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其脑脊液中Aβ水平的影响

    申亚峰;涂悦;程世翔;孙洪涛;张赛;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及其脑脊液(CSF)中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60例sTBI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温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天患者CSF中的Aβ,3个月后行GOS评定预后。结果对照组CSF中的Aβ水平逐渐升高,而观察组Aβ水平逐渐降低;治疗后3、5、7 d,两组AB水平比较,P均<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GOS为(4.3±0.4)分,对照组为(2.2±0.2)分,两组比较,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明显改善sTBI患者的预后,可能与其降低患者CSF中的Aβ水平有关。

    2011年02期 v.51;No.736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生大黄对重症颅脑损伤并发NPE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

    黄伟;乔健;李成万;张学光;苗宗宁;陈镭;

    目的观察生大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8例颅脑损伤并发NP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另予生大黄粉鼻饲3 g/次,3次/d,疗程为7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7 d,检测患者血清中的TNF-α、IL-6。结果治疗后第20天,治疗组死亡5例,对照组死亡7例,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第4、7天,治疗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生大黄粉鼻饲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NPE患者血清中的TNF-α、IL-6水平。

    2011年02期 v.51;No.736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吗替麦考酚酯对重型颅脑损伤兔血清ABAb水平的影响

    李志涛;闫华;薛静;刘暌;只达石;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对重型颅脑损伤大白兔血清抗脑抗体(ABAb)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16只大白兔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只。两组均以液压打击法建立重症颅脑损伤模型,观察组造模后经胃管注入MMF 1 mg/kg,对照组经胃管注入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用3周。分别于造模前2 d及造模后3、7、14、21、28 d耳缘静脉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ABAb。结果两组大白兔造模后各时点血清ABAb水平均较建立前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造模后7 d达峰值(9.1 ng/ml),对照组3 d达峰值(13.6 ng/ml),两组峰值比较,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早期应用MMF治疗可降低血清ABAb水平,延迟其峰值出现时间。

    2011年02期 v.51;No.736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汉族人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NFATC1基因rs754093多态性观察

    肖健齐;许晶;李新颖;康铁江;邱丽莎;吴安华;王运杰;

    目的观察中国汉族人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基因rs754093的多态性。方法选择中国汉族人脑出血患者230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233例(对照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其血清中NFATC1基因rs754093的多态性。结果观察组基因型T/T、T/G、G/G及等位基因T、G的频率分别为34.1%、48.3%、17.4%、58.5%、41.5%,对照组分别为44.2%、44.6%、11.2%、66.5%、33.5%,两组比较,P均<0.05。分析显示,相对于携带TT基因型者,携带GG+TG基因型者脑出血发病风险增加51.4%;相对于携带T等位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脑出血发病风险增加41.1%。结论中国汉族人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NFATC1基因rs754093存在多态性,其中携带G/G基因型者易发生脑出血。

    2011年02期 v.51;No.736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AAV-AS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大鼠皮下胶质瘤效果观察

    王冠;黄楹;冯珂珂;李耀华;王增良;

    目的观察腺相关病毒为载体血管抑素重组质粒(AAV-AS)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大鼠皮下胶质瘤的效果。方法大鼠皮下抑制胶质瘤C6细胞,建立荷C6胶质瘤大鼠模型,当肿瘤体积达250~280 mm3时,随机分为对照组、CTX组、AAV-AS组及联合组,分别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CTX、AAV-AS、CTX+AAV-AS。每隔3 d测量肿瘤的长、短径计算体积;于22 d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标记抗CD31抗体计算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TUNEL法测算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对照组肿瘤体积为(2 060.339±82.028)mm3,MVD为(20±3)条/HP,AI为1.442±0.329;CTX组分别为(1 763.867±124.237)mm3、(18±5)条/HP、1.719±0.464,AAV-AS组分别为(1 229.910±141.646)mm3、(13±2)条/HP、3.653±0.238,联合组分别为(1 098.320±70.880)mm3、(8±3)条/HP、3.886±0.361。联合组肿瘤体积和MVD与其他组比较,P均<0.05;联合组AI与对照组及CTX组比较,P均<0.05,但与AAV-AS组比较,P>0.05。结论 AAV-AS联合CTX治疗大鼠皮下胶质瘤,可减小肿瘤体积,降低血管密度,间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2011年02期 v.51;No.736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附65例报告)

    孙胜玉;黄伟;马辉;夏鹤春;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效果。方法大型听神经瘤65例,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术中应用肌电监测判断面神经的走行及功能。结果本组肿瘤全切60例,术中保留面神经58例。结论显微手术可有效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熟悉桥小脑角局部解剖、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技巧及术中面神经的电生理监测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2011年02期 v.51;No.736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难治性癫痫的病灶定位和手术治疗

    陈建斌;王强平;李良;张恒;雷町;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定位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5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前均行冠矢状位轴位MRI检查、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其中20例行脑PET-CT显像;在皮质脑电图(EcoG)监测下切除致痫灶,包括局部癫痫灶切除59例,前颞叶及颞叶加杏仁核、海马切除50例,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3例,额叶病灶切除28例,额叶加颞叶病灶切除7例,大脑半球切除3例。术前MRI、VEEG和PET-CT定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70.6%、83.5%、94.4%。术后随访1.5 a,疗效Ⅰ级(Engel分级)57例、Ⅱ级52例、Ⅲ级33例、Ⅳ级8例。结论综合应用MRI、脑电图以及核素检查可更准确地定位致痫灶,在EcoG监测下行致痫灶切除手术效果较好。

    2011年02期 v.51;No.736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人Parkin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

    李普阳;夏学巍;李勇;张伟;

    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人Parkin基因重组质粒。方法从人类胎儿黑质组织中提取总RNA,以RT-PCR法扩增Parkin的cDNA片段;将此片段克隆于pUCm-T载体中,经过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片段正确后,进行全序列分析。结果克隆的cDNA与Gene Bank上的序列相比完全一致,得到了编码正确的人Parkin的cDNA全序列。结论成功构建了人Parkin基因重组质粒。

    2011年02期 v.51;No.736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KNN法在含纤连蛋白域蛋白质亚细胞定位中的应用

    李立奇;张瑗;周跃;王开发;

    目的探讨K最近邻(KNN)法在含纤连蛋白(FN)域蛋白质亚细胞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含FN域蛋白质80个(40个细胞外蛋白质和40个细胞内蛋白质),采用KNN法进行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并采用jack-knife检验法和5维交叉验证法检验样本的定位的准确率。结果 KNN法定位细胞内蛋白36个,细胞外蛋白35个。jackknife法检验KNN法蛋白质定位准确率为88.75%,5维交叉法验证其定位准确率为82.5%。结论利用KNN法可较准确的预测含FN域蛋白质的亚细胞位置。

    2011年02期 v.51;No.736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塞来昔布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观察及机制探讨

    王爱红;余娟娟;戚世芳;田晓予;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HeLa细胞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单纯培养液培养,单纯放射组采用6 MV的X线照射治疗,放射加药组先用20、40μmol/L塞来昔布作用72 h,再行X线照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测算细胞放射敏感性参数平均致死剂量(Do)、准域剂量(Dq)、2 Gy照射存活分数(SF2)及放射增敏比(SERDo),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eLa细胞中的COX-2、VEGF-C。结果放射加药组Do、Dq和SF2值小于单纯放射组(P均<0.05),其SERDo由2.01±0.06增至2.41±0.08;与阴性对照组、单纯放射组比较,放射加药组HeLa细胞的COX-2、VEGF-C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塞来昔布能增强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可能与下调宫颈癌细胞的COX-2、VEGF-C表达有关。

    2011年02期 v.51;No.736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护理园地

  • 1例胫后动脉瘤患者的护理

    贺宇宏;张琳娜;王敏;高畅;

    <正>动脉瘤是指动脉壁因局部病变而向外膨出。2010年2月,我们收治胫后动脉瘤1例,为其实施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护理方法:①术前护理:患者为青年男性,因对疾病的危险性认识不够且担心预后,术前产生焦虑情绪。护士应以沉稳的工作作风和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信任,让其了解手术的

    2011年02期 v.51;No.736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例羊水栓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阚淑艳;

    <正>患者女,25岁,孕足月。于2008年3月9日上午8:00入院。于下午5:15会阴侧切助产一女婴,5:20胎盘娩出,阴道出血量多。经止血治疗,效果不佳。于5:50阴道出血量大,难以控制。患者血压60/40 mmHg,心率150次/min,表情淡漠,意识模糊。凝血系列各项指标均异常,诊断为羊

    2011年02期 v.51;No.736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儿童的隔离与护理

    杨硕;田淑娟;

    <正>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尽可能防止密切接触者中相关人员感染,延缓、减少续发病例。我们参考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并结合我院防治甲型H1N1流感初步经验,摸索出了一套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儿童的隔离与护理方法。现介绍如下。

    2011年02期 v.51;No.736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6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的护理

    金英花;

    <正>烧伤休克期机体的免疫功能极其低下,易并发致命性感染。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大面积烧伤16例,经过积极抗休克治疗、采取预防感染措施及精心护理,患者均平稳度过休克期。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2011年02期 v.51;No.736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患者的护理

    李长英;

    <正>目前,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创伤小、恢复快。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共行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52例,疗效较好。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2011年02期 v.51;No.736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输卵管再通手术患者的护理

    薛汝萍;冯艳敏;

    <正>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输卵管再通术成为临床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首选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为7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行再通手术。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临床资料:输卵管阻塞不孕70例,年龄24~39岁,平均26.7岁;病程2~12 a,平均3.5 a;均行输卵管再通术治疗。

    2011年02期 v.51;No.736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赛霉安散局部治疗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28例效果观察

    江絮萍;

    <正>切口感染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2006年5月~2010年5月,我们在28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赛霉安散,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56例,年龄18~42岁;肥胖35例,贫血5例;其中符合剖宫产医学指征者40例,社会因素剖宫产16例;初次剖宫产52例,二次剖宫产3

    2011年02期 v.51;No.73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196例严重烧伤患者休克与并发脓毒症的相关性分析

    李华强;张中原;

    <正>脓毒症是大面积烧伤的常见并发症,是影大面积烧伤患者治愈率和生存率的主要因素。2000年6月~2010年6月,我们共收治大面积烧伤196例,现对其脓毒症发生情况与休克的关系分析如下。

    2011年02期 v.51;No.736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50例

    荀绍山;王冬青;

    <正>肛窦炎是一种常见病,治疗比较棘手。2007年1月~2010年2月,我们应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肛窦炎100例,男52例、女49例,年龄25~66岁,病程3个月~5 a。患者表现为肛门隐痛、坠胀,骶尾及会阴部亦可感觉疼痛不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2011年02期 v.51;No.736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碘化油与碘海醇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比较

    万钧;刘艳君;

    <正>子宫输卵管造影作为不孕症筛查手段,可显示输卵管功能及管腔梗阻部位。2006年6月~2010年1月,我们对1 218例患者分别采用碘化油、碘海醇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对比观察其造影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21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30.2岁;不孕时间2~12 a。患者中原发不孕341例,继

    2011年02期 v.51;No.736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神经内窥镜在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中的应用观察

    张振江;吴玉鹏;李占成;贾荣艳;于淼;王丽;

    <正>2000年以来,我们在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中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急性硬膜外血肿68例,男48例,女20例;年龄4~56岁,平均30岁;均有外伤史,瞳孔无变化;表现为头痛37例,呕吐51例,言语不清26例,肢体运动障碍32例

    2011年02期 v.51;No.736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30例

    孙原;郭敏;李媛媛;扬晓丹;

    <正>2009年3月~2010年5月,我们对30例严重皮肤瘙痒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常规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0例均为慢性肾衰尿毒症长期血透患者,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1~70岁;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糖尿病9例,先天性多囊肾3例,痛风2例,高血压病

    2011年02期 v.51;No.736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阑尾炎误诊为肠梗阻12例分析

    聂淼;

    <正>2008~2010年,我院共收治阑尾炎198例,其中12例术前误诊为肠梗阻,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6~75岁,<10岁2例,10~50岁5例,≥50岁5例。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8 h~20 d。有急性阑尾炎史2例,均无腹部外伤及腹部手术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0例,慢性阑尾炎2例。

    2011年02期 v.51;No.736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自制盆炎消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孙克明;傅正英;刘世军;王文革;

    <正>2007年3月~2009年6月,我们采用自制盆炎消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年龄20~51岁,平均32.6岁;病程3~6个月16例,6个月~1 a 26例,1~3 a38例,3~5 a 12例,>5 a 8例。临床表现为下腹痛及腰痛,

    2011年02期 v.51;No.736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0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8例报告

    樊文龙;汪清;杨建昆;胡岚亭;倪泽称;

    <正>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临床较少见。2004年1月~2009年5月,我院共收治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8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6例,女21例;年龄21~46岁,平均31.1岁。因腰部酸胀不适就诊1例,体检发现7

    2011年02期 v.51;No.736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诊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围生期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王岚;任焰;张英;

    <正>2000年1月~2008年7月,我们急诊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围生期子宫大出血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年龄29~37岁,平均34岁。1例在本院因足月二次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宫腔内广泛出血;经促子宫收缩、出血面缝合止血后好转,予宫腔内填塞纱条,关腹;术后4 h因持续阴道出血,量多,出现休克,开腹切

    2011年02期 v.51;No.736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低剂量伽玛刀照射治疗对功能区癫痫动物行为及其皮层神经元显微结构的影响

    董长征;李文玲;赵文清;岳向勇;郭韬;康进生;

    目的观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治疗对功能区癫痫猫的行为及其脑额叶功能区皮层神经元显微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80只猫随机分为A、B、C组。A组24只不做任何处理;B、C组各28只,均用猫额功能区皮质多次注射青霉素法制作点燃癫痫模型,C组造模成功后即予伽玛刀照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后4、8、12周,三组采用Smialowki 6级评分法进行猫行为学观察,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光镜技术观察猫脑额叶功能区皮层神经元的显微结构。结果 A组各时点均未出现痫性发作,B组造模成功后4、8、12周重度发作率分别为90%、80%、80%,而C组重度发作率分别为70%、60%、30%。在12周时,C组癫痫重度发作率与B组比较,P<0.05。从第8周开始,与A组比较,B组脑额叶功能区皮层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0.05);与B组比较,12周时C组脑皮层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多(P<0.05)。结论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对功能区癫痫猫模型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额叶脑功能区皮质细胞凋亡有关。

    2011年02期 v.51;No.736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兔颈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观察

    厉泉;曲虹;张凯伦;王东;李军;李敏;张辉;路平;

    目的观察兔颈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方法构建30例兔颈动脉旁路移植模型,术后不用抗凝药物。术后当天,对移植静脉行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术后3 d取移植静脉,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移植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术后当天,超声检查示移植静脉均通畅;术后3 d,30条移植静脉中有血栓形成者22条,血栓均发生在移植静脉中间段。结论兔颈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静脉血栓形成率高,多发在静脉中间段。

    2011年02期 v.51;No.736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野菊花注射液玻璃体内注射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中SOD、MDA水平的影响

    张永利;张铁华;冯桂玲;

    目的观察野菊花注射液玻璃体内注射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4只兔随机分为A组6只及B、C组各24只,A组不处理,B、C组制作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后,分别于玻璃体内注射平衡盐溶液和野菊花注射液各0.1 ml。治疗后1、6、24、72 h,检测兔视网膜中的SOD、MDA。结果与A组比较,B组视网膜中MDA升高,随后逐渐下降;SOD活性降低,随后逐渐增强,到72 h均恢复至正常范围。C组SOD活性及MDA水平变化趋势同B组,但与B组比较,P均<0.05。结论野菊花注射液玻璃体内注射后,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中SOD活性增高、MDA表达降低。

    2011年02期 v.51;No.736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55例临床分析

    袁俊峰;樊启涛;石浩;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CDI)的发病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CD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颅底骨折35例,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4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10例;24 h尿量平均7 300 ml,尿比重平均1.003,尿渗透压平均138mmol/L;MRI显示,9例垂体后叶T1像高信号消失,15例垂体信号强度均匀减低,5例垂体柄增粗,3例信号不均匀。除积极治疗脑损伤外,早期补足与尿量相当的液体,合理补充钾、钠、钙等,维持水及电解质的平衡。6例早期轻症者,在嘱其饮水同时口服氢氯噻嗪片或卡马西平;42例口服无效或持续性CDI者,皮下或肌注垂体后叶素;7例永久性CDI者,口服1-脱氨-8-右旋—精氨酸加压素(DDAVP)。随访1 a,47例治愈;2例未愈,须口服DDAVP维持;6例死亡。结论颅底骨折是重型颅脑损伤并发CDI的主要原因;应结合尿量、尿比重、尿渗透压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在积极处理脑损伤、补液的同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2011年02期 v.51;No.736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疗效观察

    刘勇;虞正权;王德广;李中林;漆松涛;

    目的观察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1例,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瘤颈。结果显微手术成功夹闭动脉瘤20例,术后GOS评定恢复良好17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1例。结论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

    2011年02期 v.51;No.736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外科手术与血管栓塞治疗伴动眼神经麻痹性后交通动脉瘤疗效对比观察

    武成刚;王宏;

    目的对比观察外科手术与血管栓塞治疗伴动眼神经麻痹性后交通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38例患者中动眼神经完全麻痹者16例,行手术夹闭10例、血管栓塞6例;动眼神经不完全麻痹22例,行手术夹闭14例、血管栓塞8例。结果 16例动眼神经完全麻痹者中,9例完全恢复,手术夹闭者8例,血管栓塞者1例;22例动眼神经不完全麻痹中,18例完全恢复,手术夹闭者12例,血管栓塞者6例。结论伴动眼神经完全麻痹的后交通动脉瘤,手术夹闭治疗效果优于血管栓塞治疗,不完全麻痹者,两者疗效差异不大。

    2011年02期 v.51;No.736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血管内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观察

    张锦钊;李铁林;叶劲;吴志林;

    目的观察血管内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将37例颅内动脉瘤患随机化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用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对照组在全麻插管下开颅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观察组出院时GCS评分良好14例,差5例,死亡0例,良好率为73.68%;对照组分别为7、8、3例及38.89%;两组良好率比较,P<0.05。术后3个月随访造影,观察组仅1例动脉瘤再通;随访1 a无死亡病例,发生癫痫2例(10.5%)。对照组术后5例发生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死亡3例,发生癫痫6例(33.3%)。两组术后病死率、癫痫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较好,并发症少。

    2011年02期 v.51;No.736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全脑照射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瘤疗效观察

    夏学巍;李普阳;李勇;杜贻庆;王文波;张伟;

    目的观察全脑照射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 CRT)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将乳腺癌脑转移瘤37例分为两组,联合组21例先行全脑照射,局部病灶缩野时针对脑部可见病灶行3D CRT,对照组16例仅针对脑部可见病灶行3D CRT,治疗后每2~3个月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照组局控率59%,1 a生存率为43%,联合组局控率75%,1 a生存率为41%。两组局控率比较P<0.05,1 a生存率比较P>0.05。结论全脑照射联合3D CRT可提高局部控制情况,但对生存期的延长无益。

    2011年02期 v.51;No.736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压氧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ACA水平的影响

    麦用军;李翔;郑良佐;佘军红;阳洪;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影响。方法将103例急性期脑梗死随机分为HBO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HBO组同时采用GY-3.2型高压氧舱0.2 MPa压力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入院后1d及1、2、3、4周血清中的ACA。结果治疗1个月后,HBO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C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HBO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结论 HBO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有效,可能与其降低血清ACA水平有关。

    2011年02期 v.51;No.736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郭伟伦;王宏;马全锋;

    目的观察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改良组(11例)采用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即术中应用患者自身桥小脑脚硬膜或人工可缝合硬膜将单纯压迫在三叉神经上方或外侧方的血管包裹"悬吊",从而达到减压目的;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术后疼痛完全缓解27例,明显缓解2例,轻微缓解1例,未缓解1例;并发面部麻木感5例,外耳道异物感3例,听力下降1例;术后随访复发1例。该良组术后疼痛均完全缓解,无面部麻木等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结论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且可减少术后复发。

    2011年02期 v.51;No.736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胶质瘤组织中NLK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李震;于志华;崔岗;

    目的观察胶质瘤组织中神经白细胞素(NLK)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胶质瘤组织中的NLK。结果本组中65例NLK蛋白表达阳性,其中高表达39例,低表达26例;NLK蛋白高表达与胶质瘤组织分级有关(P<0.01)。NLK蛋白高表达者生存率(82.8%)明显高于低表达者(16.7%),P<0.01。结论胶质瘤组织中NLK表达增高,其可作为胶质瘤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2011年02期 v.51;No.736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MGMT、TopoⅡα、P-gp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王君祥;周幽心;王中;杜子威;

    目的观察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例Ⅲ~Ⅳ级胶质瘤、24例Ⅰ~Ⅱ级胶质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MGMT、TopoⅡα及P-gp。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MGMT、TopoⅡα、P-gp阳性率分别为72.2%、50.0%、66.7%,Ⅰ~Ⅱ级胶质瘤中分别为29.2%、33.3%、25.0%,正常脑组织中分别为10%、0、0,三者两两比较,P均<0.01。相关分析表明,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MGMT与P-gp、TopoⅡα与P-gp有关,r分别为0.444、0.478。结论高级别胶质瘤中MGMT、TopoⅡα、P-gp表达增高,可根据其表达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2011年02期 v.51;No.736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节细胞神经瘤的CT、MRI影像特征分析

    朱晓军;许乙凯;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GN)的CT、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N患者的CT、MRI影像资料。结果本组中11例行CT扫描,其中7例行增强扫描;6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CT平扫9例病灶密度均匀,2例密度欠均匀,3例可见少许小点状钙化灶;增强扫描动脉期1例无明显强化,6例轻度强化,2例静脉期可见渐进性强化。MRI平扫T1WI病灶呈较均匀等或低信号,T2WI呈明显不均匀高信号,3例可见漩涡状征象;增强扫描1例轻度强化,2例无强化,2例明显强化。结论 GN的CT影像特点是密度较低的实性肿块,瘤内散在点状及沙粒样钙化,病灶呈渐进性强化;MRI影像学特点是T1WI呈均匀或稍不均匀的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的等高信号,还可发现旋涡状征像。

    2011年02期 v.51;No.736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颈动脉狭窄患者CEA术后并发症分析

    刘卫东;王继跃;张士刚;张利勇;林凯;郝继恒;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内膜剥切除术(CEA)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4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出现并发症35例,包括大面积脑梗死1例、偏瘫4例、高灌注表现15例、声音嘶哑10例、伤口血肿4例、切口感染1例,经对症处理,死亡1例,余明显好转。术后随访1~25个月,患者未发生颈动脉再狭窄。结论术前严格筛选评估,术中严密操作,术后积极治疗,可有效减少CE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11年02期 v.51;No.736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CD_(163)~+巨噬细胞表达水平变化

    陈源;罗殿中;马薇;党裔武;何艳娟;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中CD163+巨噬细胞表达水平变化。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47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巢、癌内间质、癌与正常肺交界区的CD163+巨噬细胞。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癌内间质及癌与正常交界区CD163+巨噬细胞高表达患者的比例为72%、65%,均高于癌巢中的43%,P均<0.05。癌与正常交界区CD163+巨噬细胞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受累有关,P均<0.05;交界区CD163+巨噬细胞高表达者平均生存时间(767 d)明显少于低表达者(1 385 d),P<0.05;Cox风险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交界区CD163+巨噬细胞表达、临床分期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HR 4.22,95%CI 1.55~11.53,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癌巢组织、癌内间质及癌正常交界区均存在CD+巨噬细胞表达。

    2011年02期 v.51;No.736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巨大左心室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

    李先华;徐志云;韩林;曹翔;王强;王崇;白一帆;

    目的总结巨大左心室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本组105例,术前常规强心、利尿及扩血管治疗,并有针对性地营养心肌细胞,补充血浆或白蛋白,控制合并症;手术均在中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分别采用冷血停跳液及温—冷—温的心肌保护模式;本组行二尖瓣置换术(MVR)1例,MVR+三尖瓣成形术(TVP)4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MVR 10例,AVR+MVR+TVP 4例,AVR 29例,AVR+TVP 5例,AVR+二尖瓣成形术(MVP)12例;其中二尖瓣置换59例,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41例,未保留瓣下结构18例。术后应用药物维持血压、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并选择性应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或气管切开。结果本组体外循环时间59~289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2~179 min。术后发生并发症42例,对症治疗后康复29例、死亡13例。LVEDD≥80 mm或LVESD≥65 mm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8%)及病死率(19.6%)明显高于LVEDD<80 mm及LVESD<65 mm的23.7%、6.8%,P<0.05;术中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低于未保留瓣下结构者,但P>0.05。结论术前周密准备,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尽量保留心内结构,术后及时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是巨大左心室重症瓣膜病治疗成功的关键。

    2011年02期 v.51;No.736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奥曲肽在肺癌切除术后胸腔渗液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汪雷;颜涛;赵铁军;徐志云;

    目的观察奥曲肽在肺癌术后胸腔渗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肺癌术后胸腔渗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皮下注射奥曲肽0.1 mg,1次/8 h。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0%,对照组为33.3%,两组有效率比较,P<0.01。治疗后两组胸腔渗液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均<0.05),但治疗后第4天开始治疗组胸腔渗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奥曲肽用于肺癌术后胸腔渗液的治疗安全有效。

    2011年02期 v.51;No.736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食管半切牵引法在食管胃吻合术中的应用观察

    朱建坤;张为迪;李道堂;

    目的观察食管半切牵引法在食管胃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胸中段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2例采用食管半切牵引,食管胃单层吻合法;对照组650例采用颈部食管横断,食管胃单层吻合法。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食管残端阳性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0.76%、1.53%、0.38、4.2%,对照组分别为1.08%、1.54%、0.62%、3.85%。两组吻合口瘘和食管残端阳性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采用食管半切牵引法行食管胃吻合治疗胸段食管癌,能有效降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

    2011年02期 v.51;No.736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李晓丽;林锐;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19例不典型增生、53例胃癌患者胃黏膜病变组织中的COX-2蛋白。结果 COX-2蛋白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7.86%、30.43%、42.11%、62.26%,胃癌与其他胃黏膜病变组织比较,P均<0.05。COX-2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均<0.05)。结论 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过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2011年02期 v.51;No.736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胃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张涛;

    目的分析影响胃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因素。方法采用胃癌特异性问卷量表OLQ-ST022评估177例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QOL,分析术式、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与患者术后QOL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QOL分别为58.49、47.65、32.52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后1个月患者的QOL与术式、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关(P均<0.05);术后6个月患者的QOL与术式、年龄、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术后12个月患者的QOL与手术术式、年龄、临床分期、性别有关(P均<0.05)。结论术式、年龄、临床分期是影响术后近期QOL的主要因素。

    2011年02期 v.51;No.736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GP73的表达变化

    李淑群;陈谦;喻亚群;李天满;郭威;梅铭惠;

    目的观察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人高尔基蛋白73(GP7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HCC、10例肝胆管细胞癌、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的GP73,同法检测HCC组织中的AFP。结果 GP73在HCC、肝胆管细胞癌、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60%、37%,HCC组织中GP73阳性率与其他组织比较,P均<0.05;GP73表达与HCC是否合并有肝硬化、腹水、淋巴结转移及门静脉分支侵犯等有关(P均<0.05);HCC组织中GP73阳性率为85%,AFP阳性率为65%,两者比较,P<0.05。结论 HCC组织中GP73表达增加,GP73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

    2011年02期 v.51;No.736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LC、胆总管探查及一期胆管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卢茂松;刘强;黄征焘;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及一期胆管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LC、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观察组行LC、胆总管探查及一期胆管缝合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00±15)ml,手术时间为(136.5±25.0)min,住院时间为(10.5±2.0)d;对照组分别为(110±20)ml、(152.0±27.5)min、(13.5±2.5)d。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LC、胆总管探查及一期胆管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

    2011年02期 v.51;No.736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E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

    王冬冬;王长涛;李智成;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管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LC术后胆管并发症者行ERCP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相应处理。结果本组ERCP显示,胆管残余结石70例,45例采用括约肌切开术(EST),25例采用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结石排出67例;胆总管部分狭窄17例,行胆管扩张和内镜逆行胆管内引流术(ERBD),术后随访1 a狭窄解除12例;胆总管完全横断5例,2例行ERBD,黄疸减退后均行外科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瘘4例,3例经EST治疗后症状减轻,避免手术,1例症状无改善接受手术治疗。结论对LC术后胆管并发症者行ERCP,有助于明确病因,并指导相应的治疗。

    2011年02期 v.51;No.736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术后并发胆管狭窄46例临床分析

    刘文艺;

    目的探讨术后并发胆管狭窄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术后并发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胆管狭窄发生于开腹胆囊切除术2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8例,肝破裂修补术后4例。根据B ismuth狭窄分类Ⅰ型21例,Ⅱ型15例,Ⅲ型9例,Ⅳ型1例。本组均行狭窄胆管修复治疗,其中行肝胆管空肠吻合25例,狭窄段胆管或吻合口整形13例,胆总管空肠吻合6例,胆管对端吻合2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9例,腹内感染2例,肠瘘1例。术后随访平均56个月,疗效为优31例,良9例,差4例,死亡2例。结论胆囊切除术是造成术后损伤性胆管狭窄的主要原因,肝胆管空肠吻合术胆管空肠吻合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2011年02期 v.51;No.736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对比观察

    刘红;张慧娟;

    目的对比观察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LC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A、B组各56例;术毕缝皮时A组静注帕瑞昔布0.8 mg/kg,B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0mg/kg。结果两组用药后3、6、12、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镇静评分比较,P均>0.05。A组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3例、头晕6例、皮肤瘙痒2例、血压升高2例、尿潴留1例,对照组分别为10、14、8、3、2例,两组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用于LC术后镇痛效果均较好,帕瑞昔布钠不良反应较少。

    2011年02期 v.51;No.736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脾切除术前CTA检查结果分析

    李巍;董晓彤;崔志新;刘亚利;康建省;张学军;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腹腔镜脾切除术(L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LS患者,术前行脾动脉CTA检查,观察脾动脉位置、解剖类型及脾叶动脉分支情况。结果术前CTA与术中实际解剖情况相比较,术前CTA检查脾动脉与胰尾关系符合率达95.0%(19/20),脾动脉解剖类型符合率达95.0%(19/20),脾叶动脉分支符合率达90.0%(18/20)。结论 LS术前行CTA检查,有助于明确脾动脉及其分支解剖类型。

    2011年02期 v.51;No.736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肠癌组织中CD_(25)、CD_(28)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郑兴斌;杨伟明;赵洪远;刘宙;王超宇;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中CD25、CD28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D25、CD28。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D25、CD28阳性率分别为25.0%、36.7%,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55.0%、76.7%,两者比较,P<0.05。CD25、CD28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转移、生存期相关(P均<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CD和CD表达降低,其水平检测可作为大肠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2011年02期 v.51;No.736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42例应用观察

    黄有群;

    目的观察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低位直肠癌采用保肛手术治疗。结果本组均顺利实施手术,仅1例转为传统Miles手术;术后随访1~24个月,局部复发2例,远处转移2例,死亡3例;患者对手术的总体满意度为83.33%。治疗后在患者SCL-90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1年02期 v.51;No.736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应用对比观察

    朱淼;张国强;周苏君;

    目的对比观察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将245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10例行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B组135例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 A组术后第2天VAS为(1.47±0.51)分,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术后随访2 a无复发;B组分别为(3.41±0.64)分、11例、2例,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2011年02期 v.51;No.736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靶区及相关器官放射线受量比较

    邓春涟;

    目的对比观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CRT)与调强放疗(IMRT)的靶区及相关器官放射线受量。方法将16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CRT组和IMRT组,分别设计CRT计划和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根据积分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靶区受量和相关正常器官受量。结果两组均可较好的覆盖计划靶区(PTV),IMRT组V95%稍高于CRT组,但P>0.05;IMRT组V105%、V110%明显低于CRT组(P均<0.05),患侧肺V20、V30和心脏V30、V40均低于CRT组(P均<0.05)。结论 CRT和IMRT对乳腺癌保乳术后的计划靶区均有较好覆盖,但IMRT较CRT适形度好,剂量分布均匀,并可降低心、肺等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

    2011年02期 v.51;No.736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效果观察

    王利;马素刚;王锡鹏;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手术效果。方法乳腺癌患者56例,行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52例,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3例,经典乳腺癌根治术1例,术中尽量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结果本组仅1例切断胸前神经,其余均有效保留胸前神经,术后均无明显胸肌萎缩现象。保留肋间臂神经48例,术后出现上臂内侧麻木感2例,腋窝疼痛1例;随访18~28个月,均未发生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切除肋间臂神经8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皮肤感觉异常;随访16~30个月,发生对侧腋窝转移、骨转移各1例。结论乳腺癌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可减少手术并发症,不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会。

    2011年02期 v.51;No.736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徐洪;张华;刘青峰;张晓松;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左肾无功能重度积水5例,左肾萎缩1例,均行后腹腔镜下行肾脏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0~210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量40~200 ml,平均80 ml;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1~2 d排气进食,术后1~3 d下床活动,术后5~7 d出院。术后随访患者均生存。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安全可靠,创伤微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2011年02期 v.51;No.736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后路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继发严重后凸畸形

    陈志强;张东东;韩立仁;韩士章;史亚民;

    目的观察后路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 24例陈旧性胸腰椎段骨折继发严重后凸畸形患者,经后路行楔形截骨矫形椎管减压、椎体旁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脊柱短缩术。结果本组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术后B、C级各1例;术前B级7例,术后为B级3例,C、D级各2例;术前C级10例,术后为C级2例,D级6例,E级2例;术前D级4例,术后为D、E级各2例;术前E级1例,术后仍为E级。结论后路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继发后凸畸形安全有效。

    2011年02期 v.51;No.736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张虎;贾堂宏;张凯宁;任延军;

    目的观察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56例OVCF患者在C臂X线机透视监视下,胸椎经后外侧入路、腰椎经椎弓根入路完成单侧PKP。结果本组术前椎体高度(16±6)mm、Cobb角20.1°±4.6°,术后分别为(25.8±3)mm、9.1°±3.7°,术前、术后比较,P均<0.05。术后患者腰背疼痛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单侧入路PKP治疗OVCF安全、有效。

    2011年02期 v.51;No.736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浆IL-1β水平变化

    赵嘉英;赵阴环;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浆IL-1β水平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6例AS患者血浆中的IL-1β。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附着点指数(MASES)>0者血浆IL-1β为(2.98±1.74)pg/ml,MASES=0者为(1.22±0.73)pg/ml,两者比较,P<0.05。MASES与血浆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448,P<0.05。结论 AS患者血浆IL-1β水平升高,IL-1β与AS的发生发展有关。

    2011年02期 v.51;No.736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肱骨外科颈骨折分型中的应用

    耿晓林;禹萌;赵香梅;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肱骨外科颈骨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普通X线、螺旋CT轴位及三维重建成像检查,据此进行Neer分型。结果以术中分型结果为准,普通X线片、CT轴位片及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分型的正确率分别为62.2%、55.6%、97.8%,三者比较,P均<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可对肱骨外科颈骨折进行准确分型,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2011年02期 v.51;No.736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关节镜下滑膜全切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疗效观察

    蒋尧传;唐志宏;肖荣驰;邹国耀;陶田秀;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滑膜全切除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S)的效果。方法对19例膝关节PVS患者在关节镜下行滑膜全切除术。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1个月,行膝关节MRI检查未见滑膜炎复发。按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87.9±3.1)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86.7±1.7)分,与术前的(55.3±2.5)、(53.9±3.1)分比较,P均<0.05。结论关节镜下对膝关节实施滑膜全切除,手术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2011年02期 v.51;No.736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关节镜微创清理术联合中药薰洗、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OA疗效观察

    张献忠;李华贵;常炳营;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中药薰洗、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对90例膝关节OA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术后配合中药熏洗、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等综合治疗。术后随访7~24个月,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判定疗效。结果本组显效70例,有效15例,尚可5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中药薰洗、玻璃酸钠腔内注射可有效治疗膝关节OA。

    2011年02期 v.51;No.736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中HIF-1α、MVD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陈景伟;杜惠兰;杨剑;李清雪;刘京芳;靳亚慈;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异位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5例EM患者的在位、异位内膜和2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HIF-1α、MVD。结果 EM患者的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的HIF-1α、MVD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均<0.05)。EM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HIF-1α与MVD的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9、0.435,P均<0.05)。结论 EM异位组织中HIF-1α、MVD均高表达,二者在EM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011年02期 v.51;No.736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宫颈鳞癌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刘丽利;南云泽;林贞花;金仁顺;

    目的观察宫颈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宫颈鳞癌(A组)、34例宫颈原位癌(B组)和20例正常宫颈上皮(C组)组织中的MMP-2和MMP-9。结果 A、B、C组MMP-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8.3%(36/46)、50.0%(17/34)、25.0%(5/20),A组与B、C组比较,P均<0.01;B、C组间比较,P>0.05。A、B、C组MMP-9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1.7%(33/46)、70.6%(24/34)、25%(5/20),A、B组与C组比较,P均<0.01;A、B组间比较,P>0.05。MMP-2、MMP-9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MMP-2和MMP-9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72,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MMP-2-和MMP-9高表达,MMP-2、MMP-9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2011年02期 v.51;No.736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HPV检测及分型结果分析

    邓婕;许巧巧;丁细桃;庞玲霞;

    目的分析温州市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瘤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分型结果。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8例CINⅠ级、25例CINⅡ级、25例CINⅢ级组织中的HPV。结果 CINⅠ级者中HPV阳性率为46.4%(13/28),其中单一HPV感染12例,三重感染(HPV16、33、59)1例;HPV亚型感染频度前三位依次为HPV16(14.3%)、58(10.7%)、52(7.1%)。CINⅡ级者阳性率为64.0%(16/25),其中单一HPV感染15例,双重感染(HPV11、18)1例;HPV亚型的感染频度前三位依次为HPV16(20.0%)、58(12.0%)、18(12.0%)。CINⅢ级者HPV阳性率为96.0%(24/25),其中单一HPV感染17例,双重感染7例(HPV16、58双重感染为主,共3例);HPV亚型感染频度前三位依次为HPV16(52.0%)、58(28.0%)、33(16.0%)。结论温州市各级CIN患者瘤变组织中HPV阳性率较高,其中HPV16、58是最常见的感染亚型。

    2011年02期 v.51;No.736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宫颈癌组织中法尼基转移酶β-亚单位基因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朱英宏;罗兵;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法尼基转移酶β(FTaseβ)-亚单位基因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45例宫颈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FTaseβ亚单位mRNA。结果 45例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FTaseβ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65 8±0.630 8、0.763 2±0.190 9,两者比较,P<0.05。FTaseβ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与宫颈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FTaseβ亚单位mRNA水平明显增高,FTaseβ亚单位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2011年02期 v.51;No.736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马晓爽;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翼。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21例,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结果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4例,余视力无变化。术后随访7~20个月,翼状胬肉无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有效方法。

    2011年02期 v.51;No.736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光固化复合体在牙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子轶;

    目的观察光固化复合体在牙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楔状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214颗)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缺损,观察组(221颗)采用光固化复合体充填缺损。结果观察组术后1、2 a楔状缺损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5.48%、92.03%,对照组分别为83.18%、77.00%;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光固化复合体用于楔状缺损修复疗效较好。

    2011年02期 v.51;No.736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梅尼埃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变化

    张瑞;

    目的观察梅尼埃患者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梅尼埃患者(观察组)、健康人(对照组)各41例,分别采用ELISA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免疫比浊法检测外周血中的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补体。结果观察组外周血血清IgA、IgG、IgM、C3、C4、CD8+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CD3+及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发作期梅尼埃患者的血清IgA、IgG、IgM、C3、C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P均<0.05),而CD3+及CD4/CD8水平低于缓解期(P均<0.05)。结论梅尼埃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中CD8+、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增高,CD3+及CD4/CD8水平降低,可能与梅尼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2011年02期 v.51;No.736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意义

    石慧;任天丽;黄红宇;杭元星;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86例SLE(SLE组)及62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结果 SLE组外周血血清中25-OH-D3水平为(35.74±7.65)nmol/L,对照组为(62.76±8.45)nmol/L,两组比较,P<0.05。SLE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肾脏受累、光敏、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有关,P均<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下,在SLE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2011年02期 v.51;No.736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足患者股动脉分叉处IMT、ABI变化及意义

    王喜周;王彬;李霞;宋福晨;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股动脉分叉处内膜—中膜厚度(IMT)及踝臂指数(ABI)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22例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组)、25例单纯糖尿病(糖尿病组)及20例同龄健康查体者(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股动脉分叉处IMT,采用Vaso Guard10通道血管检查仪检测踝臂指数(ABI)。结果糖尿病足组ABI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均<0.01),糖尿病足组股动脉分叉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ABI与IMT呈负相关(r=-0.556,P<0.01)。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股动脉分叉处IMT增加、ABI降低,两者联合检查有助于糖尿病足的诊断。

    2011年02期 v.51;No.736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短篇与个案

  • 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发咽旁间隙脓肿1例报告

    杨春辉;

    <正>患者男,16岁,因双扁桃体切除术后10 d,颈左侧肿痛7 d,于2008年6月4日入院。患者在外院局部麻醉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术后3 d出现颈左侧疼痛伴左侧头痛,术后10 d出现张口困难,吞咽困难,无憋气。体格检查:患者面色苍白,面容痛苦,精神差。体温37.5℃。颈部强直,偏向左侧;左侧颈部肿胀,触痛明显;患者张口受限,咽部黏膜急性充血,双扁桃体缺如,左侧咽腭弓侧部隆起。于咽部左

    2011年02期 v.51;No.736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肾淋巴瘤1例报告

    赵朋;白铁男;

    <正>患者男,70岁,因左腰腹部疼痛4 d,于2010年10月9日入院。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腹部胀痛,伴发热。入院查体:T38℃,全身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左侧肾区明显叩击痛,未触及包块。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均无异常。泌尿系B超示,左肾中度肾窦回声分离,实质厚度为1.2 cm;左肾盂内可见低弱回声反射,左肾内下

    2011年02期 v.51;No.736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乳头状淋巴管内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报告

    王桂敏;丁洪基;

    <正>患者女,18岁。因发现右腹股沟肿物3个月,于2010年6月22日入院。查体:右腹股沟区触及2 cm×1.5 cm肿物,质韧,无压痛。临床诊断为右腹股沟肿物待查,行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大体观察可见灰红色肿物1个,大小3 cm×1.5 cm×1.2 cm,切面灰红色,质软,有不完整包膜。镜下观

    2011年02期 v.51;No.736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脊髓梅毒1例报告

    吴旻;钱若兵;魏祥品;傅先明;

    <正>患者男,53岁,长途货车司机,因左下肢麻木伴乏力半月余,二便障碍5 d,于2010年5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7℃,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T7平面以下浅感觉、痛温觉减退,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弱,双下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减弱,双侧Babingsiky征、Chaddock征阳

    2011年02期 v.51;No.736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支气管肺淀粉样变性1例报告

    范小红;车向宏;

    <正>患者女,63岁,农民,因间断性咳嗽半年,伴胸痛、咳血3d,于2009年5月至我院就诊。半年前患者出现间断性干咳,曾在当地按气管炎口服消炎药,病情反复。3 d前患者咳嗽加重,并出现咳血,鲜红色,每天5~6次。无吸烟史,否认结核、肿瘤及慢性气管炎等病史。查体:体温、脉搏、血压均

    2011年02期 v.51;No.736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多次输血致配血不合1例报告

    安海莲;

    <正>患者男,70岁,汉族,患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 a,曾于2008年7月在我院治疗,查血型为AB型,盐水、凝聚胺配血时主侧、次侧均相合,未见凝集现象,输注同型红细胞悬液3个单位。2009年11月入院再次申请输注红细胞悬液3个单位,行交叉配血时发现聚凝胺法和抗人球法均出现主侧凝

    2011年02期 v.51;No.736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海扶聚焦超声消融联合手术治疗巨大肝母细胞瘤1例报告

    闫涛;周丁华;吕伟;万葆冬;张建华;王国经;

    <正>患儿女,1岁8个月,因反复发热2月余,发现左肝巨大占位3 d,于2009年6月16日入院。入院查体:T37.5℃,B160次/min,R 21次/min,BP 100/60 mmHg,体质量10 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自动体位,查体欠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皮疹、出血点。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心、肺、

    2011年02期 v.51;No.736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L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1例报告

    王腾;朱艳蕾;孙淑卿;

    <正>患者男,41岁。因车祸伤及右肩部,致患处肿胀、疼痛,活动受限1 d,于2010年5月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表情痛苦,自主体位。右侧胸锁关节肿胀、压痛。坐位时右侧锁骨胸骨端向前上突出,弹性固定,卧位时突出消失。患者头部向患侧倾斜,患肩下垂,无骨擦音、骨擦感,无方肩畸形,

    2011年02期 v.51;No.736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1例报告

    陈博文;付爱军;

    <正>患者女,44岁,因端重物后颈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伴四肢麻木渐进性加重3 d,于2009年1月13日入院。既往无血液病、高血压病、颈椎病史。查体:颈部强迫伸直位,生理性前凸消失,双手握力4级,双上肢腱反射正常,双下肢腱

    2011年02期 v.51;No.736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肝脏原发性软骨肉瘤1例报告

    周巍;郭佳;

    <正>患者男,57岁,因肝区不适4个月于2009年3月在当地医院就诊,行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肝囊肿。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09年5月来我院,采用Acuson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声像图显示,患者肝脏形态不规

    2011年02期 v.51;No.736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阴囊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报告

    李晓刚;文龙;金铁雄;

    <正>患者,20岁,因左阴囊内肿物渐近增大2 a,于2010年1月入院。入院查体:左阴囊明显增大,大小约30 cm×15 cm;阴囊内肿物质地硬、无压痛;于阴囊最低处可触及左睾丸,睾丸大小及形态正常。甲胎蛋白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均正常。阴囊CT见左阴囊内约30 cm×15 cm大小占位,为囊

    2011年02期 v.51;No.736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告读者

  • 投稿须知

    本刊编辑部;

    <正>我部接收神经外科、五官科(眼、耳、鼻、喉、口腔)、头颈外科、胸心外科、普外科(胃、肠、肝胆、胰、脾、甲状腺、乳腺)、泌尿外科、骨科、皮肤科、肿瘤科、妇产科、儿科等疾病相关的诊断、治疗、基础研究、实验室检

    2011年02期 v.51;No.736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本刊编辑部;

    <正>2009年1月初,我刊收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编委会通知:《山东医药》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同时,经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推荐,《山东医药》又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收录。标志着本刊又向国际化迈出了一步。

    2011年02期 v.51;No.736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稿约

    <正>《山东医药》是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为便于广大读者、作者投稿,现将《山东医药》征稿简则公布如下。

    2011年02期 v.51;No.736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讲座

  • 胶质瘤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宗志涛;黄燕;于军;

    <正>目前,化疗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环节,但化疗耐药严重影响了临床效果。肿瘤耐药机制复杂,与肿瘤细胞内耐药基因作用、多药耐药性(MDR)、脑肿瘤干细胞(BTSC)的增殖、DNA损伤修复能力异常等有关。现就脑胶质瘤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2011年02期 v.51;No.736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病例讨论

  • 向心性肥胖伴高血糖2a,腰痛1a,腹痛、恶心、呕吐1d

    李猛;魏麟;张玉震;毕方;孙金龙;张庆林;

    <正>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出现向心性肥胖伴高血糖2 a,腰痛1 a,腹痛、恶心、呕吐1 d,于2010年9月31日收入我院。入院查体:Bp 168/98 mmHg,激素貌,毛发浓密,发迹低,满月脸,水牛背。全身皮肤散在色素沉着、痤疮,无皮疹、黄染、出血点及蜘蛛痣;腹部膨隆,未见紫纹;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脊柱

    2011年02期 v.51;No.736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