左心功能下降较肺叶切除者更明显。

    2010年50期 v.50;No.732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全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比观察

    张璐;钱永跃;郭旭峰;徐忠恒;徐中华;

    目的对比观察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者30例(VATS组),同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者30例(开胸组),比较两组手术期、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及围手术期死亡。两组手术时间、肺癌患者淋巴结清扫站数、清扫淋巴结数量及住院总费用相近;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量、胸管保留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VATS组优于开胸组,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安全性、手术效果均不逊于开胸手术,且全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痛苦少、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较高。

    2010年50期 v.50;No.732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机械牵张应力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CD_(14)表达的影响

    李海鸥;王雪琴;李克忠;

    目的观察机械牵张应力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PAM)CD_(14)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10~12周雄性SD大鼠放血处死,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离、培养PAM,传至2代后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培养48 h。将PAM随机分为5组,S1~S4组采用Flexercell 4000~(TM)应力加载系统分别施加5%、10%、15%和20%的机械牵张应力,频率30次/min、时间为24 h。对照组不处理。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肺泡PAM中的CD_(14)蛋白及mRNA。结果 S2~S4组CD_(14)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S1组,尤以S3组、S4组为著(P均<0.05)。结论机械牵张应力可上调PAM表面CD_(14)表达。

    2010年50期 v.50;No.732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肥胖标准PCOS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对比观察及意义

    黄卡立;蒋凤艳;胡芸;

    目的比较不同肥胖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PCOS患者54例,将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18例归为肥胖A组,<24 kg/m~2者36例归为非肥胖A组;腰臀比(WHR)≥0.8者29例归为肥胖B组,<0.8者25例归为非肥胖B组;WHR≥0.8且BMI≥24 kg/m~2的患者14例归为肥胖C组,BMI<24 kg/m~2且WHR<0.8的患者15例归为非肥胖C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sICAM-1水平。结果肥胖A、B、C组血清sICAM-1水平分别高于非肥胖A、B、C组(P均<0.05);肥胖A、B、C组血清sICAM-1水平比较P均>0.05;非肥胖A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非肥胖B、C组(P均<0.05),非肥胖B、C组血清sICAM-1水平相比,P>0.05。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BMI、WHR均呈正相关(r=0.204,0.360,P均<0.05),sICAM-1与WHR的相关性高于sICAM-1与BMI的相关性(P<0.05)。结论 PCOS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BMI、WHR有关。

    2010年50期 v.50;No.732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L-肉碱对奥硝唑致大鼠精子及生育力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

    商学军;刘清珍;王玲玲;张稳;康宁;夏欣一;黄宇烽;

    目的探讨L-肉碱(LC)对奥硝唑(ORN)所致大鼠精子及生殖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各8只。A组:予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灌胃、1 ml/d;B组:ORN 400mg/(kg·d)灌胃;C组:ORN 800 mg/(kg·d)灌胃;D组:ORN 400 mg/(kg·d)+LC 100 mg/(kg·d)灌胃;E组:ORN 800 mg/(kg·d))+LC 100 mg/(kg·d)灌胃。均连续灌胃20 d,末次给药24 h后,各组均麻醉后处死大鼠4只,取附睾尾部行精子计数,检测精子活动率及存活率;余大鼠与雌鼠合笼行交配试验。结果与A组相比,B、C组大鼠附睾尾部精子计数、活动率和存活率明显下降(P均<0.05),B组平均胚胎数显著降低(P<0.05),C组无交配雌鼠受孕(P<0.01)。与B组相比,D组大鼠附睾尾部计数、精子活动率和存活率明显增加(P均<0.05),平均胚胎数显著增加(P<0.05),与A组近似(P均>0.05)。E组与C组近似(P均>0.05),与A组各项指标比较,P均<0.01。结论 LC对ORN引起的雄性大鼠精子及生育力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0年50期 v.50;No.732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青蒿琥脂对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高迎春;张爽;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对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5、10、20、40、80μmol/L)Art对HO8910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20μmol/LArt对HO8910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5、10、20、40、80μmol/L)Art对HO8910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Art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H08910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均<0.05),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20μmol/LArt作用HO8910细胞24、36 h后,G_0/G_1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增加(P<0.01);作用36、48 h,Sub G_1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增加(P<0.01)。经过不同浓度Art处理48 h后,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Bax表达水平升高(P<0.01),并呈一定剂量相关性。结论 Art对卵巢癌HO8910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Bcl-2及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2010年50期 v.50;No.732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人参皂苷Rg3对缺氧诱导的人肾癌786-0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陈清江;张明智;张军辉;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对缺氧诱导的人肾癌786-0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缺氧诱导的786-0细胞分为缺氧组和Rg3组,Rg3组分别加入25、50、100、200μmol/L的Rg3作用24 h,对照组不处理。分别采用RT-PCR法、ELISA法检测786-0细胞中的VEGF mRNA及其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786-0细胞中的STAT3和MAPKs总蛋白(p38、ERK1/2、JNK)及其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Rg3组786-0细胞中V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1),且呈浓度依赖性(P均<0.01)。Rg3组786-0细胞中STAT3和MAPKs中ERK1/2、JNK蛋白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1),且呈浓度依赖性(P均<0.01),STAT3和p38、ERK1/2、JNK、pp38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缺氧状态下Rg3可抑制786-0细胞的VEGF表达,其机制与抑制STAT3和MAPKs蛋白磷酸化有关。

    2010年50期 v.50;No.732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冬凌草甲素对鼻咽癌HNE-1细胞株生长及其PCNA、Caspase-3表达的影响

    向银洲;余林;魏莲枝;贵平;彭平;熊志洁;

    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对人鼻咽癌细胞株HNE-1生长及其细胞核抗原(PCNA)、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HNE-1中加入冬凌草甲素,MTT法观察其生长情况,FCM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PCNA,Western-blot技术检测Caspase-3。结果加入冬凌草甲素后HNE-1细胞生长受抑制,细胞被阻滞于G_0/G_1期;冬凌草甲素作用48 h后,HNE-1细胞的PCNA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冬凌草甲素在体外可显著抑制人鼻咽癌细胞株HNE-1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下调PCNA蛋白表达,激活Caspase-3的活性。

    2010年50期 v.50;No.732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小儿成骨不全的诊断与治疗

    郭永成;石建伟;岳煜;程慎杰;申毅;王永堂;

    目的探讨小儿成骨不全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对18例成骨不全息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因母亲产前四维彩超检查发现胎儿肢体骨折畸形而诊断,予以引产;13例因频繁骨折及肢体畸形行X线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确诊。13例均予以个体化药物和康复训练治疗,其中10例肢体严重骨折畸形患儿行手术治疗。随访13例,随访时间为5~36个月,平均21个月。患儿全身疼痛减轻,骨折频数下降,肢体畸形改善,肌力增强,自理能力提高。结论影像学、病理学联合检查可以确诊。综合个体化治疗效果确切。

    2010年50期 v.50;No.732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抗病毒治疗患者持续病毒应答影响因素分析

    李姗霓;孙丽莹;朱志军;朱理玮;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抗病毒治疗患者产生持续病毒应答(SVR)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39例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并进行抗病毒(聚二乙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2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18例完成全疗程规范治疗,疗程25~105周;有4例(22.22%)获得SVR,其平均治疗周期是57周。统计分析显示,非ⅠB型基因(P=0.023)、治疗前丙肝病毒载量<10~6 copies/ml(P=0.044)以及早期病毒应答(EVR)(P=0.019)与SVR的获得有关。结论非ⅠB基因型、低水平HCV RNA和EVR是肝移植后丙肝复发抗病毒治疗产生SVR的影响因素。

    2010年50期 v.50;No.732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护理园地

  • 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患者的护理

    张惠霞;钮革亚;张芳;

    <正>2009年3~11月,我们共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138例,均顺利完成。现将护理配合方法报告如下。护理: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病史、病变部位等情况。详细询问有无麻醉药物过敏史。备好氧气、吸引器、抢救药品及用品。②术中护理:检查时,患者氧分压会有

    2010年50期 v.50;No.732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200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黄萍;

    <正>人性化护理模式是在"人性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护理模式,遵循尊重患者人格的理念,给予患者亲情式的关怀,同时针对患者的个性化特点制定最佳护理方案及适合患者的沟通模式。我们对200例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2010年50期 v.50;No.732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

    钟涛;

    <正>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在糖尿病外周围神经病变、周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因足外伤、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等所致的严重下肢病变。2005年10月~2010年2月,我们共收治糖尿病足60例,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2010年50期 v.50;No.732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复合曲马多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叶玉军;房立峰;刘术民;李辛洁;

    <正>2009年1月~2009年8月,我们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采用0.15%罗哌卡因、0.12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曲马多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效果均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择期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患者40例,年龄22~35岁,均为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R组和L组,各20例。两组麻醉和手术方法相同。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

    2010年50期 v.50;No.732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炎症性肠病3例报告

    杨宇娟;孙海英;徐开林;

    <正>2007年以来,我们共收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合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50岁。因"反复皮肤紫斑、乏力半年,发热1d"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正常。骨髓活检结果示造血细胞成分稍增生,造血细胞中三种成分均存在,骨髓中可见出血,网状纤维略增多。诊断为MDS(RCMD)。予

    2010年50期 v.50;No.73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LCP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0例效果观察

    赵子春;

    <正>2008年2月~2010年2月,笔者对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9~78岁。Neer分型Ⅱ型10例,Ⅲ型13例,Ⅳ型10例,V型5例,Ⅵ型2例;摔伤28例,交通伤5例,高处坠落伤3例,运动伤2例,电击伤1例,暴力打击伤1例。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

    2010年50期 v.50;No.732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精索囊肿3例报告

    高永涛;刘贤奎;

    <正>精索囊肿也称精索鞘膜积液,临床少见。现将本院最近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例1:患者40岁。因发现右侧阴囊上方肿物2个月,于2009年7月21日入院。入院查体:阴囊上方近阴茎根部可触及鹅蛋大小肿物,光滑,活动度好,无触痛及压痛。超声检查示右附睾头可见数个无回声区,大者0.34 cm×0.30 cm;右精索走行区可见5.02 cm×1.67 cm无回声区,其内可见分隔;右阴囊内见深度1.50 cm液性暗区。实验室检查未见

    2010年50期 v.50;No.732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MRI在网球肘诊断中的应用

    肖文丰;张诚;陈丹;许道洲;姜法伟;吕海莲;

    <正>网球肘亦称肱骨外上髁炎,其诊断以临床症状为主要依据。本研究对2008~2009年我院收治的符合网球肘临床诊断标准的25例(29侧)患者进行了MRI检查。现分析其检查结果,并探讨MRI在网球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临床资料:25例拟诊网球肘的患者中,男6例,女19例;年龄13~70岁;病程3 d~3 a。临床主要表现为肱骨外上髁

    2010年50期 v.50;No.732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GSS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20例

    刘磊;

    <正>多节段脊柱骨折较为少见,为高能量损伤所致。随着椎弓根器械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椎弓根钉三柱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公认为理想的脊柱后路固定方法,已获得广泛的临床应用。2003年1月~2010年4月,我们采用脊柱内固定系统(GSS)治疗胸腰多节段骨折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2010年50期 v.50;No.732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泰利必妥滴眼液滴眼治疗细菌性角膜炎120例

    杨玉萍;

    <正>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采用泰利必妥滴眼液滴眼治疗细菌性角膜炎12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0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男68例、女52例,年龄23~68岁;其中角膜划伤及异物伤者52例,戴角膜接触镜引起者36例,暴露性角膜炎23例,其他9例;临床

    2010年50期 v.50;No.732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手指末节离断原位回植腹部寄养术26例分析

    田明波;李玉华;宋文超;朱俊;尹万乐;崔金雷;

    <正>2008年1月~2009年9月,26例28指指尖离断原位回植腹部寄养术,术后患者断指全部成活。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26例28指。男18例20指,女8例8指,年龄12~58岁,平均35.3岁。其中机器压伤11例,电锯伤5例,刀砍伤4例(其中自残2例),绞伤6例。均为完

    2010年50期 v.50;No.732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甲状腺结核5例误诊分析

    蒯勇;郭冬;张永臻;刁瑞香;郭宝仑;

    <正>2003~2005年,我们共收治甲状腺结核5例,首诊时均误诊。现报告如下并分析其误诊原因。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3例,年龄28~65岁,病程2个月~5a。均以颈前区单发肿块入院,可随吞咽上下移动。伴盗汗、乏力3例,低热2例,呼吸不畅1例,颈淋巴结核1例,有肺结核病史1例。辅助检查:ESR升高3例、正常1例;血T_3、T_4、FT_3、FT_4、TSH均正常。B超检查诊断为甲状腺

    2010年50期 v.50;No.732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外伤性胰腺炎16例报告

    薛红娣;

    <正>外伤性胰腺炎早期诊断极为困难,容易造成漏诊,且该病病情较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外伤性胰腺炎1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6例;年龄20~63岁,平均38.7岁。发病到就诊时间1 h~2 d,平均8 h。致病原因:暴饮暴食后腹部殴打伤6例,车祸伤5例,坠落伤3例,腹部手术致伤2例。患者伤后或者术后1~32 h内出现上腹部疼

    2010年50期 v.50;No.732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宫腔镜技术在流产术后宫内妊娠物残留诊治中的应用

    张燕;

    <正>2008年6月~2010年4月,我们采用宫腔镜技术诊治流产后宫内妊娠物残留患者3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流产后不规则或持续性阴道流血>14 d(平均17.8 d)患者71例,年龄20~39岁;初次妊娠16例,2次妊娠55例。超声检查均提示宫内妊娠物残留。71例随机分为A组(31例)和B组(40例)。A组行宫腔镜检查,宫内残留物量少、未机化者,直接行定位清宫术或直视下行残留物清除

    2010年50期 v.50;No.732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60例临床分析

    陈彦果;赵静;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以持续无排卵、雄激素水平过高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是导致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无排卵性不孕症的首要病因。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

    2010年50期 v.50;No.732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鼻中隔成形术后并发穿孔15例原因分析

    顾东升;李佩忠;陈志亮;

    <正>鼻中隔穿孔是鼻中隔成形术较为严重和较难处理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为了探究鼻中隔成形术后穿孔的原因以减少术后穿孔的发生,笔者回顾分析了1999~2009年我科所做的鼻中隔成形术821例中发生穿孔的15例。现报告如下。资料分析:鼻中隔成形术中并发鼻中隔穿孔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9~72岁。所有病例术前常规予剪鼻毛,术中全部采用全身麻醉,以1%肾上腺素棉片分别置于

    2010年50期 v.50;No.732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报告

    杜昌翠;

    <正>妊娠妇女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会给孕妇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处理棘手。2007年9月~2009年12月,我们共收治妊娠合并再障患者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年龄23~31岁,孕龄28~41周。行剖宫产5例(其中剖宫产+子宫切除1例,剖宫取胎1例),经阴分娩3例。均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慢性再障。孕前诊断4例,孕期

    2010年50期 v.50;No.732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食管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吻合口瘘33例报告

    张永健;金小寅;

    <正>1995年12月~2007年12月,我们共手术治疗食管癌1257例,其中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3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8例,年龄50~82岁,平均65岁。其中食管中上段癌经颈、胸、腹三切口手术后9例,经左胸手术后16例,经右胸及腹部手术后8例。颈部吻合全部采用手工,胸部吻合全部采用吻合器。33例吻合口瘘中术前血常规中血红蛋白70~120 g/L,平均92 g/L,血清白

    2010年50期 v.50;No.732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批烧伤患者的院前救治

    宁勇;刘明锁;刘文文;侯振才;

    <正>2005年来,我们对227例突发公共事件中成批烧伤患者实施院前救治。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抢救53批227例,男162例、女65例,年龄(32.6±28)岁;烧伤原因为汽油、煤气火焰16批,烟花、爆竹引起的火药烧伤13批,住宅失火9批,管道、锅炉爆炸8批,热液烫伤5批,砖窑倒塌1批,其他1批。烧伤面积

    2010年50期 v.50;No.732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食管癌25例报告

    林彬;张轶;

    <正>单纯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均不理想。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们对2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联合放化疗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年龄≤70岁,均为鳞癌。全部为初治患者,无远处转移。患者体能状况Karnof-sky≥70分;病灶最大径<12 cm。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

    2010年50期 v.50;No.732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急性双侧大面积肺栓塞抢救成功1例报告

    杜玉恒;赵丕新;赵志强;齐峰;吴大伟;

    <正>患者女,74岁。因摔伤后左髋疼痛,活动障碍5 d,于2010年3月10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外伤手术史和过敏史。查体:T 36.5,P 92次/min,BP 104/65 mm-Hg,体质量65 kg。心肺肝肾查体无异常。左下肢较右下肢略缩短,外旋畸形;左髋部局部皮肤淤斑青紫5×7 cm~2,局部

    2010年50期 v.50;No.732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短篇与个案

  • 严重肝外伤伴中肝静脉损伤1例报告

    李淑群;喻亚群;李天满;陈谦;

    <正>患者男,17岁。2010年3月4日因车祸伤半小时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提示肝脾挫裂伤,急诊转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25次/min,呼吸27次/min,血压84/45 mmHg,SpO_2 69%。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两肺叩诊呈清音,左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罗音,右肺呼吸音减弱。腹部平坦,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右上腹反跳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入

    2010年50期 v.50;No.73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输血速度的快速计算法

    王艳菊;

    <正>临床ICU工作中,用输液泵输血会破坏血液成分;有时医嘱要求血液应在规定时间内输完,要求记录输血速度,同时还需要先测知输血速度,才能用调节器调整。常规方法计算输血速度不仅耗时,还繁琐,有时因为忙乱,易计算错误,给护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笔者通过观察总结,用常规

    2010年50期 v.50;No.732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

    于湧;

    <正>患者女,29岁。因无痛性全呈肉眼血尿1周,于2008年8月17日入院。查体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B超检查发现膀胱右侧壁有实性占位。腹部CT检查示膀胱右侧壁2.1cm×1.7 cm菜花样肿物,平扫CT值约35 HU,强化后CT值为145HU。膀胱镜检查于膀胱右侧壁见菜花样肿物,蒂宽,表面有血凝块;双侧输尿管开口正常,涌尿正常。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癌细胞呈巢团状弥漫生长,大小

    2010年50期 v.50;No.732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漏芦提取物对CCl_4诱导大鼠原代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宋伟;

    目的观察漏芦提取物对CCl_4诱导大鼠原代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肝细胞分为分为正常对照组、CCl_4损伤组及漏芦大、中、小剂量组。培养24 h以后,向漏芦大、中、小剂量组分别加质量浓度为5、2.5、1mg生药/ml的漏芦提取物,向其他组加等量RPMI-1640培养液;培养6 h,向CCl_4损伤组及漏芦大、中、小剂量组加入50%CCl_4-DMSO溶液(CCl_4终浓度为5 mmol/l),正常对照组加等量RPMI 1640培养液。继续培养6 h,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转移酶(ALT)、丙二醛(MDA)、谷光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Cl_4损伤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P均<0.01);与CCl_4损伤组,漏芦大、中、小剂量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AST、DA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SOD、GSH-Px活性显著增加(P均<0.05),且里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漏芦提取对物CCl_4诱导的大鼠原代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2010年50期 v.50;No.732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bFGF缓释技术对预构复合组织瓣存活影响的实验观察

    张大学;孙占胜;李连欣;王海滨;贾存岭;李英华;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缓释剂对预构复合组织瓣血循环重建和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制成以股动静脉股神经缝匠肌及周围深筋膜组织为蒂的腹部复合组织瓣。实验组组织瓣下置入bFGF生物蛋白胶,对照组组织瓣下置入裸生物蛋白胶。2周后形成以植入血管为蒂的岛状复合组织瓣,原位缝合。术后1周观察组织瓣成活率,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实验组组织瓣成活率为61.82%±7.98%、MVD为(31.17±4.54)个/HP,对照组分别为54.74%±6.94%、MVD为(25.66±2.98)个/HP(P均<0.01)。结论 bFGF缓释技术可加快组织瓣血管生长速度,有效改善组织瓣的血供和成活率。

    2010年50期 v.50;No.732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IGF-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周肖龙;王青青;高锡刚;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的表达,并探讨其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NSCLC组织18例正常肺组织中的IGF-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NSCLC组织中IGF-1阳性表达率为45.7%,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的16.7%(P<0.05)。IGF-1的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IGF-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VEGF表达及MVD值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 NSCLC组织中IGF-1表达显著增高,并与肺癌的分期、转移和分化相关。IGF-1的高表达与肺癌的血管生成有关。

    2010年50期 v.50;No.732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肉瘤样癌35例病理特点分析

    张德贤;孙菊杰;仲伟霞;

    目的明确肺肉瘤样癌的病理特点。方法对3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肺肉瘤样癌患者的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肺肉瘤样癌发生于左肺11例,右肺23例。病理亚型以多形性癌(27例)为主,即鳞状细胞癌、腺癌伴有梭形细胞和(或)巨细胞成分。免疫组化检查显示上皮细胞角蛋白(CK)阳性28例、波形蛋白阳性26例。结论肺肉瘤样癌病理类型以多形性癌为主。

    2010年50期 v.50;No.732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MMA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观察

    张会东;于松杨;王晓东;周承孝;

    目的评价多模式镇痛(MMA)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肺叶切除患者随机分为MMA组(M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两组手术、麻醉方法等相同。M组术前采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5ml,阻滞切口部位肋间神经3条,同时静注帕瑞昔布40 mg,关胸前由手术医生在直视下用相同剂量、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再次阻滞这3条神经;C组注射安慰剂(NS)。术后两组均启用自控镇痛泵(PCA),其药物组成及背景剂量、锁定时间等两组相同。记录术中BP、HR变化,术后采用VAS、Ramsay镇静评分评价镇痛、镇静效果,记录阿片类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 M组术中BP、HR较C组明显减低、减慢,术后M组VAS、Ramsay镇静评分及芬太尼用量均较C组明显减少(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近似(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后患者MMA镇痛、镇静效果好、安全。

    2010年50期 v.50;No.732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聚乙醇酸网片覆盖壁层胸膜治疗自发性气胸

    孙海军;钱永跃;徐卫华;陈勇兵;徐忠恒;徐中华;

    目的观察探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聚乙醇酸网片覆盖壁层胸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自发性气胸患者139例,补片组96例在胸腔镜下切除肺大疱并于胸腔顶部壁层胸膜覆盖15 cm×15 cm可吸收聚乙醇酸网片;对照组43例仅行肺大疱切除术。结果两组手术顺利。补片组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4.1±0.8)d,对照组(4.0±0.7)d,两组相比,P>0.05;补片组术后住院时间(5.1±0.9)d,对照组(5.1±0.8)d,两组相比,P>0.05;补片组气胸复发3例,对照组气胸复发9例,两组相比,P<0.01。结论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聚乙醇酸修补网片覆盖胸腔顶部壁层胸膜治疗自发性气胸,可降术后气胸复发率。

    2010年50期 v.50;No.732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hTERT mRNA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杨少锋;蒋成安;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40例食管癌(癌症组)、20例良性食管病变(良性组)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hTERT mRNA。结果癌症组外周血hTERT mRNA阳性率67.5%(27/40),良性组为5.0%(1/20),对照组为0,癌症组与良性组、对照组比较,P均<0.01。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hTERT mRN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TNM分期有关关(P均<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外周血hTERT mRNA水平明显升高,对其进行检侧有助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肿瘤细胞微转移的诊断、近期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

    2010年50期 v.50;No.732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甲强龙在呼吸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唐洪波;江青山;廖剑绚;沈宝茗;李明;许明;

    目的观察甲强龙对呼吸道异物取出术患儿术中血氧饱和度和术后喉水肿的影响。方法 80例呼吸道异物患儿,40例术中应用甲强龙,40例术中应用地塞米松。观察术中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术后喉水肿情况。结果与用地塞米松的患儿相比,用甲强龙的患儿术中血氧饱和度变化幅度较小,术后喉水肿发生率较低,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呼吸道异物取出术中应用甲强龙有利于减轻喉气管痉挛及喉水肿。

    2010年50期 v.50;No.732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膨肺吸痰法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

    孙华;

    目的观察膨肺吸痰法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 051例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1例和对照组500例,分别采用膨肺吸痰法及常规吸痰法。结果对照组吸痰后PaO_2、SaO_2较吸痰前和治疗组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为86.4%,治疗组为65.0%,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治愈120例,显效123例,好转260例,无效48例,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分别为100、102、206、98例及80.4%,两组比较,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中吸痰膨肺能改善低氧状况,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疗效。

    2010年50期 v.50;No.732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对结肠癌患者血清TK1、EGF、HGF、IGF-1、CRP、IL-6水平的影响

    田金国;贾玉东;刘海涛;

    目的观察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对结肠癌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表皮生长因子(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66例结肠癌患者,33例行腹腔镜手术(A组),33例行开腹手术(B组),手术前及手术后1、4周测血清TK1、EGF、HGF、IGF-1、CRP及IL-6。33名健康人作对照(C组)。结果术前A、B组血清TK1、EGF、HGF、IGF-1、CRP及IL-6水平相近(P均>0.05),但均显著高于C组(P均<0.01);术后1、4周,A组上述各指标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后患者血清TK1、EGF、HGF、IGF-1、CRP及IL-6水平明显降低。

    2010年50期 v.50;No.732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结肠癌组织中PTEN、AKT2、HIF-1α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董涛;金伟;刘福国;许建民;周洪美;栾春艳;

    目的观察结肠癌组织中磷酸酶基因(PTEN)、蛋白激酶B2(AKT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EN、AKT2和HIF-1α,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PTEN、AKT2、HIF-1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35%、67.64%、85.29%,癌旁正常组织中分别为100%、26.47%、17.65%(P均<0.01);PTEN、AKT2表达变化与结肠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HIF-1α表达变化与结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与其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肠癌组织中PTEN与AKT2和HIF-1α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683、-0.726,P均<0.01)。结论结肠癌组织中PTEN的低表达或失表达可能与AKT2、HIF-1α的异常激活有关,三者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2010年50期 v.50;No.732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外伤性小肠破裂120例临床分析

    张涛;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有腹痛,其中有典型腹膜炎表现者89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0×10~9/L者82例,中性粒细胞比例>0.75者88例。本组均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59例;9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者行B型超声检查,阳性75例;CT检查30例,阳性20例;9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者均行腹腔穿刺,阳性81例;剖腹探查确诊5例。本组治愈117例,死于中毒性休克3例。术并发切口感染10例,肺部感染5例,腹腔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肠瘘各1例,均经保守治愈。结论重对外伤性小肠破裂应重视群其常见症状和体征,积极应用各种腹腔穿刺技术,并结合血常规、X线、B超、CT等辅助检查,早期诊断;尽早手术治疗,常用术式为肠破裂修补术、肠段切除吻合术。

    2010年50期 v.50;No.732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疗效观察

    孙春雷;陈平康;曹华祥;费伯健;蒋晖;周洪伟;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19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93例和传统开腹组10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方法进行TME。结果两组患者切除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肠管远切缘距离相比P>0.05。两组所有标本远切缘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腹腔镜组合传统开腹组完整TME切除+近完整TME切除率分别为92.5%和91.7%。腔镜组复发率和总生存率分别是5.6%和93.3%,而开腹组分别为7.3%、94.8%,两组相比P>0.05。结论腹腔镜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疗效与开腹手术相似。

    2010年50期 v.50;No.732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联合术中结肠灌洗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效果观察

    沈瑾;周波;张逖;邹贤;李梁;

    目的观察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联合术中结肠灌洗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58例,采用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治疗,术中排便肠道灌洗。结果本组均成功行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手术时间为(152±24)min,术中结肠灌洗耗时(32±13)min;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或液化12例,发生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者6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本组均无吻合口漏发生,无1例死亡,住院(20±5)d,均痊愈出院。结论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联合术中结肠灌洗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安全有效。

    2010年50期 v.50;No.732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19-9、CA50、CA242、CEA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刘爽;屈顺喜;吴志宇;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糖类抗原(CA)19-9、CA50、CA242、癌胚抗原(CEA)水平,及其与胰腺癌术前诊断、临床分期、肿瘤大小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38例胰腺癌(观察组)和25例胰腺良性病变(对照组)患者血清中CA19-9、CA50、CA242和CEA。探讨其与胰腺癌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CA19-9、CA50、CA242和CEA水平明显高与于对照组,术后血清CA19-9、CA50、CA242和CEA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TS3+TS4、Ⅲ+Ⅳ期患者血清CA19-9、CA50、CA242和CEA水平分别高于TS1+TS2、Ⅰ+Ⅱ期者(P均<0.05)。结论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CA50、CA242和CEA水平对胰腺癌患者术前诊断、临床分期和肿瘤大小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0年50期 v.50;No.732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逆行胰门间隙分离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赵玉洲;韩广森;任莹坤;卢朝敏;顾焱辉;

    目的观察逆行胰门间隙分离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31例,术中16例采用逆行胰门间隙分离技术、15例采用传统顺行胰门间隙分离技术。结果逆行胰门间隙分离技术可以在数秒钟内分离胰门间隙且不造成明显出血,较传统顺行胰门间隙分离技术的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P均<0.05),术后无胰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运用逆行胰门间隙分离技术有助于手术安全快速的进行。

    2010年50期 v.50;No.732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张嘉炜;孟翔凌;吴文涌;王德志;

    目的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PET)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PET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胰岛素瘤17例[均有明显的Whipple三联征,术前随机最低血糖(1.72±0.66)mmol/L,胰岛素释放试验空腹胰岛素水平(68.3±44.53)mIU/L]、胃泌素瘤1例(表现为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痛,血清胃泌素220pg/ml)、胰高血糖素瘤2例(1例表现为典型的迁移性坏死性皮炎,1例首先表现为急性腹痛)、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7例(均以腹部包块就诊)。B超、CT、DSA、术中B超检查发现病灶者分别为15、19、8、17例。行病灶切除17例、胰体尾切除7例、活检3例。结论 PET以胰岛素瘤及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最常见;胰岛素瘤临床有典型表现,其他肿瘤表现不典型。术中B超检查有助于本病的定位诊断。手术治疗方式多根据肿瘤大小及性质决定。

    2010年50期 v.50;No.732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对男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贺松;

    目的探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在男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活检确诊的48例男性乳腺疾病患者的钼靶X线影像学特点。结果 48例患者中,乳腺癌5例,乳腺发育症43例。前者钼靶X线表现乳头后方偏心性肿块,不规则分叶征或毛刺征;后者钼靶X线表现为斑片状(23例)、团块状(11例)、片絮状影(8例)、小结节状(4例)、分支状(2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5.8%。结论数字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男性乳腺病变确诊率较高。

    2010年50期 v.50;No.732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观察

    杨明武;符尚宏;吴玉珍;王梅英;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效果。方法 22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其中10例脓腔直径<5 cm者,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抽吸药物冲洗术;12例脓腔直径≥5 cm者,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结果本组均完全治愈,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其中4周治愈16例,8周治愈18例,6个月治愈22例。10例脓腔直径<5cm者,一次性抽吸治愈6例,二次3例,三次1例。12例脓腔直径≥5 cm者,4周治愈10例,8周13例,6个月12例。结论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较好,可根据脓肿大小选择介入治疗方法。

    2010年50期 v.50;No.732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O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王白石;刘洪一;贾宝庆;

    目的观察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O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6例cNO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4例(A组)行甲状腺原发灶根治切除术,122例(B组)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的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两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相近;两组术后早期复发率分别为29.8%和7.3%,两组相比,P<0.05。结论 cNO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安全,能显著降低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后早期复发率。

    2010年50期 v.50;No.732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临床观察

    陈勇;鲁兵;张钧;

    目的观察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均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观察组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照组不显露喉返神经。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对照组并发喉返神经损伤7例(8.5%),喉上神经损伤4例(4.9%),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2.4%),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8%;观察组并发喉返神经损伤2例(2.0%),喉上神经损伤0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0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2010年50期 v.50;No.732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临床应用观察

    裴昌松;彭启宇;武艺;薛书成;李克;王玉林;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肾上腺肿瘤患者34例,均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 34例均手术成功,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140 min,术中出血20~100ml,住院时间5~9 d。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好。

    2010年50期 v.50;No.732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后腹腔镜下切除无功能积水肾效果观察

    张志刚;王祥波;涂传全;薛鹏;方毅;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下切除无功能积水肾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无功能积水肾行后腹腔镜切除治疗。结果 18例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时间为10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9 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7.8 d,术后无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下切除无功能积水肾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2010年50期 v.50;No.732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膜后入路单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临床应用观察

    王晓路;谷军飞;任立新;黎玮;杨书文;霍红旭;张勇;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单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肾上腺肿瘤患者6例,采用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5~130 min,术中出血量15~45ml,术后住院时间5~7 d。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经腹膜后入路单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安全可行。

    2010年50期 v.50;No.732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

    肖英;张红霞;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受检对象90例,其中单纯糖尿病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8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32例,测定3组血清脂联素及VEGF。结果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脂联素、VEGF水平依次升高(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脂水平有关(P均<0.05),VEGF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CRP有关(P均<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VEGF水平升高,并与尿蛋白及血肌酐水平的升高是同步的,检测血清脂联素、VEGF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2010年50期 v.50;No.732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吕松峰;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43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双C臂X线机下,行PVP治疗。结果本组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11例,轻度缓解6例,无效0例。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后Cobb角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恶心、呕吐、腹胀2例,发热3例。术后随访11~43个月,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无丢失38例,丢失1/3者3例,丢失少于1/3者2例。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

    2010年50期 v.50;No.732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早期功能锻炼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骆新波;何波;向剑平;戚剑;秦本刚;顾立强;

    目的观察早期功能锻炼对肱骨近端骨折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肱骨近端带锁髓内钉、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和经皮多枚克氏针固定。38例于术后3 d~2周开始采用肩关节康复训练器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观察组),另10例未早期规律功能锻炼者为对照组。结果术后随访7~19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8.1±1.7)周。观察组优良率92.1%,对照组为80%(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2010年50期 v.50;No.732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和剥脱性骨软骨炎疗效观察

    张冠宏;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和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采用关节镜治疗的肘骨关节关节炎(24例)和剥脱性骨软骨炎(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术后30例疼痛消失或轻微疼痛,6例仍有中度疼痛,24例肘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按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优12例,良18例,中6例,优良率为83.3%。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和剥脱性骨软骨炎切口小、操作简便、安全、患者痛苦小、疗效确切。

    2010年50期 v.50;No.732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关节镜下闭合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联合关节清理术治疗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

    金日;杨玉宝;李林;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闭合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联合关节清理术治疗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56例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患者行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闭合松解加关节清理术。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个月。优40例、良12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为92.86%。结论关节镜下闭合松解髌外侧支持带联合关节清理术治疗外侧髌骨挤压综合征效果好,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

    2010年50期 v.50;No.732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3.0T 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姜新宇;陈宏伟;陈静雯;金伟;万红燕;

    目的探讨3.0T 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合并骨病变的患者行3.0TMR全身DWI检查,将全身骨骼系统分为颅骨、脊椎、骨盆、胸部、四肢长骨5个区域,计数各部位病灶数并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患者均成功获得全身MRI图像。其中9例常规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压脂T2WI为稍高信号,提示病变为成骨性骨转移。除上述9例外,共发现骨转移灶156处,骨转移灶表现为点状、片状、团块状高信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各部位病灶数为颅骨7处、脊椎72处、骨盆46处、胸部20处、四肢长骨11处。骨转移灶的ADC值为(0.86±0.14)×10~(-3)mm~2/s,正常骨组织为(1.82±0.17)×10~(-3)mm~2/s,两者比较,P<0.05。结论 3.0T MR全身DWI对脊椎、骨盆的骨转移病灶显示清晰、敏感,并能同时显示肿瘤在骨外器官的病变,有助于诊断骨转移。

    2010年50期 v.50;No.732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加压交锁钉与静力交锁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疗效对比观察

    刘瀚霖;

    目的对比观察加压交锁钉与静力交锁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下肢长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分别采用加压交锁钉与静力交锁钉治疗。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6.2%,对照组为94.2%,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15.4%,两组比较,P<0.05。结论加压交锁钉与静力交锁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加压交锁钉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2010年50期 v.50;No.732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长柄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亓会涛;王星;

    目的观察采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33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采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9例,良11例,可3例。随访期间,未发现人工关节脱位、松动及感染发生。结论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

    2010年50期 v.50;No.732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惠东伟;

    目的观察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行颅骨修补术治疗的颅骨缺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术前使用CT扫描获取颅骨及缺损部位的三维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剪切出塑形钛网,消毒后用于修补颅骨缺损;对照组术中采取钛网手工塑形的方法修补颅骨缺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塑形时间明显缩短,钛钉使用数量明显减少,P均<0.05。观察组术后对外形满意55例,术后并发症10例,对照组分别为43、38例,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颅骨修补术中应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手术时间短,术后满意度高,并发症少。

    2010年50期 v.50;No.732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8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MRI检查结果分析

    吴力源;姜新宇;陈玉林;汤群峰;

    目的总结线粒体脑肌病(ME)的MRI表现,探讨其意义。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8例ME患者的MRI检查结果。结果 MRI显示ME脑内病变主要表现为大脑皮质及基底节灰质核团多发、对称性脑梗死样异常信号病灶。本组4例患儿以基底节区病变为主,4例成人以端脑灰质病变为主,病变与血管分布无关。结论 ME病变部位主要累及灰质,表现为与血管分布无关的脑梗死样异常信号病灶;MRI表现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ME的诊断。

    2010年50期 v.50;No.732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开颅手术、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对比观察

    张文斗;

    目的比较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开颅手术组40例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组40例,分别采用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根据GOS开颅手术组临床疗效良好28例、较差8例、死亡4例,血管内栓塞组良好37例、较差2例、死亡1例。开颅手术组术中出现血管痉挛19例、动脉瘤破裂6例、下视丘反应9例、癫痫发作3例,血管内栓塞组分别为10、0、2、1例。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P均<0.05。结论与传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相比,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好,并发症少。

    2010年50期 v.50;No.732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脂微球前列腺素E_1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许虎成;刘向萍;

    目的观察脂微球前列腺素E_1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66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予长春西汀20 mg联合脂微球前列腺素E_110μg静滴,1次/d,共用10 d。对照组予丹参30 ml联合脉络宁30 ml静滴,1次/d,共用10 d。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作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分别为19、5、9例和73%。两组总有效率相比P<0.01。结论脂微球前列腺素E_1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效果较好。

    2010年50期 v.50;No.732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脑出血并发迟发性脑水肿的相关因素分析

    张冠壮;

    目的分析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6例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肺部感染、出血部位、出血量等与迟发性脑水肿的关系。结果 Logistic分析显示,除年龄及出血量外,其余因素的P值均>0.05。年龄的回归系数为-0.946,优势比为0.386,95%置信区间为0.179~0.835,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患者出现迟发性脑水肿的可能性以0.386的比率递减;而出血量的回归系数为0.812,优势比为2.254,95%置信区间为1.274~3.986。结论患者的年龄、出血量与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发生有关。

    2010年50期 v.50;No.732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血清A-FABP及炎性因子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白洁;司淑芳;张改英;

    目的观察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IL-6、IL-17、C反应蛋白(CRP)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合并大血管并发症分为A组(合并大血管并发症)和B组(无大血管并发症),另选健康查体者30例为正常对照(对照组)。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CRP、A-FABP、IL-6及IL-17;根据FBG和FINS值,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IR)指数(HOMA-IR)。结果 A、B组血清A-FABP、IL-6、CRP、IL-17水平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A组A-FABP、IL-6、CRP、IL-17均高于B组(P均<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血清A-FABP、IL-6、CRP、IL-17水平及HOMA-IR均升高。A-FABP与炎症因子IL-6、CRP、IL-17均参与了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2010年50期 v.50;No.732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宫颈病变组织中P-Akt、NF-κ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杜趁香;王焱;何涛;邢鲁奇;米建强;阎慧娟;

    目的观察宫颈病变组织中P-Akt、NF-κB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宫颈癌、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19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P-Akt和NF-κB。结果 P-Akt在慢性宫颈炎、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79%、66.67%、92.31%,NF-κB分别为10.52%、72.22%、96.15%,P-Akt和NF-κB在各种宫颈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相比,P均<0.05。结论 P-Akt、NF-κB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作用。

    2010年50期 v.50;No.732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盘组织中TLR2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曹耀辉;

    目的检测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盘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60例胎膜早破患者(其中30例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和40例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胎盘组织中的TLR2蛋白和TLR2 mRNA。结果胎膜早破患者胎盘组织中TLR2蛋白为(11.0±2.8)个/mm~2、TLR2 mRNA为0.856±0.015,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的(8.0±4.8)个/mm~2、0.660±0.026,P均<0.05。无绒毛膜羊膜炎患者TLR2表达定位于羊膜上皮细胞基底面,TLR2蛋白为(6.0±3.8)个/mm~2、TLR2 mRNA为0.820±0.026;有绒毛膜羊膜炎组羊膜上皮细胞基底面未见TLR2表达,TLR2蛋白为(15.0±2.2)个/mm~2、TLR2mRNA为1.135±0.005;两组TLR2蛋白及mRNA相比,P均<0.05。结论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盘组织中TLR2表达上调。TLR2表达在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发生过程中均发挥一定作用。

    2010年50期 v.50;No.732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钙黏素、TGF-β_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魏嵬;徐永前;朱建平;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钙黏素、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9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5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41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E-钙黏素与TGF-β_1。结果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钙黏素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29、18、23例,TGF-β_1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11、12、28例,不同组织间两指标相比,P均<0.05。E-钙黏素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病理分级、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TGF-β_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肌层浸润深度、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在子宫内膜腺癌原发灶中E-钙黏素与TGF-β_1的表达呈负相关(Kappa=0.31,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钙黏素的表达下降、TGF-β_1的表达升高,二者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恶性程度、转移和浸润有关。

    2010年50期 v.50;No.732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62例疗效观察

    徐春佳;陆安伟;唐建军;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2例,经阴道行穹窿单侧骶棘韧带固定术27例,经阴道行子宫骶韧带穹窿悬吊术2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骶韧带穹窿高位悬吊术8例(其中3例保留子宫同时行圆韧带缩短术),行经腹自体筋膜宫颈骶骨固定术7例;如有阴道缺陷,同时进行修补。结果 1例术中骶韧带未能辨认,改行阴道残端骶棘韧带悬吊术;2例因骶棘韧带缝合困难,改单侧髂尾肌筋膜固定术;59例手术顺利;随访1~3 a,1例半年后复发,其余患者POP-Q分期均在Ⅱ期以内。结论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疗效满意。

    2010年50期 v.50;No.732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青光眼术后脉络膜脱离21例分析

    赵军波;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脉络膜脱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21眼)各型青光眼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眼术后均出现浅前房、低眼压。眼底镜及B超检查发现脉络膜脱离累及各象限1眼、2个象限3眼、1个象限17眼。保守治疗16例,手术治疗5例,均治愈。结论青光眼术后脉络膜脱离表现为浅前房、低眼压,眼底镜及B超检查可确诊。根据不同原因,可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

    2010年50期 v.50;No.732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前房维持器和玻璃体切割仪在严重外伤性前房积血治疗中的应用

    段娜;陈梦平;梁勇;

    目的观察前房维持器、玻璃体切割仪在严重外伤性前房积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5例(35眼)严重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用前房维持器行前房灌注,用玻璃体切切割仪行前房凝血块或积血切除、吸除,根据病情联合行虹膜根部离断修复、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I0L)一期植入等。结果患者前房积血或凝血块均清除干净,术中无自发性出血。术中发现虹膜根部离断者5例,行手术修复4例;发现白内障9例,行手术摘除8例,其中联合IOL一期植入6例;术中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PPV)3例。术后31例视力明显提高。术后并发自发性前房出血3例、眼压升高6例、角膜内皮一过性皱褶水肿5例,均治愈。结论在严重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中应用前房维持器和玻璃体切割仪可取得良好疗效。

    2010年50期 v.50;No.732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胎龄胎儿角膜上皮组织中TGF-β1、bFGF的表达比较

    杨丽霞;王静;

    目的比较不同胎龄胎儿角膜上皮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方法收集11~20周因各种原因引产的胎儿23例共46只眼,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角膜上皮中的TGF-β1和bFGF。结果各胎龄胎儿角膜上皮均有TGF-β1和bFGF表达。TGF-β1和bFGF在角膜上皮层的表达均随胎龄的增加而减少(P均<0.05)。相同胎龄胎儿角膜上皮层内TGF-β1与bF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3 7,P<0.05)。结论 TGF-β1和bFGF在角膜上皮层的表达随胎龄的增加而减少。

    2010年50期 v.50;No.732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疗效观察

    车宗刚;王业岗;朱秀高;韩其庆;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舌下腺囊肿效果。方法对36例例舌下腺囊肿患者行舌下腺囊肿穿刺,抽尽囊内黏液,向囊内注入地塞米松10 mg/2 ml+平阳霉素8 mg及2%利多卡因2 ml,按每1 cm~3的囊肿内注入药液1 ml,每7~14 d注射1次,1~4次为1个疗程。结果 36例治疗后随访6~24个月,治愈29例,好转5例,2例无效,经手术切除腺体后治愈,总有效率为94.44%。未见复发。均未见高热、皮疹、休克、肺纤维化等并发症发生。无效的2例行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有效、安全。

    2010年50期 v.50;No.732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激光光凝联合苦碟子注射液静滴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郭晶;张晓燕;包景川;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联合苦碟子注射液静滴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 51例(97眼)单纯D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49眼)和对照组25例(48眼)。观察组采用激光光凝配合苦碟子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和黄斑区水肿消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激光光凝联合苦碟子注射液静滴治疗DR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激光光凝治疗。

    2010年50期 v.50;No.732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预注罗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对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间的影响

    谢柯祺;兰志勋;

    目的观察预注罗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对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开腹手术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7组。C0组为对照组,预注生理盐水3 ml。C1、C2、C3组分别预注0.005、0.01、0.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R1、R2、R3组分别预注0.03、0.06、0.09 mg/kg罗库溴铵。3min后行常规全麻诱导:C1、R1组用顺式阿曲库铵0.145 mg/kg,C2、R2组用顺式阿曲库铵0.140 mg/kg,C3、R3组用顺式阿曲库铵0.135 mg/kg。术中采用丙泊酚4.0~6.0μg/ml靶控输注、芬太尼0.05~0.1 mg/次间断给药。分别记录各组插管时间。结果与C0组相比,C1、C2、C3、R1、R2、R3组插管时间缩短(P均<0.05)。结论预注顺式阿曲库铵或罗库溴铵可缩短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间。

    2010年50期 v.50;No.732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小儿全身麻醉术中的体温管理及意义

    向龙泉;杨昌明;肖少华;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体温管理的方法。方法将100例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术前将手术间室温控制在22~24℃,观察组除覆盖大单之外加盖保温毯,保温毯温度设置在36~40℃直到手术结束,术中使用静脉液体及冲洗液均加温至37℃。对照组均使用常温液体。在患儿全麻过程中,用肛温表每隔30 min监测1次直肠温度。结果观察组麻醉开始时体温(37.24±0.25)℃,麻醉结束时为(37.61±0.11)℃,与术前相比,P>0.05;对照组分别为(37.3±0.25)℃、(36.77±0.45)℃,与术前及观察组相比,P<0.05。结论小儿全身麻醉中通过调节室温、加盖保温毯、输入加温后的液体、使用加温冲洗液,可防止息儿体温降低造成的不良影响。

    2010年50期 v.50;No.732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讲座

  • Galectin-8与肿瘤细胞免疫相关性研究进展

    熊辉强;张少容;

    <正>在肿瘤免疫中,发挥效应的主要细胞是T细胞,而肿瘤细胞或间质表达的某些免疫因子可以增强T细胞激活和功能,导致肿瘤部位的免疫功能增强,从而引起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近年来研究发现,半乳糖凝集素-8(Galectin-8)可以发挥这种作用。现将近年来有关Galectin-8与肿瘤细胞免

    2010年50期 v.50;No.732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丹参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吴志诚;余俊键;江柏青;

    <正>在停搏液中添加丹参可以对抗体外循环心脏停搏导致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近年来有关其机制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降低钙超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活化、抑制心肌细胞调亡和清除氧自由基四个方面。现综述如下。1减少细胞内Ca~(2+)超载钙超载的原因为:①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造成了细胞的酸中毒,促使了Na~+-H~+交换和Na~+-Ca~(2+)交换,细胞外Ca~(2+)

    2010年50期 v.50;No.732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甲氨蝶呤在非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刁永红;刘英;马华;

    <正>甲氨蝶呤(MTX)是一种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可导致细胞内叶酸缺乏,减少核蛋白合成,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和复制。以往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效果确切。近年来研究发现,MTX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强制性脊柱炎(AS)、异位妊娠、子宫腺肌病、银屑病、Graves病等非恶性肿

    2010年50期 v.50;No.732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